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台阶》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台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台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台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范文师: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我们透过那个在困顿中艰难前行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重的爱。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也是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们现实的生活画卷,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而凝重的精神世界吧!下面是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部编版初中语文台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一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刻内涵。

三、预习检测,熟悉情节。

师:同学们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让我们一起回顾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分别概括小说的几个环节,说不全的其余同学补充:生1:小说开端围绕三级青石板台阶,写了青石板台阶的来历,青石板台阶给家人带来的方便,以及父亲在台阶上洗脚的片断。

(师板书:三级青石板台阶)师:父亲的一句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哪句话?生:“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底。

”生2:小说之后着重写了父亲为建高台阶而做了认真而漫长的准备。

(师板书:准备建造高台阶)师:做了哪些准备呢?生3: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捡回一块瓦,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忙时种田,闲时上山砍柴卖钱,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师:故事的高潮阶段主要写了什么?生4:写父亲修台阶时的兴奋和喜悦,以及台阶修好后的怅惘。

(师板书:建好九级新台阶)师:台阶建好后,父亲应该尽享他的收获和喜悦了,小说是这样写的吗?生4:不是,写父亲建完了九级高台阶后身体累垮了,连一桶水都挑不动了,父亲非常难过,他老了。

(师板书:父亲老了)四、精读小说,分析人物。

师:我们熟悉了情节,大家再思考一下,“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生:贯穿全文的线索。

师:但小说主要为了表现台阶吗?生:小说主要为了表现父亲,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师: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请大家看屏幕:(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台阶》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从小说的文体出发,首先提出问题:课文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从小说情节展开的四要素来分析)。

严谨的文学作品,作者都非常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段与段的过度,思路异常清晰,但我们的学生却往往忽略前后有关联的词句,从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因而,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在完成了“写了什么”后,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

在这一环节中,我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确实要重视,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应在文本的解读、把握中加以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还是模模糊糊的,所以我分小问题去引导,想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但是,一节课下来后,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我没有把自己想的东西完成,也就是目标落实不好。

另外,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

这一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确实没有细加考虑。

但过后反思时,我还是觉得比较难操作。

课已上完,我且把它当作任务完成,但这一堂课会成为我的教学中的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

《台阶》教学反思2周五只有一节语文课,正好开自读课《台阶》,周四晚上我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这一课,要求做到:读课文,标段序,解决生字词,掌握故事情节。

周五一上课,我先提问预习效果,在小黑板上写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要求学生会读并且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含义,提问了几个同学,效果还不错。

然后我有提问了这样三个问题进行检测:1.父亲为什么要造有高台阶的屋子?2.父亲是怎么造起有高台阶的屋子?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前两个问题学生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出来,第三个问题有人回答说父亲老了,有人回答父亲不习惯了,我没有急于指正,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课文,一会学完了他们就知道正确的答案了。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汇总(单元总结+主要内容+重难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汇总(单元总结+主要内容+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要是战争题材的叙事性文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方法,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3、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提高默读能力。

4、认识到非正义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坚信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形象饱满,事情发展经过完整。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情发展经过能有清晰地认识。

同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和思考课文的内容,争取能够在反复阅读的教学方式中开启和提高学生的心智。

【主要内容】1、《新闻二则》了解回顾历史,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

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 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叙述了老夫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南斯拉夫母亲那感人肺腑的形象,从本文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以书信的形式,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强盗行经。

通过本文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

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见闻,再现被惨杀者的场面,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行为。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案重庆市璧山县正则中学谢献华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及其深厚复杂的人物性格,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品味课文的细节描写,体悟作者对父亲崇敬与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3、掌握抓住关键语句,掌握复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4、学会评价小说主题及“台阶”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在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父亲的性格形象。

2、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理解作品的感情感情及丰富意蕴。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丰厚形象及“台阶”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思路:通过阅读模式示范,探析“台阶”的象征意义,从而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

课文类型:略读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罗中立油画《父亲》课前准备:1、掌握下列词语:门槛、烦躁、晌午、瞬间、尴尬、烟瘾、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广众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3、收集写父亲的名篇佳作(重点是散文与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们看到父亲困顿前行的身影,感悟到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沉而厚实的爱。

