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美术课堂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的美术课堂要善于激趣
![高效的美术课堂要善于激趣](https://img.taocdn.com/s3/m/f58f2b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0.png)
高效的美术课堂要善于激趣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而要想让美术课堂更加高效,教师们就需要善于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美术课堂上善于激趣呢?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技能。
美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科,艺术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他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精髓,具备扎实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需要注意课堂设计和教学方式。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讲解、示范等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如绘画比赛、素描写生、创意手工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创作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地表达和创作。
教师还需要注重美术课堂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美术是一门需要实际操作和实践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实地写生、室外绘画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去。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资源和形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艺术作品,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艺术素材搜索和交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和体验等方式,都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艺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和有效措施
![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和有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4dc2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0.png)
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和有效措施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已经不仅是单一性的进行美术技能强化训练教学,而是让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及技能,更好地表达出自身的内心情感。
其所创造出的美术作品可以更好地突显出品位性以及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养成良好的热爱生活态度,关爱生活、关爱社会。
老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科学化的评价学生,趣味性的教学,不断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保持长久化的热情。
一、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现阶段,趣味性教学投入到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为自主地投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之中,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诉求。
学生在发现该门课程是自身所喜爱的学科,就会不由自主的去配合老师,共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美术教学任务,能够较好的应用趣味性教学法,可以较好的缓解教学矛盾,防止美术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激发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右脑,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
二、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有效措施1.构建教学情境。
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期间,老师需要给学生创建出和其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美术教学情景。
这种教学情景创设法的使用,始终是趣味性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这种教学情景的创设方式,使得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美术知识的魅力以及韵味,能够防止其教学课堂过于的枯燥、乏味,要设置更具趣味性且生动的教学情景,不断的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模拟美术教学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辅助化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其所讲解的美术知识能够更为生动且具象化的呈递给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
比如,在讲解《春天的畅想》知识时,老师可以提前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收集和春天相关的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自然界春天的美丽,认识春天的色彩,不断地启迪学生,让学生的创作灵感变得更加的丰富。
激发学生潜能 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潜能 提高美术课堂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2b0593e5aeaad1f346933fe7.png)
激发学生潜能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美术课堂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美术教师展示学科专业魅力的大舞台,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校并不重视美术教学,尤其在农村普遍存在美术课可以由兼职教师上,人人都会教美术或者可以由学生自己上等不合理的现象。
自从我担任美术教研方面的工作以来,我发现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从教与学的变化等方面都受到了美术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美术的课堂效率,这是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最值得思考的。
一、中学美术课存在的问题1. 只追求新意,忽视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合作,盲目追逐活动的多样性,从而冲淡甚至淹没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都只是在跟着形式走“自主合作探究”的路子,课堂上看起来个个学生积极主动热闹非凡,实际上却对教学毫无帮助。
2. 现代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束缚了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老师也都把这种先进的科技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中,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些老师的课件从开头的课题一直播到结尾的思考题,纵贯整个课堂。
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体,教师变成了一个“操作工”,学生们只充当“看客”的角色。
很多只需老师举手之劳的直接绘画示范,非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通过课件间接地演示不可,一下子出来一个直观的美术图片,这不仅丧失美术课的学科特点,限制了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无法体验到老师创作的这种过程,也使老师轻易放弃了向学生展示绘画魅力的机会。
3. 毫无目的的“满堂问”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但有的美术教师对这种互动模式不能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极容易出现误差,就会把一问一答的形式简单理解为互动,只是不断地给学生出示提问,只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不厌其烦地问而学生也是被动地回答。
这种满堂问的课堂气氛看起来很活跃,学生参与度也很高,但是有的问题却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点实用价值。
并且这种“满堂问”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学生也没有去挖掘问题的本质从而谈不上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始终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这样的课堂活动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文档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2ed16b1783e0912a3162a9c.png)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最新文档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
在美术课中,怎样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外,还能有乐观的品质,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并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呢?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课程,应该把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趣味化教学让课堂便有了活力与生机。
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来的具有生动性与高效性的教学方法。
