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知识产权纠纷

合集下载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案例分析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案例分析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案例分析概述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立法、执法和保护机制的不同,知识产权往往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争议焦点。

本文将以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为案例,分析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谈判的过程和结果。

案件背景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分歧。

美国企业往往抱怨在中国面临盗版、侵权等问题,而中国则认为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中国存在双重标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

问题分析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执法和制裁力度不足:美国企业常常表示,在中国进行知识产权执法时遇到了困难,侵权行为难以查处和制裁。

中国则认为,美国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过高,并且在对中国的制裁方面存在双重标准。

2. 盗版和侵权现象严重:中国是一个盗版问题严重的国家,美国电影、音乐、软件等多个行业都受到了侵权行为的损害。

中国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知识产权意识不够,加上市场需求的驱动,导致盗版行为多发。

3. 法律体系和执法机构不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无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人。

美国则认为,中国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和执法机构的建设,提高保护水平。

谈判过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过程中,双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协商:1.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完善:中国在谈判中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和执法机构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效果。

2. 执法和司法机构的合作:双方在谈判中就执法机构的合作和信息共享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以便加强对侵权行为的监管和打击。

3. 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中国承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提高国内企业和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减少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谈判结果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双方就知识产权保护达成了一些共识和协议:1. 法律制度的改革: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和修订,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效果。

中美贸易摩擦下知识产权的分歧

中美贸易摩擦下知识产权的分歧

中美贸易摩擦下知识产权的分歧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也日益紧密。

然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却始终存在,其中涉及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知识产权。

中美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在贸易谈判中也是一大难点。

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和法规环境,尽管在一些领域仍存在问题。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如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法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

这些措施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然而,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分歧并不仅仅是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上。

在美国看来,中国的一些行为涉嫌侵犯了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少美国企业在与中国合作过程中都遇到了相关问题。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有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疏漏和不足。

这使得美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时难以保护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例如,美国高科技企业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开发新产品,在推向市场时却很难保证这些产品不被中国企业非法复制,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仿冒品。

这无疑给美国企业的创新和商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没有做到足够的保护,甚至认为中国是在挑战国际规则。

据一些报告称,中国政府曾经通过强制转让技术,以及采用其他手段来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这些行为导致美国企业和政府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产生了严重的担忧。

在2017年的特朗普主席上任后,美国政府开始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贸易政策,要求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出更加明显的努力。

中国政府并不认为自己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不足之处,认为自己已经采取了足够的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中方认为,美方对中国的指责并不客观和公正,如果美国企业在与中国合作时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应该通过协商和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存在很大的分歧,如何解决将是贸易谈判的重点之一。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汇报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汇报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东进与英特尔:杠杆的威力一度备受业界关注的英特尔公司诉东进通讯技术侵权案,在历经两年多的对峙后,在5月14日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终。

双方以和解协议的方式握手言和,让曾经火上浇油的一些媒体备感无趣无味。

英特尔起诉东进公司头文件侵权,曾被称为“中国2005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完全符合英特尔宣扬“维护知识产权”理念的目标,但无情的事实是,英特尔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打了一场不算正确的战争。

2004年12月,英特尔公司美国总部向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称东进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要求赔偿796万美元,折合6578万人民币。

2005年1月21日,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东进公司进行了证据保全,但是,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应当属于正常法律手续的行为,却被披上了一层象征饱受“欺凌迫害”的外衣,随之导致极端的民族情绪以及全国性一边倒舆论。

由此上溯,1993年,清华无线电专业硕士如江携“清华三剑客”创立了后来被称为东进技术的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这是国最早专业从事CTI核心部件的研发企业,注册资金4000万人民币,曾设计出国第一个CTI硬件产品——TC-08A 语音处理卡,专门开发语音板卡产品,并获得了第一同类产品的全国入网许可证。

1998年以前,东进一直是CTI行业国厂商的老大,在国际上同行业所有厂商中排第三位。

而自2000年英特尔以8亿美金收购行业排名第一的Dialogic 之后,东进就和这位IT业界老大直接对垒。

当英特尔注意到东进公司在争夺市场的行为中存在侵犯英特尔所有的知识产权时,对于手中的证据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信心满满的英特尔,按照国际惯例作出了“采取法律行动”的决定,并期望在中国打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以警醒其他侵权企业。

但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媒体大规模介入导致舆论倾向急转而下。

媒体赋予东进公司“以小博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事件本身也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和典型的象征性”。

2005年3月23日,东进分公司在反诉英特尔“技术垄断”,指控英特尔在明知中国没有《反垄断法》的情况下搞技术垄断,企图封杀竞争对手。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东进与英特尔:杠杆的威力一度备受业界关注的英特尔公司诉深圳东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侵权案,在历经两年多的对峙后,在5月14日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终。

