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规程编号:AQYS /PYD -31-A1 目的为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运输作业行为,有效防范道路运输事故发生,特制订本规程。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装卸作业。
3 职责安全部负责监督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4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操作流程4.2操作程序和方法4.2.1将装卸软管同受液罐接头连接起来.4.2.2打开残液排放阀(DV- 1)和输送装置泄压阀约2分钟,使装卸软管冷却,然后再关闭残液排放阀(DV-1)。
4.2.3缓慢打开增压器进液阀(V-3)和增压器出气间(V-4),使罐体内的压力升高,直至压力比受液罐体压力高至少0.35MPa (注意:最高不可超过罐体的最大工作压力)为止,然后打开底部进出液阀(V-1)向受液罐导液。
4.2.4当受液罐液位将达到装卸要求或罐车内液体接近输出先毕时,关闭增压器进液阀(V-3),充装完毕后关闭底部进出液阀(V-1)。
4.2.5打开残液排放阀(OV 1)排放装卸管内的残留液体,拧松装卸软管接头,释放装卸软管余压,并建议对装卸软管除霜。
5装卸车前检查5.1装卸前,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称量记录,移动式压力容器停放在充装前检查区,给车轮垫上防滑块,接好静电接地线,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逐辆进行检查,装卸前应当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逐台进行检查,未经检查合格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
装卸前检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5.1.1随车规定携带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并且装卸的介质是否与铭牌和使用登记资料、标志一致;5.1.2首次充装投入使用并且对罐体有置换要求的,是否有置换合格报告或者证明文件;5.1.3随车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是否有效;5.1.4移动式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包括颜色、环形色带、警示性、介质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充装的介质与罐体涂装标志是否一致;5.1.5移动式压力容器是否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5.1.6核查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5.1.7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是否完好无泄漏;5.1.8随车防护用具、检查和维护保养、维修(以下简称检修)等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是否配备齐全、完好;5.1.9罐体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的连接是否完好、可靠。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移动式压力容器 操作人员必须经 过专业培训,熟 悉操作规程和安 全知识。
操作人员应定期 参加安全培训, 不断提高安全意 识和操作技能。
操作人员应了解 移动式压力容器 的结构、性能和 安全要求,熟悉 应急处置措施。
操作人员应具备 必要的事故预防 和应急救援能力, 掌握基本的消防 和急救知识。
操作
操作前检查:确认容器状态 良好,无安全隐患
关闭容器:按照规定程序关 闭容器,确保密封性良好
定时记录容器压力、温度等参数
操作人员应定时 记录移动式压力 容器的压力、温 度等参数,确保 容器在正常范围 内运行。
记录的频率应根 据容器的类型、 用途和工艺要求 来确定,一般建 议每小时记录一 次。
记录的参数应包 括时间、压力、 温度、液位等关 键信息,以便于 后续的分析和处 理。
了解介质对人体 和环境的危害及 应急处理措施
01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操作
正确开启阀门
确认阀门类型和标识 检查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缓慢开启阀门,避免过快或过猛 观察阀门开启后的压力变化,确保安全
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开启容器:按照规定程序开 启容器,确保密封性良好
装料与卸料:按照工艺要求 进行装料和卸料,注意安全
及时报告安全隐患,配合整改
发现移动式压力容器存在安全隐 患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对于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 位,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设 备安全运行。
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提高安全意识。
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四篇)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和传输高压气体或液体的设备,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一套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共2000字。
一、安全准备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2.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检查压力容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裂纹、变形等情况。
3. 确定操作区域内没有明火、明显的热源,并保证通风良好。
4. 操作期间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二、压力容器充气操作1. 在进行充气操作之前,必须确保压力容器的门、阀门、密封装置等部位的完好,并有无渗漏的情况。
2. 在开始充气之前,应根据容器的额定压力设置充气压力,切勿超过标准压力。
3. 充气操作时,必须确保充气连接的管道无泄漏。
4. 在充气操作中,应密切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充气。
5. 充气完成后,应关闭充气阀门,并排除管道内余气。
三、压力容器排气操作1. 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压力容器内无残余的高压气体或液体。
2. 在排气操作之前,必须先关闭与压力容器相连的所有阀门,并确保排气的通风口畅通无阻。
3. 排气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高温的气体或液体。
4. 在排气操作中,应逐步打开排气阀门,缓慢释放压力,避免压力突然释放造成安全事故。
5. 排气完成后,应再次检查压力容器是否完全排空。
四、压力容器维护操作1. 压力容器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维护。
2. 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3. 维护操作时,必须确保压力容器已经排空,并且已切断与容器相连的所有管道的气源。
