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高中美术教学中人文价值论文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初探【摘要】美术是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的基础体现形式.本文对如何提升高中美术中人文价值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人文价值培养方式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对学生的人格、品格、素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促进作用。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放松紧张学习气氛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价值的教育,这是美术老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学生人文价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培养过程,不是一两节课堂就能实现的,需要美术老师从长远教育角度上对学生逐渐渗透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就是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目前高中美术教育还是走传统的教学路线,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直接灌溉给学生,没有一定的创新和创意,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一味的听课、画画,使教学课堂缺少激情,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无聊,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改善师生关系,加强人文关怀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余学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沟通、交流,是学生将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从而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分为,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老师需要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
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去关怀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在面对老师时消除那种心理上的沟通隔阂,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养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美术的乐趣,用人文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中感受到人文的关怀。
二、将人文价值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情境中美术教材当中的美术作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通过作品可以对人文思想加以反射,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将人文价值元素融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感受人文价值的同时,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刻解读。
通过实践证明,如果想要让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的体现以及形成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将学生生活当中的人文思想引申到教学内容当中,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堂中解脱出来,融入到更为广阔的教学世界中,使美术教学课堂转变为对学生人文的教学课堂。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作者:刘美兰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09期黑格尔将美术尊为各民族最早的老师,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指出:“科学的探索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
”而这种美同时也蕴藏于各学科之中。
基础教育阶段,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探索学习,获得这种美的享受。
这种对美的感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传统的美术课程所能给予的,因此,作为小学美术老师的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及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时感受到美的存在,让学生从幼小的心灵里就能感知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感受到美术之美,从而获得学习美术的乐趣。
一、人文性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美术是具有人文性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对此有着明确的定义,美术课堂中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括人的价值、情感、思想等,它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
优秀的美术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及人文环境下诞生的。
任何一部美术作品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民族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术教学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并由此带给我们种种感动、美、力量和神奇。
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智慧去揭示,用心去感悟。
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从“人文”角度进行发散,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人的情感、价值观、生存态度等关系,关心人类的文化现象,对各种人文学科中蕴藏着的美的因素进行挖掘提炼,并以美术学科的直观形式展示出来,这种带有生命意义的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和舒缓,更能让学生的心灵趋于充实和完美。
优秀的教师往往更善于运用各种丰富的课堂语言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一个更宽广的领域,给人以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花鸟意境中走进关注生命的世界,从山水田园里迈入人类生存的环境,从现代艺术形式中进入科技艺术的范畴等,将美术课堂进一步拓展,打破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一些共性的东西,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各有所得。
让人文关怀走进美术课堂
教育科学
艺术教 育
让人文关怀走进美术课堂
吴良泉 ( 福建省南靖县第二 中学 330 ) 663
