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实验心理学之注意-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思维-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思维-毙考题D首先,让被试一边玩棋一边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口语分析记录总结被试所使用的不同策略。
其次,研究者将不同位置的棋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对三种策略进行形式化。
后,研究者将计算机程序的运行结果与原始结果作比较,来考察是否成功模拟。
(三)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的局限性Turing实验:试验者来辨别他在和人对话还是在和计算机对话。
中文屋剧情:支持弱人工智能,反对强人工智能。
计算机模拟应当是把人类的一种认知理论通过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与人类行为进行比较,来检验这一认知理论,并对行为进行预测。
但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过程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人脑是千百万年进化的产物,而计算机只是人脑的产物。
其次,仅在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方面模拟人的思维结果是不够的。
第三,计算机无法对人的形象思维(不使用符号的思维)进行模拟。
第四,虽然1997年美国深蓝计算机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G.Kasparov对弈有输有赢,但专家预测,要使计算机与围棋世界冠军比赛达到现在的水平,至少还需要100年时间。
二、推理推理是指从若干已知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它借助已有的知识对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逻辑学家把推理分成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事例上升到一般的原则。
(结论不肯定)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原则得出关于具体事例的结论,其主要形式为三段论。
(结论肯定)命题:一面是A的卡片背面一定是数字7。
(找出可以证明命题是错误的卡片)形式规则理论:演绎推理依赖于推理的形式规则,是一种类似于逻辑证明的语法过程。
心理模型理论:演绎推理类似于搜寻反例的语义过程。
[page](一)关系推理的研究两维空间推理的问题,即物体之间不仅有左右关系,还有前后关系。
单一分布问题伴有效回答的多分布问题伴无效回答的多分布问题(二)内容与推理推理过程极大地依赖于有关的内容,推理的难度更多地依赖于前提的内容与个体已有知识的关系,而较少依赖于推理涉及的逻辑形式。
2017普通心理学之言语_毙考题
2017普通心理学之言语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具有创造性、结构性、社会性与个体性、指代性、意义性等特征。
2.言语的功能(新增)1、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2、保存、传授、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学习、分享人类文化科学知识。
3、进行智力活动的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3.言语的种类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语言活动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对话独白4.言语的表征与加工过程语言的表征: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具有层次性心理词典: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字典。
它储存了大量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拼法、写法、语音及词义等信息。
它们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语言加工: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储存、提取的过程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加工两种形式;也可分为模块化加工和交互式加工。
(请对照实验心理学启动范式研究来看MJ注)(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
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1.言语运动中枢(新增)布洛卡区(语言运动中枢)位置:大脑左半球额叶(额下回)。
病变或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表现为: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虽然知道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
其他布洛卡区受损伤的表现及可能原因:1)提供语言的语法结构:不能使用复杂的句法结构等,话语是一种吞吞吐吐、电报式的语言。
2)语言调节机制破坏:词语反复现象。
3)语言动机和愿望的形成:丧失说话的愿望,出现自发性主动语言的障碍。
4)语言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2.言语听觉中枢(新增)威尔尼克区(语言听觉中枢):1874年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
位置:大脑左半球颞叶上回处。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的研究历史_毙考题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第一节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一、反应时研究的开端在天文学上的研究历史
人差方程反映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B-A=1.233(秒)
二、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
1.赫尔姆霍茨在1850年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的实验,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秒)
2.将反应时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唐德斯;
3.冯特早期对简单的反应时和选择反应进行了测量;
4.屈尔佩和卡特尔建立了专门的反应时的实验室;(是一个转折时期,之后的心理学家对反应时的研究转向了实际的应用)
From1850年赫尔姆霍茨to唐德斯ABC测量反应时的方法是:减数法。
【第一阶段】
1969年,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加因素法;【进入第二阶段】
三、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一种有效测量反应时的仪器包括:刺激呈现装置;反应装置和计时装置;
(一)刺激呈现与反应装置;
(二)计时装置;
1.简单机械计时器;【代表有:自由落体直尺计时器和单摆微差计时器】
a.自由落体直尺计时器是皮耶隆发明的;公式为:T=
b.单摆微差计时器是最先由凯泽运用在天文学上的人差实验测量中,后来有桑福德加以改进;公式为:T=
2.复杂机械计时器;【代表有:时间描记器和钟表式计时器】
a. 时间描记器又称记忆鼓;最早使用的式希普计时器和邓拉普计时器;
3.电子计时装置;。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通过实验方法来探索和验证心理过程和行为。
以下是实验心理学课后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和测试自己的理解。
一、选择题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系统性答案:C3. 实验心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误差C. 使实验结果更难以解释D. 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答案:B二、填空题4. 实验心理学中的“双盲”设计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不知道实验条件。
答案:实验者;被试5. 心理实验中,为了减少被试的期望效应,研究者通常会采用_________。
答案:随机分配三、简答题6.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答案:实验心理学侧重于通过控制变量和实验设计来研究心理现象,而相关学科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可能更侧重于理论的构建和描述性研究。
