《中国城轨》观后感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5f3032650e52ea55189849.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1
通过观看,广大员工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有了深刻了解,在慨叹中国速度的同时,看到众多中国中铁员工为祖国城市轨道建设献计献力的画面,身为中国中铁的一员更是无比自豪,激发了每位员工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中国中铁合格一员,为承担起祖国基础建设职责,为伟大中国梦蓝图贡献力量。
2
通过观看《中国城轨》,真切感受到了从事中国城轨建设的不易,也更加增强了作为一名中铁人的自豪感,同时,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为中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3
中国中铁数辈人才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奋斗,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换来如今的便利交通,丰富了居民出行方式,建立了高效、灵活、环保的城市交通体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动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身为中铁一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应不忘初心,为中国中铁建设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4
这是一部全方位介绍中国城轨的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城轨在落后西方国家一百年的情况下飞速发展的故事。
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密不可分,反映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就,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中国中铁是城市轨道工程建设的排头兵,中国中铁人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奋斗,造就现在的中国城轨,城轨从地下到空中,穿山越海,搭建起立体的交通网络,为数亿人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带动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中铁人,我们为之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够为中国城轨出一份力而感到自豪。
观《中国城轨》有感
![观《中国城轨》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09f640958fb770bf78a55fa.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工程奇迹
1969年北京第一条铁路开通,也就是目前的一号线,到2018年10月底已有39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全年累计客运量100多亿次。
以前的城轨对于人们来说是参观品,现在的城轨对于人们来说是生活的代步工具。
从最初的手绘图到现在的电脑绘图,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从最早的一号线到现在的无人驾驶,中国中铁工程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利用各种先进创新科技,不断改变城轨交通设计,给人民带来了方便,也给中国城市注入了强心剂。
二、传递中国文化,与世界共享发展
城轨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之一,城轨的开通不仅能够使本国人民到全国各地去学习当地的文化知识,国外的友人也可以到中国各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中国最早的城轨是苏联专家指导中国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建成的,后来中国经验丰富的专家远去莫斯科致力于俄罗斯城轨的建设。
中国的“一带一路”带动了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是世界的一个分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唯有合作共赢,互相帮助,才能共同更好地发展。
三、展望未来,奋斗与梦想同在
中国的磁悬浮列车和熊猫列车已经运行,城轨在不断的创新改造,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中国的城轨目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要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未来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虽然我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但是我也应该向在座的各位党
员同志学习,无私奉献,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家庭。
作为中国城轨建设的一份子,在工作上,我要认真负责,与同事互相探讨,不懂地及时请教,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融为一体,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
城市轨道实训心得体会总结
![城市轨道实训心得体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af32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7.png)
城市轨道实训心得体会总结在城市轨道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心得体会总结。
首先,这次实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对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的知识,更加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其次,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具体操作技能。
比如,掌握了列车指挥系统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列车运行控制的流程和规律,学会了分析和解决列车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实操,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还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实训中我还了解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人员密集、车辆高速的交通系统,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内容,了解了事故应急处理和安全检修的流程和要求,学会了如何做好现场安全管理。
实训中,每一个环节都强调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的养成,这让我进一步明白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
此外,实训中还有很多团队合作的环节。
城市轨道交通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繁杂,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顺利运行。
在实训中,我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一些团队协作的任务,学会了与人合作、沟通与协调。
通过这些团队合作的实施,我不仅在技术操作方面得到了提高,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这次实训中,我还体验到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压力和变动性。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必须保证24小时运营。
这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适应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迅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同时还要保证列车运行的正常与安全。
总的来说,这次城市轨道实训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并且提高了我的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国城轨:世界第一长炼成记
