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整体规划一、教材背景《找规律》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章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找规律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整体设计1. 学习目标•了解找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分析问题并找出规律•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找规律方法2. 教学内容安排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找规律的意义:介绍找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观察问题: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

•找规律方法: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找规律方法,如找差、找倍数、找规则等。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规律。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促进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观察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建立问题与规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四、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教授《找规律》这一章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将找规律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激发兴趣:通过趣味性的例题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情况。

•作业练习:布置相应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六、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找规律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找规律9篇二年级下册找规律 1区四小平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升旗和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是怎么去的?生反应(排队)师: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快、静、齐)师:不仅同学们会排队,小动物们也会排队,大家请看。

(投影)师:你有什么发现?生反应(有规律)师:这种排列规律是我们在一年级学习时发现的,这种排队规律是比较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一找更复杂、更漂亮的规律,(板书:找规律)(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排队,引出动物的排队,让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可以比较自然的导课,从动物的排队入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有什么发现?生反应。

1.师: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排队中过程中,它们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1)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看来这些动物排队的变化规律有些复杂,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研究,看看这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变化规律?(2)小组合作,研讨交流。

小组汇报研讨结果。

师:如果我把这幅图分开,现在你能够发现怎样的变化规律?(生反应)(3)重点引导学生能说出横着看的规律。

(提示:先要看从第二次开始动物的位置都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变化说出规律。

)(4)让生上台演示动物排队的变化现象,帮助生理解掌握规律。

师:现在,规律已经掌握了,你能按照刚刚发现的规律说出它们第五次排队的情况吗?(设计意图:动物的排队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先找动物在排队中的变化规律,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让学生去找其他的排列规律会更简单一些。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纯文本教学设计的内容较为具体,但并不能直接反应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表格情势的教学设计相对简单,能反应教学进程中教与学因素的关系。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有关于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1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形,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聪聪和明明这两个小朋友就运用规律的知识来装潢自己的房间。

(课件出示聪聪的房间)评注:关注学生的生活体会,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来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从中遭到美的教育,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师:看,这是聪聪的房间,仔细视察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生1:窗帘的色彩排列有规律。

(蓝长条和白长条一组,重复显现);生2:灯笼排列有规律。

(两个红的一个蓝的一组,重复显现);生3:桌布的色彩排列有规律。

师给予夸奖和肯定。

评注: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介绍自已发觉的规律,既有效地复习了一年级学习的一组事物重复显现的规律,又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聪聪的房间已经参观过了,现在我们和聪聪一起去参观一下明明的房间。

课件出示明明的房间师:这是明明为新居设计的墙面和地面……哇!怎么乱七八糟的呀,有规律吗?生:有师:今天我们就来帮助明明“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觉规律。

1、找出墙面的规律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视察,有些什么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你发觉了什么?把你的发觉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换,生生互动,激发思维。

师参与其中。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生2:斜着看,色彩都一样。

生3:横着看,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都向前移了一格;……评注:让学生小组视察并介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感知,自己去发觉,这样不仅使知识更灵活的让学生接受,还使学生的思维的灵敏性和发散性得到了发展。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5篇《找规律》教案1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具准备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

5×3=3×4=14×4=15×2=10×3=50×8=40×2=50×4=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1、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2、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

板书课题:乘法三、讲授新课1、教学“找规律”。

(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

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10=50×2×5=100×5=500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

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2)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

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组发言。

4)教师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140×30(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等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备课,准备板书,教案和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前一课时内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入“找规律”的概念,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学习新知(25分钟)•第一步:复习前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介绍新的找规律方法,并通过示例演示解题过程。

•第三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找规律的策略和结论,引导他们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3. 拓展应用(15分钟)•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题目,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找规律的重要性。

•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难,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课堂设计特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灵活运用示范教学、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学生在找规律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及时引导他们纠正错误。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动力。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12篇)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12篇)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12篇)二年级下册《找规律》篇一本单元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与选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颜色搭配、路线选配、队伍组配……让学生研究一些常见的搭配现象,初步学会搭配与选择的方法,体会选配的规律及计算,是发展数学思考的载体,也有益于学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

