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幼儿教师虐童行为研究
幼儿园虐童案分析报告

幼儿园虐童案分析报告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幼儿园虐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思。
这些案件揭示出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虐待和伤害行为,严重侵犯了儿童的权益,给家庭、社会和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案件的原因和根源,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幼儿园虐童案件的发生与幼儿园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有着密切关系。
一些幼儿园在师资配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导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混乱,监督机制不健全。
这为一些不负责任、不专业的教师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对幼童实施虐待行为而不被发现。
其次,幼儿园虐童案件还与部分幼儿园教师职业素质、道德品质缺失有关。
一些教师对幼童缺乏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教育工作不认真负责,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心态问题使得教师对待幼童时出现了过度惩罚、虐待等不当行为。
此外,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度和监管力度不够,也是幼儿园虐童案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过去,幼儿园教师被认为是神圣的职业,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崇拜。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这导致一些教师工作动力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以及虐待幼童的案件频繁发生。
针对幼儿园虐童案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加强对幼童的保护和教师的培训。
首先,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幼儿园的师资配置、管理制度等方面,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减少虐童案件的发生。
其次,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心理素质,加强对幼童的关心和保护。
此外,社会应高度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和教育质量,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激励他们为幼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总之,幼儿园虐童案件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反思。
我们应该从幼儿园管理、教师素质和社会关注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为幼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只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幼童的权益和福祉。
教师虐童事件自查报告

教师虐童事件自查报告背景介绍最近,我们学校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
作为该事件的责任方之一,我作为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感愧疚和内疚。
为了深刻反思和彻底解决此类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自查,并撰写了此份报告,旨在揭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自查过程1. 收集事实证据我们首先收集了与事件相关的所有事实证据,包括相关监控录像、学生和家长的证词以及相关文件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证据,我们确定了事件的主要经过和相关责任方。
2. 思考问题原因根据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导致教师虐童事件的根本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教育和培训的不足:部分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培训,未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导致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引导和处理。
- 管理体系不健全:学校管理体系的流程、规范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未能有效发现和解决教师虐童问题。
- 师生交流不畅: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学生的心理需求未能得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容易产生纠纷和冲突。
3. 反思问题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认识到这些问题已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我们深感痛心,对此表示最深切的歉意。
解决方案基于对问题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旨在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教育权益。
教师教育和培训- 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培训,并能够正确引导和处理学生问题。
- 推行教师持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优质培训课程,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技能。
管理体系改进- 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流程,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虐童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 设立独立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虐童问题进行举报,保护举报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师生交流- 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畅通,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幼儿园“虐童”问题的犯罪学思考

学列 2018年·第4期
量 ,目前 的事 后 防 控 成 本 明 显 高 于 事 前 ,而 环 境 犯 罪 学 和 犯 罪 被 害 人 学 能 够 提 供 社 会 问 题 的 原 因理 论 分 析 基 础 和 较 经 济 的 防 控 举 措 ,因此 ,有 必 要 从 犯 罪 学 的角 度 思 考 该 问题 。
关 键 词 :幼 儿 园 “虐 童 ” 问题 ;犯 罪 三 角模 型 ;情 境 犯 罪预 防 中图分 类 号 :D917.3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671—0541 (2018)04—0045—08
幼 儿 园 现 已演 变 为 虐 童 问题 的重 灾 区 。2017年 11月 24 El,北 京 红 黄 蓝 幼 儿 园虐 童 事 件 曝 光 .迅 速 在 网 上 传 播 .成 为 继 浙 江 温 岭 某 幼 儿 园虐 童 、上 海 携 程 亲 子 园虐 童 等 事 件 之 后 的又 一 焦 点 .幼 儿 园 “虐 童 ”问题 再 度 引 发 社 会 热 议 。幼 儿 园本 是 儿 童成 长 的 乐 园 ,然 而 当前 却 频 频 出 现 与 其 角 色 不 相 匹 配 的 画 面 ,与 幼 儿 教 师 职 业 不 相 匹 配 的 动 作 — — 儿 童 在 园 中 遭 遇 揪 耳 朵 、扇 耳 光 、被 逼 喝 尿 、吃 芥 末 、性 侵 等 虐 待 现 象 。幼 儿 园 “虐 童 ”问题 为何 会 产 生 ?是 什 么 造 就 了 其 存 在 的 土壤 ? 到底 还 有 多少 类 似 行 为施 加 于 这 些 天 真 无 邪 的儿 童 身 上 ?怎 样 才 能 使 儿 童远 离 罪 恶 之 手 ,还 其 快 乐 童 年 … …这 些 不 禁 引起 笔 者 思 考 。 童年 阶段 对 个 人 发 展 至关 重 要 ,但 受 当前 学 前 教 育 资 源 供 给 不 足 、对 幼 儿 教 师 缺 乏 关 心 和 培 养 、少 年 刑 事 司 法 保 护 体 系 不 健 全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造 成 对 幼 儿 园 “虐 童 ”问 题 的关 注 和 重 视 度 不 够 。犯 罪 学 视 角 下 剖 析 社 会 问题 较 为全 面 ,幼 儿 园 “虐 童 ”问题 绝 不 仅 仅 是 因为 施 虐 幼 儿 教 师 的 “疯 狂 ”心 理 ,该 问题 产 生 的具 体 社 会 环 境 和 儿 童 自身 所 表 现 的 被 害 性 亦 是 滋 生 该 问 题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件 ,且 出 于 防 控 成 本 的考
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屡见不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这些事件不仅给受害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伤害,也严重损害了幼儿园的声誉,影响了整个幼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原因分析1.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进入幼儿园工作,导致虐童事件频发。
