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进展(2020)(精品)
主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简介 : 张丙雨 , , 男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 礼坤 , , 马 男 教授 , 任 医师 , 究 方 向 : 心 病 的介 入 治 疗 主 研 冠
E— i : K2 02 y h o c m mal ML 0 @ a o . o
病 ( a on t P r n e 评分 3 s 0分 以上 ) E rS o ( , uo er 心脏手 术风 险评估 e 欧洲 系统 ) 死亡危 险评 估大 于 2 % 、 0 或对 传统 瓣膜 置换术 有
禁忌证 的患者 。
和临床症状 ; 而有关经 皮主动脉瓣置 换术 的研 究也 开始 于 2 0 世纪9 0年代初 , n esn等 率先 进行了经导管植人人 工主 A dr e 动脉瓣膜 的研 究 , 从 实践 上 证 明 了其 是 可 行 的。20 并 0 2年
疗 的唯一选择 , 经皮 主动脉瓣 置换 术 ( ectnosarcvlerpae etP V 已经成为 可行 , P ruaeu o i a elcm n,A R) t v 这一技 术 的广泛 开展 , 给众多 无法 接受 传统 外科 治疗 的患者带来 了希望。 关键 词 : 主动脉瓣狭窄 ; 经皮球囊 主动脉瓣成 形术 ; 经皮 主动脉瓣置换术
P V 的研 究 正 在 如 火 如 荼 的 进 行 , 动 脉 瓣 置 换 的 材 料 、 A R 主 器
3 3 经 皮 主 动 脉 瓣 置 换 术 的 预 后 研 究 国 外 已有 多 个 介 入 .
中心 开展该项技术 , 且公布 了他 们 的初期 和 中期 随访研究 并 结果 , A R在严重 主动脉狭窄病人短 期效果 良好 并且 安全 , PV 但仍需要等待长期 随访结 果。 I E I E和 R C S —R V V E A T试 验公 布 的中期 随访 结果 显 示: 入选 3 6例不能耐受外科手 术的病人 , 均 P r n e 评分 平 as n t o 和 E r 评分分别是 4 uo 7分和 1 ( 2分 分值 高低与手术 风险正相 关 ), 中2 其 3例病人 使用前 向技术 , 4例 使用逆 向技 术 。手 术成功 率 是 7 % , 动 脉瓣 口面积从 0 6a 增 加 到 17 6 主 . m . c 术后平 均主动脉压力阶差从 3 mH 降到 9m g m, 7m g mH 。瓣
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引言: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金属机械性或生物学性心脏瓣膜存在一系列限制,因此,新型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
一、可降解材料在人工心脏瓣膜上的应用可降解材料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将其引入到人工心脏瓣膜的设计中。
这些可降解材料可以逐渐被人体吸收代谢,并减少了患者长期使用其他类型人工心脏瓣膜可能面临的并发症风险。
目前,利用聚乳酸(PLA)、聚羟基丁酸(PGA)、聚己内酯(PCL)等可降解材料制备人工心脏瓣膜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不再需要第二次手术进行瓣膜替换。
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额外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二、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中的运用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在医学应用中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纳米技术可以通过精密控制和调控材料微观结构,改善人工心脏瓣膜的力学性能和表面特性。
通过利用纳米材料或纳米涂层,科学家们成功地增强了人工心脏瓣膜的抗菌性、抗血栓性以及耐久性。
例如,采用纳米碳管增强机械性心脏瓣膜,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淋巴细胞性侵袭能力。
三、干细胞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前景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生物医学技术,对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其在人工心脏瓣膜的修复和再生中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
利用干细胞技术制备人工心脏瓣膜有助于提高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功能与修复能力。
通过将干细胞导向分化为心脏瓣膜相关细胞,并与多种支架材料结合,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类似自然心脏瓣膜特性的人工心脏瓣膜。
这一技术对于改善传统人工心脏瓣膜使用寿命和避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四、仿生设计为人工心脏瓣膜带来全新突破仿生设计是一种借鉴自然界的原理和结构来设计新型器械或材料的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新进展与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病的新进展与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它可以导致心脏衰竭和死亡。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当前,有许多新的进展与手术治疗出现在心脏瓣膜病领域中,这些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存机会。
一、非手术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方式在心脏瓣膜病领域发展迅速。
特殊药物和介入性操作成为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1. 介入性操作:经皮闭式球囊扩张术(PTBA)和经皮置入型二尖瓣替换术(TAVI)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介入性操作。
PTBA通过将一个特殊球囊导管送入到受损的心脏瓣口,然后充气球囊来扩大血管及恢复血液正常流通。
TAVI则通过在彩超或X光透视下经过动脉血管将一个可压缩的生物瓣膜导入到患者体内,然后将其放大并覆盖原先的瓣膜。
2. 特殊药物的应用:随着对心脏瓣膜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一些特殊药物也被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病。