![中国城轨:世界第一长炼成记](https://img.taocdn.com/s3/m/2ac8ed9ee53a580216fcfef0.png)
中国城轨:世界第一长炼成记作者:罗海岩刘俊卿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第07期中国城轨交通发展历程既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发挥了市场机制竞争的作用。
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也早已经站在世界的先进行列。
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30个,运行总里程4152.8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上海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总长达到617公里,成为目前世界上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最长的城市。
此外,北京运营554公里,广州运营了308公里,也都进入了全球排行前列。
从零起步到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发展巨变,轨道交通已在中国众多大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
国产化刚需如今的成就如果放在20多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设,总长4.8公里。
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1965年开始建设,1971年正式投入运行,比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足足晚了102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从1978年的15座增加到2015年的79座。
交通拥堵成为大城市通病,拥有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成为缓解拥堵的终极捷径。
在北京之后,上海、广州开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彼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主要由外资企业提供。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回忆,在1995年之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只有长春客车厂一家生产。
由于中国城轨交通装备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太大,长春客车厂与德国阿德川斯公司、青岛四方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分别进行合资建厂,但外商看中的只是中国市场,并没有真正把核心技术传过来。
依赖国外企业提供装备,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吃了不少苦头,运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进口设备价格高、建设周期长、售后服务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1997年,广州地铁一号线首段建成,广州用德国贷款进口的第一列西门子地铁车辆,因海运赶不上运营日期,只能租用俄罗斯的大型运输机将一列地铁车厢空运到了广州。
《中国城轨》观后感
![《中国城轨》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9bf3e78762caaedd33d470.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看《中国城轨》有感自2月25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始播出的,由中国中铁联合相关单位深度策划出品的五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城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中国城轨》纪录片一共五集,主题分别为:第一集《改变——与时代竞速》,第二集《穿越——与科技共进》,第三集《力——与文化同轨》,第四集《开拓——与世界同享》,第五集《创新——与梦想同行》。
该剧首次全景式反映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成就,用独特的视角镜头,展现了中国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从落后100年到现在运营里程大大超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总里程,这样震惊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城市轨道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如今,轨道交通系统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作为中国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的一名建设者,我更是被深深震撼下感到无比荣幸!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志继续为祖国的基础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城轨建设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当年用计算尺绘图到如今的计算机精确计算,我们中国中铁数代铁军英雄用他们的智慧勤劳和艰苦奋斗,扛着开路先锋的大旗,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和祖国的基础建设,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才换来如今的便利交通,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交通出行!中国自1969年第一条地铁线北京地铁通车开通,xx年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xx年广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截至xx年10月底,已有39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多么惊人!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更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大中城市的交通压力,然而看着纪录片里这么瞩目的所取得的成就,这一切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剧中所述,开拓与世界共享,从九年前重庆轨道交通签下跨出国门第一单,协助韩国大邱建造轻轨,从一个技术中标再到新加坡地铁汤申至东海岸一个路段的中标,中国创新正在影响着全世界!当笔者在看到城轨飞驰穿梭在城市之中的时候,愈发感受到城轨无时无刻不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果说彼时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国只能依靠外国的技术,但是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终于站在了世界的顶级行列!中国城规国产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自主创新从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祖国母亲日益强大,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中国中铁人定将继续开拓进取,取得更好的业绩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值此祖国七十华诞到来之际,我定当和所有中国中铁人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不断开拓进取和创新,深知重担在肩,必当尽全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为祖国基础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内容仅供参考。
拥抱城轨时代,与中国梦同行——观CCTV-4电视台《中国城轨》纪录片有感
![拥抱城轨时代,与中国梦同行——观CCTV-4电视台《中国城轨》纪录片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543f1c0722192e4536f67a.png)
拥抱城轨时代,与中国梦同行——观CCTV-4电视台《中国城轨》纪录片有感为响应公司号召,我在工作闲暇之余,观看了由中国中铁联合相关单位,深度策划出品的五集电视纪录片《中国城轨》。
