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最新)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篇模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68d6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c.png)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篇模版]第一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就是给了考生一个背景材料,不限定话题,但考生要做的是从所给的材料中准确地概括出一个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
快速正确审题、立意是在写作材料作文中至关重要。
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前功尽弃。
如何审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但作为考场作文,不是写什么都可以,按出题者的意图,作文范围会有一定的指向性。
所以考生一定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中心话题去写作。
举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
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从材料来看,审题的突破点在于爸爸回答汉克“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
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关键词:“保护弱小”。
所以,本篇文章最佳的立意是以“保护弱小”这中心话题展开。
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以下的立意: 1.保护弱势群体,对贫弱同情悲悯;2、矜悯孤弱,3、心怀的人是幸福的4、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有多大5、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为护弱的天使一些学生过于关注汉克最后的举动,或者关注汉克保护的对象,没全面理解材料,抓住中心话题,将材料理解为是保护大自然,保护植被,热爱生命(这种立意仅仅体现了材料最后一句话,不能体现父、母、哥和汉克之间的爱护)等,甚至有学生为了让立意出新,反弹琵琶,剑走偏锋,将立意确定为“弱者”不“弱”,“弱者”也可以强大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8473d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7.png)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1】秋天,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但是也有她独特的美。
秋姑娘挎着五彩缤纷的化妆盒,来到了田野里。
一阵风吹过,稻子此起彼伏地摇动起来,跳起了金黄的波浪舞,稻穗沉沉的低下了头,正笑眯眯地对秋姑娘说:今年真是个大丰收年呀;秋姑娘来到玉米地里,她给玉米换了身金装,玉米高兴地把长长的水袖挥舞在空中,亭亭玉立迎风微笑;秋姑娘来在大豆地里,她给大豆抹上绿油油的水粉,大豆开心的笑鼓了肚子,有几粒种子扑通直蹦向泥土,在土里开始生根发芽呢;秋姑娘又来到高梁地里,高梁们马上换上火红的外套,羞答答地垂下头,那些饱满的硕果里,却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秋姑娘来到果园,她给桔子涂上了黄澄澄的水粉,桔子便熟透了,挂在树上像一盏盏小灯笼,照着小蝴蝶回家的路;她给石榴换上红通通的纱巾,石榴兴奋地把肚子撑破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儿,让人垂涎三尺;她给梨儿织出金黄的礼服,梨儿赶紧穿上新衣,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宝葫芦……秋姑娘来到树林,告诉树叶宝宝,你们的树妈妈要过冬了,快下来吧!树叶宝宝不肯下来,想为妈妈尽最后一份孝心,但是,他们坚持不住,仍然飘飘扬扬的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又像一只只受伤的小鸟,他们盘旋着,向妈妈留下安慰的话话:明天春天,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
妈妈含着泪水,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感叹着: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但愿你们过得更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美丽季节,我喜欢粉红的石榴;金黄的稻子;飘飞的叶;怒放的秋菊,我喜欢美丽的秋天,我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收获了许多许多!冬天已经过来了,我期待着明年另一个收获的季节!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2】秋天,你有着美丽的景色。
还带给我们香甜的果实。
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果园里,那沁人心脾的味道扑鼻而来。
红彤彤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儿,红扑扑的。
一串串紫的发亮像美丽的宝石的葡萄,也长成了香甜的果实。
还有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1b2c1b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2.png)
首先,要筛选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通常能够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观 点。其次,要分析这些关键语句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 ,要从中心思想出发,提炼出文章的主旨,为后续的立意提供依据。
明确限制,拓展思路
总结词
在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限制条件,根据限制条件展开思路,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实例二:多角度立意,选择最佳
总结词
多角度立意是提高立意深度的有效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挖 掘材料的意义,选择最佳立意。
详细描述
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从不同角度挖掘其意义。其次,要 比较各个立意的优劣,选择最佳立意。在选择时,要考虑立 意的深度、广度、新颖度等方面,力求做到高人一等。
实例三:结合实际,深入挖掘
。
交流与讨论
与同学、老师、作家等交流写 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共
同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
立意要深刻
01
02
03
深入挖掘材料内涵
在审题时,要深入分析材 料,挖掘其深层含义,透 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有 深度的观点。
思考社会人生
将材料与现实社会、人生 百态相联系,从更广阔的 背景中思考问题,提出有 深度的见解。
批判性思维
在分析材料时,要敢于质 疑,不盲目接受表面信息, 对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提出独到的见解。
06
总结与建议
总结审题与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提炼关键词
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这些 关键词通常是文章的核心观点
或主题。
分析材料逻辑
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理解作 者的意图和观点,有助于把握 文章的主旨。
确定立意角度
根据材料的内容和逻辑关系,选 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确 保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ffb361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b.png)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1. 引言1.1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材料作文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只有深刻理解题目要求,合理构思内容,才能写出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度思考的文章。
而审题立意又是写作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进行深入探讨。
审题立意是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资料和题目内容,通过理性思考、合理分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论述重点,从而确定写作方向和内容要点。
在新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审题立意,才能确保文章的内容切题,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因此,本文将从新材料作文的意义、特点、如何审题写作、注意事项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着手,探讨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帮助广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审题立意,从而写出更加出色的新材料作文。
2. 正文2.1 新材料作文的意义新材料作文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
通过分析和解决新材料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材料作文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新材料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新材料作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审题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框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新材料作文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材料作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2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1. 多样性:新材料作文通常会提供多种材料,如文字、图片、表格等,考生需要综合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a165cf8bd63186bcebbc6b.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例文(人教版高三)第一节:审题立意的原则与方法【考点解说】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既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一.【审题的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注意: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典型引路】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详解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b42fd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1.png)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详解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纳这种方法来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经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制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6dc3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d.png)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一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当中。