今天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现实农村生活中另一种父亲的形象,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既令人感动又生怜悯的父亲吧。

(出示罗中立的名画《父亲》)二、探讨课文(一)“踏上台阶,走近父亲”——整体把握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提示整体阅读要点:(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台阶》课教学反思

《台阶》课教学反思

03
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方式
采用提问导入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台阶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对台阶有了初步的体教学,通过图片、视 频等形式呈现台阶的种类、构造 和特点。
知识呈现效果
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台阶的构造 和特点,加深对台阶的认识和理 解。
《台阶》课教学反思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反思 • 教学内容反思 • 教学过程反思 • 教学效果反思 • 改进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教学目标反思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台阶》的基本内容 和背景知识,理解作者通过台阶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知识目标的不足
0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 热爱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0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不足
部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还需要进一步引 导和培养,需要加强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02
教学内容反思
教材处理
01 教材重点把握
在《台阶》一课中,我成功地把握住了教材的重 点,突出了父亲形象的特点,让学生深刻体会了 父爱的伟大。
和谐师生关系
在《台阶》一课中,我注重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意 见和感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
生动语言运用
我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多样化教学手段
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 音频、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精品教案

11.《台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落后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

这篇小说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而所有这些描写都围绕表现人物和主题。

“父亲洗脚”“父亲踩黄泥”“敲烟袋”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的辛劳,小说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细腻的文笔,常见的事物,质朴的叙述,浓浓的深情,一个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坚韧不拔的人物的刻画,深深打动了读者。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去体会普通父亲身上的情感,了解他们的生活,更要让学生感悟到农民艰辛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只有极少数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他们能自主挖掘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多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逐步提一些简单问题;极少数学生缺乏对教材最起码的分析能力。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们要坚持教文育人,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挖掘从文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文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读《台阶》有感

七年级语文下读《台阶》有感

读《台阶》有感
《台阶》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奋斗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人,他渴望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以提升自家的地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父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他日夜操劳,辛勤劳作,终于建成了高台阶的新屋。

然而,新屋建成后,父亲却感到怅然若失,失去了曾经的奋斗目标和动力。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父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奋斗和追求。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父亲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和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感恩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总之,《台阶》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阶”、“梯”、“攀”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修辞手法:分析并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效果的作用。
-文本解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通过“台阶”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和哲理。
-文化认知:了解台阶级数与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台阶文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思维品质与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台阶》,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体会作者通过“台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加强文化意识,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台阶寓意,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综合素质,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这说明我在引导讨论时还需要更加明确主题和方向。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整体来看,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台阶》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如“阶”、“梯”、“攀”等;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了解和讨论台阶级数与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类似“台阶”的挑战的认识和思考。围绕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攀爬台阶的过程,启示人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对本课的文化背景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台阶文化。

《台阶》教学反思(通用5篇)

《台阶》教学反思(通用5篇)

•••••••••••••••••《台阶》教学反思(通用5篇)《台阶》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台阶》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台阶》教学反思篇1《台阶》一课是一篇新教材,自己读到它时,当时的触动远远比《背影》要大。

细腻的文笔,质朴的叙述,近乎悲壮的人物刻画,辛酸、凄婉的氛围营造,深深地折服了我,当时就有一种要把这篇文章上好的强烈冲动。

如何教好呢?我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初拟了教学流程。

1、一读课文,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感知。

2、二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谈谈自己的鉴赏。

3、三读课文,思考如何理解父亲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心愿却怅然若失?你对本文的主题如何理解?4、四读课文,联系自己的家庭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的主体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一读采用默读,因为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每分钟读500个字以上,在这给他们记了时间,大都在七分钟左右,速度还能达到要求。