这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首次以全景式纪录片的形式搬上大荧幕,中国中铁参与建设的多个重难点城轨工程项目在片中均有较大篇幅的描绘,整部纪录片充分地展现出了中国中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实力水平和行业领军地位。
随着世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也迅速增加,各国政府在大力提倡环保出行、增加地面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地下交通,而地铁,就是最重要的地下交通工具。
翻看地铁发展史,人类将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1843年设计,1853年开始建造,1863年才正式运营。
此后各地才纷纷效仿建造,我国的地铁事业起步比较晚,第一条地铁建于北京,始建于1961年,1969年修建完成。
虽然中国的地铁起步较晚,但是经过5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轨道交通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里程上,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经过一代代城轨人才的积极开拓与创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地推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稳步走出国门,不仅推动了当地人民经济的发展,更打开了当地人民认识中国的窗口,中国城轨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知名品牌和闪亮名片。
纪录片以不同人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城轨的方方面面,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让中国城轨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中国大都市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成都地铁熊猫大道站、杭州跌铁站、佛山地铁站等无不向人们展示了当地浓厚的文化感与科技感,引领着人们品味当地独特的人文魅力。
轨道交通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让人们体会到了科技的乐趣,这是我们作为每一名轨道交通建设者无限荣光!在2018年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中国首列地铁电动客车、中国时速最快的高速磁浮以及环保节能的新能源空铁等,纷纷“惊艳”亮相,可谓集结了“中国之最”。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4a2f9df10a6f524cdbf8515.png)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摘要: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轨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解决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需要国家充分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进行整体性把握,对未来建设模式做出一个准确的选择和判断,有效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关键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法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1、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人口数量众多的大城市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效果。
不修几条地铁,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是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在新时代背景下也需要与时俱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是否畅通无阻,是否能够高效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否能够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发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2.1强度较大的总体建设带来的问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申报工作几乎都集中在某一个时期,从而给总体工程带来勒较大的建设强度。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仅大而且比较集中,这就造成了建设和运营储备都跟不上实际发展步伐,从而使得整个工程在设计环节和勘测运营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为工程后期施工过程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由于建设过程和运营商开通工作也相对比较集中,这就造成了在此期间运营人才和相关管理人才都比较缺乏,跟不上工程发展实际需求量。
另外,别给政府资金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严重阻碍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规划不合理带来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和其他交通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商,这就造成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没有很好的默契和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心得体会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fdb16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b.png)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心得体会城市轨道交通实训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和管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次实训中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习了车站运营、列车调度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亲身体验,我意识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背后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我了解到,一个良好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良好的计划、调度和管理,才能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其次,这次实训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任务分工,每个人承担不同的责任。
我学到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调和合作。
我意识到,只有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这次实训加强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培养了我的领导才能。
此外,这次实训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乘客需求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在模拟乘客服务的环节中,我扮演了列车员的角色,与乘客进行交流和服务。
通过与乘客的互动,我明白了乘客对于舒适、安全和便利的需求。
作为一名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这次实训中,我也意识到了逆境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在模拟应急处理的环节中,我遇到了各种意外情况,如列车故障、乘客意外伤害等。
