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脱氮除磷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脱氮除磷的名词解释

脱氮除磷的名词解释

脱氮除磷的名词解释脱氮除磷是一种环境保护技术,旨在减少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脱氮和除磷的定义、原理与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脱氮,顾名思义,是指将水体中的氮化合物去除的过程。

氮是自然界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水体中主要以氨氮和硝态氮的形式存在。

然而,过高的氮含量会加速富营养化,造成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因此,采取脱氮措施对于维护水体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脱氮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生物脱氮,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氮气排放,从而实现脱氮的目的。

另外,物理脱氮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如利用人工湿地、人工气候等方法进行脱氮。

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脱氮的方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将氨氮转化为不活性形态的氮化合物,以降低氮的含量。

除磷是指去除水体中的磷元素,以减少富营养化现象。

磷是植物生长和生物代谢的重要营养元素,但过高的磷含量会刺激浮游植物过度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采取除磷措施对于维护水体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除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生物除磷常常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能够吸附或是存储磷的特性,如细菌、藻类等,通过这种生物体的作用,将水体中的磷元素逐步去除。

化学除磷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物,使磷元素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除磷方法是物理除磷,如利用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等方式,通过植物吸收和沉积方式去除水体中的磷元素。

脱氮除磷技术不仅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也在农业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推广。

在农业中,农田排水中的氮磷含量较高,容易流失到水体中,采取脱氮除磷技术可以减少农田排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态环境。

而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脱氮除磷是处理高氮高磷废水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废水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然,脱氮除磷不仅仅局限于水体处理,也可以应用于土壤改良、农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施用脱氮除磷的技术,可以降低土壤中的氮磷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环境。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2-2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2-2章

总反应式为:
6NO3 5CH3OH 反硝化菌3N2 5CO2 7H2O 6OH
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存在时,它 会以O2为电子进行呼吸;在无氧而有NO3-或NO2-存在 时,则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 体和营养源进行反硝化反应。
在反硝化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伴随着反硝化菌 的生长繁殖,即菌体合成过程,反应如下:
VX C qvw X (qv qvw ) Xe
对上图所示系统进行微生物量的物料平衡计算:
d X dS V qv X0 qv w X (qv qv w ) Xe V y Kd X dt dt


d X dS V qv X0 qv w X (qv qv w ) Xe V y Kd X dt dt
曝气池用于吹脱废水中的氮气,提高污泥的沉 降性能,防止在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d)同步硝化反硝化(SNdN)过程 P150
机理:
1、反应器DO分布不均理论:氧化沟系统
第六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 理(二)——活性污泥法
第五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活性 污泥法过程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工艺设计
应把整个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曝 气设备、回流设备等,甚至包括剩余污泥的处理处臵。 主要设计内容: (1) 工艺流程选择; (2) 曝气池容积和构筑物尺寸的确定; (3)二沉池澄清区、污泥区的工艺设计; (4) 供氧系统设计; (5)污泥回流设备设计。 主要依据:水质水量资料 生活污水或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成熟设计经验 工业废水:试验研究设计参数
2、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需氧量
难点、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及参考答案(06环科)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及参考答案(06环科)

