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课程设计报告
建立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建立配送中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作用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组成、运作流程及管理要点。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配送中心选址、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提出配送中心优化建议。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易的配送中心布局方案,并能展示和解释其设计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软件或工具,进行配送中心的相关数据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流行业的兴趣,认识到配送中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配送中心运作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措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软件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配送中心概述- 配送中心定义、分类及功能- 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2. 配送中心构成与运作流程- 配送中心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流程- 配送中心的管理要点3. 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设计- 选址原则、方法和影响因素- 布局设计原则、方法和案例解析4. 配送中心优化与案例分析-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优化- 仓储管理优化- 运输与配送优化- 案例分析与讨论5. 配送中心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常用物流管理软件及其功能- 数据分析在配送中心的应用6. 配送中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配送中心环保措施及实施方法-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策略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配送中心概述、构成与运作流程第二周: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设计第三周:配送中心优化与案例分析第四周:配送中心信息化管理第五周:配送中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实际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确保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相关知识。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配送中心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配送中心设计方案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物流管理物流1302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目录1配送中心选址: (4)精确重心法: (4)1.2 在地图上标注该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 (5)2.总体布局设计 (6)2.1组织结构设计图 (6)2.2各职能部门职责 (6)3.作业流程设计 (7)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 (9)4.1基于SLP的思想进行分析 (9)4.2 该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0)4.3 物流分析 (11)5. 物流周边设施设计 (27)6.总结: (28)7.参考文献: (29)报告正文1配送中心选址: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精确重心法:问题描述假设有一系列点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待定的仓库,或从仓库运出,现在要确定仓库应该位于何处才能使总运输成本最小?这是一类单设施选址问题,精确重心法是求解这类问题最有效的算法之一。
我们以该点的运量乘以到该点的运输费率再乘以到该点的距离,求出上述乘积之和最小的点,即:MinTC-∑ViRidi:TC——总运输成本Vi——i点的运输量Ri——到i点的运输费率di——从位置待定的仓库到i点的距离其中k代表一个度量因子,将坐标轴上的一单位指标转换为通用的距离单位,如英里等。
传统的精确重心法是对上述目标函数求偏微分,然后再使用迭代的方法,计客户X Y每日需求量(吨)Xi-X YI-YXi-X平方yi-y平方平方总和需求量XD YDA 3 1 1.5 -3.2 -8 10.24 61.6225 71.8625 18 54 18B 9 2 0.8 2.8 -7 7.84 46.9225 54.7625 9.6 86.4 19.2C 15 3 1.2 8.8 -6 77.44 34.2225 111.6625 14.4 216 43.2D 13.5 6 0.9 7.3 -3 53.29 8.1225 61.4125 10.8 145.8 64.8E 15 10 1.4 8.8 1.2 77.44 1.3225 78.7625 16.8 252 168F 12 11 1.5 5.8 2.2 33.64 4.6225 38.2625 18 216 198G 6 10 2 -0.2 1.2 0.04 1.3225 1.3625 24 144 240应用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经过以上相关计算得出该配送中心地址选在坐标(8.29,6.69)的位置。
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功能及运作流程;2. 使学生了解我国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 帮助学生理解配送中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配送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配送中心布局和优化配送路线的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配送效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配送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投身物流行业的意愿;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配送中心工作中所需的沟通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关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从事物流配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配送中心概述- 配送中心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配送中心与仓储、运输的关系2. 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 进货作业、储存作业、拣选作业、包装作业、配送作业等环节- 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及效率提升方法3. 配送中心布局与设计- 配送中心内部布局原则及方法- 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的选择与配置4.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信息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5. 配送中心管理- 配送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 绿色物流与配送中心环保措施6. 现代物流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 自动化设备、智能物流系统、物联网技术等- 现代物流技术对配送效率的影响7. 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配送中心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中配送中心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配送中心概述、运作流程第二周:配送中心布局与设计第三周: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管理第四周:现代物流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物流管理与实训》第四章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现代物流技术与应用》第七章 配送中心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案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配送中心相关知识和技能。