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
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
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
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fea6b2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4.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要求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自行选择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考生从材料的整体含义或局部含义出发,抓住主要信息,找自己体会深刻的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抓关键句法:语意突出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所在,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重要语句或关键语句主要指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一般这些语句都有关键词语或概括性强的词语。
找出这些语句,提炼出其表意或含义然后加以扩展延伸,便符合题意了。
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问题的因果关系,从中立意行文。
善找关系法:有些材料,从不同角度立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于这样的材料,善于寻找其内在的联系点(共性),会得出最佳立意。
抓住联系点立意行文。
揣摩意图法:材料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他反映作者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倾向。
因此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意图,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见微知著法:要从平凡细小的事物中寻求深远广大的意义来立意,往往能出奇制胜。
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包含多种寓意或多种角度,审题时应该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去审视和思考。
多向辐射主要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方法。
纵向思维就是紧扣某则材料不放松,对材料本身作深入的挖掘;横向思维就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生发开去,联想到一些与材料相关的类似的内容。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5923c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f.png)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作文一: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无敌英雄安泰,他的母亲是地神XXX。
XXX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因为他能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只要身不离地。
然而,他的敌人XXX发现了他的秘密,将他扼死在空中。
作文二:一位卖草帽的老人在树下打盹,醒来时发现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树上的猴子都戴着草帽。
老人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于是他摘下自己的草帽往地上一扔,猴子也跟着做。
老人高高兴兴地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也在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
他想起了爷爷的故事,摘下草帽往地上一扔,但猴子并没有跟着做,反而嘲笑他。
猴王出来说:“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作文三: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山鸡在路上走,过路的人问他:“这是什么鸟?”挑山鸡的人说:“是凤凰。
”过路的人想把这只“凤凰”献给XXX,便掏出XXX买下。
然而,山鸡过了一夜就死了,过路人感到十分遗憾。
这件事传到了XXX的耳中,他非常感动,赐厚金重赏那个过路人。
作文四:公鸡在沙土堆上找食物时,翻出了一颗珍珠。
然而,公鸡觉得这个宝物对他毫无用处,不如找到一颗麦粒填饱肚子。
他把珍珠扔到一边,继续去找麦粒。
公鸡觉得珍珠可以让人们当作宝贝,但他用不着佩戴它或打扮自己。
作文五:一只老鹰从峰顶俯冲下来,抓走了一只小羊。
一只乌鸦看到后非常羡慕,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已经练得很厉害了,于是从树上扑向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飞上天,但由于它身体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如何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最终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狼和羊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争斗后,终于握手言和了。
为了建立信任,双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拿出了狼崽。
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然而,小狼长大后变得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牧羊狗则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最终被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30张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8cb8820290c69ec3d5bb7509.png)
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 理素质。
七、互补完善法
材料 •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 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 方向。”
讲析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 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 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 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 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 而又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 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 的人生之路。
2、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 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 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 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 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 “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 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 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 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 讲析
• 《引狼逐鹿》:1、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 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 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 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2、从鹿和周围自然生 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 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 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 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提炼中心法(主旨领悟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 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 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 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 来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最新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7c7a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c.png)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材料作文的审题 • 材料作文的立意 • 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 材料作文的实例分析
01 引言
什么是材料作文
01
材料作文是一种基于给定材料进 行写作的作文类型,通常包括文 字、图表、图片等形式。
02
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理解材料的 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立意 ,并展开论述或描述。
提炼主题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 炼出主题或中心思想。
确定立意
根据提炼出的主题或中心 思想,确定文章的主旨或 观点。
审题的方法
抓关词句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这些词句往往能直接揭示 材料的中心。
由果溯因
分析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 结果,追溯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确定立意。
把握情感倾向
注意材料中的情感倾向, 是褒是贬,是肯定还是否 定,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对材料的意义进行分析,挖掘 其深层含义。
确定立意角度
根据中心思想和意义,选择合 适的角度进行立意。
立意的方法
由果溯因法
从材料中的结果出发,追溯其 原因,从而确定立意。
提炼中心法
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以 此为基础进行立意。
多角度分析法