按污泥泥龄△X=9890 ×3000/10/1000=2967kg/d
5、计算污泥回流比R 10000/0.8×QR=3000×(Q+QR) R=QR/Q=32% 6、曝气池需氧量 30000×(250-13.4)÷0.68-1.42 × 2363.6 × 1000=7082kg/d
作业三
6、生物脱氮、除磷的环境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主 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
– 答:脱氮:1、硝化:(a)好氧环境条件,并保持一定的碱度: (b)混合液中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c)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 是20~30℃。2、反硝化:(a)碳源:BOD5/TKN>3~5(b)pH: 最适宜的pH是6.5~7.5(c)溶解氧应控制在0.5 mg/L以下(d)温 度:最适宜温度是20~40℃。 – 除磷:1)厌氧环境条件;(2)污泥龄:SRT=5d天时,除磷效 果87%。3)pH为中性和微碱性(4)温度越高释磷速度越快(5) BOD/TP ≥ 20(6)硝酸盐的浓度应小于2mg/l;
1、估算出水中BOD5的浓度
– – – – – – – – – 悬浮固体中可生物降解部分:0.75×16=12mg/L 可生物降解悬浮固体最终BODL=12×1.42=17.04mg/L BODL转化为BOD5=0.68×17.04=11.6mg/L 确定经生物处理后要求的溶解性有机物,即Se: 11.6+Se≤25mg/L,Se ≤13.4mg/L 按污泥负荷(0.25) V=30000×(250-13.4)÷(0.25 × 3000)=9464m3 按污泥泥龄(Y=0.6,Kd=0.08) V=30000 ×0.6 ×10×(250-13.4) ÷[3000 ×0.8 ×(1+0.08 ×10)]=9858m3取9890m3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
除磷脱氮工艺是水处理领域中常用的工艺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体中的磷和氮,从而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环境。

一般来说,除磷脱氮工艺可以分为生物法和化学法。

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把水体中的磷和氮转化为微生物体内储存物质,从而实现去除。

而化学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剂来沉淀和结合磷和氮,达到去除的目的。

在生物法中,常见的去除磷的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BIOX法)、改良活性污泥法等。

其中,BIOX法是通过在处理污水的氧化池内接入高磷酸盐废水,利用特定微生物利用这些废水中的磷来生长,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而改良活性污泥法则是通过改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来实现磷的去除。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中,除了生物法,还有一种化学法辅助生物法的工艺——生物混凝法。

这种工艺中,一般会先通过生物法去除水体中的氮,然后在处理后的水中加入化学混凝剂,通过混凝沉降将水中的磷去除。

除磷脱氮工艺在现代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地去除水体中的磷和氮,保护水体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全部作业)水污染控制工程

(全部作业)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1章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1、简述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2、简述发酵和呼吸的区别。

3、Monod方程和Michaelis-Menten的异同点和方程式中各参数的意义。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5、某种污水在一连续进水和完全均匀混合的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反应不可逆,符合一级反应,V=kS A,K=0.15 d -1,求当反应池容积为20 m3,反应效率为98%时,该反应池能够处理的污水流量为多大?第2章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各种运行方式有何特点?2.解释污泥泥龄的概念,说明它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3.二沉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般沉淀池有什么不同?在二沉池中设置斜板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4.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中对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控制策略。

6.城市污水厂流量Q=6000m3/d,进水BOD5=200mg/L,出水BOD5=25mg/L,曝气池容积1000m3, MLVSS=3g/L,活性污泥合成系数Y=0.4(mgVSS/mgBOD5), 活性污泥内源代谢系数K d=0.06d-1,计算该活性污泥系统泥龄θc。

7.石油加工废水进水量100m3/h。

曝气池进水BOD5为300mg/L。

出水BOD5为30mg/L,混合液污泥浓度为4g/L。

曝气池曝气区有效容积为330m3。

求该处理站的活性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8.已知曝气池的MLSS浓度为2200mg/L,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经30min沉淀的污泥量为180mL,计算污泥指数,所需的污泥回流比及回流污泥浓度。

补充:9. 生活污水BOD5浓度为200mg/L,处理水量为5000m3/d,拟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要求出水BOD5的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20 mg/L)。

水污染控制工程 名词解释3

水污染控制工程 名词解释3

BOD-污泥负荷:曝气池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螚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COD-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剩余污泥:由于微生物的代谢和生物合成作用,使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生物量增加,经二次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供再处理污水用,多余的排放到系统之外的部分即活性污泥。

折点加氯法:去除水中氨氮时采用的一种化学法。

脱氮是加氯量以折点对应的加氯量为准,所以称为折点加氯法生化需氧量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在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需消耗的氧量。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他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量。

污泥容积指数(SVI):简称污泥指数。

在曝气池混合液经过30min沉淀后每1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脱盐处理,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向树脂填充塔充水水中水中无机盐类通过交换吸附反应得到去除。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水体当中的溶解氧逐步被耗去,到达临界点又逐步回升的过程。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通常污水处理设备的外壳都是金属材质(碳钢、不锈钢)或者玻璃钢材质制作。

