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2、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3、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到郊外采集昆虫和植物,准备制作标本。
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小昆虫进行观察,你认为他们要带以下哪种光学仪器比较合适?()A、望远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投影仪。
4、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成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5、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6、.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7、(10·丽水)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8、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9、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l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l0×;物镜40×10、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2.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图),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3.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
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盐水的密度变小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撞击地面时,乙球的最大形变大于甲球B.抛出时刻,甲球的机械能大于乙球C.反弹后,甲球到达的最大高度大于乙球D.两球在到达地面瞬间的最大速度相同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D.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6.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初中物理磁场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磁场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1.A.A.若相互排斥,两个物体都不是磁体B.若相互吸引,只有一个是磁体C.若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都是磁体D.若相互排斥,两个物体都是磁体3.如图所示,磁铁吸引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A、互相吸引如甲图B、互相排斥如乙图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丙图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用条形磁铁N端,在一根铁棒上从左向右沿同一方向磨擦几次,铁棒具有磁性的情况是()A.铁棒左端为N极B.铁棒右端为N极C.无法确定铁棒某端的极性D.铁棒无磁性5.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磁场的两极就是地球的南北极B.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称为地磁场C.指南针能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D.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6.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C.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都是从N极到S极D.磁针N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7.(2015•江西模拟)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只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8.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9.下图中,正确的是图()A.B.C.D.10.下列现象中,哪些现象证明钢棒具有磁性()A.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N极,互相吸引B.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S极,互相吸引C.将钢棒与另一钢棒靠近,互相吸引D.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N极,互相排斥二、填空题11.(2015•成都中考)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实质就是一个小磁针,它有N、S两极,使用时指南的那端是极。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运动的快慢(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运动的快慢(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B.B与CC.C与DD.A与C2.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以下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0mm B.洗澡时淋浴水温为70℃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6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3.6km/h3.以下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1mm4.以下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楼上落下的物体B.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进站的火车5.从速度公式v=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反比 C.随路程或时间而改变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7.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m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学生书桌高约200mm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8.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A.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m D.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9.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A.v与s成正比B.v与t成反比 C.s与t正比 D.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无关11.以下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150J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1A12.火车速度为120km/h,以下速度最接近火车运行速度的是〔〕A.4km/min B.3 5m/sC.72km/h D.3 40m/s13.如下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拉力的可能方向是〔〕A.B.C. D.【二】多项选择题14.〔双选〕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之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运动的B.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在此过程中要放热C.两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其中必有一个是空心的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6.一水平传送带如下图,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运动,两传动轮间的距离为D、某时刻将一小物件P轻轻地放在左侧,一段时间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并随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直至从右侧卸下.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A.传送时间等于B.传送时间大于C.物件先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D.物件先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1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某一段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8.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m/sC.同学们800m赛跑用时约2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19.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C.甲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甲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的机械能20.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B.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C.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 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可21.关于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速度越大,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 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三】填空题2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照相机每隔一定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下图,试根据照片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2〕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受到的阻力.2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m/ s,当t1=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m.24.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25.在以下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或数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是5________;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是4.2________;汽车2 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26.我们生活中经常说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少〝码〞,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每小时一千米,阜阳到蚌埠的公路全程限速72码,合________m/s.【四】计算题27.从东台到南通120km,一辆小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一半路程后,又以4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一半的路程,求这辆小车从东台到南通的时间?