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2分)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B.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C.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D.把霉变的花生榨油用于食用2.(2分)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保鲜盒B.真丝围巾C.大理石地砖D.陶瓷花盆3.(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B.水的蒸发能证明水分子可以再分C.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含有杂质离子D.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滴管用毕即插回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2分)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7D.+66.(2分)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2 个氢原子:2HB.2 个碳酸根离子:2CO32﹣C.氯化铝:AlClD.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7.(2分)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图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此反应为H2+Cl 22HCl,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C.生成物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7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8.(2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C日常物质的区别D化学中常见的“三”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A.A B.B C.C D.D 9.(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C.向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 的盐酸D.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10.(2分)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Ni 的金属活动性比Ag 强C.Ni 在①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11.(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取样,加入适量的碳酸钙B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纯碱溶液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C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锌加入过量的锌,过滤D证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少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12.(2分)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见表: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3.99.6000反应后质量/g00 6.6 2.7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m 的值为13.5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X 可能含有氢元素D.物质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二、填空与简答(本题3小题,共40分)13.(9分)水和金属等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a.检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b.如果某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Cl2、MgCl2形式存在),可先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再加入适量的后生成沉淀碳酸钙,即可将水软化.(2)金属相关知识的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序号,下同)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X↑+2H2O,则X的化学式为.14.(12分)A、B、C 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四种情况回答问题:(1)若A、B、C 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相同.A 的化学式为B 的化学式为C 的化学式为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B、C 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均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A 的化学式为,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A、B、C 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一种、两种和三种.A、B、C的化学式分别为(至少写出两组)15.(12分)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无晶体析出的是.(3)2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再往该溶液中加入10g水,此时溶液的溶质量分数(填写“变大”、“变小”、“不变”).(4)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6.(10分)如图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质子数(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中A、B 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依次为、.(3)图3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9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图:(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2)第④步操作加入过量的Na2CO3目的是除去(填化学式).(3)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 代替NaOH,理由是.(4)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三、实验与探究(本题2小题,18.(11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A图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浓硫酸的作用是.A 图中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气体(填物质名称,下同),用于制取该气体的药品为.(2)将接口a和b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性物质.将接口a和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为.(3)制取二氧化碳时如果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会使CO2中混有去CO2中的该物质,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填字母)19.(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查阅资料】D装置球形管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它们不但能吸收水,还能吸收CO2,写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上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交流】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后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 元素的质量比为,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数据处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0.2g,共消耗稀硫酸50g,请依据化学方程式求出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 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A;2.A;3.C;4.C;5.D;6.C;7.B;8.B;9.B;10.D;11.A;12.D;二、填空与简答(本题3小题,共40分)13.肥皂水;MgCl2+Ca(OH)2=Mg(OH)2↓+CaCl2;碳酸钠;B;失;Al3+;SO2;14.CuO;CO2;H2O;CO2+Ca(OH)2=CaCO3↓+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C、CO2、Na2CO3 ;O2、H2O、Ca(OH)2;15.A>B>C;A;C;70;不变;B>A>C;16.B;NaOH+HCl=NaCl+H2O;OH﹣;H+;Cl2+2NaClO2═2ClO2+2NaCl.;17.加速溶解;CaCl2、BaCl2;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三、实验与探究(本题2小题,18.CaCO3+2HCl═CaCl2+H2O+CO2↑;干燥二氧化碳;氧气含或氢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锌粒与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19.2NaOH+CO2=Na2CO3+H2O;Zn+H2SO4═ZnSO4+H2↑;1:8;。

中考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中考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全卷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I-127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Ⅰ卷包括12小题,每题3,共3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以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6.图1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7.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0.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 .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 3和FeCl 3B.NaOH 和HClC.BaCl 2和Na 2SO 4D.KOH 和CuSO 4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 2O 2H 2↑+O 2↑通=电=A.溶液的pH 减小 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C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4分)13.(12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2016年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6年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6年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鸿尾中学九年(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1—12题,每题3分,共3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A .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B .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C .可以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D .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减少了白色污染2.二氧化钛(Ti02)可作水分解的光催化剂,其中氧元素为-2价。

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 .+lB .+2C .+3D .+43.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 .在化学反应中,原于易失去电子形成Al 3+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 .02-——氧离子B .3H ——3个氢元素C .Fe 3O 4——四氧化三铁D .2N 2——2个氮气分子5.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

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A .单质B .元素C .分子D .原子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物质都易溶于水B .可将工业废水任意排入内河C .生活中学初中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D .水电解过程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端产生氢气8.几种常见物质的pH 范围如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酸奶B .鸡蛋清C .牙膏D .肥皂水9.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物 B. 化学式为NH 3 C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9.5%100171=⨯ 10.下列应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冶疗胃酸过多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11.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 .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B .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C .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12.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50mL 量筒量水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 .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波尔多液 B.油污水C.土壤浸出液D.乳胶漆2.下列物质可作干燥剂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浓硫酸B.烧碱 C.氧化钙D.硅胶3.气球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温度越高分子膨胀得越大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周期族2 10 Ne?20.183 18 Ar?39.95A.同族化学性质相似 B.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Ar的化学性质稳定D.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5.下列“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相符的是()A.直接将水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进行稀释﹣﹣烧杯受损B.将滴管伸入试管中﹣﹣玷污滴管C.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左码右物”﹣﹣称取较多D.俯视量筒量取液体﹣﹣量取较少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约占0.03%B.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呈酸性C.二氧化碳无毒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 B.加热除去纯碱变质后的产物C.消石灰与铵态氮肥共同施用 D.用熟石灰鉴别CO(NH2)2与KCl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B.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固体变黑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D.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生成黑色的炭9.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只有Z无晶体析出℃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D.t1℃时,用l00克水配制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 y10.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合适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鉴别硫酸钙和硫酸钡粉末加水B 鉴别氢气和甲烷闻气味C 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硫酸铜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铁粉末用磁铁吸A.A B.B C.C D.D11.下列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会减少的是()A.Fe+H2SO4B.Fe+AgNO3C.Fe(OH)3+HCl D.Fe2O3+HNO312.将一定质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至B段时溶液pH=7B.B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含有CaCl2、NaClC.O至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D.A至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1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B.纤维素不属于“六大营养素”C.人体中的钠元素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D.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固性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1分)14.请从碳、氧、氯、钠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符号填空:(1)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2)一种有毒的气体单质.(3)金属离子.(4)水溶液呈碱性的盐.15.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甲缩醛(C3H8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①原来燃烧煤气的燃气灶改烧天然气,要使其正常燃烧应调(选填“大”或“小”)进风口.