实验心理学强调可重复性和客观性,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
7. 描述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答案:内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验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实验设计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外部效度则是指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即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人群或情境中。
四、论述题8.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基石。
它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验证或推翻心理学理论。
实验心理学推动了心理学的科学发展,帮助心理学家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此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实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 意识和注意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意识和注意第四章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一)意识的含义意识:是指人所持有的反映现实的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也就是说意识是人的心理,是人自觉的,有目的高级心理部分。
无意识:是个体未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
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例如,早晨起床后,一个人在选择穿哪一件衣服时,是受意识支配的,而穿衣服的动作本身通常是自动化的,不受意识的控制。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综上,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几种:1.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例如,在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的问题,或与别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
2.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情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3.盲视:由于脑损伤引起的无意识觉察。
(二)意识的分类意识从无意识到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它还存在着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三)意识的功能意识具有能动性,它不仅被动地觉察和感知信息,而且对个体的身心起着调节的作用。
意识以三种重要方式帮助人们把握由感官所接触到的纷繁世界的意义。
其一,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其二,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其三,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做佳判断和行为。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_毙考题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典型的实验报告格式【APA格式】
一、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略)P151 154
二、写作技巧:
(一)题目与作者;
1.避免使用含义笼统的词语;
2.题目避免使用缩略词;
【APA格式规定的题目长度为10-12个单词;中国心理学会的规定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
(二)摘要;
一篇好摘要的特点:
1.准确性;
2.独立性;
3.简练而具体;
【APA格式规定的摘要不超过120个单词;中国心理学规定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而且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需要简洁,准确的将文意译出】
(三)引言;
1.提出问题;
2.说明研究背景;
3.阐明目的和理论基础;
(四)方法;
通常方法部分被分成三个带标题的层次,这些层次包括被试、仪器、以及材料;
1. 被试(人或者动物)
2. 仪器;(简单描述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或者材料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功用)
3. 程序;(说明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五)结果;
1.尽量详尽报告数据以验证结论;
2.应该选择能够清楚而又经济的说明数据的报告形式;
【表格通常提供精确的数值,插图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能够更好的解释复杂的关系和整体的比较;作图可能突出或者掩盖实验结果】
(六)讨论
1.这部分应该清楚的说明是否支持所提出来的初始的假设,还应该说明研究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的异同;以及它们如何证明实验的结论;
2.这部分最容易犯的错误:缺乏组织和夸大结论;
(七)参考文献;
简短,并且引用准确;。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_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第二章实验设计有关实验效度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
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处理)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1)历史(经历)(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3)选择(4)测验(5)被试的亡失(6)统计回归(7)仪器的使用(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
这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要求。
一般而言,在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越大,则对因果关系的测量就越有效。
因此,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有关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实验假设,为有计划的搜集观察资料而预先建立和依据的设计模式。
被试内设计真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被试间设计准实验设计多因素设计混合设计非实验设计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组)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处理,而另一被试(组)接受另一种处理,然后比较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混合设计在一个实验中同时采取两种基本设计的实验设计。
一、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对现象的自然描述,一般用于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
1、单组后测设计:(1)设计的模式只有一个实验组,而对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通过测量得到一个后测成绩。
XO(2)设计的评价不足:①无对照组比较。
②无前测。
③没有考虑对机体变量、自变量及其他无关变量的控制。
④很难排除历史、选择和成熟等内在无效来源的作用。
注意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注意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注意是一种()。
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心理状态答案:D2. 注意的分配是指()。
A. 同时关注多个对象B. 只关注一个对象C. 无法关注多个对象D. 只关注一个对象,但可以快速切换答案:A3. 选择性注意是指()。