摘 要 :美术课 程 具有人 文性质 , 旨在 陶 冶学 生的 情操 、提 高 平稳 。 ”正 是这位 教 师深 厚 的人 文素 养保 护 了学 生对 外 界事物 的 审美 能力 。在 美 术课 堂教 学 中 ,尊重 学生 个性 ,体 现人 文 关怀 ; 好奇心 ,保 护 了学 生创造 性思 维 。 品题 画诗 ,感 受人 文精 神 ;鉴 赏作 品 ,升 华人 文 内涵 ,能 够促进 二 、品题 画诗 ,感 受人文 精神 学生 个性 的形 成和全 面发展 。 中 国 自古 是个 诗 的 国度 ,律 诗 、 绝 句 、 小令 、散 曲 ,流 派 关键词 :美术教 育 ;人 文关怀 纷呈 。诗 歌 是用 形象 来 说话 的 ,诗歌 的 意境 是在 直觉 形象 的 实境 基础 上 , 以具体 的物 象 为依 托而 产生 的 美学 境界 ,是 情 与景 、意 美术 是一 种 分享 人类 经验 的特 殊 方式 , 是一 种特 殊 的语 言 , 与象 的 融注 、神 与物 的浑 成 , 即作者 主 观 内情与 客观 外物 的 感应 它是 人类 文化 最 早和 最重 要 的载 体之 一 。美 术教 育承 担着 审 美教 而形 成 的艺 术 审美空 间 。 中国 的绘 画一般 都 有借 物抒 情 、托 物言 育 的重任 ,是培 养学 生形 成 全面 人格 的重 要 途径 。美 术课 程 具有 志 的特 点 ,中 国的 古代 诗歌 创作 也都 遵 循此 规律 ,两 者 都强 调创 人文 性质 ,旨在 陶冶 学生 的情 操 、提 高审 美 能力 ;发 展学 生 感知 作需 将 情感 和作 品联 系 在一 起 ,作 品往 往是 作者 情感 的 流露 , 同 能力 和形 象 思维 能力 ; 引导 学生 参与 文化 的传 承 和交 流 ;促进 学 时 也是 作者 志 向、抱 负 的体 现 。 《 程 标准 》指 出: “ 课 艺术 课程 生个 性 的形 成和 全面 发展 。美术 教学 是体 现 教育 的人 文精 神 的重 是一 种 人文 性课 程 ,它 不再 把艺 术视 为 单纯 的消 遣娱 乐 或单 纯 的 要平 台 。 技艺 ,而是 把它 视 为人 类文 化 的积淀 和 人类 想象 力 与创 造力 的 结 尊重 学生 个・ ,体 现人 文关怀 I 生 晶 ,具 有极 高 的人文 价 值 …… ”新课 标 将美 术教 育 的基 本性 质 界 《 程 标准 》提 出 “ 识与 技能 ” “ 程与 方法 ” “ 感 、 定 为 人 文 性 ,使 美 术 教 育 从 根 本 上 转变 到 以人 的 全 面 发 展 为 中 课 知 过 情 态度 和价 值 观 ”三维 目标 ,这就 要求 教师 在 课堂 教学 中必 须 改变 心 ,充分 体现 对学 生 的人文 关怀 。 以往 教 学 中过 于强 调 学 科 本 位 , 过于 注 重 知 识 、技 能 传授 的倾 唐 朝著 名 山水 田 园诗人 兼 画家 王维 ,他 的 山水 画为 他 的 山水 向。教 师要 突 出学科 特 征 ,发挥 学科 价值 ,发扬 “ 重 人格 、尊 诗 作 了最好 的阐释 ,如 《 尊 山居秋 暝 》 : “ 明月松 间照 ,清泉 石上 重差 异 、思 想 自由、个性 解 放 、 自知 自 、 自主 发展 ”的人 文主 流 。 ”前~ 句 为静 ,后 ~句 为动 ,以动 衬静 ,反衬 山 中的 宁静 。 律 义精 神 ,推 进美 术 教学 人文 化 改造 ,真 正完 成课 程 的教 育使 命 。 诗 歌 中描绘 了幽静 的景 色 以反 映其 恬淡 心境 闲逸 的情 趣 。苏东 坡 北大 美 学家 叶 朗教授 强调 ,艺术 教育 一 定要 注意 它 的人 文 内涵 , 评 论王 维 ( 字摩 诘 ) 的 《 田烟 雨 图 》说 : “ 蓝 味摩诘 之 诗 ,诗 中 要 使人 感受 到人 生 的美 ,激 励人 们 去追求 自身 的高 尚 ,去追 求 一 有 画 ,观摩 诘之 画 , 画中有 诗 。 ”画给 予 诗 以具体 的形 象 ,诗 启 种 更有 意义 、 更有 价值 的人 生 ,提 升 自身 的精神 境 界 ,这是 美育 发着 画 中 的意态 ,诗 画交辉 、意 境丰满 。 的灵 魂 。 白描 是 中 国 绘 画 的传 统技 法 之 一 ,大 致 接 近 西 洋 画 法 中 的 学 生 是 一 个 真 正独 立 的 、具 有 主 体 地 位 和 自由 意 志 的 “自 速 写 或 素 描 , 其特 点是 用 简 练 的 墨 色 线 条来 勾 勒 画 面 ,赋 形 写 然 人 ”。 学 生 的存 在 是 动 态 、 发 展 、变 化 的 ,而 不 是 静 态 的 , 意 ,不 事烘 托 ,不 施色 彩 。这 种画 法 引入 到诗 歌 的创作 中 ,那 就 它 的人 生是 一个 无止 境 的完 善过 程和 学 习过 程 。根据 多 元智 力理 是 不用 形容 词 和修 饰语 , 也不 用精 雕细 刻和 层 层渲 染 ,更 不用 曲 论 和后 现代 主 义理 念 ,学 生永远 是 学 习的主 体 ,学 习 的本质 是 与 笔 或 陪衬 ,而 是抓 住 描写 对象 ,用 准确 有 力 的笔触 、 明快 简洁 的 社会 以及特 定情 境 相关 的 ,建构 主 义学 习理 论认 为 ,教 师 是学 习 语 言 、朴 素 平 易 的 文字 、干 净 利 素 地 勾 画 出 事物 的形 状 、 光 暗 者 与知 识之 间 的 中介 ,也是 学 生理解 的个 人 意义 与社 会 上 以文化 ( 响 )等 , 以表 现 作者 对 事 物 的感 受 。 马致 远 的 《 净沙 ・ 声 天 秋 为 背景 建立 起 来 的意义 中介 。在 教 学 中,教 师要 把 学生 看作 具有 思》 “ 藤 老 树 昏鸦 , 小桥 流 水 人 家 , 古道 西风 瘦 马 ,夕 阳 西 枯 丰 富个 性 的完整 的人 ,承认 他们 的差异 ,使 学 生真 正成 为课 堂 学 下 , 断肠 人在 天涯 。 ”笔 者通 过 引导 学生观 察 、感 受 、对 比 ,用 习主人 ,保 护 学生 的学 习主 体 性 ,让学 生 自己学 习, 自己感 受事 点、线 、 面 、色彩 、 空问 、 明暗 、质感 等 美术 要素 , 让学 生深 刻 物 , 自己观 察 、分 析 、思考 问题 ,从而 使他 们 自己明 白事 理 , 自 体 会 到 这 首 题 画 诗 使用 了大 量 的 名 词 如 “ 藤 ” “ 树 ” “昏 枯 老 己掌握 事物 发展 变化 的规律 。美 术 中 的形 、色 、质 是人 类情 感 的 鸦 ” “ 古道 ” “ 风 ” “ 马” “ 西 瘦 夕阳 ”等 ,组成 了一 幅 苍凉 的 载 体 ,是 作用 与人 的感 官 的直观 形 象 与符 号, 容易 唤起 人 的情 感 深 秋 晚景 图 ,极力 渲染 悲 凉 的气氛 ,从 画 面 中理解 到 作者 漂泊 天 体验 。例如 ,中 国古代 陵墓 雕 塑一 秦 始皇 兵 马俑 ,俑 的种 类 繁 涯 的孤 寂 愁 苦 之情 。例 如 清 代 兰 竹 高 手 郑板 桥 的作 品题 画 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多 ,且 具有 高度 的写实 性 ,他们 的相貌 、神 情 、性 格各 不相 同 , “ 衙斋 卧 听萧 萧竹 ,疑 是 民 间疾苦 声 。些 小吾 曹州 县 吏 ,一枝 一 有 的稳 健 、有 的威 猛 ……兵 马俑 以巨大 的数 量 构成 ,显 示 了伟 力 叶总关 情 。 ” “ 咬定 青 山不放 松 ,立 根原 在 峭岩 中 。于磨万 击 还 感 、迫 人感 和超 乎 寻常 的威 势 。在 课堂 上 ,教师 不 可 “ 刀切 ” 坚 劲 ,任 尔 东西南 北 风 。”便 可感 知 画家 不与 那些 黑 暗势 力 同流 一 教 学 ,学生 的情 感有 一 定 的特殊 性 ,个 人先 前经 验存 在 独立 性 , 合 污 ,体恤 百姓疾 苦 ,廉洁 奉公 难人 可贵 的高 尚气 节 ! 每 个 学 生 对 每件 艺术 品就 有 不 一 样 的 欣赏 体 验 ,有 不 同 审 美 品 当美 术 课 堂 中 人 文 情 怀 得 以释 放 的 时候 ,美 术 文 化 背 后 所 味。 “ 教育 不 是灌输 ,而 是点燃 火 焰 ” ( 苏格 拉底 语 )。这 时教 蕴 含 的人 文情 感 因素 就会 更好 地 凸显 出来 ,正 如水 墨 画中 的 “ 积 师适 当引 导学 生欣 赏雕 塑 ,因材 施 教 ,便是 给 学生 以心 理上 的 安 墨 ”一 样 ,终将积 淀 出一个 层次 丰 富、水 墨淋 漓的 审美世 界 。 全 和精 神 上安全 的鼓舞 ,将 使 学生 的 思维 更加 活跃 ,探 索 热情 更 三、鉴 赏作 品 ,升华 人文 内涵 加 高涨 。 美 术 作 为 重 要 的 人 文 学 科 ,人 类 不 同历 史 所 创 造 的杰 出的 笔 者 曾记得 阅 读过 一篇 文 章 ,关 于 日本 一 堂美 术 教学 片段 , 美 术 作品 中 ,包含 着人 类对 真 、 善 、美等 最 高价值 的 不懈追 求 。 美 术教 师站 在 三尺 讲 台前 ,手 里拿 着一 个 苹果 ,讲 了许 多 写实 画 古今 中外 的每 一件 优 秀 的美术 作 品身 上 ,都无 一例 外 张扬 着真 、 的要素 之后 , 开始 让学 生作 画 。几 乎每 位 学生 都认 真观 察放 在 桌 善 、 美的 主题 , 蕴藏着 人 文 的精髓 。著名 艺术 家 、教 育家 丰子 恺 面 上 的苹 果实 物 ,依 葫芦 画瓢 。老 师走 下 讲 台,静 静地 观 看学 生 先 生 一生 追 求人 格 的真 、善 、美 ,丰 子恺 的 一生 所体 现 出的 人文 作 画 ,突然 发现 有 一位 学 生没 有按 照他 的 要求 来作 画 ,而 是画 了 精 神 ,为 后人 所 尊从 。他 “ 曾把 人格 比作 一 只鼎 ,而 支撑 这 只鼎 个 方 方 正正 的苹 果 。但 是 ,这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人文性发掘渗透
浅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人文性的发掘与滲透摘要:美术教育不止是美术专业教育,而且是人文教育。
美术教育应体现对学生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文态度和精神追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美术教师的人文素养。
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1《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这一规定明确将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界定为人文性,使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那么教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应当如何发掘与滲透人文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种文化的学习,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必须放到一个特定人文情境中进行。
