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赋第二十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合集下载

求志赋第三十八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求志赋第三十八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求志赋
第三十八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 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晁补之考中进士,参加了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 考试,他都第一。宋神宗看了他的文章后说:“这是深于经术的,可以革除现 在的浮藻风气。”他被调为澶州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 (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 (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 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 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 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元膺之激烈兮,羌不以生而害义。意岂弟神 所嘏兮,何以罹此不祥。
………………………………………………………
………………………………………………………
晁补之生性聪敏,有很强的记忆力,他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感到很惊奇。十七 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人物的秀丽,写成《七述》一 书,带去见杭州的通判苏轼。苏轼原先也想有所感赋,读了他的书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 苏轼又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博雅隽永瑰伟很有说服力,超过一般人甚远,以后一定会显名于世,因 此人人都知道了晁补之的名字。
作品赏析
• 绍圣元年(1094年),晁补之出知济州(今山东巨 野)。当时有一群强盗白天抢劫街巷,晁补之暗中 记住他们的姓名,并对他们的行装都记得很清楚。 一天,他设宴请客,传召贼曹官,并将捕贼的方法 教给他,席间依次斟酒还没有斟完,贼曹官就已经 把盗贼全部抓来了,整个府城为此撤除了警戒。

大猎赋第二十八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

大猎赋第二十八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
• 《大猎赋并序》此赋是天宝初太白应召入京进献玄宗之作。唐玄宗在秦地田猎,史书记载有先 天元年(712年)、开元元年(713年)、八年(720年)等。唐张读《宣室志》云:“明皇狩近郊,射 中大鹿,张果曰:千年仙鹿也。”据《旧唐书·玄宗纪》,知张果入京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天宝二年(743年)十月玄宗猎渭川一事亦不载于正史。盖田猎之事,不见于正史者甚多。
作品赏析
• 元人祝尧《古赋辨体》谓此赋可与《子虚》、《上林》、《羽猎》 等赋相媲美,多所相似。又指出:“太白天才英卓,所作古赋差强 人意,但俳之蔓虽除,律之根故在。虽下笔有光焰,时作奇语,只 是六朝赋尔。”指出此赋创作上的一些特点。安旗认为此赋是蜀中 所作,郁贤皓也疑此赋即是在蜀中上苏颋之作。初稿写于开元八年 (720年),可备一说。
• 李白在诗中多次提到献赋,所献赋之一,即此篇。如《温泉侍从归逢故人》:“汉帝长杨苑, 夸胡羽猎归。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东武吟》:“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答 杜秀才五松山见赠》:“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所谓扬子云之长杨赋,即 是此《大猎赋》。又此赋中太白自称臣某,显然是向皇帝献赋口气。独孤及《送李白之曹南 序》:“曩子之入秦也,上方览子虚之赋,喜相如同时。白由是朝诣公车,夕挥宸翰。”也指 出此赋是李白在长安进献之作。按天子田猎为古帝王之礼。
• 衡霍:即衡山。《尔雅·释山》:“大山宫小霍”。郭璞注“谓围绕 之”。邢昺疏:“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衡 山有七十二峰,故可称衡霍。李白《送杨燕之东鲁》有“何事历衡霍, 云帆今始还”。《大猎赋》云:“而南以衡霍作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丛台赋第一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丛台赋第一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的发生地。赵武灵王赵雍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 事操演。战国前期,赵国在七雄中国力不强,赵武灵王赵雍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 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穿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赵武灵王赵雍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 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争衡天下的军事强国。史载丛台上有天桥、雪洞、妆阁、 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缀美妙,名扬列国。
• 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 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 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救赵氏孤儿舍身忘命 的动人事迹。
图片欣赏
• 《丛台赋》为感事怀古赋。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 的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
• 据胜亭位于古丛台之顶部,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为兵备杨彝所筑。何以筑亭,据杨 彝所写《据胜亭记》中所载:“几川子(杨彝号)饬兵赵地,阅城邯郸,至东北隅,度台距城 不寻丈,其势峨然出城表。大惊曰:‘台高迫城,敌或我乘,仰面受敌,邑其殆哉。’”从而 看出他的“必戍楼,乃可守”的筑亭目的。亭成之后,杨彝乃劳众曰:”扰兹胜,构兹亭,邑 永赖哉。”当时的据胜亭,面积、结构无考。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 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始 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据胜亭圆拱门门媚上有“夫妻南北; 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思赋第十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思赋第十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雯(1607—1647年),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 五年(1642年)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 被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 乡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年)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 京途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 《蓼斋后集》五卷。
国学 骈体文
思赋
第十段
清代 李 雯
作品赏析
• 游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族群,基本上大多数读书人都在某个时间 段内当过游子,通常说的是那些出门在外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离家出走的人。 离家出走在古代属于比较神圣的事情,男人们离家出走,大多是行走江湖游历 四方,或是长途跋涉进京赶考,是男人们要出去建功立业,是要做兼济天下的 事情。而女人们离家出走,则多半是很多难以启齿的理由。因此,对于中国历 史而言,离家出走的神圣感,是就男人而言的。
• 李白二十多岁时候就离开巴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长安城里赢得自己最早的名声,天子呼来不上 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游子生涯是豪迈壮阔的,就算是在游历中不幸溺水身亡,也是为的捞月如 此浪漫的事情。和李白不同的是杜甫,前半生的杜甫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到晚年了越走越 远,越走越乱,越走越没落,就变得不再那么恣肆,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了。杜甫的这种游子心态, 与大家所认为的游子更相似,也更是最为真实的游子人生。中国历史上要赶上李白那种无所无谓的状态, 游子中是没有几个的,就算宋朝同属豪迈派的苏东坡,在屡遭贬斥,也曾发出幽怨的感叹。
• 这种悲剧性的意象经汉唐辞赋诗人们的演绎,则更加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板上钉钉的判断。但其实游子 们最早的记载中,是没有如此悲伤感怀的,那时候的游子们要是准备出门,乡里乡亲多半还会眼巴巴的 守望着这个游子的衣锦还乡和赈济乡里。游子们出门都是带着目的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游子们,诸如张 仪苏秦等,驰骋列国,纵横捭阖,在列国朝堂高谈阔论,终赢得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样的游子,即 便身在异乡为异客,也自氤氲着拔剑向天的气魄,即便有悲,也是悲壮,而非悲伤。诸如老子孔子等, 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在君王面前受万般敬仰,却因君王陷于权力的诱惑,终至他们浪荡江湖,难登高 位。后来的游子们,也就将老子孔子的这种不得意,自比其身,游子的悲,则变成了怀才不遇。

