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特性分析

混频器特性分析
混频器特性分析

微波混频器技术指标与特性分析

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

噪声系数的基本定义已在第四章低噪声放大器中有过介绍。但是混频器中存在多个频率,是多频率多端口网络。为适应多频多端口网络噪声分析,噪声系数定义改为式(9-1),其理论基础仍是式(6-1)的原始定义,但此处的表示方式不仅适用于单频线性网络,也可适用于多频响应的外差电路系统,即

(9-1)

式中 Pno ——-当系统输入端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T0 = 290K 时,系统传输到输出端的总噪声资用功率;

Pns ——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产生的那一部分输出的噪声资用功率。

根据混频器具体用途不同,噪声系数有两种。

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

1、单边带噪声系数

在混频器输出端的中频噪声功率主要包括三部分:

(1)信号频率f s 端口的信源热噪声是kT 0f ,它

经过混频器变换成中频噪声由中频端口输出。这部分

输出噪声功率是

m f

kT α?0

式中 f ——中频放大器频带宽度;m ——混频器变频损耗;T 0——环境温度,T 0 = 293K 。

(2)由于热噪声是均匀白色频谱,因此在镜频f i 附近f 内的热噪声与本振频率f p 之

差为中频,也将变换成中频噪声输出,如图9-1所示。这部分噪声功率也是kT 0f /m 。

(3)混频器内部损耗电阻热噪声以及混频器电流的散弹噪声,还有本机振荡器所携带

相位噪声都将变换成输出噪声。这部分噪声可用P nd 表示。

这三部分噪声功率在混频器输出端相互叠加构成混频器输出端总噪声功率P no

nd m m no P f kT f kT P +?+?=αα//00

把P no 等效为混频器输出电阻在温度为T m 时产生的热噪声功率,即P no = kT m f ,T m 称混

频器等效噪声温度。kT m f 和理想电阻热噪声功率之比定义为混频器噪声温度比,即

0T T f kT P t m no m =?=

按照定义公式(9-1)规定,可得混频器单边带工作时的噪声系数为

ns

m ns no SSB P f kT P P F ?== 在混频器技术手册中常用F SSB 表示单边带噪声系数,其中SSB 是Singal Side Band 的

缩写。P ns 是信号边带热噪声(随信号一起进入混频器)传到输出端的噪声功率,它等于kT 0f /m 。因此可得单边带噪声系数是

m m m

m SSB t L f

kT f kT F α=??=0 2、双边带噪声系数

在遥感探测、射电天文等领域,接收信号是均匀谱辐射信号,存在于两个边带,这种应

用时的噪声系数称为双边带噪声系数。

此时上下两个边带都有噪声输入,因此P ns = kT 0f /

m 。按定义可写出双边带噪声系数

m m m no DSB t a f T k P F 21/'20=?=α (9-5)

式中DSB 是Double Side Band 的缩写。

将公式(9-4)和(9-5)相比较可知,由于镜像噪声的影响,混频器单边带噪声系数比

双边带噪声系数大一倍,即高出3dB 。

为了减小镜像噪声,有些混频器带有镜频回收滤波器或镜像抑制滤波器。因此在使用商

品混频器时应注意:

(1)给出的噪声系数是单边带噪声还是双边带噪声,在不特别说明时,往往是指单边

带噪声系数。

(2)镜频回收或镜频抑制混频器不宜用于双边带信号接收,否则将增大3dB 噪声。(此

类混频器将在第二节镜频抑制混频器中详述)

(3)测量混频器噪声系数时,通常采用宽频带热噪声源,此时测得的噪声系数是双边带噪声系数。

在商品混频器技术指标中常给出整机噪声系数,这是指包括中频放大器噪声在内的总噪

声系数。由于各类用户的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并不相同,因此通常还注明该指标是在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多大时所测得的。

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的总噪声系数是 ()

10-+=if m m F t F α 式中 F if ——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m ——混频器变频损耗;t m ——混频器等效噪声温度比。

t m 值主要由混频器性能决定,也和电路端接负载有关。t m 的范围大约是

厘米波段 t m = ~

毫米波段 t m

= ~

在厘米波段,由于t m 1,所以可粗估整机噪声是

if m F F α=0 二、变频损耗

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定义是:混频器输入端的微波信号功率与输出端中频功率之比,以分

贝为单位时,表示式是

()()()()

dB dB dB dB g r m ααααβ++==中频输入信号功率微波输入信号功率

lg 10

(9-8) 混频器的变频损耗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电路失配损耗,混频二极管芯的结损耗r 和非线性电导净变频损耗

g 。 1、失配损耗

失配损耗取决于混频器微波输入和中频输出两个端口的匹配程度。如果微波输入端

口的电压驻波比为

s ,中频输出端口的电压驻波比为i ,则电路失配损耗是 ()()()i i s

s dB ρρρραρ41lg 1041lg 1022

+++= (9-9) 混频器微波输入口驻波比s 一般为2以下。的典型值约为~1dB 。

管芯的结损耗主要由电阻R s 和电容C j 引起,参见图9-2。在混频

过程中,只有加在非线性结电阻R j 上的信号功率才参与频率变换,而

R s 和C j 对R j 的分压和旁路作用将使信号功率被消耗一部分。结损耗可

表示为

()???

? ??++=j s j s j s r R R C R R dB 221lg 10ωα (dB ) 混频器工作时,C j 和R j 值都随本振激励功率P p 大小而变化。P p 很小时,

R j 很大,C j 的分流损耗大;随着P p 加强,R j 减小,C j 的分流减小,但

R s 的分压损耗要增长。因此将存在一个最佳激励功率。当调整本振功

率,使R j = l /

s C j 时,可以获得最低结损耗,即 ()()s j s r R C dB ωα21lg 10min += (dB )

可以看出,管芯结损耗随工作频率而增加,也随R s 和C j 而增加。

表示二极管损耗的另一个参数是截止频率f c 为

j s c C R f π21=

图9-2 混频管芯等效电路

通常,混频管的截止频率f c 要足够高,希望达到()s c f f 20~10≈。比如f c = 20f s 时,将有

rmin = 。

根据实际经验,硅混频二极管的结损耗最低点相应的本振功率大约为1~2mW ,砷化镓混频二极管最小结损耗相应的本振功率约为3~5mW 。

3、混频器的非线性电导净变频损耗

净变频损耗g 取决于非线性器件中各谐波能量的分配关系,严格的计算要用计算机按多频多端口网络进行数值分析;但从宏观来看,净变频损耗将受混频二极管非线性特性、混频管电路对各谐波端接情况,以及本振功率强度等影响。当混频管参数及电路结构固定时,净变频损耗将随本振功率增加而降低,如图9-3所示。本振功率过大时,由于混频管电流散弹噪声加大,从而引起混频管噪声系数变坏。对于一般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正向电流为l~3mA 时,噪声性能较好,变频损耗也不大。