不同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染水的敏感度处理工艺和处理后的排放标准都不相同。

污水中95%以上的氨氮(HN3-N)以NH4的形式存在。

通过鼓风曝气,亚硝酸菌首先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菌)NH4+1.5O2NO2-+2H+H2O。

然后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硝酸菌No2总体反应为:NH4+2O2NO3+2H+H2O。

污水处理设备
以上反应在好氧部分进行。

在厌氧部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兼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如碱生产菌、假单胞菌、无色杆菌等)进行反硝化和脱氮。

反消化菌利用NO3中的氧(又称化合态氧或硝化氧)继续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去除BOD5,同时将NO3中的氮转化为氮N2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
反消化菌NO3-+有机物N2+N2O+OH。

除磷原理:
厌氧段优势的非丝状储磷菌分解储存的聚磷酸盐,提供能量,吸收水中大量的BOD5,释放正磷酸盐,降低厌氧段的BOD5,提高磷含量。

公厕污水进入好氧段后,好氧微生物利用氧化分解获得的能量,吸收原水中释放的大量正磷和磷,完成磷的过渡积累,达到去除BOD5和除磷的目的。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以减少污染物质对水体的危害。

脱氮除磷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和吸附等方式来去除水中的氮和磷。

其中,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将水中的悬浮颗粒、藻类等物质截留下来,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

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的氮、磷等物质沉降到底部,进而实现去除的效果。

吸附则是通过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将其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物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药剂来将水体中的氮和磷转化成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从而实现脱氮除磷的效果。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加氢氧化镁、加铁盐、加铝盐等。

这些化学药剂能够与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将其分离出来。

综上所述,脱氮除磷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保护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它通过一系列化学过程将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掉。

脱氮除磷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两个方面。

生物处理是脱氮除磷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生物处理中,利用好氧和厌氧两种微生物的作用来降低废水中的氮和磷含量。

在好氧条件下,氨氮可以被氨氧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可被亚硝酸盐氧化细菌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通过这个过程,废水中的氮被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在厌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反应,废水中的磷可被还原成无机磷。

化学处理也是脱氮除磷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化学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化学药剂和利用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铁等。

这些药剂可与废水中的氮和磷反应,形成沉淀物或沉淀物颗粒,从而使废水中的氮和磷得以去除。

吸附剂则通过其表面特性和吸附能力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综上所述,脱氮除磷是通过利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这些原理的应用可以在废水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1091生化学院2012.61 摘要通过厌氧环境的生化特性、厌氧/缺氧环境效应,系统地研究了A2/O工艺的原理和工艺特点。

总结出:聚磷菌厌氧有效释磷水平的充分与否,并不是决定其在后续曝气条件下过度吸磷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推进聚磷菌过度吸磷的本质动力与厌氧区HRT和厌氧环境的厌氧程度有关。

A2/O对污水的处理如下。

2 设计任务及资料2.1设计任务设计水量 Q=3000m3/d2.2污水水质及设计要求项目BOD5COD SS NH4+-N T-P pH进水mg/L 300 500 100 50 10 6.5~9.0 出水mg/L 10 50 10 5 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A2/O 工艺流程A2/O 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O 工艺于70 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磷工艺(A~/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在好氧磷工艺(A/O)中加一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目的。

3.1 A2/O法工艺选择原因(1)水力停留时间比同类其他工艺少(2)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同步实现脱氮除磷(3)厌氧,缺氧,好氧分别在不同的池中进行,处理效果良好(4)水力停留时间小占地较少,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5)厌氧,缺氧要搅拌,比传统活性污泥多了混合液回流(即内循环)。

3.2 A2/O法工艺处理机理:首段厌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进入的从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为释放磷,使污水中P 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5浓度下降;另外,NH3-N 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的NH3-N 浓度下降,但NO3-N 含量没有变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大量NO3-N 和NO2-N 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下降,NO3-N 浓度大浓度下降,幅度下降,而磷的变化很小。

