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含答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世界森林面积逐渐消失图,完成1~3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多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亚洲D.欧洲2.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可以()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持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保护臭氧层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3.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较强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土壤肥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题,读图,结合图例判断,亚洲消失森林比重最大,亚洲面积最大,因此亚洲是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多的大洲,C项对。
第2题,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①对;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②对;有繁衍物种功能,③对;森林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④对;森林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⑤对;森林与保护臭氧层关系不大,⑥错。
A项对,B、C、D三项错。
第3题,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热带雨林分布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较多,光合作用较强,①对;水热条件充足,生物循环旺盛,②对;雨林群落的物种多样,生长旺盛,生产力高,③对;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多酸性土壤,④错。
B项对,A、C、D三项错。
2.A3.B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
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潟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
据此完成4~5题。
时间七里海古潟湖湿地面积/km2天然湿地人工湿地4.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提供农副产品B.提供水源C.旅游功能D.维持生物多样性5.关于七里海古潟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C.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4题,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主要生态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
【高中地理课时练】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时练一、单选题2012年,广东省清远市通过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加大本级资金投入、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人力资源保障等举措,吸引了来自广东佛山的陶瓷企业迁入。
然而,近年来清远市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推动陶瓷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退出。
2021年11月24日,清远市发布通知,原先陶瓷产业可享受的较低的税务、用地成本、用工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将取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近年来清远市淘汰落后陶瓷产业产能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生产规模 B.减轻恶意竞争C.改善环境质量 D.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2. 将陶瓷产业落后产能淘汰后,清远市的()A.消费结构优化B.产业结构升级C.住房紧张缓解D.经济收入下降奉贤区位于上海南郊,曾经以城郊农业为主。
2015年奉贤区打造“东方美谷”城市形象,聚焦美丽大健康产业,通过跨界合作将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时尚奢侈等产业整合。
2021年,奉贤区在“东方美谷”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江海”发展战略,将数字化转型落实到城市开发运营的实践中,以智能产业引领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例如智慧交通监测、智慧产销对接、智慧街区管理等。
下图示意奉贤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中心城区相比,奉贤区通过跨界合作进行产业整合的有()①技术水平较高②土地价格较低③距中心城区近④环境条件较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 从“东方美谷”到“数字江海”,奉贤区主要致力于()A.改善城市交通条件B.加强海绵城市建设C.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D.提高居民文化素质5. 受“数字江海”的冲击,短时期内需求减弱的行业可能是()A.金融业B.仓储业C.旅游业D.文创业舟山市是我国石油储备基地,有我国著名的渔场,风景秀丽。
自2015年以来,舟山市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石化工业,建成了“炼油——石化——精细化工”垂直纵向一体化的世界级石油炼化中心,不但提高了国内精细化工产品的自给率,也让舟山市2020年GDP以12%的增速领跑全国,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气源基地。
【高中地理试卷】2022-2023学年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解析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分层练习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单选题基础演练读河南省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面1-2小题。
产业结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2007年15.755.029.32020年9.741.648.71A.第一产业产值在下降B.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多C.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D.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2.从2007~2020年,影响河南省产生明显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素质B.对外开放程度C.城市化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1.C2.D【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第一产业的比重在减少不代表产值在下降,A错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在下降,素质要求在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减少,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产值增加,C正确;从数据比例来看,国民经济重心已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例协调,D错误。
故选C。
2.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主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有关,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可知,随着经济发展,地区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会先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向第三产业转移,因而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的地区,经济落后;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越高。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
读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减少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4.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C.禁止煤炭外运,发展第三产业D.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促进非煤产业发展【答案】3.D4.D【解析】3.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因此低碳区的形成与环境承载力无关,A错误;乙为广东省,该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的需求量大,森林的覆盖率低,而且森林覆盖率高也不表示碳排放低,B、C错误;广东省产业结构轻型化,生产消耗的能源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少,虽然人口众多生活消费能源多,但能源消费的主体是生产活动,广东仍然成为低碳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本章整合
表现
产生原因
危害
土地 酸雨、大量施用酸性化肥
酸化
土壤酸度增大,土壤 板结
土壤 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 间接污染水源、食
污染 放;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品,危害人体健康
3.土地退化的防治(以土壤侵蚀为例)
主要原因 防治的原则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自然状态下较脆 弱的环境被破坏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 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使 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课结束
专题二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1.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1)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 (2)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耕地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5)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
