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总论

合集下载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部分)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三品分类法,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记载药物730种《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学的成就道地药材:是传统中医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历史悠久,质量优等,疗效显著。

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常用的炮制方法:净制(修制,水制,火制),切制,炮制,水火共制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四气:寒热温凉四气功效: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就逆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功效:辛——能散能行,散发、行气、行血甘——能补、能和、能缓,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软坚散结,泻下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属阳,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属阴,下行向内,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归经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增强原有疗效相使:功效有共性,或性能不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是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反:两药合用,会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白芍。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七.民国时期
•1.《中国药物大辞典》:陈存仁组织编纂, •包含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但错误较多。 • 2.中药研究开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八.当代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从第二版(1963年版,公布于1965年)起,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中药的起源
“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 源”的传说,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
《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 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 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 记载。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中药学中药学总论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学 总论

中药学 总论

第三章
• 炮制的目的:
• • • • • • • • • •
中药的炮制
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材,区分等级 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五、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eg:姜矾水制半夏、胆巴水制附子
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eg:延胡索醋制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
• 临床意义: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
•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
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 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 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花、叶、皮、 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 多都是沉降药。 ps.旋覆花虽为花然药性沉降,苍耳子虽为果实药性 升浮。
6、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eg: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eg:甘草反甘遂;贝 母反乌头。详见“十八反”、“十九畏”。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 中药的用药禁忌诸药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 食禁忌四个方面。
• 一、配伍禁忌:
• 1、“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 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 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 沙参、细辛、芍药 •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 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 二、证候禁忌:临床用药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慎用的药 物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 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的药 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 香、三棱、莪术、水蛭、斑鳌、雄黄、砒霜等。 • 三、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 • 四、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事物的禁忌,又简称食 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4、相杀:一
种药物能减轻 或消除另一种 药物的毒副作 用。 如生姜杀 生半夏、生南 星的毒。
5、相恶:两种
药物合用,一种 药物与另一种药 物相作用,而致 使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药效。 如人参恶莱菔子。
6、相反:两种
药物合用,能 产生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 乌头反贝母。

补益药: 肺虚:易感,畏风,咳嗽痰白, 倦怠懒言---百合(归肺经) 脾虚:腹胀食少,便溏、消瘦--生芪、白术(归脾经)

五、 毒性
一、定义: 广义:指偏性,即以药性之偏纠 正人体阴阳之偏,即药物的治疗 作用。(以毒攻毒) 狭义: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标“大”“中”“小”,意在提醒 用药注意。
疾病升浮性:泄泻、痢疾、
三、升降沉浮 1、定义: 是 指药物在人 体内的作用 趋向。
脱肛、胃下垂、窍闭 以升阳、解表、催吐、 开窍作用治疗,即主上行 而向外。
疾病沉降性:呕吐、咳嗽、
汗证 以清热泻火、泻下通便、 降逆止呕、 止咳平 喘、 潜阳熄风、利水渗湿作用 治疗,即主下行而向内。
双向性:
麻黄可以发汗, 又可平喘;
川芎上行头目, 又下行血海。
四、 归经 一、定义:指药 物对人体某一 部分(脏腑或 经络)作用明 显,而对另一 部分作用较弱 或不起作用的 一种趋势—— 药物治病范围。
清热药: 肺热:咳嗽痰黄、咽候肿痛,大 便秘结---杏仁、川贝(归肺经) 肝热:目赤肿痛,口苦、胁肋胀 痛---菊花,桑叶(归肝经) 胃热:牙痛,口臭,口苦,大便 秘结--石膏,知母(归胃经)
15、口服液: 特 点---吸收好,见效快,有 效成分均衡等
一、四性(四气): 1、定义:是指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 药性,它是通过实践反复验证的总结。 2、寒凉性:指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为寒 凉性,其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常用于治疗 阳证、热证——如金银花、菊花等。 3、温热性:指凡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多为温 热性,其有温阳、散寒、救逆之功,常用于治疗 阴证、寒证——如附子、干姜等。 4、平性:指寒热不明显,作用较平和,仅有微寒和 微温的差异。仍称四性。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 现代含义:①药物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 接近,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②药物毒性 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 可逆的后果。
2021/9/13
15
5.中药毒性
中毒原因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个体差异。
2021/9/13
16
5.中药毒性
• 注意中药毒、副作用:马兜玲酸肾病(关木 通、广防己、马兜玲、天仙藤、青木香等)。 乌头碱类中药的心脏毒性;黄药子雷公藤、 朱砂、雄黄等的肝毒性等。
• 一般每剂药煎煮两次,第二次煎加水量和煎煮
时间均应适当减少。解表药宜用武火,煎的时
间不宜长,沸后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文
火久煎,沸后煎40~60分钟左右。两次药煎好
后合并搅匀,分早晚两次分服。
2021/9/13
22
三.中药的用法
• 服药法:一般汤剂宜 温服,解表散寒剂热 服;治疗呕吐剂宜小 量频服。滋补药宜饭 前服,驱虫或泻下药 空腹服;对胃肠有刺 激的药宜饭后服;宁 神安眠药宜睡前服。
等,均宜慎用或禁用。 • 2.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 • 3.注意季节性用药。 • 4.不宜久煎。 • 分类: 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
2021/9/13
25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辛苦微温,归肺膀胱经。 • 功效主治: • 1.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配桂枝,方如麻黄汤。 • 2.宣肺平喘:肺实喘咳,风寒、肺热、痰饮均可配伍
• 用量用法:3~9克。
2021/9/13
35
清热药
• 概念:凡是能清解里热,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统称 为清热药。
• 作用:药性寒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解暑 等功效,达到热清病愈的目的。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总论第一章中药与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中药1. 中药就是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物质及其制剂。