第50~51页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联系实际问题理解“选配”的含义,学习不重复、不遗漏地有序选配,探索计算选配方案总个数的方法。

第52~53页接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这些是比较典型的选配,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有效的操作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规律是客观事物、现象固有的特征,寻找规律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和途径。

教材在编写时突出了找规律的“找”,选择适宜学生研究的有趣事例,指点研究的方向和主要方法,设计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开展活动。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例题的教学。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搭配的事情,但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些事情。

他们在有序地进行搭配,寻找所有的搭配方案时会感到困难。

尤其是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展数学思考时更需要指导和帮助。

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的困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1)第50页的例题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理解题意和实物操作,例题在小明购买玩具的情境中提出“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弄懂“选配”这个词的意思,体会小明有许多种不同的选配方案。

教材借助“萝卜”“番茄”卡通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先选木偶、再配帽子”和“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图示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题意时的困难。

两个小卡通的思路在表达上是有差别的,“萝卜”卡通把思路讲得具体而详细:如果选这个木偶,有2种配帽子的方法,即这样或那样;如果……“番茄”卡通的思路只讲了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线索。

两个卡通都没有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完整,都没有说出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选配思路,激发动手选配的热情,在卡通的启发下进行有序的选配活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规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的座位排列规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不同颜色的积木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演示规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找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规律的事物?”比如,你们玩过的积木,或者是妈妈给你们准备的衣服颜色搭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律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规律的基本概念。规律是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模式重复出现的特点。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事物的发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规律在图形排列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识别和描述规律,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规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能找出规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解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复习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

2.教学资源:课件、教材、黑板、教学素材。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的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学习展示(15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找规律的例子,让学生一起讨论规律的发现过程。

3. 交流互动(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给定问题的规律并向全班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规律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总结找规律的方法。

4. 拓展应用(1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应用找规律的方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或实践中。

5. 总结反思(5分钟)•结合当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课程的收获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其应用找规律的能力和方法是否得当。

3.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分,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发现过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与策略,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数学计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辨别规律、寻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笔、黑板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引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找规律的。

Step 2:学习新知识1.教师出示黑板上的一组数字,例如 3、6、9、12。

2.教师提问:“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3。

”。

4.教师出示另一组数字,例如 2、4、6、8。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

6.教师让学生总结规律:“如果前一个数是x,下一个数是x+3(或x+2)”。

Step 3: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找出规律并计算下一个数。

2.教师抽查学生的答案,让学生上黑板写出答案。

3.教师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

Step 4:拓展运用教师出示更复杂的数字组合,让学生根据规律计算出下一个数。

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数字组合中的规律,进而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入,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是关于找规律的。

Step 2:学习新知识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例如 1、3、6、10、15。

2.教师提问:“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4”。

4.教师出示另一组数字,例如 2、6、12、20。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3、4”。

6.教师让学生总结规律:“如果前一个数是x,下一个数是x+1、x+2、x+3、x+4”。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观察、发现和描述图形、数字的简单规律。

培养学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找到图形、数字的规律。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找到规律。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规律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主要介绍了如何找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图形和数字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描述规律。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形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学生对于观察和描述事物有一定的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或者故事,引起学生对找规律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故事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教学活动:使用具体的图形和数字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描述规律。

鼓励学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找到规律,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找规律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找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描述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评价内容:学生能够观察、发现和描述图形、数字的简单规律。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找到图形、数字的规律。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5.2 教具:图片、故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5.3 学具:画图工具、列举纸条等学具。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或者故事,引起学生对找规律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故事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

6.2 第二步:新课讲解(15分钟)使用具体的图形和数字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描述规律。

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规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探究问题中的规律,找到问题的规律。

2.运用数学方法验证和推导规律。

3.练习应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了解规律的概念2.探究数字序列中的规律3.发现图形变换中的规律4.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规律的概念1.引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规律的概念。