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从中 选择最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立意 。
对比分析法
将相似或相对的材料进行对比 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
而确定立意。
04 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写作前的准备
审题
素材准备
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主题和要求,明 确写作方向。
搜集相关素材,包括事实、数据、名 言等,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立意
根据材料提炼出中心思想,确定文章 的主旨和观点。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经常作文写跑题的小伙伴们看过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经常作文写跑题的小伙伴们看过来)](https://img.taocdn.com/s3/m/32549c57192e45361066f5ec.png)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审题提示】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e21da2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d.png)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我们要对新材料作文的定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作文题目中提供一段或多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在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思路,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这种作文形式要求考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进行文章展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只有在对材料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确定好文章的立意和方向。
审题立意时要注重整体把握,不能片面理解。
有时候,提供的材料可能会有一定的主题,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主题。
在审题的时候要多角度思考,不要盲目跟从材料所呈现的观点,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去确定文章的立意方向。
如果提供的材料是关于环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去展开思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中提到的某一个方面。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全面,也更能表达出考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审题立意时也要注重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不仅要求考生对材料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审题时要注意与众不同,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使文章更加鲜明,更能体现出考生的个性和思想深度。
而不是单纯地套用材料中的观点,或者泛泛而谈,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环节,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察。
在审题时,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提供的材料,注重整体把握,多角度思考;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还要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使文章更加鲜明、更加有深度。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新材料作文,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
【2000字】。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5c4f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f.png)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①整体性原则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
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
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育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
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
”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颇。
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
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
“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再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
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6b272d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4.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1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等。
新材料作文“新”在不拘泥文体,而是将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合起来,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提炼中心的能力。
考生只有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中心,才能提炼出话题,确保准确立意。
但是在作文过程中,如何挖掘材料的内涵、准确审题立意是考生最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有些隐性材料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考生该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推敲词句。
即抓住材料中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材料在表述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思想意义的中心句,它是你文章的灵魂,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我们只要抓住它,就能理解材料的中心和主旨。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者秦晖在为德国柏林墙倒塌2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在柏林墙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一段‘涂鸦墙’上,有一幅很大的墙画最引人注目,它画的是一群各种肤色的人正在兴高采烈地拆墙,标题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
”确实,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本则材料的关键句就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再联系第二段的引导语“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这里的“墙”显然不单是指有着防御、隔断功能的有形的屏障或外围,更象征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隔阂、封闭,且亟需“拆掉”。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79aa8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4.png)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d7e5cd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e.png)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题目,以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通过材料作文,可以灵活运用所提供的材料,展开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达到审题立意的目的。
范文:以材料作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在这种情况下,以材料作文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写作形式。
通过材料作文,不仅可以灵活运用所提供的材料,还可以展开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达到审题立意的目的。
首先,以材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所提供的信息。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含义和内涵,从而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其次,以材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归纳,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再次,以材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举例,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有力。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为我们的写作增添更多的魅力和深度。
总之,以材料作文是一种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写作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所提供的材料,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因此,我们应该在写作中多加练习以材料作文,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18e8a570336c1eb91a375dc8.png)
小练习: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 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 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 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 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 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 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 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 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利), 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 之理?