(多数使用天然药,也使用部分化学合成品)2. “天然药物”是现代人们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相对于“化学合成药”而提出来的。

3. 草药,也有动物药和矿物药,而不是专指草本类药物。

草药流传于民间。

实际上,草药是中药的初级阶段,中药是草药的高级阶段的称呼。

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1.中药学古代称为“本草”。

“本草”也是药物的最初名称,中药与本草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药材鉴别、种植(或养殖)、采收、贮存、加工炮制、制剂、性能、功效、应用、药理、化学成分等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一级学科。

3.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临床应用知识。

4.中药的发展①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各论载药365种ⅰ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

ⅱ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

ⅲ采用“三品”分类导入。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陶弘景ⅰ首次将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用于药物分类。

ⅱ于序补充采收、炮制、鉴别、制剂、配方量取理论等内容。

ⅲ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的合理模式。

③隋唐时期:《新修本草》国家颁布,其正文收录药物844种(目前统计为851)ⅰ成为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ⅱ世界上最早药典。

ⅲ采用图文对照写法ⅳ记载药材基源考证和用药经验。

④宋金元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四川蜀中晋原名医唐慎微。

ⅰ药后附单方(采用方药对照的编写模式)ⅱ转引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资料详实—工具书ⅲ载药-1700余种、方—3000余首。

金元贡献:ⅰ以药物形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及阴阳五行学说ⅱ建立了一套“法象药理”模式、促进了药学理论的发展ⅲ发展了升降浮沉、归经、脏腑苦欲补泻等药性理论ⅳ进一步完善中药药性内容、并使之系统化ⅴ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出现。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唐宋以来, 唐宋以来,人们将具有地区 特色、质量优良、 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 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不同产地金银花 灰毛忍冬)绿缘酸的含量( 不同产地金银花(灰毛忍冬)绿缘酸的含量(%)
产 地 山东平邑 山西太谷 云南大理绿Leabharlann 酸5.66 3.88 1.81
不同品种莪术( 姜黄素含量( 不同品种莪术(Curcuma)姜黄素含量(%)
多数果实类药材,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 果实成熟或将熟时采收。 果实成熟或将熟时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 取树皮, 取树皮,因此时植物生 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 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 而且枝干内浆汁丰富, 而且枝干内浆汁丰富, 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 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 树皮易于剥离。 树皮易于剥离。
总黄酮含量 产 地 日 期 雄 北京前门 北京前门 北京检定所 北京检定所 北京宣武门 北京宣武门 19951995-09 1995-10 19951995-09 199519951995-10 19951995-09 19951995-10 0.63 0.36 0.66 0.33 0.37 0.32 株 雌 株 1.02 0.74 0.68 0.53 0.85 0.45
2.中西药的互用 2.中西药的互用
主体同为药,无中西之分。 主体同为药,无中西之分。 例证: 人工合成(天然) 芒硝(NaSO4.XH2O) 例证:①人工合成(天然)药物 芒硝(NaSO4.XH2O)泻下 ②cortisone 考的松 皮纸激素类药物 类似中医上的助阳药
清末民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③Aspirin 阿司匹林 清末民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加解 表药,石膏阿司匹林汤(表证未解,里证已成。) 表药,石膏阿司匹林汤(表证未解,里证已成。)