这些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理念、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技能,难以胜任幼儿教育的工作。
2.幼儿园管理不善部分幼儿园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虐童事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一些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忽视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使得虐童事件有了可乘之机。
3.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期望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幼儿园能够全面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这种过高的期望导致幼儿园承受巨大压力,部分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需求,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教育的本质。
4.媒体过度关注媒体对虐童事件的过度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事件的恶劣影响。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刻意渲染虐童事件的细节,导致社会对幼儿园的整体评价降低,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分析1.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国家应加大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教育理念和技能。
2.加强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家长需求和意见,提高幼儿园服务质量。
3.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期望家长和社会应理性看待幼儿园教育,调整对幼儿园的期望。
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单纯追求学习成绩。
4.媒体客观报道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
幼儿园虐童

幼儿园虐童1. 引言在一所幼儿园中发生虐童事件是一件极其令人震惊和令人痛心的事情。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和照顾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安全、关爱和温暖的环境。
然而,虐童事件的发生折射出幼儿园管理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儿童权益保护的不足。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虐童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案。
2. 背景幼儿园虐童事件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采取种种方式对待幼儿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幼儿的权益,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长期的伤害。
3. 原因3.1. 人员选拔不严格幼儿园教师是直接和幼儿接触的人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一些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存在着人员选拔不严格的问题,有些甚至没有进行必要的背景调查和资格审核。
这就为虐童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3.2. 监督机制不完善幼儿园的监督机制和教育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和不足。
一些地方对幼儿园的监管不严格,对教师的培训和日常教育工作的指导缺失。
这样,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或工作人员就有可能滥用职权,对幼儿进行虐待。
3.3. 重视教育成果而忽视儿童权益有些幼儿园将教育成果作为唯一的追求,忽视了对儿童权益的保护。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他们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对待幼儿,使他们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4. 影响4.1. 对幼儿的伤害幼儿园虐童事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身体上的虐待可能导致幼儿受伤或留下永久性的身体伤残,心理上的虐待则会造成幼儿长期的心理创伤,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4.2. 家长的责任和困惑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受到虐待时,他们将面临巨大的责任和困惑。
他们不仅需要帮助孩子克服受到的伤害,还要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法律支持,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4.3. 社会的关注和失去信任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慨。
公众对幼儿园的监管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幼儿园失去了信任。
这对于整个幼儿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进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幼儿教师虐童行为研究

幼儿教师虐童行为研究
周玲
目前幼儿教师虐童是一个热门话题, “虐童事件”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
影响,我们要对幼儿教师的虐童行为进行 分析,研究出如何制止该行为的策略。
一、虐童行为概述 虐童行为指的是针对儿童的“包括身 体层面和精神层面所有形式的虐待,性虐 待,忽视以及在经济和其他方面消极提供 治疗”,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虐待儿童进行法 律上的定义,我国法律法规上的虐童行为, 只限于严重暴力行为,一些轻度的虐童行 为,如忽视、轻度体罚、强迫劳动等并没有 包含在虐待的定义里面。 二、国内外幼儿教师虐童现状 通过国内外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相关 的报道汇总来看,近几年幼儿园教师虐童 事件频繁地发生。这样的一系列现象引起 了很多社会媒体的关注。从 2013 年,被媒 体报道的虐童事件就有 62 起,从 2017 年 11 月北京红黄蓝事件开始,媒体开始开始 关注幼儿教师虐童,加大了对此方面的报 道,一段时间内引发了社会的共同关注,根 据报道在 2017 年将近有 19 起不同的虐童 事件,而这些虐童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2017 年 11 月 13 日广西合浦县小红 帽幼儿园,幼儿教师揪幼儿的耳朵,揪脸还 有击打幼儿的头部; 2017 年 11 月 17 日湖北武汉的思桥 洞兰按国际幼儿园,幼儿教师推搡幼儿,击 打幼儿的头部; 2017 年 11 月 19 日湖北武汉的史蒂 芬森幼儿园,幼儿教师殴打幼儿,揪幼儿的 头发,对幼儿扇耳光; 2017 年 11 月 22 日湖南商丘的政法 干部附属幼儿园,幼儿教师对幼儿扇耳光, 拖拽幼儿。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幼儿园成为 了虐待儿童的高发地点,成为了虐童的主 要场所,在这种环境中,幼儿教师和保育员 是主要的施虐人员,其他场所,施虐者主体 是养父母,保姆或者幼儿父母的亲朋好友等。 媒体曝光了幼儿教师的虐待幼儿的手 段,包括扇耳光,语言辱骂,体罚,还有就是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及解决办法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及解决办法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舆论。
这些事件不仅造成了孩子们的身心伤害,也严重冲击了家长们对幼儿园的信任。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首先,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的发生原因多方面:第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选择的问题。
一些人由于就业压力等原因,盲目选择进入幼儿教育行业,对幼儿教育缺乏热爱和责任心,容易对孩子们产生情绪压力,进而导致虐童事件的发生。
第二,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不足。
幼儿园教师从业要求较低,仅需要具备高中或中专学历,这导致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有限,缺乏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发展。
第三,缺乏监管和制度规范。
当前,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考核和管理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度规范,使得一些教师产生了不良行为的空间和机会。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第一,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质。