配送设计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日益壮大,配送设计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我校组织开展了配送设计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功能布局、设备选型、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配送设计能力。
二、实训内容1. 配送中心基本概念及功能布局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功能布局以及配送中心在物流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配送中心的作用、类型和基本功能。
2. 配送中心设备选型实训课程重点讲解了配送中心常用设备的选型原则、技术参数及性能特点。
包括输送设备、仓储设备、包装设备、装卸设备等。
3. 配送中心流程设计实训课程详细讲解了配送中心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
包括收货、存储、拣选、包装、发货等环节。
4. 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实训课程介绍了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信息化系统,如WMS、TMS、MES等。
5.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训课程分析了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内容,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配送中心设计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配送中心设计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实际案例,按照实训要求完成配送中心设计方案。
3. 案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方法。
4. 交流与讨论实训课程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实训心得,互相学习、交流。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配送中心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
3. 学生对物流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配送中心的布局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的布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布局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2. 使学生了解配送中心内部各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作用;3.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化配送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配送中心进行合理布局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配送中心布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物流行业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配送中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环保、节能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配送中心布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对配送中心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布局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配送中心概述- 配送中心的概念、功能及分类- 配送中心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 配送中心布局原则与方法- 布局原则:效率、成本、安全、环保等- 布局方法:系统布局法、流程布局法、模块化布局法等3. 配送中心功能区域划分- 接收区、存储区、拣选区、打包区、发货区等- 各功能区域的设置及相互关系4. 现代化配送中心布局技术-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 信息技术:ERP、WMS等系统在配送中心的应用5. 配送中心布局实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配送中心的布局案例- 总结成功布局案例的经验和启示6. 配送中心布局优化与创新- 布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网络优化等- 创新布局理念:绿色物流、共享物流等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配送中心概述第2周:配送中心布局原则与方法第3周:配送中心功能区域划分第4周:现代化配送中心布局技术第5周:配送中心布局实例分析第6周:配送中心布局优化与创新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配送中心布局的相关知识。
超市配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

超市配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超市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超市配送中心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关键要素;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超市配送中心的相关技术,如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超市配送中心运营数据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超市配送中心规划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超市配送中心规划的重要性,增强对供应链管理的兴趣;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超市配送中心概述- 配送中心定义与功能- 超市配送中心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 超市配送中心规划步骤与方法- 配送中心选址因素分析- 配送中心内部布局设计-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流程3. 超市配送中心关键要素- 仓库管理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 库存管理策略4. 超市配送中心技术应用- 自动化设备选择与应用- 信息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超市配送中心规划方案- 分析实际案例,优化配送中心运营- 小组合作,进行模拟演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超市配送中心概述、选址因素分析第二周:配送中心内部布局设计、运营管理流程第三周:仓库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第四周:自动化设备选择与应用、案例分析第五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与模拟演练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材第五章“配送中心与物流设施规划”相关联,涵盖了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规划步骤、关键要素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配送中心)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实习报告实习名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物流工程班级 11物流1班学生姓名学号 20111514104实习地点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指导教师宋效红实习起止时间:2013年12月30日至2014 年1月3日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课程设计 (2)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课程设计课程简介该课程将介绍配送中心管理和运作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包括如何管理物流、仓储和运输,并如何协调和优化这些流程以实现高效的配送。
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掌握如何运用现代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来实现配送中心的优化和协调。
