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分析国贸本一09090051 张韵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未来钢铁行业发展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钢铁行业现状发展方向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入世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远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原材料保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推动世界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钢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需求拉动我国钢铁业出现快速发展我国入世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

从经济周期的中长期波动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仍处于中长期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规模仍在快速扩大。

经济的不断扩张必然引起钢材需求量的增长。

与经济周期相对应,钢材需求量也处在一个上升阶段。

首先,我国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走向工业化的高级阶段——重工业化阶段。

重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机械、装备等工业的发展,这无疑为钢铁行业的继续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会伴随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建设必然会导致对钢材的大量需求,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钢铁行业的继续扩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近年来,我国居民对住宅、汽车等重型级消费呈上升趋势。

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粮食”钢铁行业的发展。

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板材市场的繁荣。

第三,近年来一些大型工程建设成为直接推进钢铁行业发展的动力。

同时,有各项工程建设引发的对机械、汽车等的需求也间接推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

2003年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钢铁市场产销两旺,成为世界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各项指标显著改善。

2010年国产钢材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我国汽车用钢、管线钢、硅钢、船板、钢轨等关键钢材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重大的突破,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8类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担负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钢铁的广泛应用范围使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的市场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1 产能与产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钢铁产量持续居于全球首位,均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产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

1.2 供需关系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同时,全球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的钢铁产能。

这种供应过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1.3 国际贸易全球钢铁行业之间的贸易规模巨大。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国。

随着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不断整合,国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同时,各国政府对于钢铁产业的保护和贸易争端的增加,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结构调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问题,钢铁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来实现。

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提升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2.2 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执行,钢铁企业将被迫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绿色生产能力。

开发和采用绿色技术,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将是钢铁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2.3 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结语:综上所述,钢铁行业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都需要充分的关注。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钢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巨大。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钢铁行业现状1.产能过剩:过去几年,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导致全球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由于国内市场饱和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2.环保压力增大:钢铁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保监管,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3.价格波动大:国际市场上,钢铁价格受到全球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剧烈。

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钢铁行业市场前景1.需求回暖: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建筑、基础设施以及汽车等领域对钢铁的需求依然存在。

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钢铁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2.产能优化升级:为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钢铁去产能政策,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随着产能的优化和结构调整,行业将逐渐实现供需平衡,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保转型:面对环保压力,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生产。

发展低碳、环保的钢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尽管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和价格波动等诸多挑战,但其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需求的回暖,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摘要:一、中国钢铁行业的概述二、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1.钢铁产量2.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3.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正文: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钢铁产量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2 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10.3 亿吨。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增速放缓。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1.环保压力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减少污染排放。

此外,政府对于环保不达标的钢铁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处罚,这也使得一些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关闭。

2.产能过剩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

这也导致了一些钢铁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风险。

三、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1.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钢铁行业需要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

2.一带一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钢铁企业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中国钢铁行业在面临着环保压力和产能过剩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等机遇。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3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1.钢铁行业经济形势劣币
2023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钢铁需求量持续
下滑,价格持续走低,经济形势劣币,这对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

2023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严重,总体行业表现疲软,经济形势劣币。

2.供应超额继续扩大
2023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其中最为突出的
供应状况为供应超额状态,中国钢铁行业的供应量较需求量增长较快,供
应量大于需求量,导致行业余额的不断扩大。

2023年1月份,中国钢铁行业余额比2023年12月份增加了40%,至1456.42万吨,余额比连续增长六个月,供应量远高于需求量,利润空间
持续收窄,这也是导致行业余额的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3.营销模式及结构没有发生深层次的变化
2023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的营销模式及结构没有发生深层次的变化。

钢铁行业依然以独资企业、合作社及国有企业为主,市场受制于少数
几家大型企业的影响,行业结构一致,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产能、技术及市
场方面,技术创新程度有待加强。

此外,由于行业整体状况较差,市场营
销模式及结构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哎呀,钢铁行业啊,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儿。

你想想,它可不仅仅是那些冷冰冰的钢铁块,背后可是有着不少故事和潮起潮落。

现在的钢铁行业,简直就像一部悬疑剧,剧情紧凑得让人心惊胆战。

全球的钢铁生产,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夺那钢铁的王座。

中国、印度、美国,都是大腕儿,谁也不愿意示弱。

想当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就像坐火箭似的,一路飙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这可是让不少国家直呼“哎呀,太厉害了”。