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肩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从根本上解决虐童事件发生的问题。
第二,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培训机制,提供持续的专业教育课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心理素质,使其具备科学引导和正确行为的能力。
第三,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监管和制度建设。
加强对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的幼儿园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和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师不良行为,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第四,增强家长的监督参与。
加强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监督和参与,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防范虐童事件的发生。
最后,建立举报制度和处理机制。
鼓励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虐童行为进行举报,建立举报渠道和保护机制,鼓励并支持受虐童家庭提起诉讼,依法追究虐童者的责任,确保受虐童的合法权益。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原因探析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原因探析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些事件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让家长们痛心疾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原因,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一、师资力量不足1.幼儿教师数量不足。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但师资力量却跟不上步伐。
在一些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压力巨大,容易导致情绪失控。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过于注重学历,而忽视了对教师素质的考察。
导致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甚至有虐待孩子的倾向。
二、教育理念偏差1.考核标准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幼儿园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幼儿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这导致一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知名度,过分追求学业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尊重和关爱。
2.家长期望过高。
一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期望孩子能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种压力传递给幼儿园,使得教师们不得不采取一些过激手段,以满足家长的要求。
三、监管不到位1.政府监管缺失。
在幼儿园管理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一些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虐童事件。
2.社会监督不足。
幼儿园虐童事件往往发生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监督难以到位。
这使得一些幼儿园管理者敢于忽视法律法规,虐待孩子。
四、幼儿园内部管理问题1.管理层责任心不强。
一些幼儿园管理层对虐童事件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他们没有严格执行招聘标准,没有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导致虐童事件频发。
2.教师待遇低。
在一些幼儿园,教师待遇较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
这也使得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更容易出现素质不高的人员。
五、家庭教育缺失1.家长过于依赖幼儿园。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可以完全依赖幼儿园进行教育。
这种想法导致家长对幼儿园的监管不足,使得虐童事件有机可乘。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

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近日,一起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某幼儿园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幼儿粗暴、殴打,甚至采取体罚的方式对待幼儿,引发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
这起虐童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是他们的引路人和保护者,而不是施暴者。
幼儿园教师虐童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幼儿的权益,也伤害了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良知。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绝对不能容忍,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以严惩。
首先,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监督。
教师是幼儿园的灵魂,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健康。
因此,幼儿园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同时,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任何不当行为。
其次,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关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活动,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一旦发现教师有虐童行为,应该第一时间向幼儿园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举报,不能姑息养奸,让虐童行为得逞。
最后,社会应该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督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对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幼儿园教师虐童的行为是对幼儿权益的严重侵犯,是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我们绝对不能容忍。
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管理和监督,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杜绝幼儿园教师虐童的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育管理的反思与改进

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育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一、虐童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1.教师素质不高虐童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素质不高有关。
一些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不具备关爱学生的基本素质,甚至存在心理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面对幼儿时,容易失去耐心,采取过激手段。
2.管理不善幼儿园管理混乱,监管不力,也是导致虐童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一些幼儿园对教师的管理过于宽松,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使得一些问题教师得以混入队伍。
3.社会压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盲目提高教育质量,导致教师压力过大。
在压力之下,一些教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对幼儿进行虐待。
二、幼儿教育管理的反思1.提高教师素质要想杜绝虐童事件,要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
幼儿园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确保他们具备关爱学生的能力。
同时,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加强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同时,对虐童事件进行严肃处理,严惩涉事教师,以儆效尤。