4. 进行维护操作前,必须将操作区域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设置临时围栏等。
5. 维护完成后,必须将设备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二、附件B的修改三、附件C的修改四、附件D的修改五、附件E的修改六、增加附件J附件J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专项要求J1 安全管理情况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有效;(2)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文件、竣工图样、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产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以及安装、改造、维修资料等是否完整;(3)《使用登记表》和《使用登记证》是否与实际相符;(4)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5)日常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定期安全检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6)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8)装卸记录是否齐全;(9)是否有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10)是否对事故、故障情况进行了记录。
J2 气瓶检查(1)核实拖车产品铭牌、逐只核实气瓶制造标志是否符合要求;(2)逐只检查气瓶外部,检查有无裂纹、腐蚀、油漆剥落、凹陷、变形、鼓包和机械接触损伤等;(3)使用木锤或者重约250g的铜锤轻击瓶壁,逐只对气瓶进行音响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4)检查充装介质的分析报告,腐蚀性介质的残液分析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
J3 附件检查J3.1 气瓶端塞的检查检查有无变形、裂纹或者其他机械接触损伤。
J3.2 管路和阀的检查(1)检查金属管路有无变形、裂纹、凹陷、扭曲或者其他机械接触损伤;(2)检查阀门有无锈蚀、变形、泄漏,开闭是否正常;(3)检查排污装置是否完好、通畅;(4)检查软管两端接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软管外观有无破裂、鼓包、折皱、老化现象;(5)检查气动阀门有无损伤,是否处于常闭状态。
J3.3 快装接头的检查检查有无锈蚀、变形、裂纹和其他损坏。
J4 气瓶固定装置安全状况检查(1)检查气瓶与前后两端支撑立板的连接是否松动,气瓶是否发生转动;(2)检查框架有无裂纹、凹陷、扭曲或者其他机械接触损伤;(3)检查框架与拖车底盘连接是否牢固可靠;(4)检查捆绑带有无损伤、腐蚀,紧固连接螺栓有无腐蚀、松动、弯曲变形,螺母、垫片、缓冲垫是否齐全、完好。
压力容器及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及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压力容器及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营,保障操作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以下压力容器及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操作前必须检查压力容器和相关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所有阀门和管道均处于开启或闭合状态,并将压力计和压力传感器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任何不良状况必须立即报告上级主管。
2、严格要求员工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指挥官必须向员工详细说明每项操作规程。
任何非标准的操作都必须事先请示主管领导,并得到他的书面批准。
3、每次操作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完好性。
二、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1、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检查记录,确认压力容器和相关设备的安全性能。
2、在操作前进行试压,确保压力容器的强度达到要求。
3、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随意调整任何参数。
4、在操作现场必须配备应急设备和应急措施,确保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
5、接近压力容器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站在压力容器上方,也不得让其他人接近。
6、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压力变化,严格控制压力的上限和下限。
三、压力容器的维护和保养规程1、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和相关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监测都正常工作。
2、检查容器及管路在运行期间是否发生变形、裂纹或泄漏等现象。
如果有异常现象,必须及时停机检查并处理。
3、保养压力容器和相关设备,清洁设备外部和设备内部及零部件,在设备不运行的时候完整的关闭设备以确保安全。
4、严格按照设备维护规程进行维修,并保持维护记录。
四、压力容器的调整和更换规程1、任何压力容器或相关设备的变更或更换必须得到上级主管的批准,并获得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2、对于压力容器内和外部的计量和传感器的调整,必须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并严格按照设备调整手册进行调整。
3、对于管道的更换和改变,必须在压力容器内和外部严格遵守规则和标准,并使用标准安装设备。
五、操作工安全防范措施1、在操作前,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戴上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防护设备,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压力容器操作规程(新版)
压力容器操作规程(新版)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904压力容器操作规程(新版)一.总则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当地质监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件》后,方可独立承担压力容器操作。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有关容器的结构、类别、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掌握处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认真填写有关记录。
3.压力容器要平稳操作,容器开始加压时,速度不易过快,要防止压力的突然上升。