说到发展现状,那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钢铁价格啊,真是时高时低,有时候一涨吓死人,有时候又降得让人怀疑人生。

这种波动就像天气预报,今天晴天明天雨,没个准儿。

这其中的原因可就多了,供需关系、国际市场、环保,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弄得行业内的朋友们每天都在琢磨“今天的钢铁行情如何?”真是愁人。

再说趋势,未来的钢铁行业又要怎么发展呢?大伙儿现在都在谈绿色发展,这可不是空口白话。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保,搞起了循环经济。

钢铁生产如果能变得更环保,那真是太好了,谁都不想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对吧?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废料,回收再利用,真是聪明得很。

你看,这不就是“废物利用”嘛,老祖宗说的好,何必浪费呢?还有科技的进步,真是推着钢铁行业往前走。

新技术层出不穷,什么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都开始在钢铁厂里大展拳脚。

以前那些沉重的劳动,现在机器一来,轻松多了。

这样一来,生产效率蹭蹭上涨,成本也能控制得更好。

毕竟,大家都想在竞争中占个上风,谁不想“抱得美人归”呢?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像劳动力转型这种事儿。

以前靠人工,现在机器上阵,许多工人面临转型的烦恼。

想想啊,钢铁行业的朋友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可能就要被时代抛在后头。

大家都知道,时代在变化,不学习就得被淘汰。

话说回来,国际贸易也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不少挑战。

你看看,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像一场复杂的交响乐,稍不留神,就容易走音。

钢铁的出口和进口都受到各种的影响,特别是关税问题。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中国的钢铁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一些大型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然而,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过剩产能已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内钢铁需求增长放缓,一些企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跌。

其次,环境污染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

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钢铁产业的重要方向。

为了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关闭一批落后产能企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市场监管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技术创新,中国钢铁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环保方面,中国钢铁产业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政府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推动钢铁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一些钢铁企业利用废弃物和废钢铁进行再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未来,中国钢铁产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钢铁需求将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仍将是钢铁需求的重要驱动力。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对钢铁需求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钢铁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通过加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力度,中国钢铁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制造等领域,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钢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产能过剩问题仍存虽然市场需求增长,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内钢铁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

一些小型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面临着生存压力。

同时,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落后产能被淘汰,但新的产能投放速度仍然较快,这也使得钢铁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3.技术创新助推发展钢铁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创新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未来发展趋势1.加强环保治理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

未来,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制造。

同时,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深化产业升级钢铁企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加强研发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

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企业合作未来,钢铁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成为趋势。