2.我国耕地退化的表现、原因及危害
表现
产生原因
危害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 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防治 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
措施
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 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 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 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兴修水利,优 ②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江河湖泊治理工程
化水资源配置 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概况
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主导工业:⑨___________→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轻纺工业
2.变化过程
发展阶段
产业特点、地位
区位优势
工业化初期
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⑩_________基地
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⑪___________;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
如今,农户们不仅不再靠天吃饭,节约下的劳动力还能外出打工,自谋一份创收的职业,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富裕。乡村振兴,盘活了土地,改善了环境,让刘家堡村的村民们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曾经的刘家堡村像涅槃的凤凰,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中。
刘家堡西红柿科技产业园推动了刘家堡城郊农业的发展壮大,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量有450余万斤,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年营业收入有2 600余万元。除此之外,该项目还可解决1 000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培训家门口的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让产业园成为一个集西红柿培育、种植、销售,果蔬采摘,农业旅游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点,成为太原市城郊农业发展的领头雁。
(2)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第三
2.作用:体现了⑤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
3.升级的原因
(1)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⑥_______________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政策主导
(2) 从全球来看,⑧___________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比例
西部地区
20 356.72
10.76
72 499.80
38.33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在烟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共有4 000多人丧生,数周后又有8 000多人相继死亡。
烟雾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据此完成1~5题。
1.伦敦烟雾事件发生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低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不大B.低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很小C.高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很大D.高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不大2.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重要污染源是()A.交通发达,大量汽车尾气排放B.化工厂泄漏出的有毒气体C.核电站泄漏出的有毒气体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3.伦敦烟雾事件()A.属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突发性环境事件,规模较大B.属于污染物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其影响长期存在C.在短期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威胁国家安全D.在短期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跨国转移,威胁别国安全4.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有()①摧毁基础设施②大批航班取消③引发政治危机④社会秩序变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②全面禁止烧煤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题,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12月气温较低,且多阴雨天气,阴天、湿度大、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导致烟雾事件发生。
第2题,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是燃煤排放的废气导致的。
第3题,伦敦烟雾事件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影响形成的,并且自然原因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由材料可知,该事件短期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并导致当时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伦敦烟雾事件不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
第4题,伦敦烟雾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响,人们的室外活动基本停止,②正确;烟雾并不能摧毁基础设施,①错误;起初英国政府推卸责任,否认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与烟雾之间有直接联系,引起民众不满和批评质疑,引发政治危机,③正确;在烟雾事件发生期间,抢劫、盗窃案件增多,社会秩序混乱,④错误。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第29讲 考点二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考点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地区产业结构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
3.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区域产业比重举例传统的农业区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非洲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产业内容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2.三次产业比重与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只能大致说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例如,美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的耕地面积广、农业投入较多等有关,但不能说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低。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1.表现(1)经济发展过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2)工业内部: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2.意义: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影响因素(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产业转型一种解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
从这一角度说,产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方面的转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甲、乙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影响力。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各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甲表示环境,乙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③,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b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演变过程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①——涸泽而渔,焚林而狩C.②——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③——科技发达,人地矛盾达到顶峰1题,阶段①,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只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阶段②,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类可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这是人类中心论思想;阶段③,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这是人地和谐论思想。
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狩”“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反映了人类中心论思想,且此时人地矛盾达到顶峰,对应阶段②;阶段③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人地和谐论,人地矛盾缓解,环境得到改善。