图9-3 变频损耗、噪声系数对本振功率的关系

三、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混频器正常工作时的微波输入功率范围。

(1)动态范围的下限通常指信号与基噪声电平相比拟时的功率。可用下式表示 ()

if if m f F MkT P ?=α0min 式中

m ——混频器变频损耗;F if ——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 f if ——中放带宽;M ——信号识别系数。

例如混频器有m = 6dB ,中放噪声系数为F if = 1dB ,中频带宽f if = 5MHz ,要求信

号功率比热噪声电平高10倍,即M = 10,此时混频器动态范围下限是

()()()dBm W

P 901003.1105258.143001038.110126

23min -≈?=???????=--

在不同应用环境中,动态范围下限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辐射计中由于采用了调制技术,能接收远低于热噪声电平的弱信号。雷达脉冲信号则要高于热噪声约8dB ,而调频系统中接收信号载噪比约需要8~12dB 。数字微波通信信号取决于要求的误码率,一般情况下比特信噪比

也要在10~15dB 以上。

(2)动态范围的上限受输出中频功率饱和所限。通常是指1dB 压缩点的微波输入信号功率Pmax ,也有的产品给出的是1dB 压缩点输出中频功率。二者差值是变频损耗。本振功率增加时,1dB 压缩点值也随之增加。平衡混频器由2支混频管组成,原则上1dB 压缩点功率比单管混频器时大3dB 。对于同样结构的混频器,1dB 压缩点取决于本振功率大小和二极管特性。一般平衡混频器动态范围的上限为2~10dBm 。

混频器动态范围曲线如图9-4所示。

图9-4 混频器动态范围

四、双频三阶交调与线性度

如果有两个频率相近的微波信号s1、s2和本振p 一起输入列混频器,这时将有很多

组合谐波频率,其中()21s s p m n ωωω±±称双频交调分量。定义m + n = k 为交调失真的阶数,例如k = 2(当m = 1,n = 1)是二阶交调,二阶交调产物有

()212s s p m ωωωω±±= 当k = 2 + 1 = 3时是三阶交调,其中有两项

()2132s s p m ωωωω--= 和 ()1232s s p m ωωωω--=

三阶交调分量出现在输出中频附近的地方。当s1和s2相距很近时,m3将落入中频放大器

工作额带内,造成很大干扰。这种情况在微波多路通信系统中是一个严重问题,如果各话路副载波之间有交叉调制,将造成串话和干扰。上述频谱关系如图9-5所示。图中

if 是中

频带宽。

图9-5 混频器频谱分布

四、双频三阶交调与线性度

1、混频器三阶交调系数

三阶交调系数M i 的定义为

()if i P P dB M m 3lg 10lg 10ω=??

? ??=有用信号功率三阶交调分量功率 其值为负分贝数,单位常用dBc ,其物理含义是三

阶交调功率比有用中频信号功率小的分贝数。三阶

交调功率3m P ω随输入微波信号功率P s 的变化斜率

较大,而中频功率P if 随P s 的变化呈正比关系,基

本规律是P s 每减小1dB ,M i 就改善2dB ,如图7、6

所示。

图9-6 混频器基波和三阶交调成分随信号功率的变化

2、三阶交调截止点

Mi 值与微波输入信号强度有关,是个不固定的值。所以有时采用三阶交调截止点Ma 对应的输入功率PM 作为衡量交调特性的指标。

三阶交调截止点Ma 是Pi 直线和直线段延长的交点,此值和输入信号强度无关。1dB 压缩点P1dB 和三阶交调截止值PM 都常作为混频器线性度的标志参数。有关三阶交调变化特性的改进可参见第六章,区别仅在于混额器的输出饱和是指中频功率。通常三阶交调截止值比1dB 压缩点值高10~15dB ,微波低频端约高出15dB ,微波高频段高10dB 。

在混频器应用中,只要知道了三阶交调截止值就能计算出任何输入电平时的三阶交调系数。由于三阶交调截止值处,Mi 为0dB ,输入信号每减弱1dB ,Mi 就改善2dB ,例如信号功率比PM 小15dB 时,Mi 将为–30dBc

三阶交调特性及饱和点,都和使用时的本振功率及偏压有关。混频管加正偏压时,动态范围

上限下降,三阶交调特性变坏,但可节省本振功率或改善变频损耗;加负偏压时,上述情况刚好相反。另外。混领管反向饱和电流越小,接触电位越大时,要求的本振功率大,此时1dB 压缩点提高,三阶交调特性也较好。

五、工作频率

混频器是多频率器件,除了应指明信号工作频带以外,还应该注明本振频率可用范围及中频频率。分支电桥式的集成混频器工作频带主要受电桥频带限制,相对频带约为10%~30%,加补偿措施的平衡电桥混频器可做到相对频带为30%~40%。双平衡混频器是宽频带型,工作频带可达多个倍频程。

六、隔离度

混濒器隔离度是指各频率端口之间的隔离度,该指标包括三项,信号与本振之间的隔离度,信号与中频之间的隔离度,本振与中频之间的隔离度。隔离度定义是本振或信号泄漏到其他端口的功率与原有功率之比,单位为dB 。例如信号至本振的隔离度定义是

信号至本振隔离度是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共用本振的多通道接收系统中,当一个通道的信号泄漏到另一通道时,就会产生交叉干扰。例如,单脉冲雷达接收机中的合信号漏入差信号支路时将使跟踪精度变坏。在单通道系统中信号泄漏就要损失信号能量,对接收灵敏度也是不利的。

本振至微波信号的隔离度不好时,本振功率可能从接收机信号端反向辐射或从天线反发射,造成对其他电设备干扰,使电磁兼容指标达不到要求,而电磁兼容是当今工业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在发送设备中,变频电路是上变频器,它把中频信号混频成微波信号,这时本振至微波信号的隔离度有时要求高达80~100dB 。这是因为,上变频器中通常本振功率要比中频功率高10dB 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线性变频。变频损耗可认为10dB ,如果隔离度不到20dB ,泄漏的本振将和有用微波信号相等甚至淹没了有用信号。所以还得外加一个滤波器来提高隔离度。

10lg sp L 信号输入到混频器的功率在本振端口测得的信号功率

信号至中额隔离度指标在低中频系统中影响不大,但是在宽频带系统中就是个重要因素了。有时微波信号和中频信号都是很宽的频带,两个频带可能边沿靠近,甚至频带交叠,这时,如果隔离度不好,就造成直接泄漏干扰。

单管混频器隔离度依靠定向耦合器,很难保证高指标,一般只有10dB量级。

平衡混频器则是依靠平衡电桥。微带式的集成电桥本身隔离度在窄频带内不难做到30dB量级,但由于混频管寄生参数、特性不对称、或匹配不良,不可能做到理想平衡。所以实际混频器总隔离度一般在15~20dB左右,较好者可达到30dB。