废水脱氮除磷原理

废水脱氮除磷原理

废水脱氮除磷原理
废水脱氮除磷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以达到净化废水、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废水脱氮的原理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氧化剂(如氧气、臭氧等)被引入到废水中,与废水中的氮物质发生反应。

氧化剂可以将氮物质氧化成为更容易去除的形态,如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处理,将氧化后的产物从废水中去除。

废水除磷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淀、生物吸附或沉淀和生物两种方式来实现。

化学沉淀是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磷与药剂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磷的目的。

生物吸附是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的吸附能力,将废水中的磷物质吸附到生物体的表面或细胞内部。

沉淀和生物两种方式常常结合使用,以增加废水除磷的效果。

综上所述,废水脱氮除磷主要是通过氧化和沉淀、吸附等方式来实现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调整工艺参数和控制操作条件,可以高效地脱除废水中的氮和磷,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

污水脱氮除磷原理

污水脱氮除磷原理

污水脱氮除磷原理
污水脱氮除磷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旨在降低污水中的氮和磷含量,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脱氮的原理通常采用生物脱氮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硝化-反硝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逐步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再转化为硝酸盐。

同时,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气可以通过通气系统排出。

除磷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溶解性磷酸盐转化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常用的除磷方法包括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

化学除磷通常采用加入金属盐溶液(如氯化铁、氯化铝等)的方式,金属离子与磷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金属磷酸盐沉淀。

这些沉淀物随后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池被除去。

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和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磷酸盐转化为多聚磷酸盐,这些多聚磷酸盐可以沉积在活性污泥中。

在后续的污泥处理过程中,这些磷酸盐有机体可以被分解,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综上所述,污水脱氮除磷的原理一般是通过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氮和磷转化成沉淀物或沉积在活性污泥中,从而达到减少水环境污染的目的。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二、填空题(21×1′)6.按引起吸附作用力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

7.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常温稀溶液中阳离子的()愈高,它的交换势愈大。

同价阳离子的()愈高,则交换势愈大。

8.反渗透过程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和()。

9.通常把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分为()和()两个阶段。

10.曝气池按混和液在曝气池中的流态,可分为()、()和()三种.11.普通生物滤池通常选用()滤料,采用()布水系统;而高负荷生物滤池则选用()的滤料,采用()布水系统.12.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13.A2/O除磷工艺中的聚磷菌具有()和()的特点。

6.(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交换吸附).7.(离子价数)、(原子序数).8.(必须有一种高选择性和高透水性的半透膜)、(操作压力要大于溶液的渗透压)9.(吸附)、(稳定)。

10.(推流式)、(完全混和式)、(循环混和式)。

11.(实心拳状滤料)、(固定喷嘴式)、(塑料和树脂合成的人工滤料)、(旋转式)。

12.(水解产酸)、(产氢产乙酸 )、(产甲烷).13.(厌氧释磷)、(好氧吸磷)。

四、论述题(36′)24.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7′)答: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判断某种废水能否采用生化处理的可能性。

(2分)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两种:(1)参数法。

常用BOD5/COD或BOD5/TOD 的值来表示。

一般认为当BOD5/COD﹥0.4时,此种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5/COD﹤0.2时,此种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

(2.5分)(2)耗氧系数法,其它略。

(2.5分)25.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取混和液500mL,注入500mL的量筒内,30min后沉淀污泥量为150mL,试求污泥沉降比。

若MLSS为3g/L试求污泥指数.根据计算结果,你认为该曝气池的运行是否正常?(6′)解:污泥沉降比SV=150/500=30%(2分)若MLSS为3g/L,则污泥指数SVI=SV×10/MLSS=30×10/3=100(mg/L)(2分)SVI值介于50~150之间,曝气池的运行正常。

化学法脱氮除磷方法

化学法脱氮除磷方法

化学法脱氮除磷方法说实话化学法脱氮除磷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就说脱氮吧,常见的有化学沉淀法。