课程目标•了解物流、仓储和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能够识别和解决配送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能够协调和优化配送中心的各环节,提高效率和满意度。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物流管理基础1.1 物流概念和演变•物流定义和目标•物流的演变和趋势1.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概念和作用•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和模型1.3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的概念和目标•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技术第二部分:仓储管理2.1 仓储基础知识•仓储的概念和种类•仓储的布局和配置2.2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仓储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第三部分:运输管理3.1 运输基础知识•运输的概念和种类•运输的布局和配置3.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运输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第四部分:配送中心协调和优化4.1 配送中心协调•配送中心的定义和作用•配送中心的布局和配置4.2 配送中心优化•配送中心优化的原则和方法•配送中心优化的工具和技术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工作坊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上将会有相关案例分析和游戏演练,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况来练习实际操作技能。
并且,老师会听取学生对于案例和模拟情景的意见和建议,以增加学生对于即将面对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成绩评价由考试和小组项目两部分组成。
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和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项目将由4-5人组成,每个小组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完成一个实际情景模拟并进行演示。
每组将有20分钟的时间,用来解释模拟的情景、识别和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小组项目的主旨是将课程理论和学习应用到实际情景当中,以便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课程。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课程设计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指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该课程设计涉及到配送中心内的各项功能、流程和资源的规划,以及如何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和运营管理。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增强学生对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的理解和能力。
培养学生对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的思维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探索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领域的前沿动态。
该课程设计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方法,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总之,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设计旨在对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进行全面介绍和研究。
以下是该课程设计所涵盖的主要内容:系统需求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评估配送中心系统的需求,包括整体功能需求、业务流程需求、性能需求等。
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明确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以确保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一致性和成功性。
流程设计:基于系统需求和目标设定,设计配送中心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
重点考虑流程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数据管理:介绍配送中心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方法和工具,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以支持决策和业务操作。
技术应用:探讨与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相关的技术应用,如物流信息系统、智能配送设备等。
介绍其原理、功能和应用案例。
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评估配送中心系统性能的方法和指标,以及如何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风险管理:讨论配送中心系统规划中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
以上是《配送中心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本课程,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课程设计旨在进行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研究和实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电商平台不断涌现。
商品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物流配送实现“秒杀”式的快速送达,使得整个营销环节不断优化。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更快、更准确的配送服务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如何规划和管理配送中心变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设计将具体介绍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流、运营管理等知识,提高他们对配送中心规划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2.掌握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的方法和要点;3.学习如何制定配送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4.学习如何提升配送服务的准确度、效率和成本控制;5.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实战演练。
三、课程内容3.1 配送中心基础知识1.什么是配送中心?2.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和职责;3.配送中心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4.配送中心运作的主要环节。
3.2 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1.配送中心规划的方法和要点;2.配送中心设计的流程和关键点;3.配送中心运作模式和方案。
3.3 配送计划制定和供应链管理1.如何制定配送计划;2.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3.如何优化配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3.4 配送中心管理与优化1.配送中心管理的要点和技巧;2.如何优化配送服务的效率;3.如何控制配送服务的成本。
3.5 实战演练以某大型电商平台为例,进行实战演练,包括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运作模式等。
四、学习方式本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具体包括:1.在线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包括配送中心的基础知识、规划和设计方法、配送计划制定、供应链管理、配送服务的优化与成本控制等内容。
2.实践演练:通过实战演练,学生将了解配送中心规划、设计、运作流程和模式,掌握实际操作技巧,提升实战能力。
3.课堂互动:课程会安排专家进行讲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疑问。