但虽然文章叙述的事情简单而清晰,但很多学生被作者细腻的描写所蒙蔽,绕不开细节,所以大都概括得很繁琐。

我不得不提示他们: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台阶。

要求抓住文眼概括。

所以在这里消耗了一些时间。

在完成一读的第二个任务时倒有意外的收获。

请到第一个学生,他的答案是:父亲是一个不甘人后、希望受人尊重、老实厚道、坚忍不拔、有志气、但自卑的人。

基本已概括了父亲的所有特点。

我以为答案过于完美,显然不善诱发讨论,正踌躇如何引导,有很多学生质疑:父亲没有自卑这一特点。

我就趁势把这问题抛回给那学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他有地位。

为理由。

同学们还不是很折服,我再把问题抛给大家,同学们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别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亲的无所适从大家越品越有味,我们一起把自卑上升为谦卑。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台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台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13.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14.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 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 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 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 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 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台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台阶》

1.教材简介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
三篇课文,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说,小说以“台
阶”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父亲”经过几
十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己的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
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要强、勤劳又很谦卑的
生理清小说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也可以在此过程中了
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味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另一个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父亲。让学生写
自己的父亲,可以启示学生关注可能平时已经被自己忽
略了的父亲,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增强学
生写实的意识。
难点是引导学生体味那个特殊时代下的“父亲”“谦
卑”的性格特点。现在已经和“父亲”那个特殊年代不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 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 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 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 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 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 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 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 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 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台阶》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以父亲为描述对象的短篇小说,与本单元其他四篇不同,它是一篇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本文以父亲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此文并非表现父亲的作品,而是在表现一代农民形象,具有农民的老实厚道、要强、勤劳、朴实等品质外,这位父亲更是一个用劳动证明自己存在价值从而赢得别人尊重的人。

这一点也正是他有别于普通农民之处。

另外,全文以儿子的眼光关照父亲,除饱满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外,文字间也流露着辛酸,深沉地向着时代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

所以我将本文的重难点分别定为“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并针对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一)导入播放崔京浩歌曲的《父亲》营造气氛,教师激情导入(二)检查预习文学常识字词(三)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四)速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用“他是一个的父亲,文章第段第行这样写道”的句式说话。

(五)再读课文品析精美语段(三个精美段落三个活动)1.准备之时(19、20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在20段第一句后加入父亲的心理描写(第一人称)2.砌成之时(21段)本段运用了描写手法,体现了父亲的心理。

3.砌成之后(30-32段)砌成之后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呢?(六)深入思考把握文章主题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个父亲的形象吗?(七)布置作业(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1.作业本:字词(全体)2.课练:A组同学:1—7B组同学:13—173.C组同学:写作《我眼中的父亲》)二、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语文课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品味,重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语文情境的创设,重视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发现等等。

因此,真正的语文课,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品味语文独特的语言魅力,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让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的心灵也能得到人文和美的滋润。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台阶》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台阶》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台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作者及时代背景,掌握生字词。

2.结合小说文体特征,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自读,抓住细节适当做批注,感受父亲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抓住细节适当圈点批注,感受父亲的人物形象。

【课型与课时】1.圈点批注、质疑问答、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2.第一课时【预习要求】1. 自读课文,查阅字典扫清字词障碍。

2. 以“台阶”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 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作者相关资料,增加积累,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课文简析】《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创意】本课的创意就是化繁为简。

《台阶》这篇小说有一定的时代感,七年级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积累,理解主题有些难度,所以化繁为简,从围绕“台阶”这一线索入手,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文本内容,适当做批注,结合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台阶图片)相信不同景处的台阶给同学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也截然不同,那么,你们攀登最高的台阶是多少级?也许在大家眼中,台阶极为平凡,没有特别意义,然而,在某些人眼里,却是他毕生的追求。

这样的台阶要用生命去垒砌,用心灵去感受。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李森祥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台阶》,去认识一位有着浓厚“台阶”情节的农民父亲,去感受他那至真至纯的情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概说课文文意(作家与作品)李森祥(1956—),现代作家,浙江衢州人,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影视创作,第一部发表的作品是《半个月亮爬上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台阶》同步练习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门槛( ) 烦zagrave;o( ) 嵌着( ) 小凹danɡ( )尴尬( ) xian( )水黏性( ) 胯骨(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粗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庭广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刻画父亲的高大形象,文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都很成功,请熟读课文,并从文中摘录有关词句。