②我们熄灭燃气灶的灭火原理是.③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④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但是如果在开采过程中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严重的.(3)当前许多地方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SO2、、(填化学式).请提出一条防止空气污染的可行性建议:.16.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PX(对二甲苯)项目发生了一场爆炸事故.对二甲苯(C8H10)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不溶于水.对二甲苯可燃,是一种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1.1%~7.0%(体积分数).(1)对二甲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燃,(各写一点即可).(2)写出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易爆,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4)为了保证安全,对二甲苯在运输过程中应.17.现有铁、碳酸钠、某种红色金属氧化物、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右图中物质的化学式:乙,丁.(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探究一: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图2分别选用和(填字母),检验集满的方法是.探究二:药品的选择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③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对照实验①③,是探究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对照实验,是探究不同的酸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该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三: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由上两种途径比较,图 3 的实验结果更为准确,理由是.19.同学们正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如下: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装有氢氧化镁的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MgCl2猜想二:有MgCl2、HCl猜想三:有MgCl2、Mg(OH)2猜想四:有MgCl2、Mg(OH)2、HCl(1)猜想四不合理的原因之一是,所以Mg(OH)2和HCl不能共存.(2)还有猜想不合理,原因是.(3)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与试管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多选).A.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镁过量B.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稀盐酸过量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D.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E.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气泡,则稀盐酸过量(4)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要想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理论上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加入后可看到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原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5.8g,第一步实验后剩余HCl的质量为 1.095g,请计算:②步中除杂所需溶液的溶质质量;②最终溶液中所含的MgCl2质量.2016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波尔多液 B.油污水C.土壤浸出液D.乳胶漆【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配得的波尔多液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不属于溶液,故A错;B、油不溶于水,所以油污水不属于溶液,故B错;C、土壤浸出液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乳胶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下列物质可作干燥剂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浓硫酸B.烧碱 C.氧化钙D.硅胶【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浓硫酸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烧碱具有吸水性,易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化钙做干燥剂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正确;D、硅胶具有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5.下列化学用于与含义相符的是()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6.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量取浓硫酸B.稀释浓硫酸C.装生锈铁钉D.倾倒稀硫酸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0.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HNO3和FeCl3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D.KOH和CuSO4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PH减小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二、推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13.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 (填名称).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 (填标号).(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①℃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 (填标号).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14.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 色.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写一个).(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______ (写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写一个).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 (填标号).A.蔗糖和水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C.铁和氧化铜溶液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 g.(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16.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填标号).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17.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制取装置为______ (填标号,下同)和______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标号).(4)若用水将图2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______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5)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HI℃2H2O+I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8.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实验过程】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步骤℃: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步骤℃: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回答问题】(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填标号).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①通过步骤℃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通过步骤℃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______ g.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______ .【反思】(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______ (填标号).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C.仅称量步骤℃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2016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波尔多液B.油污水C.土壤浸出液D.乳胶漆2、下列物质可作干燥剂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浓硫酸B.烧碱C.氧化钙D.硅胶3、气球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温度越高分子膨胀得越大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A.同族化学性质相似B.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Ar的化学性质稳定D.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5、下列“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相符的是()A.直接将水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进行稀释--烧杯受损B.将滴管伸入试管中--玷污滴管C.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左码右物”--称取较多D.俯视量筒量取液体--量取较少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约占0.03%B.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呈酸性C.二氧化碳无毒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B.加热除去纯碱变质后的产物C.消石灰与铵态氮肥共同施用D.用熟石灰鉴别CO(NH2)2与KCl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B.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固体变黑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D.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生成黑色的炭9、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B.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只有Z无晶体析出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D.t1℃时,用l00克水配制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 y10、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合适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鉴别硫酸钙和硫酸钡粉末加水B 鉴别氢气和甲烷闻气味C 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硫酸铜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铁粉末用磁铁吸A.A B.B C.C D.D11、下列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会减少的是()A.Fe+H2SO4 B.Fe+AgNO3 C.Fe(OH)3+HCl D.Fe2O3+HNO312、将一定质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至B段时溶液pH=7B.B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含有CaCl2、NaClC.O至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D.A至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1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B.纤维素不属于“六大营养素”C.人体中的钠元素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D.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固性二、解答题14、请从碳、氧、氯、钠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符号填空:(1)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2)一种有毒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3)金属离子__________.(4)水溶液呈碱性的盐__________.15、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甲缩醛(C3H8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精确到0.1%).(2)①原来燃烧煤气的燃气灶改烧天然气,要使其正常燃烧应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进风口.②我们熄灭燃气灶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③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④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__________.但是如果在开采过程中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严重的__________.(3)当前许多地方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SO2、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请提出一条防止空气污染的可行性建议:__________.16、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PX(对二甲苯)项目发生了一场爆炸事故.对二甲苯(C8H10)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不溶于水.对二甲苯可燃,是一种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1%~7.0%(体积分数).(1)对二甲苯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化学性质:可燃,__________(各写一点即可).(2)写出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易爆,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__________.(4)为了保证安全,对二甲苯在运输过程中应__________.17、现有铁、碳酸钠、某种红色金属氧化物、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右图中物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_,丁__________.(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18、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探究一: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1)写出如图1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图2分别选用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填字母),检验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探究二:药品的选择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③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对照实验①③,是探究__________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对照实验__________,是探究不同的酸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该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探究三: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由上两种途径比较,图3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更为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19、同学们正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如下: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装有氢氧化镁的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MgCl2猜想二:有MgCl2、HCl猜想三:有MgCl2、Mg(OH)2猜想四:有MgCl2、Mg(OH)2、HCl(1)猜想四不合理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所以Mg(OH)2和HCl不能共存.(2)还有猜想__________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3)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与试管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A.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镁过量B.