A. 对所有刺激都给予同等注意B. 只关注特定的刺激C. 同时关注多个刺激D. 无法关注任何刺激答案:B4. 持续性注意是指()。
A. 对刺激的持续关注B. 对刺激的短暂关注C. 对刺激的忽略D. 对刺激的快速切换答案:A5. 注意的广度是指()。
A. 注意的持续时间B. 注意的分配能力C. 同时关注的对象数量D. 注意的稳定性答案:C6. 影响注意集中的外部因素不包括()。
A. 环境噪音B. 光线强度C. 个人兴趣D. 任务难度答案:C7. 注意的转移是指()。
A. 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B. 注意力在多个对象间快速切换C. 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同一个对象上D. 注意力在不同任务间切换答案:A8.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不包括()。
A. 刺激的特点B. 个体的经验C. 任务的复杂性D. 个体的情绪状态答案:D9.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不包括()。
A. 个体的疲劳程度B. 任务的重复性C. 个体的兴趣D. 环境的温度答案:D10. 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是()。
A. 互斥的B. 相互独立的C. 可以同时发生D. 相互影响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注意的特点包括()。
A. 选择性B. 集中性C. 持续性D. 灵活性答案:ABCD12. 影响注意集中的内部因素包括()。
A. 个体的动机B. 个体的疲劳程度C. 个体的情绪状态D. 个体的注意力训练答案:ABCD13. 注意的转移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 个体的注意力训练B. 任务的相似性C. 个体的情绪状态D. 环境的噪音答案:ABCD14. 注意的广度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提高()。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 x (三种水平,X1,X2,X3)和自变量(两个水平Y1,Y2)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抽取若干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第一组:先做x1y1,在做X1Y2.第二组:先做Y2X2,后做X2Y1第三组:先做X3Y1,后做X3Y2此实验设计为( )A、混合设计B、组间设计C、区间设计D、组内设计正确答案:A2、在真实验设计中,研究者主动操纵( )的变化,观察因变量相应的变化A、因变量B、自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B3、在研究中自变量是指( )A、受结果影响的因素B、研究想要观察的结果C、导致研究结果产生的因素D、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正确答案:C4、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维持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设立,偶尔为额外变量的实验,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外变量的方法是( )A、恒定法B、消除C、等组匹配法D、双盲实验法正确答案:C5、实验中由于研究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是( )A、因变量B、额外变量C、自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不是心理资料的类别(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计分资料D、等级资料正确答案:C7、下列有关反应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感受器适应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强反应时越长B、复杂反应中的刺激越相似辨别反应时间越短C、反应时总是随练习的次数增加而减少D、反应时的长短因刺激通道的不同而不同正确答案:D8、时间知觉是对( )A、事物空间关系的反映B、事物的位移和位移速度的反映C、事物的空间关系和连续性的反映D、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E事物的空间关系和位移的反映9、下列哪个实验设计是准实验设计?( )A、年龄对智力的影响B、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C、动机对完成任务绩效的影响D、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正确答案:B10、下列哪种情况适合采用被试内设计( )A、两种方法抚育婴儿的效果的差异B、当被试很少的情况下C、自变量的一种水平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水平D、内倾与外倾的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正确答案:B11、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被试的外显态度B、反应时多选C、正确率D、被试的内隐态正确答案:B12、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A、恒定法B、抵消技术C、随机化法D、消除法正确答案:C13、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新法_毙考题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新法反应时新法反应时新法主要有三种形式:1. 减数法;(subtractive method)2. 加因素法:(additive factors method)3. 开窗实验:(open window experience)【减数法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又称唐德斯反应时ABC,或者唐德斯三成分说;】1969年,斯滕伯格继承了减数法,提出了加因素法;一、减数法(一)减数法的原理:1.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分解为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2.减数法实验的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一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中反应时的差就为此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3.简单介绍: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时;【为复杂反应时提供了一个基线】;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在B反应中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的心理操作】;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C反应是在基线操作加入了刺激辨别的过程,但不包含反应的选择】4.唐德斯反应时ABC实验的各个变量的关系:RT:B﹥C﹥A;5.减数法的逻辑是两个任务的心理过程差异可以通过反应时之差来推断;(二)减数法的应用;1.证明心理旋转存在;【20世纪70年代,库柏和谢波德】心理旋转是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真正知觉的心理历程;也就是,当一个知觉对象不是以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呈现时,人们可能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把这个对象旋转到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加以辨认。