4.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发现温度,压力异常时,应及时停机检查。
排除故障方可重新开机。
5.严禁带压拆卸压紧螺栓。
维修时必须停机、排气卸压后方可进行。
二.日常操作和维护保养1.严格按照压力容器操作规程。
2.开始操作前,应首先检查汽(气)阀、储气罐、管道、用汽(气)设备、及安全附件是否良好。
3.坚持压力容器日巡检制度,储气罐每日排水一次,及时发现不正常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和排除。
4.随时检查压力容器及相关管道和附件,及时处理“跑、冒、漏”现象。
5.每月应对安全阀进行全面检查。
手动排气以防阀芯与阀座粘死卡死。
6.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7.发现下列情况时,必须及时更换安全阀:(1)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密封不严且无法修复的。
(2)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粘死或弹簧严重腐蚀、生锈的。
8.保持压力表洁净,随时注意压力表的工作情况。
有下列情况时,及时更换压力表:(1)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归零的。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移动式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帮助相关人员正确操作压力容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企业、建筑工地等。
3.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1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选择与购买1.在选择移动式压力容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容器的类型、尺寸和额定压力。
2.购买移动式压力容器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注意查验厂家的相关资质和证书。
3.2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装与摆放1.安装移动式压力容器时,要遵循厂家的安装标准和要求,确保容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移动式压力容器应放置在坚固的基础上,避免容器因不稳而倾倒。
3.安装完毕后,要对容器及其附件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管道无渗漏现象。
3.3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与操作1.在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前,要仔细阅读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时,要确保供电、燃料等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在移动式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监测容器的压力和温度,确保处于安全范围内。
3.4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容器及其附件的正常运行。
2.定期更换容器中的过滤器、密封圈等易损件,确保其完好无损。
3.定期对容器进行清洗和除尘,防止积尘和杂质对容器的影响。
3.5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事故应急处理1.在发生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时,要立即停止使用容器,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人员、报警等。
2.在事故处理时,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和厂家,寻求支援和指导。
3.在处理事故后,要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确保容器安全使用的重要指南,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正文的修改表3-4修改前表3-4增加四种介质的罐体主要设计参数注3-6 :所列设计压力的数值, 是按照介质50C 时饱和蒸气压(表压)的 1.00倍确定的。
如果存在设计压力的确 定除受介质饱和蒸气压以外的影响时,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3.10.3的规定确定设计压力,并且还应当符合引用标 准的要求。
3.11.7 装卸口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3)罐体的装卸口位置及其安全保护装置还应当符合 引用标准的规定。
注3-6 :所列设计压力的数值, 是按照介质 50 C 时饱和蒸气压的 1.00倍确定的。
如果存在设计压力的 确定除受介质饱和蒸气压以外的其 他载荷的影响因素,设计单位应当按 照本规程3.10.3的规定确定设计压 力。
3.11.7装卸口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3)充装其他介质的罐体,其装 卸口位置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应 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附件B的修改三、附件C的修改四、附件D的修改五、附件E的修改六、增加附件J 附件J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专项要求J1安全管理情况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有效;(2) 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文件、竣工图样、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产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以及安装、改造、维修资料等是否完整;(3) 《使用登记表》和《使用登记证》是否与实际相符;(4)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5) 日常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定期安全检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6) 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7) 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8) 装卸记录是否齐全;(9) 是否有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10) 是否对事故、故障情况进行了记录。
J2 气瓶检查(1) 核实拖车产品铭牌、逐只核实气瓶制造标志是否符合要求;(2) 逐只检查气瓶外部,检查有无裂纹、腐蚀、油漆剥落、凹陷、变形、鼓包和机械接触损伤等;(3) 使用木锤或者重约250g的铜锤轻击瓶壁,逐只对气瓶进行音响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4) 检查充装介质的分析报告,腐蚀性介质的残液分析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