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规模效应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4.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钢铁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实现钢铁企业的跨国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R10总量 全国合计 CR10占比
2011年 7123 4624 4334 3768 3192 3004 2402 1919 1701 1589 33658 69481 48.4%
3
2.1中国粗钢生产发展
第四阶段 转型阶段,创新发展 71716(4.7%) 第三阶段(年均16.6%) 加速阶段,跨越发展
争优势。
美国已经经历了完整的钢铁产业生命周期
日本依靠技术创新延长成熟期
从1951年开始,日本政府钢铁工业“合理化计划”,进行三次大规 模设备投资, 1973年钢产量超过1亿吨,达到峰值,进入成熟期。至今, 年钢产量基本徘徊在1亿吨左右。1973年,日本钢产量达到峰值11932万 吨,人均钢产量为1104公斤,人均钢积蓄量为4100公斤,人均钢消费量 802 公斤;人均 GDP 为3875美元,城镇化率为 73% ,产业集中度 (CR5) 约 为77.65% 。1973年以后,钢的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没有突破 1973 年水平。
14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家 中国 日本 美国 印度 俄罗斯 韩国 德国 土耳其 巴西 乌克兰
2012年,在粗钢产量排名前十 的国家中,有4个国家产量出 现下降,中国粗钢产量增速仅 落后于印度和土耳其,排名第 三,高于美国和俄罗斯。
2.3 中国钢铁布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宝钢为代表的沿海布局优势显现,目前已基本形 成鞍钢鲅鱼圈、首钢曹妃甸等现代化千万吨级沿海钢铁基地,宝钢湛江、武钢 防城港项目、日照精品基地已核准启动。钢铁产业布局正逐步从资源依托型转 向靠近市场、靠近资源并重,但以内陆为主的产业布局尚未根本改变。受资源 和历史等因素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呈以下特点:
日本钢铁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曾引发利润大幅度下降
中国钢铁产业生命周期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7年,1996 年钢产量突破1亿t; 经过7年,2003年突破2亿t; 经过2年,2005年突破3亿t; 经过1年,2006年突破4亿t; 经过2年,2008年突破5亿t; 经过2年,2010年突破6亿t; 经过2年,2012年突破7亿t; 2013年中国以7.79亿吨的粗钢 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粗 钢产量的48.5%
中国钢铁产业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
2012 年我国钢产量为 7.17 亿 t ,人均钢产量为 551 公斤,人均钢消 费量为 490 公斤,人均累计钢积蓄量约为 4757 公斤,产业集中度 (CR5) 为33.7%。人均GDP约为5555 美元,城镇化率为51.3%。和美国、日本钢 产量达到峰值时的各种指标相比,人均累计钢积蓄量略高于日本、产 业集中度(CR5)和美国基本持平外,其它均低于美国、日本水平,表明 我国钢铁产业尚未进入成熟期,应该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 从美、日发展经验看,这一阶段一般为3-5年。
美国、日本钢铁工业发展 美国、日本均已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 钢铁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都相继经历了投入期、成长期、成
熟期,1973年钢产量同时到达峰值,之后产业发展路径出现
较大差异:美国钢铁产业又经过大约10年成熟期,自1982年 起进入衰退期,钢产量徘徊在9000万吨左右;而日本钢铁产 业至今仍处于成熟期,钢产量基本维持在 1 亿吨水平,并且 在世界前沿钢铁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和高端产品的竞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大多数时候都高于国外,特 别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粗钢增速将世界其它地区远远甩在身后。
13
2012年,中国 粗钢产量远远 高于其他主要 产钢国家:
◆日本的7倍
◆美国的8倍 ◆印度的9倍 ◆俄罗斯的10

201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 2012(百万吨) 2011(百万吨) 717.2 685.0 107.2 107.6 88.6 86.4 76.7 73.6 70.6 68.9 69.3 68.5 42.7 44.3 35.9 34.1 34.7 35.2 32.9 35.3
钢铁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内 容
1
钢铁工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钢铁未来趋势分析
2
2 3
3 4
3 4
4
1 2
钢铁工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投入期 — 企业数目少,产业集中度 成长期—企业数目增多,产业集中
高;技术不成熟,产品品种单一,质量 劣且不稳定;市场规模小,需求增长缓 慢;产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进入壁垒 低,竞争程度低,企业自主定价。
第二阶段(年均6.6%) 起步阶段,稳定发展
15.8
78年3178万t
2000年1.பைடு நூலகம்7亿t
2.2世界背景下中国钢铁生产的发展
世界粗钢产量在二战结束至70年代石油危机之间快速增长,此后长时 间保持总体稳定、间期波动式发展,直至新世纪,在中国钢铁高速发展 推动下再次增长。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比例:1949年0.1%,1978年4.44%, 2001年17.82%,2012年46.3%。
度低;技术日渐成熟,产品呈现多样化 和差异化,质量提高并且稳定;市场规 模扩大,需求增长迅速;产业利润迅速 增长且利润率很高;进入壁垒低,竞争 激烈,竞争表现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
成熟期—产业集中度高,出现一定
衰退期—企业数量减少;需求减少
程度的垄断;技术成熟度高,产品无差 ,销售下降;有新产品或者替代品出现 异化;竞争表现为非价格竞争;市场容 。 量饱和,需求增长明显放缓;持续时间 较长,是产业发展稳定阶段,若有技术 创新,则有更长时间的持续增长。
2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现有多少钢铁企业? 共871家(平均34万t/a),钢产量>500万吨/年:56家
排名 钢厂 1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 鞍钢集团公司 3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5 江苏沙钢集团 6 首钢集团 7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8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9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0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R10总量 全国合计 CR10占比 2012年 6923 4532 4270 3642 3231 3142 2301 1734 1732 1411 32917 71654 45.9% 钢厂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鞍钢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江苏沙钢集团 首钢集团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