2.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者:波斯纳】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处理(加工)阶段,并且在其他方面均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断此加工阶段;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要有比较精确的预测,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但是一般很难做到;二、加因素法;【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1969年在唐德斯实验基础上发展而来】(一)加因素法的原理;1.前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2.逻辑:A、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是作用于一个信息加工阶段;B、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3.基本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那么它们则就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4.不足之处:A、有一种循环论证的倾向;B、关于它的实验逻辑遭到怀疑;(二)加因素法的应用;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典型实验】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包含相应的四个独立阶段: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阶段;(三)开窗实验;1.经典实验:由汉米尔顿和霍克基的字母转换实验;2.具体实验过程:参考课本P2123.开窗实验的阶段:A、编码阶段;B、转换阶段;C、储存阶段;。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下列哪个变量不是实验心理学中的自变量?A. 刺激强度B. 被试年龄C. 被试性别D. 反应时间答案:D3. 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实验误差B. 增加实验的可重复性C. 避免主试和被试的期望效应D. 以上都是答案:C4. 以下哪个实验设计可以控制顺序效应?A. 完全随机设计B. 配对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交叉设计答案:D5. 以下哪个统计方法不适用于实验数据分析?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D6.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被试的数量B. 被试的参与次数C. 被试是否接受所有实验条件D. 实验材料的不同答案:C7.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实验心理学中的控制变量?A. 环境温度B. 被试的健康状况C. 被试的动机水平D.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答案:D8. 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实验设计不严谨B. 测量工具不准确C. 被试的反应不一致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内部效度?A.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C.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D.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答案:A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如何避免被试的期望效应?A. 使用双盲实验设计B. 提供虚假的实验目的C. 增加实验的难度D. 减少被试的参与度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实验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学习、思维、语言、情绪以及社会行为等。
这些领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来探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内在机制。
2.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设计原则。
答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控制变量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和盲实验原则。
2017北大实验心理学之思维_毙考题
2017北大实验心理学之思维
第七章思维
第一节问题解决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一些因素
1. 刺激物的名称是否呈现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 噪声
3. 定势的作用
4. 解决问题的策略
5. 个性的影响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
概念就是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组刺激所作的同样反应。
概念形成就是去发现那些相似特征的过程。
l 年龄的确对辩别学习有巨大影响。
一种策略是,刚才圆的是对的,三角形是错的。
现在反过来了,圆的是错的,三角形是对的了。
这样的策略属于逆转换,因为被试只在图形这个维度上作了改变。
还有第二种策略,刚才圆的是对的,现有红的对了。
这样的策略属于额外因素转换,因为被试转换了维度把图形换成了颜色。
第三节决策
卡尼曼和底沃斯基: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受一些与作出决定无关的信息的影响,但是又常常忽略了一些与作出决定至关重要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代表性搞错而在决定概率的犯错误。
可利用性也常常导致人们的错误判断。
样本的大小是一个正确的线索,但人们没有好好利用它。
小样本的数据更容易偏离平均数。
二、影响决策的因素
1. 年龄的差别对人们作出决策的影响
青年人更敢于冒风险。
老年人使用的标准较高,较保守。
2. 性格特点对决策的影响。
2017实验心理学之注意-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注意-毙考题2017实验心理学之注意第七章注意场景一:在一个班级的联系会上,你正专注于同学的表演,对周围其他人的谈话充耳不闻,但是如果你从他们的谈话中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你会有什么反应?场景二:美国东方航空401航班在即将飞达迈阿密国际机场时,前轮指示灯突然不亮,三名机组人员同时专注于查看灯泡的问题,而忽略了控制飞机的自动驾驶仪,恰巧飞机高度测量表也失灵,飞机开始下滑,直至离坠毁8秒钟时,副驾驶才注意到高度测量表的问题,但为时已晚iexcl;shy;iexcl;shy;意识是一个以一定阈限为境界的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又被领会的可能。
在这个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iexcl;注意焦点iexcl; 。
也就是说注意是心理内容的清晰领会状态。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1908)《情感和注意心理学》;机能主义:W.James(1892)《心理学教科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实验一: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呈现另外3个数字(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如:右耳:4,9,3左耳:6,2,7被试可以用两种方式再现:①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正确率65%)②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
(正确率20%)实验二: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实验三: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
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
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
2017北大实验心理学之反应时间_毙考题
2017北大实验心理学之反应时间第三章反应时间第一节反应时间的一般概念和种类一、一般概念1、当某个特定刺激出现,到对它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就为心理家观察心理操作打开了一个窗口,2、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受到人差方程的启发,认为可利用人差议程的原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他确定了三种反应时间,被称为唐德斯A、B和C反应时间。
二、唐得斯A、B、C反应时间1、A反应时间又称简单反应时间。
简单反应时间是一个单一简单刺激与被试作出单一简单反应之间的小的延迟时间。
2、B反应时间又称选择反应时间,反应模式从选择(B)反应时间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刺激和两个(或多于两个)反应,每个刺激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
3、C反应时间又称辨别反应时间。
在辨别(C)反应中,而禁止对另一个刺激反应。
l 估计确认和选择的心理操作所需的时间。
辨别反应测量了确认加基础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所以从辨别(C)反应时间中减去简单(A)反应时间,便可估计出确认所需的时间。