双方以和解协议的方式握手言和,让曾经火上浇油的一些媒体备感无趣无味。

英特尔起诉东进公司头文件侵权,曾被称为“中国2005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完全符合英特尔宣扬“维护知识产权”理念的目标,但无情的事实是,英特尔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打了一场不算正确的战争。

2004年12月,英特尔公司美国总部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称东进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要求赔偿796万美元,折合6578万人民币。

2005年1月21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东进公司进行了证据保全,但是,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应当属于正常法律手续的行为,却被披上了一层象征饱受“欺凌迫害”的外衣,随之导致极端的民族情绪以及全国性一边倒舆论。

由此上溯,1993年,清华无线电专业硕士李如江携“清华三剑客”创立了后来被称为东进技术的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CTI核心部件的研发企业,注册资金4000万人民币,曾设计出国内第一个CTI硬件产品——TC-08A电话语音处理卡,专门开发语音板卡产品,并获得了第一张同类产品的全国入网许可证。

1998年以前,东进一直是CTI行业国内厂商的老大,在国际上同行业所有厂商中排第三位。

而自2000年英特尔以8亿美金收购行业排名第一的Dialogic 之后,东进就和这位IT业界老大直接对垒。

当英特尔注意到东进公司在争夺市场的行为中存在侵犯英特尔所有的知识产权时,对于手中的证据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信心满满的英特尔,按照国际惯例作出了“采取法律行动”的决定,并期望在中国打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以警醒其他侵权企业。

但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媒体大规模介入导致舆论倾向急转而下。

媒体赋予东进公司“以小博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事件本身也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和典型的象征性”。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屡见不鲜。

这些案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揭示了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和保护的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探讨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案例一:美中贸易战中华为事件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华为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美国政府指控华为窃取了美国的知识产权,限制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华为坚决否认了这些指控,并提出了自己的证据来反驳。

然而,此案在国际贸易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并对中国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个案例凸显了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失去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将面临市场壁垒和技术壁垒的挑战。

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知识产权是各国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的自我保护和维权之举。

因此,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案例二:阿里巴巴与假冒商品阿里巴巴是中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之一。

然而,由于假冒商品问题,阿里巴巴面临着国际贸易的不信任和诟病。

虽然阿里巴巴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品牌商合作打击假冒商品,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很多消费者仍担心在阿里巴巴上购买到假货,这对阿里巴巴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和业务发展构成了困扰。

这个案例揭示了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连接卖家和买家的桥梁,承担着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

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才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案例三:国际药品专利纠纷药品专利纠纷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的原则,即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要确保贫穷国家能够获得廉价的药品。