中药学总论部分

中药学总论部分

中药学(总论部分)[前言]中药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系统学习传统中药知识为主,适当介绍有关中药的现代研究,是一门考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基本理论;2.熟练掌握300味左右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能、临床应用等有关知识,并能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解释;3.了解有关中药理论及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

[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中药的起源植物:11146(占大多数)天然药材{动物:1581矿物:801、什么是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其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

狭义的中药是指中药饮片。

饮片:供配方用的一切药物的加工品。

2、什么是中药学?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及药物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中药的起源:神农尝百草--(偶然中毒到主动尝)--日而遇七十毒—知性能(治病)-知疗效--(效差淘汰,效好肯定)--口述到文字--理论―实践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秦汉时期)记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本草经集注》(陶弘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代表作。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记载药物730种。

第一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了《本经》。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李勣苏敬编写)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4年),载药850种。

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流传海内外。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唐慎微)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记载药物1746种,附方3000余首,图文对照,方药并收,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药学 总 论

中药学 总 论

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如何确定? 药物寒热的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 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 物。
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四气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等作用。 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 (1)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抽 象与具体的关系。 (2)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性 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 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 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
⑵甘味
⑶酸味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
2 五味的作用
⑴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 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 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 肺。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看炮制CD)
炮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 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 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 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本草蒙荃》“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 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 为炮制专著。

中药学总论共57页

中药学总论共57页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巴戟天 主产于广东德庆、高要等地。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 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 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广地龙
主产于广东各地。
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平喘利尿。主治热病发热狂躁, 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 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药材的采集: 1)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 前或刚开花时采收。 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3)花类:一般在花含苞待放或刚开放时进行。 4)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应于果实成 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5)根和根茎类:以阴历二、八月为佳。 6)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 夏时节)剥取树皮。
例: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 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 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夏季 感冒、急慢性肠胃炎的轻症、 胃不舒、恶心呕吐。
主要的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 丸、藿香正气液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动物类的中药:金钱白花蛇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 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 拘挛,中风,半身不遂,抽 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瘰疬恶疮。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 于公元1578年,共52卷, 载药1892种,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物374种。全 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药性理 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 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 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 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一、引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药物性质、制备工艺、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中药学总论是中药学的基础科目,涉及中药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概念、起源、分类、特点、作用机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和中药制剂为主要对象,系统阐述中药的性质、功能、功效、配伍、用法用量以及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学科。

中药学分为中药药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化学、中药实验等专业领域。

三、中药学的起源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这部著作总结了古代祖先对草药的认识和运用,标志着中药学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中药学的分类中药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如按照作用特点可分为补品、泻品、清热品等;按照药物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按照药物形态可分为药材、饮片、中药饮片、中成药等。

五、中药学的特点中药学有着独特的特点,包括药理特点突出、配伍应用灵活、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持久、副作用相对较少等。

这些特点使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六、中药学的作用机制中药学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排泄机制,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

七、中药学的现状目前,中药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拥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在中国,中药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中有着重要地位。

同时,中药学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八、中药学的发展趋势未来,中药学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学科交叉和国际交流合作。