3.优化教育环境幼儿园应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这需要家长、教师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也应主动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三、幼儿教育管理的改进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我国应加大对虐童事件的惩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幼儿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与幼儿园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4.加强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关注幼儿教育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共同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
浅谈幼儿教师虐童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教师虐童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现象频频曝光,这引起了家长,社会以及国家对于幼儿园教师师德水平的普遍质疑。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基本的力量,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发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幼儿园虐童事件层出不穷而又屡禁不止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杜绝虐童事件的发生,保护祖国的花朵呢?本文从幼儿教师生存压力大、工作压力大、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康状况不佳等方面来研究幼儿教师虐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虐童、改善策略前言频频发生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对学生的心灵和身体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一些严重的甚至长时间不能弥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一直处于黑暗的阴影之中。
虐童事件严重的违背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进行反思。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有40%在幼儿园时期都受过不同形式的处罚,对其身心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笔者通过观察法和深入走访发现很多幼儿教师之所以虐童是因为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十分薄弱,各方面压力不得发泄造成的,这也给我们对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关注提出了警示。
一、幼儿教师虐童现象及其特征虐童现象最开始发生在家庭之中,是父母为了教育小孩所采取的一种错误的方法,但是,在2012年,我国各地连续曝出了几件幼儿园“虐童”事件,这使其蔓延到了幼儿园教育之中,其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当众扇孩子耳光,揪耳朵,有的竟然让孩子相互打耳光,我们无意间发现虐待小孩的现象竟然如此的普遍。
(一)儿童虐待的概念界定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儿童虐待的概念是指儿童的父母以及其他抚养人采用暴力以及其他变态的方法对待儿童,或者对儿童的饮食,教育,衣物等众多日常必须需求故意的忽视,使其出现营养不良,未接受义务教育等不平等待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侵犯的对象为年龄未满14周岁的儿童。
其一般的方法包括三种:一、暴力伤害,如对儿童踹、踢、打耳光、鞭打等过度的体罚;二、性虐待,即家人,保姆,邻居等成人对儿童性侵犯;三、精神虐待,通常是嘲笑、羞辱、威胁等。
虐童行为入罪研究

虐童行为入罪研究【引言】近年来,虐待儿童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感和谴责。
为使虐童行为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和打击,我国法律规定,虐待儿童行为入罪。
【正文】一、案例一:福建厦门一女童遭毒打致死根据报道,2019年3月,福建省厦门市一名女童被家庭教师所毒打致死。
女童一共被打了四次,每次都是当场昏迷,被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最后,凶手被判处死刑,该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虐童入罪制度落实的重要案例。
二、案例二:广东佛山一男童被家长锁在笼子里2018年9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某小区发生一起惊人的事件。
男童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肯换下鼠标,在家长无法劝说后,竟被家长罚站并锁在猪笼里,而这样的惩罚竟然持续了一周之久,令人痛心和愤怒。
最后,肇事父亲被刑事拘留,此次案件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并成为虐童入罪制度实施效果的典型案例。
三、案例三:四川南充一男童被亲生母亲殴打至四肢残缺2013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一名男童被自己的亲生母亲虐待致残的悲惨案例,震惊全国。
该男童被母亲殴打至四肢残缺,骨折多处,身上布满伤痕,看上去十分凄惨。
此案件也最终导致了虐童入罪制度的进一步严格。
【结论】虐待儿童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不已,反映了我们当前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监管不力的现实。
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虐童行为入罪,是国家法律对儿童权益的最大保障。
同时,公民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儿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政府力量加强儿童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权益。
同时,虐童入罪的制度之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也是由于其对加强对于虐待儿童的打击和预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对于虐待儿童的惩罚制度,可以显著提高公民对于虐待儿童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使得公民可以树立起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和观念,为保护儿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总之,虐童入罪的制度是国家保护儿童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维护和落实,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文明和进步。
幼师触犯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0月,某市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幼师虐待幼儿的事件。
幼儿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痕,经过调查确认,该伤痕系幼儿园教师李某造成的。
李某因涉嫌虐待被监护人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二、案件经过1. 幼儿家长发现伤痕2018年10月某日,幼儿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发现孩子身上有疑似被打的伤痕。
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并立即与幼儿园联系。
2. 幼儿园调查幼儿园接到家长反映后,立即展开调查。
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幼儿园教师李某在10月5日对幼儿进行了殴打。
3. 公安机关介入在幼儿园调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介入。
经调查,确认李某涉嫌虐待被监护人罪。
4. 案件审理李某因涉嫌虐待被监护人罪被提起公诉。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李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三、案例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中,李某作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殴打,涉嫌虐待被监护人罪。
虐待被监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实施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行为。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实施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案件原因分析(1)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李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未能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幼儿进行殴打,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2)幼儿园管理不善:幼儿园在教师选拔、培训、监督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李某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幼儿受到伤害。