春思赋第二十四段赏析【唐代】王勃骈体文

春思赋第二十四段赏析【唐代】王勃骈体文
• 王勃在赋中表现了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了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平之气。尽 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此赋可认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实反映,是 对理想和功业执著追求的见证。
• 全篇词采富丽,气象万千,行文波澜壮阔,而又开阖有 度。作者描写春景时间长、地域广。 时间上,从“霜前柳叶衔霜翠,雪里梅花犯雪妍”的霜雪迎春、梅花怒放到“银蚕吐丝犹未暖, 金燕衔泥试学飞”的早春图景, 从“章台接建章,垂柳复垂杨。草开驰马埒,花满斗鸡场” 的北国之春到“凤凰山上花无数,鹦鹉洲中草如积”的江南之春,处处春满人间,春光四溢。 把春天的渐 变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不同景象描写得精细而清晰,让人感觉到春天好像正迈 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来,越走越近,万物也随之复苏、生长。地域上,从“蜀川风候 隔秦川, 今年节物异常年”的蜀地早春到“昭阳殿里报春归,未央台上看春晖”的帝乡春晓,从“龙沙 春草遍,瀚海春云生”的春回边塞到“叶犯露而争密,花牵风 而乱下”的关东之春,神州大 地春意正浓,春潮激荡。
• 作者思路纵横驰骋,但处处紧扣“春思”而作,将烂漫的春光和浓烈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写普 天下民众思春的同时突出作者自己的心志,由面及点,由彼及己,点面相互交融而又重点突出, 绘制出一幅浩浩荡荡、春意盎然的春思图。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 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 唐四杰”。
何為悠悠坐惆悵?比來作客住臨卭,春風春日自相逢。石鏡巖前花屢密, 玉輪江上葉頻濃。高平灞岸三千里,少道梁山一萬重。自有春花煎别思, 無勞春鏡照愁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鉴录赋第二十九段赏析【明代】贝琼骈体文