同时,中药学的发展还需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

九、结论中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一直在探索中草药的奥秘,努力实现中药在保健和治病中的应用。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知母,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之效。 大黄、芒硝,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之效。 麻黄、桂枝,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之效。 荆芥、防风,能明显增强祛风的效果。 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相使” :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
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 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 高主药的疗效。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神农本草经》 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 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 药的基本原则。药物的四气,为这一用药 原则提供了药理依据。四气理论也是该临 床用药原则的理论基础。
2、 五味
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
真实滋味。中药性能中的五味,则是 用 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及 其附属于酸甘的涩味、淡味,以表示 药物的某些主要作用。
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可以
利用其作用趋向:①纠正机体功能失调, 使之恢复正常。②因势利导,有助于祛 邪外出。一般来说,病势上逆者,宜降 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药物功效与升降浮沉
药物功效的作用趋向:具有解表、升 阳、祛风、散寒、涌吐、开窍、透疹、温 阳益气等功效的药物,多为升浮之性; 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渗湿、安神、潜 阳、息风、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 消导积滞功效的药物,多为沉降之性。
药物性味与升降浮沉
与性味的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升
浮趋向的药物,大多为温热、辛甘之品; 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大多为寒凉、酸苦 咸涩之品。故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 确定其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 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均是从不同角度概括 药物的作用特点,两者为间接关系,都不 能作为影响和确定对方的因素。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 花类:在花正开花时进行,或含苞欲放

时摘取花蕾。
• 果实和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

亦有未成熟时采收的。
• 2022根/1/21和根茎类:多以农历二、八月采收。

少数夏季采收。
• 树皮和根皮类:清明至夏至间剥取皮。

亦有秋后或早春采者。
• 动物: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 矿物:大多可随时采收。

• 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
者托名神农,成书于约公元二世纪,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 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首创上中 下三品分类法。
2022/1/21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成书于唐显庆四 年(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 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 禁忌——苦味多燥,易伤津液,阴津不足者当

慎用。

软(软坚、软化)——软坚散结—治痰火
• 作用 2022/1/21
或瘀血凝滞

下(泻下)——泻下通便
2022/《1/21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
1593),成书于明代(于1552~1578年 间 ),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 就的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 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 突出贡献。
• 《中华本草》成书于1998年 2022/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为中药,
•酸
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
•味 涩
• (固涩) 涩精止遗——治遗精遗尿

• 禁忌——酸涩味能收敛邪气,故有实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第二节 炮制常用的辅料
一、液体辅料 酒、醋、蜂蜜、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 米泔水、盐水、胆汁等等 二、固体辅料 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 石粉、河沙
第三节 炮制的方法



一、修制 1.纯净处理 2.粉碎处理 3.切制处理
第三节 炮制的方法



二、水制 1.润 2.漂 3.水飞
第二节 中药的采收和加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中药的采收 1.全草类药材的采收 2.叶类药材的采收 3.花类药材的采收 4.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采收 5.根和根茎类药材的采收 6.树皮或根皮类药材的采收
二、中药的加工

1.除去泥沙和杂质 2.干燥的方法:晒干、阴干、烘干
第四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的种植
二、中药种植的养殖方法 1.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2.无性繁殖(营养繁殖) (1)分株繁殖 (2)扦插繁殖 (3)压条繁殖 (4)嫁接繁殖

第一节 中药的种植



三、中药种植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2.浇水 3.施肥 4.修剪整形 5.病虫害防治 6.引种和驯化
中药学总论
第一章 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本草 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 《证类本草》、《珍珠囊》、《饮膳正 要》、《本草纲目》 《中华本草》

第二章 中药的种植和采收
第一节 中药的种植 一、中药种植的环境条件 1.阳光 喜阳、喜阴、耐阳 2.温度 3.水分 4.土壤 沙土 砾土 黏土 壤土
第三节 炮制的方法



三、火制 1.炒 2.炙 3.椴 4.煨

2024-中药学总论ppt-中药学总论

2024-中药学总论ppt-中药学总论
38
毒性
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反映药物安稳程度的性能。 药物的毒性即是药物偏性,凡药皆有偏性,因此毒性具 有普遍性。 毒性只是有毒之药对人体的伤害性,而绝大多数药物是 无毒的,因此毒性具有特殊性。
39
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临床用药时应防止两种片面性。 一是使用所谓无毒药时,盲目加大用量,无视
安稳,以致引起中毒反响。 二是使用所谓有毒药时,应当确保用药安稳而
16
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开展
?本草品汇精要? •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官修
发明

朝 时
状期
本草 •1937年才正式出版

?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首,
共52卷
•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17
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开展
?本草纲目拾遗?