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稀盐酸过量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D.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E.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气泡,则稀盐酸过量(4)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要想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理论上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加入后可看到现象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5)若原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第一步实验后剩余HCl的质量为1.095g,请计算:②步中除杂所需溶液的溶质质量;②最终溶液中所含的MgCl2质量.2016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的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试题解析:A、配得的波尔多液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不属于溶液,故A错;B、油不溶于水,所以油污水不属于溶液,故B错;C、土壤浸出液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乳胶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2、答案:C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试题解析:A、浓硫酸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烧碱具有吸水性,易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化钙做干燥剂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正确;D、硅胶具有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3、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试题解析:A、气球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气球内空气中的分子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B、气球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气球内空气中的分子间隔增大,而不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项错误.C、气球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气球内空气中的分子间隔增大,而不是温度越高分子膨胀得越大,故选项错误.D、气球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气球内空气中的分子间隔增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4、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以及元素所占的一格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试题解析:A、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B、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正确;C、Ar的化学性质相同,正确;D、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错误;故选D.5、答案:AC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稀释的方法、仪器的使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试题解析:A、直接将水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进行稀释会造成酸液飞溅,错误;B、将滴管伸入试管中会玷污滴管,正确;C、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左码右物”会导致称取减少,错误;D、俯视量筒量取液体会导致量取减少,正确;故选AC.6、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析回答.试题解析: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约占0.03%,故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C、二氧化碳无毒,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作气体肥料,故D正确.故选A.7、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试题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能敞口放置,错误;B、纯碱碱变质生成的是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正确;C、消石灰与铵态氮肥共同施用会造成肥效降低,错误;D、不能用熟石灰鉴别CO(NH2)2与KCl,错误;故选B.8、答案:B试题分析:A、根据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解答;D、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解答.试题解析:A、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B、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加热,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继续加热,氢氧化铜分解成黑色氧化铜,故正确;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D、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氢氧元素,生成黑色的碳,这是实验的结论,不是实验的现象,故错误.答案:B.9、答案:D试题分析:A、据XY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B、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C、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D、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对用1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进行判断.试题解析:A、由于物质X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物质Y的溶解度受影响影响不大,因此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故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物质X、Y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物质Z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X、Y均有晶体析出而只有Z无晶体析出;故正确;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X>Y>Z,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此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故正确;D、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要使t1℃时,用1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X、Y、Z 的溶液,物质Y、Z不可能形成饱和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 x,而非S y;故错误;故选:D.10、答案:C试题分析: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氢气和甲烷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磁铁不能吸引铜和氧化铁.试题解析:A、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加入水时,都变浑浊,因此不能用水鉴别硫酸钙和硫酸钡粉末;B、氢气和甲烷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氢气和甲烷;C、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因此通过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硫酸铜;D、磁铁不能吸引铜和氧化铁,因此不能用磁铁吸的方法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铁粉末.故选:C.11、答案:B试题分析: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溶液由硫酸溶液而变成硫酸亚铁溶液;比较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大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溶液由硝酸银溶液而变成硝酸亚铁溶液;比较参加反应硝酸银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的质量大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C、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后溶液由盐酸溶液而变成氯化铁溶液;比较盐酸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D、氧化铁为红色固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反应后溶液由硝酸溶液而变成硝酸铁溶液;比较硝酸溶液和硝酸铁溶液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试题解析: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溶液由硫酸溶液而变成硫酸亚铁溶液;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98 152 152-98=54>0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大;A不符合题意;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溶液由硝酸银溶液而变成硝酸亚铁溶液;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 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340 180 180-340=-160<0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所以,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B符合题意;C、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一定增大;D、氧化铁为红色固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反应中既不产生气体也不形成沉淀,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一定增大;故选B.12、答案:AB试题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一定质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图中0A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AB段表示的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B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据此分析回答.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定质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加入盐酸时,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气体.A、A至B段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pH=7,故A正确;B、B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故B正确;C、0P表示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过程,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CaCO3+2HCl═CaCl2+H2O+CO2↑故C错误;D、A至B段表示的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故D错误.故答案为:AB:13、答案:D试题分析:A.根据酶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人体六大营养素来分析;C.根据钠元素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来分析;D.根据高分子材料的知识进行分析.试题解析: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故正确;B.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纤维素不属于六大营养素,故正确;C.人体中的钠元素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维持人体渗透压平衡,故正确;D.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故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14、答案: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试题解析:(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O2;(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单质,其化学式为:Cl2;(3)从碳、氧、氯、钠四种元素中,可形成的金属离子是钠离子,其元素符号为:Na+;(4)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1)O2;(2)Cl2;(3)Na+;(4)Na2CO3;15、答案: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试题解析:(1)甲缩醛(C3H8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42.1%,故填:42.1%;(2)①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原来燃烧煤气的燃气灶改烧天然气,要使其正常燃烧应调大进风口,故填:大.②我们熄灭燃气灶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填:移走可燃物.③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④“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但是如果在开采过程中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故填:甲烷,温室效应.(3)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SO2、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故填:NO2,CO;防止空气污染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故填: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16、答案:试题分析:(1)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3)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易爆,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进行解答;(4)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安全系数及其存运方法.试题解析:(1)对二甲苯(C8H10)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不溶于水,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毒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无色透明液体;有毒;(2)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8H10+21O2 16CO2+10H2O;故填:2C8H10+21O216CO2+10H2O;(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易爆,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故填:验纯;(4)根据PX的性质可知,它有毒,具有挥发性,遇火可以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严禁烟火.故填:密封保存,严禁烟火.17、答案:试题分析:根据红色金属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铁,乙能够转化为铁,丁能够和铁反应,因此乙是氧化铁,丁是稀硫酸,甲和丙都能和稀硫酸反应,且二者也能相互反应,因此甲和丙分别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一种,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试题解析:(1)红色金属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铁,乙能够转化为铁,丁能够和铁反应,因此乙是氧化铁,丁是稀硫酸,甲和丙都能和稀硫酸反应,且二者也能相互反应,因此甲和丙分别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一种,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是Fe2O3,丁是H2SO4;(2)反应①可以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反应②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1)Fe2O3,H2SO4;(2)Na2CO3+H2SO4=Na2SO4+H2O+CO2↑;Fe2O3+3CO2Fe+3CO2.18、答案: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图示即可写出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根据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性质选择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验满操作;根据药品之间的反应确定药品,据此解答.试题解析:探究一、(1)据图1可知a是试管,b是集气瓶,故填:试管,集气瓶;(2)实验室使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故填:B,D;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满;探究二、①③药品的差别是石灰石的状态不同,因此探究的是药品的状态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填:药品的状态;①②是石灰石的状态相同,所用酸的类别不同,因此①②探究的是不同类别的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填:①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探究三、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用图3会使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而导致结果不准确,故图2更准确,故填:图2.故答案为:探究一:(1)集气瓶.(2)B,D,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满.探究二:药品的状态;①②,CaCO3+2HCl═CaCl2+H2O+CO2↑.探究三:图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9、答案:试题分析:(1)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2)氢氧化镁不溶于水;(3)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4)碳酸氢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5)根据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试题解析:(1)猜想四不合理的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所以氢氧化镁和盐酸不能共存.故填: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2)还有猜想三不合理,原因是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故填:三;氢氧化镁不溶于水.(3)A.滴加硫酸铜溶液时,不能出现蓝色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如果稀盐酸不过量,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如果盐酸过量,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也不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E.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气泡,则稀盐酸过量,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ABD.(4)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要想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理论上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镁溶液,加入后可看到现象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CO3)2+2HCl=MgCl2+2H2O+2CO2↑.故填:碳酸氢镁;产生气泡;Mg(HCO3)2+2HCl=MgCl2+2H2O+2CO2↑.(5)设需要碳酸氢镁质量为x,Mg(HCO3)2+2HCl=MgCl2+2H2O+2CO2↑,146 73x 1.095g=,x=2.19g,。