例如,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心脏内形成血栓和栓塞;利尿剂可以减轻对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等。
二、手术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常见和有效的心脏瓣膜病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和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也有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1. 机器人辅助手术(Robot-assisted surgery):这是一种通过机器人技术辅助操作进行手术的方法。
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方式,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微创性、精准性和恢复快等优点。
在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中,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更好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2. 心脏瓣膜修复技术:随着对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深入认识,心脏瓣膜修复技术成为一个新的焦点。
通过保留患者本身的瓣膜组织进行修复而非替换,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长期药物治疗的需求。
尽管这种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具有很大潜力来改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3. 纳米技术在心脏瓣膜修复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控制或改变材料特性、设计和制造功能产品的方法。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最新进展
2020/3/12
经皮肺瓣球囊扩张(PBPV) 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 主动脉瓣球囊扩张(PBAV) 三尖瓣球囊扩张(PBTV)
4
新型心脏瓣膜病变治疗方法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
➢ 经导管二尖瓣环成形术/修复 术
2020/3/12
33
手术过程
股动脉穿刺
置入大鞘
根部造影
导丝过瓣
球囊扩张
置入瓣膜
瓣膜释放
造影结果
2020/3/12
34
术后管理
• 长期随访:瓣膜功能、瓣周漏、再狭窄、瓣叶血栓等; • 术后抗栓:建议终身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同时一定时间内结合氯吡格
雷 (自膨式:3个月,球扩式:6个月); 抗凝? • 长期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使用抗生素;
其中,主动脉瓣环内径为选择置入瓣膜型号的最主要依据
2020/3/12
28
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 TAVI的适应症 ◆ 术前评估 ◆ 手术过程 ◆ 术后并发症
2020/3/12
29
手术过程
• 血管入路的建立 • 导丝进入左心室 • 装载瓣膜 • 球囊扩张 • 释放瓣膜 • 退出输送系统及缝合血管
18
TAVI 适应症
• 绝对适应症
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 超声心动图示 : 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m/s 跨主动脉瓣压力≥40mmHg 主动脉瓣口面积<0.8 cm2
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该症状为AS所致) 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 4、解剖上适合TAVR 5、三叶式主动脉瓣 6、纠正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
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需要根 据病情和患者身 体状况进行个性 化调整
降血压药物:如ACEI、ARB等, 用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降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 类等,用于降低血脂水平,预 防动脉粥样硬化。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 等,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
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西 地兰等,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
药物治疗:使 用抗凝血药物、 降血脂药物等
介入治疗:通 过导管插入心 脏,进行瓣膜
修复或置换
外科手术:开 胸手术进行瓣 膜修复或置换
生物工程治疗: 使用生物材料 或细胞进行瓣 膜修复或置换
2
药物通过口服或 注射进入体内
药物作用于心脏 瓣膜疾病相关的 生理机制
药物改变生理机 制,改善心脏瓣 膜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介入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导管将治疗 器械导入心脏,避免了开胸手术的 风险和创伤。
介入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导管将治疗 器械导入心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生存率。
球囊扩张术:适用于狭窄性瓣 膜疾病
瓣膜成形术:适用于瓣膜关闭 不全
瓣膜置换术:适用于严重瓣膜 疾病
导管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心房 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
者
瓣膜移植术:适用于瓣膜 严重损伤,功能丧失的患 者,但需要合适的供体瓣
膜
优点:直接、有效,可以迅速 改善心脏瓣膜功能
缺点:手术风险较高,可能产 生并发症
优点:长期效果较好,不易复 发
缺点:恢复时间较长,需要较 长时间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
手术前准备:进 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确保身体状 况适合手术