其生动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才能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的教学方法就是“趣味”教学法。
一、开展趣味性美术教育的必要性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才,他们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潜能,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受约束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从事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盾学习是枯燥的,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轻松地主动的愉快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千方百计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美术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上要着重强调以游戏方式,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
教师甚至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设计各种趣味性美术教学,走出课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学生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备课提升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备课提升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堂的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01d75b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e.png)
备课提升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在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堂上,趣味性是激发孩子们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的关键。
备课过程中,如何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吸引每一位小学生的注意力,成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提升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方法与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在备课时设计出更加引人入胜的课堂活动。
首先,将课堂主题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显著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引入他们熟悉的元素,如动物、玩具、家庭等,让孩子们感受到亲切感。
比如,在进行“动物世界”的主题时,可以设计一个故事情节,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将故事中的动物角色表现出来。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其次,创造一个充满惊喜和挑战的课堂环境也是提升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任务和挑战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例如,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空白的画纸,并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秘密花园”的画作。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的“秘密线索”或“神秘任务”,例如在画作中找到并标记出五种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这种设计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
此外,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材料也是增强趣味性的一个重要策略。
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彩笔、水彩、剪纸等,可以让孩子们在各种材料的尝试中发现乐趣。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印章或模具,让孩子们在画纸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通过这些工具的使用,孩子们不仅能提高对各种材料的感知能力,还能在探索中找到绘画的乐趣。
小组合作也是增加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在美术课堂上,安排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小组绘画项目,让孩子们共同完成一幅大画作。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沟通、协作和分享自己的创意,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化的元素也能够显著提升趣味性。
通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0deb7d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3.png)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美术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更需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兴趣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每位美术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美术的热爱。
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和实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感受美的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欲望。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类型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天赋。
只有学生真正对美术感兴趣,才能更加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基础训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美术课堂教学需要注重基础训练。
学生的美术素养需要通过系统的基础训练和反复练习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注重技法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传统的绘画技能训练,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拼贴、雕塑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美的魅力,提高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多方面与家长沟通合作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和合作。
老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艺术发展,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试论初中美术课堂趣味性教学运用
![试论初中美术课堂趣味性教学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6a3e196137ee06eef91841.png)
试论初中美术课堂趣味性教学运用概要:作为初中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要注重兴趣引导,提高学习积极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的年龄,在初中美术课堂中通过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动机。
”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认识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初中美术课堂情境教学中更需要以兴趣作为引导,着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力、感知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探究式教学。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要坚持問题导向,开展探究式教学。
在课堂的情境教学中,根据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经过协作和交流,达到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
当学生处于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时,即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的点拨、引导定能引起学生精神的高度专注和思维的高度活跃,使教学活动高潮迭起,火花四溅,因势利导进入作业阶段。
”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教师应巧妙的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起来,通过在情境教学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并进行总结评价。
谈增强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谈增强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3c38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e.png)
谈增强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美术课堂要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就必须能够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一些提升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一、让孩子们做游戏来学习美术。
美术游戏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趣的,他们会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学习绘画技巧、探究色彩之美等,比较了各种技巧,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
二、让孩子们探究美术的深层含义。