金鉴录赋第二十九段赏析【明代】贝琼骈体文
臣巻巻于匡辅兮,冀君心之日检也。恒法尧而非 桀兮,事必防乎其渐也。
………………………………………………………
………………………………………………………
《新唐书礼乐志》说:“明皇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 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使引戏马,五坊使引象犀,入节, 舞于勤政楼下。其日,闲场拜舞。宫人数百衣锦绣,出帷中,击雷鼓,奏小破阵乐。岁以为常。” 《新唐书 张九龄传》说:“初千秋节,王公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金鉴录》。” 《新唐书明皇本纪》说:“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贺,赐四品以上金 镜、珠囊、缣彩,五品以下衣帛有差。”在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为了过千秋节,宫中还特定了 宴庆场所。
• 宋 范仲淹《谢许守旧官表》:“金鑑临御,多士骏奔。”宋 范仲 淹《四民诗·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与妍。”宋 梅尧臣《晚 过天汉桥堤上行》诗:“海月开金鑑,河冰卧玉虬。”
作品赏析
• 按王士祯《皇华纪闻》曰:隆庆间,曲江刻张文献《千秋金鉴录》一卷,又伪 撰序表。平湖陆世楷为南雄守,著论辨之。此等谬伪,凡略识之无者亦不肯为, 而粤中新刻《曲江文集》竟收入,故孝山谓急应火其书,碎其版云云。今此书 序中所谓非吾子孙不得记录,非人而传必遭刑宪,学则素衣之人为上达,不学 则赭衣之人为白士,此录一千年后,方许流布诸语,皆与世楷所指驳者合。士 祯又言别有《金鉴录》一册,乃嘉靖间文献裔孙张希祖所撰。康熙甲辰,曲江 令凌作圣重刊。士祯所摘谬妄不经之处,如安禄山为野猪之精,史思明为翮鸟 之精,杨贵妃为白鹇之精。又立子旦为相王,武后太子,先为中宗,皇后废之, 又名哲宗。又蜀州司户杨元琬女为上子寿王妃,今上宠之,赐名杨贵妃,又宫 室未委肃宗也诸语,今亦皆在录中。则两本亦大概略同也。末一章预作谶语, 言及狄青诸人,尤为妖妄。盖粗识字义而不通文理者所为,本不足存。以其出 於九龄之子孙,恐惑流俗,故存而辟之,俾无荧众听焉。

太极赋第五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

太极赋第五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
方其函三義以為一兮,氣磅礴而未伸。清與汙其雜襲兮, 曾玄黄之未分。
……………………………………………………… ………………………………………………………
《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 为老”。《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 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 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 理,即所谓太极也。”
• 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如王弼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道, 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 而是“无”,“无”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易有太极,是 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者简介
• 陈樵(1278—1365年),字君采,东阳亭塘人。元末隐居小东白 山银谷涧中,身披鹿衣,自号鹿皮子。幼承家传,师事李直方受 《易》、《诗》、《书》、《春秋》之学。摒弃仕途,以读书著述 自娱。长于说经,诗对仗工整精巧,作文精于状物写情,清新超逸, 人喻为“挺立孤松”。生平足迹未尝出乡里,而声名远播。丞相伯 颜读其文,欲起用,坚辞不就。当时著名学者虞集、黄溍、欧阳元 等皆敬慕樵,郑善世说其经学有创见,宋濂、杨铁崖等对其学术造 诣亦极推重。著作有《易象数新说》、《洪范传》、《经解经》、 《四书本旨》、《孝经新说》、《太极图解》、《通书解》、《圣 贤大意》、《性理大明》、《答客问》,《石室新语》、《淳熙纠 谬》、《飞飞观小稿》、《鹿皮子集》等数百卷。
作品赏析
•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一词,出于《庄子》: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 上古而不为老”。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 化之源是太极。

感华山怀古赋第二十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感华山怀古赋第二十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 《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 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
作品赏析
• 华山之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 • 《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
• 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பைடு நூலகம் 集》。
THANK YOU!
• 赵秉文在《华山感古赋》中更是以古为镜,直言讽谏,他历数了历史上奸佞之臣的误国行径, 褒扬了忠 勇之士力挽狂澜像华山擎天一样的巨大作用。劝谏皇帝纳忠言,严律己,正刑罚。 作者在赋的 末尾提出的“故亡汉者,汉也,非莽卓也;乱唐者,唐也,非安史也”的历史观 点堪称真知灼见。
• 《书经·禹贡篇》载华山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后人推测应该是黄帝在此与各部落酋长 会盟。此后,华山声名日隆。《书经》、《资治通鉴》等书均记有“唐尧四巡西岳”、“舜三 巡西岳”。《舜典》载:(舜帝)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赵秉文(1159~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 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 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
“华山”即“花山”。 • 《白虎通义》载:“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 •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平王东迁,

海青赋奉和扈从春水作第三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海青赋奉和扈从春水作第三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 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 集》。
THANK YOU!