2.讲解:介绍规律的定义和特点。

3.练习:让学生找出给定数列或图形中的规律,并进行验证。

第二节探究数字序列中的规律1.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些数字序列并找出规律。

2.练习:让学生自行找出一些数字序列的规律,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第三节发现图形变换中的规律1.引入:展示一些图形变换,并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2.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变换规律,完成相应的变换练习。

第四节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引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2.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1.激发思维: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合作解题。

3.适当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不做过多干预。

4.综合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应用练习。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

2.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完成的规律练习和问题解决情况。

3.小测验:进行小测验考察学生对规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回顾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评估是否合适。

2.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看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教学效果:总结学生对规律概念的理解程度,分析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规律的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找规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节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但找规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也亟待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步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和总结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数学规律。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呈现和讲解。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和游戏,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展示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更多的实例,让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一)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88找规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和练习纸及没有花边的雨伞、衣服、相框、手帕图片等材料。

2、学生准备蜡笔或水彩笔。

3、课前与学生做有规律的游戏。

课前:因为是借班上课,有必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前和学生做游戏。

首先请学生看我或听我的,如果能跟得上就一起来做,谁做得好就请谁上来做。

当我拍手×××××××××时,学生已很整齐地跟着拍了起来。

我再伸手、跺脚;伸手、跺脚……学生又整齐地做了起来。

于是,我请了一位学生上来自编,其他学生跟着做。

学生情绪高涨,都争着要上来做……
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执教:蔡月红
设计:蔡月红指导:李新顺姓名:蔡月红
单位: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第一小学
邮政编码:325038
1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_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_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_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找规律发现数字规律,并能够应用。

3.能够运用找规律的思想,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找规律的概念。

2.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3.培养学生找规律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活动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

2.教师课件PPT。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分别问学生找规律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能够简单描述。

提高认识1.引导学生构思三位数的数字组成方式,并完成数字规律图表。

2.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找规律,并总结规律。

能力训练1.让学生找规律,完成数列的构造和填空。

2.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数字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拓展运用1.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分组进行竞赛,让学生通过比拼找规律并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1.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2.让学生分享自己刚才的经历和体会。

课后作业1.分析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并用找规律的方法进行解决。

2.完成课堂上留下的题目。

教学反思此次的课堂通过活动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总结、应用找规律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但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没有给更多练习的机会,并且课堂布置作业也过于简单。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扩充更多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给与评价和激励。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训练学生观察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探究数列的规律。

2.探讨图形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

2.教学课件。

3.准备足够的练习题。

4.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找规律》这一话题,对于数学规律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提高思维逻辑性,让我们开始吧!
第二步:讲解与练习
1.数列的规律:通过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中的规律,并让学生尝
试找出其中的规则。

2.图形的规律: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或者图形排列的例子,引导学生
发现规律,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结论。

第三步:讨论与总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找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中相关的练习题,发现更多的规律并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规律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他们归纳总结和创新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1.“看规律”,从教材情景图导入,充分观察,充分交流,充分评价。