手术风险:了解 手术的风险和可 能的并发症,做 好心理准备
术后护理:按照 医生的指示进行 术后护理,避免 感染和其他并发 症
心瓣膜病治疗最新进展怎样了_1
心瓣膜病治疗最新进展怎样了心脏瓣膜病治疗最新进展怎样了?据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介绍,瓣膜病介入治疗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当时的技术是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
现在这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了,而且是完全可以代替外科手术的一种治疗手段。
这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做过一些相关的手术案例。
当时的风心病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
但近几年来手术案例逐年减少。
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病例数减少了。
当然医生对开展这种手术所投入的心血也不够了,因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有一定风险的,再加上这种病的发病人群在经济上往往并不宽裕,在治疗费用上往往有些困难。
所以二尖瓣的球囊扩张术曾经有过一个生机勃勃的辉煌时代,而近年来所做的病例数在逐渐减少。
但这项技术是成熟的,也是解决过一部分病人的问题的。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介绍,近两三年的新发展主要是瓣膜置入替换瓣膜功能。
这项技术主要是实施在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其中肺动脉瓣相对于主动脉瓣而言容易一些,它承受的压力阶差要小,也没有冠状动脉问题。
主动脉瓣膜部分也有了一些器械,也做了一些临床研究,得出了相关结果。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主动脉瓣膜中做了大概300例病人,所得到的结果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
这当中有不同的机械,其中一部分在临床当中发现存在明显的缺陷,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剩下的有一种叫做“球囊”,在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上显示出了较为良好的前景。
以上就是瓣膜狭窄的部分。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表示,对于瓣膜关闭不全,主要是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也有不同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相关器械可以做介入方面的治疗。
这些器械都还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真正走向临床,或者说还没有真正作为一种常规的手段去治疗这些疾病。
心脏瓣膜疾病的最新治疗技术
心脏瓣膜疾病的最新治疗技术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内部的心瓣膜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或逆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
随着医学科技不断进步,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目前最新、最有效的心脏瓣膜疾病治疗技术。
一、无创性介入技术无创性介入技术主要作用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严重反流或嵌顿情况。
通过在血管插入导管,医生可以实现对损坏的心脏部位进行修复或替代。
这一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并且相对传统开放手术来说更加安全可靠。
1. 经皮关闭二尖联合拱叶经皮关闭二尖联合拱叶(Percutaneous Edge-to-Edge Repair)是针对二尖瓣脱垂或功能不足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将二尖瓣的两个拱叶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善血液逆流现象。
相较于传统手术,这种无创性介入技术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2.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经皮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是目前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最有效的无创性介入方法。
医生将人工心脏瓣膜通过导管送至患者体内,再通过扩张器将其展开并更换原有功能受损的主动脉瓣。
该方法成功率高、恢复快速,并且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手术中的切口和心肺转流等合并症。
二、三维打印技术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它也为心脏瓣膜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特定的解剖结构使用自体组织或合成材料制作一个与之完全匹配的人工瓣膜,然后通过手术植入到患者体内。
1. 利用自体组织制作人工瓣膜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皮肤等组织来制作心脏瓣膜。
通过先进行扫描和数字化处理,再利用特定的生物材料,使得从三维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瓣膜与患者个体化的解剖结构完全吻合。
由于使用了自体组织,这种方法在兼容性和长期生物相容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 材料科学在心脏瓣膜治疗中的应用利用合成材料制作人工心脏瓣膜也是三维打印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手术技术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手术技术引言: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存在创伤大、恢复缓慢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手术技术成为一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替代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脏瓣膜介入手术技术及其应用。