通过这些情况的模拟演练,我锻炼了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并学会了如何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冷静和果断。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提高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服务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经验和体会对我未来的工作生涯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为城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62c061dd88d0d232d46a7a.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7篇《中国城轨》是一部近期正在播出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共有5集,通过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年来中国道路交通的发展,震撼人心。
本文库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3月4日,***公司组织员工观看中国中铁策划的电视纪录片《中国城轨》,来自分公司各部门、专业共计31名员工观看了影片。
该部影片反映了我国城市轨道建设的成就,生动体现了中国中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实力水平和行业领头地位。
其中,观看到第二集《穿越与科技共进》的时候,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城铁公司所属项目亮相,观看过程倍感激动,作为电气化局城铁公司的一员深感骄傲,同时也为能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者感到自豪。
观看完影片,大家展开讨论,谈到影片中自己的家乡、同事及朋友;活动之后,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进行宣传,鼓励大家评论及写观后感。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交通枢纽的建设,影片中每一个身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楷模,我们将像他们一样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开启奋斗的新征程! 2月25日-3月1日,首部反映中国城市轨道发展史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城轨》在CCTV上映,公司已开复工项目纷纷组织观看了视频。
2月份,正值公司全面开复工之际,公司各施工项目人员干劲十足,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大型纪录片《中国城轨》上映后,利用施工间歇,各单位陆续组织人员进行了打卡观看。
作为铁路施工人员,多数老员工亲眼见证了中国城轨的发展历程,从"零"起步到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发展巨变。
作为新时代青年,刚刚迈进铁路建设行业,短暂几年时间,每个人都已经快速成长,中国城市轨道后续发展的重担就交到了每一位新青年的身上。
大型纪录片《中国城轨》首次全景式反映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就,中国中铁多家单位参与该片制作,片中通过老一辈人员和新一代青年的故事讲述了轨道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最新】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最新】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8a37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7.png)
【最新】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博览之旅本周末,我乘坐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上海浦东新区,参观参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博览会。
此次参观让我有机会有条不紊地查看各国路径和路线,探讨落实当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和技术,学习最新发展技术,充分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各方面的状况。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是非常强劲的。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都积极投入,健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力求各种先进的轨道交通的技术。
这场展会也使我有机会更多地了解路径和路线,探讨落实当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和技术,从而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知识和技能。
三、参观展会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参观展会,我受益匪浅。
其中一个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产品发展,包括智慧停车车牌识别综合系统、智能化系统、高端服务设施智能化集约化,这些将带来新的旅途经历。
除此之外,还有建筑材料的方面,比如综合管线解决方案,机械技术,多媒体技术,信号系统技术,以及外部整体装饰技术的发展,都利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四、总结作为一个有志者,参加参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博览,让我收获良多,感受到这种跨越时代的现代特性,品尝城市轨道交通变革带来的口感,令我产生浓郁的情感,而这也是这次博览收获最大的东西,也是我将继续参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原动力。
五、调研最近,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有70.0% 受访者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此外, 72.7% 受访者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还会有长足的发展,并看好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更环保,更安全,更舒适地进行移动。
从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我们可以继续为实现智慧城市提供支持和推动。
城市轨道观后感
![城市轨道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0e577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b.png)
城市轨道观后感那天我踏上城市轨道的列车,就像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现代之旅,那感觉就像是钻进了城市的血管里,跟着它的脉搏一起跳动。
一走进地铁站,嚯,那阵仗就像个超级大迷宫,不过指示牌倒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但是特别清晰,只要你眼神儿不是太差,就肯定能找到你要去的方向。
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啊,就像一群群忙碌的小蚂蚁,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目的,匆匆忙忙地奔向站台。
有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年轻人,有提着菜篮子满脸生活气息的大爷大妈,还有那一群叽叽喳喳像是要去探索世界尽头的小朋友。
等列车“哐当哐当”地驶进站台,那一瞬间就感觉有个大铁家伙带着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车门“唰”地打开,就像一个神秘的入口在召唤着人们。
走进车厢,里面那叫一个整洁干净,座位像是整齐排列的小士兵,等着乘客去占领。
我站在那里,扶着把手,眼睛就开始到处溜达。
这车厢就像一个小社会的缩影,有的人在专心致志地看手机,那表情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也不知道是在看啥搞笑段子还是被工作消息搞得心烦意乱;有的人则趁着这短暂的乘车时间打个盹儿,脑袋一点一点的,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我都担心他们会不会不小心磕到前面的椅背。
列车开动的时候,那速度可真是快得不像话。
窗外的灯光和广告就像一道道流星划过,我都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清楚,就已经被甩到后面去了。
而且这列车行驶得超级稳,感觉就像在轨道上滑着走一样,要不是看着窗外的景色在快速变换,我都怀疑它是不是根本没动。
这时候我就忍不住感叹现代科技的厉害,这么个大铁盒子,能载着这么多人在城市里快速穿梭,还能做到这么安全和舒适。
透过车窗,我看着那些时不时出现在轨道旁边的高楼大厦和大街小巷,就感觉城市轨道像是一条看不见的线,把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串了起来。
以前觉得城市很大,各个地方都离得老远,但是有了这轨道,就好像一下子把距离都拉近了。