七、镜频抑制度

在本节噪声系数论述中已提到过单边带混频器镜频噪声的影响,它将使噪声系数变坏3dB。在混频器之前如果有低噪声放大器,就更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对镜频的抑制度。现在优良的低噪声放大器在C波段已能做到Nf = ,若采用无镜频抑制功能的常规混频器,整机噪声将恶化到。此外,如果在镜频处有干扰,甚至可能破坏整机正常工作。

抑制镜频的方式大都是在混频器前加滤波器,可采用对镜频带阻式或对信频带通式。对于捷变频雷达则必须用自动抑制镜频的混频器,将在下节详述。

镜频抑制度一般是10~20dB,对于抑制镜频噪声来说已经够用,详见第四章第二节。有些特殊场合,为抑制较强镜频干扰,则需25dB或更高。

八、本振功率与工作点

混频器的本振功率是指最佳工作状态时所需的本振功率。

商品混频器通常要指定所用本振功率的数值范围,比如指定Pp = 10~12dBm。这是因为,本振功率变化时将影响到混频器的许多项指标。本振功率不同时,混频二极管工作电流不同,阻抗也不同,这就会使本振、信号、中频三个端口的匹配状态变坏;此外也将改变动态范围和交调系数。

不同混频器工作状态所需本振功率不同。原则上本振功率愈大,则混频器动态范围增大,线性度改善,1dB压缩点上升,三阶交调系数改善。本振功率过大时,混频管电流加大,噪声性能要变坏。此外混频管性能不同时所需本振功率也不一样。截止频率高的混频管(即Q 值高)所需功率小,砷化镓混频管比硅混频管需要较大功率激励。

本振功率在厘米波低端大约需2~5mW,在厘米波高端为5~10mW,毫米波段则需10~20mW;双

平衡混频器和镜频抑制混频器用4只混频管,所用功率自然要比单平衡混频管大一倍。在某些线性度要求很高、动态范围很大的混频器中,本振功率要求高达近百毫瓦。

九、端口驻波比

在处理混频器端口匹配问题时,常常受许多因素影响。在宽频带混频器中很难达到高指标,不仅要求电路和混频管高度平衡,还要有很好的端口隔离。比如中频端口失配,其反射波再混成信号,可能使信号口驻波比变坏,而且本振功率漂动就会同时使三个端口驻波变化。例如本振功率变化4~5dB时,混频管阻抗可能由500变到1000,从而引起三个端口驻波比同时出现明显变化。所以混频器驻波比指标一般都在2~量级。

十、中频输出阻抗

在70MHz中频时,中频输出阻抗大多是200~400,中频阻抗的匹配好坏也影响变频损耗。中频频率不同时,输出阻抗差别很大,有些微波高频段混频器的中频是1GHz左右,其输出阻抗将低于100。

以上叙述的混频器指标参数是表征混频器主要性能的一些参数。对于一般商品微波集成混频器,在产品目录中所给出的特性指标并不齐全,当用于整机系统时,有些特性需要自己测量。详细测量方法将在本章最后一节介绍。

六、混顿器与前置中放组件

混频器必然要与中频放大器联接,在多数微波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性能,常把中放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主中放,用于提供优良的频带特性和高增益;另一部分是前置中放,紧置于混频之后,虽无频带要求,但要求噪声很低。

1、混频一前置中放集成组件

若把混频器与前置中放制做在同一块基片上,构成一个整体接收组件,将有如下优点。(1)前置中放的输入匹配电路可专门按最佳噪声信源阻抗设计,以获得整机最低噪声系数。如果用单独的混频和前置中放相连,往往由于混频器输出阻抗的差异,尤其当中频高于1GHz 时较难得到最好性能。

(2)避免接插转换损耗。常规微波集成混频器用微带同轴转换器把微带转换成同轴接头再与中放联接,其接插损耗不可避免,而且结构稳定性差。

(3)工作频带可以合理分配。在宽频带系统中信号频带和中频频带有时相距很近,甚至有重叠,一体设计时可以合理分配频带,避免直通干扰。

(4)体积尺寸小,结构紧凑。

可以合理设置混频工作点的直流监视电路。

2、混频器电流监测电路

在有些微波通信系统中需要监视接收机工作状态。测量混频二极管电流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一种方法如图9-30所示。此方式很简单,原混频电路变动最小,在混频器中频端口并接微安表。正常工作情况下,两混频器也会略有差异,微安表可测出约几十微安量级的直流电流差值I。如果发现此差电流I剧增,必有一个混频管损坏,接收机尚能工作,但指

标急剧下降;若差电流变小,则说明可能本振功率减弱,或本振停振。

图9-30 混频器总电流监视图9-31 混额管电流监视

另一种方式如图9-31所示。用两支电流表分别监测两支混频管整流电流,并能根据电流大小调整本振功率,使混频器工作到最佳状态。为避免电流表串入直流电路引起附加反偏压而影响混频器,需并联电阻以降低电流表直流电阻。电感则是对中频滤波。

3、前置中频放大器

前置中频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使混频器输出口获得匹配,而且对混频输出信号进行预放大,这样就可以把主中放安装在机柜的另一个框架中,用较长电缆把混频一前置中放联至主中

放。

前置中放的频率在微波中继通信中较多采用70MHz或140MHz。C波段卫星通信第1前置中放为避开镜频噪声而取为1200MHz。毫米波系统中,前置中放频率可能为几吉赫。

前置中放在频率低于30MHz时,宜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可获得较好噪声性能,而且其增益和噪声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在较高中频时,常用GaAs FET,可以获得更好的噪声系数和较大的动态范围。

对前置中放的要求是

(1)低噪声。尤其中频较高时,更需要按照最佳噪声匹配原则设计输入电路。在1GHz以上的前置中放已经属于微波集成放大器电路范畴,应按照微波放大器原则进行设计。

(2)宽频带。工作频带必须大于混频器工作频带,更要远大于主中放频带,而且要求带内增益平坦度较好,一般要求带内增益起伏小于,有些高质量数字通信系统要求增益起伏为,以免影响信号质量。

(3)阻抗匹配。在100MHz以下时混频器输出阻抗常在300~500左右;前置中放输出阻抗大多数取为75,以使之和主中放匹配。

三极管混频器

场效应晶体三极管(FET)混频器是把本振功率和信号同时加在FET的栅极,利用漏极电流和栅极电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来实现混频。

微波FET三极管混频器相对于二极管混频器的主要优点有三个方面。

(1)有变频增益。根据工作状态不同,可设计成高增益和高线性两种不同工作状态。通常为了获得较好线性度,用增益较低状态,此时增益约为几分贝。即使低增益状态,也比二极管混频的衰减状态改善了许多。