【五】实验探究题2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下图,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六、综合题29.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快慢有三种办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③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1〕百米赛跑还没有到达终点时,听到观众席上有同学喊:〝快看,2道跑在最前面,我们班的李霞最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2〕物理教师说:〝飞机速度可达700m/s,汽车速度只有30m/s,因此飞机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3〕运动会上,终点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用时最少〔最早到达〕的运动员最快,这是采用了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30.〔1〕以下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各是什么?〔2〕按交通规那么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泸西需要多少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B.B与CC.C与DD.A与C【解析】【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如果是v﹣t图象,那么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如果是s﹣t图象,那么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 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 2008年8月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应该在:A、lm/s左右;B、2m/s左右; c、 4 m/s左右; D、10 m/s左右2、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的成绩为10秒。
市内公交车正以30千米/时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米/秒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3、纵贯我县境内的沿海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已知我县南北长约30公里,那么请你估计一下,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一辆普通轿车正常行驶经过我县境内所需时间约为:A、10分钟;B、20分钟;C、40分钟;D、60分钟.4、 2008年5月31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创造了9秒72的最新100m世界纪录,他在100m决赛时的最快速度大约为A. l0cm/sB. 10dm/sC. l0m/sD. 10km/s5、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内的速度是()A. B. C. D.6、 .通常一个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A.10 m/sB.2 m/sC.60 km/hD.340 m/s7、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A.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蚂蚁D.普通列车8、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 汽车、羚羊、运动员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D. 运动员、羚羊、汽车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10、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的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在10s内运动10mC.乙物体在10s内运动10m D.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11、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C.乙丙 D.丙丁12、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C.乙丙 D.丙丁1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和(b)所示。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含解析)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其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B.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D.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4.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细心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会产生误差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避免误差的产生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误差可小些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9.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观察时由于视线与尺面不垂直而产生的错误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产生的错误10.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能减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在用停表测量心跳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鹏同学的方法是:每次测1分钟心跳次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小天同学的方法是:连续测量3分钟,然后求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做法更好并说明原因:.12.在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时存在着误差;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错误,那么,对于测量的误差和错误不可避免的是,测量错误是由于造成的.13.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小东发现:由于对测量数据要进行估读,测量数据会有误差,对于这种误差,老师告诉同学可以通过减小误差,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是对物体进行的.14.测量过程中,误差是避免的,错误是避免的(填“不可”或“可”),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9cm,5.76cm,5.78cm,5.59cm、则错误的数据是.15.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组成,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的方法.1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它不等同于错误,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它总是,只能想办法,而不能绝对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的方法来减小误差.17.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避免的,错误是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认真细心的遵守操作规则,能错误,误差,但不能消除.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18.某同学用刻度尺三次测量乒乓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98cm,3.98cm和4.00cm,那么这个乒乓球的直径是cm.19.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任何待测物理量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由和两部分组成.20.小明测一物体的长度,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的方法,若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88cm、2.89cm、2.86cm则物体的长度为.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其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B.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D.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什么,一是为了求平均值,提高精度,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根据题意探究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将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解答:解:A、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是为了探究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A错误;B、在“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采用多次测量电流和电压值,用分别求出的灯泡的电阻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提高精度;故B正确;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是为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C错误;D、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是为了探究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属于常见的考题.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解答:解:A、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产生的,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故A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4.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A、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所以A正确;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B错误;C、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C错误;D、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估测不准造成的误差,所以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细心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会产生误差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避免误差的产生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误差可小些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是误差,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解答: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细心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会产生误差,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误差不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误差的了解,误差是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注意它与错误的区别.