那些原本只能在地图上看到的地名,现在坐几站车就能到达,就像是城市给我们开了一个个便捷的小传送门。
这一趟城市轨道之旅下来,我是深深感受到它的魅力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实践反思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实践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a246afe998fcc22bcd10d1f.png)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实践反思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唯一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公共交通方式。
在深圳、香港等大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出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建议。
1.现状大城市对高效快速的交通方式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问题日益增多,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小汽车数量,对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压力日益增大,对城市环境破坏也已经危害到城市居民的生活。
为了不重蹈欧美各国的覆辙,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必须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尤其要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中之重。
根据国际经验,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将来一个时期内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唯一可行的方法。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2.1 发展现状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已经了三十年的实践,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也陆续展开,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的城市12个(含香港、台湾地区),通车线路总计达30条,通车总里程729公里。
全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的轨道交通共计1500公里左右,总投资额在4000-5000亿左右[1]。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2.2 动力分析2.2.1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过分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这就要求城市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缓解这一困难局面,而城市轨道交通无论在缓解交通压力还是在环境保护上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因而成为多数大城市的首要选择。
2.2.2城市是轨道交通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大规模修建,我国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经验,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制造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中国城轨五集观后感
![中国城轨五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f4ca4b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f.png)
中国城轨五集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中国城轨的五集内容,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子一样。
第一集开始的时候,我就被那宏大的城轨建设场面给震住了。
那一排排的轨道,就像大地的脉络一样,工人们在上面忙碌得像勤劳的小蜜蜂。
看着那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工地上穿梭,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看一部超级科幻大片,只不过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事儿。
我心里就在想,这哪里是在修轨道啊,这简直是在绘制一幅连接未来的宏伟蓝图。
随着一集一集地看下去,我越来越发现中国城轨的魅力可不止是表面上的那些铁轨和列车。
就说它的技术创新吧,那真是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中国的工程师们就像一群超级魔法师,他们能把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融入到城轨建设和运营当中。
像那些智能控制系统,能让列车像听话的小宠物一样,精确地停靠在站台,误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好比你让一个超级挑剔的强迫症患者来检查,他都挑不出毛病来。
而且,这些技术不仅让乘坐城轨变得更加安全、舒适,还超级高效。
以前觉得坐公交、打车就挺方便的了,现在一看城轨,那简直是把方便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说到城轨给城市带来的改变,那可太多了。
以前城市里交通拥堵的时候,大家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又无奈。
但是城轨一出现,就像给城市的交通注入了一股清流。
它就像一个超级疏通管道,把城市里各个角落的人们快速地运输到目的地。
那些原本偏远的地区,因为城轨的连接,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
我就想象着,住在郊区的人早上坐着城轨去市中心上班,沿途还能欣赏城市的风景,这感觉多惬意啊。
而且城轨站周围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
那些原本冷冷清清的地方,开始出现了商场、餐馆、娱乐设施,变得热闹非凡。
这就像一个连锁反应,城轨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一点,城市就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了。
再看看城轨背后的那些建设者和运营者们,他们可都是无名英雄。
在建设的时候,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上。
他们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汗水,但是眼睛里却透着坚定的光芒,那是一种对建设伟大工程的执着。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e06eb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8.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外国人,我有幸参观了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让我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我的观察中,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非常高效和现代化的,而且很多方面都比我所熟悉的西方相当不错。
首先,我对地铁站的结构和装修很感兴趣。
相对于我所熟知的其他国家,中国的地铁站十分舒适,宽敞明亮。
地铁站的墙壁和天花板上被漆成了白色,营造了一种明亮整洁、抚慰人心的氛围。
此外,地铁站有很多随处可见的装饰性细节,如水晶吊灯、雕刻细节和有时还有艺术品。
这些细节甚至让我忘了我身处于一个地铁站。
除了地铁站外,地铁线路的长度、覆盖范围和车站数量也是很了不起的。
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广泛覆盖了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且不断在扩展中。
我去的地方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但它已经有了庞大的地铁网络,相信未来会更加便利。
公共交通应该是人性化的,而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确实做到了。
与我以前所见过的蓝色塑料椅和挤得满满的列车不同,中国的地铁有宽敞的车厢和富有个性的座椅和地板设计。
