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触电伤害因素(新版)
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触电伤害却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电器安全事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
触电伤害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影响因素。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用安培(A)来衡量。
人体的神经和肌肉系统对电流特别敏感,当身体接受太多的电流时,会导致神经和肌肉功能混乱,甚至致死。
一般来说,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严重。
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尤其是容易受到电流的影响,电流强度超过0.01A就可能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高于0.1A时,就会出现心跳骤停等严重问题。
电压电压是指电场在电器中产生的电势差。
电势差又称电压,在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电阻器的数量与传输功率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电压是烫伤的基础,而电流才是致命的元凶。
不过,当电压极高时,即使电流很小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人类可承受的最高电压为1000 V,超过这个电压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伤害,可能导致死亡。
电流方向电流方向是指电流流入人体的方式,在影响触电伤害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电流在人体内部流动时,当通过心脏、大脑或其他重要的器官,会对人体产生重大负面作用。
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电流甚至会使心脏跳跃并最终停止。
身体情况人体的身体状况也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之一。
有些人对电流的敏感度较高,对电流的承受能力较弱,身体状况较差的人更容易受到触电伤害。
此外,肌肉的情况也会影响伤害情况。
当肌肉紧张时,对电击的反应就会更强烈。
路径路径是指电流在穿过人体时的路径,其对触电伤害程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电流通过重要器官、神经等敏感区域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行经弱电区域时,如果人体的肌肉不能完全紧张,电流就会穿过这条路径,并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
触电时间触电时持续的时间也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之一,当电流持续的时间越长,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就越严重。
造成触电伤亡的主要因素
造成触电伤亡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根据电击事故分析得出:当工频电流为0.5~1mA时,人就有手指、手腕麻或痛的感觉;当电流增至8~10mA,针刺感、疼痛感增强发生痉挛而抓紧带电体,但终能摆脱带电体;当接触电流达到20~30mA时,会使人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而且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电流为50mA时,就会使人呼吸麻痹,心脏开始颤动,数秒钟后就可致命。
通过人体电流越大,人体生理反应越强烈,病理状态越严重,致命的时间就越短。
(2)通电时间的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这是因为时间越长时,人体的电阻就会降低,电流就会增大。
同时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有0.1S的间隙期。
在这个间隙期内,人体对电流作用最敏感。
所以触电时间越长与这个间隙期重合的次数越多,从而造成的危险也就越大。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当电流通过人体的内部重要器官时,后果就严重。
例如通过头部,会破坏脑神经,使人死亡。
通过脊髓,就破坏中枢神经,使人瘫痪。
通过肺部会使人呼吸困难。
通过心脏,会引起心脏颤动或停止跳动而死亡。
这几种伤害中,以心脏伤害最为严重。
根据事故统计可以得出:通过人体途径最危险的是从手到脚,其次是从手到手,危险最小的是从脚到脚,但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4)电流的种类。
电流可分为直流电、交流电。
交流电可分为工频电和高频电。
这些电流对人体都有伤害,但伤害程度不同。
人体忍受直电流、高频电的能力比工频电强,所以工频电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5)触电者的健康状况。
电击的后果与触电者的健康状况有关。
根据实践资料统计,认为肌肉发达者和成年人比儿童摆脱电流的能力强,男性比女性摆脱电流的能力强。
电击对患有心脏病、肺病、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病等的患者最危险,他们的触电死亡率最高。
另外,对触电有心理准备的,触电伤害轻。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从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的情况。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造成疼痛、肌肉痉挛、电击伤、电流引发的心室颤动甚至死亡。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一般受以下因素影响:1.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人体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A)来衡量。
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根据国际标准IEC60479-1规定,电流强度在2毫安(mA)以下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危害,但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感。
当电流强度超过10mA时,人体会感觉到疼痛。