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解答:解: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可以避免,而只能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误.故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和联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B、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的,故B错误;C、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C正确;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9.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观察时由于视线与尺面不垂直而产生的错误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总是存在的.②减小误差的方法.解答:解:一般情况下,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0.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能减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①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答:解:A、误差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因此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故本选项正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与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无关,故B错误;C、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无关,故C错误;D、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A.点评:要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在用停表测量心跳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启动和停止时的反应时间.小鹏同学的方法是:每次测1分钟心跳次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小天同学的方法是:连续测量3分钟,然后求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做法更好并说明原因:小天,减小因启动和停止时产生的测量误差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在用停表测量心跳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启动和停止时的反应时间;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估读时造成的偏差,因此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小天的做法更好,这样减小因启动和停止时产生的测量误差.故答案为:启动和停止时的反应时间;小天,减小因启动和停止时产生的测量误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小误差的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2.在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时存在着误差;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错误,那么,对于测量的误差和错误不可避免的是误差,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答案为:误差;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错误与误差的区别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小东发现:由于对测量数据要进行估读,测量数据会有误差,对于这种误差,老师告诉同学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解答:解: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是种方法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的.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同一个.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14.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避免的(填“不可”或“可”),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9cm,5.76cm,5.78cm,5.59cm、则错误的数据是5.59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将4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解答:解: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使用的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越小,但不能避免;5.59cm与5.79cm,5.76cm,5.78cm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5.59cm.故答案为:不可;可;5.59cm.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数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5.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应该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2)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解答:解:(1)记录测量结果在数值后必须写出所用的单位,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2)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故答案为:单位;平均值.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测量结果的记录以及减小误差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它不等同于错误,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它总是存在,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答:解:在测量的时候,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只能办法减小,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故答案为:误差;存在;减小;平均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7.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认真细心的遵守操作规则,能避免错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答案为:不能;可以;避免;减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错误与误差的区别的认识和了解,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18.某同学用刻度尺三次测量乒乓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98cm,3.98cm和4.00cm,那么这个乒乓球的直径是3.99 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解答:解: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测量值会更接近真实值,物体的长度是:L=≈3.99cm;故答案为:3.99.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一般不会出错.19.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任何待测物理量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测量有初步的了解,测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解答:解: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任何待测物理量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故分别填: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数值;单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测量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取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20.小明测一物体的长度,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若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88cm、2.89cm、2.86cm则物体的长度为2.88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多项选择题专项训练(答案)
1.有一次,小华在将台灯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时,室内电灯突然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A.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B.台灯的灯丝断了C.台灯的灯座内短路D.台灯的插头内短路2.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灯泡的开关要与火线相接B.雷雨天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C.输电线进户后首先接到总开关上,后面依次是电能表、保险装置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立即切断电源3.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B.发现家用电器电线绝缘部分破损时,要及时更换C.用湿布擦正在发光的日光灯D.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4.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移动插座与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关系B.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C.在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D.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是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5.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B.不能用湿布擦洗正在工作着的用电器C.使用测电笔进行测试时,手应接触笔帽上的金属体D.发现有人触电时,可以用干燥的竹竿或木棍将电线与人分开6.关于试电笔的使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持笔方法是()A B C D7.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B.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D.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直接测量的是家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电功率B.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丝)熔断后可以用粗铜丝代替保险丝C.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丝)熔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电路的总电功率过大造成的D.