五、课程评估方式1.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功能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包括收货、储存、拣选、包装和发货等环节。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配送中心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配送中心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配送中心的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学习配送中心相关知识,增强对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配送中心概述- 配送中心定义与功能- 配送中心类型及特点2.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收货作业流程- 储存作业流程- 拣选作业流程- 包装作业流程- 发货作业流程3. 配送中心管理- 配送中心布局与设计-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原则- 配送中心信息技术应用4. 配送中心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配送中心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和技巧5. 配送中心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技术应用与影响- 绿色配送中心发展- 配送中心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配送中心概述第二周: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第三周:配送中心管理第四周:配送中心案例分析第五周:配送中心发展趋势与挑战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1.1-1.2节第二周:2.1-2.5节第三周:3.1-3.3节第四周:4.1-4.2节第五周:5.1-5.3节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对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作业流程和管理原则进行讲解,使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
物流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 学生掌握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设施、设备及其运作原理;3. 学生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性能指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并进行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配送中心的相关知识,设计简单的配送方案;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物流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绿色物流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物流配送中心概述:介绍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配送中心的概念与分类- 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配送中心在供应链中的地位2. 物流配送中心设施与设备:讲解物流配送中心的设施布局、主要设备及其运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配送中心的设施布局- 常见物流设备及其功能- 设备运作原理及优化3.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包括收货、存储、拣选、包装、配送等环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收货与存储作业- 拣选与包装作业- 配送与运输作业4. 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介绍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关键性能指标,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数据查询与分析方法- 关键性能指标及其优化5. 物流配送中心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物流配送中心案例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配送中心仓库布局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仓库布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配送中心仓库布局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库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仓库布局,并分析其优缺点。
3. 学生能够掌握仓库货架摆放、物流路径规划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配送中心仓库布局的设计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工具,评估仓库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仓库布局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流行业的兴趣,认识到仓库布局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仓库布局中的人、货、环境安全。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仓库布局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喜欢实践操作,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仓库布局基本概念:介绍配送中心仓库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仓库布局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讲解仓库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影响仓库布局的各种因素。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仓库布局类型及优缺点:介绍常见的仓库布局类型,如直线型、U型、S型等,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货架摆放与物流路径规划:讲解货架摆放的原则和技巧,以及物流路径规划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5. 仓库布局优化方法:介绍常用的仓库布局优化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流优化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6. 仓库布局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仓库布局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配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配送中心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配送中心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理解和运用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3.分析和解决配送中心规划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配送中心规划的基本概念:介绍配送中心规划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配送中心规划的方法:讲解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需求预测、设施布局、运输规划等。
3.配送中心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具体的配送中心规划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讲解配送中心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案例。
2.案例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配送中心规划的理解和应用。
3.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配送中心规划的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软件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估。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根据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配送中心规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实践。
2.教学时间:安排每周固定的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消化新知识。
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课程设计一、引言本课程旨在为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竞争力。
二、课程大纲第一章配送中心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配送中心的概念、特点、功能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典型配送中心的案例分析。