(2)输出饱合点高。典型的FET混频器1dB输出功率压缩点可能做到20dBm,它比一般的二极管混频器高了许多,所以不仅动态范围上限提高,而且三阶交调性能也很好。

(3)组合谐波分量少。本振工作点可以选在变频跨导的直线段,以获得最好直线性和最小谐波分量。

但是FET混频器的噪声系数高于同样FET微波放大器时的噪声系数。

光电传感器论文

光电传感器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技术)2011级李俊 学号20110520164 指导老师伊斯刚 摘要: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关键字:光电效应;光电元件;光电特性;传感器应用 1 理论基础——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一般有外光电效应、光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光照在照在光电材料上,材料表面的电子吸收的能量,若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是,电子会克服束缚脱离材料表面而进入外界空间,从而改变光电子材料的导电性,这种现象成为外光电效应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子效应,光子是运动着的粒子流,每种光子的能量为hv(v为光波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HZ),由此可见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光波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假设光子的全部能量交给光子,电子能量将会增加,增加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正离子的束缚,另一部分转换成电子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1/2mv2=hv-A 式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逸出的初速度,A微电子所做的功。 2 光电元件及特性 2.1 光电管 光电管的种类繁多,典型的产品有真空光电管和充气光电管,外形成半圆筒形金属片制成的阴极K和位于阴极轴心的金属丝制成的阳极A封装在抽成真空的

玻壳内,当入射光照射在阴极上时,单个光子就把它的全部能量传递给阴极材料中的一个自由电子,从而使自由电子的能量增加h。当电子获得的能量大于阴极材料的逸出功A时,它就可以克服金属表面束缚而逸出,形成电子发射。这种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初始动能为1/2mv2 光电管正常工作时,阳极电位高于阴极。在人射光频率大于“红限”的前提下,从阴极表面逸出的光电子被具有正电位的阳极所吸引,在光电管内形成空间电子流,称为光电流。此时若光强增大,轰击阴极的光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也就增多,光电流变大。 光电管的光电特性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知,在光通量不太大时,光电特性基本是一条直线。 图1光电管的光 2.2 光电倍增管 由于真空光电管的灵敏度低,因此人们研制了具有放大光电流能力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也有一个阴极K和一个阳极A,与光电管不同的是在它的阴极和阳极间设置了若干个二次发射电极,D1、D2、D3…它们称为第一倍增电极、第二倍增电极、…,倍增电极通常为10~15级。光电倍增管工作时,相邻电极之间保持一定电位差,其中阴极电位最低,各倍增电极电位逐级升高,阳极电位最高。当入射光照射阴极K时,从阴极逸出的光电子被第一倍增电极D1加速,以高速轰击D1 ,引起二次电子发射,一个入射的光电子可以产生多个二次电子,D1发射出的二次电子又被D1、D2问的电场加速,射向D2并再次产生二次电子发射……,这样逐级产生的二次电子发射,使电子数量迅速增加,这些电子最后到达阳极,形成较大的阳极电流。若倍增电极有n级,各级的倍增率为σ,则光电倍增管的倍增率可以认为是σN ,因此,光电倍增管有极高的灵敏度。在输出电流小于1mA的情况下,它的光电特性在很宽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光电倍增管的这个特点,使它多用于微光测量。

600MW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计算

超临界压力600MW 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在额定工况下的热经济指标计 机组型号:N600-24.2/566/566 汽轮机型式:超临界、单轴、三缸(高中压合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 凝汽式 蒸汽初参数:MPa p 2.240=,5660=t ℃;MPa p 51546.00=?, 再热蒸汽参数:冷段压力MPa p in rh 053.4=,冷段温度5.303=in rh t ℃;热段压 力MPa p out rh 648.3=,热段温度0.566=out rh t ℃;MPa p rh 4053 .0=?, 排汽压力:kPa p c 4.5= (0.0054MPa ) 抽汽及轴封参数见表1。给水泵出口压力MPa p pu 376.30=,凝结水泵出压 力为MPa 84.1。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分别取为99.0=m η,988.0=g η。 汽动给水泵用汽系数pu α为0.05177 表1 N600-24.2/566/566型三缸四排汽汽轮机组回热抽汽及轴封参数

解: 1.整理原始资料 (1)根据已知参数p 、t 在s h -图上画出汽轮机蒸汽膨胀过程线,得到新 汽焓等。0.33960=h kg kJ ,82.2970=in rh h kg kJ ,2425.3598=out rh h kg kJ , 9.62782.29702425.3598=-=rh q kg kJ 。 (2)根据水蒸汽表查的各加热器出口水焓wj h 及有关疏水焓'j h 或d wj h ,将机 组回热系统计算点参数列于表2。

图1 超临界压力600MW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机组蒸汽膨胀过程线

光敏传感器光电特性测量实验

光敏传感器光电特性测量实验 光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也称为光电式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强度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它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位移、速度、加速度及物体形状、工作状态识别等。光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而在工业自动控制及智能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敏传感器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即半导体材料的许多电学特性都因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光电效应通常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发射的现象,也称光电发射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内光电效应是指入射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几乎大多数光电控制应用的传感器都是此类,通常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硅光电池等。当然近年来新的光敏器件不断涌现,如:具有高速响应和放大功能的APD雪崩式光电二极管,半导体色敏传感器、光电闸流晶体管、光导摄像管、CCD图像传感器等,为光电传感器进一步的应用开创了新的一页。本实验主要是研究光敏电阻、硅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四种光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光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包括:伏安特性、光照特性、时间响应、频率特性等。掌握光敏传感器基本特性的测量方法,为合理应用光敏传感器打好基础。 【实验目的】 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测出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特性曲线。 仪器简介 仪器由全封闭光通路、实验电路、待测光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硅光电池)、实验连接线等组成。 仪器安装在360×220×80(mm)实验箱内,仪器面板如下图

传感器的主要参数特性

传感器的主要参数特性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测量参数、用途各异.共性能参数也各不相同。一般产品给出的性能参数主要是静态特性利动态特性。所谓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情况下,传感器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犬系.一般用数学表达式、特性曲线或表格来表示。动态特性足反映传感器随时间变化的响应特性。红外碳硫仪动恋特性好的传感器,其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相近。一般产品只给出响应时间。 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有: (1)测量范围(量程) 量程是指在正常工种:条件下传感器能够测星的被测量的总范同,通常为上限值与F 限位之差。如某温度传感器的测员范围为零下50度到+300度之间。则该传感器的量程为350摄氏度。 (2)灵敏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佑感器在稳态时输出量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的比值。通常/d久表示。对于线性传感器,传感器的校准且线的斜率就是只敏度,是一个常量。而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则随输入星的不同而变化,在实际应用巾.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都是指输入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近似值。传感器的足敏度越高.俏号处理就越简单。 (3)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在稳态条件下,传感器的实际输入、输出持件曲线勺理想直线之日的不吻合程度,称为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通常用实际特性曲线与邵想直线之司的最大偏关凸h m2与满量程输出仪2M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该系统的线性度X为 (4)不重复性 z;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传感器的输人员技同——方向作全量程多次重复测量,输出曲线的不一致程度。通常用红外碳硫仪3次测量输11j的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丛m x与满量程输出值ym之比的百分数表示,1、2、3分别表示3次所得到的输出曲线.它是传感器总误差中的——项。 (5)滞后(迟滞误差) 迟滞现象是传感器正向特性曲线(输入量增大)和反向特性曲线(输入量减小)的不重合程度,通常用yH表示。