2.C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
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读图,完成3~4题。
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3.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4.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3题,从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可知,原有桑蚕产业链终点只有丝绸服装、服饰,随后新增加了蚕丝被制造业,最后又进一步增加了桑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创意等产业。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 匹兹堡产业转型主要表现为( D ) ①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②产业发展方向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变 ③产业布局由集聚走向分散 ④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 根据图中不同阶段产业类型及部门变化判断,匹兹堡产业转型主要 表现为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产业发展方向由传统向现代演变;产业 布局由集中走向分散;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 协调。
◆特别提醒 上海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上海位 于长江入海口,建港条件优越,可以河海联运,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发展的 经济腹地广阔,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新加坡以服务业为主。( √ ) [解析] 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高,以服务业为主。
(2) 产业结构升级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 ) [解析] 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区域发展更先进的产业,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1.结合材料,认识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区 课标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 域认知) 解读 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 2.以上海市为例,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
原因及影响。(综合思维) 原因。
3.收集某城市相关资料,分析产业结构变化 的过程及原因,并绘制表格。(地理实践力)
(6) 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经济发展。( × ) [解析] 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
2. 将上海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相对应的主要产业连线。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在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重工业化战略决策的引导下,重工业快速发展; 至20世纪70年代,上海的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 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下图示意上海市2011—2019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上海市2011—2019年( )A.第一产业产值稳中有降B.第二产业产值逐渐降低C.产业结构制约经济发展D.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稳步增加2.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力成本下降③科技创新④政策的引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D1题,读图可知,上海市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很小且变化不大,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整体在下降,但随着经济发展,上海市三次产业总产值增加,故不能判断第一产业产值稳中有降,第二产业产值逐渐降低;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大,产业结构较优,有利于经济发展;图中显示,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稳步增加。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上海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大且稳步增加,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下降,这种变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因此科技创新是其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政策的引导也是其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下图是日本三次产业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日本第一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下降,说明日本第一产业在退步B.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下降,但是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很高C.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是因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D.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其产值也在不断下降4.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市场机制③人口数量的变化④政府的干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D3题,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其发展水平很高,产值也很高。
第4题,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状况都可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但就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言,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数量的变化都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走向生态文明(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A.原始社会时期B.农业社会时期C.工业社会时期D.现代发达国家2.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狩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论1题,材料中描述的是农业社会时期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活动。
第2题,农业社会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
2.C老虎在中国文化中是刚勇威猛、驱凶避邪、吉祥如意的象征。
20世纪,人类受经济利益驱动,大量捕杀老虎。
近年来,我国与其他有野生虎分布的国家通力合作,大力推动野生虎的保护工作,并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全球老虎日”。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三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表明()A.现代人与古代先民都崇拜自然,喜爱老虎B.20世纪人类猎杀老虎和现代人保护老虎都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谋求人地协调C.20世纪人类试图征服自然,此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D.古代先民拜虎为神是对环境的被动适应,现代人保护老虎是谋求人地协调4.甲、乙、丙三图中人类的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拜虎为神会导致老虎繁殖过度,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生存B.猎杀老虎就是破坏生态平衡,保护老虎就是保护生态平衡C.老虎圈养越多,被猎杀的可能性越小,人与环境的协调性越好D.大量猎杀老虎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受损3题,现代人保护老虎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谋求人地协调,与古代先民崇拜自然的思想不同,A项错误;20世纪人们大量猎杀老虎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B项错误;20世纪至今,从总体看,全球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故20世纪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是最大的,C项错误;D项正确反映了两个时代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8.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众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 构落户上海,促进上海金融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1 |产业结构
已过而立之年的大明家住贵州偏远山区,初中毕业后就在家乡经营着“一亩三分 田”,虽谈不上富裕,但勉强可以解决三口之家的温饱问题。近些年来,伴随着 “修路致富”“村村通网”措施的开展,大明的妻子想让他到外面的世界“走一 走,看一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去过和他们不一样的生活。结合本节 所学知识及以下参考资料,从地理视角来帮大明出出主意。 参考资料一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从三次产业革命对产业变化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看出,技 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 大。无论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还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无不取决于技 术创新的能力和速度。技术创新创造了新的产业门类,实现了产业内部种类的扩 张,推动了产品种类的丰富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6.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状况
