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复制完整的说课稿资料

合集下载

DNA的复制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这一课时,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DNA的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DNA的复制方式的发现虽然是选学内容,但是对学生的学会科学的探究,科学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把它作为探究的重点之一,但在知识层面上不作为重点。

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

因此,对DNA复制的过程的探讨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DNA分子复制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DNA复制的概念;(2)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能力目标(1) 通过介绍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拉链和DNA复制的比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教学教案DNA的复制的说课稿

人教版教学教案DNA的复制的说课稿

人教版教学教案DNA的复制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DNA复制的意义、时间、条件及复制过程,构建DNA复制过程的知识网络。

本节课是学生对中心法则的初步理解,为后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1)了解DNA复制的意义、时间、条件。

(2)掌握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3)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品质。

二、说学情1. 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1)对DNA复制意义的理解。

(2)对DNA复制过程的掌握。

(3)对复制酶作用的区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DNA复制的意义、时间、条件。

(2)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DNA复制过程的准确理解。

(2)复制酶的作用及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的理解。

四、说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DNA复制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动画、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DNA复制过程。

3. 设计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细胞分裂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如何保持稳定。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DNA复制。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DNA复制的意义、时间、条件。

3. 课堂讲解:讲解DNA复制过程及特点,重点讲解复制酶的作用和半保留复制。

4. 学生活动:(1)观看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加深对复制过程的理解。

(2)小组讨论:复制酶的作用及复制的半保留复制。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绘制DNA复制过程的示意图。

(2)复习本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7. 板书设计:DNA复制的意义、时间、条件;DNA复制过程及特点;复制酶的作用及半保留复制。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优秀5篇】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优秀5篇】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优秀5篇】《DNA的复制》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dna的复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整个遗传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dna复制的过程,特别是半保留复制。

4.教材处理及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只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顺序是推测-实验证据-复制过程进行。

二、说学法:学生应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来学习本课内容三、说教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把dna复制过程编制成动态过程,使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像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且适当配合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关于dna分子的复制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课题下的,北京奥运会的会幑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导及问题探讨,激起学生和兴趣。

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的时间。

接下来设置问题:dna是如何复制的?让学生积极讨论。

然后才引出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过程的推测,从而得出dna 的半保留复制过程。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充分利用课本的彩图来分析、学习科学家对dna复制过程所做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想,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也掌握一种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析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重带、中带、轻带表示的dna分子的双链构成怎样的,在整个实验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细胞中提取出的dna离心结果说明了什么。

3.3DNA的复制说课

3.3DNA的复制说课

3.3《DNA的复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下午)好!我叫,是生物科目号,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DNA的复制》。

(板书课题)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一、说教材分析1.课题地位:本节课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DNA的分子结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讲述了DNA分子复制的内容,包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三个部分。

本节在教材中属于较抽象较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的化学成分和细胞分裂的知识相联系,同时也是学习生物的遗传变异理论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定了如下几项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多媒体演示DNA复制的过程,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以及特点。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DNA分子复制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学习教材中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让同学们认识到技术的进步在探索真理奥秘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4、说教法: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我采用了观察法、分析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并且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

5、说学法:我将以“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的理念为依据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侧重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一过程的转变。

DNA的复制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复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再次领悟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通过分组探究,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认同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3.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二、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DNA的复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三节。

课时为45分钟。

这节课的内容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非常重要。

本节内容又是学习后面第5章内容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一定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环境分析】本节内容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游戏教学法为基础,自主探究知识为主,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互动式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DNA的复制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3节的内容。

DNA分子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本节课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基因位于染色体让,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规律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DNA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前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对1958年Meselson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前半部分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高考中出现该实验后半部分的实验设计思想,同时发现学生很难将DNA的复制与真核细胞分裂这两个微观、动态过程进行有效整合,结果导致高考失分,因此在此次教学设计中,增加了1958年Meselson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的后半部分,以及1958年Herbert Taylar以蚕豆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实验。

对这节课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将基础知识与经典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由于完成了对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复制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等知识的有效整合,回归到生命活动的真实状态,防止教学时人为地割裂,学生更易理解,同时由于反复使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以很好提升。

(二)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学生已具有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双螺旋结构等基本知识,也已经知道密度梯度离心和同位素示踪等实验方法。