一、主要介入手术技术1. 经皮二尖瓣置换/修复(TAVR)经皮二尖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简称TAVR)是目前用于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缩窄的主要介入手术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导管穿刺入体进行操作,而无需开胸进行传统手术治疗。
TAVR可分为经股动脉途径和经颈动脉途径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个体情况。
经皮二尖瓣修复则是通过在二尖瓣环上植入支架和波形环,恢复二尖瓣的正常功能。
2.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TPVR)经皮肺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简称TPVR)是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缺陷引起的肺动脉瓣功能障碍的介入手术技术。
这种技术将人工瓣膜通过导管植入到患者原有的肺动脉位置,从而恢复肺动脉的正常功能。
相比传统开放性手术,TPVR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
3.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TAVI)经皮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简称TAVI)是一种用于治疗老年人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手术技术。
该技术通过导管穿刺入体进行操作,将人工瓣膜插入到受损的主动脉位置。
TAVI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来说更加安全和有效,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和合并有其他病症的患者。
二、技术优势与应用范围1. 无需开胸手术介入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介入手术通过穿刺入体进行操作,而无需进行开胸手术,创伤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康复负担。
2. 可同时治疗多种心脏瓣膜病介入手术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心脏瓣膜问题,例如同时修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损伤。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全文)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全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2年数据,我国每年约12万儿童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下文简称“先心病”),发病率为0.6%~0.8%[1],占所有先天性出生缺陷的28%,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先心病的成功矫治是人类医学发展史的里程碑事件。
1966年,Rashkind和Miller通过球囊导管实施房间隔造口术标志着经导管介入技术治疗先心病的开始[2];1967年,Porstmann经导管应用泡沫塑料塞成功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开启了先心病封堵治疗的先河[3];20世纪90年代,Amplatzer研发的PDA、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陆续问世,使介入器材和技术日趋完善,将先心病介入治疗引入了新纪元[4]。
随着国产封堵器面世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本文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1、历史沿革1.1 起步阶段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最早可追溯至1981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周爱卿教授等的报道,其应用球囊为1例8日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实施了房间隔造口术[5]。
1986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展了首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6],此技术现已成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
此后,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缩窄也相继在临床开展[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市儿童医院钱晋卿教授开始应用Porstmann法治疗PDA,在对Porstmann法加以改进后获得成功[8]。
20世纪90年代中期,Sideris(Sideris封堵器研发者)、Bensen (Cardio-SEAL封堵器研发者)教授来华传授ASD封堵术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戴汝平教授率先在国内采用进口Sideris封堵器、Cardioa-SEAL封堵器治疗ASD、VSD, 但因并发症较多而未得到推广[9-10]。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进展
[ ] L d i a R,Ma el B Giio , t 1 e— 2 i c t d o J cN i D, ln vAM e a .P r l l
c t n o s m i a a v e ar e sb l y s u y i n u a e u t l l e r p i :a f a i i t t d n a r v i
尖瓣 脱 垂 、 严 重 的 左 心 室 功 能 不 全 ( 极 LVE F<
Ei D beiO,B s di l u rul amaj n A,D eameA,e a .P r a u hr t 1 e—
c t ne u a ous m ir lv l e a ta a v nnuopls y f r ie m i ir l l a t o s he em ta
o ie d l f c t i h mi mi a rg r i t n J . vn e o a u e s e c t l e ugt i [ ] mo c r ao
Ca h t r Ca d o a cI t r t ee r iv s n e v,2 0 , 6 ( ):4 O 4 6 0 3 0 3 1一1 .
4 4 临 床 应 用 和 发 病 机 制 研 究 更 加 广 泛 对 老 年 .