类似地,从选择(B)反应时间中减去辨别(C)反应时间,就可估计出选择反应时间。
因为选择(B)反应时间包括了确认、选择和简单反应时间,而辨别(C)反应时间仅包括确认和简单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A、B、C、的相互关系。
三种反应时间之间的减法关系,也称此图为唐德斯的减法反应时间的示意图。
第二节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一、反应时间依赖于受刺激的感觉器官①不同感官的反应时间不同,②同一感觉通道接受的刺激不同,③刺激相同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间也有差异;④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影响反应速度。
二、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强度反应时间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缩短,但减少量越来越小,强度再增加,反应时间也不会短于110毫秒。
三、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征当物理刺激强度本身不变,而增加作用于感官的时间,造成时间的累积作用,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如果物理刺激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一定,增加视觉刺激的面积时,由于感受器神经兴奋的空间积累作用,也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C3.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4. 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5. 以下哪项不属于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重复性原则答案:C6. 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什么?A. 因果关系B. 无关关系C. 并列关系D. 互补关系答案:A7.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效应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控制C. 实验者对实验材料的选择D. 实验者对实验对象的指导答案:A8.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要求?A.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C. 确保实验材料的可靠性D. 确保实验方法的创新性答案:B9.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C. 减少实验的外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答案:B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控制组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实验结果的比较基准B. 提供实验过程的指导C. 提供实验材料的来源D. 提供实验方法的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准备、实施、分析2.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对实验对象进行操纵或控制的变量。
答案:自变量3.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测量或观察的变量。
答案:因变量4.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排除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朱滢《实验心理学》章节题库(注意)【圣才出品】
第7章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
A.注意瞬脱B.注意分散C.返回抑制D.负启动【答案】D【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指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
负启动现象是指当探测刺激与先前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相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变慢或准确性下降的现象。
负启动的原因是当探测刺激中的目标字母在启动刺激中未被注意时,二者在呈现时间上的区别性降低,因此使被试产生混淆,从而影响对该字母的识别。
2.注意的衰减模型和单通道模型的相同之处在于()。
A.都认为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B.都认为非追随耳的信息被彻底过滤掉了C.都认为一些在非追随耳中呈现的重要信息受到激活后可被识别D.都认为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答案】A【解析】注意的衰减模型与注意的单通道模型的相同点包括:①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②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因而,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因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为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3.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要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信息被知觉分析之后。
这种注意模型是()。
A.衰减器模型B.反应选择模型C.资源分配模型D.过滤器模型【答案】B【解析】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还要对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4.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的()。
A.优势兴奋中心B.诱发电位C.血管舒张D.脑电反应【答案】A【解析】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
实验心理学:注意实验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相同数量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作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不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理论是()。
A.衰减理论B.资源有限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早期选择理论正确答案:C解析: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均超过50%,证明追随耳与非追随耳的信息均能被识别。
2.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B.视觉搜索C.语义启动D.双任务操作正确答案:A解析:检验过滤器理论使用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
3.探讨注意在多个并行任务间的指向和调节作用时,常用的研究范式是()。
A.提示范式B.双侧任务范式C.搜索范式D.双任务范式正确答案:D解析:探讨注意在多个并行任务的指向和调节作用时常用的研究范式是双任务范式。
4.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
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A.整体一局部范式B.双侧任务范式C.搜索范式D.负启动范式正确答案:D5.下列选项中,测定启动效应常用的方法是()。
A.对偶联合法B.双耳分析法C.知觉辨认法D.分散注意法正确答案:C解析:常用知觉辨认法测定启动效应。
6.在一系列快速呈现的刺激中,如果第一个靶刺激出现之后的200-600ms内呈现第二个靶刺激,那么探测第二个靶刺激的能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
A.注意分散B.返回抑制C.非注意盲视D.注意瞬脱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根据注意选择的对象,可将注意分为()类型。
A.基于空间的注意B.基于实验任务的注意C.基于客体的注意D.基于特征的注意正确答案:A、C、D2.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过滤器理论的模型,采用双耳追随范式,要求被试对靶子词(不管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都需要按键反应,记录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以下预期正确的是()。