当电流强度超过30mA时,肌肉就会痉挛,无法松开被电击的器械。
当电流强度超过100mA时,人体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症状。
超过500mA的电流强度可导致心脏停跳。
2. 电压: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一个负载所产生的电势差,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虽然电压不能直接衡量危害,但它与电流强度有关。
当人体接触到高电压时,电流容易通过身体,导致触电危险增加。
3. 触电时间:人体接触电流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在工业、住宅和公共场所,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有许多安全标准和规定规定了安全电压。
1. 工频电压:在工业和住宅中常用的交流供电电压为220V或110V(50Hz或60Hz)。
一般情况下,这些电压是相对安全的,不会直接带来致命的危险。
但是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电压,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痉挛、电击伤和其他伤害。
2. 低电压系统:低电压系统通常指额定电压小于50V(交流电)或75V(直流电)的电路。
这些电压一般认为是较安全的,不会导致直接的生命危险。
但是即使在低电压下,如果接触时间较长,人体仍有可能受到伤害。
3. 安全电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安全电压指的是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50V的直流电或低频交流电。
在这个电压范围内,人体接触电流的危险性较低,一般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除了电压和电流强度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如接触面积、接触位置、身体的抵抗等。
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
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1.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愈大,危险性也食大。
按照欧姆定律,触电时人体跨接的电压(称接触电压)愈高以及人体电阳愈小,电流强度就愈大。
人体电阻是人体内部电阻及电流出人处的过渡电阻之和。
经大量测试得知,人体电阻没有普遍适用的固定数值,它与体形、皮肤状态及接触电压大小有关。
据有关资料叙述,有95%的人在手与手之间、或手与足之间在干燥状态及大面积接触情况下,体内电阻不超过21255%的人不超过1000。
至于过渡电阻当然随皮肤的状况而有很大的差别,干燥皮肤的过渡电阻高,潮湿(如出汗)皮肤的过渡电阻低,因此,潮湿皮肤意味着给触电者增大危险性,触及水管、暖气管及燃气管也同样情况,因为这些管道一般都是自好的接地体。
2.电流类型研究结果证明,直流电流及高频交流电流的危险性不如同样大小的50Hz的交流电流50Hz的交流电流对人的危险性相当于两倍强度的直流电流,频率为10Hz的电流50mA的作用大约相当于频率50Hz的电流10mA。
电流的危险性主要由电流强度及通过人体组织的持续时间共同决定,当50mA电流作用1s能发生致命的心室颤动时,则500mA 电流作用约01s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3.人体状况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的电阻及触电电压有关。
每个人体的电阻各不相同,人体各部位的电阻也不相同,如人体的皮肤、皮下脂肪、骨骼和神经的电阻大,肌肉和血液的电阻小,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为1~2k∩,由人的年龄、职业、性别、体形(高矮胖瘦)等条件所决定。
人体的电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皮肤的状况(潮湿或干燥)、接触电压高低、接触面积大小、电流值及其作用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着的。
皮肤越潮湿,人体电阻越小;接触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小;接触面积越大。
人体电阻也越小。
人体电阻还与温度、气候、季节有关。
寒冷干燥的冬季,人体电阻大;夏季和雨季,气温潮湿,人体电阻小。
当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并有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将会因电流的刺激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医学效应。
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触电伤害是指人体在接触电源或电器时受到电流的侵害,导致身体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触电伤害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
1.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人体能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约为20毫安,若电流强度达到这个范围内,则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呼吸停止。
而在20毫安以上时,触电伤害将更加严重,越高电流强度,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因此,电流强度是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最关键因素,也是保护措施的集中体现。
2. 电压高低:电压高低也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同的电流,电压越高,伤害程度也就越严重,因为电压越高,就意味着所受到的电场力越大,电击力量也就越大。
3. 电击时间:电击的时间越长,伤害也就越严重。
电击时间对触电伤害影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电流持续的时间增长,身体内的组织与器官所承受的电能也就更加丰富,从而产生更多的电解质,造成伤害程度的加重;其二是对于处于意识状态下的人而言,较长时间度的电击线性显著增加了意识混乱、疼痛感觉等不适应症状的产生,同时也可以促进各种紧急反应的加强,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4. 肢体流过的电流路径:肢体流过的电流路径也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之一,不同路径肢体吸收的电流强度不同,从而带来不同的后果。