家庭电路中原有用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再增加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家庭电路中的总电功率一定会增大9.生活中离不开用电,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图5中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做法是)( )10.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的插座与用电器是串联的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适用三孔插座C.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一定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D.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11.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试电笔,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B.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出现短路现象C.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安全电压为36 V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可以接地,也可以不接地12.关于我国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B.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C.只有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D.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
物理选择题初中训练100题
物理选择题初中训练100题1.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中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为止。
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音在玻璃钟罩里发生了反射D.声波被玻璃钟罩罩住了2.“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12月14日,由开县文联、奉节县文联联合举办的“美丽夔门·金色开州”音乐会在开县举子广场举行,在音乐会上,领奏的钢琴声“暴烈如咆哮的深海”,而轻声伴奏的器乐声“轻柔如冬日阳光”。
在音乐会上,领奏的钢琴声“暴烈如咆哮的深海”,而轻声伴奏的器乐声“轻柔如冬日阳光”。
此处“暴烈”、“轻柔”主要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传播速度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5.下列四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在起大风暴的罗布泊沙漠里 B .在潜水员敖游的海底 C .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 D .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7.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8.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而映出桥的“倒影”;D.太阳光下.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图所示的光路图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4、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5、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的界面上,图1中给出的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有:A太阳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B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C潜在水中的人,看见岸边的树木变高了D在影院的各个座位上都能看见影幕上的图像7、图中所示各光路图能反映光从玻璃射入空气中的是:8、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9、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0、?如图1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 处射出一束激光能照射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对哪一点射出()A.B上方B.B点C.B下方D.左方或右方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用放大镜看地图12、《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13、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右图所示。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选择题)9101-9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选择题)9101-92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使光屏靠近透镜B.使光屏远离透镜C.使光屏向上移动D.使光屏向下移动2.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3.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物体的大小D.平面镜的大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日食现象B.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C.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5.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C.只有AB之间有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6.如下图四种情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B.C.D.7.以下对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C.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D.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8.下列诗词能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的是A.明月松间照B.长河落日圆C.池水映明月D.起舞弄清影9.如图所示是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倒立放大B.正立等大C.正立放大D.倒立缩小10.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阳光穿过树林B.小桥在水中的例影C.铅笔好像被折断D.阳光穿过三棱镜11.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C.海市蜃楼D.手影12.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F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P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B.蜡烛放在F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晰的像C.蜡烛放在F点和O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D.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13.在无其它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那么在观众看来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A.古代潜望术B.冰透镜向日取火C.潜望镜D.日食的形成15.秋游时,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 B C 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用甲拍摄的照片是A.B.C.D.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夜晚看见“月亮”在水中游动C.用幻灯机把幻灯片的图象放大在屏幕上D.观看圆形鱼缸中的金鱼变大了1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影子;D.铅笔好像折断了;18.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19.下列涉及光现象的民俗谚语,其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B.管中窥豹,略见一班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20.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利用了光的折射21.观察水边风景照片,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B.入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照片质量有问题22.下列光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中,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23.水下摄影机能拍摄到岸上的物体,图3中,正确表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图的是()A.A B.B C.C D.D24.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A.B.C.D.2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月食现象的形成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26.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D.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红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B.漫反射定律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C.光的反射规律适用于所有光反射现象D.光的反射规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28.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①水中倒影;②小孔成像;③月食的形成;④杯弓蛇影;⑤立竿见影。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 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3、太阳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能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A、“△”形B“”形 C、“○”形 D、“□”形4、 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看到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A.甲 B.乙 C.丙 D.丁5、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着一支蜡烛,在白墙壁和蜡烛之间放一块中间刺有小孔的硬纸,在白墙壁上出现的现象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A.烛焰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B.烛焰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C.烛焰正立的像;光的折射D.一个亮斑;光的反射6、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7、在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D.