2016福建福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

2016福建福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

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含答案全解全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I-127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6.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画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0.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3和FeCl3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D.KOH和CuSO4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 2H2↑+O2↑。

福建省福州市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全卷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I-127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Ⅰ卷包括12小题,每题3,共3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进程只发生物理转变C.常温下所以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距离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了转变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氧化铁——2个氮元素+——1个氢离子——2个氯原子6.图1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用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化学反映中,钠原子易患电子7.实验室配制必然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份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彼此刻画 D.铜片、银片别离放入稀硫酸中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0.下列辨别物质所用的方式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取得无色溶液的是( )和FeCl 3 和HCl 和Na 2SO 4 和CuSO 4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都可表示为:2H 2O=通=电2H 2↑+O 2↑。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A.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正确。

B.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C.羊毛围巾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D.蚕丝被芯是用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考点】常见材料2.【答案】C【解析】A.人体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B.人体缺维生素A 易患夜盲症;C.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D.人体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答案】D【解析】A.生铁硬而脆易断,钢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弹性。

故错误;B.矿石炼铁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故错误;D.铁生锈与水和氧气有关,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故正确。

【考点】金属相关知识4.【答案】C【解析】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缘故。

【考点】分子与原子的性质5.【答案】C【解析】A.氧化铁表示为23Fe O ,34Fe O 表示四氧化三铁,故错误;B.2N 表示两个氮原子,2个氮元素是错误的,元素不能讲个数,故错误;C.1个氢离子表示为+H ,故正确;D.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2Cl 表示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故错误;【考点】化学符号6.【答案】D【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11,故正确;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所以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故正确;C.由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故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错误;【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7.【答案】B【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福建省福州市2016-2017学年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 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6-2017学年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    及参考答案

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反应化学方程式2KC1O3
2KCl+3O2↑)
反应前固体总质量
反应后固体总质量
13.5g
8.7g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g; (2) 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 氧烛是一种纯净物 B . NaClO3中Cl为+5价 C . 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 . 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 9.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 O2 B . 2O C . 2O2 D . 2O2﹣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14. 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A、B、C、D、E 5种物质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它们分别由氢、碳 、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五种物质间建立起如图1所示的关系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
的灭火剂.
(1) 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只要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就能攻破防 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______.
(2) 我国湿法冶金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其中,“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便是佐证,即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活性炭等,其发热原理应用的是铁粉缓慢氧化放热,检验“暖宝宝”是否 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全卷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I-127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Ⅰ卷包括12小题,每题3,共3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答案】A考点:材料的分类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骨质疏松,故答案选择C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以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铁和钢性能完全相同,是错误的叙述,钢的硬度大;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是错误的叙述,炼铁过程是从铁矿石中还原出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常温下所以金属均为固态,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金属汞为液体;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金属及金属材料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说明温度降低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的原因,故答案选择C考点:微粒的特征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答案】C考点:化学用语与含义6.图1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A.钠的原子序数为11,是正确的叙述;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是正确的叙述;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是正确的叙述;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其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答案选择D考点: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7.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量筒中的液体;B选项稀释浓硫酸酸如水且搅拌,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试管要平放;D选项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故答案选择B考点:基本操作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A选项铜丝做导线,利用的是物理性质;B选项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C选项天然气燃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D选项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答案选择C考点:物质的性质10.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答案】A考点:物质的鉴别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HNO3和FeCl3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D.OH和CuSO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硝酸与氯化铁溶液混合,能得到黄色溶液;B选项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无色;C选项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符合题意;D选项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答案选择B考点:酸碱盐的性质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通=电2H2↑+O2↑。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包含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正确选项涂黑.1.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A.化学与健康①食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B.化学与生活①减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②防止食品受潮﹣用氧化钙做干燥剂C.化学与安全①重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②煤气泄漏﹣关闭阀门,严禁烟火D.化学与环境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钙离子:Ca+2B.2个氧原子:O2C.硫酸铁:FeSO4D.氦气:He3.偏钛酸钡(Ba x TiO3)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A.1 B.2 C.3 D.4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B.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6.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B.硫酸铜溶液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D.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8.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它的化学式为C10H15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B.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麻黄碱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9.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7C.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钉很快生锈B.能用来检测空气中O2的含量C.白磷能燃烧D.乙厂只排出Na 2SO 411.在含有大量Na +、H +、Cl ﹣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OH ﹣B .Ag +C .K +D .CO 32﹣12.下表所示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二、非选择题(共64分)13.碳以及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的单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推导性质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请在表中写出金刚石及石墨相对应的性质和用途. (2)碳的化合物①一氧化碳俗称“煤气”,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请写出一个不属于化合反应的转化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 ,它具有酸的通性,如它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色.③对下列各组物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冰和干冰﹣﹣物质分类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B.纯碱和烧碱﹣﹣物质分类相同,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3)含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定条件下,4.8g甲烷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如图.(1)请你在图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走的路线.(2)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3)写出一个在烧碱行进路上遇到的两种能和烧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 B.牛奶 C.碘酒 D.汽油(2)图1是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时K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80℃时,在50g,加入5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将上述溶液降温至60℃,(填“有”或“无”)晶体析出.③现有一瓶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方案一:在该硝酸钾固体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形成热饱和浓溶液,然后(填操作名称),即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即可分离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晶体.