此外,他们的车票系统非常方便,包括O2O电子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用过一次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后,我认为中国的国立铁路公司在推动城市现代化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旅游业、商业活动等都需要优质的公共交通,而中国的地铁系统能够满足这个需求,因此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感到兴奋。
与此同时,中国至少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也让我对中国的城市化和技术实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中国的地铁系统建设速度惊人,这得益于政府投资、高效建设和先进技术。
例如,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高铁旅客可以直接从高速铁路转移到地铁线路,这让人们在整个国家旅行时更加方便。
此外,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技术,如自动驾驶和智能识别系统,这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要承认,在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我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5ad5f626fff705cc170a9a.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1《中国城轨》以城市轨道交通对中国及世界的改变为基点,走遍众多中国城市,并赴海外多个国家,用独特的视角、鲜活的镜头,真实记录了中国城轨建设的发展历程。
城市轨道交通,改变了城市的时空距离,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给人们带来新的展望和未来,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作为一名“高铁站房”建设者,我在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的同时更为自己是“中国城轨”建设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勇于跨越,追求卓越”,愿祖国的城轨建设事业更上新台阶。
2城市轨道的建设不仅为人们筑起生活新时空,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与生活效率,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
作为一名中铁人,我们应该学习前辈对工作的钻研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不仅是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3看了这部纪录片感触很大,感觉我国能在20世纪60年代能够建成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先辈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部都是靠人工。
可见那会人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地铁发展的也很迅速,至今,全国已经有34个城市通了地铁,发展迅速之势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当代建设者,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向以前的前辈,学习他们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
争取能够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一点贡献。
4轨道交通不仅仅发展了城市内部,也拉近了城市与城市的联系,《中国城轨》纪录片就是把真实的影像呈现给观众,意在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城轨建设所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及重要的历史意义,而我有幸作为一名“铁路站房建设者”观影后更有深切感受。
中国城轨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起完备、成熟的技术体系,这一切既历经坎坷,又波澜壮阔。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有了中国城轨的每一点进步。
努力拼搏的同时让我们一起见证属于自己的城轨时代!加油!5观看了《中国城轨》真切地感受到了地铁建设的不易,也更加增强了作为一名“中铁人”的自豪感,坚定了我们把xx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打造成精品的信念。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5f3032650e52ea55189849.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1
通过观看,广大员工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有了深刻了解,在慨叹中国速度的同时,看到众多中国中铁员工为祖国城市轨道建设献计献力的画面,身为中国中铁的一员更是无比自豪,激发了每位员工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中国中铁合格一员,为承担起祖国基础建设职责,为伟大中国梦蓝图贡献力量。
2
通过观看《中国城轨》,真切感受到了从事中国城轨建设的不易,也更加增强了作为一名中铁人的自豪感,同时,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为中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3
中国中铁数辈人才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奋斗,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换来如今的便利交通,丰富了居民出行方式,建立了高效、灵活、环保的城市交通体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动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身为中铁一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应不忘初心,为中国中铁建设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4
这是一部全方位介绍中国城轨的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城轨在落后西方国家一百年的情况下飞速发展的故事。
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密不可分,反映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就,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中国中铁是城市轨道工程建设的排头兵,中国中铁人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奋斗,造就现在的中国城轨,城轨从地下到空中,穿山越海,搭建起立体的交通网络,为数亿人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带动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中铁人,我们为之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够为中国城轨出一份力而感到自豪。
《中国城轨》观后感
![《中国城轨》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df8cd5910ef12d2af9e78c.png)
《中国城轨》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中国城轨》纪录片,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原来这些近在咫尺的事物是如此的伟大与复杂。
建设初期,国内条件较为简陋,从视频中看到了地铁设计及建设的艰难。
新中国北京的交通拥堵不堪,城市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改善交通问题,就有了建设地铁的这一项计划。
计划中,需要十年时间,完成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1000公里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
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地铁系统的修建大概需要近百年的时间。
北京只剩下十年时间,使建设地铁成了一项超级工程。
国外的地铁往往与城市相伴而生,甚至早于城市出现。
而北京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的地下管线密布,高大建筑的地基纵横交错,这给北京地下地铁的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
而且在挖掘过程中,又遇到了是盾构机丧失威力的难题。