(3)家庭教育缺失: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伤痕,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4. 案件启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2)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教师选拔、培训、监督等制度,确保幼儿的安全。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现问题时及时与幼儿园沟通,共同保障幼儿的权益。
幼儿园虐童案件及分析报告

幼儿园虐童案件及分析报告引言近年来,幼儿园虐童案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但一些幼儿园却因为教师的虐待行为而成为孩子们的伤害之地。
本文将对幼儿园虐童案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件分析案例一在某幼儿园,几名教师被曝虐待幼儿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
视频中,教师们对幼儿施加体罚、侮辱性言语以及强制行为,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慨。
案例二在另一所幼儿园,一名教师因对多名幼儿性侵犯而被捕。
案发后,警方调查发现,该教师在多年的任教期间频繁实施虐待行为,且长期未被发现。
原因分析教师招聘问题一些幼儿园在教师招聘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背景调查,导致一些有虐待倾向的人获得岗位。
同时,幼儿园可能因为人员短缺而急于填补教师职位,导致对应聘者的审查不够严格。
教师压力过大幼儿园教师工作强度大,加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教师承受过大的压力。
这种长期的高压状态容易导致教师情绪失控,产生虐待行为。
监管不力一些幼儿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教师的虐待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对于教师的工作表现评估不够全面,导致问题教师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解决方案加强教师招聘工作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教师招聘制度,包括加强背景调查、考察教师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确保每名教师都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素质。
增加教师培训和支持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同时,幼儿园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怀,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
加强监管机制加强幼儿园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教师绩效评估机制,对教师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设立举报渠道,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和举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增加家长参与度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增加家长的参与度。
家长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定期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并积极监督教师的工作。
结论幼儿园虐童案件的发生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幼儿教师“虐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幼儿教师“虐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诸如山西太原市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十加一”,在十分钟内被女老师李某狂扇数十记耳光;浙江温岭的年轻幼儿园教师颜某揪着一个男孩的两只耳朵将其提?x地面20厘米,并要求同事拍照留念,幼儿嚎啕大哭,而她却面露喜色;广州市番禹区子惠康复中心老师许立欢将年仅4岁的女童瑶瑶凌空甩地摔至右半身偏瘫……一、幼儿教师“虐童”行为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一)身体伤害不同程度的虐待行为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轻者出现淤青或伤口,重者导致骨折或者残疾。
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的故意伤害行为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给幼儿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二)心理伤害0~6岁是人生命的初始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如果对幼儿实施虐待行为,使幼儿经常处于焦虑、恐惧、痛苦等情绪中,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及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幼儿头痛、胃痛、噩梦以及注意力分散等症状,更会引起幼儿的入园焦虑以及恐惧。
如果幼儿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状态,就会引起幼儿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并且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过程的稳定化,不良情绪反应逐渐演变成情绪品质,变成其个性的一部分。
此外,3岁以后,幼儿的道德感、羞愧感、自豪感等情感逐渐发展起来,逐步习得是非、好坏以及概括化的道德标准。
受虐幼儿以及围观幼儿长期处于施虐者的恐吓与震慑的暴力环境中,容易形成不正确的自我概念与价值判断标准,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幼儿教师“虐xx”行为产生的原因(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1.性格与气质方面。
幼儿教师的气质,即脾气秉性、情绪情感。
实践证明,有耐性、情感丰富、热情开朗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
轻松、愉悦、活泼、情绪饱满的教师表情丰富,更容易进入角色,同时也更容易使幼儿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引发求知欲,愿意与教师一同融入教学活动中;而缺乏热情,表情呆板的教师组织的活动效果不如前者。
2.自我调控方面。
幼儿教师自我调控系统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
红黄蓝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是我国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童事件,导致多名幼儿受到伤害。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安全、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的深思。
经过调查,该事件涉及到红黄蓝幼儿园的管理、监管等多个层面,涉及到法律责任的归属。
二、案件经过1. 虐童事件发生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童事件。
据受害者家长反映,该园教师刘某某在教室内对多名幼儿进行殴打、虐待,导致多名幼儿受伤。
事件发生后,家长和媒体纷纷介入调查。
2. 事件调查虐童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
经过调查,确认刘某某存在殴打、虐待幼儿的行为。
同时,红黄蓝幼儿园也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3. 法律责任追究虐童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刘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同时,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被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
三、案例分析1.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法律责任(1)刘某某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刘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该条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刘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红黄蓝幼儿园的法律责任红黄蓝幼儿园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红黄蓝幼儿园未能履行该义务,导致幼儿受到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法律启示(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暴露出我国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强化监管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幼儿园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幼儿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浅析幼儿园虐童事件