京奥运会福娃做教学资料,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会读出“北京欢迎您”对世界的盛情邀请。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五福娃应对五行,表明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包括了世界万物,同时也蕴含了中国人胸襟很宽广,海纳百川。
福娃晶晶原型是熊猫,来自森林,代表欢乐,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福娃欢欢原型是奥运圣火,代表激情。
福娃迎迎原型是藏羚羊,来自高原大地,代表健康。
福娃妮妮原型是燕子,来自天空,代表幸运。
五彩福娃,不正是奥运五环的象征吗?五福娃透着吉祥如意,五福临门,是国人祝福时最好听的一句话。
”教师这样一总结,使学生们在对吉祥物造型意义的了解中,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广阔的文化情景中的必要性,也更坚定了通过美术平台授予学生更多人文、社会知识的决心和信心。
养如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教育中人文性的缺失有关,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有必要进一步重视体现人文态度和精神追求。
人文素养在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教学心得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美术课程是对人文性的呈现和追求。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对美术教学的要求。
人文素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美术,并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在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1.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美术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课程类型,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
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想深入理解美术作品,这就需要学生解读作品中的人文特征。
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美术,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
同时,良好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美术现象,进一步加深其对美术的理解,进而促使其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
2.促进学生后期的社会发展在以往的美术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
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没有起到美术教学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理解。
美术具有诸多人文内涵,如艺术美、人性展现等,通过对这些内涵的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养成健全的品格,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如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表现能力等。
这些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美术课堂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1.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美术课堂是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创作美术作品,还需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推动学生人文素养质的提升。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的一家》为题创作绘画,引导学生在绘画前回忆家庭相处的画面,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通过绘画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高中美术教学融入人文精神培养
高中美术教学融入人文精神培养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是当今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主流。
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美术教育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内涵所带来的神奇、感动、力量和美,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心去感悟,用智慧去揭示。
一、人文精神概述人文精神具有五个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
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审美情趣、人文模式、价值取向、理想、信仰,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渡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能力。
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二、在高中美术课堂融入“人文精神”的作用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是人文性质的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美术课程凝聚着人的思想,情感价值等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关注人的精神境界,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美术作品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美术作品往往是各个独特时代的展现,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比如敦煌的壁画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景象,再比如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古代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所有这些美术作品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彰显学生人文价值[论文]
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彰显学生的人文价值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由此可见,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审美观念是美术学科追求的核心。
美术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所谓人文性质即美术课应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个性,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及发展潜能。
许多美术教师反映,有许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不太喜欢上美术课,课堂表现不好,对美术缺乏兴趣。
很大原因是美术教学缺乏人文关怀,过于偏重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训练。
当然,并不是说美术课不需要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我们读小说并不是纯粹看小说表面的字、词、句,而是为了融入小说的情感中,引起我们的共鸣,对于美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代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学而忽略人文科学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已经开始反思。
二、小学美术课教学彰显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人文化教学主张人是知、情、意、行并重的个体,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求得真、获得善、感受美。