早期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小,产业结构简单 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扩大,产业结构逐渐复杂 转型阶段 区域经济呈现衰落、萎缩状态,产业结构复杂 再生阶段 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上海位于 长江 与 东 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近现代以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 其中工业经历了从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每 一次升级都伴随政策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2.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1)工业化初期,以 轻纺 工业为支柱产业。1949年,上海市轻纺工业产值占全市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88.2%。 (2)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上海的重工业比重 超过轻工业,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机械设备、纺织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 系,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20世纪90年代以后, 高新技术 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三章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国家或地区政府政 策的引导,促使产 业结构尽快升级
(2)从全球来看, 技术创新
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旁栏边角 练一练 阅读教材图3.16“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说明20 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并说明影响该变化的主要因 素。 提示 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实 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在此过程中技术革新 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提示 (1)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降低;城郊农业兴起等。 (2)距离上海近,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 经济;交通便捷;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3)伴随着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 群的消费能力增强。 (4)随着经济的发展,昆山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附加值较低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应昆山经济发展;昆山利用其科技水平的提升、 交通便利等条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园区有集聚效 应,土地利用效率高,能满足大规模协作化工业生产需求。
针对训练 (2021山东青岛高二期末)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可能逐渐丧失, 而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其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下图 示意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推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政策 C.技术 D.产业基础 2.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水平发展缓慢 B.土地价格上升幅度大 C.政策支持力度减弱 D.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
解析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基本无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恐惧、崇拜和依赖
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阶段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半依附自然
农业社会 生产力发展,耕作和灌溉
对抗性增强 局部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思想科学萌芽
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浙江省安吉县
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利用优质的石灰岩资源,先后开办了石 灰窑、砖厂、水泥厂等十几家资源型经济实体,靠山吃山的“石头 经济”,解决了一半以上的村民就业,到90年代村里每个工人月收 入就达到八九百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000元,村集体经济年 收入基本上保持在200多万左右,最多时达到300多万元,成为安 吉县名副其实的“首富村”。
关停矿山、治理环境
经营旅行社、民宿、农家乐
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库布齐沙漠治沙模式
充分利用沙漠丰富的光、热资源, 大规模发展了以大棚和节水灌溉农 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种植出了沙漠
网格治沙法
西瓜、香瓜、黄瓜、西红柿。
利用废弃的麦草或沙柳、沙蒿等, 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 铁锹轧进沙中,麦草部分露出, 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 麦草根部,达到工程固沙的作用。
胁;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首先:要推进生产方式 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 量高、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稻蛙共生”是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 合的一种仿生态种养模式,能实现水稻种植和 青蛙养殖的组合开发利用,实现“一地多用, 一地多收”。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川泸州市“稻蛙共生”
走向生态
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2)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4.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②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
技术革命
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例:深圳、上海的转型发展
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 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 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 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内涵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区域经
= 济发展
的实质
产业结构不断 升级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2. 表现
4.作用 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案例:产业结构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非州的加纳
亚洲的新加坡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一、地区产业结构
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小结
地 不同
资源禀赋
区 类型
技术条件
影响 产 反 产业 因素 业 映 之间
体 现
分工深化
结 的比 构 例关
(3)分工深化
40年的发展,深圳形成了 独特的、发达的、高度细 分化的、极复杂的网络化 分工体系,构成产业链协 同分工效应。带来进一步 的产业扩张和创新,使产 业升级成为可能。
分工深化
一、地区产业结构
3.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4)其他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国际贸易
一、地区产业结构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 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 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 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 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 极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关于江苏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据此完成3~5题。
3.调整前的山西工业产业()A.以加工业为主B.经济效益低下C.产品丰富多样D.资源利用高效4.山西构建的产业链不包括()A.煤—电—铝B.煤—焦—化C.煤—铁—钢D.煤—电—化5.产业结构调整后,山西省()A.废气排放减少B.产品适应性差C.就业结构多元化D.交通拥堵增多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7.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是()①物流业②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⑥金融业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⑥D.③④⑤8.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省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曲线(含预测)。
据此完成9~10题。