• 海东青捕天鹅场面惊心动魄,就是一场顽强的战斗。春猎时委到,江水溶溶,成群的天鹅北上,在江中泽地觅食。皇帝与重臣在大好 春光中出猎,千乘嶙峋,万骑锦旌,猎场猎台高筑,威风凛凛御林军四面列阵。吉时至,鼓声迭起,江边泽地戏游天鹅被鼓声惊扰, 刹时间拍水突起,成群地飞入云霄,皇帝及重臣先后放出海东青数只,翻臂抖擞,玉爪彩带迎风飘舞,闪电般穿入鹅群,奋猎决击。 顿时,血雨纷纷,凤毛裂散。地面上的人观看就象广寒宫内仙翩翩起舞。雨血凤毛交织似霓裳之雪飘落,又如吴刚习剑惊仙女喋血。 在这场捕天鹅的猎战中,海东青矫健的身手,如同关羽义勇取上将颅于温酒之间。数只海东青捕击天鹅战阵,就象捕捞鲸鲵的大纲, 使猎物无以逃遁。这种气势即使豺狼挡道,也将被吓跑,又好象戏耍九尾娇狐于股掌,歼击三窟狡免于绝途,又如同欣赏千里神驹之 驰骏,女真人喜爱海东青以小搏大的精神,企盼着象海东青一样英勇决绝。
• 女真人视海东青为神鹰,金赵秉文有《海青赋》,对海东青及捕天鹅的场面全面的描写。 • 海东青容貌:俊气横鹜,英姿杰立。顶摩穹苍,翼迅北极,铁钩利嘴,霜霏劲翮。角膝插脑。细筋入骨。
顾盼雄毅。飞腾灭没,旦寄巢于扶桑,夕刷羽于碣石。 • 经过训养的海东青,“性情习,违龙沙,入阊阖,蒙禁脔之志宠,叨绵构之前席,思极功於所养,甘勇
• 《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属于大型猛禽,体重健壮。雌性比雄性还大。最重可达6公斤。 身高1米左右,两翅展开2米多长。头部羽毛白色,缀有褐斑,上体均呈暗灰色;胸部褐红色,缀有褐斑,尾部纯白色;嘴较厚长,跗 蹠只上部被羽,雌雄同色,喙爪像铁钩一样硬飞得即快又高,能捕天鹅、野鸭、兔、狍等禽兽。因此,辽代的皇帝,每年春天在鸭子 河(今松花江)附近放海东青捕天鹅,捕到第一只天鹅,要摆宴庆贺,名曰“头鹅宴”。金、元时期女真族和蒙古族的贵族也有用海 东青捕猎的习俗。