浅析幼儿园虐童事件案例一:山东聊城某幼儿园午休时间,一教师当着众多孩子的面殴打一幼童。
案例二:西安某幼儿园园长:长期给无病孩子乱吃药。
案例三:山西某幼儿园:教师连扇儿童7 0多个耳光。
案例四:北京某幼儿园,孩子被扎针、被喝不明药粉。
案例五:一幼儿园被曝虐童,女童入园第一天遭老师掌掴重摔。
案例六:2 0 1 8年8月9日新华网报道某机构虐童、用过期食品,官方回应该机构无证经营。
案例七:2 0 1 8年8月1日平潭检察报道福建3教师轮流用棍子和仙人掌殴打8岁孩子。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虐童事件发生呢?将来还会有多少虐童事件发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会出现多少伤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娇嫩的花朵,是千家万户的掌中宝。
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家长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选择幼儿园时家长们是千挑万选,甚至不惜重金去选择昂贵的幼儿园,还有的排几天几夜的队去上幼儿园。
家长们把孩子交给幼儿园等于是信任幼儿园。
作为幼儿园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幼儿的保育和保教工作,照顾好孩子,可是让家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千挑万选的幼儿园,竟然虐待和折磨孩子,真是令人发指。
孩子还那么小,许多行为都是无心和幼稚的,他们的心智在慢慢成长,作为幼儿教师为什么不遵循幼儿的年龄发展规律,循循善诱,给孩子母亲般的关怀和教育,而是采取粗暴而危险的方式虐待儿童呢?虐童事件一旦发生,幼儿园的做法是将当事人老师开除了之,上级管理部门用整顿或罚款了之。
但是此类做法治标不治本,虐童事件还是屡屡发生。
虐童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只是在对幼儿园证件审批和相关文件的执行监督时才会到幼儿园去实地考察,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深入到内部去了解。
只有虐童事件发生时,教育主管部门才去采取整改措施,责令相关部门严肃处理,并要求各个幼儿园学习并警戒,可是不能长期警觉。
二、民办园的自身条件差,公办幼儿园学位难求公办幼儿园或有名气的幼儿园招生名额有限或收费太高,致使各种民办园遍地开花,而这些民办园因为自身原因,教师流动性强,很难保证教师整体团队的高素质。
2018年“肃师风 塑师德”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学习启示word版本 (2页)

2018年“肃师风塑师德”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学习启示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肃师风塑师德”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学习启示
最近关于某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每次出现幼儿园虐童事件,我们都心痛不已身。
不
得不再一次反思,改进,警醒我们的师德师风,坚定内心
的爱,用爱哺育每一位幼儿!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
希望带给孩子的是温暖和希望。
在学习中印象最为深刻、
最有感触的话有:
1、把每个孩子装进心里。
2、对爱的认识、理解是师德的灵魂,师德并非完全爱。
3、凭着良心做事、凭着良心教学。
4、热爱一个孩子等于塑造一个孩子。
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
6、坚持终身学习的原则。
7、让反思更新自己的观念、注重家长和同行的评价。
8、感化要真正震撼孩子的心灵。
9、不要让自己安于现状。
10、仰望星空,脚踏实际,不让自己趋于浮躁。
一、凭着良心做事、凭着良心教学。
记得园长经常说教师是个良心活,这句话一直记在我
心里。
对于我们幼儿园老师来说最主要的就是照顾好每一
位孩子,而这个好到底是多好呢?我想是没有答案的,就
是凭着自己的良心,为孩子多做少说,哪怕是多打一杯水
这么简单的事。
同样在教学中也是,一节活动没有多长时间,但如果每次学一点,积累成多就是一笔财富。
凭着良
心做人、凭着良心做事,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对得起教师
这神圣的职业。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综述论文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综述论文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综述论文预读: 摘要:1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原因1.1教师生存压力大近些年,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政府制定了很多惠民政策,包括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减免学生义务教育学费等等,但是学前教育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对教师的关怀等问题,特别是一些非在编教师,他们的工资很低,没有在编教师所享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使一些教师的生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1.2教师工作压力重现在幼儿机构和其他中初中同样实行全日制的教育方式,幼儿教师不但需要像其他中初中教师一样传播幼儿知识,还需要保障幼儿的安全.在我国,一个幼儿班大约有四十个人,而一个班级通常只配一个幼儿教师和一个保育员,幼儿教师承担着很大的工作压力,没办法长时间保持精力充沛.幼儿教师不但需要照顾幼儿,还需要时刻与家长保持沟通.再加上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娇惯,因此对幼儿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面临着工作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1.3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机构及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与其他阶段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工资低、工作重、压力大、生存状态堪忧.近期有学者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进行了调研,据结果显示,不少的幼儿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幼儿教师普遍反映身体和精神上压力过大.这种压力使部分教师情绪失控,进而出现虐童等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制约教育发展的事件.1.4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不高,很多幼儿教师都没有教师证,有些幼儿教师只有高职学历,没有学习过一名师范生必修的课程.而且现如今大部分幼儿教师为未婚女性,缺乏对儿童的耐心,缺少法律知识,才会使虐童事件频频发生.1.5法律监管不健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对虐待儿童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我国也在广泛地实行依法治校,但是有很多政策还没有落实,缺乏对幼儿机构的监管.保护儿童、保障幼儿教育不能只依靠法律法规,幼儿机构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频频发生虐待儿童事件与幼儿机构制度不健全有关.幼儿机构应该加强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管理,加强道德、人格教育,培养幼儿教师的爱心及责任感,拒绝让暴力出现在校园.2完善幼儿教育管理的建议2.1提高幼儿教师待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应该从教师的工资待遇上反映出来.我国对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而对非在编教师没有一套完善的工资制度.我国有很多的民办幼儿园,非在编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取决于园区的实际效益,有很大的随意性.国家应该参考在编幼儿园的收入与当地平均收入,因地制宜,制定一套合适的工资制度,保障非在编教师的合法权益.2.2减少幼儿教师工作量我国的幼儿园普遍存在儿童多、教师少的问题,师幼比例不协调,幼儿教师既要保证教学质量还要保障儿童的安全,这给幼儿教师的心理带来了双重压力.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最高师幼比例,让幼儿机构有法可依.幼儿机构要时常与教师沟通,了解教师的难处,解决教师的问题,这样才可以给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2.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各种虐童事件的发生使人们更加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幼儿教师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找到合适的排解压力的方式,提高自我修养,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可以把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幼儿机构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辅导,适当减轻教师压力.2.4提高教师素养幼儿教师是儿童的启蒙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机构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师德,加强教师道德素养.作为人民教师,首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教学知识,而且要懂得儿童健康知识,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学生,要学会参与儿童的活动,引导学生,和孩子们成为朋友.3结语根据原创论文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幼儿园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及危害性,不应该出现问题只指责教师,而掩盖了那些深层次的问题.建设幼儿园不仅需要幼儿机构和幼儿教师尽职尽责,还需要政府、社会及家长们的共同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