然而,一些大型制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通过各种手段阻止了廉价药品的生产和流通。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时让外方大赚一笔 。 无法扭转 或改变信息不对称、话语权缺失的态 1 中 方 知识 产 权 流 失 . 3 势 ,长久经 营后获利甚微基础研发资金投入成 l. I t中方 原有 商标淡 出市 场知识产权 流 为 难 题 。 3 2 中方 原有商标及新 创商标 保护意识薄 . 4 失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中中方原有商标 被束之 弱 高 阁、外方无偿 占有 中方知识产权给我国企业 中方企业在最初引进外资时往往只看重外 的知识产权带来 了惨重损失 。近些年来 ,中方 方技术 的资本化 ,追求合作后更大获利 ,叉加 主要表现 原有 商标在合 资合 作后 被淡化 的实例 不断 出 之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往往忽视原有商标及 美 日后新创商标的保护 ,忽视新增值或新 创商标 外商 直接投 资是我 国现 阶段 吸引外 资的 现 。上海家化在与外方跨 国公司合资后 , “ 主要 方式 。目前外 资在 中国已经形成 全方 位 、 加净 ” “ 、 露美”这两个商标就 被搁置 。中方 的归属问题 ,造成在合资合作期满时中方原有 多层次 、宽领域的格局 ,对 中国国民经济发展 不仅要每年支付大笔商标使用费给外方 ,而且 商标淡化及新增值和新创 商标归属外方的商标 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但 同时 中方面临严 合 同期满原有商标 已被消费者淡忘 ,中方 知识 流 失 问题 。 产权 在不无形 之 中流失影 响着 企业 的长远 发 2 中国部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缺失 . 5 峻的知识产权问题 。 1 . 1外方事实控制 展。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 准的融合 ,之前未重视 1. . 1外商利用专 利技术控制经营管理权 1 1 - 增值商标 或新产生 商标得不 到应 的知识产权形态和领域成为重点 ,都使 中国现 .2新 3 外方 利用其 技术优势 ,出资 比例很 小却 有 的保护 有 知识产权法没有十分合适的条款应对和解决 对合资合作企业拥有较多经营管理权。如上汽 在合资合作经 营期间 ,合资合作协 议约定 当前合资合作企业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 ;另外 和一汽集 团在与 德 国大众 的合资企 中相对 控 不 明确或没有约定导致 中方竹篮打水一场 空的 现有技术法规体 系不 完善 、不 统一和不规范 , 股 ,但在市场上起 主导作 用的仍是德 国大 众 。 情况并不鲜见。诸如 中粮集团与新加坡 的郭 氏 市 场准人制度和监督体 系不完善 ,为外方 在知 金龙鱼 ” ,由于合 资协议 中没 识产权上作文章提供了契机 。 另外 , 外方经以监督产品的质量为 由,控制整 集 团合作 下的 “ 个合资企业 的产、供 ,或者在提供后续技术上 有约定商标 归属 问题 ,品牌所凝聚的巨大无形 3针对 中方知识产权 问题的应对措施 设置种种障碍。技术资本化所引发 的外方事实 资产全部归新加坡郭氏集团拥有 。这种新增值 31企 业 层 面 . 3. . 1加强风险意识 ,做好防范工作 1 控制, 在客观上会导致企业 在生产 、管理 、销 商标或新 产生商标得不到应有 的保 护的现象 , 售 诸方 面对外方 的依赖 ,变 成外方 的独 资公 直接导致了中方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我 国企业应该树立风 险意识 ,对在合 资合 司。 2合资合作企业中中方知识 产权 问题 的主 作 中出现知 识产 权问题 的企业 进行反 思和总 1. . 2外商利用专利技术控制配件采购权 要 原 因 1 结, 建立风险预警制度 ,做好防范工作 。尤其 21中方忽视对外方专利技术 出资的审查 在 引进外资针对专利权 出资时 ,中方企业应提 . “ 原始供应原则 ”下外方提 出合资企业必 须购买外方合资者提供 的材料和零部件等 ,除 中方对协议 中涉及的专利权效力考察核实 高知识产权认识 ,在引进外方专利技术 时提高 却技术方面 中方无法研制出适合需求标准的高 的忽视 , 合资合作企业遭受知识产权方面损 警 惕 ,严格 审核 ,明确 外方专 利技术 的有效 是 技 术 配 件 的要 求 ,更 为 内在 的实 质 是 高 成 失的一大关键原 因。由于我国企业 和相关部 门 性 、使用范围和合法性 。 本——低 利润是避 税的最好方式 。 由此而来 , 不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 往往忽视对资外 31 . 2树立 品牌 意识 ,增强知 识产权保护 . 合资企业经历 “ 不流血战争 ”亦为必然 ,知识 方专利技术 出资的审查。外方就 利用这一漏洞 意 识 产权表现在技术控 制上 “ 转移定价”成为合资 将没有获得许可使用授予权的专利许可 中方使 中国企业应 当树立 良好的品牌意识 ,增强 企业 “ 增产不增 收”的真正原因。 用 ,或将 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过期专利 冒充有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制定长期经营 自由品牌的 12外方技术覆盖 . 效专利进行作价投资。 商标战略 。谈判应在平等的基础 上最大可能的 1. . 1外商利用技术专利提出不合理条件 2 2 . 2外方对 T P RIS协议 的投机利用 维 护我方利 益 ,尽 量争取 使用 和宣传 自己商 外方凭借技术上的优势提出不合理条 件 , T IS协议是 由美国、欧盟等知识产权水 标 ,避免原有商标被淡化 :在合 资合作协议中 RP 使中方大部分技术人员忙于产品图整理 、资料 平 发达 的国家积极 倡导完善 的.目的是在维护 明确约定新增值 、新创商标以及新产生技术的 翻译和工程化工作 ,中方基础研发和 自主研发 其在知识产权领域优势地 位的同时取得更多的 所有权归属 ,防止 中方无形资产 的流失 。 被弱化;严重 的是 ,以技术出资方式合资后外 市场份额与经济利益。欧美发达 国家企业正是 3. . 3加大研发投 入 ,提高企业 自主创新 1 方有意撤销原 中方企业技术研发 机构 ,或 以借 利用其对知识产权 方面的保护 ,甚至投机利用 能 力 口搁浅当初 约定 的联合设计合同 ,中方 因低技 协 议采取特别立法措施 ,或将 大量一般技 术 、 我 国企业要加大研 发投人提高创新 能力 , 术储备 愈加难弥补与外方技术的差距 。 标 志以及技术标准注册为商标 ,以知识产权的 大力开发和掌握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 1. .2外商利用 “ 2 选择性 投资 ”进行牟利 方式许可中方使用 获取高额使用费 。 术 ,把技术 创新战 略同知识 产权 战略结 合起 跨国公 司可能情 况下不 将具有 战略意义 2 . 3外方对优势技术专利权进行垄断 来 。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 , 加快科研成果 的专利 和专有技 术列 人技术 许可 证贸 易的范 在合资合作过 程中,外方为控制中方而对 的的专利化 ,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和综合竞争能 围 ,而是利用这些技术结成更高层次 的联盟和 技术分割转让 ,只允许 中方使用核心技术和配 力。企业要 注意结成专利联盟 ,以集 中资金和 合资合作关 系或 自己进行跨国投资以保持在技 套技术 中的一项。这种技术垄断一方面使外方 技术优势来 取得技术创造优势,走 出一条拥有 术和产 品上 的领 先地 位 。因此 ,中方仅 凭转 形成强势话语权 ,牢牢把持住关键产品或产品 知识产权 的路子 。 让 、许可使用的技术根本 不能生产 ,高价购买 相关配件的采购权 , 仅在采购成本和相关 技术 3 . 2政府和行业层面 核心及相关技术的使用权 给中方带来损失的同 专利使用费上就赚 足利润 ;另一方面中方 基本 3 . 力加强知识 产权 { . 1大 2 下转 ��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一.引言本文旨在综合介绍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知识产权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专利权案例1. 纠纷双方:公司A和公司B2. 案件概述:公司A声称拥有一项核心技术专利,并指控公司B在其产品中侵犯了该专利权。