方案二:在该硝酸钾固体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再逐滴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直至(填现象),然后经过过滤、(填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晶体.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盐酸是一种常用的溶液,常用于工业除铁锈.在盐酸中加入过量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如图2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③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是(填选项).A.Cu B.Fe C.Fe(OH)3D.Fe2(SO4)3.16.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加入试剂可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从端通入(选填“a”或“b”).(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5)若用E装置收集CO2,油层的作用是.17.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兴趣实验时发现,金属钠可以再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该固体是什么呢?于是,同学们对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了探究.I.定性探究【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可以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猜想】(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黑色固体可能是(填物质名称).(2)白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钠(Na2O)、碳酸钠.【实验步骤】(1)如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瓶.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待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关闭a,打开b,点燃酒精灯,钠在硬质玻璃管中剧烈燃烧.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才能点燃酒精灯的原因是.(4)待反应完全后,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后,停止通二氧化碳气体.(5)取出少量D中生成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6)另取少量D中生成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有白色沉淀产生;在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滴加几滴,溶液变红,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氧化钠.II.定量探究为了探究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操作①得到的黑色固体A必须洗涤2~3次,并将得到的洗涤液汇总到溶液B中,否则会使测得的碳酸钠含量(填“偏大”、“偏小”).(2)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计算1.8g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有关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包含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正确选项涂黑.1.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A.化学与健康①食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B.化学与生活①减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②防止食品受潮﹣用氧化钙做干燥剂C.化学与安全①重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②煤气泄漏﹣关闭阀门,严禁烟火D.化学与环境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新鲜黄瓜富含大量维生素、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进行解答;B、根据根据常见的安全常识进行解答,氧化钙的俗名为生石灰常用做食品干燥剂;C、根据重金属中毒的原理、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D、根据汽车尾气的危害和产生、水体污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新鲜黄瓜富含大量维生素,所以不能补钙;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故A错误;B、减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减少车内有害物;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C、重金属中毒的原理是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而鲜牛奶、豆浆含有蛋白质,所以可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故C正确;D、乙醇汽油是较清洁的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污染;故D正确.故选:A.【点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钙离子:Ca+2B.2个氧原子:O2C.硫酸铁:FeSO4D.氦气:He【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硫酸铁中硫酸根显﹣2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进行分析判断.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硫酸铁中硫酸根显﹣2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其化学式为Fe2(SO4)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偏钛酸钡(Ba x TiO3)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偏钛酸钡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钡元素显+2价,钛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4)+(﹣2)×3=0,则x=1.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化合物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矿泉水属于混合物;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解答】解:A、澄清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过滤不能除去溶于水的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该选项说法正确;D、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B.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解答;B、根据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易发生爆炸,点燃前进行验纯解答;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不能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以免损坏滤纸,故错误;B、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易发生爆炸,点燃前进行验纯,故正确;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而是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故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B、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确定微粒的化学符号;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进行分析;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知道其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是38,又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因此锶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等于38,图2、图3中的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为38,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可以知道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故说法正确;B、图3所表示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8,核外电子数是36,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锶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学符号是Sr2+;故说法错误;C、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又其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3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锶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38,故说法错误;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不是87.62g,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有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就能正确解答,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提高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进行解题的能力.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B.硫酸铜溶液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D.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铁锈的主要成分.【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很疏松,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Cu和Ag均不与FeSO4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铝制品表面由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硫酸铜溶液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选项说法错误.D、Cu和Ag均不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铁>银,不能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它的化学式为C10H15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B.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麻黄碱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麻黄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5+16+14=165,故选项说法正确.B、麻黄碱是由麻黄碱分子构成的,1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麻黄碱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5):16:14=120:15:16:1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麻黄碱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7: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7C.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分类;其各物质的分子构成等信息.【解答】解:A、生成物全部是氧化物,说法错误,因为生成物中的丁是氮气,属于单质,故A错误;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4CO4CO2+N2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4:28=44:7,故B正确;C、由B中化学方程式可知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1:2,故C错误;D、丁为氮气是单质,该选项给出的微观示意图中有两种元素是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钉很快生锈B.能用来检测空气中O2的含量C.白磷能燃烧D.乙厂只排出Na2SO4【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空气组成的测定;盐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铁锈生锈的因素来分析;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C.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D.根据物质反应的规律来分析.【解答】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空气(或氧气),而A中煮沸的蒸馏水中无氧气或空气,所以不容易生锈,故错误;B.木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不会使水进入集气瓶,故不能用木炭,故错误;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是可燃物,通入了氧气,其着火点只有40℃,温度已达到,所以会燃烧,故正确;D.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乙厂有排出硫酸钠,同时也可以含有氯化钠,应该考虑物质的过量问题,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锈蚀条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和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物质的除杂,难度不大.11.在含有大量Na+、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OH﹣B.Ag+C.K+D.CO32﹣【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Cl﹣、Ag+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K+与H+、Cl﹣、SO42﹣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2.下表所示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福建省福州市三牧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三牧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三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 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2 .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A. 2B. 3C. 4D. 6验证氢气的可燃性B.闻气体气味C.移走蒸发皿稀释浓硫酸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常用语中,正确的是下列符号 表示正确的是( )A. 2个氮分子:2NB. 2个碳酸根离子:2C (T3+C. 氧化铝元素的化合价:2C3D. 4个氢原子: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B. CC 和 CC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C. 合金的熔点肯定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高D.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是因为含金属种类不同6.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安全常识B . 数据记录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量筒量液体-体积为 9.1ml 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为 5.2g pH 试纸测酸雨-pH 为4.5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化学反应的条件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 >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C 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实验室制氧气-一定需要催化剂 燃烧-接触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A . A B.B C.C D. D7•锂常被人们誉为“金属味精”,已知金属锂的核电荷数为3,锂比铝活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锂是一种金属材料B .锂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不断搅拌D.C.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锂不能与盐酸反应&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 CQ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并干燥B CO CO将混合气体点燃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加热烘干D FeCb溶液CuCl 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 AB. BC. CD. D9 .在化肥中硝酸钾[KNQ]属于()A.钾肥B •氮肥C .磷肥D •复合肥10.三甲基一氯硅烷[(CH3)s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 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B. 三甲基一氯硅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 1C. 三甲基一氯硅烷属于有机化合物D. 