孩子们不仅要掌握美术的制作过程,而且要求他们从某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美术的深层意义,比如说在抽象画作中寻找什么,或者色彩如何表达情感等,这样就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
三、让孩子们用智慧解决美术相关问题。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孩子们应用智慧去解决一些美术相关问题,比如设计一个作品展示场景、将某种颜色应用到作品中去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设计能力,还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有在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小组讨论来激发课堂趣味性。
可以让孩子们以小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之间相互影响,来展开讨论和分享,这样可以把孩子们就美术话题了形成一种力量来探讨具体的美术作品,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要知道,为了让孩子们充满兴趣学习美术,教师除了采取上述教学方法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正是有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才能将美术融入到孩子们的思想之中,让课堂充满乐趣,也是激发美术课堂对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内容的重要方式。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增强探究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增强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8fa9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9.png)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增强探究小学美术教学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增强趣味性。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增加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究如何增加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
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如画画接龙、画画比赛等。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练习绘画技巧,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趣味性。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播放一些与绘画相关的视频、图片或动画,以图像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艺术作品和艺术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增强趣味性。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绘画技巧,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室外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观察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并用画笔将它们画出来。
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实际体验,使学习更加有趣和实用。
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讲解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融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增强趣味性。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分享创意和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还可以通过与同学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性教学、故事情境教学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强。
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愉快和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和有效措施
![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和有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fa9a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f.png)
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和有效措施初中美术教学应该注重趣味性,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往往过于强调技法和作品表现,缺乏趣味性和个性化的探索。
因此,注重趣味性的美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首先,注重趣味性的美术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例如,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将美术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以游戏、竞赛、合作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探索并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注重趣味性的美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意性的活动和任务,例如绘画比赛、艺术展览、艺术创意设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再次,注重趣味性的美术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背景知识和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观摩名画和艺术品、学习艺术史和美术名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观赏能力。
最后,注重趣味性的美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
为了实现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的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和自在。
可以通过音乐、照片、图片等多种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趣味绘画、美术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魅力。
3.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
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4.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学习。
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趣味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趣味化教学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5f44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c.png)
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趣味化教学的策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趣味化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感。
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趣味化教学?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要开展趣味化的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趣味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有些学生喜欢画动物,有些学生喜欢画风景,有些学生喜欢制作手工作品等等。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的特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二、结合生活实际,注重趣味化教学内容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趣味化的教学内容。
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安排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各地进行采风写生,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灵感,提高创作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美术知识和技巧。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艺术故事和行为艺术,让学生了解艺术的魅力和独特性。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绘画技巧和材料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感。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挖掘美术课堂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挖掘美术课堂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3d6cd0e0011ca300a6c390e2.png)
挖掘美术课堂中的趣味性_______提高课堂效率名州镇中小学校韩雪摘要: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对美术教育的渴求,促使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去丰富课堂教学,挖掘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课堂效率、创新意识怎样搞好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心的课题。
而在多媒体课件缺乏的农村小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有了趣味性,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动力,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孩子们信心的推动力,能让孩子大胆表现和创作,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持续的兴趣。