2.能力水平: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心理水平: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所带来的愉悦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提出和解决,建立起一个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3.3DNA的复制 说课讲稿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3.3DNA的复制 说课讲稿

《DNA的复制》说课稿一.教学理念本着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的原则,本节课尝试让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过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方法,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DNA的复制》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三节中的内容。

这一课不仅与DNA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也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生物的生殖、酶、ATP等知识有关,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同时也是对遗传规律进行科学解释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和DNA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就能够理解DNA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了。

因此,这节教材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也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DNA复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复杂的双螺旋结构中进行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因此教材安排了许多师生互动的内容,帮助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说学生高一学生,从能力方面分析,他们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从知识准备情况看,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

但又面临学生对实验方法不了解,动手能力不强,缺乏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等现状。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了解梯度离心的原理。

能力目标:本节内容标准虽没有提出技能性目标要求,但通过模拟科学家探究复制过程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涉及到的内容标准是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分析经典实验,能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

DNA的复制说课稿人教版

DNA的复制说课稿人教版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DNA复制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DNA复制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DNA复制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实验,亲身体验DNA的提取和复制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6)开展课堂小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探讨DNA复制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7)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参与学术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1.重点知识点
① DNA复制的过程
②复制起点和复制叉
③酶的作用:解旋酶、DNA聚合酶
④半保留复制机制
⑤复制误差和修复机制
2.关键词
①复制起点
②复制叉
③酶
④半保留复制
⑤误差和修复
3.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使用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DNA复制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②使用颜色编码来区分ຫໍສະໝຸດ NA的两条链和复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增加视觉吸引力。
③设计一个简短的动画或flash动画来展示DNA复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DNA的复制说课稿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DNA的复制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生物必修2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DNA的复制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DNA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和复制机制,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dna的复制说课稿

dna的复制说课稿

dna的复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DNA 的复制”。

咱们先来聊聊为啥要讲这个知识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你在镜子面前,突然就好奇,自己怎么就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像爸爸多一点,还是像妈妈多一点?这背后啊,其实就藏着DNA 复制的秘密。

咱先看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得理解 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这是知识方面的;在能力上呢,要能通过分析资料和模型构建,提升推理和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块,得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奥秘,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那教学重难点是啥呢?重点就是 DNA 复制的过程,这可是核心中的核心。

难点呢,就是理解 DNA 复制的半保留方式,这有点绕,得好好琢磨。

接下来咱说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我打算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学法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这一块,我是这么设计的。

先导入,我会给同学们放一段小宝宝慢慢长大的视频,然后问:“这小宝宝的细胞在不断分裂,新产生的细胞和原来的细胞长得几乎一样,这是为啥呀?”引出 DNA 复制的话题。

然后就是新课讲授啦。

我会先给大家讲讲科学家对 DNA 复制的早期推测,就像沃森和克里克他们,那可都是大牛。

接着重点来了,给大家展示 DNA 复制的动画,一点点拆解这个过程。

比如说,解旋酶怎么把双螺旋打开,然后引物是怎么结合上去的,还有 DNA 聚合酶怎么把一个个核苷酸连起来。

一边看,一边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都要试着描述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小问题,比如:“要是没有引物,会怎么样?”让同学们开动脑筋。

讲完过程,就得讲讲特点啦。

通过分析一些实验数据,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巩固练习也不能少。

我会出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考考大家掌握得咋样。

最后总结一下,把 DNA 复制的重点再强调一遍。

再来说说教学资源。

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模型道具,这些东西能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

第3节《DNA的复制》说课稿(精品)

第3节《DNA的复制》说课稿(精品)

第3节《DNA的复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2本第3章第3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DNA的复制”一课,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DNA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后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2.重点难点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

因此,DNA复制的过程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2)掌握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及复制的特点。

(3)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2)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DNA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设计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及我们的上课时间,本课时主要采用阅读课本内容,完成知识填空,老师做补充讲解。

课本内容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计算部分内容,老师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辅。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复习导入新课,2分钟)1. DNA分子从整体上看是由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照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立体结构。

2.外侧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交替连接组成,构成基本骨架。

DNA的复制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教案【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时期、过程和条件。