我最开始想把氨氮去掉的时候,就想到加一些镁盐和磷酸盐,让它形成磷酸铵镁沉淀。

我就按照理论上的比例把这些东西加进去,结果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个反应对pH值要求很苛刻。

就好比做蛋糕,各种材料都放对了,可是烤箱的温度不对,那蛋糕也做不好。

我当时没有严格控制反应的pH值,这个pH值啊,得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才行,就像做一件事周围环境得正合适一样。

把pH值调好之后,脱氮的效果明显就好多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折点加氯法去除氨氮。

这个我刚开始尝试的时候,氯的量老是把握不好,不是加多了浪费,就是加少了脱氮不完全。

我一次一次地试氯的剂量,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地找到那个平衡点。

加少了,就像大扫除没扫干净角落;加多了呢,一是浪费,二是可能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影响,就像炒菜放盐放多了太咸还对身体不好。

脱磷也是,我试过用铁盐来化学沉淀除磷。

但是铁盐的种类不同,效果差别还挺大的。

我开始用了一种铁盐,效果不咋地,还以为是这个方法不行。

后来换了另一种铁盐,才发现效果好多了。

这就像咱买衣服,看着同一个样式的,不同的布料穿着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而且这个化学沉淀除磷的反应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搅拌很重要,就像喝奶茶得搅拌均匀才能尝到每一个味道一样。

如果不搅拌好,沉淀可能就不均匀,磷就不能很好地被去除。

如果是化学法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污水中的其他物质可能还会干扰反应。

像有些物质可能会和你加入的药剂反应,消耗掉一部分药剂,让脱氮除磷的反应达不到预期。

这就要求我们得提前了解污水的成分。

比如说有一次我没提前检测污水里的成分,加入药剂后效果奇差,后来一检测才发现有一些还原性的物质和我的药剂反应了。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一定要先做好污水前处理或者充分了解污水的成分,这样化学脱氮除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

不确定的地方呢,有时候不同的水质条件下,同样的化学方法可能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

水污染控制工程 Wastewater Treatment一、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BOD5(5日生化需氧量):指5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二)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1)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阻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置。

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1.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预处理手段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2.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沉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3.沉淀类型(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脱氮除磷与城 市污水深度处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生物脱氮 第三节、磷的去除 第四节、同步生物脱氮除磷 第五节、城市污水深度处理
第一节、概述
N、P的来源
1. 农田化肥 2. 牲畜粪便 3. 污水灌溉 4. 城镇地表径流 5. 矿区地表径流 6. 大气沉降 7. 水体人工养殖
富营养化
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 水质污染现象。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级标准 二级 三级 A 标准 B 标准 标准 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 )
50
60
100 120①
2
生化需氧量(BOD5)
3
悬浮物(SS)
78
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
氨化反应 硝化反应 反硝化反应
1. 氨化反应
有机氮化合物在好氧菌和氨化菌的作用下: • 有机碳被降解为CO2 • 有机氮被分解转化为氨氮
RCHNH2COOH 好氧菌/氨化菌RCOOH CO2 NH2
好氧
2. 硝化反应
好氧
硝化菌将氨态氮进一步分解氧化,使NH4+ 转化为硝酸盐氮。
根据(3)式,每氧化1g NH3-N:
•消耗7.07g碱度(以CaCO3计) •合成0.17g新细胞。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溶解氧:1.2~2.0mg/L
pH: 8.0~8.4 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
BOD值过高,将使增殖速度较快的异养型细菌迅速增 殖,限制硝化菌增殖
适宜温度:20~30℃ 硝化菌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最小世代时间
缺点:
流程长,构筑物多,基建费用高; 需要外加碱和碳源,运行费用高; 出 需水要中后往曝往气存池在 加一以定去量除的;甲醇,形成BOD5及COD, 管理较为复杂。
两级生物脱氮工艺
将三级生物脱氮工艺的一、二级合并
A1/O (Anoxic/Oxic)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回流硝酸盐,在反硝化反应器中
2NH
4
3O 2
亚硝酸菌
2NO
2