3. 分析和解读:通过详细分析公司A的专利,法庭认定公司B确实侵犯了公司A的专利权。

法庭判决公司B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公司A相应的损失。

三.商标权案例1. 纠纷双方:公司C和公司D2. 案件概述:公司C注册了一款名为“BrandX”的商标,并指控公司D在其产品上使用了类似的商标,侵犯了公司C的商标权。

3. 分析和解读:经过调查和比较,法庭认定公司D确实侵犯了公司C的商标权。

法庭判决公司D停止使用相似商标,并赔偿公司C的损失。

四.著作权案例1. 纠纷双方:作者E和出版商F2. 案件概述:作者E声称其所著的一本畅销书被出版商F 未经授权地印刷和发行,侵犯了其著作权。

3. 分析和解读:经过调查和取证,法庭确认了作者E的著作权,并判决出版商F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作者E的损失。

五.专有技术案例1. 纠纷双方:公司G和公司H2. 案件概述:公司G声称其拥有一项独特的技术,公司H 未经授权地使用了该技术,侵犯了公司G的专有技术。

3. 分析和解读:经过专业鉴定,法庭认定公司H确实侵犯了公司G的专有技术。

法庭判决公司H停止使用该专有技术,并赔偿公司G的全部损失。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各案例的报告、证据材料、法庭判决书等。

详细内容请参阅附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权:指在法律规定的保护范围内,授予发明人或其受让人排他的权利,从而保护其发明创造。

2. 商标权:指注册商标的权利人享有对其商标的使用、转让和许可的专有权利。

3. 著作权:指对作品享有的一种法定的权利,包括对作品的复制、发行、展览、表演等权利。

涉外知识产权维 权案例

涉外知识产权维 权案例

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案例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日益重要。

随着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不断增加,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也愈发频繁。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起典型的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案例。

这是一起涉及某知名跨国科技公司与一家国内新兴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

跨国公司拥有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专利,而国内企业在其新推出的产品中被指控涉嫌侵犯了该项专利。

起初,跨国公司通过其强大的法务团队向国内企业发出了严厉的警告函,声称国内企业的产品直接侵犯了其专利,并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相关产品,同时提出了高额的赔偿要求。

国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产品的市场推广刚刚取得初步成效,如果停止生产和销售,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大法律攻势,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相对薄弱。

然而,国内企业并没有轻易屈服。

他们迅速组建了自己的维权团队,包括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和技术专家。

首先,对跨国公司所主张的专利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分析,发现其专利在某些关键技术特征上的描述存在模糊之处,并且在申请时间和技术创新性方面也存在可争议的点。

同时,国内企业积极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产品在技术实现上与跨国公司的专利存在本质的区别。

他们对产品的研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整理出了一系列的研发文档、实验数据和技术报告,以证明产品是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而非对他人专利的侵权。

在法律程序上,国内企业选择了积极应诉。

在法庭上,双方的律师团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跨国公司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资源,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证明国内企业的侵权行为。