清 朝
状时
况期
本草备要 本草从新 本草求真
本草崇原 本经逢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本经疏注
中药的性能区别于药材的性状
性能是用以描述药物作用的特性,主要 以服药后的人体为观察对象;性能的总结要 以阴阳、脏腑、经络、治那么治法等中医根 底理论为根底,并以药物作用为依据。药材 的性状是以药物本身为观察对象,用于描述 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征,其主要内容为形 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如轻重、粘 润、疏密、软硬、坚脆)等。
❖ 一、修治
中药的炮制
❖ 二、水制 淋、洗、泡、润、漂等。 水制法中较特殊的是“水飞〞。
❖ 三、火制
❖ 四、水火共制
❖ 五、其他制法
中药的贮存
中药材贮存不当,不仅药材外观差,质量降低,影 响疗效,而且还会危害人体。
中药贮存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 霉变 变色 走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 水飞、炙、制霜 避免中毒发生,应从哪些环节控制?
通泄---通泄大便:治大便秘结证 泄 降泄 降泄胃气:治胃气上逆之呕吐 降泄肺气:治肺气上逆之咳喘 清泄---清泄热邪:治疗热证 燥 ---燥湿:治疗水湿病证(寒湿、湿热) (阴虚、气虚、气陷者慎用。)
坚 ---消除邪热,保存阴液:治疗肾阴亏虚、相火亢旺
收 ---收敛 涩 ---固涩
治疗滑脱病证, 如体虚多汗、肺虚 久咳、遗精、尿频等 (有实邪者慎用。)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第六、七章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
第八、九章 中药的用法与剂量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
第一节
产地
2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一节 产地
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 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 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单行:一种药物单独应用。 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 药物的疗效。 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提 高主药的疗效。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 除。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 降低,甚至丧失。 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确定剂量的因素
药物性质 剂型、配伍 年龄、体质、病情
季节变化
优势
缺点
A.简:因时制宜
B.便:因地制宜 C.廉:因人制宜 D.验:有效经验
A.口味不佳 B.使用不方便 C.用药量较大 D.疗效不确切
何谓中药?何谓《中药学》?何谓“道地药材”?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何谓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五味的作用? 中药配伍的含义及目的是什么? 用药禁忌包括哪些内容?
酸:能收、能涩 咸:能软、能下
淡:能渗、能利
散 —发散表邪—治疗表证
行气—治疗气滞证 行血—治疗血瘀证 芳香化湿—治湿阻中焦证 行 芳香开窍 治神昏窍闭证 芳香辟秽 (气虚、多汗、出血、阴虚阳亢等慎用。)
补 —补益:治疗虚证 缓 —缓急止痛:治拘挛疼痛证 和中:治疗脾胃不和证 和 调和药性:协调、缓和药性 (部分味甘质腻的药物,脾虚湿困 者宜慎用。)
质变 现象 中药的 贮藏
虫蛀、霉腐、泛油、泛糖,色泽、气 味、质地、形态变化、潮解、风化。
影响 因素
养护 方法
中药成分及性质、采收加工质量、 炮制、包装、环境因素(空气、日 光、温湿度等)。
干燥、密封、吸潮、化学药剂、气 调养护、剧毒药专人保管。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1
第一节
炮制目的
2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两个 误区
一是使用所谓无毒药时,盲目加大剂量 求高效,以致中毒;二是使用有毒药时, 降低剂量以求安全,延误治疗。
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
• 配伍
配伍: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 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 物配合使用。 • 七情
指中药的单味使用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 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 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
作 者
集体创作 陶弘景 苏敬等 唐慎微 李时珍 赵学敏
卫生部药 典委员会
载 药
365 730 844 1558 1892 921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一部》
上中下三品分类 自然属性分类 第一部官修本草
炮制:药物 在应用或制成 各种剂型前, 根据医疗、调 制、制剂的需 要,而进行必 要的加工处理 过程。
第一节 炮制目的
1.增强药物功效,提高临床疗效。 2.减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 用,保证用药安全。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 病情的需要。 4.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调剂、制 剂和贮藏
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 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治 疗
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性。
毒 性
副作用
前提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中药 功效
内容
对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况, 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 畴内的特殊表达形式。
对象
人体的病理状态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四气 第二节:五味
药性 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第四节:归经 第五节:毒性
药性: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 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 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 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 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 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含义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 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 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你吃了吗?
认识她吗?
相信她吗?
她是什么?