肖像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训练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

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

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

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下跳。

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

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

七年级语文下《台阶》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台阶》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这次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情。

首先,我让学生通读全文,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我重点讲解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这种写作手法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通过我的讲解和示范,学生逐渐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技巧,并在随后的练习中得以应用。

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非常感兴趣。

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写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不够流畅、用词不够准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台阶》的教案设计

《台阶》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台阶》的优秀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台阶》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文学作品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文导入与阅读理解1. 引入课文《台阶》的主题和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第二节:写作技巧与欣赏1.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象征意义、情感描写等。

2. 学生欣赏并讨论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提供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六、教学拓展与实践活动1.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台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探讨类似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台阶》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准备进行小组报告。

七、小组报告与分享1. 学生分组进行报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

苏版初一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1课《台阶》教学案例

苏版初一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1课《台阶》教学案例

苏版初一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1课《台阶》教学案例——«台阶»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由于我校实施的是〝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教学模式,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分配给每一个小组,学生有能力完成〝自学笔记〞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笔记的内容,进行自我汇报展示。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要掌控和驾驭学生,特别是在教学〝重难点〞时,要及时点拨和纠正,关键时刻要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

【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握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你的鬓角露出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增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父亲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不仅有许多歌曲赞美他们,还有许多文学作品也赞美他们。

今天,我们就随着李森祥的笔端一起认识一位父亲,一起感受这位农家父亲的内心世界,我们学习«台阶»一课。

〔二〕出示自学提纲,分配学习任务〔教师把研讨提纲分配给5个小组,各个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配,根据学生层次进行难易组合。

〕1.感知课文读懂人物:①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②父亲是任何建造高台阶的新屋?③新屋造好后,父亲有何变化?此3个小题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落实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④你认为〝父亲〞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此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人物,学习用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意识,更是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感人。

2.探究课文读懂作者⑤在作者眼里,父亲是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这是把握主旨的过程,理解作者的情感,蕴涵于作品深处的意蕴就可迎刃而解了。

八年级语文教案:《台阶》的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台阶》的教学设计方案

本教学设计方案是针对八年级语文教学,以课文《台阶》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文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阶》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文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安排1.阅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台阶》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影片、PPT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等。

2.探究故事主题在了解故事情节后,教师可以从事的主题入手,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景、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3.解析语言运用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需要用到语言的分析和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四、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交流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

2.交互式教学策略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反思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加深入。

3.建立学生的学习资源库通过学生积累、整理和分享学习笔记和知识点,建立学生的学习资源库,让学生在各种场合下都能随时回顾和使用。

四、教学评价1.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对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和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支持教学内容。

2.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以知识点的掌握、语言运用、口头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认可和成长。

3.个性化教学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特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确保每个学生在本次教学中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这样的一份八年级语文教学方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文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1:
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台阶》,整体感觉整个课堂的流程比较完整,调动学生气氛还可以,课件也做得比较好,但是细想感觉这节课上得很糟糕。

一、因为刻意,所以遗憾
新课标评价理念是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
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而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新的教育方式——激励教育。

“激励教育以主体论、矛盾论为哲学依据,以
心理发展动力理论为心理学依据,以系统论为方法论依据”。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细读课文环节中,“从文中哪里读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很多同学都从不同细节中读出了父亲的不同性格,对
每位同学的回答,我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作评价,因为在第一次磨课的时候,我对每一位同学的回答都做了评价,上下来评课的老师说不用对每一位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等他们全部回答完了作总的的评价,所以这次上课我忍住了,不敢
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评价,最后用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作总的评价,课后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缺失,因为我的无主见、因为我刻意避免反而导致了这堂课的一个遗憾。

好的课堂评价有助于和谐课堂的生成,能给予学生轻松感、自信感,从容地感受每一节课,也能诱发或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让课堂成为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体会更多成功的欢乐。