而国内企业的律师则以扎实的技术分析和充分的证据,有力地反驳了对方的指控。

经过多轮的庭审和技术鉴定,最终法庭认定国内企业的产品并未侵犯跨国公司的专利。

这一判决不仅为国内企业挽回了声誉,也使其能够继续在市场上正常经营。

这起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要提前进行专利布局和风险评估,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

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中外合资企业由于合资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往往会出现语言沟通、价值观不合、决策方式不同等问题,导致合作困难和管理混乱。

2.管理层制约:中外合资企业常常由于双方在管理方面的差异,导致决策权和控制权的争夺。

管理团队由双方共同组成,如果合资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容易将管理结构弄乱,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3.知识产权保护: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

由于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双方在知识产权的转让和保护方面往往存在分歧,特别是在涉及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争议和合作风险。

4.权益分配:中外合资企业在利润分配、资本化率、资本回报率等方面存在分歧。

中外合资企业的合作利益要求平衡,但由于不同法律体系和财务规则之间的差异,双方对于收益归属的认定和权益分配的协商可能会引发纠纷。

5.政府监管:由于中外合资企业牵涉到国际贸易和外资进入本国市场,因此需要遵守两个国家的法律、行政规章等相关规定。

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满足各自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要求,可能会受到政府监管的限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

6.合作周期:双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合作周期也是一个问题。

对于中外合资企业而言,长期合作才能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但是双方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有可能在中途发生变化,容易导致合资企业解散或者冲突。

7.风险管理: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着本国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风险。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管理和应对这些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总之,尽管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带来技术、市场等优势,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需要合资双方积极协商、沟通和合作,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合作共赢。

司法部关于《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司法部
•【公布日期】2024.07.29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司法部关于《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国公民、组织依法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司法部会同有关方面起草了《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邮件发送至:************.cn,邮件主题请注明“《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字样。

3.信函寄至: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6号司法部立法三局(邮编10002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7月29日至2024年8月28日。

司法部2024年7月29日。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纠纷日益受到关注。

以下为您呈现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并进行详细解析。

一、苹果与三星专利大战苹果和三星之间的专利纠纷堪称科技界的一场“世纪之战”。

苹果指控三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侵犯了其多项专利,包括外观设计和技术专利。

这场纠纷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院,持续多年。

解析:此案例反映了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

苹果通过专利诉讼试图维护其在设计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三星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法律风险。

二、高通与苹果的专利纷争高通指控苹果侵犯了其多项技术专利,并要求苹果支付高额专利使用费。

苹果则认为高通的专利收费模式不合理,并拒绝支付。

解析:这一纠纷不仅影响了两家公司的利益,也对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产生了冲击。

它凸显了专利授权模式和技术标准必要专利的复杂问题。

三、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商标之争加多宝曾租用王老吉商标进行凉茶生产和销售,但在合作结束后,双方就商标的归属和使用产生了激烈争议。

解析:这场商标之争反映了品牌价值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醒企业在商标使用和合作中要明确权利和义务,避免后续纠纷。

四、谷歌与甲骨文的 Java 版权纠纷甲骨文指控谷歌在其安卓系统中未经授权使用了 Java 的相关技术,引发了一场关于软件版权的激烈辩论。

解析:此案例涉及软件行业中开源与版权之间的边界问题,对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微软与谷歌的专利互诉微软和谷歌在多个领域展开了专利诉讼,涉及操作系统、搜索引擎等技术。

解析:这显示了科技巨头在争夺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时,知识产权成为了重要的武器。

六、中国药企与国际药企的药品专利纠纷一些中国药企在仿制国外药品的过程中,与国际药企产生了专利纠纷。

解析:这反映了在医药领域,专利保护对于研发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发展中国家药企在面对国际专利壁垒时的挑战。

涉外著名法律案例分析(3篇)

涉外著名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尤其在知识产权领域,双方争议尤为激烈。

本案例选取了中美贸易战中的一起知识产权争议案,旨在分析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场、争议焦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案情简介原告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在中国注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研发。

被告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是一家在美国注册成立的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生产和销售。

甲公司拥有一项关于新型抗癌药物的技术专利,并在我国申请了专利保护。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市场销售了与甲公司专利产品相似的药品,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

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侵权行为后,向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同时,甲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申诉,要求禁止乙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侵权产品。

三、争议焦点1. 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甲公司主张,其专利在我国得到有效保护,乙公司在我国境内无权侵犯其知识产权。

而乙公司认为,我国专利保护的地域性原则限制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2. 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甲公司认为,乙公司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构成侵权。

乙公司则辩称,其产品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存在一定差异,不构成侵权。

3. 知识产权赔偿金额: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赔偿因其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乙公司则认为,赔偿金额过高,与其侵权行为不符。

