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虚词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

2022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

课后强化训练21 文言实词与虚词一、(2022·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

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

”此.知之难也。

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

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选文有改动)【注释】本文节选自章学诫的《知难》。

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课时讲解题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知其姓与名也:知道.(2)千不得百焉:一千(人) .(3)夫不具司马迁之志:具有,具备.(4)则几乎罔矣:迷惑无所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难度不大,答题时要学会课内外迁移。

课时讲解题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A. 知之难乎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B. 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其如土石何?..C. 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而欲知屈原之志温故而知新..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

A项,前者为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啊”或“呀”,后者为介词,相当于“于”;B项前者为代词,指“他的”,后者在“如何”前面表示加强反问语气;C项均表判断,相当于“是”;D项前者表转折,“却”,后者表顺承。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读他的书,(能)理解他的言论(或学说),而且能懂得他有这样言论(或学说)的原因罢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要重点把握“知”“言”“所以”“而已”等词的意思。

翻译时要求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司马迁“知悲其志”。

或:司马迁具有与屈原同样的心志。

小升初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周亚夫军细柳》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五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问题探究、阅读选择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同,意思为:(2)改容式.车同,意思为:2.词类活用介胄..之士不拜原意为:铠甲和头盔句中意为:3.其他重点实词(1)匈奴大入边..持满:..入边:(2)上自劳.军劳:(3)彀弓弩,持满(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5)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按辔:(6)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揖:(7)天子为动.动:(8)使人称谢..称谢:(9)曩.者霸上、棘门军曩:(10)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4.一词多义军①军.霸上②上自劳军.③至霸上及棘门军.二、文言虚词1.以①以.备胡②请以.军礼见2.为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②天子为.动3.乃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4.而①成礼而.去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③可得而.犯邪5.之①已而之.细柳军②不闻天子之.诏③称善者久之.三、翻译句子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上自劳军。

3.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四、问题探究1.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请说说你的理解。

2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五、阅读理解选择题周亚夫军细柳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②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C.而议者谓为非计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 而不知日之入其如土石辍耕之垄上C. 杂然而前陈D. 以其境过清苍然暮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A.必先苦其心志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苛政猛于虎也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公与之乘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D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6.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C )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 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 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7.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D )A.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8.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B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9.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0.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C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11.选出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 )A.之:①无怀氏之民欤②葛天氏之民欤B.其:①亦不详其姓字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焉:①因以为号焉②且焉之土石D.以:①以此自终②以乐其志12.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C.故虽有名马故时有物外之趣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3.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足肤皲裂而不知气可以养而致C.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4.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D )A.之:四时之景不同心乐之,伐竹取道B.乎:颓然乎其间者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C.者:射者中,奕者胜晦明变化者D.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15.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C )A.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B.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为: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D.然: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16.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B )A.暮:朝而往,暮而归苍然暮色B.发:苍颜白发野芳发而幽香C.乐:宴酣之乐而乐亦无穷也D.往:朝而往,暮而归往来而不绝者1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C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许: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D.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18.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 )A.斯:登斯楼也微斯人B.极: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景: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D.忧:忧谗畏饥生于忧患19.选出词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D )A.而:感极而悲者矣后天下之乐而乐B.若: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C.则:则有心旷神怡则有去国怀乡D.然:满目潇然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0.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D )A.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 C.①如倩女之靧面②髻鬟之始掠也B.①脱笼之鹄②曝沙之鸟 D.①城居者未之知也②山石草木之间者21.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D )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2.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D )A.皆次当行之次所旁丛B.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C.上使外将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宜多应者功宜为王23.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为屯长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扶苏以数谏故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乃行卜乃丹书帛曰“陈胜王”D.楚人怜之然足下卜之鬼乎24.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C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是“时”的意思)B.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C.臣本布衣,躬(弯着腰)耕南阳D.谘(询问)臣以当世之事25.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A.恢弘志士之气醉翁之意不在酒B.欲报之于陛下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帝不以臣卑鄙属于作文一以记之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同予者何人26.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 )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B.有:北方有侮臣者长约八分有奇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27.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B )A.以:将以攻宋以牒为城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D.而: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28.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于:困于心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其:苦其心志帝感其诚C.者:无故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D.之: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29.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D)A.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B.敌:出则无故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敌C.间:举于版筑之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D.发: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30.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不肯接受)也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3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得之则生然就醉,不知日之入B.舍身而取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32 .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A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实词与虚词(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实词与虚词(含答案解析)

中考强化训练文言实词与虚词附参考答案一、(2012·温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名声,名望。

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救济,周济。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一向,平素(2)乃把.晖臂曰:握,持(3)举手未敢对.:答复,回答(4)子孙窃怪.之:感到奇怪【解析】“素”可以联系“吴广素爱人”,“怪”可联系“固以怪之矣”理解。