且 操作 成功 率 高 。对 于传 统 外 科 手术 高危 者 , 加 更
安全 、 显著 改善 症状 、 减少 因心 力衰 竭 的住 院 。
类 似 的 器 械 还 有 Qunu o ytm,C ass a tmC rsse iopy
的心房 颤 动 、 动 脉 高压 , 进 行 T 肺 则 MVR T / MVA/ TMVI 的推 荐 为 l ; l 如果 不 能修 复 则进 行 外科 手 术 a 二尖瓣 置换 ; 果没有 新 发生 的心房 颤 动和肺 高压 , 如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进展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进展王建铭;陈锦铷;韩秀敏(综述)【摘要】三尖瓣的介入治疗成为经导管瓣膜治疗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在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或成形术后衰败失效的患者中行经导管三尖瓣植入术是可行的,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
目前治疗方案有多种,尚未形成一致意见,未来需要更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更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评估。
其他瓣膜的介入治疗已经开展了临床前研究,可预见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在未来10年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大的发展。
%In recent years, the tricuspid valv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challenge for new percutaneous treatments.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implantation is feasible in failed tricuspid surgical valves or annuloplasty rings, and may improve haemodynamic and heart func-tional status.The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approaches show that there is no consensus for the best strategy in these complex rger series and long-term follow-up are needed to better assess the role of this technique in the future.A number of other devices are in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next decade will see the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tricuspid valve in the field of transcatheter treat-ments.【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5页(P463-467)【关键词】三尖瓣;手术;介入【作者】王建铭;陈锦铷;韩秀敏(综述)【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辽宁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辽宁沈阳 110016;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辽宁沈阳 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11;R815三尖瓣病变中最常见的是三尖瓣反流,发生率较高,仅次于左心瓣膜病变[1]。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估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心脏瓣膜病是指人体心脏瓣膜受损或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瓣膜病患者常常会面临严重的疼痛、呼吸困难、疲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瓣膜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介入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估进行探讨。
1. 介入治疗概述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借助导管等器械将瓣膜修复或置换的手术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常见方法。
2.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包括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根据不同病情,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如二尖瓣膜成形术、主动脉瓣膜成形术等。
3. 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数据来看,介入治疗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脏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也非常高,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手术后得到明显的好转。
4.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与风险虽然介入治疗对瓣膜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风险。
介入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手术部位的感染、血管损伤、出血等。
因此,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5. 介入治疗后的康复与护理介入治疗是一个必然要求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和护理的过程。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随访和体检,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以及规范的用药也是保持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6. 介入治疗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心脏瓣膜病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利用经皮穿刺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阶段,为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病患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与介入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与介入治疗方法引言: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中的四个关键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
这种异常可以导致血液在心脏内部的正常流动受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脏瓣膜疾患,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本文将着重介绍心脏瓣膜病的分类以及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法。
一、心脏瓣膜病的分类1. 二尖瓣关闭不全(MR):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指由于二尖瓣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反流回左房,造成左房压力上升。
根据反流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级。
该类型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异常之一。
2. 二尖/主动/盲袢合并畸形联合关闭不全(Carpentier D2B型):该类型疾病少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