4H

2H 2O
2NO2 O2 硝酸菌2NO3
NH
4

2O2
硝化细菌
NO
3

2H

H2O
14 64
硝化需氧量
1 g 4.57g (NOD)
2. 硝化反应(con’d)
55NH4++76O2+109HCO3--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为3d) 有NO毒x-物N、质高:浓重度金的属有、机高基浓质度、的部NH分4-有N机、物高以浓及度络的
合阳离子等。
3. 反硝化反应 缺氧
在缺氧状态下,利用反硝化菌将硝酸盐和亚硝酸
盐转化成N2
外源反硝化:外来碳源
1.08CH3OH +NO3--+0.24H2CO3
0.06C5H7NO2+0.47N2 +1.68H2O+CO2+OH-(细胞)
10
20
30 60
10
20
30 50
4
动植物油
1
3
5
20
6
石油类
1
3
5
15
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1
2
5
8
总氮(以N 计)
15
20
-
-
9
氨氮(以N 计)②
5(8) 8(15) 25(30) -
总磷 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 1
1.5
3
5
10 (以P计)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 0.5
1
3
5
脱氮除磷
物化法
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石灰法、折点 氯化脱氮、空气吹脱法、化学沉淀 生物法 生物脱氮除磷
第二节、生物脱氮
生物脱氮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生物脱氮工艺
传统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两段生物脱氮工艺 A1/O (Anoxic/Oxic)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及其设计
有机废水中含氮物质
• 有机氮: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胞壁酸、尿素 • 无机氮: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
来源
酒厂废水 制革废水 纸浆废水 木材防腐工业 铝二次冶炼 二硫化钠生产 印刷电路板
氨氮浓度 (mg/L)
来源
5-380 谷物加工
83-159 咖啡废水
264 乳品废水
32 土豆加工
0.3-350 合成橡胶废水
260 胶合板
300+ 动物胶
氨氮浓度 (mg/L)
45 11-78 5-625 5-40 31-76 397-450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碳源: BOD5∶TN之比大于4 pH:最适宜的pH是6.5~7.5。 溶解氧浓度:≤0.5 mg/L。 温度:20~40℃。
传统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三级生物脱氮工艺的主要特点
优点
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并 各自回流在沉淀池分离的污泥,过程控制明确,反应 速度快且反应进行较彻底,脱氮效果较好。
A1/O优点
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基建费用大幅度节省; 不需要外加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好氧池设在缺氧池后,不需要再建后曝气池;
缺氧池在好氧池前,既可减轻好氧池的有机负 荷,也有利于控制污泥膨胀;
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消耗 的碱度一半左右,对含氮浓度不高的废水可不 必另行加碱。
N2
被还原成N2,达到脱氮目的;
内循环(硝化液回流)
原废水
反硝化反 应器(缺氧)

BOD去除,硝 化反应器(好氧)
出水 沉淀池

回流反硝化菌,保证反硝化反应器中微生
物的浓度,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C源
污泥回流
分建式A1/O 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剩余污泥
A1/O流程中的缺氧和好氧池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构筑物,也 可以合建在一个构筑物内,使用隔板将两段分开。
C5H7NO2+54NO2--+57H2O+104H2CO3
(1)
(亚硝 化菌)
400NO2--+NH4++4H2CO3+HCO3--+195O2
C5H7NO2+3H2O+400NO3--
(2)
(硝 化菌)
N
H4++1.8
6O
2+1.98
HCO
-3
(0.0181+0.0025)C 5H7NO2+1.04H 2O+0.98NO3--+ 1.88H2CO3 (3) (亚硝化菌 +硝 化菌)
每利用1g NO3--N,消耗2.47g甲醇(约合3.7gCOD),产生 0.48g新细胞和3.57g碱度。
内源反硝化:以机体内的有机物为碳源
C5H7NO2+4.6NO3-(细胞)
2.8N2 +1.2H2O+5CO2+4.6OH--
总反应式:
5CH3OH+6NO3--
3N2 +7H2O+5CO2+6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