自然界中的日食现象9、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0、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11、在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2、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水中树的倒影C.渔夫能准确叉到水中的鱼 D.舞蹈演员用镜子矫正自己的动作14、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一现象说明了()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C.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D.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15、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17、当一个人逐渐走近一盏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1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冰透镜向日取火 D.鱼翔浅底19、下列属光源的是()A、干电池B、月亮C、蜡烛D、太阳20、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应该()A、大于3×105千米/秒B、等于3×105千米/秒C、小于3×105千米/秒D、不能确定21、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木块的重力势能E p和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A的密度是2g/cm3B.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4.5NC.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3.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A.F A=8NB.F A=20NC.F A=14ND.F A=7N4.一位同学在离一绝壁519m远处吹一口哨,用秒表测得回声时间为3s,此时空气温度为(表中是声音在不同气温下的速度)A.0℃B.15℃C.20℃D.10℃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B.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C.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D.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本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6.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员比赛开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赛开始时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被蹦床弹起,离开蹦床时是成直立状态并一直保持,到达最高点后下落到接触蹦床时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再次被蹦床弹起,达到更高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B .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一直在增加C .从离开蹦床到下落接触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D .从下落接触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7.如图,杠杆在物块1G 和2G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12L L ,当1G 、2G 同时向支点移动相等距离时,杠杆将A .顺时针转动B .逆时针转动C .仍然平衡D .无法判断 8.分别用铜、铁、铝三种金属,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质量也相等的空心球,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三个球中总质量最大的是(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铜>ρ铁>ρ铝)( )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一样大9.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 、1.5N ,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请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为A .0.5NB .1NC .2ND .1.5N 10.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 、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 >G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11.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A.25m/s B.24m/s C.22m/s D.28m/s12.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簧剪为S1和S2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与S1和S2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m1+m2=m)如图所示.平衡时S1和S2的长度之和为L2,则()A.L2一定等于L1B.L2一定大于L1,且m1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长C.L2一定小于L1,且m1越大、S2原长越长,L2就越短D.L2一定小于L1,且m2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短13.空气密度为1.29kg/m3,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于一个教室里全部空气质量的是()A.200mg B.200g C.20kg D.200kg14.2017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和“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了天、地连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保密技术水平,那么,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墨子号”实验卫星的发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在轨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在轨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内部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但仍然受重力D.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和卫星“墨子号”之间是通过超声波实现联系的15.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物体重15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16.某工人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物体A,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已知动滑轮的重力是60N,物体上升的速度始终是1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物体的重力是420N;②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120N;③物体的密度3×103kg/m3;④物体出水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7.如图所示,金属块A通过轻绳系于木块C的下方,静止在水中;金属块B平放在木块D的上表面,静止在水面上.已知长方体木块C和D密度、体积、形状均完全相同,密度是水密度的一半,它们的上表面均正好与水面相平;金属块A和B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它们各自的体积是单个木块体积的一半,则A、B的密度之比为A.3:1 B.2:1C.6:1 D.4:118.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19.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2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泠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A.凝固点较高; B.凝固点较低;C.凝固点和纯水一样; D.无法确定.2、把一块0℃的冰放到一个0℃的屋子里,它将:A.熔化; B.不熔化; C.一部分熔化; D.无法判断.3、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4、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5、图所示的图象中,晶体的凝固图象是时间(分)时间(分)时间(分)时间(分)A .B .C .D .6、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 .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A. 固态B. 固、液共存状态C. 液态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B.天热时向地上洒些水会感到凉快C.夏天,向雪碧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D.在发烧的病人额头上抹些酒精以缓解症状10、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管中冰将A.不熔化 B.熔化 C.一半 D.少于一半1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外有一层水C.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冻肉片,感觉有点粘手12、下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3、图1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B.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C. 海波的熔点是48 ℃D. 6 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4、图4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5、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A. 冰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B. 房间的温度太低,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C. 房间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D. 冰和水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16、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则( )。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将纸带弯折,使两端对齐,卷成U形,中间插一吸管,用拇指和食指将吸管和纸带夹住,然后向吸管内持续吹气,如图3所示,纸带的上下部分将:A.相互靠近; B.相互远离;C.先相互远离,后相互靠近; D.既不相互靠近,又不相互远离.2、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3、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A.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4、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
两船将:A、静止不动;B、向中间靠拢;C、向两侧分开;D、向同侧偏移.5、图所示,是某中学生为不使母亲在做饭时因刮风出现烟倒灌而被呛所改造的烟囱,刮风时,烟囱口的气流速度变快,压强变小,烟雾仍能顺利排出。