“把”“对”要结合语境理解,把理解得出的含义放入原句,符合句意即可。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欲以.妻子托朱生A.属予作文以.记之B.晖以.堪先达C.以.残年余力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解析】A项顺承连词,可译为“来”。

B项译为“因为”。

C项介词,译为“凭”。

D项与例句都是介词“把”的意思。

二、(2012·金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之.不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

文言虚词、实词练习(精校WORD版)

文言虚词、实词练习(精校WORD版)

文言虚词、实词练习文言虚词、实词练习孤松文言虚词文段练习(高三总复习)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

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

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答案:1、表揣测语气,大概2、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表希望,要求,一定12、表反问语气,难道所吾所(所以,表原因……的原因)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表被动)钦。

以其所(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言非伪饰耳。

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以教人向上者也。

也师道之不传也(句中语气词表轻微停顿)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

汝之言,金玉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句末语气词表感叹)!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1.【爱】下列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吝惜)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隐蔽,躲藏)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爱慕、欣赏)D.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爱护)2.【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初中语文实词虚词词性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实词虚词词性练习题及答案

汉语词性练习题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B.副,介,代,介,名C.名,连,名,介,动D.名,介,名,动,名2、《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3、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4、“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形的镜子,一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绒线的小圆帽。

”划线词语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名词形容词副词B.量词形容词介词C.量词形容词动词D.代词副词动词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6、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正确的一项是:()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7、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A.春回大地群山绿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一汪绿水慰平生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8、选出下列带下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9、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10、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写在句末括号中。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9课《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实词+虚词+句式+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9课《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实词+虚词+句式+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选必中《屈原列传》知识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文言实词1.多义实词(1)疾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③君有疾.在腠理()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⑤草枯鹰眼疾.()(2)举①举.类迩而见义远()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③杀人如不能举.()④戍卒叫,函谷举.()⑤九万里风鹏正举.()⑥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⑦举.酒欲饮无管弦()(3)志①其志.洁,其行廉()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③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④《齐谐》者,志.怪者也()(4)幸①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②大王亦幸.赦臣()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④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⑤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通假字(1)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齐与楚从.亲(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6)屈平既绌.( )3.古今异义词(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2)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今义:无理狡辩古义:(3)颜色..憔悴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古义:(4)形容..枯槁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述古义:(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古义:(6)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古义:答案:(1)第二年;(2)假话;(3)脸色,面容;(4)外貌,模样;(5)委婉得体;(6)当权二、文言虚词1.因①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②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③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⑤导大窾,因.其固然()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以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③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④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⑤遂自投汨罗以.死()⑥其后楚日以.削()⑦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⑧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三、文言句式判断1.秦,虎狼之国(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7.兵挫地削( )8.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答案:1.判断句;2.被动句;3.状语后置句、被动句;4.状语后置句;5.宾语前置句;6.定语后置句;7.被动句;8.状语后置句四、理解性默写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看”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
实词:
5.(2012广一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疾苦B.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辅助C.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官司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观察
5.(2012广二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州解.相噪解差 B.诸捕控.名捕马,问从何来勒住
c.其妻亦短小好.妇人温顺D.宜急置.,毋尝我丸也放下
5.(2012佛一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以王佐期之约定 B.故事,岁以兵五百戍姚州先例
C.会汉水涨啮城郭适逢 D.然邃于学精深
5.(2012佛二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图:描画B.左七类北斗类:类别
C.岁致僮仆二名致:给予D.执事所称逋、野称:赞扬
5.(2011佛一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博学能属.文写作B.州郡辟召,皆不就.成就
C.敦然.之这样D.凤亦推峤,峤伪辞.之告辞
虚词:
6.(2012广一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问宿卫之臣于.左右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
B. 帝悦而.止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
C. 朕委卿以.大任者告以.逆谋
D. 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乃.生异谋
6.(2012广二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皂罗覆面 B.诸捕告之.故
妇从马上以.弹弓拨箭顷之.,诸捕至
C.乃.下马抱儿与夫 D.为.此官钱,故来相索
宴劳五日,乃.去州守为.治酒
6.(2012佛一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以王佐期之臣荐宰相而为司马 B.永昌元年,以贤良召以功擢天官尚书C.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柬之因垒为堤D.其人老,惟亟用之柬之首设其谋
6.(2012佛二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赋诗饮酒以.为欢B.其怠于.自修亦甚矣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C.面方而.玉润望而.知为非常人D.天之.生有道君子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
6.(2011佛一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散骑常侍庾凯有重名,而.颇聚敛温太真行酒而.敢不饮B.峤举奏之.峤犹惧钱凤为之.奸谋C. 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 D. 深结好于.峤峤于.朝廷甚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