9.对该省进行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A.GDP增长率B.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C.产业结构的调整D.当地气温的季节分布10.关于该省2010~2050年的碳排放及预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碳排放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峰值可能会减小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提前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图为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绝对联动程度越大,说明联动程度越强)。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主要受制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下表为“东北产业第三产业比重(%)15.737.6(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2)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14.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达1 089.29万人。
材料二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实力雄厚,近年形成以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为支柱,食品、服装、医药、化工为优势的综合性工业体系。
武汉也是全国高等学府密集地区之一,科研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1)从交通的角度,简述武汉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读2017年武汉户籍统计人口金字塔,简述其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3)简述2013~2017年武汉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工业重镇的区位优势。
(4)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武汉近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
1~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2002年到2006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B、C、D对。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并不等于第一产业产值降低,更不能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下降,A说法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A。
第2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还要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现阶段应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错B对。
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复杂,既有产业升级影响,也有就业人口本身的问题,等等。
仅靠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不能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应该是让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而不是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C、D错。
据此分析本题选B。
答案:1.A2.B3~5.解析:第3题,调整前的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和输出为主,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下,对环境破坏大,经济效益低下。
所以B正确,其余说法有误。
第4题,山西构建的产业链有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不包括煤—电—化,所以此题选择D选项。
第5题,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后,化工工业仍然存在,废气排放并不一定减少,A错误;产业链延长,产品进行了深加工,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强,B错误;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多,C正确;同时也在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交通拥堵会减少,D错误。
答案:3.B4.D 5.C6~8.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可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重点是提高工业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选项D正确。
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主要问题并非是规模过大,因此不需要控制企业规模,A错误;鄂尔多斯的发展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不是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B错误;鄂尔多斯的可持续发展应着眼于本区域的产业升级,不需要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C错误。
故选D。
第7题,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运输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大,宜发展物流业和金融业;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主要面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高铁运输业主要对象是客流并非物流,故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①⑤⑥正确。
故选A。
第8题,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金充足,A错误;产业升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环境污染对其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鄂尔多斯是服务等级较低的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硏院所少,专业科技人才短缺,选项C正确。
交通拥堵,通达度低是影响产业升级的次要因素,D错误。
故选C。
答案:6.D7.A8.C9~10.解析:第9题,GDP增长率能影响当地碳排放,A不能忽略;当地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均能影响煤炭的消耗量进而影响碳排放,B、C 不能忽略。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较温暖,与北方冬季大量取暖用煤不同,故可不用考虑当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对能耗的影响,D可以忽略;故选D。
第10题,图中碳排放量曲线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A正确;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对化石燃料使用减少,碳排放数量减少,可导致碳排放高峰峰值减小,B正确;图中是碳排放量曲线,不是单位产值的能耗,C错误;技术的进步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使碳排放高峰的峰值提前出现,D正确。
故选C。
答案:9.D10.C11~12.解析:第11题,该地区农牧业条件较好,第一产业农牧业较发达,但该地地处西部内陆,远离东部市场,科技、教育较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第二产业加工业水平低,造成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C正确。
故选C。
第12题,由图可看出伊犁河谷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②正确。
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加产业联动效应,③正确。
重化工业污染较大,且投资较大,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重化工业发展,①错误。
该地科技水平较低,发展高科技产业优势不明显,④错误。
②③正确,故选B。
答案:11.C12.B13.解析:第(1)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由资料可以看出,与1978年相比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第(2)题,产业结构的优点主要从带动就业、利于环保发展经济方面进行分析;图中产业由煤炭产业带动机械、电力等相关资源型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非煤炭产业;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发展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非煤炭产业以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2)优化产业结构;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14.解析:第(1)题,从“武汉位置及高铁网”图中可看出,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南北向和东西向铁路在此交汇,可知武汉是我国长江水运和陆上交通的枢纽。
地处我国中部,是连接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
第(2)题,从“2017年武汉户籍统计人口金字塔”图中可读出,武汉少年儿童比重较低,劳动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处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阶段。
第(3)题,从“2013~2017年武汉产业结构的变化”图中可读出,第一产业比重低,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从“二三一”结构变为“三二一”结构。
区位优势可结合材料和图来回答。
从图中可看出,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水源充足;从“武汉位置及高铁网”图中可读出,武汉水陆交通的枢纽,交通条件好;位于我国的中部,与各省的联系密切,市场广大;由材料“2017年常住人口达1 089.29万人”可知,人口众多,劳动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由材料“科研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可知,高等学府众多,科技水平高。
第(4)题,产业结构优化原理为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使产业结构中三大产业之间保持合理比例,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