临漳台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蓝鼎元骈体文

临漳台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蓝鼎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临漳台赋
第十四段
清代 蓝鼎元
作品赏析
• 紫芝山西北方向连接望高山,皆从天宝衍脉,排闼十二峰,逶迤南来,气势雄伟。紫芝山也分左右两支,山势曲折起 落,超然突起三座峰头,称为“三台”。右边这峰,山顶也建立一座石亭,名叫“甘露亭”,建于明朝嘉靖十六年 (1537)。据说那年天降甘露,御史李元阳作表称贺,知府孙裕建亭以纪祥瑞。左边一峰叫日华峰,因为得日最先故 名。上有一亭,名叫“日华亭”。民间讲峰顶有一亭是仰止亭,其实不是。有人因谐音讹传变成“老鼠”亭,还附出 荒诞的传说,纯属无稽之谈。据清曾虎文《漳州杂诗》注里说:“仰止亭在芝山书院内,朱子祠左,明郡守孙裕建, 甲子毁,不复建”。万寿、甘露、日华,三亭鼎立,使芝山景色倍加秀丽。
THANK YOU!
• 登高山之巅建有临漳台,是绝佳的观景台,古人誉为“溪山最胜处也!”陈淳写诗赞叹:“台 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环万象齐。”半山腰有半漳台,也是当年官员及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 宋摄知州事郭祥正诗:“飞檐突兀压林丘,见尽临漳一半州。”自唐开元年间,僧人便在临漳 台下建小刹,天长日久,侵蚀台基。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就任漳州知州,时常登上 临漳台,欣喜不已。计划在此建书斋,因在漳时间太短暂,未能实现。宝庆乙酉(1225年) 知州危稹于此拆除四座小刹,仿照白鹿洞书院形制建龙江书院,以实现朱子的意愿。书院中设 讲堂,堂东侧立祠祀周程诸先生。书院屋梁题楹联:“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 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这副楹联成为名联,被传颂几百年。继任知州不约而同地将废 寺的田产拨给书院,充实经费。淳祐丙午(1246年)知州方来增建道源堂,祀朱文公,以陈 淳配祀。
項王戲馬,詎足比其英聲。亦有倒懸之士,羨黄 金於易水。愛花之客,慕避風以徙倚。

瓶赋第五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瓶赋第五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 柳宗元认为,鸱夷里盛的是酒,能诱惑人心,使国家败亡,民不聊生。而瓶里 盛的是水,平淡无味,但不像《瓶赋》中的鸱夷,诱惑人心,就像前面我们在 总结《酒箴》总结出来的:瓶就是一个君子的象征,而鸱夷就是一个小人的象 征,而柳宗元正是那种正人君子啊!所以,柳宗元自比瓶,就是想做这种正人 君子。作鸱夷固然好,可是鸱夷十分圆滑,不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瓶赋》以井瓶与鸱夷对比,说鸱夷使人“视白成黑,颠倒妍媸。己虽自售,人或以危。几众 亡国,流连不归”,而陶瓶“清白可鉴”,“利泽广大”,“功成事遂,复于土泥”。两相对 比,爱憎分明。
作品赏析
• 汉黄门郎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其文为酒客难法度士。譬之於物,曰 之犹瓶矣。观瓶之居,思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 怀。不得左右,牵於纆徽。一旦叀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 如此,不如鸱夷。鸱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腹借酤。常为国器,托 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或曰:柳子厚《瓶赋》, 拾《酒箴》而作。非也。子云本以讽谏设问以见意耳。当复有答酒客语,而陈 孟公不取,故史略之,子厚盖补亡耳。然子云论屈原、伍子胥、晁错之流,皆 以不智识之;而子厚以瓶为智,几于信道知命者,子云不及也。子云临忧患, 颠倒失据,而子厚尤不足观,二人当有愧於斯文也耶!
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绠绝身破,何足怨咨。功 成事遂,复于土泥。
………………………………………………………

瓶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瓶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THANK YOU!
• 柳宗元认为,鸱夷里盛的是酒,能诱惑人心,使国家败亡,民不聊生。而瓶里 盛的是水,平淡无味,但不像《瓶赋》中的鸱夷,诱惑人心,就像前面我们在 总结《酒箴》总结出来的:瓶就是一个君子的象征,而鸱夷就是一个小人的象 征,而柳宗元正是那种正人君子啊!所以,柳宗元自比瓶,就是想做这种正人 君子。作鸱夷固然好,可是鸱夷十分圆滑,不值得我们学习。
• 苏轼说:扬雄做《酒箴》,只有反问没有回答。柳子厚(即柳宗元)做《瓶赋》,大概是补充 其不足。子厚以瓶子为借鉴,近似于懂得大道理而乐天知命。赵无咎取这首赋,写文字说:当 年扬雄做《酒箴》,认为酒囊盛酒而瓶子盛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酒的香甜比喻小人,用水的淡泊比喻君子。 所以酒囊饭袋得意升官发财,而散淡君子却远居孱弱,这是扬雄想要从流合污的言辞。而柳宗 元拿出正直的论调以反驳,认为宁可做洁净的瓶子而委屈自己,也不要做昏庸的酒囊饭袋以愚 弄世人。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鸱夷蒙鸿,罍罃相追。谄 诱吉士,喜悦依随。开喙倒腹,斟酌更持。
………………………………………………………
………………………………………………………
西汉末期的扬雄写了一篇《酒箴》,以讽刺西汉末期腐朽的政治与污浊的官场。你就象那水瓶一 样,水瓶的居所,在井沿上,他处在很高的面临深渊的境地,稍一动便接近危险.美酒,他不沾边, 到是装了一肚子的井水。他受瓶上绳子的控制,不能随意动作。一旦绳子被井壁挂住,便会碰上 井壁砖,身子被抛进黄泉里,骨肉化为井泥.。这样的命运。还真不如装酒的鸱夷(装酒的容器)呢! 鸱夷很圆滑,肚子大得像壶,他整天装满了美酒,还常有人借他去盛买来的酒。他常被当作是重要 器物,,一般被放在皇帝乘车后面的属车中,他出入皇帝与太后宫中,,在公家奔走营求。