四、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条约》,我国专利保护的地域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甲公司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在地域上受到保护。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市场销售侵权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

因此,甲公司的主张具有法律依据。

2. 知识产权侵权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条约》,侵权判定应综合考虑专利技术特征、侵权产品技术特征等因素。

在本案中,乙公司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足以认定乙公司构成侵权。

体现中外法律差异的案例(3篇)

体现中外法律差异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一起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中外法律差异。

二、案例介绍案例:某中国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研发了一款具有创新性的智能手机,并在我国申请了多项专利。

随后,甲公司将该款智能手机推向国际市场,并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甲公司发现美国市场存在大量侵犯其专利权的产品,于是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三、中外法律差异分析1. 专利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可以申请专利。

在美国,专利法同样规定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但在专利保护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

(1)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

美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为14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5年。

(2)我国专利法对专利保护范围的规定较为严格,要求专利申请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美国专利法在专利保护范围上相对宽松,对专利申请的要求相对较低。

2. 专利侵权认定我国《专利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美国《专利法》同样规定了专利侵权行为,但在侵权认定上存在差异。

(1)我国专利侵权认定主要依据《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强调侵权行为的客观性和侵权行为的后果。

美国专利侵权认定则更加注重侵权行为的故意性。

(2)我国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可以提出抗辩,如不侵权、无效、超过诉讼时效等。

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除了可以提出抗辩外,还可以提出损害赔偿的抗辩。

3. 损害赔偿我国《专利法》规定,侵权人应当赔偿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美国《专利法》同样规定了损害赔偿,但在赔偿金额上存在差异。

(1)我国专利侵权赔偿金额主要根据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侵权人的获利确定。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知识产权纠纷是当今社会频繁发生的法律纠纷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因此纠纷案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简要分析和解析。

1. 苹果 vs. 三星这是一起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涉及到智能方式领域的专利侵权。

苹果指控三星侵犯了其设计和软件方面的专利权,双方在多个国家展开了激烈的法律战。

此案例引发了大量关于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的讨论,对于智能方式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特斯拉 vs. 传统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导者,与传统汽车制造商之间也存在着多起知识产权纠纷。

其中包括关于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的专利侵权纠纷。

这些纠纷案例反映了电动车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对传统汽车制造商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压力。

3. 谷歌 vs. Oracle这起案件涉及到Java编程语言的版权纠纷。

谷歌使用了Oracle开发的Java API,Oracle指控谷歌侵犯了其版权。

该案件引发了关于软件版权保护范围和软件开发领域的争议,对软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视为判例性案件。

4. 华为 vs. 美国政府这起案件是关于5G技术和网络安全的知识产权纠纷。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活动,并指控华为涉及间谍活动。

此案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5G技术的竞争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的讨论,并对华为及整个通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5. 微软 vs. 高通这起案件涉及到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利许可问题。

微软指控高通在专利授权费用方面存在不公平行为,并对此提出诉讼。

该案件引发了对高通在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和专利许可机制的讨论,对全球通信行业的产业链有一定的影响。

6. 宝洁 vs. 阿里巴巴这是一起关于在线销售领域的商标侵权纠纷案件。

宝洁指控阿里巴巴的淘宝平台上存在大量侵权商品,并要求阿里巴巴承担相应的责任。

知识产权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知识产权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知识产权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IP)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创新和竞争力,也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公平和合作。

然而,由于知识产权的跨国性质以及国家之间的差异,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时有发生,进而引发国际争端。

为了解决这些争端,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机制和组织,以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解决争端的公正与合理。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负责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争端解决的国际合作。

WIPO致力于通过制定国际公约和规范来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提供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仲裁和调解服务。

其中,最重要的公约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它确立了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和原则,并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世界贸易组织与知识产权(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组织,负责监督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WTO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是国际贸易范畴内关于知识产权最重要的规范文件。

TRIPS协议要求WTO成员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行方面达到一定的最低标准,并规定了争端解决的程序和机制。

三、争端解决机制1. 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WTO的规定,国家对于其他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可以提起争端解决程序。

这一程序主要包括协商、专家组成立、争端解决小组报告的制定等环节。

经过争端解决小组的调查和报告,成员国可以决定是否采取必要的对抗措施来保护自身权益。

2. WIPO解决争端的方法为了解决知识产权争端,WIPO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法,包括调解、仲裁和审判。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汇报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汇报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东进与英特尔:杠杆的威力一度备受业界关注的英特尔公司诉东进通讯技术侵权案,在历经两年多的对峙后,在5月14日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终。