该设计应用到的物理知识与图各现象中的原理相同的是:6、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B、不受影响C、只向上飞扬D、从路旁吸向汽车7、如下图所示,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A.相互靠近 B.相互远离C.静止不动 D.向同一方向运动8、重几十吨的飞机在天空中飞行不会掉下来,是因为A.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9、如下图所示,让两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两纸片会向分边分开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动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动10、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A.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 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11、下图所示,是某中学生为不使母亲在做饭时因刮风出现烟倒灌而被呛所改造的烟囱,刮风时,烟囱口的气流速度变快,压强变小,烟雾仍能顺利排出。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201-3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201-3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程之比为3:2:1,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A.1:1:1B.3:2:1C.9:4:1D.9:3:12.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A.B.C.D.3.小明双手沿水平方向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左、右手所用的力都是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5N B.10N C.20N D.0N4.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把教室中上课的学生比作固体的分子,运用了比较法B.由增大压强的方法联想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C.由挤压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运用了转换法D.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运用了模型法5.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一样大B.甲比乙大C.乙比甲大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线连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长方体木块C,C的密度为0.8×103kg/m3,B端正下方放一盛满水的溢水杯.现将木块C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浸入水中一半时,从溢水口处溢出0.5N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质量为300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s的时间系在A 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忽略细线的重力,g取10N/kg)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B.木块C受到细线的拉力为0.3NC.小球刚放在B端时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2.2ND.小球的运动速度为0.2m/s7.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栓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8.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为打响蓝天保卫战,能源问题已成焦点,全球能源将发生巨大变革。
下列关于能源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B.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煤、石油、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C.我国最大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应用了核聚变的原理D.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C解析:CA.天然气燃烧虽然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较小,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孕育了地球生命,煤、石油、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核反应堆应用了核裂变的原理,故C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能量守恒知,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主要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摩擦起电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手机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升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解析:C【解析】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摩擦起电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手机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C。
3.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的A.比热容大B.热值大C.密度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B解析:B【解析】发射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B正确。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爆炸属于原子核聚变B.在太阳内部,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C.化石燃料、水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D.做功冲程中,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解析:BA、原子弹爆炸属于原子核裂变.故A不正确;B、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因而太阳具有巨大的能量.故B正确;C、化石燃料、水能是常规能源,地热能是新能源.故C不正确;D、热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燃气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成活塞的机械能.故D不正确.5.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C解析: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C正确.6.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解析:BA.硅光电池板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B.硅光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故C错误.D.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7.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喜迎“超马”,市区各单位组织了以“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小车从相距20m的AB两点同时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 (b) 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小车相距6m,则t不可能是()A.20s B.260s C.140s D.180s2.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C.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速度达到了相等C.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4.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A.2分钟B.1分钟C.3/8分钟D.0.5分钟5.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A.12km/h B.32km/h C.60km/h D.340km/h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7.如下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8.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
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6m/s B.大于6m/sC.小于6m/s D.无法确定9.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的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在10s内运动10mC.乙物体在10s内运动10mD.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10.由如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A.靠近码头B.可能静止C.远离码头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全程中,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D.全程中,小华和小明的平均速度相等13.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的闪光照片,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B.C.D.14.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木板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15.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16.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选择题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2.“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09nm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3.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4.小孙家住在多年前修建的老房子里,家里的电线绝缘层老化严重,有一天,小孙的妈妈在用电饭煲做饭和电炒锅炒菜时,小孙突然发现厨房里的导线冒烟了,他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打电话给110报警B.立即给在外地出差的爸爸打电话C.马上到门口把自己家的总开关断开D.赶紧用水把火浇灭5.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有害磨擦的是A.擦黑板时,用力压紧板刷B.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6.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A.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B.汽车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C.小树一年比一年高D.水从高处流向低处7.图1中的铡刀、瓶盖起子、手推车、铁锨都属于杠杆,其中费力杠杆是8.下列用电器中,一定没有电磁铁的是A.电烙铁B.电铃C.电磁起重机D.电磁继电器9.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A.注射器的针尖很尖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C.用扁而宽的带作书包带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10.