1、教学语言美,增加趣味性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精心组织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语言,能唤起儿童对美术的兴趣。
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给学生启发和引导,要准确、生动、和谐、要充满情感与节奏,老师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或是充当各种角色的演员,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和表演才华,言辞中透露着思辩与智慧,话语中体现着幽默风趣,语调中包含着抑扬顿挫。
老师用语言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展示自我。
那么,学生对教师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如在三年级《快乐的大嘴巴》一课开课时,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进行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朋友,大家想看一看吗?(老师手套大嘴巴,嘴巴一开一合)大家好!我是大嘴巴妈妈,能认识你们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开心)谁先和我说话?(生争先恐后地说)不但我想和大家交朋友,还有许多新朋友想和大家玩,你们欢迎吗?老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小朋友们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小学美术趣味性课堂研究
![小学美术趣味性课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056e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6.png)
小学美术趣味性课堂研究一、引言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成为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课堂的趣味性1. 美术作品的创意性美术作品的创意性是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题材和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绘画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或者提供一些特别的材料,如彩色沙、珠子、羽毛等,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2. 色彩与形式的魅力色彩与形式的魅力是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让他们领略到色彩和形式的魅力,激发对美的感悟和热爱。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色彩和形式搭配的活动,如色彩拼贴、造型剪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色彩与形式的表现力,增强审美情趣。
3. 多元文化与创作多元文化与创作是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的重要体现。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让他们通过欣赏和比较,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创作活动,如中国传统绘画、民间手工艺等,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多元文化的元素,丰富作品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1.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笑话、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图片、实物等,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参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浅谈如何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浅谈如何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56739b1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9.png)
浅谈如何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一、课程设计要有创新1.不要形成每节课都一样的固定模式,要根据每节课课程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提倡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造成了老师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路准备每一堂课,而这样就会让学生形成视觉疲劳,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美术课堂最需要的就是活跃的氛围,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从多角度理解课程,变换各种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效率才会高起来。
2.将学生喜欢的游戏带到课程设计当中,游戏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不论男女学生,所以课堂设计时将游戏设计到课程当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很多老师上美术课时总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就是内容枯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上课,教学设计一直没有改变,才导致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用学生的爱好作为贯穿课程内容导线,例如让学生试着画“王者荣耀”里的人物,他们能把游戏里人物的细节和你说好长时间,还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通过这样的细节就会发现其实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他们只用到了自己想用的地方,如果通过正确引导将这种观察力放到学习上,那就皆大欢喜了,这就达到了我们的课程目标,而且效果还非常好。
二、欣赏与实践结合1.大量的欣赏才会去找出美的原因,好多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有导入这一环节,而美术课的导入基本上都是大量图片的欣赏,可是往往有的老师欣赏完没有继续引导,而是开始了新课的讲解,这样就失去了导入环节的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量的欣赏后要引导学生找出美的规律,进一步与本节课的内容相连接。
2.欣赏之后就是记忆的过程,欣赏后要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眼睛看到的,仔细思考记忆里图像的细节,根据课堂需要可以重复几次,加强记忆,因为美术学科的特殊性,甚至可以在课堂中再将重要的图片反复欣赏,并指导学生欣赏时要加以总结概括,一定要在你的脑海里留下印象。
浅析趣味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趣味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6b17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浅析趣味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艺术感、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课程。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美术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传递信息,而是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
因此,在美术课堂中,使用趣味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爱好。
一、趣味教学的意义趣味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天赋。
趣味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创造力。
趣味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美术作品的质感、颜色、形状和细节,使学生在创造时更加专注、灵活和自由。
趣味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态,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趣味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教学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利,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二、趣味教学的实施方法1.利用趣味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开展趣味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创作,体验美学教育的魅力。
如:通过挑战扫描美术馆艺术品的难度,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通过画外形、连折纸、拼图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空间结构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
2.结合情境教学方法,增强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生活、社会场景,设置不同的情景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感知的方式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如:在课堂上模拟艺术品拍卖会,让学生使用自己的主题,创作一幅艺术作品,并通过价值竞拍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欣赏能力。
3.以趣味性和生动性为特点的讲述故事法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讲述有趣、抒情、诙谐幽默、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意蕴、情感和人文特性。
备课如何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趣味性
![备课如何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58d270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2.png)