双方以和解协议的方式握手言和,让曾经火上浇油的一些媒体备感无趣无味。

英特尔起诉东进公司头文件侵权,曾被称为“中国2005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完全符合英特尔宣扬“维护知识产权”理念的目标,但无情的事实是,英特尔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打了一场不算正确的战争。

2004年12月,英特尔公司美国总部向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称东进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要求赔偿796万美元,折合6578万人民币。

2005年1月21日,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东进公司进行了证据保全,但是,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应当属于正常法律手续的行为,却被披上了一层象征饱受“欺凌迫害”的外衣,随之导致极端的民族情绪以及全国性一边倒舆论。

由此上溯,1993年,清华无线电专业硕士如江携“清华三剑客”创立了后来被称为东进技术的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这是国最早专业从事CTI核心部件的研发企业,注册资金4000万人民币,曾设计出国第一个CTI硬件产品——TC-08A 语音处理卡,专门开发语音板卡产品,并获得了第一同类产品的全国入网许可证。

1998年以前,东进一直是CTI行业国厂商的老大,在国际上同行业所有厂商中排第三位。

而自2000年英特尔以8亿美金收购行业排名第一的Dialogic 之后,东进就和这位IT业界老大直接对垒。

当英特尔注意到东进公司在争夺市场的行为中存在侵犯英特尔所有的知识产权时,对于手中的证据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信心满满的英特尔,按照国际惯例作出了“采取法律行动”的决定,并期望在中国打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以警醒其他侵权企业。

但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媒体大规模介入导致舆论倾向急转而下。

媒体赋予东进公司“以小博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事件本身也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和典型的象征性”。

2005年3月23日,东进分公司在反诉英特尔“技术垄断”,指控英特尔在明知中国没有《反垄断法》的情况下搞技术垄断,企图封杀竞争对手。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1.高通诉苹果专利侵权案这是一起持续多年的专利侵权案,高通指控苹果侵犯了其无线通信技术专利。

双方在多个国家的法院都对此案展开了诉讼,并在2024年达成和解协议。

2.美国亚马逊诉中国商家侵权案2024年,美国亚马逊对30个中国商家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侵犯版权的产品。

这起案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于电商平台上知识产权保护的讨论。

3.美国微软诉中国企业违反商标法案微软指控一家中国企业在其产品中使用了与微软商标相似的标志,并在美国法院提起诉讼。

这个案件成为了探讨跨国商标保护的重要案例。

4.苹果诉三星专利侵权案苹果指控三星在其智能手机中使用了苹果的专利技术,侵权了苹果的知识产权。

这个案件持续了多年,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诉讼。

5.中国茅台酒商标纠纷案茅台酒是中国的一种知名的白酒品牌,其商标的保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纠纷。

涉及到国内外企业在商标注册和使用上的纠纷。

6.美国索尼音乐诉中文在线著作权侵权案索尼音乐指控中文在线未经授权在其平台上发布了音乐作品,侵犯了索尼音乐的版权。

此案在中国引起了关于在线版权保护的重要讨论。

8.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案华为指控三星在其智能手机中使用了华为的专利技术,侵权了华为的知识产权。

这个案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诉讼,并达成了和解协议。

9.中国真功夫连锁餐厅商标纠纷案中国真功夫连锁餐厅在商标注册上与其他同名商标发生了纠纷,引起了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和公众讨论。

10.美国苹果诉中国领先手机厂商专利侵权案苹果指控中国领先手机厂商在其智能手机中使用了苹果的专利技术,侵犯了苹果的知识产权。

这个案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多个国家的法院展开了诉讼。

以上是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的简要介绍。

这些案例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每个案例都反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纠纷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1.美国苹果公司 vs.韩国三星电子1.1 案件背景1.2 案件诉因1.3 案件分析1.4 案件结果及影响2.微软公司 vs.中国金山软件2.1 案件背景2.2 案件诉因2.3 案件分析2.4 案件结果及影响3.谷歌公司 vs.欧洲联盟3.1 案件背景3.2 案件诉因3.3 案件分析3.4 案件结果及影响4.拜耳公司 vs.迪安诊断公司4.1 案件背景4.2 案件诉因4.3 案件分析4.4 案件结果及影响5.索尼公司 vs.苹果公司5.1 案件背景5.2 案件诉因5.3 案件分析5.4 案件结果及影响6.中国华为公司 vs.美国高通公司6.1 案件背景6.2 案件诉因6.3 案件分析6.4 案件结果及影响7.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vs.美国索伦森公司7.2 案件诉因7.3 案件分析7.4 案件结果及影响8.法国欧雷欧 vs.中国皮尔千金公司 8.1 案件背景8.2 案件诉因8.3 案件分析8.4 案件结果及影响9.松下电器公司 vs.韩国LG电子公司 9.1 案件背景9.2 案件诉因9.3 案件分析9.4 案件结果及影响10.美国思科公司 vs.中国华为公司 10.1 案件背景10.2 案件诉因10.4 案件结果及影响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智力创造或者其他方式依法享有的专利、商标、版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等专有权利。