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谴责。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当是他们的引路人和保护者,然而一些教师却背离了职责,对待孩子们采取了极端的虐待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首先,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的发生与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教师在面对孩子们的调皮捣蛋时,缺乏耐心和正确的处理方式,导致情绪失控,产生了虐待行为。
他们可能忽视了幼儿的特殊性,对待孩子们采取了严厉的惩罚,甚至施以体罚,这种行为在严重程度上已经构成了虐待。
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重情感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耐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其次,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的发生也与幼儿园管理的不善有关。
一些幼儿园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导致教师缺乏监督和约束,容易产生虐待行为。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素质低劣的教师可能看到了“可以为所欲为”的机会,肆意对待孩子们,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权益。
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虐待行为的发生,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最后,针对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社会应当加强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于虐待行为零容忍,严惩不贷。
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们,做到以爱心和耐心教育孩子,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同时,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教育,与幼儿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们在幼儿园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总之,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的发生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不仅损害了孩子们的权益,也损害了幼儿园教育的形象和声誉。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制止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的发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最新幼儿教师虐童行为研究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或者听过某某地方曝光出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当我们看着视屏中孩子无助的脸,想想如果那是我们的孩子。
那感觉真的是没法形容出来吧。
第一篇1幼儿教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培养,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下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
搞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教育,幼儿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着主导作用。
幼儿的成长,处处疑聚着幼儿教师的辛勤劳动。
因此,人们把幼儿教师喻为“辛勤的园丁”。
2幼儿教师虐童思想、行为形成因素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可程度。
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的地位无可撼动,其是国内学校教育的关键奠基阶段,然而,幼儿教师的整体待遇与社会地位在教育领域内处于较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但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却仍处教育领域的较低水平,相较于其他社会性行业相而言,幼儿教师付出的心血与得到的回报严重失衡的,部分刚刚走上幼教岗位的心教师,其每月的工资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日常开销,这极大削弱了其对于职业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对生活产生抱怨,日积月累,心理矛盾激化,并且把矛头指向了身边无辜的儿童。
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所推动的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教育手段和方式上面要求幼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灵活的上课方式。
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任一考定终身。
许多其他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进入了幼教队伍。
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期望值过高,让教师感到压力重重。
幼儿教师准入机制的缺陷。
虽然国家教育法明文规定,幼儿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进入教师队伍,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
我国人口众多由于地域的差异,经济的差异,国家对部分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
如此,学生的人身安全自然没有保障。
因为这些教师根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教育小朋友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3如何加强和改善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
教育的主旨在于以一种规范性的活动,去引导影响儿童,让其能够在学习成长的关键期能够获得最优质的启迪。
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专业素养,还应掌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
幼儿教师对于儿童的关爱与呵护,也是对于孩子们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因此,优秀的幼儿教师懂得在孩子最需要帮助与呵护的时候,给予孩子最无私的爱,让孩子在这种甜蜜的呵护中获得成长,因此,幼儿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使其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社会公众应给予幼儿教师有正确的认识,充分肯定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为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一个信任和尊重的社会氛围,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规范幼儿园教师聘任制,制定幼儿教师教育标准。
成立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以园长为首的,教职工、幼儿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教师聘任委员会,然后由委员会制定相关聘任方案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教职工聘任工作;聘任过程严格按照《劳动法》要求,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努力完善教师考评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要结合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具体办法,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
国家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和适当的政策倾斜。
鼓励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进入幼儿教育队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幼儿教育环境,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生活保障,促进其教育积极性。