它主要是二尖瓣、主动脉瓣和盲袢的联合关闭不全。
3. 三尖瓣关闭不全(TR):三尖瓣关闭不全是指由于三尖瓣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反流回右房,造成右房压力上升。
同样地,根据反流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4. 主动脉瓣口硬化性狭窄(AS):主动脉瓣口硬化性狭窄是指由于主动脉瓣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血液流过该区域时遭遇阻力增加而产生的异常情况。
5. 人工修复术后多级合并手术副作用引起的永久性关闭不全:这种类型通常出现在曾经接受人工修复术的患者身上。
术后手术副作用会导致心脏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永久性关闭不全。
二、介入治疗方法1.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此方法适用于轻度或中度主动脉瓣口狭窄,通过经股动脉穿刺将球囊导丝送入狭窄的位置,然后经导丝引导球囊扩张,从而改善主动脉狭窄情况。
2. 经皮穿刺手术二尖瓣修复术和替代术:部分不适合开胸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经皮穿刺手术进行二尖瓣修复或替代。
该方法通过经股动脉穿刺送入支架,在X 线引导下进行操作。
3. 经皮穿刺封堵法:对于一些无法耐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经皮穿刺封堵法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插入封堵器材料来阻止反流的发生。
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发生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导致心脏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类心脏病。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研究,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面,心脏瓣膜疾病最早的诊断仍然是临床体格检查和心脏听诊,在提示病情的初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各种高精度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如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准确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研究心脏瓣膜疾病的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除了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为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心脏瓣膜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检测与心脏瓣膜相关的突变基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该疾病,并且辅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心脏瓣膜疾病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缓解病情和控制症状,但并不能根治疾病。
对于一些早期、病情相对轻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手术治疗则是目前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传统的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修复和置换手术。
心脏瓣膜修复是通过保留病理性瓣膜结构的一部分,恢复其正常的功能,避免了瓣膜置换手术的不良反应。
而瓣膜置换手术则是将异常的瓣膜完全切除,然后用生物瓣膜或人工瓣膜进行置换。
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瓣膜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
TAVR是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通过导管经皮缩小切口的方式将人工瓣膜送入病变瓣膜的位置,从而实现瓣膜替换。
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TAVR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且适用于高龄和高手术风险患者。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经导管二尖瓣膜置换术(TMVR)的技术,也是通过导管经皮途径取代二尖瓣膜的方法,适用于二尖瓣疾病患者。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的瓣膜结构因风湿热、粘液性变、退行性变、先天性畸形、冠心病、细菌感染或创伤等原因导致心脏瓣膜结构病变,从而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心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的疾病。
心脏瓣膜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心脏瓣膜,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
由于心脏瓣膜病自身的病变特点决定其病理过程不可逆且渐进性加重,因此手术治疗成为心脏瓣膜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
一、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较高的发病率及发达国家老龄人口中退行性瓣膜病较高的患病率,近些年来估计心脏瓣膜病的总患病人口超过1亿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
全球已有约400万人因严重心脏瓣膜病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手术[2],每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量高达30万例,其中北美地区年手术量约10万例[3]。
我国心脏瓣膜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及多瓣膜病变;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主动脉瓣病变以关闭不全为主,三尖瓣病变以关不全为主。
手术方式依次为二尖瓣置换术(MVR)、双瓣置换术(DVR)、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三尖瓣置换术(TVR)或合并三尖瓣置换术(TVR)。
美国心脏瓣膜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三尖瓣及多瓣膜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以狭窄为主,二尖瓣病变以关不不全为主,三尖瓣病变以关闭不全为主,且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不如我国人群明显;常见的手术方式依次为AVR、MVR、DVR、TVR或合并TVR。
STS-ACSD年度执行报告显示,近10年间,虽然美国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数量增长1.8倍,但瓣膜置换仍然以AVR 比例占主导地位。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预后极差,约半数患者自然寿命不超过2年[4-5]。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美国,75岁以上人群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为4.6%,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3]。
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全文)
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全文)三尖瓣是心脏四个瓣膜中面积最大的瓣膜,曾被认为作用不大,故常称之为“被遗忘的瓣膜”。
一般而言,三尖瓣狭窄(tricuspid stenosis,TS)较为少见,多为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competence,TI) 常见,多为继发性,大部分TI患者无明显症状,严重TI导致右心衰的病程长,除严重反流者一般患者症状较轻且发展缓慢,病情容易被忽视。
三尖瓣以前观念认为是一个相对不重要的瓣膜,但最新一项长达十年针对单纯性三尖瓣反流的研究表明三尖瓣反流对患者死亡率有明显影响,因此临床应适当干预2。