600MW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计算

国产600MV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一)计算任务 1.最大计算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回热系统各汽水流量D j; 2?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汽耗量、机组热耗量、机组热耗率、绝对电效率、 管道效率、全厂热耗率、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效率); 3?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制图规定》绘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流量绘制成表格,绘制回热系统计算点汽水参数表格,并进行功率校核。 (二)计算类型:定功率计算 (三)系统简介 国产600MW凝汽式机组,机组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反动式、四缸四排汽机组。汽轮机高、中、低压转子均为有中心孔的整锻转子。汽轮机配HG-2008/18-YM2型 亚临界压力强制循环汽包炉。采用一级连续排污系统,扩容器分离出得扩容蒸汽送入除氧器。 该系统共有八级抽汽。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 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除氧器的加热汽源。八级回热加热器(除 氧器除外)均装设了疏水冷却器,以充分利用本级疏水热量来加热本级主凝结水。三级高压 加热器均安装了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将三台高压加热器上端差分别减小为-1.7 C、0C、0C,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热经济性。四台低压加热器上端差均为 2.8 C,八级加热器下端差(除氧 器除外)均为5.5 Co 汽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 器。然后由汽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达到273.3 C,进入锅 炉。 三台高加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加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器。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汽轮机排汽压力0.0049MPa ,凝汽器压力下饱和水焓h'c=136.2 ( kJ/kg)与单压凝汽器相比,双压凝汽器由于按冷却水温度低、高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汽室压力,因此它具有更低些的凝汽器平均压力,汽轮机的理想比焓降增大。 给水泵汽轮机(以下简称小汽机)的汽源为中压缸排汽(第4级抽汽),无回热加热, 其排汽亦进入凝汽器。热力系统的汽水损失计有:全厂汽水损失、锅炉排污量(因排污率较 小,未设排污利用系统)。 轴封漏气量D sg =2%D 0全部送入轴封加热器来加热主凝结水,化学补充水量直接送入凝 汽器。 (四)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如图4-2所示。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注重信息和自动化,在日常的生产学习过 程中,人们常常要进行自动筛选、自动传送,而为了实现这些,光电传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光敏传感器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即光敏材料的电学特性因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光敏材料 一、 理论基础——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通常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发射的现象,也称光电发射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内光电效应是指入射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大多数光电控制应用的传感器,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硅光电池等都属于内光电效应类传感器。 1.外光电效应 光照在照在光电材料上,材料表面的电子吸收的能量,若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电子会克服束缚逸出表面,从而改变光电子材料的导电性,这种现象成为外光电效应。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子效应,光子是运动着的粒子流,每种光子的能量为hv(v 为光波频率,h 为普朗克常数),由此可见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光波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假设光子的全部能量交给光子,电子能量将会增加,增加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正离子的束缚,另一部分转换成电子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式中,m 为电子质量,v 为电子逸出的初速度,w 为逸出功。 由上式可知,要使光电子逸出阴极表面的必要条件是hv>w 。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因此对每一种阴极材料,入射光都有一个确定的频率限,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此频率限时,不论光强多大,都不会产生光电子发射,此频率 限称为“红限”。相应的波长为 式中,c 为光速,w 为逸出功。 2.内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时,由于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使电子从半导体表面逸出至周围空间的现象叫外光电效应。利用这种现象可以制成阴极射线管、光电倍增管和摄像管的光阴极等。半导体材料的价带与导带间有一个带隙,其能量间隔为Eg 。一般情况下,价带中的电子不会自发地跃迁到导带,所以半导体 w hv -=2mv 2 1 w hc K = λ

凝汽器热力计算

1 凝汽设备的作用和特性 1.1凝汽设备的作用 凝汽设备主要由凝汽器(又称凝结器、冷凝器等)、冷却水泵(或称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及抽气器等组成,其中凝汽器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型电站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中,凝汽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真空度。凝气设备的任务是:(1)凝汽器通过冷却水与乏汽的热交换,把汽轮机的排汽凝结成水。 (2)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至除氧器,经过回热加热作为锅炉给水继续重复使用。 (3)不断的将排汽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带走。 (4)不断地将聚集在凝汽器内的空气抽出,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高度的真空度。 (5)凝汽设备还有一定的真空除氧作用。 (6)汇集和贮存凝结水、热力系统中的各种疏水、排汽,能够缓冲运行中机组流量的急剧变化、增加系统调节稳定性。 图1.1为简单的凝汽设备原则性系统。冷却水泵抽来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地下水、地表水或海水),流过凝汽器的冷却水管。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后,蒸汽凝结成水释放出的热量被由冷却水泵不断送来的冷却水带走,排汽凝结成水并流入凝汽器底部的热水井,然后由凝结水泵送往加热器和除氧器,送往锅炉循环使用。抽气器不断地将凝汽器内的空气抽出以保持高度真空

图1.1 凝汽设备的原则性系统 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抽汽器;5—凝结水泵;6—冷却水泵优良的凝气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凝汽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主要通过管束的合理排列、布置、选取合适的管材来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使汽轮机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尽可能低的运行背压。 (2)凝汽器本体和真空系统要有高度的严密性。凝汽器的汽侧压力既低于壳外的大气压力,也低于管内的水侧压力。所以如果水侧严密性不好,冷却水就会渗漏到汽侧,恶化凝结水水质;如果汽侧严密性不好,空气将漏入汽侧,恶化传热效果。 (3)凝结水过冷度要小。具有过冷度的凝结水将使汽轮机消耗更多的回热抽汽,以使它加热到预定的锅炉给水温度,增大了热耗率。同时,过冷也会使凝结水的含氧量增大,从而加剧了对管道的腐蚀。因此现代汽轮机要求凝结水过冷度不超过2℃。 (4)凝汽器汽阻、水阻要小。蒸汽空气混合物在凝汽器内由排汽口流向抽气口时,因流动阻力使其绝对压力降低,常把这一压力降称为汽阻。汽阻的存在会使凝汽器喉部压力升高,凝结水过冷度及含氧量都增加,引起机组的热经济性降低和管子的腐蚀。 对大型机组汽阻一般为-4 。水阻是冷却水在凝汽器冷 2.710MPa 却管中的流动阻力和进出管子及进出水室时的局部阻力之和。水阻的大小对冷却水泵选择和管道布置都有影响,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