这与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目标的落脚点应是价值观,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有把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作为基础前提,三个目标是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都渗透着人文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复兴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被严重忽视,结果导致重模仿轻创造、重功利轻价值、重实用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误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日趋显现。
刍议美术教育的人文特质
刍议美 术教 育的人文 特质
◇ 左 一 未
《 美术新 课 程标 准》 课 程性 质 与 价值 ” 分 中“ 部
指 出 :美 术 课 程 具 有 人 文 性 质 . 学 校 进 行 美 育 的 “ 是
一
个大 的弊端 :学校 美术教学 侧 重对学 生技能 、 技
班 多 如 牛 毛 , 术 班 的 学 生 有 的并 不 爱 画 画 , 是 美 只
对实 施 素质教 育 , 养跨 世 纪复 合 型人 才 , 非 常 培 有 重要 的意义 。 美术新课程标 准》 人文性 ” 《 中“ 的提 出 , 正是社会发展 对美 术教育 的必然要求 与迫切期待 。
思 , 学 教 育 应 该 定 向 于 人 而 不 是 物 !要 加 强 学 生 科
特 定 的教 学情 景 , 能使学 生 在情 绪 上受 到感 染 , 情
感 上产 生共 鸣 . 而达 到加 深理解 课 堂 教学 理 论 , 从
熟 练掌握教 学 内容 的 目的 。在 美术教 学 中 , 心设 精 计适 宜 的教 学情境 , 以使 学生 的情感 随着情 境 的 可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
维普资讯
三、 大力开展探究性学 习
新课 程强 调发展学 生 的综 合素质 , 调学会 学 强 习 , 自主探究 性学 习不失 为新时期 一种 先进 的学 而 习方式 。探究性 学 习注重从人 的境 界 、 操 、 志 、 情 意 责任感等 方面去 界定 目标 , 多 的是 一些 隐性 的具 更 有人文价值 的 目标 。在 实施过 程 中 , 传统课 程 目标 外在于过 程 ,学 生受外在 目标 的控制 失去 主动性 ; 而探究性课 程 目标 内在 于过程 , 教师根 据学 生 的特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新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把美术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这样,一个教师才能说自己的工作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我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并结合现在小学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一、为什么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获得完美的人格。
由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1、社会发展需要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对每一个人的素质都提出了高要求。
而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又是一个人素质培养的关键期。
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课程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增长他们的才智,语言课程以其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含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
经过这种艺术(美术教育)熏陶的学生,必将具有博大的精神境界、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2、美术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新课标将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界定为人文性,使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走出旧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主的美术教育误区的层面上来。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
美术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升人文素养之我见论文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升人文素养之我见《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人文性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那么,何谓“人文性”呢?有人说:从感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从理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也有人说:所谓人文性,是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我想,人文性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多方面的合成,这种合成表现为健康的心态、理性的思维、高尚的情操、自我认识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等,是属于以人对中心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所以,人文素养是无法被“灌输”或“训练”出来的,主要还是靠自主探索和熏陶感染。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彰显“人文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通过美术学习搭建起一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链接之路。
因为美术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社会、自然之间架起沟通之桥,从而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具体表现为: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没有人文修养的教师要想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有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的教师,才能在美术课上体现出课程的人文性质。
平时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人文意识,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大量地阅读有有关历史、文学、哲学特别是美学等方面的著作,并尽可能广泛涉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概况,充实和尽量完善自己知识结构。
只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才会熏陶感染学生。
二、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内涵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美术积淀了丰厚的人文背景,任何一种美术样式都与它赖以产生的地域文化特征有密切的关联。
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民,都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形象。
让人文精神回归高中美术课堂——《美术课程标准》之人文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笔者在美术 教学 中特别 注重创设美 的情境 ,营造审美化 的 课堂 , 以美 的形 象( 教 师仪 表 大方得 体) 、 美 的语 言( 适 合 学生 心 理, 富有亲和力 的语言) 、 美 的作 品( 名家名作 、 教师 范作 、 学生 优 秀 习作) 、 美 的课 件 、 美 的教学 手段 等来 打动学 生 、 感染 学生 , 以 此 引起 学生感情上 的共鸣 , 并将情感 内化 为热爱生活 、 热爱学 习
的动力 。 2 . 活动激趣 , 体验人文情感