A.如果是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那么追随耳的次数则> 0; 非追随耳的次数= 0B.如果是Deutsch的反应选择模型,那么追随耳的次数=非追随耳的次数C.如果是Deutsch的反应选择模型,那么追随耳的次数>非追随耳的次数D.如果是Treisman的衰减模型,那么追随耳的次数=非追随耳的次数>0正确答案:A、B解析:如果是Treisman的衰减模型,那么追随耳的次数>非追随耳的次数>;如果是Deutsch的反应选择模型,那么追随耳的次数=非追随耳的次数。
心理学注意专项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注意专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注意力的分配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任务的复杂性B. 个体的疲劳程度C. 环境的干扰D. 所有以上答案:D2. 根据心理学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主要特性?A. 选择性B. 持续性C. 可逆性D. 集中性答案:C3. 在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认为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A. 资源限制理论B. 双加工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A. 走神B. 遗忘C. 幻觉D. 忽略答案:C5. 根据心理学研究,以下哪种颜色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灰色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注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注意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众多刺激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分配性注意是指个体在执行多个任务时,能够将注意力分配给不同的任务;持续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关注某一事物或活动。
2. 解释什么是“鸡尾酒会效应”,并举例说明。
答案:“鸡尾酒会效应”是指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过滤掉无关的声音,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例如,在鸡尾酒会上,尽管周围有很多人在交谈,但当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时,人们往往会立即注意到并关注那个对话。
三、论述题1. 论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训练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续性。
答案: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续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冥想和呼吸练习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度;其次,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瑜伽或太极,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持续性;再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注意力下降;最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清晰度和注意力的稳定性。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对心理学中关于注意力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注意力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影响着我们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实验心理学之注意第七章注意场景一:在一个班级的联系会上,你正专注于同学的表演,对周围其他人的谈话充耳不闻,但是如果你从他们的谈话中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你会有什么反应场景二:美国东方航空401航班在即将飞达迈阿密国际机场时,前轮指示灯突然不亮,三名机组人员同时专注于查看灯泡的问题,而忽略了控制飞机的自动驾驶仪,恰巧飞机高度测量表也失灵,飞机开始下滑,直至离坠毁8秒钟时,副驾驶才注意到高度测量表的问题,但为时已晚iexcl;shy;iexcl;shy;意识是一个以一定阈限为境界的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又被领会的可能。
在这个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iexcl;注意焦点iexcl; 。
也就是说注意是心理内容的清晰领会状态。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1908)《情感和注意心理学》;机能主义:W.James(1892)《心理学教科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实验一: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呈现另外3个数字(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如:右耳:4,9,3左耳:6,2,7被试可以用两种方式再现:①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正确率65%)②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
(正确率20%)实验二: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实验三: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
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
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
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一、注意的过滤器模型理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对所有同时撞击感官的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要的而忽略其他的。
对注意的研究是从信息缩减问题开始的,其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这一过滤器模型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被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对于实验结果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支持证据: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二)过滤器衰减模型Treisman(1964)提出衰减模型,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到高级加工。
对于实验结果认为: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而去追随意义。
这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
(三)反应选择过滤器模型多伊奇(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诺曼(1968,1976)加以修订。
他们认为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
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对于实验结果研究者认为: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分别做出反应的反应率很接近,意味着双耳信息都得到了知觉识别与加工,注意的选择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反应的选择上。