反小山赋第二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反小山赋第二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 《反小山赋》云:“空花悟大夫之梦,庭柏证祖师之禅。无一物之非我,君其问诸屏山之散 仙”,用赵州和尚“庭前柏树子”典,透露出不俗的佛禅修为。
• 金代李经因得小山,而作《小山赋》表达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其友赵秉文作《反小山 赋》,针对李经之赋进行辩论,在序言中说:“无尘道人李天英家海壖,得小山,宝而字之,名 曰玄峰,寝作于花阴月窦之间,适甚为赋。闲闲老人笑曰:是犹有所待也。若知天壤间皆吾几 格间一物,又何待辇石于山、函花于鼎之为适哉?乃为赋反之。”
• 《反小山赋者认为无尘道人这样做还是 “有 所待”, 是 “心为物役”, 故作 《反小山赋》, 标榜 “听其两忘, 其乐也天 ” 的道家思想, 有贾谊 《鵩鸟赋》 的影子: 嗟石来前, 孰形子镌。 匪山而拳, 玉立巉焉。匪溜而涓, 玉痕隐然。 天台卧云, 海滨籍烟。 几代子宝, 几姓子传。 子入 吾室, 吾以子贤。 琼花晚醉,璧月夕眠。 我家我林, 吾以子便。 我学我仕, 吾以子迁。 子岂吾友, 吾不子捐。 石不能对, 请以臆宣。
• 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 集》。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反小山赋
第二段
元代 赵秉文
作品赏析
• 金朝如同宋朝一样,尊崇儒学与孔子。早在金军进军曲阜时,金兵意图摧毁孔子墓,即被完颜 宗翰制止。自金熙宗时开始尊孔,在金上京立孔庙,又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虽然金帝完颜亮 轻视儒学,到金世宗与金章宗时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庙与庙学,并且推崇《尚书》、《孟 子》。金朝初期的文学比较朴陋,文学家大多是韩昉等辽人与宋人。直到蔡圭出现,才被称为 金朝文学正传之宗,其他尚有党怀英,其他还有赵沨、王庭筠、王寂、刘从益等。金章宗时期 有名的文学家有赵秉文、杨云翼、李纯甫与元好问等,女真人中有名的有金帝完颜亮与金章宗。 金帝完颜亮南下侵宋时,在扬州赋诗,有句云:“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海陵 王立志灭宋统一,作诗言志,笔力雄健,气象恢宏。金章宗酷爱诗词,制作甚多,但意境只在 宫中生活,近似宫体诗。

士伸知己赋第二十段赏析【北宋】蔡襄骈体文

士伸知己赋第二十段赏析【北宋】蔡襄骈体文
•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 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 松,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 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其诗文清妙, 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传世。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 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 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国学 骈体文
士伸知己赋
第二十段
北宋 蔡 襄
作品赏析
•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 而不可得也”(《说苑·杂言》)
• 向使奇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良、乐未可尚也。至若老姥 遇题扇,初怨而后请;门生获书机,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彼不知也, 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 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作品赏析
• "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 • 这话原是《吕氏春秋》里面引周公旦的话:"君子屈于不已知而伸于
知己。" • 庸常的人,即如我这样,常不知道这"屈"与"伸"的辨证,为其所困,引来