光电传感器特性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注重信息和自动化,在日常的生产学习过程中,人们常常要进行自动筛选、自动传送,而为了实现这些,光电传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光敏传感器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即光敏材料的电学特性因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光敏材料 一、理论基础——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通常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发射的现象,也称光电发射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内光电效应是指入射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大多数光电控制应用的传感器,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硅光电池等都属于内光电效应类传感器。 1.外光电效应 光照在照在光电材料上,材料表面的电子吸收的能量,若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电子会克服束缚逸出表面,从而改变光电子材料的导电性,这种现象成为外光电效应。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子效应,光子是运动着的粒子流,每种光子的能量为hv(v为光波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由此可见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光波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假设光子的全部能量交给光子,电子能量将会增加,增加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正

离子的束缚,另一部分转换成电子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式中,m 为电子质量,v 为电子逸出的初速度,w 为逸出功。 由上式可知,要使光电子逸出阴极表面的必要条件是hv>w 。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因此对每一种阴极材料,入射光都有一个确定的频率限,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此频率限时,不论光强多大, 都不会产生光电子发射,此频率限称为“红限”。相应的波长为 式中,c 为光速,w 为逸出功。 2.内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时,由于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使电子从半导体表面逸出至周围空间的现象叫外光电效应。利用这种现象可以制成阴极射线管、光电倍增管和摄像管的光阴极等。半导体材料的价带与导带间有一个带隙,其能量间隔为Eg 。一般情况下,价带中的电子不会自发地跃迁到导带,所以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远不 如导体。但如果通过某种方式给价带中的电子提供能量,就可以将其 激发到导带中,形成载流子,增加导电性。光照就是一种激励方式。当入射光的能量hν≥Eg( Eg 为带隙间隔)时,价带中的电子就会吸收 光子的能量,跃迁到导带,而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形成一对可以导电的电子——空穴对。这里的电子并未逸出形成光电子,但显然存在着由于光照而产生的电效应。因此,这种光电效应就是一种内光电效应。从理论和实验结果分析,要使价带中的电子跃迁到导带,也存在一 w hv -=2mv 21 w hc K = λ

变频器基础知识入门

- - - 变频器基础知识入门 1、什么是变频器? 变频器一般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PWM和PAM的不同点是什么? PWM是英文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缩写,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值方式。 PAM是英文PulseAmplitude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缩写,是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幅度,以调节输出量值和波形的一种调制方式。 3、电压型与电流型有什么不同? 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感。 4、为什么变频器的电压与电流成比例的改变?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5、电动机使用工频电源驱动时,电压下降则电流增加;对于变频器驱动,如果频率下降时电压也下降,那么电流是否增加? 频率下降(低速)时,如果输出相同的功率,则电流增加,但在转矩一定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变。 6、采用变频器运转时,电机的起动电流、起动转矩怎样? 采用变频器运转,随着电机的加速相应提高频率和电压,起动电流被限制在150%额定电流以下(根据机种不同,为125%~200%)。用工频电源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为6~7倍,因此,将产生机械电气上的冲击。采用变频器传动可以平滑地起动(起动时间变长)。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起动转矩为70%~120%额定转矩;对于带有转矩自动增强功能的变频器,起动转矩为100%以上,可以带全负载起动。 7、V/f模式是什么意思?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8、按比例地改V和f时,电机的转矩如何变化?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的转矩有减小的倾向。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9、在说明书上写着变速范围60~6Hz,即10:1,那么在6Hz以下就没有输出功率吗? 在6Hz以下仍可输出功率,但根据电机温升和起动转矩的大小等条件,最低使用频率取6Hz左右,此时电动机可输出额定转矩而不会引起严重的发热问题。变频器实际输出频率(起动频率)根据机种为0.5~3Hz。 10、对于一般电机的组合是在60Hz以上也要求转矩一定,是否可以? 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以的。在60Hz以上(也有50Hz以上的模式)电压不变,大体为恒功率特性,在高速下要求相同转矩时,必须注意电机与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11、所谓开环是什么意思? 给所使用的电机装置设速度检出器(PG),将实际转速反馈给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称为“闭环”,不用PG运转的就叫作“开环”。通用变频器多为开环方式,也有的机种利用选件可进行PG反馈。 12、实际转速对于给定速度有偏差时如何办? 开环时,变频器即使输出给定频率,电机在带负载运行时,电机的转速在额定转差率的范围内(1%~5%)变动。对于要求调速精度比较高,即使负载变动也要求在接近给定速度下运转的场合,可采用具有PG反馈功能的变频器(选用件)。 13、如果用带有PG的电机,进行反馈后速度精度能提高吗? 具有PG反馈功能的变频器,精度有提高。但速度精度的值取决于PG本身的精度和变频器输出频率的分辨率。 14、失速防止功能是什么意思? 如果给定的加速时间过短,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变化远远超过转速(电角频率)的变化,变频器将因流过过电流而跳

光电传感器性能参数分析

课程小论文 题目:光电传感器性能参数分析 院 (部)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起始日期

光电传感器性能参数分析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关键字:光电效应、光电元件、光电特性、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应用

目录 目录 (3) 1、引言 (4) 2、光电传感器 (4) 3、光电效应 (6) 4、光电传感器的前景 (6) 5、总结 (7)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之一,传感器越来越受工业技术人员的重视。人们对高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需求与日俱增。其中非电量测量的受欢迎程度最为广泛,可将距离、位移、振动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被测物体的状态。非电量检测技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检测。在工业生产环境中,有些场合不适用接触式检测,因为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的接触,在工业现场环境中会造成被测体损伤、传感器磨损等问题。因此,需要性能良好的非接触式传感器以满足工业需求,相关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光电检测技术作为目前检测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光电检测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目前产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线性测量范围过短、对现场装配条件要求较高等,距离满足工业现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光电效应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可以使光电传感器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推动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 二、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它的基本结构如下图,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图1光电传感器原理图 光电传感器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及红外发射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在其后面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依靠被测物与光电元件和光源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测量目的

凝汽器介绍(600MW)