养; 发展 美术教 育 中的人 文教 育。 关键词 : 人 文 内涵; 人文体现 ; 人文培养 ; 全 面人格教 育 ; 美 术 教育新理念 ; 教 师人 文素养的提 高 中图分类号: G6 3 3 9 5 5 文i 秘 揭 : A 嘈鳊号: 1 9 9 2 — 7 _ 7 1 i ( 2 o i 3 ) 0 9 — 0 1 1 7
又具 系统形态 , 而且 在不 同学段还 有层次差别 。 作 为高 中美术 教
性 。《 美术课程标准》 中提出 : 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 自主 、 探究 、 合 作式 的学 习方法 , 充分发挥每一 位学生 的主体性 与创造性 , 不 断 体验美好的生活 、 人性 的完善和亲情 、 友情 的珍 贵 , 从而 陶冶 自我 的审美情操 , 发展 自身 的人文素养 。
中学 课 辅导 2 0 1 3 年 第 9 期
让 人文精神 回归高 中美木课堂
《 美术课程标准》 之人文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 何 小 平
摘要 : 美术课程 具有人 文性质 , 是 学校进行 美育的主要 途径 , 它在培养 学生 的人文精神和 审美素养方面起着 不可替代 的作 用。
美术教学中人文内涵发掘论文
浅谈美术教学中人文内涵的发掘【摘要】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定位于人文课,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教材中发掘人文内涵,将是摆在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人通过认真思考和探索,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美术课本中寻找“人文线索”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发掘寻找延伸拓展人文精神人文内涵人本教育人文线索【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63—01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定位于人文课,这就要求我们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
由于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美术课内容主要依据其所选教材,各地虽不尽相同,但基本特点是一致的,即以美术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组织编写教材。
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材料中发掘人文内涵,将是摆在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人通过认真思考和探索,结合教学实践,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线索。
1、从文字中寻找线索任何美术课总配有一定的文字,或叙述或说明,或分类列举,或逐个介绍,或追溯历史渊源,或展望发展前景。
如安徽版七年级13册第9课《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中的一句话“漂亮的建筑、优雅的服装、赏心悦目的绘画、清新舒适的居住环境……这里面都有色彩搭配的功劳”,教师可就此引导学生从色彩欣赏角度去感受古今中外的建筑文明、服装文明,感受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美的能力。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色彩知识,也使他们对人类的勤劳智慧产生敬畏之情,使他们认识到用劳动和创造来美化人们的生活,从而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美术课程标准之人文性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让人文精神回归美术课堂---美术课程标准之人文性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内容摘要】: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课程改革要求,笔者尝试从下面四个方面分析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2、联系实际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让人文精神回归美术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的素养,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人文内涵人文体现人文培养全面人格教育美术教育新理念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一、理解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纵观以前的美术教材大都是以造型训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为主,略兼一点美术欣赏内容。
技能训练加美术欣赏已成为多年来绝大数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这种现状我们将其概括为“有术无美”,而这其中的“美”即是指内容丰富的“人文性”。
美术教育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全面人格的重要途径。
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感情,让人们心身健康地发展,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审美意识,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笔者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在它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
美术中“美术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美术文化绝不是美术的、文学的、历史的、社会各学科的机械的“拼盘”,而应是美术领域的知识、思维、价值、意义、符号系统及其模式,以美术学科为中心,通过美学、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术创作分别展开,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既有独立价值,又具系统形态,而且在不同学段还有层次差别。
作为高中美术教育,要始终围绕如何让美术文化有机化于学生所获知识体系之中,构建符合自我认知情态的美术文化形态及其内涵。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江苏省常州青龙实验小学施筱雯【摘要】美术课堂应该具有人文性质,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文章对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性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
【关键词】美术课堂;人文参透;多元评价一、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内涵与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它是一种人格塑造,是一种生命关怀。
二、美术课中人文性的渗透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感受到艺术之美。
如何通过课堂传递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对美术课人文性质的定义,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而美术教师的现状是: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忽略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学术气息远远大于人文气息。
以至于课堂中一味追求分数、成绩,学生对美术课有概念化的意识:谁画的好,美术成绩就好。
其实,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培养是情商的培养,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
比如,苏少版美术第8册的《石头中的生命》知识点散、多、深,一节课根本不可能一一讲透,而且这些石头离我们的时代太久远,它们既不新颖又不可爱,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
这时候,教师就要用人文性的语言介绍这些镇墓神兽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艺术水平,常见纹饰的由来与特色,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贯穿于课堂中,这节课就会变得生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还会有枯燥感吗?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分析自己的弱势,总结经验与教训,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加大人文知识的阅读,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铸就自己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性,艺术的人文性。