《移动式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移动式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附件B的修改三、附件C的修改四、附件D的修改五、附件E的修改六、增加附件J附件J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专项要求J1 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少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有效;(2)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件、竣⼯图样、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产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以及安装、改造、维修资料等是否完整;(3)《使⽤登记表》和《使⽤登记证》是否与实际相符;(4)压⼒容器作业⼈员是否持证上岗;(5)⽇常维护保养、运⾏记录、定期安全检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6)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8)装卸记录是否齐全;(9)是否有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10)是否对事故、故障情况进⾏了记录。
J2 ⽓瓶检查(1)核实拖车产品铭牌、逐只核实⽓瓶制造标志是否符合要求;(2)逐只检查⽓瓶外部,检查有⽆裂纹、腐蚀、油漆剥落、凹陷、变形、⿎包和机械接触损伤等;(3)使⽤⽊锤或者重约250g的铜锤轻击瓶壁,逐只对⽓瓶进⾏⾳响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4)检查充装介质的分析报告,腐蚀性介质的残液分析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
J3 附件检查J3.1 ⽓瓶端塞的检查检查有⽆变形、裂纹或者其他机械接触损伤。
J3.2 管路和阀的检查(1)检查⾦属管路有⽆变形、裂纹、凹陷、扭曲或者其他机械接触损伤;(2)检查阀门有⽆锈蚀、变形、泄漏,开闭是否正常;(3)检查排污装置是否完好、通畅;(4)检查软管两端接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软管外观有⽆破裂、⿎包、折皱、⽼化现象;(5)检查⽓动阀门有⽆损伤,是否处于常闭状态。
J3.3 快装接头的检查检查有⽆锈蚀、变形、裂纹和其他损坏。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进行操作的人员,旨在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本操作规程。
2. 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保证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的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工作能够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3. 操作流程3.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完成: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已经掌握本操作规程中所述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检查移动式压力容器罐的外观、标识、密封、阀门、压力表等设备,不能有明显破损、老化、锈蚀和松散现象。
3.确定所要测量的气体种类和数量,检查所需的工具、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4.穿戴防静电服、防毒面罩、防护手套、安全鞋等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介质分析1.利用气体检测仪器扫描移动式压力容器罐的周围空气,确保无可燃气体残留,并记录相关数据。
2.打开移动式压力容器罐的顶部安全口,利用专用工具将顶部堆积的固体物料除去。
3.将移动式压力容器罐连接到泵浦设备,开始抽取压力容器罐内的气体。
4.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适当的气体分析仪器对所取得的气体样本进行分析,确认其种类、浓度等参数。
5.将结果记录下来,并保留相关数据。
3.3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余压检测1.确认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的气体已经全部抽取,移除连接盘。
2.将压力容器罐连接到检测仪表,检测压力容器罐内可能存在的余压。
3.确认压力容器罐内的压力符合标准规定,如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
4.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保留相关数据。
4. 注意事项1.严禁在开启压力容器罐时,站在压力容器罐的下方,以防发生意外。
2.操作过程中要保证通风良好,以防误吸毒气。
3.操作完毕后,必须将移动式压力容器罐的顶部安全口封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工作安全。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指导。
第三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所有者、使用者和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使用要求第四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一)设备检查:使用前对压力容器进行低压试验和安全阀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二)使用操作: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三)监测检查: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内部压力检测,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四)安全放置:设备停止使用时,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五)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使用人员应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一)熟悉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二)了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操作方法;(三)了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要求,掌握紧急事故处理方法;(四)掌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防锈等。