2.“识规律”,感悟图形排列特征。

(1)排队游戏模仿规律,感受规律;(2)前到后,后前移(例题,摆水果图);(3)后到前,前后移(做一做);3.“做规律”,用规律知识创造生活美。

4.“赏规律”,感受有规律图形的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

小雯和小婧两位小朋友就用规律的知识布置了自己的房间。

看!这就是小雯布置的房间。

(电脑出示:小文的房间)提问:谁发现了房间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规律?集体汇报,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小婧看见小雯把房间布置地这么漂亮,他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间.(电脑出示),我们一起到小婧做客?(好)你看!这就是小婧布置的墙面和地面,可是,这里有规律吗?(生反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1. 找墙面图案的规律.师:墙面的图案有规律吗?如果有,有什么规律,先跟小组里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学生自由说) 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备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班级)课题
找规律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
分析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
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充分为学生提供活动、观察、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观察、操作、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培养观察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 )=( ),肯定是11+5=1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  人教版
3、轻松欣赏。播放美丽的规律图片。
4、动手设计图片,评选“小小设计师”。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聪聪:“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在生活中,你又发现了哪些规律?”
5、作业设计
利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的美,设计一张卡片,母亲节送给妈妈。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放手让学生完成知识,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进行德育教育。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横着看: 首变尾,向前推。
竖着看: 上变下,齐步走。
斜着看:一条线。
7、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设计一定的有规律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本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聪聪家做客,欣赏他家厨房的墙面和地面是怎么设计的?(课件出示墙面和地面的图片)它们的排列时有规律的,引出课题。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
排列规律。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
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观察墙面的排列,探索规律。

找规律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找规律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找规律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115页例1,P117页第1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初步的观察、分析技能,找出循环排列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通过动手排一排、摆一摆、画一画,培养学生运用新知及动手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创作意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循环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循环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4张小动物卡片、ABCD四张卡片。

学具准备:自备本、小正方形8个、水彩笔。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有一道题目想考考你,接受挑战吗?(接受)好,那我们一起来挑战记忆力。

课件出示:给你10秒的时间,看看谁的记忆好。

1、在自备本上画一画你刚记下来的图形吗?(学生画,指名说)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引出通过规律来记)3、揭题:这个规律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那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索,发现规律1、发现规律小东家的墙壁布置得很漂亮,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你能找到墙上的规律吗?仔细观察,同桌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名简单说)师: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幅图的规律。

横着看:师:第一行有哪些图形?圆、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师:那第二行呢?生:也有圆、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师:第二行跟第一行比,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学生观察)生:第一行的第1个图形移到最后,然后依次向前移1格,就变成了第二行。

师:谁再来说一说?(指名说,齐说)师:看第三行(课件演示,学生观察)生:把第二行的第1个图形移到最后,然后依次向前移1格,就变成了第三行。

师:猜一猜第四行是怎样的?(课件演示,边看边说)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横着看有什么规律?(指名学生说)板书: 1 2 3 4教师小结:把上一行的第1个图形移到最后,然后依次向前移1格,就变成了下一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想、验证、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
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总结:我们把这样的几个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移动自己位置的排列叫循环排列规律。
竖着看,观察每列有设么规律,完成教师的提示。
斜着看,它们又有怎样的规律呢?引导学生完成。
2、观察地面的排列,自学规律。
自学提示:
(1)横着看:每一行的( )移到下一行的( )一个,其余三
个依次往( )移动一格。
(2)竖着看:每一列的( )移到下一列的( )一个,其余三
放手让学生完成知识,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进行德育教育。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横着看: 首变尾,向前推。
竖着看: 上变下,齐步走。
斜着看:一条线。
7、 教学反思
个依次往( )移一格。
(3)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 )。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1、巩固练习
例1:画一画 ◇◆□■ ◆□■◇ □■◇◆ __ __ __ __
做一做: ☆★○● ●☆★○ ○●☆★ __ __ __ __
2、多样练习
班级竞选擂台赛
每一个职位后面都有不同的练习题,学生自由选择,回答对应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设计一定的有规律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本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聪聪家做客,欣赏他家厨房的墙面和地面是怎么设计的?(课件出示墙面和地面的图片)它们的排列时有规律的,引出课题。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墙面的排列,探索规律。
(1)观察这个图案,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图形?颜色是什么样的?
(2)观察第一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第一组图形怎样变成第二组呢?下面请你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
(3)第二组图形又怎样变成第三组的呢?请小朋友说说,请你再用学具摆一摆。
(4)第三组图形又怎样变成第四组的呢?(做法和前面一样。)
3、轻松欣赏。播放美丽的规律图片。
4、动手设计图片,评选“小小设计师”。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聪聪:“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在生活中,你又发现了哪些规律?”
5、作业设计
利用规律的美,设计一张卡片,母亲节送给妈妈。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