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介绍 2000年2月

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介绍 一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概况 东方汽轮机厂是国内生产大型电站汽轮机及其配套辅机的主要厂家之一,从建厂至今,共配套提供了各类凝汽器300多台套,功率范围1.5MW~600MW,凝汽器面积从140~36000m2,按冷却管材分有铜管、不锈钢管、钛管凝汽器,按背压分有单、双背压凝汽器,按冷却介质分有淡水、半海水、海水凝汽器。另外,还为300~600MW国外机组配套凝汽器共8套,产品不仅在国内使用,还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运行实绩良好。 东方汽轮机厂获得国家颁发的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发的ASME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授权证书和U法规钢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开发的发展与水平建立在试验和与高等院校及国外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上;是国内唯一进行过大型凝汽器传热性能及水室流场工业性试验的凝汽器制造厂家;是国内唯一采用大型数值计算程序对壳侧汽相流场进行流场的速度、压力、温度、空气浓度、相对传热系数及热负荷进行计算的凝汽器制造厂家,通过该手段可以优化凝汽器排管;东方汽轮机厂与德国BALCKE-DüRR公司及日本日立公司就300MW及600MW具体工程凝汽器设计、制造进行过广泛技术合作。 二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特点 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设计、制造、安装执行的标准为:HEI标准(美国传热协会)、DB3.18.10-1998《凝汽器加工装配技术条件》及

其它相关标准。 凝汽器排管设计是影响凝汽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东方汽轮机厂排管设计手段进程:早期手工绘图,经验设计;经过实物对比试验,以验证各排管的优劣;70年代为优化排管,东方汽轮机厂曾用二种排管实物进行了电站工业性试验,这也是国内的制造厂中唯一的一家;在取得电站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发了准三维凝汽器汽相流场及传热特性数值模拟计算程序。该程序是可得到凝汽器汽相流速、温度、压力、传热系数、热负荷等重要参数分布图,据此调整管束排列,达到最优化排管,实现设计和排管自动化。该方法目前世界上仅有几家大公司具备,国内仅东汽一家。东方汽轮机厂已广泛用于300~600MW 凝汽器排管设计中。 东方汽轮机厂采用的模块排管,经数值计算程序模拟完全符合优化管束排列的判别标准,经国外工业性试验证明总体传热系数比HEI 计算值提高15~30%。 东方汽轮机厂有二种风格的喉部结构型式:一种为衍架支撑,壳板无加强肋,便于电站布置;一种为喉部壳板采用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工字钢,内部支撑杆少,对降低蒸汽流阻有利。在尺寸较大的设备(如低压加热器)和管道(抽汽管等)采用消除下方旋涡的措施。东汽厂凝汽器喉部扩散角合理,曾在70年代作过吹风试验;按ASME标准制作和布置了四个网状探头测量排汽压力;喉部内的低压加热器和抽汽管均有不锈钢罩隔热、防冲罩。所有支撑板均采用使汽阻最小的结构。 东方汽轮机厂凝汽器空冷区采用了在抽空气通道区布置有冷却水管,适当放大孔与管间的间隙,蒸汽至抽汽口的流动是沿抽空气通道区的冷却管流动,并由此造成空气与水间的逆流换热,它既有助于

光电传感器介绍

光电式传感器 1.概述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光电传感器是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它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 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新的光电器件不断涌现,特别是CCD图像传感器的诞生,为光电传感器的进一步应用开创了新的一页。 2.物理特性 2.1外光电效应 2.1.1光子假设 1887年,赫兹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根据普朗克量子假说而进一步提出的光量子,即光子概念,对光电效应研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表面上看起来连续的光波是量子化的。单色光由大量不连续的光子组成。若单色光频率为n,那么每个 光子的能量为E=hv, 动量为。 由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发展成现代光子论(photon theory)的两个基本点是:

(1) 光是由一颗一颗的光子组成的光子流。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 hv,动量 为。由N个光子组成的光子流,能量为N hv。 (2)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即是每个光子与物质中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约束得最不紧的电子在离开金属面时具有最大的初动 能,所以对于电子应有: 2.2 内光电效应 光电传感器通常是指能敏感到由紫外线到红外线光的光能量,并能将光能转化成电信号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一些物质的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当具有一定能量E的光子投射到某些物质的表面时,具有辐射能量的微粒将透过受光的表面层,赋予这些物质的电子以附加能量,或者改变物质的电阻大小,或者使其产生电动势,导致与其相连接的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光—电转换过程。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阻率改变的称为内光电效应。属于内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元件有光敏电阻以及由光敏电阻制成的光导管等。 2.2.1光电导效应 光照变化引起半导体材料电导变化的现象称光电导效应(又称为光电效应、光敏效应),即光电导效应是光照射到某些物体上后,引起其电性能变化的一类光致电改变现象的总称。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时,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使非传导态电子变为传导态电子,引起载流子浓度增大,因而导致材料电导率增大。在光线作用下,对于半导体材料吸收了入射光子能量,若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就激发出电子-空穴对,使载流子浓度增加,半导体的导电性增加,阻值减低,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光敏电阻就是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

变频器基础知识

变频器基础知识 一、变频器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变频器,是指将频率固定的电源(如50Hz三相交流电)变成频率可变的电源(如在0~50Hz之间随意变换)的转换设备。如果原有电源的频率为0(即为直流电源供电),则变频器可以省去直流变换环节,退化成单一的逆变器(DC→AC)。 二、变频器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变频器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电压等级不同,变频器可分为:高压变频器、中压变频器、低压变频器 按照国际惯例,电压≥10kV时称高压,1-10kV为中压,小于1kV时称低压,与其电压范围相对应的变频器分别称为高压变频器、中压变频器、低压变频器。 在我国,习惯上把10KV、6kV或3kV的电机称为高压电机,相应的电压为10KV、6kV或3kV的变频器均称高压变频器。平常所说的“高-高”、“高-低-高”、“高-低”只是变频器的不同应用形式。 2、按主回路结构不同,变频器可分为: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 1)交-直-交变频器先将电网交流电用整流电路整成直流电,再用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可变的交流电。整流电路、直流回路、逆变电路是交-直-交变频器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整流电路可以是不控的(二极管全波整流)、也可以是可控的,如果是可控整流,则它也能工作在逆变状态,将直流回路的能量逆变回电网。

逆变电路肯定是可控的,主要功能是将直流回路电能变成交流电输出给电机。如果电机工作在发电工况时(比如制动场合),逆变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将电机的能量送到直流回路。 交-交变频器 2)交-交变频器没有直流回路,每相都由两个相互反并联的整流电路组成,正桥提供正向相电流,反桥提供负向相电流。 3、按储能方式不同,变频器可分为:电流源型、电压源型。 电流源型变频器 1)电流源型: 电流源变频器输入采用可控整流,控制电流的大小。中间采用大电感,对电流进行平滑。逆变桥将直流电流转换为频率可变的交流电流,供给交流电机。在电流源变频器中,直接受控量是电流。整流桥控制电流大小,逆变桥控制电流频率,电机侧得到的是幅值和频率可变的方波电流。 特点:①电流源变频器具有很好的抗过流能力,甚至负载短路都不会导致变频器损坏。②由于整流桥输出电压可以为负,从而进入逆变状态工作,实现能量由变频器向电网的回馈,可用于频繁正反转或需要制动的场合。 缺点:其网侧功率因数不高,电流谐波较大。 2)电压源型:

凝汽器热力计算

1 凝汽设备的作用和特性 凝汽设备的作用 凝汽设备主要由凝汽器(又称凝结器、冷凝器等)、冷却水泵(或称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及抽气器等组成,其中凝汽器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型电站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中,凝汽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真空度。凝气设备的任务是:(1)凝汽器通过冷却水与乏汽的热交换,把汽轮机的排汽凝结成水。 (2)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至除氧器,经过回热加热作为锅炉给水继续重复使用。 (3)不断的将排汽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带走。 (4)不断地将聚集在凝汽器内的空气抽出,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高度的真空度。 (5)凝汽设备还有一定的真空除氧作用。 (6)汇集和贮存凝结水、热力系统中的各种疏水、排汽,能够缓冲运行中机组流量的急剧变化、增加系统调节稳定性。 图为简单的凝汽设备原则性系统。冷却水泵抽来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地下水、地表水或海水),流过凝汽器的冷却水管。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后,蒸汽凝结成水释放出的热量被由冷却水泵不断送来的冷却水带走,排汽凝结成水并流入凝汽器底部的热水井,然后由凝结水泵送往加热器和除氧器,送往锅炉循环使用。抽气器不断地将凝汽器内的空气抽出以保持高度真空

图凝汽设备的原则性系统 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抽汽器;5—凝结水泵;6—冷却水泵优良的凝气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凝汽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主要通过管束的合理排列、布置、选取合适的管材来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使汽轮机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尽可能低的运行背压。 (2)凝汽器本体和真空系统要有高度的严密性。凝汽器的汽侧压力既低于壳外的大气压力,也低于管内的水侧压力。所以如果水侧严密性不好,冷却水就会渗漏到汽侧,恶化凝结水水质;如果汽侧严密性不好,空气将漏入汽侧,恶化传热效果。 (3)凝结水过冷度要小。具有过冷度的凝结水将使汽轮机消耗更多的回热抽汽,以使它加热到预定的锅炉给水温度,增大了热耗率。同时,过冷也会使凝结水的含氧量增大,从而加剧了对管道的腐蚀。因此现代汽轮机要求凝结水过冷度不超过2℃。 (4)凝汽器汽阻、水阻要小。蒸汽空气混合物在凝汽器内由排汽口流向抽气口时,因流动阻力使其绝对压力降低,常把这一压力降称为汽阻。汽阻的存在会使凝汽器喉部压力升高,凝结水过冷度及含氧量都增加,引起机组的热经济性降低和管子的腐蚀。 对大型机组汽阻一般为-4 。水阻是冷却水在凝汽器冷 2.710MPa 却管中的流动阻力和进出管子及进出水室时的局部阻力之和。水

光电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2 ――光电传感器测距功能测试 1.实验目的: 了解光电传感器测距的特性曲线; 掌握LEGO基本模型的搭建; 熟练掌握ROBOLAB软件; 2.实验要求: 能够用LEGO积木搭建小车模式,并在车头安置光电传感器。能在光电传感器紧贴红板,以垂直红板的方向作匀速直线倒车运动过程中进行光强值采集,绘制出时间-光强曲线,然后推导出位移-光强曲线及方程。 3.程序设计: 编写程序流程图并写出程序,如下所示:

ROBOLAB程序设计: 4.实验步骤: 1)搭建小车模型,参考附录步骤或自行设计(创新可加分)。 2)用ROBOLAB编写上述程序。 3)将小车与电脑用USB数据线连接,并打开NXT的电源。点击ROBOLAB 的RUN按钮,传送程序。 4)取一红颜色的纸板(或其他红板)竖直摆放,并在桌面平面与纸板垂直 方向放置直尺,用于记录小车行走的位移。 5)将小车的光电传感器紧贴红板放置,用电脑或NXT的红色按钮启动小 车,进行光强信号的采样。从直尺上读取小车的位移。 6)待小车发出音乐后,点击ROBOLAB的数据采集按钮,进行数据采集, 将数据放入红色容器。共进行四次数据采集。 7)点击ROBOLAB的计算按钮,分别对四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同时显示、平 均线及拟和线处理。 8)利用数据处理结果及图表,得出时间同光强的对应关系。再利用小车位 移同时间的关系(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推导出小车位移同光强的关 系表达式。 5.调试与分析 a)采样次数设为24,采样间隔为0.05s,共运行1.2s。采得数据如下所示。

b)在ROBOLAB的数据计算工具中得到平均后的光电传感器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c)对上述平均值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的光强与时间的线性拟合函数: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功能特点等应用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功能特点等应用 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处理通路和处理元件两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以光电效应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是指用光照射某一物体,可以看作是一连串带有一定能量为的光子轰击在这个物体上,此时光子能量就传递给电子,并且是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一次性地被一个电子所吸收,电子得到光子传递的能量后其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受光照射的物体产生相应的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因为采用光学原理,因此其采集结果更精准、快速。 特点: 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光电传感器是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它是把光信号(可见及紫外镭射光)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物理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

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应用广泛。 工作原理: 由光通量对光电元件的作用原理不同所制成的光学测控系统是多种多样的,按光电元件(光学测控系统)输出量性质可分二类,即模拟式光电传感器和脉冲(开关)式光电传感器。模拟式光电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 光电式传感器分类: ⑴反光板型光电开关 把发光器和收光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称为反光板反射式(或反射镜反射式)光电开关。正常情况下,发光器发出的光源被反光板反射回来再被收光器收到;一旦被检测物挡住光路,收光器收不到光时,光电开关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⑵对射型光电传感器,若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离开,就可使检测距离加大,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组成对射分离式光电开关,简称对射

光电传感器实验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光电传感器实验心得 篇一:光电传感器实验 Dh-sJ3光电传感器物理设计性实验装置 (实验指导书) 实 验 讲 义 请勿带走 杭州大华科教仪器研究所 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Dh-sJ3光电传感器物理设计性实验装置 光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也称为光电式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强度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它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位移、速度、加速度及物体形状、工作状态识别等。光

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而在工业自动控制及智能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敏传感器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即光敏材料的电学特性都因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光电效应通常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发射的现象,也称光电发射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内光电效应是指入射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大多数光电控制应用的传感器,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硅光电池等都是内光电效应类传感器。当然近年来新的光敏器件不断涌现,如:具有高速响应和放大功能的ApD雪崩式光电二极管,半导体光敏传感器、光电闸流晶体管、光导摄像管、ccD图像传感器等,为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开创了新的一页。本实验主要是研究光敏电阻、硅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四种光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以及光纤传感器基本特性和光纤通讯基本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测出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特性曲线。 2、了解光敏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测出它的伏安特性和光照特性曲线。 3、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测出它的伏安特性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