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的动机。
同时,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大力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考核,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使幼儿教师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合监督机制。
社会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等监督作用,引发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同时,用舆论压力来打压那些虐童行为的实施者,或将要实施者。
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教育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虐童行为实施者。
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以及专业技能考核,并且要开展校园教育公开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来学校参观日常教学活动。
作为孩子成长的主要陪伴者,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孩子是否遭到不公待遇作出判断,以便及时对伤害幼儿成长的行为进行处理,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总之,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三者有力的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幼儿教育的监督问题。
才会更好地规范幼儿教师队伍,有效的遏制虐童行为的产生。
第二篇一、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虐童”现象及其特征儿童虐待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虐童”现象已经从家庭范围衍生到我们的幼儿园。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儿童虐待的界定如下:儿童虐待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
经文献搜索,目前我国关于儿童虐待的期刊文献计393条,主要内容为个别城市中小学儿童虐待、儿童虐待的综述研究、儿童虐待的病理性研究及同国外儿童虐待的比较研究,其中并未涉及到幼儿园的儿童虐待。
但从网络索引却惊人的发现,仅凤凰网《幼儿园老师虐童:师道焉存,人道何在?》专题上的数据及报道就触目惊心,再从谷歌、百度等网络索引器上输入“虐待儿童”所得的结果,从2009年起逐步关注的焦点从国内外的家庭虐童转向国内的幼儿教师虐童,并且爆出数据呈上升趋势。
综合分析目前所得到的关于我国幼儿教师虐童的有关研究、报到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虐童现象呈现出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原因荒诞,幼儿教师因自己带有不良情绪而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攻击。
2010年9月17日,温州市鹿城区一名3岁女童在幼儿园被“打”,老师称来例假脾气不好。
2010年9月19日,郑州郑上路须水镇一幼儿园老师因“心情不好”,拎起凳子砸伤小朋友。
二是手段残忍,幼儿园用自己所谓的“惩罚”去虐待幼儿,手法多样、残暴。
2010年9月19日,温州市鹿城区两个幼儿教师,一名教师用甩巴掌、一名教师用胶带封孩子的嘴巴的行为教育幼儿。
云南建水县一幼儿教师用注射针头扎幼儿来管教幼儿的行为。
三是以身体伤害为主。
当前,“反思角”的建立在我国的幼儿园还没有普遍流行,对于犯错的儿童,教师进行的惩罚主要是体罚,短时间隔离和反思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幼儿教师“虐童”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也许幼儿教师“虐童”的现象长期就存在,但造成当前“虐童”行为突出并受到普遍关注的情况,是与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深刻的思想意识、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激化相关联。
本文从直接与幼儿教师相关的微观层面对诱发幼儿教师发生“虐童”行为加以阐释。
(一)幼儿教师的生存压力过大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大多停留在文件上的支持。
由于长期以来,中央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地方投入又差异显著,学前教育在发展上基本只能依靠民间资金和地方政府。
同时,我国近年来颁发的文件也可以看出政府缺乏对幼儿教师的关怀,从教师素质到普及性幼儿园等颁布的相关文件。
在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中,80%为非在编教师,她们除了基本工资外无在编教师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而时下没有针对于非在编教师的法律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2010年江苏省开展的对406名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调查中,42.85%的园长表示本园教师月均工资在700~1000元之间,1000元以上占42.36%,300~700元占14.76%,其中极个别园教师月工资在300~500元之间。
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享受上,有52.46%的教师没有三险一金或只有部分保障[2]。
这些都给幼儿教师的经济生存施加了重大压力。
(二)幼儿教师承担工作压力过重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并同时为幼儿和幼儿家长服务。
现行的幼儿园都是全日制,因而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以至于没能长时间使自己精力充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同时,幼儿教师除了肩负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外,还要肩负幼儿的安全保障任务。
同时,我国幼教机构不同于美国那些发达国家实行小班制,在美国,一个12~15人的小班同时配备幼儿教师、保育员,而我国,同样的师资基本上是负责40人左右的班级,并且班级人数仍有扩大的趋势,幼儿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幼儿的午休工作和行动安全,在同样的工作时间内要承担两份工作。
再而,幼儿园要求幼儿教师把入园幼儿的家长看成是顾客和上帝,要求幼儿园教师为家长的意见努力。
多数家长又抱有幼儿教师为自己所支付的学费服务的心态,希望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顺应家长要求”的服务,提出了自己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并要求幼儿教师去落实到他的孩子身上;或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日常的统一教学进行挑剔等,都给幼儿教师带来了额外的工作压力。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堪忧2000年起,由幼儿教师紧张的生存状况引发的心理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各地学者对当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
刘会贵[3](2009)以重庆市北碚区2009)以南宁市幼儿为调查对象,曾玲娟[4](教师为调查对象,蒋恩博[5](2009)以北京、天津24所公立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贺敏[6](2006)以四川省成都、南充、广安、宜宾等10个市县44所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出幼儿教师在抑郁和焦虑这方面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当前幼儿教师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幼儿教师普遍抱怨工作量太大,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与其他阶段教师身份反差大;负面情感强烈。
这些因素都对幼儿教师的情感和认知造成负面影响,对幼儿教师产生转向攻击行为埋下隐患。
(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虽然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及学前教育“国十条”中都指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实际上的需求之间的鸿沟亟待填平。
据了解,多起幼师虐童事件都是无证老师所为,假想如果幼儿教师流动性很高,抱着“临时工”心态和孩子相处,那么怎么能够保证不出事呢?近些年,一大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纷纷升格为专科,高中毕业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培养基本幼教技能的最佳时期。
在课程设置上,技能技巧课程安排偏多,教育教学类课程安排偏少,幼儿教师师德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教育教学类课程作为一名师范生必修的课程,包括教学法、儿童心理学、儿童健康卫生、教育法规等,而现行的专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类课程上的短缺,加上多数的幼儿教师是未婚女性,这势必导致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法律意识单薄,缺乏对幼儿的关爱及对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