同时,讲解配送中心与物流、供应链的关系,以及配送中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第二章配送中心运营流程设计本章主要介绍配送中心的运营流程和环节,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配送中心的运营流程,提高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介绍如何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来支持配送中心的运营和管理。
第三章配送中心资源管理本章主要介绍配送中心的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等方面的管理。
介绍如何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组织和有效控制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
第四章配送中心服务质量控制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控制配送中心的服务质量,包括服务质量的定义、评估和改进方法。
介绍如何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企业品牌形象。
第五章配送中心安全管理本章主要介绍配送中心的安全管理要点,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标准和流程、应急处理等。
介绍如何建立和落实安全管理机制,确保配送中心的安全运营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第六章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本章主要介绍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包括信息系统的架构、功能、运作模式和技术要求,以及信息化对配送中心运营和管理的影响。
介绍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和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辅以实际操作和实践练习。
课堂讲授以理论知识为主,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探讨。
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场景中,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实际课程设计项目。
书店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书店配送中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书店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布局和运营流程。
2. 学生能掌握书店配送中心在图书供应链中的作用,了解其与其他环节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书店配送中心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如条形码、RFID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书店配送中心在实际运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简单的书店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图书行业的兴趣,激发对现代物流业的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书店配送中心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书店配送中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书店配送中心概述:介绍书店配送中心的概念、功能、布局和运营流程,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2. 书店配送中心在图书供应链中的作用:分析书店配送中心与其他环节的关系,探讨其在图书流通中的重要性,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3. 书店配送中心信息技术应用:讲解条形码、RFID等信息技术在书店配送中心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4. 书店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研究书店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方法,包括库存管理、订单处理、配送策略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5. 书店配送中心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书店配送中心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五节。
6. 书店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设计简单的书店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页眉页脚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实习报告实习名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地点指导教师实习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实习报告目录1.企业背景 (1)2.配送中心规划基本资料分析 (1)2.1数据分析 (2)2.1.1EN分析 (3)2.1.2EQ分析 (3)2.1.3IQ分析 (4)3.货态分析 (4)4.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5)4.1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目的 (5)4.2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原则 (5)4.3配送中心的区域功能规划 (6)4.4配送中心的区域布局规划 (6)4.4.1进出货区的设计 (6)4.4.2库存设计 (9)4.4.3拣选区 (10)4.4.4人工拣选 (13)4.4.5配货检查 (13)5.配送中心物流动线的运作分析 (13)6.配送中心的区域详细规划 (15)6.1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选择 (16)6.2配送中心各区域面积估算 (18)6.3配送中心平面布局图 (20)7.总结 (25)2.1.1EN分析图通过EN分析得知,该配送中心单一订单出货品种数均较大,而商品总品种数(62种)不多,出货品种累计数(349种)比总出货品种数(62种)大出数倍,也比总品种数多得多。
说明该配送中心的订单出货品种重复率高,可以采取批量拣取方式拣货。
2.1.2EQ分析根据ABC分类法对下图中各订单进行分类,得出:10019、10220、10023和10000的订单比重总和为57%,确定为A类订单;10034、10111、10008、10024和10025确定为B类订单;其余的订单确定为C类订单。
通过EQ分析得知,该配送中心可将订单分类管理,保证A订单优先处理,保证A订单的订货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传递,以实现合理而迅速的订单分割。
2.1.3IQ分析根据ABC分类法对上图中各商品进行分类,得出:RS02、RS01和RS41的出货数量比为15%,确定为A类商品;RS39、RS27、RS17、RS31和RS55确定为B类商品;其余的品种确定为C类商品。
配送课程设计

配送课程设计单元一配送与配送中心应知一、配送与配送中心1.配送2.配送中心二、配送流程与配送系统1.配送作业流程2.配送系统构成三、配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第三利润源2.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四、典型配送企业认知1.XXX家电配送企业2.XXX超市配送企业单元二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一、配送中心功能区1.收货检验区2.存储区3.流通加工区4.拣选理货区5.发货待运区6.设备存放与维修区7.其他辅助区域二、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类型1.I型布局2.U型布局3.L型布局4.S型布局单元三配送中心收货作业一、收货作业计划1.配送中心存储设备2.货位优化与物动量ABC分类二、收货作业准备1.货位与托盘占用量确定2.平置库货位面积占用的确定3.人员及设备准备三、收货作业1.收货检验2.物料信息登记3.托盘码放与信息确认4.搬运货物入位5.信息确认单元四配送作业技术与精益化管理一、客户订单处理与拣选单编制1.客户订单有效性分析2.库存分配过程中客户优先权的确定3.拣选方式4.制定拣选策略的依据-----EIQ分析5.拣选单编制与生成二、订单处理与拣选作业1.订单分析2.库存分配3.确定拣选策略4.编制拣选单5.拣选作业6.月台理货三、配送过程中的增值服务一、流通加工服务1.提高物流效率的加工技术2.提高物料利用率的加工技术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加工技术4.提高附加价值的加工技术5.流通加工组织管理二、包装服务1.分装2.集装3.保护包装4.促销包装四、配送路线优化与车辆调度1.配送路线优化2.车辆调度五、配装配载1.车辆配载2.车辆配装六、送达服务1.货物交接2.单证交接3.其他服务单元五配送作业绩效与成本管理一、配送作业绩效管理1.配送作业绩效指标体系2.配送作业绩效管理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1.作业成本法原理2.作业成本法应用实例单元六知识储备与能力拓展一、配送中心选址1.配送中心宏观选址成本最低、距离最短、吨公里最少等2.配送中心微观选址自然环境、周边环境、土地成本、交通条件、地形及开发状况、拓展前景等二、配送新技术1.协同配送技术(1)同业协同配送(2)异业协同配送2.