最新治疗指南倾向更加积极的治疗三尖瓣反流,甚至包括仅瓣环扩张而无反流的患者3。
有临床研究表明大量三尖瓣反流外科手术死亡率可达10%,手术后随访32个月死亡率可高达25%4,而二尖瓣术后再行三尖瓣反流手术死亡率3年和5年随访死亡率可达35%和56%5。
因而对于高风险及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介入治疗或许能提供新的选择。
三尖瓣解剖变异复杂、缺乏相对牢固的瓣环结构,人工瓣膜不容易固定,无论外科还是介入都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临床常见的几种三尖瓣外科手术方式包括:A 二瓣化手术;B 瓣环环缩术;C 瓣膜成形环;D 瓣膜置换术。
按照外科手术的方式,目前三尖瓣介入治疗器械的几种设计思路包括:一、瓣膜修复类1.瓣叶钳夹:代表器械MitraClip system (Abbott 公司 .USA)2.三尖瓣叶二尖瓣化:代表器械Trialign system (Mitralign Inc. USA)3.增加瓣膜张力:代表器械TriCinch System (4TechCardio Ltd. Ireland)4.通过球囊减小反流口面积:代表器械Forma (Edwards Lifesciences. USA)5.瓣环环缩:代表器械Cardioband system(Edwards Lifesciences,USA); Millipede system (Boston Scientific,USA);TRAIPTA Concept (Preclinical)二、瓣膜置换类1.瓣中瓣技术:Melody (Medtronic, USA)和Sapien (Edward Lifesciences, USA)2.自膨胀支架瓣膜:NaviGatebio-prosthesis (NaviGate Cardiac Structures, USA);LuX-Valve(Jenscare Biotech,China)3.腔静脉瓣膜植入(CAVI):Tric Valve (P&F Products & Features, Austria)和Sapien XT (Edwards Lifesciences, USA)现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几种三尖瓣介入器械做一个简单介绍:1.MitraClip 系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器械,最初应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R组 • TAVI可以作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而外科手术风险
SAPIEN 3支架可通过14F鞘输送
SAPIEN 3 球扩支架临床研究
SENTERA自膨胀支架及输送装置
SENTERA自膨胀支架 SENTERA支架输送装置
SENTERA自膨胀支架植入过程
Edwards SENTERA支架临床研究
Edwards SENTERA支架并发症
CoreValve支架及输送系统的发展
传导阻滞(球扩式支架低于自膨式支架)
每100万居民中TAVI例数
最新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PARTNER trial
TAVR 与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PARTNER trial B
TAVR 与外科手术对照研究
PARTNER trial A
PARTNER研究结论
• TAVI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显著低于 传统药物治疗组。
正在研制的新一代Corevalve支架可通过16F 鞘管输送
TAVI支架植入途径的革新
A、经股动脉;B、经心尖;C、经主动脉;D、经锁骨下动脉;E、经腋动脉
TAVI 经颈动脉途径
Thomas M, Gilles L,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with the CoreValve ReValving System via left carotid artery access: First case report.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0;140:928-9
Edwards支架植入过程动画
最新一代Edwards支架
Edwards支架输送系统的发展
A、Retroflex delivery cathter;B、Retroflex3;C、 Novaflex;D、Novaflex plus
最新一代SAPIEN 3支架输送装置 ----The Commander
在研的新TAVI支架
A.Direct Flow; B.Heat Leaflet Technologies;.C.Innovare Valve; D.JenaValve; E.Portico;. F.Sadra Lotus Medical; G.Symetis Accurate; H.Engager valve;
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
Incidence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75岁人群主动脉瓣疾病发病率>5%。
Nkomo VT, Gardin JM, Skelton TN, et al.: Burden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Lancet 2006, 368:1005–1011.
主动脉瓣狭窄分类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二叶瓣 风湿性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分级
主动脉瓣狭窄的自然病程
Blase A, Aortic stenosis. Lancet 2009; 373: 956–66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效果明确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severe symptomatic AS who underwent AVR and No surgery
function
End stage renal failure
Severe pulmonary insufficiency
Comorbidities
Previous CABG(s)
Recent stroke, Acute MI
Siegburg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TAVI支架
Edwards球囊扩张瓣
Core Valve自膨胀
Edwards支架的发展历程
Andersen Valve
Cribier Edwards
Edwards SAPIEN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Edwards支架
SAPINN XT
A、Edwards SAPIEN 3 B、Edwards SENTERA(自膨胀)
Edwards最新一代支架
Holmes DR Jr, et al. 2012 ACCF/AATS/SCAI/STS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TAVI.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2;144(3):e29-84
血管并发症
瓣周漏
卒中
TAVI术后磁共振检查新发脑缺血的发生率
Carabello BA: Clinical practice. Aortic stenosis. N Engl J Med 2002, 346:677–682.
Surgical Treatment of AVS Risk predictors
Very old
age
Severely
? depressed LV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进展 (2020)
目录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介入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介入术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介入治疗 瓣中瓣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 TAVI支架和输送系统的发展 • TAVI植入途径的革新 • 最新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 即将开展的研究 • TAVI术长期效果观察 • 在研的新型支架 • 指南中TAVI的建议 • 未来研究方向
编织型可回收和重新定位支架Lotus
可减少瓣周漏的瓣膜支架Direct flow
圣犹达Portico支架—可回收/重新定位
已经进行临床试验
已用于临床的新TAVI支架特性
所 有 临 床 应 用 或 在 研 支 架 情 况 汇 总
TAVI主要并发症和发生率
• 1、手术死亡率(3% -5%) • 2、脑卒中(6%-7%) • 3、传导阻滞(CoreValve:19%-43%;Edwards:2%-9% ) • 4、血管并发症(17%) • 5、瓣周漏(轻中度常见,重度极少见) • 6、出血(life-threatening bleed的发生率为15.6%) • 7、其它(肾功能受损、心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