&
不吃药为中医

西医治人病
金线 吊脉
中医治病人
中药资源
植物药
11146
1581
动物药
中药 12800
海洋药物

80
矿物药
海洋药物中含有许多 活性物质;海洋保健 品开发;海洋药物专 业…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简表
书 名 著作年代
东汉末期 梁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修治(修制):纯净,粉碎,切制 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炮制的 方法
火制:炒,炙,煅,煨,烘焙
水火共制:煮,蒸,燀,淬
其它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原理:以偏纠偏→阴平阳秘
治疗 副作用 毒性
发挥治疗作用的功效。
《医经小学》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用药:毒性强或药性猛烈的 如: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 川乌、草乌、藜芦、麝香 妊娠慎用药:小毒或通经祛瘀、行气破滞 以及辛热性质的 如:大黄、潘泻叶、桃仁、红花、附子、干姜、 肉桂、牡丹皮、枳实、山楂
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臣药:辅助君药起加强作用或治疗兼病的 药物。 佐药:佐助药、佐制药与反佐药。 使药:引经药与调和药。
第七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儒门事亲》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四川:川黄连、川芎、川附子、川贝
河南: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浙江: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 延胡索、玄参、麦冬、温郁金。 化橘红、广佛手、高良姜、何首乌、 广陈皮、春砂仁、巴戟天、广地龙、 金钱白花蛇、广藿香
1
植物类药物
第二节 中药的 采集
2
动物类药物
3
矿物类药物
花盛开时采全草,枝繁叶茂已成长。 花前花期采叶时,有效成分最充盈。 采花莫待花瓣落,酿蜜时节正行动。 果实种子长成熟,特殊功效用生青。 根与根茎春秋挖,或将眠时或将醒。 树皮根皮查浆液,春夏旺季有奇功。
软---软坚散结:治瘰疬、瘿
瘤、痰核等 下---泻下:治大便秘结证
渗、利 ---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 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升降 浮沉
作用 趋向
升浮:解表升阳、祛风散寒、涌 吐、开窍等。沉降:清热、泻下、 利水、止咳、潜阳、收敛等。
给药原则: ⊙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
第八章 中药的用法
用法 给药途径 应用形式 汤剂煎煮法 服药方法
煎药用具 :砂锅为主。 煎药用水:水质洁净新鲜。 煎药火候:文火、武火。 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 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 代水。
第九章 用药剂量
剂量 指临床应用时的用药量。 一般指单味药成人内服的一 日量。 也有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 的比例份量,即相对剂量。
图文对照、方药兼 收
16部62类 新增716种
建国以后 1963年
446(5 为中药质量标准提 年一版) 供依据
发誓 至死 “决不看中医” “相信西医”
反对中医
中医 和我没缘
中医 是伪科学
本 草
中药学;中药学专著。
草 药 中草药
指主流本草无记载,仅在 某地区使用的药物。
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总 论
影响 因素
A. 炮制
B. 配伍
含义
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 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 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
确定 依据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具体病证定位为依据。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狭义)。
毒性
影响 因素
1.用药是否对证;2.剂量大小; 3.药材品 种;4.药材质量;5.炮制;6.给药途径; 7.剂型与制剂工艺;8.配伍;9.服药方法; 10.个体差异。
四气
确定 依据
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 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与人体寒热病 理变化的作用相对而言。
作用
寒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 用,用于热证、阳证;温热性药具有温 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用于寒证、阴证。
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缓、能和
五味
苦:能泄、能燥、能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