越库配送技术(1)复杂越库配送(2)一般越库配送(3)简单越库配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科技大学配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课程:配送中心课程设计班级:物流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转2015年7月17日【目录1、课程设计背景、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装物流特点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背景及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要求及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配送中心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仓库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库存量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库存品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仓出库订单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月变动趋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订单总量与特征值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箱拆零出库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码盘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配送中心总体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储区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及设计纲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配送中心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AS/RS储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货格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货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选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拆零分拣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货格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货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播种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货格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类货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类输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核打包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分类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课程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背景、条件服装物流特点及发展趋势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由于服装企业本身的原因,服装企业的物流具有自身的特点:1、系统性作为服装生产企业,各种原材料(面料和辅料)的采购、运输,仓储,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物料的管理以及半成品,成品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活动在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内涵丰富的集成系统。
2、复杂性大部分服装生产是一个大批量,订单式生产的典型,服装本身又具有季节性和多样性(款式、颜色、尺码)的特点,服装的销售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都给物流管理带来了难度。
企业管理者们希望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来解决许多难题,比如库存过大的问题,运输中包装的难题,销售过程中商品的多种属性以及退货管理等问题。
3、及时性(由于服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服装物流讲究对需求的快速响应,从接受订单到发货的提前期应尽量缩短,物流信息的沟通更要及时准确。
4、成本高服装业具有多面性,并且对潮流极为敏感的特点,从设计到成品上市这个周期很长,每年的订货会发布的新品新款都是要提前很久就开始设计、寻找供货商、加工再发布,这样的特点要求服装从业者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支撑足够长的资金链。
课程设计背景及条件课程设计背景课程设计背景主要从物流中心产品特点、营销模式、供应链结构、物流网络及通路、中央物流中心、分公司配送中心6个方面阐述。
1、产品特点企业主要经营三种品牌产品:《产品特点如下:2、营销模式3、供应链结构4、物流网络)5、中央物流运作模式6、分公司物流运作模式:课程设计条件课程设计条件有以下内容:\1、中央物流中心订单与库存资料,其中包括(1)中央物流中心出库订单数据(2011全年)(2)中央物流中心库存数据(2011年12月)2、工艺流程与设计纲领,其中包括(1)储区设置(2)中央物流中心工艺流程(3)中央物流中心设计纲领3、中央物流中心建筑,其中包括>(1)建筑结构:立体库+平库(2)建筑图:建筑尺寸、柱距、消防分区、出入口等其中,建筑平面尺寸为168m*80m,其中AS/RS区24m*80m,建筑立面尺寸为AS/RS区高24m,平库高10m;柱距为12m*8m。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包括:(1)中央物流中心需求分析,其中包括:库存分析、出库订单分析、码盘方案设计;(2)中央物流中心总体方案设计,其中包括:配送中心平面布置、配送中心动线分析;$(3)中央物流中心详细设计,其中包括:AS/RS设计、阁楼式箱储区设计、阁楼式分拣区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及目标1、课程设计要求包括四个方面:(1)中央物流中心支持全国销售的物流需求,其储存与分拣能力应满足设计纲领要求;(2)物流中心内部布局应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储区布置应尽量减少输送搬运工作量,减少交叉运输和无效搬运,最大限度地提高内部搬运效率;(3)合理配置储存和搬运设备,提高配送中心的储存和搬运效率,降低物流作业错误率;(4)采用高效合理的分拣和分类设备,保证服装配送中心分拣作业的高效性。
2、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物流中心课程设计成果应满足物流合理性,有较高的运作效率;并且学生能够了解物流中心相关物流设备,掌握数据分析技术,熟练使用CAD办公软件。
2.配送中心需求分析总仓库存分析选取库存最大月分析,库存最大月为2月。
库存量结构表1-1 库存量结构;图1-1 库存量结构图由表1-1可知,在库存量结构中,衣类新品比例为%,裤类新品比例为%,挂装新品比例为% ,配饰新品比例为% ,衣类新品所占比例最大。
由图1-1可知,裤类新品库存量最大,为576220件。
库存品规结构表1-2 库存品规结构由表1-2可知:①在库存品规结构中,衣类新品比例为47%,裤类新品比例为58%,挂装新品比例为36% ,配饰新品比例为54%,裤类新品所占比例最大;②在库存品规结构中,四个产品别合计新品比例为53%。
—图1-2 库存品规结构图由图1-2可知,裤类新品品规数最大,为5613。
总仓出库订单分析出库月变动趋势分析表2-1 出库月变动趋势分析表注:波动系数以平均值为基准,波动系数=最大月/平均月-1由表2-1可知:①1到12月的出库量(件数)、SKU数、订单行数、订单数的平均值分别为421469,,62139,540 ;②最大月的出库量(件数)、SKU数、订单行数、订单数分别为511519,10077,65516,822,对应的月份分别为 2月,11月,1月,11月;/③最小月的出库量、SKU数、订单行数、订单数分别为209377,5553,33975,343,对应的月份分别为 5月,8 月,5 月, 8月;④出库量(件数)、出库量(箱数)、SKU数、订单行数、订单数的波动系数分别为,,,和。
图2-1 总出库变动趋势图从图2-1中可以看出,2月和6月的出库量较大,5月和10月较小;6月和11月出库的SKU数目较多,7月和8月出库的SKU数目较少。
订单总量与特征值分析由出库月变动趋势分析可知,出库量最大月为2月,现对出库量最大月进行以下分析。
(1)产品别订单总量分析]表2-2 产品别订单总量分析图2-2 各产品别出库量、图2-3产品别出库SKU数由图2-2可知2月份衣、裤、挂装、配饰类产品出库量(件数)分别为209893,221386,1403,78837,裤类产品出库量最大。
由图2-3可知2月份衣、裤、挂装、配饰类产品出库品规数分别为307,340,64,83,裤类产品出库品规数最大。
(2)产品别特征值分析表2-3产品别特征值分析`整箱拆零出库分析(1)整箱拆零比例表2-4整箱拆零比例由表2-4可知:①拆零比例的大小按产品别从小到大排序为裤类、衣类、挂装、配饰类,分别为%,%,%,%;②四个产品别合计拆零比例为%。
图2-4整箱拆零出库量分析由图2-4可知,拆零出库量的大小按产品别从大到小排序为裤类、衣类、配饰类、挂装类。
(2)整箱出库总量与订单特征值】整箱物流量表2-5整箱物流量、图2-5整箱物流量由图2-5可知,最大月整箱出库量最大的产品别为衣类,为812箱;整箱出库品规数最大为裤类,有337个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