由于北京复杂的地质,北京西北两侧地势偏高,经过河流长期的冲刷,形成了东边沙土西边卵石的地质。
这些难题都需要专家反复探讨来解决,可见这项工程的不易。
一项工程的完成是很不容易的。
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去解决。
例如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铁中的清河站,最难的部分还是在老清河站的保护方面,因为这是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价值是不可言喻的,设计人员在反复论证后,提出了将老站整体迁移的方式,既为新站提供了地址,又保护了老站这座文物。
这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也深深的提醒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积极创新,打破常规,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姓名:日期:呼市高架桥一分部。
城轨个人学习总结600
![城轨个人学习总结600](https://img.taocdn.com/s3/m/971bb8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a.png)
城轨个人学习总结600城轨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是一种现代化的、高度集约的城市交通工具。
我在城轨个人学习中对城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面对我的学习总结进行阐述。
首先,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城轨的优势和地位。
城轨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行稳定、运行速度快、车辆密度大等优势。
城轨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还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城轨的地位不可忽视,它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
再次,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城轨的技术和创新。
城轨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运用到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我学习了城轨的信号与通信系统、接触网系统、车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到了城轨的安全控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能源管理技术等创新发展。
这些技术和创新对于提高城轨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乘客出行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城轨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典型案例。
城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我学习了国内外城轨的发展历程,例如伦敦地铁、纽约地铁等。
这些城轨在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可以为我国的城轨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此外,我还学习了我国城轨的发展情况和建设进展,了解到了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城轨规划和建设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城轨的学习,我对城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城轨的优势和地位、建设和运营管理、技术和创新以及发展历程和典型案例。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城轨将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轨》观后感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城轨》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看《中国城轨》有感
自2月25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始播出的,由中国中铁联合相关单位深度策划出品的五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城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中国城轨》纪录片一共五集,主题分别为:第一集《改变——与时代竞速》,第二集《穿越——与科技共进》,第三集《魅力——与文化同轨》,第四集《开拓——与世界同享》,第五集《创新——与梦想同行》。
该剧首次全景式反映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成就,用独特的视角镜头,展现了中国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从落后100年到现在运营里程大大超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总里程,这样震惊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城市轨道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如今,轨道交通系统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作为中国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的一名建设者,我更是被深深震撼下感到无比荣幸!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志继续为祖国的基础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城轨建设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当年用计算尺绘图到如今的计算机精确计算,我们中国中铁数代铁军英雄用他们的智慧勤劳和艰苦奋斗,扛着开路先锋的大旗,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和祖国的基础建设,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才换来如今的便利交通,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交通出行!中国自1969年第一条地铁线北京地铁通车开
通,1993年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1997年广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截至2018年10月底,已有39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多么惊人!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更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大中城市的交通压力,然而看着纪录片里这么瞩目的所取得的成就,这一切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如剧中所述,开拓与世界共享,从九年前重庆轨道交通签下跨出国门第一单,协助韩国大邱建造轻轨,从一个技术中标再到新加坡地铁汤申至东海岸一个路段的中标,中国创新正在影响着全世界!当笔者在看到城轨飞驰穿梭在城市之中的时候,愈发感受到城轨无时无刻不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果说彼时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国只能依靠外国的技术,但是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终于站在了世界的顶级行列!中国城规国产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自主创新从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祖国母亲日益强大,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中国中铁人定将继续开拓进取,取得更好的业绩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值此祖国七十华诞到来之际,我定当和所有中国中铁人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不断开拓进取和创新,深知重担在肩,必当尽全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为祖国基础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