高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郑 晖
【 北京师范大学乌兰察布集宁附中 内蒙古
【 摘
术教 育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关键词 】 高中美术;素养
乌兰察布
0 1 2 0 0 0)
要】 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 中 的必修课程之一, 美术教师既是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 , 又是学生创新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者。高中美
高 中美 术 教学 更注 重基 础 知识 和基 础技 能 的学 习 ,以全 面提 高 学生 的 我省 察 、 自我评 价系 统 。只有 审美 ,只有在 人 们暂 时超 脱 现实 厉 害和现 实 审 美 素养 ,开 拓创 造 性思 维 ,陶冶 高 尚的 审美情 操 ,让 学 生各 方面 得到 全 时 空的种 种 限制 的状 态下 ,才能够 对 感情 作从 容 体验 和沉 静 回想 ,在 其 中 面 的 发展 。一 名优 秀 的高 中美 术教 师 ,除 了要 掌握 专业 的 美术 知识 和技 能 分清 健康 与 病态 , 高 尚与 卑俗 ,美 与 丑 。这种 自我评 价体 系一 旦 在 内心建 外 ,还必 须对 美术 有 一种 感性 与理 性相 统~ ,理解 与感 悟 相统 一 的认识 , 立 起来 ,自我 美育 的 能力也 就基 本具 备 了 。自我美 育 的实施 除 了学校 以外 , 学 生成 年 以后 也可 以在 工作 岗位 、社 会 中实施 。美无 处不 在 ,在 校 园、宿 必 须 具备 应有 的美 术教 师素 养 。 舍 、家 中 、大街 、公 园、赛 场 、 田野 无 处没 有它 的身 影 。从 我们 的服 装 、 1教 师 要秉承 “ 终 身 学 习” 的学 习态 度 如果 教师 在教 学过 程 中给 学生一 碗水 , 那 么教 师必 须 自己拥 有一 桶水 , 生 活用 品 、风景 、建筑 物 中; 在观 看影 视剧 、观 摩展 览 、外 出游 览 、观 看 这个 比喻 很 形象 地强 调 了作 为教 师应 该具 备 的知 识水 平和 能 力的储 备 。但 体 育 比赛 、参 加 比赛活 动 时 ;一个 身影 、一 举手 、一 投 足 、一颦 一笑 等 等 是 ,在 当今 社会 ,信 息 化高速 发 展 ,多 元化 思想 不 断冲击 着 传统 的 固有 体 方 面 ,无 不存 在美 的 景象 。美 育 的终极 目的 ,是审 美人 生态 度 的形 成 ,全 系 ,教师 的一桶 水显 然不 足 以教 会学 生更 多 的知 识和 能 力 。在思 想 日新 月 面 发展 的 个性 的确 立 。而一 个 人无 论在 任何 处境 中 都能 坚持 对 美尤 其是 人 异 的今天 ,教 师要想 培 育一代 又 一代 的人 才 ,自身必 须秉 承“ 终身 学 习,传 格美 的追 求 , 以超 越 现实 厉害 的态 度对 待 人生 ,那 将 是一 至美 境界 ,一 种 承 教育” 的学 习态 度 。 教师 如 果不及 时 跟 随世界 发展 潮流 , 不断 创新 和进 步 , 审美 的最 高境 界 。 这 也是 高 中美术 教学 中 审美教 育 的最 大意 义和价 值 所在 。 那 些传 统而 老套 的知 识和 教学 将会 被社 会所 淘汰 。 4 美术 教学 中培 养学 生的 人文 素养 例如 ,美术 教 师凭借 自 己的经验 和 阅历 无法 全 面地 向学 生讲 述 剪纸 艺 美术 课程 具有 人 文性 质 ,决 定 了美术课 堂 教学 必须 遵 守~ 些新 的 教学 采 取一 些新 的教 学策 略 ,以期通 过 美术 教育 教学 真正 落实 人文 教育 , 术 。这 就要 求教 师 深入 地 了解 到剪 纸是 人 民群 众通 过生 产 生活 而创造 出来 原 则 , 的艺术 , 与每个 地 方 的文化 背 景紧 密相 关 ,反 映 了各地 的风 俗和 习惯 ,是 培养 学生 的人 文 素养 。具体 有 以下几 个 途径 : 4 . 1采 取 多样 化 的课 堂组 织结 构 。 巧妙 设计 教 学活 动 ,人 文 教育 中 的 表 现各 个 地方环 境 美化 、丰 富 有趣 的 民俗活 动 比较 传统 的美 术 形式 。教 师 在 自身 学 习 的过 程 中 ,不但 要 透过 书本 文字 领 略剪 纸 艺术 的技 艺 ,最好 能 教 学思 想核 心是人 性 化 ,即 以学习 者为 中心 。这种 以学 习者为 中心 的教 学 , 身 临其 境地 体 会不 同 地方 剪纸 文化 的风 采 ,深 刻地 感 受和 体会 各地 的剪 纸 把 自我 实现 的抉 择 权 留给 了学 习者 。所 以美 术课 堂教 学 切忌 程序 化 、模 式 艺 术 ,才 有 能力在 课 堂上 向学 生传 授 美术 知识 ,讲 解 不 同地域 的风 采 和劳 化 , 形成 固定 的套 路 ,体现 人 文精 神 的美 术 课堂 教 学应 具有 多样 化 的组 织 形式。 动 人 民的 智慧 。 2 美术教 师应 有较 强 的教 育教 学能 力 4 . 2创 设 良好 和谐 、人 文性 的教 学氛 围 。人文 教育 应 以塑造 “ 全面 而 自 美 术 专业 水平 固然重 要 ,但 美术 教育 还 要突 出“ 教 学” 。美 术教 学 是美 由发展 ” 的人为 宗 旨。美术 是关 系“ 心 灵” 的科 学 ,没 有 良好和 谐 的教育 氛 围 术教 师 的中 心工 作 ,做好 美 术教 学工 作是 对 美术 教师 的 要求 。认 真钻 研 教 就没有 思 想 的 自由 ,也就 不会 有美 术创 造 力和 鉴赏 力 为核心 的审美 心理 结 材 ,不 断改进 教 学方 法 ,研 究、 分析 和组 织 教材 ,是 教 师教 学 的重要 基本 构 的构 建 ,创新 精 神和创 新 能力 的培养 就 是一 句空 话 。 功之 一 。 美术 课要 上得 生 动, 教 师就 要对 教 学方 法和 内容 不断 进行 创新 “ 听 4 - 3加 强人 文互动 , 建构 民主 的师生 关系 。 师生关 系直 接影 响学 生学 习、 课” 、“ 评 课” 、“ 集 体备 课” 无疑 是提 高教 育教 学 水平 的有 效方 法 ,“ 三人 行 必 成长过 程 中的心理 状态 。教师在 教学 中应 相信学 生 的 自我 发展 , 积 极创 造机 有我 师焉 ” ,通过 听课 我们 可 以学 习其他 教 师好 的教 学方 法 ,并 对不 好 的方 会发挥 学 生的主 动性 。教师 要善 于作积 极 的“ 倾 听者 ” ,要时 时 以宽容 的态度 法 引 以为戒 ,杜 绝 再次 出现 ;通 过 评课 我们 可 以及 时地 发现 自身所 存在 的 欣赏 学生 个性化 的表现 ,关注 学生 每一个 微小 的进 步。所 以教学 必须 让他们 问题并 解决 问题 ;“ 集 体备 课” 是众 人 智慧 的 结 晶,可 以采众 家之 长 ,更 好 时时 体验 到他们 的个 性所 能受到 的尊重 ,以及教 师对他 们 的关怀 。 地 提高 备课 质量 ,减少 教 学失误 的 发生 。工 作 十年 来 ,我在 听 课与 评课 与 4 . 4 美 术教 育 要提 高 学 生艺术 评 价 能力 。美 术 教育 要在 学 生生 活 经验 集 体备 课 中受益 匪 浅,这 让我 尽快 地 成长起 来 。 的基 础 上 ,认识 了解 中 外传 统文 化及 世界 多 元文 化 ,拓展 文 化艺 术视 野 , 3 通 过教 学 。使审 美成 为一 种 内在 的必 须 、必然 从而 获 得感 受美 、创造 美 、鉴赏 美 的能 力和 健康 的 审美情 趣 , 并最终 帮 助 自我美 育 ,又 称审 美 的 自我修 养 ,指个 体 既是 施教 者也 是 受教 者 ,在 学 生发挥 自己 的艺术才 能 ,实现 自己 的抱 负 。 审美方 面 自己向 自己施 教 。一切美 育 受教 者 , 他 在 审美 心理 上成 熟 的表现 , 万 木 逢春 时. 风 光 无 限好 。 时代赋 予 新世 纪 教师 的任 务 与过 去 “ 师 徒 关 就 是 能在 审美 活动 中取 得 高度 自觉 , 自己教育 自己 , 自己陶冶 自己 。美育 系” 中的师 傅 之职 已迥 然 有别 , 在 美术 欣 赏课 中培 育 人 文素养 正 是 时代 的 召 自身 的特 点十 分 有利 于受 教 形式 向 自觉形 式 过渡 。“ 通过 自由给 予 自由” 这 唤 。在 美术 欣赏 课 中, 重视 学生 的 自我评 价 、教学 生学 会 品味生 活 、学到 做 审美 原 则 ,不但 体现 为 审美 中感 受 、判 断和 创作 的 自由,而 且体 现 为 审 人 道理 、 学会 审美 创造 美, 这 是美 术新 课标 标准 对科 学 人文价 值 的体现 , 是 美 美体 验 的 自主 性 。审 美心 理 结构 的完 善 ,实 际上 是建 立起 对 审美情 感 的 自 术 教育 目标 之 ~, 是对 现代 教育 本质 认识 的 一次 飞跃 。
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学理念,挖掘美术作品蕴含的人文内涵,构建人文气息的美术课堂文化, 形成具有人文品质的评量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有效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美术学科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是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对绘画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熏陶;二是过于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过难、过深,严重脱离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教学中过多地采用接受式方法,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而忽视个性教育,最终导致学生机械地模仿。