2.专利:指为了促进发明创造,保护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国家授予发明者的一项专有权利。

3.商标:指用以区别他人商品的商号、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以及色彩组合、声音等象征性标志。

4.版权: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

5.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对其保密性采取了合理的保护措施,对持有人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诉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案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诉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案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诉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案文章属性•【案由】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案号】(2022)最高法知民终905号•【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22.08.15裁判规则在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中,捐献规则和禁止反悔规则都可以构成适用等同原则的限制,其目的都是在公平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

如果符合限制适用等同原则的条件,通常无需再判断两特征是否构成手段、功能、效果基本相同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否无需创造性劳动即能联想到。

正文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诉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最高法知民终905号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住所地:日本国东京都北区浮间五丁目5番1号。

代表人:奥田修,该株式会社董事长、总裁兼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斌馨,北京奋讯(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尚广振,北京奋讯(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

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街道滨海二十五路360号。

法定代表人:王仁民,该公司执行董事。

委托诉讼代理人:贺伊博,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秋林,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中外制药株式会社因与被上诉人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鹤公司)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一案,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下简称原审法院)于2022年4月15日作出的(2021)京73民初143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于2022年5月23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因案件涉及商业秘密,于2022年7月5日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上诉人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斌馨、尚广振,被上诉人海鹤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贺伊博、张秋林到庭参加诉讼。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及解决简版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及解决简版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及解决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及解决1. 引言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合规性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以及相关的解决途径。

2. 法律冲突的发生原因国际贸易中存在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2.1.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差异不同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程度和条款规定存在差异。

有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较弱,容易出现侵权行为。

这导致在贸易过程中,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服务可能会面临法律冲突。

2.2. 侵权行为的跨境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具有跨境性。

侵权行为很难受到一国法律的有效制裁,因此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十分常见。

2.3. 著作权和专利保护的时效性著作权和专利保护的时效性是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涉及创新性技术或作品的贸易中,著作权和专利的保护期限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在一国保护期限内的产品在另一国却已过期,从而引发法律冲突。

3. 解决法律冲突的途径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多种途径,以确保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合规性。

3.1. 国际法律框架的构建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致力于构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

这些组织通过制定国际公约和协议,为各国提供了统一的法律基础,以解决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

3.2.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多边合作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

各国可以通过多边贸易协议和双边合作协议,就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争议解决进行协商和合作。

3.3. 加强执法和制裁措施为了应对侵权行为的跨境性,各国需要加强执法和制裁措施。

不仅要建立健全的执法机构和程序,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外原因: 1.国外企业看好并抢夺我国迅速开 放的市场。 2.跨国公司多年来积累有成熟的知 识产权山野策略和诉讼经验。 3.发达国家制定国内法,指定不合 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且在事 件中滥用。
应对对策
1.加快制订反垄断法,禁止外国
企业滥用知识产权。 发达国家常常利用其在知识
产权领域的优势制约发展中国家。 国家工商总局在《在华跨国公司 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调 查报告中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 的垄断状况已非常突出。因此尽 快促使相关立法机构出台反垄断 法,防止外国企业滥用知识产权 的行为非常迫切。
3.与行业协会共同引导企业应诉涉
外知识产权纠纷案。 由于涉外知识产权案一般比较复
杂,加上中外企业的诉讼常被称为 “蚂蚁与大象”较量,因此,政府与 行业协会共同建立产业专利预警制度 与产业专利情报服务网,适时提供产 业专利趋势分析,使中国出口企业做 到防患于未然,即使出现纠纷,也能 从容应对。
谢谢各位!
国内原因: 1.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知 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比较单薄。 2.我国国内贸易的迅速增长冲击着国 外的经济利益。 3.我国在世界市场上关键知识产权的 数量太少,企业大量投入研发项目却 没有很好的利用专利来保护这些产品。 4.面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我国企业 普遍缺乏应对的能力和经验。
2.加强与知识产权强国的沟通与协调。
中外企业间之所以出现许多知识产
权纠纷,原因之一是双方缺乏足够的沟 通与交流,对此,中国政府也已意识到, 并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美经贸混委会, 以磋商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中美经贸关 系与纷争;与欧盟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 培训。在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埃文斯访华 时,吴仪副总理向对方阐明,保护知识 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 事,希望美国政府和企业对此给予理解。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