第三章维修要求第六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维修应遵守以下原则:(一)设备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二)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维修步骤进行,做到有序进行;(三)维修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四)维修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维修效果;(五)维修结束后应进行测试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七条维修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熟悉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维修知识和技术规范;(二)具备电气、机械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三)了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常见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四)了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五)掌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维修作业安全要求。
第四章安全培训第八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以下内容:(一)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和安全要求;(二)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技能;(三)移动式压力容器常见故障和应急处理措施;(四)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维修作业安全要求。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参考提纲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纲(仅供参考)●编制操作规程的思路1.以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依据如: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5条就是对压力容器操作规程的内容做了规定。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操作规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操作工艺参数(含工作压力、最高或者最低工作温度);b)岗位操作方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c)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2.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编制3.结合本单位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4.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纲1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内介质分析操作规程以氧分析操作规程为例(1) GBT 3863-2008《工业氧》规定的氧质量指标(2)氧含量的测定a)方法和原理;b)试剂、溶液和材料;c) 仪器;d)测定步骤;e)结果处理;f)注意事项。
(3)填写介质分析记录2充装操作规程以液化石油气罐车充装操作规程为例(1)充装前检查和准备工作(2)罐车初次充装或检验后首次充装操作程序(3)正常充装操作程序a)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充装操作程序b)用液化石油气泵充装操作程序(4)巡回检查(5)充装后检查(6)填写充装作业记录表(7)异常情况紧急停车处理程序和报告程序(8)注意事项3充装量复检操作规程(1)充装量复检前准备工作(2)汽车衡开机程序(3)移动式压力容器过衡程序(4)充装量复检结束程序(5)填写充装量复检记录表(6)注意事项4卸载操作规程以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载操作规程为例(1)卸载前检查和准备工作(2)正常卸载操作程序a)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卸载操作程序b)用液化石油气泵卸载操作程序(3)巡回检查(4)卸载后检查(5)填写卸载作业记录表(6)异常情况紧急停车处置程序和报告程序(7)注意事项5设备(包括泵、压缩机和储罐等)操作规程5.1泵操作规程(1)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2)启动运行的操作程序(3)巡回检查及检查操作工艺参数(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技术参数及本站生产工艺制定)(4)正常停泵的操作程序(5)填写泵运行记录(6)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7)异常情况紧急停泵的操作程序和报告程序(8)注意事项5.2压缩机操作规程(1)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2)启动运行的操作程序(3)巡回检查及检查操作工艺参数(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技术参数及本站生产工艺制定)(4)正常停机的操作程序(5)填写压缩机运行记录(6)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7)异常情况紧急停机的操作程序和报告程序(8)注意事项5.3储罐操作规程以液化石油气储罐操作规程为例(1)储罐操作工艺参数(含工作压力、最高或者最低工作温度)(2)开车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3)开车操作程序1)储罐初次入液或检验后首次入液操作程序2)储罐重复入液操作程序a)用液化石油气泵进行入液操作程序b)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行入液操作程序c)巡回检查及检查操作工艺参数d)注意事项3)储罐出液操作程序a)用液化石油气泵进行出液操作程序b)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行出液操作程序c)巡回检查及检查操作工艺参数d)注意事项4)储罐之间互倒液体操作程序a)用液化石油气泵操作b)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操作c)巡回检查及检查操作工艺参数d)注意事项(4)正常停车的操作程序(5)填写储罐作业记录表(6)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7)异常情况紧急停车的操作程和报告程序6装卸用管耐压试验规程(1)耐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耐压试验操作程序(3)耐压试验过程检查(4)耐压试验结束操作程序(5)填写耐压试验结果记录(6)异常情况紧急处置程序(7)注意事项7事故应急处置操作规程(1)事故处置前的准备工作(2)事故处置操作程序(3)事故处置过程检查(4)事故处置结束操作程序(5)填写事故处置记录(6)注意事项。