由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非常明确的量化标准,常常被教师所忽略。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美术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现行的美术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
美术课教学趋向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美术从高雅的殿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精神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确定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学理念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美术在人文教育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这是由于它的人文性质决定的。
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的都是文明的结晶,而美术则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相当一部分靠美术来体现。
如我们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墓室壁画想到了埃及;由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想到了法国;由悉尼歌剧院想到了澳大利亚等。
美术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就 从一 个 极端 走 向另 外 一 个 极 端 。 “ 能技 法 ”我 们 可 以理解 为 种 状况 ,达到 自我 实现 。 这就 是 说 ,艺术 教 育 的 目标是 促 使少 年 一 技 美术 的 “ 工具 性 ’ :,新课 标 所 说 的 “ 改变 ”是指 改 变传 统 的单 一 儿 童 自发创 造力 与人 格 自然 地成 长 。 的 技 法 传 授 , 即 教 师 不 是 为 传 授 技 法 而 传 授 技 法 ,而 是 要 做 到 具 有 了人 文 性 的新 课程 将 使 美 术 学 习 变 得 更 加 轻 松 、 更 加 “ 具 性 ”和 “ 文 性 ” 的有机 统 一一 工 人 。要 做 到 “ 具性 ”和 “ 工 人 丰 富 多彩 、活 泼 多样 。美术 课 堂教 学 可 以从 “ 文 ”角 度进 行 发 人 散 , 自然 地与 语 言 、道 德 、伦 理 、技 术等 内容进 行 联系 ,引导 学 文性 ”的 “ 双剑 合 一 ”,首 先就 得先 从 美术 教育 的人 文性 谈起 。 教 育 人 文 性 的 精 神 实 质 或 核 心 就 是要 求在 教 育 中 彰 显 和 宏 生 关注 美 术与 人 的情 感 、价 值 观 、生存 态 度 等关 系 ,关 心人 类 的 扬一 种 人文 精 神 :就 是要 求 在教 育 的 过程 中体 现 对 人 的生 命 与发 文化 现 象 ,对 各种 人 文 学科 中蕴藏 着 的美 的 因素 进行 挖 掘提 炼 , 展进 行 人 性 化 的 观 并 以美术 学科 的直观 形式 展 示 出来 。 照 、理 解与 尊 重 ,充 分体 现 人是 教 育 的 出发 点和 归宿 ,引 导人 向 当 然 我 们 在 平 时 的教 育 中不 会 太刻 意 考虑 也 很 难考 虑 我 这 之所 以为人 的本 质 实现 和 人 与环 境 ( 自然 的 、社 会 的等 )和 谐 共 节课 要 上成 工 具性 或 人文 性 课 , 因为任 何 课 都会 包含 一 定 的工 具 生 的价值 祈求 。 性及 人 文性 因 素 。他 们 的差 异表 现 在 : 1 工 具性 的课 刻 意追 求 技 . 美 术 课 程 作 为 人 文 课 程 的核 心 之 ,凝 聚 着 浓 郁 的 人 文 精 法 、过 多讲 述 专业 用 语 ,而 人文 性 更追 求 艺术 学 科 的本质 意 义 , 神 。 美术 教育 家 丰 子恺 先 生 曾 说 过 : “ 求 学 生 作 直接 有用 之 审美 性及 创 造 性 。2 工具 性 仅仅 把 艺术 课 的 目标 视 为高质 量 完成 不 . 画 ,但求 涵 养其 爱 美之 心 。能用 作 画 的一般 的心 来处 理 生活 ,对 件 作 品 ,而 人文 性 不仅 仅 关注 作 品是 否 能完 成 ,更 看 重学 生在 付 人生 ,则生 活美化 ,人世 平和 …… ”美术是 人类文 化最 早和最 重 完成 作 品 时的 内心 体 验 ,即 更关 注 艺术 活 动 的过程 及 影 响 。3 工 . 要的载体 之 一,运用 美术形 式传递 情感和 思想 是人类 历史 中的重 要 具性 课在 学 生完 成 作 品 的 同时课 也 结束 了,而 人文 性 同 时关 注作 文 化行 为,人 的道德 、价值 、愿望 、情感 、智 慧等人 文特征 都可 以 品完 成后 对学 生 的启 示 ,甚至 长远 的 影响 。 用 美术语 言体现 出来 ,黑格尔 将美术 尊为 各 民族 最早 的老师 。 因此 《 术 课程 标 准 》把 课程 性 质 定义 为 人文 性 学科 , “ 美 具 参 考 文 献 : 1教 M 有 人文 性 质 ,是 学校 进 行 美育 的 主要 途径 。 ” 《 艺术 课程 标 准 》 [] 育 部 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美 术 课 程 标 准 f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指出: “ 艺术 课 程是 一 种人 文 性 课程 ,它不 再 把 艺术 视为 纯 的 社 . 消 遣娱 乐 或 单纯 的技 艺 ,而 是 把 它视 为人 类 文化 的积 淀和 人类 想 [] 育 部 全 日制 义务教 育 艺术课程 标 准[ . 北京 师范 大学 出版 2教 M】 象 力与 创 造 力的 结 晶 ,具有 极 高 的人 文价 值 … … ”艺 术记 录着 不 社 3尹 同时代 的文 明 ,凝聚 着 浓厚 的人 文精 神 , 闪烁着 人 类 的智 慧 。艺 [] 少 淳 美术课 程 标准 解读 (实验 稿 )[ M] 北京 师范 大学 出版 术 课程 用 艺术 的 感人 形 式 ,丰 富 内容 和深 刻 的人 文 内涵 ,打动 学 社 . 【】 海 东 当代 学前教 育的人 文性缺 失【 . 4丁 M] 生 的心 灵 ,接近 学 生的 生活 ,表 达 学生 的情 感和 文化 追求 。 新 课标 将 美术 教 育 的基 本性 质 界 定为 人 文性 ,使美 术 教育 从 [】 启 瑞 . 谈 美术课程与人 文精神 的培养[ 5冯 M】 根 本上 转变 到 以人 的全 面发 展 为 中心 ,充 分 体现 对 学 生的 人文 关 怀 ,走 出 旧 的单一 技 能 训练 为主 的美 术教 育 误 区的层 面 上来 。把 作 者 简 介 : 罗双 燕 ,宿 城 区教 育局 教 研 室 , 中教 一 级 。 艺术 教 育定 位 在人 文 学科 充 分体 现 了 艺术 学科 的教育 性 , 凸现 了 艺术 学 科在 培养 健 全 人格 方 面 的重 要性 及 应有 的价值 。这就 是 为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教学的探索
欣赏和 尊重不 同时代的文化和美术作 品, 关注 生活 中的美术现 象, 涵养人文精神。” 在 实施 国家课程 改革 以来 , 小学美术课程 的教 学有 了很大的变化 , 美术课 改变 了以往单纯的技 能技巧 的教学 , 现在 的美术课是具有人文特征的美术文化课 ,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 , 美 术文化
一
人, 以激发他们 的学习的欲望。 如人 教版小学《 美术》 三年级上册第 九课 《 有趣 的鞋》 一课 , 教师在一开始 即以开设 “ 趣味鞋子 展览会”
、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的特征
当前 ,美术学科 的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统 的美术创作或者技 为情境 , 为了提高课 堂的效率 , 教师把 自己扮为展览会 的策划 者 , 法训练 ,而是在 大文化 的整体发展统摄下 的一种综合性极强 的美 来 引导 学生开 展“ 趣 味鞋子展 览会 ” , 而学 生则 装扮 成展 览会 的
方 法 交 流
2 0 1 3 — 0 l
浅 谈 卜 学 美 术 课 程 追 求 人 文 性 教 学 的 探 索
文/ 林 庆辉
摘
要: 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 2 0 1 1 年版 ) 中的第一部分美术课程性质提道 : “ 美术课程追求人 文性 。 学生在美术学 习中学会
一
特征 。
学 习美术 , 通过预先布置好 的环境 , 利用各 种感官的刺激 , 产生一
在新 的课程理念下 ,教学 中的情意 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 种 独 特 的 艺术 氛 围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如 ,小 学 五 年 级 上 册 新的层面来理解 。首先 , 内涵变得丰富了 , 新课程强调情感 、 态度 、 《 光的魅力》 一课, 教师在设计本课时紧紧抓住 了光 的元 素, 利用暖 价值观三个要素 , 情感不仅指学 习兴趣 、 学 习热情 、 学习动机 , 更是 色系列的灯光来布置教室 ,运用橙 、黄等 同类暖色系列灯光的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江苏省常州青龙实验小学施筱雯