二、师生心灵对话的缺失
现代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堂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堂课,我觉得自己没有进入角色,我的感情没有完全投注到课堂里,虽然在这课堂课里我采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对话,其实我与学生没有达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因为我整堂课都在关注时间,关注我的课堂流程,我没有关注学生的表情和表现,没有用心与学生交流,难道能要求学生用心与我交流吗?比如在重点研读环节中,在学生理解了“老了”的含义和最后一句话用句号的作用后,我再出示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文中的这位父亲是你的父亲,你还想对他说什么?按照道理,这个问题是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高潮,但学生说出
了话,却令我意外,他们仍然说得很肤浅,只提到:“父亲您辛苦了”,“父亲您该休息了”之类的理解,学生没有与我达成共识,学社也没有与作品达成共鸣,究其根底就是我没有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空间,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探索课堂教学意义深远,这堂课的教学鞭策我要关注语文课堂教学,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学生发展,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对话。

三、用生活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缺失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

生活参与要“活起来”,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唤醒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和扩充学生缺乏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从而让学生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广阔生活情境中去体验
语文的博大、自然与精深。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解读文本,就是解读生活,阅读主体的生活经验就是其阅读理解的仓库。

这里的“生活经验”就是指读者的生活经历,包括对人生、对世界、对感情等方面的认识的综合体验。

阅读的理解就是读者生活经验的汇兑,就是读者与作者在某一生活领域中的体味的碰撞。

“用生活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本来是我上课要达成的
一个理念,也是一直以来我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也曾经撰写
《台阶》这篇文章虽然作者30年前写的,过一篇相关的论文。

当时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也离学生比较远,但其实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当时的影子的,我完全可以引领学生挖掘那种生活信息,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教师调动起来的生活信息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文本中的父亲和儿子对话,从而与文本产生共鸣。

可是这堂课我却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贯穿这个理念,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儿子对父亲的怜惜和同情,以及儿子对农民不幸生活状况的悲痛之情,这也是我这堂课的一大遗憾。

一个人的生活体验将对其阅读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常常是潜意识的,甚至是“读者”自己也无法“察觉”的。

但是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学生这种潜能,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其实,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在这里不想赘述了,总之,我这堂课上得很失败。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在主编雷玲说:“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

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反思。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成熟、完美。

《台阶》教学反思2:
前几天给学生讲了《台阶》这一课后,我对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反思,有成功之处,也有点遗憾。

《台阶》是一篇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是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同时知道《台阶》中的人物也是一位父亲,他们之间有没有相同之处?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问题的设计上,能抓住重点,紧扣关键内容。

在个性化阅读环节的设计上,我让学生自由阅读,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谈,使学生有内容可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学生们都能感受父亲的形象,谈自己的看法,做到畅所欲言。

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探讨解题的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由于时间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安排时间让学生及时质疑,对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了解并加以解答。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台阶》教学反思3: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

对于文章的学习,我始终将情放在第一位,将学生的感悟品味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对于课堂环节,适当的时候示范一下,必要的时候追问一下,关键的地方提升一下。

用我的热情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父亲的艰辛和他要承载的重担。

开始,我让学生自读,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体会,说得较为肤浅,品味也不到家。

此时,我适时地举例,引导他们深入领悟: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这个比喻极其
生活化,却写出了双重的内涵,父亲闪腰了,疼得他脸色发青;儿子抢扁担这一动作大大刺伤了父亲的自尊心。

这样看似信手拈来的一个喻体却写出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多么具有表现力。

学生因此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了顿悟,增进了对长辈的理解。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文章从外在的语言美、音韵美到内在的情感美、意境美,从不饰雕琢的朴实美,存在于语文
课本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品味文章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便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在字里行间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文章积攒的情感,有一种要宣泄的力量。

感受到作者对父亲要表达的情感,那是一种同情,那是一种理解,那是一种希望,对几亿中国农民的希望。

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能从容的面对每天的朝阳,快乐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的舒适与优越,感悟平凡生活的能力有些迟钝,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善于抓住契机,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自觉地将文字与情感融为一体,文章与生活合二为一。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自身方面,必须深入挖掘,使真美再现;更要学会刺激学生情感的兴奋点,使他们愿意接过老师抛来的接力棒,一棒接一棒,乐此不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