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2024年钢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钢材市场分析现状

钢材市场分析现状概述钢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等各个行业。

钢材市场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对当前钢材市场的分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国内钢材市场现状产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钢材产能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钢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过多的产能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价格波动频繁。

供求状况当前我国钢材供应充足,但供需失衡问题仍然存在。

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去的鼓励政策,过度投资导致了供应过剩。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受到影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影响,需求不足导致了库存积压。

价格是钢材市场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近年来,钢材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一方面,供需矛盾导致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对钢材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出口和进口情况我国钢材出口和进口双向流动。

一方面,我国的钢材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列,出口市场广泛。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也是钢材进口大国之一,国内市场需求较大。

然而,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政策的抬头,对钢材进出口产生了不少不确定因素。

国际钢材市场现状产能分布全球钢材产能分布较为分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能规模差异较大。

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成为钢材产能的重要增长点,亚洲地区的钢材产量不断上升。

需求情况国际钢材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但各个地区的需求差异较大。

发达国家钢材需求增长较为缓慢,而新兴市场国家对钢材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国际钢材贸易形势复杂,市场竞争激烈。

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政策、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着钢材的进出口情况。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对钢材贸易造成了一定冲击。

价格波动国际钢材价格受原材料价格、供求关系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钢材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钢材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钢材行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能利用率,推动供需结构的优化调整。

钢铁行业市场前景

钢铁行业市场前景

钢铁行业市场前景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压力增大等原因,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当前钢铁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分析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角色。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钢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进入市场,导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其次,环境压力增大。

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相关环保政策的加强使得钢铁企业面临更严格的限制。

此外,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困扰。

二、市场前景分析尽管钢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钢铁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例如建筑钢材、钢筋等,这将为钢铁行业提供稳定的市场需求。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钢铁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

此外,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势头也十分明显。

例如,一些钢铁企业开始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扩大特种钢、高端钢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展望未来,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首先,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钢铁企业将进一步推进绿色生产,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为钢铁企业带来更多的智能化、高效化的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促进国际钢铁贸易的发展,为钢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担负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钢铁的广泛应用范围使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的市场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1 产能与产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钢铁产量持续居于全球首位,均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产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

1.2 供需关系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同时,全球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的钢铁产能。

这种供应过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1.3 国际贸易全球钢铁行业之间的贸易规模巨大。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国。

随着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不断整合,国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同时,各国政府对于钢铁产业的保护和贸易争端的增加,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结构调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问题,钢铁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来实现。

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提升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2.2 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执行,钢铁企业将被迫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绿色生产能力。

开发和采用绿色技术,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将是钢铁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2.3 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结语:综上所述,钢铁行业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都需要充分的关注。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钢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巨大。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钢铁行业现状1.产能过剩:过去几年,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导致全球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由于国内市场饱和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2.环保压力增大:钢铁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保监管,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3.价格波动大:国际市场上,钢铁价格受到全球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剧烈。

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钢铁行业市场前景1.需求回暖: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建筑、基础设施以及汽车等领域对钢铁的需求依然存在。

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钢铁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2.产能优化升级:为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钢铁去产能政策,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随着产能的优化和结构调整,行业将逐渐实现供需平衡,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保转型:面对环保压力,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生产。

发展低碳、环保的钢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尽管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和价格波动等诸多挑战,但其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需求的回暖,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摘要:一、中国钢铁行业的概述二、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1.钢铁产量2.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3.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正文: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钢铁产量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2 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10.3 亿吨。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增速放缓。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1.环保压力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减少污染排放。

此外,政府对于环保不达标的钢铁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处罚,这也使得一些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关闭。

2.产能过剩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

这也导致了一些钢铁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风险。

三、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1.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钢铁行业需要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

2.一带一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钢铁企业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中国钢铁行业在面临着环保压力和产能过剩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等机遇。

钢铁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钢铁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钢铁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一、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产量方面来看,全球钢铁产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产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去产能政策的实施,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在技术水平上,钢铁行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例如,先进的炼铁、炼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智能制造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市场需求方面,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是钢铁的主要消费领域。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制造业的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保持稳定。

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需求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环保压力是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和废渣。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钢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环保设备的升级和改造,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给钢铁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使得钢铁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发残酷。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钢铁产业迅速崛起,加剧了全球钢铁市场的竞争格局。

三、钢铁行业的发展机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钢铁行业也迎来了一些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品质、高性能钢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钢铁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钢铁行业带来了国际合作的机会。

中国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能的国际合作与转移。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3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1.钢铁行业经济形势劣币
2023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钢铁需求量持续
下滑,价格持续走低,经济形势劣币,这对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

2023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严重,总体行业表现疲软,经济形势劣币。

2.供应超额继续扩大
2023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其中最为突出的
供应状况为供应超额状态,中国钢铁行业的供应量较需求量增长较快,供
应量大于需求量,导致行业余额的不断扩大。

2023年1月份,中国钢铁行业余额比2023年12月份增加了40%,至1456.42万吨,余额比连续增长六个月,供应量远高于需求量,利润空间
持续收窄,这也是导致行业余额的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3.营销模式及结构没有发生深层次的变化
2023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的营销模式及结构没有发生深层次的变化。

钢铁行业依然以独资企业、合作社及国有企业为主,市场受制于少数
几家大型企业的影响,行业结构一致,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产能、技术及市
场方面,技术创新程度有待加强。