三甲基一氯硅烷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11•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T”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转化错误的是()1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n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I 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n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1 1*11二一r*—甲£nA .甲:NaHCO 稀HCI;乙:NaOH溶液B . 甲:AI,稀H2SQ;乙:Ba (NQ) 2 溶液C .甲:MgO稀盐酸;乙:AgNOD .甲:Cu 稀HSQ;乙:BaCl2溶液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增减.②参加反应的A与B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已铁为例①生产、生活中对钢铁的需求量特别大,在炼铁炉中,CO还原氧化铁(Fe2Q)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如图3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 (填标号)F C Q A—-_ ・|K:14•下列物质为初中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纯净物,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T”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1)写出丁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2)若丙和丁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则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甲为一种常见钠盐,则甲与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5•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 B Q D请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图D中x= ___________ •(2)A、B C、D中属于金属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 C、D 中 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3)B、C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 ;(2)20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欲配制20 C时5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 g甲物质(4)40C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_______________ 乙(填:“〉”或“V”或“=”)17.结合图1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D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固体二氧化锰,实验操作为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干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B装置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打开如图2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水不能滴下,该同学认为整套装置不漏气,你认为他的判断(填“正确”或“不正确”);实验室为了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填序号)(集气瓶中装NaHCO溶液,其反应NaHCO+HCI=NaCI+H2O+COf).B C D E F 百图]甲Z丙丁图218.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 Q CO或NaHCO进行了下列探究.20 C8%NaCO溶液8%NaHGO& 液pH10.68.0溶解度10C20 C30 C40 CNsbCO12.5g21.5g39.7g49.0gI. NaHCO和NatCO性质差异的探究(1)现有20C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CQ和NaHCO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酸碱度:NaHCO溶液_________________ N aaCG溶液(填“〉”或” “V”).(2)稳定性:按图1,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对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强”或“弱”).(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和Na>CQ: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C, 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B或C)A. 2gB. 0.96gC. 0.5gn.测定NaHC3和NaaCQ混合物10.0g中NaHCQ的质量分数(图2,夹持装置略)【问题讨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装置E, NaHCQ勺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7)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0.2g ,实验后为122.4g ,计算该样品中NaHCQ勺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知识拓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N Q CQ溶液中通入CQ气体可以生成NaHCQ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三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 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性质是指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B、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的是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C、醋酸除水垢是醋酸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利用的是化学性质;D酒精挥发吸收热量,使病人体温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2 .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A. 2B. 3C. 4D. 6【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对外不显电性,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在化合物FeTiOx中,正价化合价之和为+6价,那么,负价化合价之和应是- 6价,因为O的化合价为-2价,贝U x为(-6) + (- 2)=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可以推断化学式,还可以推求元素原子的个数.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验证氢气的可燃性B.闻气体气味C.稀释浓硫酸【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爆炸,产生的气体不能立即点燃,图中所示装置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常用语中,正确的是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 2个氮分子:2NB. 2个碳酸根离子:2C(T3H-C. 氧化铝元素的化合价:2C3D. 4个氢原子: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A、2个氮分子,应该是22, 2N表示2个氮原子•故A不对B、2个碳酸根离子,应该是2CCT所以B正确C、氧化铝铝元素的化合价: 2 03,化合价的正确表示方法是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C不对D 4个氢原子,应该是4H,而2"表示2个氢分子,故D不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B. CO和CQ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C. 合金的熔点肯定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高D.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是因为含金属种类不同【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铁和钢;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的区别进行解答;B、根据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进行解答;C、根据合金的熔点低进行解答;D根据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A错误;B、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CO和CO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C、合金的熔点低,所以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低,故C错误;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对概念的考查,熟记分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记忆时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6. 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安全常识数据记录A. 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量筒量液体-体积为9.1mlA. AB. BC. CD. D-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见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燃烧与燃烧的条 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能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分析】A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 、 根据量筒量液体体积,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 pH 试纸测酸雨pH 为整数解答;C 、 根据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氢气可以燃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解答;D 根据实验室制氧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解答.【解答】解:A 、天然气泄漏时,打开换气扇有可能发生爆炸;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 以隔绝氧气,确保烟道畅通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不完全正确;B 、 量筒量液体体积,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 pH 试纸测酸雨pH 为整数,所以此项也不完全正确;C 、 氮气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 属;所以此项全部正确;D 实验室制氧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如加热高猛酸钾制氧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 到着火点,复分解发生的条件是满足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水中的一条即可,所以此项不完全正 确. 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活经验、食品安全、燃烧和灭火、营 养保健、环境污染、节约用水、能源保护等相关的知识,是化学考查的重要热点.7•锂常被人们誉为“金属味精”,已知金属锂的核电荷数为C.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pH 试纸测酸雨-pH 为4.5物质的性质与用途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化学反应的条件实验室制氧气-一定需要催化剂D.燃烧-接触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CO 具有还原性-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测量容器3,锂比铝活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锂是一种金属材料B .锂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 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锂不能与盐酸反应【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锂的性质和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锂属于金属材料,正确;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故锂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错误;C、锂属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D锂的活动性比铝强,故能与盐酸反应、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Q能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C不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再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Z n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加热烘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过量的铁粉能与 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 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 .在化肥中硝酸钾[KNQ ]属于( )A.钾肥B .氮肥C .磷肥D .复合肥【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硝酸钾(KNO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 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10.三甲基一氯硅烷[(CH ) sSiCI ]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 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B.三甲基一氯硅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 1C. 三甲基一氯硅烷属于有机化合物D. 三甲基一氯硅烷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 、根据题意,三甲基一氯硅烷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 、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C 、 根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加D根据三甲基一氯硅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题意,三甲基一氯硅烷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三甲基一氯硅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X 3):( 1X 3X 3) =4: 1,故选项说法正确.C、三甲基一氯硅烷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三甲基一氯硅烷是由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子构成的,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子是由碳、氢、硅、氯四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T”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转化错误的是( )C H J O I CaO CuCO ► 5 CaCOi^--------------- Ca(OH): 出话• H:0【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A. B. D.【专题】物质的制备;元素与化合物性质的类比.【分析】A、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C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D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水也不能反应.【解答】解:A、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能够相互转化;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故B能够相互转化;C、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C能够相互转化;D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水也不能反应,故D不能够相互转化.故选D.【点评】完成此题,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熟记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n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I 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n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 . 甲:NaHCQ 稀HCI;乙:NaQH溶液B . 甲:AI,稀HSQ; 乙::Ba (NQ) 2 溶液C .甲:MgQ稀盐酸;乙:AgNQD .甲:Cu 稀H2SC4;乙: :BaCl2溶液【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根据该装置的特点,导管是伸入液面以下,所以试管n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因可能是:I中生成的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液体压入n中,与n中的液体反应生成沉淀,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四个选项中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即可选择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I中NaHC3和稀HCI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氯化钠、或者未反应的盐酸压入n中NaOH溶液,盐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浑浊,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I中AI和稀HbSQ反应会生成气体氢气,试管内气压增大,将生成的硫酸铝和稀H2SQ压入n中,二者均会与Ba (NQ)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符合实验现象,正确;C、I中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气体生成,所以I中液体不会进入n中,故无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I中铜和稀硫酸不会反应不会有液体被压入n中,溶液不会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D错误;。