15_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操作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操作演讲人01.安全操作基本原则02.03.目录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安全操作培训与考核1安全操作基本原则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操作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01020304定期检查维护01 01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外观和结构,确保无破损、变形等情况0202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确保其正常工作03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密封件,确保其无泄漏现象04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支撑结构,确保其牢固可靠05 05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接地和防雷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06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消防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安全距离01操作人员与压力容器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02压力容器与周围物体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碰撞和挤压03压力容器与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电火花和静电04压力容器与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火灾和爆炸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防止超压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压力表,避免压力过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导致压力过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01020304防止泄漏定期检查容器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01使用合格的密封材料和密封技术02避免容器受到碰撞和冲击,防止泄漏03定期检查容器的排气阀和安全阀,确保其正常工作04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泄漏05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06防止碰撞01操作过程中,避免与其他物体或人员发生碰撞02移动式压力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平稳,避免颠簸和碰撞03在装卸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避免碰撞和损坏04定期检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受损部件,确保安全使用3安全操作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压力容器基础知识01安全操作规程0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03应急处理及救援措施04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05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06考核标准01理论知识考核:包括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法律法规等02实际操作考核:包括压力容器操作、维护、故障排除等03应急处理考核:包括紧急情况处理、事故报告、救援措施等04综合能力考核:包括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安全意识等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0102 0304培训内容包括压力容器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复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持续具备安全操作能力谢谢。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一.目的:规范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标准、二.范围:适用总务科下属各个班组三.内容:总则1.本规程适用于单位各类符合国家规定进行安全监察范围内的锅炉、压力容器、液化气体槽车、气瓶、管道。
2.凡上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合格,领取有关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作业证和安全作业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3.本规程如与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不符时,应以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为准。
4凡上述设备的单位必须依照规程制订管理制度、操作规定等档案资料。
锅炉1.使用锅炉必须向当地质检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
2.本规定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蒸汽锅炉及其范围内的管道的使用管理以及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热水锅炉。
3.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0.1MW。
4.额定出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下同)。
锅炉房的建设1.锅炉一般应装设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且锅炉房不宜直接建在聚集人多的房间。
2.锅炉房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体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
如与其它厂房相连,应用隔火墙隔开。
锅炉房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布置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
2.应有足够的光线和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和防冻措施。
3.应平整无台阶,应防积水。
4.锅炉房承重梁柱与锅炉要有一定的距离。
5.每层至少有两个出口,且分别设在两侧。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
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门。
入口和通道应畅行无阻。
锅炉的使用1.锅炉房主管人员应熟悉锅炉安全知识,按章作业。
2.司炉工人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炉,并报当班班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水位降止规定下限下。