如果电流流经头、心、胸部等重要器官,那么就有可能产生致命性的伤害。
5. 触电部位:触电部位也是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之一,不同部位对电流的耐受程度和对不同部位的影响不同。
例如,肢体、腿部等肌肉较多的地方,虽然在电流较强时易产生肌肉痉挛,但相对较容易承受。
而对于手、脚等末梢部位而言,可以承受的电流就较为有限,也更容易造成伤害。
6. 电源类型:不同类型的电源会产生不同的电击效应。
直流电源时流经身体的电流稳定,均衡,触电伤害相对较小,但是交流电源通过反复进行正负转换,导致对身体的伤害要比直流电源更为严重。
触电伤害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理
触电伤害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理触电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
一、触电的危险性跟很多因素有关1.电流的种类和频率对人体的影响电流的种类和频率不同,触电的危险性也不同。
根据实验可以知道,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程度略微大一些,频率很低或者很高的电流触电危险性比较小些。
电流的高频集肤效应使得高频情况下电流大部分流经人体表皮,避免了内脏的伤害,所以生命危险小些。
但是集肤效应会导致表皮严重烧伤。
2.电流通过的途径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因电流通过人体一定路径引起的。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最危险的电流路径是由胸部到左手,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路径。
3.电流大小及触电时间长短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与人体重量、心脏大小、触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触电时流入人体电流的大小一超过应有的界限,使开始产生所谓触电的知觉,此时的电流—般称感觉电流。
感觉电流即使作用体内相当长的时间,也不产生影响。
脉冲电流在40-90mA,直流电流在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呼吸肌稍收缩,对心服无损伤。
超过—定量的电流流入人体时,能引起手足的肌肉硬直,丧失活动能力。
过量电流通过心脏时,引起心室纤维颤动,甚至会停止心跳。
触电时,对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电流的大小。
但电击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如直流50mA以下的数值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并不是绝对安全,人体所能承受的电流常常和电击时间有关,如果电击时间极短,人体能耐受高得多的电流而不致于伤害;反之电击时间很长时,即使电流小到8-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
4.人身体电阻人体阻抗取决于一定因素,特别是电流路径,接触电压、电流持续时间、频率,皮肤潮湿度,接触面积,施加的压力和温度等。
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编号:SY-AQ-09698(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Factors affecting the degree of electric shock injury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电流大小的影响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体触电的伤害程度。
不同的电流会引起人体不同的反应。
根据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习惯上将触电电流分为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摆脱电流和心室纤颤电流。
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人体触电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产生的热伤害、化学伤害及生理伤害愈严重。
一般情况下,工频电流15~20mA以下及直流电流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
但如果触电时间很长,即使工频电流小到8~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
3、电流流经途径的影响电流流过人体途径,也是影响人体触电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电流通过人体心脏、脊椎或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性最大。
电流通过人体心脏,引起心室颤动,甚至使心脏停止跳动。
电流通过背脊椎或中枢神经,会引起生理机能失调,造成窒息致死。
电流通过脊髓,可能导致截瘫。
电流通过人体头部,会造成昏迷等。
4、人体电阻的影响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流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电阻成反比。
因此,人体电阻是影响人体触电后果的另一因素。
人体电阻由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构成。
表面电阻即人体皮肤电阻,对人体电阻起主要作用。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电阻一般在1000~3000Ω范围。
人体皮肤电阻与皮肤状态有关,随条件不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如皮肤在干燥、洁净、无破损的情况下,可高达几十千欧,而潮湿的皮肤,其电阻可能在1000Ω以下。
人体触电电击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体触电电击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体触电后,电击造成伤害事故的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根据研究和事故统计资料,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见表。
2.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人体各器官的损害程度。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如果沿着人的脊柱通过(如电流从手流到足),或者流过有关生命的重要器官,尤其是心脏,则是最危险的。