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5.下列化学用于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6.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量取浓硫酸B.稀释浓硫酸C.装生锈铁钉D.倾倒稀硫酸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0.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3和FeCl3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D.KOH和CuSO4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减小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3.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名称).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标号).(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填标号).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14.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 (写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氧化铜溶液(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16.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17.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为 (填标号,下同)和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4)若用水将图2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5)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HI═2H2O+I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实验过程】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回答问题】(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标号).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g.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反思】(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填标号).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羊毛围巾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蚕丝被芯是用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人体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B、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C、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D、人体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C.3.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A.根据生铁、钢的性能回答,生铁硬而脆易断,钢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弹性;B.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D.根据铁的锈蚀因素来分析.【解答】解:A.生铁硬而脆易断,钢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弹性.故错误;B.矿石炼铁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故错误;D.铁生锈与水和氧气有关,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故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酒精温度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缘故.故选:C.5.下列化学用于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氧化铁表示为Fe2O3,Fe3O4表示四氧化三铁,故选项错误;B、2N表示两个氮原子,2个氮元素是错误的,元素不能讲个数,故选项错误;C、1个氢离子表示为H+,故选项正确;D、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Cl2表示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6.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11,故正确;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所以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故正确;C、由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故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错误;故选D.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量取浓硫酸B.稀释浓硫酸C.装生锈铁钉D.倾倒稀硫酸【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铁钉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装铁钉,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烧杯口与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8.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选项错误.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说明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选项正确.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能比较两种金属的硬度,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选项错误.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均无明显变化,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B.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C.10.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都是透明澄清的解答;B、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C、根据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成分及蛋白质的鉴别方法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透明澄清的,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故错误;B、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C、羊毛是天然纤维,含有蛋白质,涤纶是合成纤维,羊毛点燃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只会缩成一团,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D、一氧化碳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故正确.答案:A1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3和FeCl3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D.KOH和CuSO4【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A、根据铁离子是黄色的解答;B、根据NaOH和HCl生成氯化钠和水解答;C、根据BaCl2和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解答;D、根据NaOH和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解答;【解答】解:A、HNO3和FeCl3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铁离子是黄色的,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错误;B、NaOH和HCl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得到无色溶液,故正确;C、BaCl2和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错误;D、NaOH和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错误.答案:B1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减小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考点】电解水实验;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根据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质量减少,碱性增强解答;B、根据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减少解答;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钠元素质量不变解答;D、根据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解答.【解答】解: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质量减少,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故错误;B、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减少,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故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钠元素质量不变,故错误;D、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改变,故错误.答案:B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3.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氢分子 (填名称).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C (填标号).(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燃着的木条熄灭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液氧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氢气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BC (填标号).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2)①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②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解答;(3)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原理解答;(4)①根据图示可知: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氢气解答;②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③根据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进行解答;(5)A、根据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不能防止形成酸雨解答;B、根据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解答;C、根据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氢分子;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3)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液氧;(4)①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氢气;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③氮元素反应前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反应前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化合价为﹣2价,反应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A、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不能防止形成酸雨,故错误;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答案:(1)混合物;(2)①氢分子;②C;(3)燃着的木条熄灭;液氧;(4)①氢气;②4NH3+5O24NO+6H2O;③属于.(5)BC.14.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蓝 色.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O+CO2=2NaHCO3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写一个).(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 AgNO3 (写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写一个).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CuO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①根据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分析;②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进行分析;③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2)①根据能与盐酸反应的盐有碳酸盐、硝酸银,能与碳酸钠反应盐有钙盐、钡盐、硝酸银进行分析;②根据“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所以5号站可以是活泼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③根据盐酸会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金属氧化物、碱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所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②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CaCO3↓+2NaOH;2(2)①能与盐酸反应的盐有碳酸盐、硝酸银,能与碳酸钠反应盐有钙盐、钡盐、硝酸银,所以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AgNO3;②“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所以5号站可以是活泼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③盐酸会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金属氧化物、碱反应,所以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CuO.故答案为:(1)①蓝色;②Na2CO3+H2O+CO2=2NaHCO3;③Na2CO3+Ca(OH)2=CaCO3↓+2NaOH;(2)①AgNO3;②Fe+2HCl=FeCl2+H2↑;③CuO.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填标号).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氧化铜溶液(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8 g.(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反应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1: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的守恒,据此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将一定质量的红磷在一瓶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磷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3)观察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及名称,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A、蔗糖和水是溶解过程,是物理变化,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危害大,可任意排放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以延长其保质期C.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可防止“白色污染”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防缺铁性贫血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煤燃烧B.水结冰C.铁生锈D.酿米酒3.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 C.CO(NH2)2D.Ca(H2PO4)2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02﹣2个氧原子B.Ca2+﹣钙离子C.P2O5﹣五氧化二磷D.2H2O﹣2个水分子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氢气作清洁燃料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作电池电极6.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剧烈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7.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取浓硫酸B .读取数据C .稀释D .装瓶8.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B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 .