(2)说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

(3)阐明DNA分子复制的实质。

(4)概述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Meselson、stehl的试验以及康贝格的试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指导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研究DNA分子复制的指导意义。

(2)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的确立】由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以及康贝格的实验是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对如何培养细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缺少感性认识,学生自主探究的难度较大,加上本节探究活动比较多,对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高,所以探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及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难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及半保留复制实验分析。

【教学设计思路】1、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把Meselson、stehl的实验编入“积极思维”活动中,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上做出判断的。

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假设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还是分散型复制?然后层层设疑,逐步剖析经典实验。

这过程中有科学方法的学习,还有推理判断能力的提升。

2、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探究任务都不同,有的小组是探究半保留复制,有的探究全保留复制,还有的探究分散型复制。

DNA的复制--教案

DNA的复制--教案

《DNA的复制》说课稿课题: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学科:高中生物必修2课的类型:传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回顾细胞分裂的知识,说出DNA分子复制的时期和场所。

2、观察DNA分子复制的动画,概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进而总结DNA分子复制特点,准确复制的原因及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康贝格的实验和梅赛尔-斯特尔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

2、尝试设计实验验证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DNA复制的条件、特点及实验的分析,养成科学的素养和学习科学家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特点及过程。

教学难点:DNA复制过程,半保留实验的分析。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设计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2、引导回忆,发现问题3、介绍康贝格实验4、用flash课件展示DNA复制的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5、介绍梅赛尔-斯特尔实验,验证假说6、课堂小结7、课后练习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关于DNA分子的复制的教学,教师首先利用课件复习DNA双螺旋结构,提出问题:①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②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根据DNA分子的结构,你猜想一下DNA是如何复制的呢?”,激起学生和兴趣,引入新课。

2、引导回忆,发现问题首先向学生介绍DNA复制的概念, DNA分子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DNA复制的内容(复制的场所,复制的时间)。

3、介绍并分析科学家Kornbe的试验此时教师指出:“随着DNA双螺旋的建立,很多学者都在试图揭示DNA复制的奥秘。

”然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康贝格实验: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首次在试管中人工合成了DNA,他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DNA聚合酶加入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的人工合成体系中发现没有发生DNA的合成,当加入了少量噬菌体的单链DNA以及ATP后,再放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培养,发现其中DNA的含量增加。

高中生物说课稿:DNA的复制

高中生物说课稿:DNA的复制

高中生物说课稿:DNA 的复制
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幺枯燥无味。

为了帮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高中生物说课稿:DNA 的复制一文:
高中生物说课稿:DNA 的复制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DNA 的复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整个遗传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探讨DNA 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3.教学重点、难点。

dna的复制说课稿

dna的复制说课稿

dna的复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DNA 的复制”。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DNA 的复制”是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中的重要内容。

DNA 作为遗传物质,其复制过程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对于理解细胞分裂、遗传变异以及生物的遗传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 DNA 复制的概念。

(2)概述 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3)理解 DNA 复制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 DNA 复制过程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作 DNA 复制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DNA 复制的过程。

(2)DNA 复制的特点。

2、教学难点DNA 复制的分子机制。

二、说教法(一)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DNA 复制的动画和图片,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问题导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 DNA 复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二)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 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三)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分裂的图片,提出问题: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 的复制。

(二)新课讲授1、 DNA 复制的概念结合教材内容,讲解 DNA 复制的概念,强调 DNA 复制是指以亲代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DNA复制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复制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DNA复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再次领悟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通过分组探究,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认同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3.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二、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DNA的复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三节。

课时为45分钟。

这节课的内容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非常重要。

本节内容又是学习后面第5章内容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一定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环境分析】本节内容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游戏教学法为基础,自主探究知识为主,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互动式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第三节《DN的复制》说课稿

第三节《DN的复制》说课稿

第三节《DNA的复制》说课稿自从使用新课程以来,在宁夏已经经历了近5年的时间,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中已成为教学的主流。

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可培养学生解决科学事实的能力。

所以,本节课我尝试通过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模拟研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方法。

在教学一开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DNA复制,首先让学生回顾原先已经知道的DNA结构。