备课如何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当美术课程走进小学教室时,它仿佛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画家,带来无尽的创作可能。
然而,如何让这位“画家”变得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答案在于备课的艺术。
备课不仅仅是制定教学计划,更是将课程注入趣味性的关键步骤。
首先,备课需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爱新奇的事物,因此备课时应该融入他们喜闻乐见的元素。
例如,将课程主题与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或游戏结合,使他们能够在熟悉的背景下体验创作的乐趣。
通过拟人化的角色、富有趣味的任务,课堂氛围就像是在孩子们的想象世界中翩翩起舞,使他们更容易投入到美术创作中。
其次,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课程的趣味性。
备课时可以考虑将传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引入互动环节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激发灵感。
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可以安排一个小组创作项目,每个学生负责不同的部分,最终将这些部分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
创设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堂环境也是提升趣味性的关键。
在备课时,可以考虑将教室布置成一个艺术创作的空间,例如用鲜艳的颜色装饰墙面,悬挂学生的作品,让每个角落都充满艺术气息。
此外,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水彩、彩铅、黏土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引入现代科技工具也是备课的重要策略之一。
现代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如电子白板、绘画软件等。
这些工具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字平台进行创作,使他们能够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此外,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展示全球各地的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艺术世界。
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备课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趣味性导入,让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出彩
![趣味性导入,让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出彩](https://img.taocdn.com/s3/m/16fd73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a.png)
趣味性导入,让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出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美术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美术课,孩子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美术课可能显得有些枯燥和抽象,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
如何通过趣味性的导入让这些小学生在美术课上更加出彩成为了老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故事导入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课堂内容。
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需要通过画画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氛围。
故事可以是关于画家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发生在童话世界里的小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通过故事导入,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美术课,从而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绘画相关的游戏来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
可以设计一个绘画接龙的游戏,每位孩子都要在上一个学生的作品基础上添加自己的创意,并且与前一个画面相连接。
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欲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美术课中来。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色彩相关的游戏,比如色彩搭配游戏、色彩识别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实物来引入课堂内容。
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玩具、小装饰品或者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让孩子们观察、感受这些实物,并且进行模仿、创造。
通过这样的实物导入,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来。
实物导入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引入课堂内容。
音乐是一种非常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调动孩子们的情绪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愉快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来。
可以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或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一些小动作,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课堂氛围,从而更加投入到美术课中来。
如何让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
![如何让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b885fa8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如何让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2019-09-11摘要:初中美术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可以提⾼学⽣的审美能⼒,陶冶学⽣的⾼尚情操,增强学⽣的观察能⼒、想象能⼒及创造能⼒,有效激发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法,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美术趣味性教学学习兴趣游戏为了让初⼀新⽣更好地适应初中美术的学习,充分调动学⽣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尚的审美情操,提⾼学⽣的审美能⼒,这就需要让美术课堂充满“趣味”,让学⽣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进⽽陶冶情操,提⾼创造⼒。
⼀、“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先要培养学⽣的学习兴趣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的审美情趣,还对学⽣观察⼒、想象⼒及创造⼒的培养和发展有⾮常⼤的促进作⽤。
要提⾼学⽣的这些能⼒,⾸先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让学⽣在课堂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艺术审美带来的愉悦。
1.课堂教学知识的训练要有素,让学⽣逐渐地接受要学习的知识。
美术教师要培养学⽣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先就要研究学⽣接受知识的⼼理,采取⽣动活泼的教学⽅法。
⽐如在“线造型”教学中,教师讲解时要根据学⽣的⼼理,从简单的笔画或者造型画起,让学⽣⽐较容易接受,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练习教学可以增强学⽣的⾃信⼼,有了⾃信⼼,学习兴趣⾃然就会⾼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质量就能提⾼。
2.趣味性教学导⼊法。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让要讲授的知识有⼀个良好的开端。
美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计⼀些具有浓厚趣味的可操作的活动,⽐如设计设计讲故事、表演展⽰等最佳的学习情景,进⾏新课的导⼊,调动学⽣的积极性,进⽽把这种兴趣转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游戏的引进,让学⽣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美术知识游戏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新、奇、特”的教学特点,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尝试。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组织⼀些游戏活动,让学⽣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在“玩”中“学”,做到“寓教于乐”,提⾼美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美术课堂中的趣味性
_______ 提高课堂效率
名州镇中小学校雪摘要: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对美术教育的渴求,促使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去丰富课堂教学,挖掘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课堂效率、创新意识
怎样搞好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心的课题。
而在多媒体课件缺乏的农村小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有了趣味性,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动力,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孩子们信心的推动力,能让孩子大胆表现和创作,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持续的兴趣。
1、教学语言美,增加趣味性