【摘要】美术课堂应该具有人文性质,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文章对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性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
【关键词】美术课堂;人文参透;多元评价
一、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内涵与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
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它是一种人格塑造,是一种生命关怀。
二、美术课中人文性的渗透
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感受到艺术之美。
如何通过课堂传递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对美术课人文性质的定义,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而美术教师的现状是: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忽略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学术气息远远大于人文气息。
以至于课堂中一味追求分数、成绩,学生对美术课有概念化的意识:谁画的好,美术成绩就好。
其实,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培养是情商的培养,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
比如,苏少版美术第8册的《石头中的生命》知识点散、多、深,一节课根本
不可能一一讲透,而且这些石头离我们的时代太久远,它们既不新颖又不可爱,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
这时候,教师就要用人文性的语言介绍这些镇墓神兽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艺术水平,常见纹饰的由来与特色,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贯穿于课堂中,这节课就会变得生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还会有枯燥感吗?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分析自己的弱势,总结经验与教训,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加大人文知识的阅读,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铸就自己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性,艺术的人文性。
2.解读儿童内心,注重多元评价,体现人文关怀。
儿童作品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熟悉儿童的视觉符号语言,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对学生的认可尤其表现在对他们的作品评价上,每一次作业,可能就是他们情感的表达。
笔者班级里有个男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画的东西乱七八糟,每次
别的学生看到他的作品都嗤之以鼻,所以他越发讨厌画画。
假如笔者对他的作品持“太丑了,我不喜欢”的鄙视态度,可能他永远也不会爱上美术课。
于是,笔者引导性地说:“今天你画得非常认真,你愿意和老师分享这次作业的想法吗?”、“看,这个画得真有创意,不过外形好像还能画得再准确点”等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认可,这其实是种很有用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
果然,过了一学期后,他的作业有了明显进步,还成了小组长,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看到了他的自信与成长。
3.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挖掘人文内涵。
美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美术鉴赏里有部分与中国画有关,中国画更侧重于内容与情感。
苏少版美术第10册有一课讲《诗配画》。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国画艺术是抒情的诗学,艺术的美学,写意的画学。
学生在感受中国
画特点的同时,就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是人文素养的提高。
而现代西方绘画作品则更侧重于形式与情感的表达。
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欣赏他的作品时大多数学生看不懂,画面中点、线、面、色等元素散乱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这个原本学经济与法律的高材生,为什么在30岁突然爱上了绘画艺术?他的作品色彩鲜艳浓烈,脱离客观物象,运用简单的造型元素。
他认为具象地描摹物体的特征容易忽略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把物象简化成符号,抽象地表达艺术作品,更纯粹地表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4.技能与创新结合,进行综合探索,内化人文涵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很重要,并不代表可以脱离技能的训练。
大凡好的作品都与创作者良好的技能紧密相连。
美术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
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拓展想象的空间,体验探究的愉悦和成功感,进而内化人文涵养。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可表现为:①美术与音乐:用造型艺术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包括描绘乐感,设计制作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演奏等;②美术与戏曲:舞蹈:设计、制作并表演皮影戏、影子戏等;③美术与自然:创作居住地区昆虫、植物、风景的图鉴,创作反映居住地区风貌的美术作品等;
④美术与文学:创作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等;⑤美术与信息技术:运用摄影、摄像、影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创作活动,或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等;⑥美术与地理:
绘制地图,设计、制作游乐园模型等;
⑦美术与物理:设计与制作会发光、会转动的环境艺术模型等;⑧美术与历史:调查当地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艺术,用报告、画、雕塑或建筑模型表达调查结果等。
在《我设计的车》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做一回小小汽车设计师。
而上节课《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车的种类、结构、优点及不足,并且也尝试过描绘车子,所以这节课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创造,利用简化、添加、拟人、夸张等手法,结合未来车子多功能的特点来设计显得容易了。
设计的车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也许未来成功的车辆设计师就诞生在这里。
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
当然,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需要教师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信任、欣赏地看待他们;需要艺术地鉴赏美术作品,挖掘其人文内涵;需要通过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去内化他们的素养。
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体验生活,去创造,去改变,才能让人文教育像阳光一样温暖每个人的内心,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立梅。
综合艺术课程与探索[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