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A.接入硬币和橡皮B.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C.接入硬币和铅笔芯D.接入橡皮和塑料尺11.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B.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D.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12.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比灯L2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L1的电流大 B.通过L2的电流大C.L1两端的电压大 D.L2两端的电压大13.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估计出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先用电压表的大量程进行试触,某次实验中,只知道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所用电压表如图3所示,关于试触后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示数大于15V,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B.如果示数大于15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大的电压表C.如果示数在3V与15V之间,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D.如果示数小于3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小的电压表14.在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电阻R的关系,实验中先保持R一定,研究I与U的关系;再保持U一定,研究I 与R的关系。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更研究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通过电流做功多少来判断耗电能的多少B.研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效果时,引入合力的概念C.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D.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保持电阻和时间一定15.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为实验室常用器材,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表指针均有明显偏转B.两表指针均几乎不动C.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D.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16.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17.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36V和220VB.家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中C.插座应与其他用电器并联D.控制电灯的开关应与电灯串联,并接在火线上18.如图1,四个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移动或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的电路是(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B.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C.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20.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把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用硬纸片把盛满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再使杯口向下,硬纸片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主要是水粘住了纸片.C.刚从游泳池中出来的人,风一吹,浑身发抖,是因为液体蒸发具有致冷的作用D.影子是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把部分光挡住形成的21.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的讲台面上,以下关于这块黑板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C.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它没有惯性D.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所以它不能自动地沿桌面滑动22、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图1)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频率23、在用水煮食物时,只要水没烧干,食物就不会烧焦;但若用油炸食物,即使油没烧干,食物也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A 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 油的沸点比水高C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好D 油的比热容比水大24、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不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 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 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C 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D 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25、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跌倒(图2甲);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向后摔倒(图2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羬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运动状态的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6、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A 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B 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小C 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大D 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2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20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缩小的像,如果烛焰离透镜15厘米,那么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A 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 一定成等大的实像C 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 可能成虚像28、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捯车轮的上部边缘的方法。
若两人用力相同,方法合理,实际效果A 小君的好B 小红的好C 一样D 无法判断29、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开关闭合后,电灯L1L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 ab=0,U ad=6伏,U bc=0,U cd=6伏,发生断路的部分是()A 电路的al1b部分B 电路的bl2c部分C 电路的aEd部分D 电路的cRsd 部分30、 小明家新买一规格为“800”W 的电热水壶,他经过几次使用后发现:晚饭后烧开一壶水总比早晨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长,。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 晚间电热水壶两端电压低于早晨电热水壶两端电压B 晚间大气压升高,水的涨点升高,需要的热量比早晨高C 晚间环境温度比早晨温度偏低D 晚间烧水的热量散失比早晨多31、.图5是使用汽油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图6),其中正确的是( )32.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舱于2003年10月16日顺利地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的某一高度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其匀速运动,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载人舱A .重力势能增大B .重力势能减小C .重力势能不变D .动能增大33.下列四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A .水银、石墨、铁B .海水、盐水、油C .人体、大地、陶瓷D .铅、银、玻璃 34.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 .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B .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35.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日食的形成C .月食的形成D .早晨,我们看到了还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36.下列四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 .用湿手扳动家庭电路中的开关B .有人触电时,先切断电源C .保险丝熔解后,用细铜丝代替D .在家庭电路中任意接入电饭锅、电熨斗等家用电 37.如图4所示,灯L 1上标有“36V 16W”字样,L 2上标有“220V 100W”字样,A 1、A 2和V 都是大量程电表,电源电压为220V .将开关S 闭合,待各电表示数稳定后,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为220VB .电流表A 1的示数大于A 2的示数C .两灯是串联的D .两灯是并联的38、如图1所示,在A 、B 金属夹之间分别连入下列物体,闭合开关,可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玻璃棒 B钢笔芯C橡胶棒 D塑料尺39、以下估测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B某同学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3PaC 中学生的体重约50ND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40图2所示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D物体受平衡力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41、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42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的中A热值 B比热容 C温度 D质量4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44、在标准大气压下,1kg20O C的水吸收了×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A 80O CB 90OC C 100O CD 110O C45、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6B 17A 18C 19A 20B 21B 22B 23B 24D 25A 26D 27C 28B 29D 30A 31C 32.B 33.A34.D35.D36.B37.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