思子台赋第二十五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思子台赋第二十五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作品赏析
• 苏过一生随苏轼转徙,觉官场之险恶,视仕途而寒心。他 对 官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淡漠和疏远,如 《萧何 论》 写汉高祖猜疑萧何, 《思子台赋》 写汉武帝 之暴虐, 《松风亭词》 写屈原遭谗被讥。苏过早 年一直陪伴苏轼, 苏轼死后,他一直过着闲居的 生活,据晁说之 《宋故通直 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 记载,他有女四人,子十一人,迫 于生活压力, 他任太原府监税,他在 《送伯达兄赴嘉禾》 中写到“暖哉生理拙,口腹不解营。各逐升斗仕,弹 冠愧 渊明。谁知三径荒,聊代十亩耕。我政牛马 走,君乃簿书 婴。” 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为官意图。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 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 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国学 骈体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子台赋
第二十五段
北宋 苏 轼
作品赏析
• 《思子台赋》作于苏轼贬谪海南期间。所论历史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太子刘据被诬“谋反”,逃亡途中,自 尽于湖城县泉鸠里,汉武帝醒悟后,葬刘据于此地,号称“太子冢”,并建“思子台”(民间俗称“思儿台”)悼念。 《思子台赋》,“以嗜杀为戒”,希望“有补于世”。“太子冢”、“思儿台”遗址在今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附近。

寄生树赋第二十段赏析【元代】耶律铸骈体文

寄生树赋第二十段赏析【元代】耶律铸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寄生树赋
第二十段
元代 耶律铸
作品赏析
• 一棵树的根不是扎在泥土中,而是扎在另一棵树的躯体内,生物学称这一现象为“寄生”,其 树则称为寄生树。
• 桑寄生、槲寄生是喜欢在其他树木的枝丫上安家的半寄生植物。什么叫半寄生植物呢?关寄生 植物是除吸取寄主的养分以外,自己还制造部分养的植物。它们的根,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扎土 壤里,而是扎进其他树木的树皮里,侵入寄主的树木组织内,吸取寄主的养料和水分来供应自 己生长的大部分需要。由于长期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可耻寄生生活,它们变得越 来越懒惰。就连自己原本用来制造养成分的叶子,也逐渐退化,变得很小或缺乏叶绿素了。像 桑寄生,它的叶子已经变成了黄色;而槲寄生,它的叶子已经基本上退化了。
• 桑寄生植物又叫桃树寄生,植株属于草药植物,药用范围较为广泛。植株幼嫩 的枝叶经过采收后,可将其制成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植株被制成药物后, 能够治疗咳嗽、风寒、风湿和脚气等病症,有止咳、消肿和除去风湿的作用功 效。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 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 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 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 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 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 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 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 《双溪醉隐集》。
• 像桑寄生、槲寄生这样的寄生者,是明目张胆地摄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很容易让人发现,而另 一位寄生者檀香树却是十分狡猾,它把自己不劳而获的劣迹巧妙地荫蔽了起来。使人很难察觉。 原来,檀香树在幼苗期靠自身的养料还可独立地生长一个时期,可当养料用完以后,如果没有 别的来源,它就不能再存活下去。这时候,檀香树的根系上就长出一个个圆形吸盘,吸附在身 旁其他适合自己寄生的树木的根系上,偷偷地吸取他人的养分过日子。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列诗句与传统文化生活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②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③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④战罢两在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A.①煎茶②焚香③弹琴④下棋B.①煎茶②弹琴③焚香④下棋C.①焚香②弹琴③下棋④煎茶D.①焚香②下棋③弹琴④煎茶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9年1月24日,华为北京研究所,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正式发布。

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华为在5G领域积极投入、持续创新。

华为可提供涵盖终端、网络、数据中心的端到端5G自研芯片,支持“全制式、全频谱”网络,并将最好的5G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带给客户。

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首次在极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持大规模集成有源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2路通道;极宽频谱,支持200M运营商频谱带宽,一步到位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

同时,该芯片为AAU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

2018年,华为奏响5G规模部署的序章,率先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率先全球规模外场验证,率先开始全球规模商用。

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推动了5G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