4.水位升止规定上限上。
5.不断加水,但锅炉水位仍继续下降。
6.给水机械全部失灵,无法给水。
7.安全附件失灵。
8.受压元件损坏,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
9.燃烧设备损坏及锅炉本体损坏。
10.其它超过安全规定的异常现象。
11定期进行水质分析,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规程目录第一节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2)第二节槽车卸载操作规程 (5)第三节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 (6)第四节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 (7)第五节槽车充装后复检操作规程 (8)第六节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 (9)第七节洗眼器操作规程 (10)第八节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第九节化验岗位操作规程 (13)第一十节维修岗位操作规程 (14)第一十一节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16)第一节贮槽安全操作规程1.液氧、液氮贮槽安全操作1.1 使用前准备1.1.1清除各管口、接头可能存在的水份等污物,所有与低温液体接触的零部件均需清洁干燥。
1.1.2逐一检查各专用阀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
1.1.3检查控制仪表的规格、性能、准确性及灵活性。
1.1.4检查各紧固件、管道及其它零件的质量,确保管道畅通。
1.1.5吹除置换①用干燥洁净的氮气对贮槽内筒及其管道系统进行吹除置换,以置换内部空气及水份。
②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大,则应从内筒底部充入、顶部排出;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轻则相反。
③测定吹除出气口水份露点,使露点不高于-50℃为合格。
1.1.6预冷①打开顶部放空阀V1736,关闭其它低温截止阀。
②以极小的流量缓缓向内筒充入液氧或液氮,使低温液体自然挥发来预冷内筒。
③测定顶部放空口出气温度,观察内筒各测点温度及外筒底部测温点温度变化情况。
④当内筒上部温度在-80℃左右、下部温度在-150℃左右外壳底部温度不低于5℃,顶部蒸发出气温度接近-20℃左右且气流量突然下跌或减小,表明贮槽开始结液。
保持结液两小时,截断液氧或液氮来源,关闭所有阀门。
1.2低温液体灌充1.2.1与空分塔配套使用时的充液操作①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管路系统接通,并保持密封。
②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③打开放空阀V1736(O2气体由用户回收),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液体管路上的阀门(由系统带),液体从顶部进入槽内,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液阀。
④注意槽内压力的变化,调节流量,以保证不超过设计压力的90%。
⑤检查内筒温度,当达到充入液体的温度后便可逐步加大充灌速度。
⑥时刻注意绝热层空间的压力。
由于内筒温度下降使绝热层空间气封气温度下降,导致压力下降,故应保证有足够的气封气进行弥补。
⑦液体注满后,关闭系统的进液阀和贮槽的放空阀V1736。
1.2.2单独使用时的充液操作①将于V1725阀相连的快装接座与充液管路接好。
②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③打开放空阀V1736(O2气体由用户回收),然后缓缓打开底部排液阀V1725,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进排液阀。
充液完毕后,关闭除仪表外的所有阀门。
1.3 液氧的贮存液面计、压力表及其相应阀门、安全阀均处于工作状态,关闭其余所有阀门,使贮槽处于封存状态。
贮槽内筒贮液体应自然蒸发而使压力不断升高,达到约10Kpa,调节V1731开启卸压;当压力接近12Kpa,人为开启放空阀V1736一卸压;当压力达到13Kpa时,安全阀V1734、V1735自动开启卸压;当压力达到15Kpa时,爆破片V1737爆破,以有效地保护内筒。
1.4对外供液1.4.1升压本贮槽设置有一个增压器PBU1(系统带),以防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时内筒产生负压。
增压阀V1720处于常开状态,增压调节阀V1719处于常闭状态,当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产生负压(小于0Pa)时,增压调节阀V1710自动开启,增压器开始工作,保持贮槽内筒为正压。
1.4.2与空分塔及系统配套使用时的供液操作①将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的管路系统接通,并保证密封。
②关闭除仪表外的其它阀门,使压力表、液面计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③开底部排液阀V1722,液体从贮槽内排出。
内贮液不准排空,至少保持550mm以上的液位。
1.4.3单独使用时的供液操作①将输液软管接到贮槽与阀V1725相连的快装接座上,并保证密封。
②使压力表、液面计时钟处于工作状态。
③关闭放空阀V1736,开进排液阀V1725,在贮槽内液位高差及内槽压力作用上,液体被压入排液管,经软管排出。
④排液完毕后,关闭阀门,拆卸软管。
内贮液不准完全排空,至少保留550mm 以上液位。
2.液氩贮槽操作2.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1.1操作者应充分了解本设备的工艺流程,使用维护方法及有关低温液体知识。
2.1.2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各种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的开启位置,管道是否畅通。
2.1.3贮槽首次充液(包括检修后首次充液)之前,应对内筒及连接管道系统充干燥氮气,以工作压力气密性试验不漏。
2.1.4用温度为80℃-120℃的干燥无油氮气或空气对内筒进行加热、吹除,待出口温度达70℃时,加热吹除结束,关闭所有阀门。
2.2充液本贮槽的液体主要由分馏塔直接灌充①贮槽接管分别与分馏塔、液体蒸发器或低温液体泵及泵气回路的管路系统连接。
②打开压力表阀(Ⅳ4),空载时压力表指针应指零位③启动液面计a)首先打开液面计平衡阀(Ⅳ2)然后打开液面计上阀(Ⅳ3),再打开液面计阀(Ⅳ1)b)关闭液面计平衡阀(Ⅳ2),液面计开始工作,在开启(Ⅳ1)(Ⅳ2)(Ⅳ3)阀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气流太急打坏液面计元件④充液:打开放空阀(V5),测满阀(Ⅳ9),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系统司机阿盟和的进液阀门,液体从顶部喷淋而下,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若有液体从测满阀(Ⅳ9)流出(即超出最高液位15900mm),应立即关闭进液阀门。
2.3低温液体的贮存液体的贮存分为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两种方式。
2.3.1常压贮存常压贮存过程中,放空阀V5微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排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