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9.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NO2、HCl B.KCl、NaOH、CuSO4C.Na2SO4、H2SO4、BaCl2D.NaCl、NaOH、H2SO411.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8.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2.4g B.4.0g C.5.6g D.无法计算12.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非选择题13.化学式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化学帮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氧气可用于①(填一种用途),但氧气也是导致铁锈蚀的因素之一.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②.Ⅱ.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2)如图是化学家研究出的高效、经济的制氢途径.途径1:常用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促进水的光解.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①.途径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②.Ⅲ.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3)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4)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4.A、B、C为元素种类递减的三种不同类别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A是酸,物质B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盐,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是Cu(OH)2,C是铜,则A→B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氯化钠、汞、氢气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写化学式)(2)图1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①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标号).A.生成物都是单质B.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物都是氧化物D.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③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16.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g.(2)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取值范围是.(3)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①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和“不饱和”)溶液.②w的数值是.③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编号).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17.实验室用下列仪器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C、F组成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①用KMnO4制取O2,除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铁架台、玻璃片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制取气体前,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说明装置不漏气.(2)用A、E组成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气体①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发生装置之后连接一个由B、H组成的装置,若用该装置检验CO2,写出B装置内所装试剂名称.②该发生装置还可制取H2,若用B、H组成收集装置并正放于桌面,B内装满水,则a接(选填“b”或“c”).18.下面是废铜电路板中铜的回收及废液处理的流程图:(1)步骤①中发生的了以下反应Cu+2X=2FeCl2+CuCl2,则X的化学式为.(2)操作a的名称是,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3)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4)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3)按如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下表).(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下表).【实验装置】【相关数据】【回答问题】(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填“有”或“没有”)氧元素.(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为.三、计算题20.某同学把1.8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发生了2CaO2+2H2O═2Ca(OH)2+O2↑的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了0.224L氧气(密度为1.43g/L).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精确到0.01g).(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危害大,可任意排放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以延长其保质期C.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可防止“白色污染”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防缺铁性贫血【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水的污染、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甲醛的危害分析解答;C、根据塑料制品的使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判断;D、根据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关系,知道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解答;【解答】解: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故错;B、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C、塑料制品虽然可能造成白色污染,但是它的使用对人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故错;D、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故对.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水的污染与防治,了解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煤燃烧B.水结冰C.铁生锈D.酿米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水结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D、酿米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3.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 C.CO(NH2)2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B、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CO(NH2)2中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Ca(H2PO4)2中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02﹣2个氧原子B.Ca2+﹣钙离子C.P2O5﹣五氧化二磷D.2H2O﹣2个水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氢气作清洁燃料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作电池电极【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氢气作清洁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氢气、熟石灰和石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剧烈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氧气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C、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D、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例如食物在体内的氧化属于缓慢氧化,没有自燃.故选项错误;B、木碳要能够燃烧,必要要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错误;B、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可以隔绝氧气,所以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选项正确;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只要消灭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灭火.7.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取浓硫酸B.读取数据C.稀释D.装瓶【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细口瓶向量筒中倾倒浓硫酸,量筒倾斜,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中所需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为防止溶液溅出,可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注意事项、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弧线表示电子层,则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当x=8时,核外电子数是18,核内质子数是17,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该微粒是阴离子;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解答】解:A、根据图的信息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故说法正确;B、根据图的信息可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当x=8时,核外电子数是18,核内质子数是17,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该微粒是阴离子,故说法错误;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解答即可.9.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工业用盐(主要成分NaNO2)和食盐固体都溶于水,无法加水通过是否溶解来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无法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产生特殊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NO2、HCl B.KCl、NaOH、CuSO4C.Na2SO4、H2SO4、BaCl2D.NaCl、NaOH、H2SO4【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物质就能大量共存.【解答】解:A、该组物质在水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物质能大量共存,故正确;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氯化钡与硫酸钠或者硫酸反应都能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状态、溶解性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8.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2.4g B.4.0g C.5.6g D.无法计算【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因为反应后减少的是二氧化碳,钙元素全部转化为CaO中的钙,则只要计算出所有CaO中的钙元素即可求出.【解答】解:8.0g混合物含钙元素的质量=8.0g×50%=4.0g,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4.0g;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的质量:4.0g÷(×100%)=5.6g,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8.0g﹣5.6g=2.4g.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学生利用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固体为氧化钙,再利用钙元素的质量守恒来推断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解答的关键.12.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因为浓氨水有挥发性,溶于水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通过对比实验,此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B.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C.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D.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解:A.由实验现象:A中变红,B中不变色可知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B.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正确.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变瘪,故错误;D.该实验看到玻璃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尾气被点燃,产生蓝色火焰,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13.(11分)(2015•石林县一模)化学式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化学帮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氧气可用于①能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填一种用途),但氧气也是导致铁锈蚀的因素之一.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②刷油漆或涂油等.Ⅱ.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2)如图是化学家研究出的高效、经济的制氢途径.途径1:常用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促进水的光解.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①+4 .途径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②2H2O2H2↑+O2↑.Ⅲ.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3)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合成(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4)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2+SiCl4SiO2+2Cl2.【考点】氧气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用途是: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防止铁生锈的错误有:刷油漆或涂油等;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为氧元素是﹣2价;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配平即可;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配平即可.【解答】解:(1)氧气的用途是: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防止铁生锈的错误有:刷油漆或涂油等;故答案为: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2)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为氧元素是﹣2价;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4;2H2O2H2↑+O2↑;(3)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合成;(4)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O2+SiCl4SiO2+2Cl2【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用途、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学用语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14.A、B、C为元素种类递减的三种不同类别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A是酸,物质B 不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盐,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若A是Cu(OH)2,C是铜,则A→B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为元素种类递减的三种不同类别物质,若A是酸,所以A可能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硫酸、硝酸,或两种元素的盐酸,假设A是盐酸,所以B中含有一种元素,C物质不符合题意,所以A是硫酸或硝酸,盐是金属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所以物质B不可能是盐,B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氢气或氧气;若A是Cu(OH)2,C是铜,所以B是氧化铜或水,B→C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B、C为元素种类递减的三种不同类别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