衰减模型和单通道模型的基本共同点①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②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因而,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page]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Treisman和Geffen(1967)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实验,在此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程序(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又设置了追随靶子词的程序(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并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做出反应,分别记录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可以做出如下预测: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出反应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但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并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接近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86%,而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是8%。
这一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多伊奇等(1967)对以上实验设计提出批评指出,在Treisman的实验设计中,两耳实际上处于不等的地位:①一耳为追随耳,另一耳则不是;②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既要复述(即追随),又要做出敲电键反应,即要做出两次反应;而在非追随耳一方仅对靶子词做出敲击反应,即一次反应。
这种设计会造成追随耳的信息比非追随耳的信息更重要,因此,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比非追随耳的要多得多。
Treisman和Riley(1969)听取了Deutsch等人的批评意见,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
在新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其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其他安排与前一实验相同。
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而非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33%。
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新的实验设计仍然使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
这不仅仅因为一耳被确定为追随耳,而且即使就靶子词本身条件来看,两耳也没有保持相同条件,即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而听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这反而会使靶子词显得突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反应输出,使追随耳的反应率高于非追随耳的反应率。
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附加追随耳程序的双耳分听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然后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
可见,他们所研究的是注意的集中性。
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不附加追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使注意分配到两只耳朵中,可见他们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是注意的分配性。
由于这两种实验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它们必然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
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据来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然而,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于像双方所想象的那么对立。
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无论是知觉选择模型还是反应选择模型都是以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作为出发点的;但前面的模型并没有用这种思想来具体说明注意。
从7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避开注意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把能量有限当作注意工作机制来解释注意。
注意能量分配模型Kahneman(1973)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可利用的资源总是和唤醒相连的,其资源的数量可随各种情绪、药物、肌肉紧张等因素的作用而变化。
而分配方案则要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的意愿、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就体现着注意的选择。
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
它不仅影响唤醒水平,使可利用的能量增加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分配方案;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的作用,即它要求将能量分配给新异的刺激、突现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
从这个模型可知,只要不超过可利用的能量,人就可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
资源有限过程:若某作业因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完成。
但一旦能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则称之为资源有限过程;材料有限过程:若某作业因受到其质量低劣或记忆信息不适当的限制,当时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该作业操作水平,则称之为材料有限过程。
双作业操作的互补原则:在进行双作业操作过程中,如果一个作业的操作所需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作业操作可得到的资源相应地减少多少。
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基于认知容量有限的三个假设:首先假设刺激之间的干扰是非特定的,即同时进行两件事时所产生的问题并非这两件事互相干扰,而是进行两件事需要的资源超出我们所供应的范围。
因此只要这些活动不超过所需的资源数目,我们便能同时进行这些活动。
第二假设当这些活动所需的总资源要求超过既有容量时,要同时进行第二件事,必然使第一件事的反应退步。
第三假设分配决策有弹性,能发生变化来适应刺激的资源需要。
支持实验被试要同时做两个实验项目:主要项目(即被试必须集中注意的)是字母配对项目:视觉警告信号出现后,被试先看到一个字母,如T,约持续50ms。
第二个字母于1s后出现,被试决定是否与第一个字母相同,以按键表示。
如果字母相同,被试以右手食指按键,如果字母不同,被试以右手中指按键。
第二个实验项目是听觉侦察项目,以耳机呈现声音刺激几次,被试若听到声音,则以左手食指尽快按键表示。
第一点显示声音出现在警告信号之前,侦察出声音的平均反应时间,这点是作为比较的基础;如果声音出现在字母前,合理的假定是认为被试能集中所有注意力在声音上;反之,声音出现在字母后,很可能由于被试把认知资源分配在主要实验项目上,而增加反应时间;当警告信号出现时,及稍后,声音侦察反应时间减少。
警告信号的功能是在增加被试的警觉性,增加可用资源;在第四点的反应时间少,这是当被试已辨认出第一个字母,声音立刻呈现的情形;(以上证明了第一个假设)警告信号的警觉效果并不持久,在延长时距中(即第二个字母尚未出现),被试可能从感觉记忆中引出第一个字母的代码,并在工作记忆中产生较持久的认知代号,这解释第6点增加反应时间的理由。
反应时间增加多的是第7点和第8点,在这两点以上,第二个字母已经出现,被试忙着分类、辨认并判断。
这些活动占用了被试大多数的可用资源,剩下少之又少的资源来处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