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
媒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精心组织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语言,能唤起儿童对美术的兴趣。
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给学生启发和引导,要准确、生动、和谐、要充满情感与节奏,老师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或是充当各种角色的演员,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和表演才华,言辞中透露着思辩与智慧,话语中体现着幽默风趣,语调中包含着抑扬顿挫。
老师用语言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展示自我。
那么,学生对教师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如在三年级《快乐的大嘴巴》一课开课时,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进行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朋友,大家想看一看吗?(老师手套大嘴巴,嘴巴一开一合)大家好!我是大嘴巴妈妈,能认识你们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开心)谁先和我说话?(生争先恐后地说)不但我想和大家交朋友,还有许多新朋友想和大家玩,你们欢迎吗?老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小朋友们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再如有个老师在上《世上只有妈妈好》时,用温柔甜美的语调朗诵了一首诗歌:在炎热的夏天,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在寒冷的冬天,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毛衣;下雨时,妈妈的爱是撑开的花伞,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珠;当我们懂事了,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是幸福的微笑----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唤起了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学生才能满怀感激和爱戴之情创作出一寓意深刻的贺卡。
2、发挥示作用,提高趣味性
示作用,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
老师的一幅优美的画,一手漂亮的字,一个迅速简捷的速写,除了会赢得学生的惊奇、赞叹和由衷的佩服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眼界,让他们由佩服转为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可以让他们从老师的画中领悟其中的方法,方向性和目的性更强。
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也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产生激励的作用。
在出示画或优秀作品的时候,要注意所选的画作要容丰富,色彩搭配和谐,构图饱满。
因为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有限,往往在绘画时容易简单化、概念化,主题简单,背景单调,所以在欣赏画时注意引导、启发。
在巡视辅导时,让学生根据主题采取加一加,添一添的手段,往往能创作出非常完美的画来。
3、精心组织活动,寻找趣味性
小学美术活动,多以游戏为主,游戏是儿童快乐的天堂。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特点,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开课时,辅以精心的教学情境、谜语、音乐等游戏手法引入主题,让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活动中。
在《美丽的昆虫》一课时,根据农村小学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利用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昆虫,仅用了十分钟,孩子们就在花园里找
回了蚂蚁、瓢虫、蜘蛛和一些不知名的小昆虫。
虽然有的昆虫没有美丽的花纹,体形也不太美,但同学们仍然兴致勃勃,不仅熟悉了昆虫的颜色、大小,还明白了许多昆虫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在玩耍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转为笔下理性而真实的再现。
在作业后的活动,更能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用旧挂历、废报纸、毛线、羽毛等为材料做的服装设计后,可组织时装表演,感受用自己双手打扮自己、美化生活的喜悦;脸谱设计后,可以戴上面具,随着音乐跳起别开生面的面具舞,化解一切疲劳、压力、矛盾;幻想之后的海底世界,有深海怪鱼、外星鱼、海洋清洁机等,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布贴风景、树叶贴画、贺卡设计等,可当艺术品或赠送别人---
4、充分把握教材,挖掘趣味性
美术教材,较之语文和数学来说,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和趣味性。
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好好把握教材,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所以,把握和充分运用好教材至关重要。
我认为美术教材分析主要是从书中画、图片和活动要求入手,还要结合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容。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线的秘密》活动一时,教材上要求学生“在自然现象和生活感受中寻找美的线条,并试着画一画”我分析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自然现象、生活感受、画一画。
于是通过欣赏书上自然风光摄影作品来感受线条的美,通过找教室的线条、老师身上的线条和互找同学
身上的线条来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感受线条无处不在,线条的装饰美,韵律美,节奏美;通过用不同的笔(铅笔、彩色笔、蜡笔、毛笔)画线条来体验各种线条的美感。
然后运用毛笔来画画身边的事物,根据毛笔的性能,很容易画出宽窄变化,粗细不一的线条,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开始使用毛笔写字了,所以用在美术课上也很恰当。
书上并没有要求用毛笔来画,所以在教材处理上教师在准确定位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尝试创作,延伸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创造的源泉。
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
大多数学生的作业是临摹完成的,每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他们会说“我画不出来”“我不会画”等等。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想象力的训练,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墨守成规,离不开书本。
美术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在创造性教学上要比其它学科有更大的优势,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创造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活动,需要主观能动精神,需要充分发挥想象。
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美术课堂作业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创新,反对简单的临摹,不以画得像不像为评分标准。
因为即使画得再像,也是别人的作品。
不能让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激情被扼杀在课堂教学
和老师的评判标准中。
如:(1)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和想象。
在创作中习惯性的思维会束缚人,使人思想僵化。
因此,每一课我们并不急于完成作业,而是围绕主题尽可能多地去设想,以比赛的形式,看谁的想法最与众不同数量又多。
在活动课中,我们经常安排一些想象画教学容。
如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中是在同样形状瓶子、杯子、茶壶、鞋子等的基本形上添画,使其变成另外一种物象,比一比,看谁画的种类最多,这样每位同学都画了许多各种有趣的形象。
(2)通过写生活动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们新奇的想法也是来源于生活,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
写生可以给学生提供创作的源泉,再经过他们的想象加工就会创造出比显示物象更为鲜明的形象。
(3)除此以外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一首诗、一个谜语作引子,让学生联想创作,因为联想可以启迪心智,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如《帽子回来了》这课,就是根据一定的情景编故事然后用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课,小猪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猪能取回帽子吗?请小朋友设想一个结局,并把它画下来,我先让学生讲一讲故事,再通过想象画出来,学生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童真有趣的画面。
有的画小猪追赶帽子,有的画了其他动物来帮他取帽子,有的画小猪请别人如长颈鹿小鸟帮忙取挂在树上的帽子,有的画小鱼乌龟帮小猪取小河里的帽子等等充满人情味、而且体现出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的有趣丰富的画面。
同时体现出了美术课不但有审美的功能,也有人文教育的功能。
学生的作品哪怕是笨拙的、粗糙的,对作品中所蕴含的创新意识,哪怕是一丁点的智慧火花,哪怕是一变形的脸、一个绿色的太阳、一只比人还大的蚂蚁、一个三角形的鸡蛋等都可能在作品中出现。
我们也必须小心地呵护,多加赞赏和鼓励。
学生才会对美术更加兴趣昂然,才能敢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向往的和尊敬的东西,大胆、自由、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达到创新的目的。
如果再把这些有创新意识的画面加以引导和适当的修改,还可以让他们的画走向展出,走向比赛,才让他们的兴趣由课延伸到课外,由现在延伸到将来。
总之,挖掘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要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创新精神。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新标准》
2、《中国美术教育》人民教育
3、《美术教学参考》五年级上册美术
4、《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