4.电源的频率:频率50~ 60Hz的电流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最为严重。
低于或高于这个频率时,其伤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5.触电者的健康状况: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其触电程度是不同的。
如心脏病、肺结核病、精神病和内分泌器官病患者,触电尤其危险。
6.与人的性别和年龄有关:女性对电流较男性更为敏感,小孩摆脱电流的能力较低,遭受雷击时远比成人危险。
7.急救方法:触电后,采取的急救方法是否得当,直接与触电者的生命安全有关。
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
电流(mA)
作用特征
50~60Hz交流电直流电
0.6~1.5
开始感到手指麻刺没有感觉
2~3
手指强烈麻刺
没有感觉
5~7
手的肌肉痉挛
刺痛,感到灼热
8~10
手已难以摆脱带电体,但终能摆脱灼热感增加
20~25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剧痛,呼吸困难
灼热更甚,产生不强烈的肌肉痉挛
50~80
呼吸麻痹,持续3秒或更多时间,心脏麻痹,并停止跳动呼吸麻痹。
人体触电伤害因素
人体触电伤害因素人体触电所受伤害程度取决于下述几个主要因素:1.流过身体的电流,以毫安计量。
它决定于外加电压以及电流进入和流出身体两点间的人体阻抗。
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映越强烈,生命危险性就越大。
20-25毫安以上的工频电流都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电流小于数毫安时,电流主要引起心室颤动而窒息,数百毫安以上的电流,除了引起昏迷、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外,还会留下致命的电伤。
2.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
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臀部或背部至手、手至手也很危险,脚至脚的危险性较小。
此外,电流经过大脑也是相当危险的,会使人立即昏迷。
3.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以毫秒计量。
人体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会因出汗等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大,后果严重。
另一方面,人的一个心脏搏动周期(约为750毫秒)中,有一个100毫秒的易损伤期,这段时间对电伤期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4.人体允许的电流人体对0.5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一般是没有感觉的。
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是不一样的,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这一数值称为感知电流。
这时人体由于神经受刺激而感觉轻微刺痛。
同样,不同的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平均为16毫安,成年女性为10.5毫安,这个数值称为摆脱电流。
一般情况下,8-10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50毫安以下的直流电流可以作为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但这些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是有危险的。
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约30毫安,考虑到可能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5毫安考虑。
5.人体电阻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电路元件接入回路。
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抗(与触电才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从几千欧-几十兆欧不等)和内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
人体触电伤害的因素
人体触电伤害的因素
人体触电伤害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大小: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一般来说,大于10毫安的直流电或者30毫安的交流电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
2. 电流路径: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决定了伤害的严重程度。
如果电流经过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伤害会更加严重。
3. 电流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伤害越严重。
短时间的电流通常只会引起短暂的痛感,而长时间的电流通常会引起组织损伤和烧伤。
4. 电压大小:电压越高,通常意味着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5. 电流频率: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更大,因为低频电流更容易引起心肌纤颤,而高频电流则更容易引起皮肤烧伤。
6. 电阻:人体的电阻决定了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
不同部位的电阻不同,对电流的传导也不同,影响着伤害的程度。
7. 湿度:潮湿的环境会增加人体的电导率,导致电流更容易通过人体,增加伤害的可能性。
8.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体质、心脏状况等差异会导致对电流的耐受能力不同,一些人可能对相同的电流表现出更严重的伤害。
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
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L电流和人体电阻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是电流,电流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的电阻及触电电压。