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 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 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 “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
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 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 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 新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抓关键词、句法——关键词、 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 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 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 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 能事半功倍。
例: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 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分析: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 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 断创新的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 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师版)一、写作知识链接1.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立意,就是确立写作中心,即确立论点。
论点的表述形式:中心论点必然是简洁明确的,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如:“读书贵有疑”“人生的意义在于攀登”“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是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
”“文章非天成,努力才写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是一种储蓄。
”“入迷是必要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恰倒好处’”。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审原因方法:以果推因: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
②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
③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立意。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
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
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
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作报告。
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
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
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主要情节:兔子学飞翔,坠入山涧。
结果:兔子坠入山涧。
原因: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
由此得出材料的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2.抓关键(词、句)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怎样找到关键词句?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人物之间的对话如:【材料1】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
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分析】关键词:吸收——索取给予——奉献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分析得出论点: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材料2】(2013年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材料3】(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的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分析】关键词:无依无附。
关键句: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深深地扎进地层。
考生据此可以顺向从“树根”的角度写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找到精神依托,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逆向从“流星”的角度写愿做一颗流星,哪怕无依无附,也要追求闪亮的瞬间,以短暂的生命划出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从“无依无附”、“深深扎进”等关键词联想到现实中的种种“无根”与“有根”的选择取舍,等等。
3.明倾向方法:①留意有鲜明情感倾向的词句。
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立意。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如:【材料】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
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4.辨关系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如:方法:①找出事物间的几组关系,并辨明这些关系②明确哪一组关系为主要关系③抓住主要关系,构思立意【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
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
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
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如果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就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材料】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
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
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
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
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寓意象征类——(方法)透过表象、联想到人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
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方法:①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象征意蕴。
②弄清寓意类形象所对应的人类形象③透过表象、联想到人,由物及人”、“由事及人”【材料1】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思维导引]本则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鱼以思想和情感,让鱼人格化,需要在把握寓言寓意的基础上立意。
首先,要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形象。
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智慧长者。
(两条)小鱼——缺乏认知能力(活跃在水中,却不知水是何东西,更不要说与水有关的其他内容)的年轻人。
其次,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
我们可以看见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却茫然不知,懵懂而稚拙。
材料中的提示语提示我们要把思考的重心放在提示语与童话的相关点上。
“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
“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
寓言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还需要回到生活、回到心灵的层面去思考立意。
[立意参考](1)立足生活: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①空气、阳光、水等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可是我们重视了吗?我们往往人为地污染与破坏!②和小鱼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爱中却不知有爱,不珍惜爱(如认为父母之爱是应该的,于是成了“啃老族”,对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不思感恩与回报等。
)③生活中凡人(如“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都是凡人)有伟大,琐事有感动,我们不能忽视。
④我们所忽视的还有许多,如友情、传统、礼仪、道德等。
(2)审视心灵: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深入思考——我们的心理症状和相关思考①自大与自私,使得人类天天生活在地球上,却并不关爱地球;生活在亲情、友情、师长之爱中,却不懂什么是爱;我们贱视平凡,不重传统,有的还丢掉了应有的礼仪、道德等。
②成长需要提醒,正如小鱼需要老鱼提醒一样。
③我们需要从“无知”走向“有知”,不能像小鱼那样“无知”。
④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思考该关注些什么,该忽视些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
【材料2】三个人走进商店。
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分析】A、各个意象的寓意①买:选择。
②买的原因:喜欢。
③(果汁、咖啡、矿泉水)饮料:兴趣爱好、人生道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
④(甜的、又苦又甜的、淡淡的)口味:特点、风格各不相同。
B、分析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材料的立意: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不要跟随别人的脚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6、多角度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这里的“多角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材料中的若干“主要对象”:“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方法:1、[概述中心事件] [明确主要对象] [主要对象的行为][行为的结果]【材料1】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