这样就为后面对话所需要的有关DNA 的复制确定了初始目标。

然后通过DNA如何保持连续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发现新的问题。

在学生发现了问题之后,我及时给学生提供实物模型(不同颜色的电线),促使学生构建一个有关DNA是如何复制的假设。

在学生建立了两个假设的基础上,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并建议学生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来验证假设及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在学生讨论分析过程中,我适当的给予提示,以引导学生走上如何正确观察实验结果的方向。

在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并正确预测两种假设下DNA在试管中位置的前提下,教师提出前人已做的实验及实验结果,肯定了学生的验证实验,并让学生修正自己的假设。

然后趁热打铁,列出有关DNA复制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一来,对DNA复制的知识就有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了。

最后,结合相应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自主探索DNA复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直观地展示了DNA复制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自己发现问题,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的复制》的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DNA的复制》。

主要从以下面八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DNA的复制》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遗传学中具有的重要的地位。

据课程目标,本节内容的要求“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是属于“理解水平”的要求。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特征,生理上表现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从能力方面分析,他们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从知识准备情况看,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由于这一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问题情境看教学动画以外,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DNA复制的时间和场所。

2.概述DNA复制所需条件、复制过程及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科学家探索DNA复制的经典实验,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认识DNA复制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科学思
维和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我想通过DNA复制过程动画拉链模拟复制讲解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对半保留复制的推理与验证,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我会通过画简图和动画加重点讲解突出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本节课确定为替代式的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2.学法的选择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回顾DNA结构的有关知识:(1)DNA组成单位是什么?
(2)DNA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以及明星父子照片,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引出DNA复制课题。

这是在学生掌握旧知识基础上,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引申和发展从而而获得新知,符合认知建构理论。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思考: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是否像洗相片似的,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克里克提出的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假说是怎样的,引入对“半保留复制”概念的学习,接下来我使用课件给出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另一假说——全保留复制。

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DNA究竟是以半保留还是全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对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究。

二DNA复制的实验证据
运用课件的方法将经典实验展示给学生,然后层层设疑,逐步分析此实验过程。

首先我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使用同位素示踪标记法的目的是什么?在得到解答之后,让学生领会到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接着我让同学们观察并自主阐述实验结果的现象,在学生清楚讲述了实验现象后,我将设出疑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结果?这一实验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进行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

从而完成对DNA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的学习。

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们已知道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在此时,我将设疑:那DNA复制过程具体是如何的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转入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学习。

三DNA复制的过程
1 关于DNA复制具体过程的教学,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的相关内容,回答出DNA复制的概念,以及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1)DNA复制的概念、场所、时间、条件以及过程。

让学生思考分析后得到答案,放映DNA复制的动画,详细讲解复制过程,即解旋→合成互补子链→形成子代DNA。

最后让学生总结复制特点,准确复制的原因以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新合成的子代DNA与亲代DNA 是不是完全一样的?由问题的回答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对DNA复制过程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共同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 为了加深学生对DNA复制过程的理解,接下来我设置了一个学生活动
合作学习——用蓝、红两种颜色的拉链来模拟复制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1)把拉链比作DNA分子,各部分可以看作什么?
拉链中间的齿——碱基对;两边的布——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基本骨架;
拉链头——解旋酶;拉链拉开后,单独的齿——碱基;
拉链完全拉开后,看作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把蓝色拉链当作亲代DNA,红色拉链当作合成新DNA的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对照课本介绍,模拟并简述复制的过程。

(3)分组模拟,合作学习。

学生代表上讲台边讲解边模拟。

(4)再次播放DNA复制的动画,对刚才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特别要强调的是,新链中的核苷酸是一个个接上去的,而不是像拉链一样成一
条链之后再接上去。

归纳出复制三点过程:1. 解旋2.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3. 形成两个新的DNA 分子
并再一次总结DNA复制所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

(三)归纳总结:
从DNA分子复制方式,复制所需要条件,复制过程等多维度进行总结,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DNA复制在遗传学中的地位。

(四)反馈练习
找五道相关练习题:即有关半保留复制及DNA复制时期、场所、条件及过程的习题。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进一巩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

(五)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DNA分子的复制
一、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二、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

简要体现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

八、反思(设计反思或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设计是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设计的。

运用了大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实验的讲解和观看DNA复制过程的视频,学生能准确的把握学习的要点,对学习内容掌握和理解更充分。

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对与DNA复制相关的计算进行扩充。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