此外,由于行业整体状况较差,市场营
销模式及结构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制造等领域,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钢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产能过剩问题仍存虽然市场需求增长,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内钢铁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

一些小型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面临着生存压力。

同时,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落后产能被淘汰,但新的产能投放速度仍然较快,这也使得钢铁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3.技术创新助推发展钢铁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创新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未来发展趋势1.加强环保治理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

未来,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制造。

同时,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深化产业升级钢铁企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加强研发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

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企业合作未来,钢铁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成为趋势。

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规模效应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4.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钢铁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实现钢铁企业的跨国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行业的现状: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

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

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

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

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
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1,基础资源储备不足。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

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

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

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

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手抬价,对我国钢铁企业形成需求控制。

2,行业不规范,调控不力。

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抢市场、拼价格,其产品又多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如线材、盘条等,使产品利润被不断走高的原料价格所侵蚀,需求传导、引起连环涨价。

3,急剧增长的钢铁产销量,对国内交通运输形成巨大压力,仅进口铁矿石和出口钢材两项运输总量,2006年铁路运输量就达13.79亿吨(含原辅能源材料)。

近几来,钢铁企业进口大量铁矿石,又出口生铁、钢坯和钢材等产品,导致国际海运价格大幅攀升。

2007年,巴西、澳洲到宁波港的铁矿石运费已分别由1月份33.64美元/吨、15.93美元/吨,上涨到10月末的85.56美元/吨和36.29美元/吨。

二、污染严重,恶性竞争
1,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也是资源消耗大户,除了需要高品位铁矿石外,还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煤、焦炭、水、电及熔剂等。

钢铁行业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是个地道的大污染行业。

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渣留在国内,我国钢铁工业年排废渣高达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出口产品近5300万吨,在生产过程中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2.4%。

全国钢铁工业每年氟化物气体排放量约250万吨以上,而出口产品部分,留在国内大气中的氟化物约占1/10。

虽然国家进行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耗能高、污染重、生产工艺简单、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但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强劲,大量低端产品出
口失控,给本来应予淘汰关闭的小钢铁企业变相输了血,使他们得以生存。

这些企业的生存给市场、环保、能源和运输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它们的低价竞销、不规范的市场购销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2,导致我国钢铁产业散、乱、差的一个不可忽视原因,是地方利益作祟。

一些地方政府以局部利益代替全局利益,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大地方财政收入,不计后果大建快上小钢铁企业,形成了今天的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争能量、争市场的恶性竞争局面。

三、行业管理失控、产业定位不清
1,中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在创造出数个“世界第一”背后,却没有在世界钢铁产业格局里获得应有的话语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越多,国际卖家的涨价就越有劲,以到岸价计,海运费用也水涨船高。

我们为钢铁产品消费国承担了环境污染,出口到欧洲的钢材还遭到反倾销诉讼。

2,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高能耗、高污染、争抢资源”的小钢铁厂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遏制,走入一个“产能扩大-产量增加-低价出口-遭遇制裁”的产业循环怪圈。

发展经济,建立一国强大的工业发展体系,离不开钢铁工业,但必须有一个确切合理的定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资源、能源短缺国,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依据这个基本点,一切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去考虑。

因此,内需是首要因素,一切必先从满足国内需求出发。

从我国的资源情况来看,我们没有条件和能力,为国际市场大量提供钢铁产品,我们也不应当成为世界钢铁产品的制造基地,更不应该以牺牲环保、能源和资源为代价,换取他国对钢铁产品的需要。

我国的钢铁工业不能“两头对外”,一方面大量进口原料,另一方面大量出口初级产品,这样的产业局面如果继续下去,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伤害。

应对的方法:强化以内需为主的调控措施,要有硬手段,不留后路,不留死角。

应进一步提高生铁、钢锭、盘条、线材等产品的出口关税,颁发出口许可证,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限制出口。

根据需要适当进口铁矿粉,平抑铁矿石价格,减缓海运费和国内运输压力。

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无资源的生产企业,从全局出发,杜绝地方利益干扰。

实行限产、限量、降耗减排,严格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差别排污费等强制性措施,在总体上降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12年4月26日在其官网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业市场需求不旺,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效益由盈转亏,钢铁产业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

发改委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生铁16592万吨、粗钢17422万吨,钢材(含重复材)222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2.5%、6.5%,同比则分别下降3.8、6.5、7.2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仍处于高位水平,但已呈现减速态势。

同期,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10.34亿元,钢铁主业平均销售利润率-0.12%,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

此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钢铁行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861亿元,同比增长10.8%。

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投资148亿元,增长26.6%;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713亿元,增长8.0%。

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8762万吨,同比增长6%;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37.1美元/吨,下降12.5%。

同期,折合粗钢净
出口919万吨,同比增长38.3(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商贸网)
加几句自己的话:观看近几年钢铁价格走势,很大一部分影响钢铁价格的原应是铁矿石的价格涨幅波动,全球有四大铁矿石供应公司,而亚洲国家(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的铁矿石有力拓公司(英澳合企)供应,观察这几年中国、日本、韩国进口铁矿石记录我们不难发现,每年中国从力拓公司进口铁矿石的数量比之日本、韩国的总和还多一倍有余,但我们进口的价格比之两国却要高出许多,这就从源头上增加了我国钢铁的成本价格,销售价格提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从同一公司进口大于他们数量的矿石价格却比他们要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