每个人体的电阻各不一样,人体各部位的电阻也不一样,如人体的皮肤、皮下脂肪、骨骼和神经的电阻大,肌肉和血液的电阻小,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为l~2kQ,由人的年龄、职业、性别、体形(高矮胖瘦)等条件所决定。
人体的电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皮肤的状况(潮湿或干燥)、接触电压高低、接触面积大小、电流值及其作用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着的。
皮肤越潮湿,人体电阻越小;接触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小;接触面积越大,人体电阻也越小。
人体电阻还与温度气候、季节有关。
寒冷干燥的冬季,人体电阻大;夏季和雨季,气温潮湿,人体电阻小。
2.触电的时间电击伤害的轻重还与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有关,一方面,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人体电阻越低;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O.Is的间歇,这0.Is对电流最敏感,假设这一瞬间电流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也会引起心脏室纤维性颤动,及至人体窒息。
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较大,也不会使人窒息或被电死。
可见,人体触电时间在Is以上也是人体的一个生死关(因人的心脏跳动一般在60~90次∕min)。
心脏每跳动一次后休息0∙1s,在休息这一瞬间有电流通过心脏则十分危险。
触电时间达Is必然经过危险点。
国际上公认,触电时间与流入人体的电流之乘积如果超过30mA∙s,就会发生人体触电死亡事故。
3.电流的频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明确指出,人体触电后的纯医学效应与触电电流的种类、大小、频率和流经人体的时间有关。
在交流供电系统中,低频比高频危险,而50Hz属于低频。
4.电流的路径电流通过心脏部分越多,情况自然越严重,一般从右手到左脚至地最严重,从手指头经过手掌到该手的另一批头则较轻。
5.环境影响周围环境潮湿与否及摆脱电源空间的大小对触电程度也有影响,特别是在金属容器中工作,人的脚直接踩在金属容器上,电流很容易通过人体。
人身触电伤害安全知识
一、电流伤害
4.电光眼:指当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表现为眼角膜和结 膜发炎。
5.机械性损伤:指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 (皮肤、血管、神经)断裂、关节脱位及骨折等伤害。
一、电流伤害
(二)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常见的以下几种情况:
⑴当人体将要触及1KV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带电体时,高电压能将空气击穿使其成为导体,这时 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电击。
⑵低压单相(线)触电、两线触电会造成电击。 ⑶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会造成电击。
二、电磁场伤害 三、雷电伤害 四、静电伤害
任务二 人身触电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频率等有关。
三、电流流通的路径与伤害程度的关系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乃至心脏停止跳动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及有关部位会 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严重损伤大脑使人昏迷不醒而死亡;电流 通过脊髓会使人瘫痪。 通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流通过人体路线越短的路径是危险性越大的路径。
四、电流种类和频率与伤害程度的关系
电流的种类不同对人体的伤害不同。直流比交流对人体伤害的轻。 频率不同的交流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五、人体电阻与伤害程度的关系
人体电阻包括皮肤电阻和体内电阻。人体电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与下面若干因素有关: 接触电压:人体电阻的数值随着接触电压升高而明显下降 。 皮肤状况:皮肤潮湿和出汗时,以及带有导电的化学物质和导电的金属尘埃,特别是皮 肤破坏后,人体电阻急剧下降 。 接触面积 其他因素:如电流路径、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什么是触电的方式,包括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触电,也了解了什么是最小致命电流和平安电压,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影响触电损害程度的因素,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影响触电损害程度的因素对触电事故进行分析的结果和试验资料都表明,触电对人体损害程度与以下五个因素有关:(1)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4)电流的种类和频率。
(5)触电者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以及四周环境条件。
上述各因素中,以电流大小和触电时间长短对触电损害程度的影响最大。
触电损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打算人体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人的感觉越剧烈,引起心室抖动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触电死亡的危急性也越大。
电流大小与触电损害程度的关系,通常可用触电时人体呈现的不同状态表示。
对于工频沟通电,一般把触电电流分为三种,即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
感知电流与摆脱电流当通过人体的沟通电流达到0.6~1.5毫安时,触电者便感到微麻和刺痛,这一电流值一般称为人对电流有感觉的临界值,简称感知电流。
感知电流的大小因人而异,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