2.3.2带压贮存带压贮存的过程中,V5阀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贮槽内压力将逐渐升高,因此操作者应注意监视贮槽的压力,严禁超过最高工作压力(0.2MPa)长期贮存液氧时,在贮存期间(不论何种贮存方式)应定期对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检查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1ppm,否则应将槽内液体排放尽或补充液氧,使贮槽中乙炔含量小于0.1ppm。
2.4对外供液打开排液阀(V6)供液给液体蒸发器,或打开底部进排液阀(V2),通过软管供给槽车。
2.5若槽车对外供液和充液同时进行,则要注意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各阀门开度。
第二节槽车卸载操作规程1. 首先对进入的槽罐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对证照不全的车辆和无上岗证的人员拒绝入内,对车况不好,应配备的安全装置不全的不准入内。
2. 正确指挥液氧车辆倒入指定位置,并督促做好车辆定位措施,确保液氧连接管的正确安装。
3. 检查液氧槽车排放、汽化增压等阀门开关正确,槽车内筒压力0.3~0.5Mpa,微开槽车排液阀检查。
4. 连接软管及接口无泄漏后,根据贮槽内筒压力(<10Kpa)与中控室联系确认后,缓慢开启贮槽进液阀。
5. 严格控制增压进度,严禁在倒灌时排放槽车内气体。
6. 当液氧槽车内无液位指示后,(槽车余压不得低于0.05 Mpa)及时关闭贮槽进液阀,严禁将槽车内气体倒入贮槽。
监护好液氧连接软管的拆卸,以及液氧槽车离开。
7. 整个倒灌过程必须由专人负责操作、监护。
严格标准穿戴好无油脂污染的手套、衣服等防护用品,当有液氧泄漏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 如附近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汇报,并关闭液氧贮槽进液阀,疏散现场车辆和人员。
第三节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1.装卸前检查装卸前,槽车停放在充装前检查区,对槽车逐辆进行检查,未经检查合格的槽车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
装卸前检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随车规定携带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并且装卸的介质是否与核准的充装介质一致;(2)首次或者检修后投入使用并且对有置换要求的,是否有置换合格报告或者证明文件;;(4)随车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是否有效;(5)槽车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标识(包括颜色标志、环形色带、警示性标志、充装介质标识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充装的介质与罐体涂装标志是否一致;(6)槽车压力容器是否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7)核查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8)罐体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是否完好无泄漏;(9)随车防护用具、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是否配备齐全、完好;(10) 核查槽车作业现场是否已经采取防止明火和防静电措施;(11)装卸液氧槽车的连接接头是否洁净没有被油脂污染;(12)罐体与走行装置或框架的连接是否完好、可靠。
2.禁止作业要求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槽车不得进行装卸作业:(1)遇到雷雨、风沙等恶劣天气情况的;(2)附近有明火、充装单位内设备和管道出现异常工况等危险情况的;(3)槽车或者其安全附件、承压附件等有异常的;(4)槽车充装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内部残留介质不详以及存在其他危险情况的;(5)其他可疑情况的。
第四节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槽车检查合格后,进入充装区进行充装,装卸作业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安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充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装卸过程按规定的装卸工艺规程进行操作,装卸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巡回检查;(2)按照指定位置停车,罐车的发动机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车辆有发生滑动的可能加装防滑块;(3)装卸冷冻液化氧前,槽车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线进行连接;(4)装卸接口的盲法兰或者等效装置必须在其内部压力卸尽后方可卸除;(5)使用充装单位专用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6)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符合充装工艺规程的要求,连接必须安全可靠;(7)对于装卸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介质进行管道吹扫或者置换;(8)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必须处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上, 配置紧急切断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位于紧急切断装置的远控系统位置;配置装卸安全连锁报警保护装置的,该装置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9)装卸时的压力、温度和流速符合与所装运介质相关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超过规定指标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10)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或者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严禁超装、错装。
第五节槽车充装后复检规程装卸后的槽车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并且进行记录;1.槽车与装卸作业相关的操作阀门是否置于闭止状态,装卸连接口安装的盲法兰等装置是否符合要求;2.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3.槽车罐体所有密封面、阀门、接管等是否泄漏;4.槽车罐体所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5. 槽车其罐体外壁是否存在结露、结霜现象;6. 槽车与装卸台的所有连接件是否分离,静电接线装置拆除;7.充装完成后,至公司地磅处复核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如有超装、错装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严禁驶离充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