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资料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职业卫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我国职业卫生的发展史

劳动不但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是促进人类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某些因素,比如化学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性有害因素等,也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逐步引起人们对职业卫生方面的关注和发展。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200~300年),我国《黄帝内经》中就有描述中暑原因及其症状的内容。汉朝王充(公元27~100年)所着《论衡》中,有冶炼工被火烟熏眼鼻以及发生灼伤的记载。宋朝孙平仲(公元10世纪)所着《谈苑》中,记有镀金人为水银所熏,头手俱颤;采石人由石末伤肺,肺焦多死;卖饼人因常看炉火,造成失明。明朝李时珍(1587~1637年)所着《天工开物》中,介绍用粗大竹筒凿去中节排除煤矿中有毒气体,以及采宝石人下井时腰部系长绳,扣大铃作防范。以上记载均比西方早,16世纪西欧始有职业卫生方面的记载。1700年,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意大利拉马兹尼教师(Ramazzini,1663~1714年)所着《关于手工业者疾病的探讨》中,回顾了中世纪各行业中存在的职业卫生危害问题。美国汉密尔顿(Hamilton,1910)进行了铅中毒、表盘涂镭工所患癌症等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前,厂矿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和科学研究几乎空白。建国以来,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职业卫生工作与科学研究均获得迅速发展。具体如下:

1、职业卫生有关标准与法规逐步得以健全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职业卫生工作。1954年,第1次全国工业卫生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始。1956年6月,周恩来总理主持、起草并通过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职员工人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即着名的三大规程,为我国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5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卫生部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101-56)》,附录中含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53项。1963年,国家计委批准颁布了由卫生部主编的GBJ1-196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附录中含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92项,成为我国第1部有关劳动卫生的国家标准,

1973年对其进行了修订,1979年颁布了新版的TJ36-19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附录中含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120项。1981年,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成立,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范化文件,标志着我国的卫生标准建设走上了规范、有序地发展轨道。中央及各省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近500份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尤其是2001年10月27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标志着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崭新时代。

2、全国网络型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颇具规模

1951年5月,全国第1个劳动卫生研究所—鞍钢劳研所成立,从此以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大型企业系统相继成立了近300个职业病防治院(所),各省、地、县2000多个防疫站(或疾控中心)成立了劳动卫生科,大多数省、地级医院设立了职业病科,逐步形成了全国自上而下的网络型专业机构。全国近20所大学院校建立了劳动卫生教研室(或研究所),先后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等高级专业人才3万余人,据初步统计,全国目前有10余万人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队伍,人才队伍颇具规模。

3、职业环境改造取得重大成效

50年代中期,卫生部提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防尘方针,1979年提出“三同时”的概念,“三同时”的要求卓有成效的促进和规范了60~70年代、80~90年代两次全国性工业技术大改造,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初步得到控制。90年代,卫生部又提出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概念,并逐步得以实施,现已逐步发展成完善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4、职业卫生检测技术迅疾突破

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职业卫生检测技术。形形色色的自动化、数字化、小型化的现场采样设备应运而生,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自动采样、分析一体仪陆续投入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色-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等先进的分析仪器陆续进入实验室,未知毒物鉴定、生产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的能力大大提高。

仪器设备的推陈出新、检测技术的迅疾发展,为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医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临床诊治技术迅速提高

70年代,卫生部组织全国范围的职业病普查,在历史上第1次基本摸清尘肺和铅、苯、汞、锰中毒5种主要职业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同时,化工部在全国180多个化工企业40余万工人中展开健康监护工作,不仅掌握了化工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而且为全国探索出一套较完整的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其创建的就业前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及职业病普查,已成为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常规模式。80~90年代,有关尘肺及铅、苯等职业中毒的全国范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不仅促进了职业病筛检诊断技术的提高,使数十种职业病有了可靠的诊断方法,也为完善和规范全国职业病报告系统作出了贡献。90年代,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了可靠的工具。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临床诊治技术迅速提高,新的治疗药物、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职业病病人病死率下降、并发症减少、寿命明显延长。

6、职业卫生研究成果显着

规范化检测方法的研究,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提供了可靠保障。我国的有害因素监测工作起步较晚,50~60年代所使用的设备、方法比较原始。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职业卫生事业如雨后春笋,有害因素监测工作也迎来了迅疾发展的时代。广大科技人员研究、引进、开发了各种各类的监测设备、检验方法等,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极大地推进了检测工作的发展,同时,规范化研究工作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20多年的奋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规范化标准测定方法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标准测定方法403项,为科学、客观评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提供了依据。

分子毒理方面的研究,为化学物“三致”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低浓度的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往往因检测技术和手段的限制而被人们忽视,分子毒理学的迅速崛起,为化学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犀利的武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