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摆脱电流也因人而异,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毫安,成年女性约为10.5毫安。
超过上述值的电流,称为不允许通过电流。
通过人体的电流,略大于摆脱电流时,人的中枢神经便麻痹,呼吸也停止,若马上切断电源,就可恢复呼吸,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若超过摆脱电流,时间一长,便会产生严峻后果。
触电损害程度与人体电阻在同样的接触电压下,人体电阻越低,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因此触电损害程度也越严峻。
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
体内电阻基本稳定,约为500欧。
皮肤电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范围较大。
一般状况下,人体电阻约为1000~2000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人体触电伤害因素(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人体触电伤害因素(新版)
人体触电所受伤害程度取决于下述几个主要因素:
1.流过身体的电流,以毫安计量。
它决定于外加电压以及电流进入和流出身体两点间的人体阻抗。
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映越强烈,生命危险性就越大。
20-25毫安以上的工频电流都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电流小于数毫安时,电流主要引起心室颤动而窒息,数百毫安以上的电流,除了引起昏迷、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外,还会留下致命的电伤。
2.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
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臀部或背部至手、手至手也很危险,脚至脚的危险性较小。
此外,电流经过大脑也是相当危险的,会使人立即昏迷。
3.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以毫秒计量。
人体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会因出汗等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大,后果严重。
另一方面,
人的一个心脏搏动周期(约为750毫秒)中,有一个100毫秒的易损伤期,这段时间对电伤期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4.人体允许的电流
人体对0.5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一般是没有感觉的。
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是不一样的,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这一数值称为感知电流。
这时人体由于神经受刺激而感觉轻微刺痛。
同样,不同的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平均为16毫安,成年女性为10.5毫安,这个数值称为摆脱电流。
一般情况下,8-10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50毫安以下的直流电流可以作为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但这些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是有危险的。
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约30毫安,考虑到可能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5毫安考虑。
5.人体电阻
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电路元件接入回路。
人体
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抗(与触电才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从几千欧-几十兆欧不等)和内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
人体阻抗不是纯电阻,主要由人体电阻决定。
人体电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一般认为干燥的皮肤在低电压下具有相当高的电阻,约10万欧。
当电压在500-1000伏时,这一电阻便下降为1000欧。
表皮具有这样高的电阻是因为它没有毛细血管。
手指某部位的皮肤还有角质层,角质层的电阻值更高,而不经常磨擦部位的皮肤的电阻值是最小的。
皮肤电阻还同人体与导体的接触面积及压力有关。
当表皮受损暴露出真皮时,人体内因布满了输送盐溶液的血管而有很低的电阻。
一般认为,接触到真皮里,一只手臂或一条腿的电阻大约为500欧。
因此,由一只手臂到另一只手臂或由一条腿到另一条腿的通路相当于一只1000欧的电阻。
假定一个人用双手紧握一带电体,双脚站在水坑里而形成导电回路,这时人体电阻基本上就是体内电阻约为500欧。
电击电流大小由接触电压和人体阻抗所决定。
人体阻抗主要与
电流路径、皮肤潮湿程度、接触电压、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压力、温度以及频率等有关。
人体阻抗的组成如图19.5所示。
如将两个电极接触人体的两个部分,并将电极下的皮肤去掉,则该两电极间的阻抗为人体内阻抗Zi。
皮肤表面电极与皮肤下导电组织之间的阻抗即为皮肤阻抗ZPl和ZP2。
Zi、ZP1、ZP2的矢量和为人体总阻抗ZT。
现将这些阻抗的特征说明如下:
a.人体内阻抗Zi
根据IEC测定的结果,Zi主要是电阻,只有少量电容,如图19.5虚线所示,其数值主要决定于电流路径,一般与接触面积关系不大,但当接触面积小到几平方毫米数量级时,内阻抗才增大。
b.皮肤阻抗ZP1、ZP2
ZP1、ZP2是由半绝缘层和小的导电元件(如毛孔构成的电阻电容网络)组成,见图19.5接触电压在50V及以下时,皮肤阻抗值随表面接触面积、温度、呼吸等显著变化;50~100V时,皮肤阻抗降低很多;频率增高时,皮肤阻抗也随之降低;皮肤破损时,皮肤阻抗可忽略不计。
c.人体总阻抗
ZT由电阻分量及电容分量组成。
当接触电压在500V及以下时,ZT值主要决定于皮肤阻抗值;接触电压越高,ZT与皮肤阻抗关系越少;当皮肤破损后,ZT值接近于人体内阻。
d.人体初始电阻Ri
在接触电压出现的瞬间,人体的电容还未充电,皮肤阻抗可忽略不计,这时的电阻值称为人体初始电阻。
该值限制短时脉冲电流峰值。
当电流路径从手到手或手到脚而且接触面积较大时,5%分布序(即5%的人所呈现的最小初始电阻值)Z5%可认为等于500Ω。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