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孟冬颁朔赋第二十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孟冬颁朔赋第二十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 颁朔之日,仪式相当隆重。 • 在中国历史上,颁历一向是朝廷每年必须亲为的大事。每逢改朝换
代,新皇即位,都要改换纪元年号,但改元并不改历。直到1911年 清帝退位,民国政府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昔日 的颁历之礼才被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子少保。纪昀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 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 《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 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 文达公。著有《纪文达公遗集》。
国学 骈体文
孟冬颁朔赋 第二十段
清代 纪 昀
作品赏析
• 颁朔礼即颁布第二年历书的典礼。夏历(农历)以月相的阴 晴圆缺计月,每月初一日为朔日,十五日为望日。颁朔礼 于孟冬一日在午门前举行。事前钦天监算好第二年的朔望 日,规定每日宜忌事项,制成历书,称“时宪书”,俗称 皇历。时宪书通过午门前举行颁朔礼颁布天下遵照实行。 明清两朝所颁时宪书也都颁给蒙古、朝鲜、琉球、占城等 周边地区和国家。
作品赏析
• 清代颁历典礼于每年十月初一日在午门进行。当时的历书称《时宪 历》,乾隆时期因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时宪书”,“颁历” 则改称“颁朔”。《清史稿·志六十四·礼八》记载:“时宪书成, 钦天监官岁以十月朔日进,并颁赐王公百官。午门行颁朔礼,颁到 直省,督、抚受朔如常仪。”而后,次年的历书便开始进入民间。 晚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就曾说道:“十月颁历以后,大 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也有负箱唱卖者。”

春秋赋第二十段赏析【清代】庄棫骈体文

春秋赋第二十段赏析【清代】庄棫骈体文
惎戎心于南阳,明正谲之各殊。休轻誚夫宋襄,及文公之城濮,功似大于 召陵。誌曹卫之侵伐,恶諼诈之始兴。託微辞于言狩,见河阳之可惩。
……………………………………………………… ………………………………………………………ຫໍສະໝຸດ 骈体文春秋赋 第二十段
清代 庄棫
作品赏析
•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 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 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 编年史名为《春秋》。
THANK YOU!
•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 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 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 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 庄棫(1830——1878 ),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 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 (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 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 “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 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 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 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 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 集》。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丛台”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当时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丛台始见于《汉书·高后纪》,高后元年(前 187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唐颜师古注曰:”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 在邯郸城中。“相传它始建于赵武灵王赵雍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称 武灵丛台。
• 史载,初时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古人 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 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游览丛台,赋诗赞咏。但是,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 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变化。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约1500年)以 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连 台毁坏。我们所见到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当时是为了了望远方,以便统 治县城,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 《丛台赋》为感事怀古赋。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 的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
• 据胜亭位于古丛台之顶部,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为兵备杨彝所筑。何以筑亭,据杨 彝所写《据胜亭记》中所载:“几川子(杨彝号)饬兵赵地,阅城邯郸,至东北隅,度台距城 不寻丈,其势峨然出城表。大惊曰:‘台高迫城,敌或我乘,仰面受敌,邑其殆哉。’”从而 看出他的“必戍楼,乃可守”的筑亭目的。亭成之后,杨彝乃劳众曰:”扰兹胜,构兹亭,邑 永赖哉。”当时的据胜亭,面积、结构无考。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 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始 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据胜亭圆拱门门媚上有“夫妻南北; 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于李牧兮不能断谗舌于郭开。系梁栋兮旣折,噫大厦兮 将颓,非一台足悲,国无人吁可悲。辛亥明昌二年也。
……………………………………………………… ………………………………………………………
《史记》记载:“程婴死,赵武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赵氏立程婴等“三忠祠”早 已有之,赵都何时始建祠无从考证。据旧志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县令卢龙云于丛台下建 三忠祠。清雍正年间(1678—1735年)邯郸知县于县城南门外恢复三贤祠,加入赵奢为四贤。民 国十一年(1922年),驻军孙禹行、邑绅王文山合三忠四贤于丛台湖北岸建“七贤祠”,为卷棚 式砖木结构,进深一间,宽三间。
作者简介
• 赵秉文(1159~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 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 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
• 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 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 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救赵氏孤儿舍身忘命 的动人事迹。
图片欣赏
国学 骈体文
丛台赋
第二十段
元代 赵秉文
作品赏析
• 丛台又名武灵丛台,国家重点公园,中国百家名园之一。丛台公园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赵 雍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Hale Waihona Puke 古称"武灵丛台"。
• 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 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 筑,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
•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的发生地。赵武灵王赵雍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 事操演。战国前期,赵国在七雄中国力不强,赵武灵王赵雍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 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穿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赵武灵王赵雍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 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争衡天下的军事强国。史载丛台上有天桥、雪洞、妆阁、 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缀美妙,名扬列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