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古代十大草书名家!

古代⼗⼤草书名家! ⼀、张芝 张芝:⽣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肃)⼈,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笔⽽成,偶有不连,⽽⾎脉不断,及其连者,⽓脉通于隔⾏”,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观。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帛,必书⽽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尽墨”。
后⼈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珍爱其墨甚⾄到了「⼨纸不遗」的地步。
评价相当⾼,尤以草书为最。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东),后迁居⼭阴(今浙江绍兴),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的书法家,被后⼈尊为“书圣”。
他的⼉⼦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们称他们两为'⼆王',另⼀个⼉⼦王凝之官⾄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七帖》、⾏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摹⼿追,⼴采众长,冶于⼀炉,创造出“天质⾃然,丰神盖代”的⾏书,被后⼈誉为“书圣”。
三、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字⼦敬,祖籍⼭东临沂,⽣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
官⾄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称王⼤令。
与其⽗并称为“⼆王”。
王献之的草书,更是为⼈称道。
俞焯曾说:'草书⾃汉张芝⽽下,妙⼈神品者,官奴⼀⼈⽽已。
'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草,共⼗五字,绢本。
清代十大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代⼗⼤书法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通过科举脱颖⽽出的⼗位名家的墨迹,他们在治国、治学⽅⾯多有成就,在书法⽅⾯造诣更深,是当时的⼤书家。
本⽂通过“墨迹”来展⽰他们怎样传承和发扬了中华⽂化这样⼀个事实。
No1:铁保妙书鸿戏秋江⽔佳句风⾏上苑花铁保,(⼀七五⼆⾄⼀⼋⼆四)满州正黄旗⼈。
乾隆三⼗七年中进⼠。
官⾄吏部尚书及两江总督。
其书源摹颜真卿,专长草书,草法王羲之、怀素与刘墉、翁⽅纲⿍⾜。
亦喜画梅,著有梅盒诗。
铁保以⽂章和书法驰名朝野。
他是《⼋旗通志》总裁,并将旗⼈诗⽂编为《⽩⼭诗介》134卷,⾃⼰的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
铁保是满⼈中最著名的书法家。
他谪居吉林时仍勤于临摹古法帖,引起眼病。
刻有《惟清斋帖》。
No2:郭尚先郭尚先,(⼀七⼋五⾄⼀⼋三⼆)福建莆⽥⼈。
嘉庆⼗四年中进⼠。
官⾄礼部右侍郎。
博学善⽂,著述甚多:兼⼯绘事,擅画兰⽵;书效赵董,⾹劲天成,⾏书嗣体平原论坐帖为清仁宗赏识。
中年以后⼏与董思翁并驾齐驱。
No3:刘墉取法赵、董、苏等历代诸⼤家,晚年潜⼼六朝碑版,书名满天下,⾃成⼀家,貌丰⾻劲,味厚神藏,不受古⼈牢笼,超然独出。
著有刘⽂清诗集等著作。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
“清史稿-刘墉传”载:“墉⼯书,有名于时”清⼈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清书,初从赵松雪⼊,中年后乃⾃成⼀家,貌丰⾻劲,味厚深藏,不受古⼈宠拢,超然独出。
”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墨芦花,⼯诗善对,精于书法。
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
细审则⾻骼分明,内含刚劲。
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
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所喜爱。
No4:李兆洛李兆洛,(⼀七六九⾄⼀⼋四⼀)嘉庆七年中进⼠,官⾄知县,丧⽗后弃政从学主讲江阳书院⼆⼗余年,藏书五万册。
⼯诗⽂,精考证,独治通鉴通考之学,迥异时流⽽卓有成。
著有皇朝⽂典、凤台县志、养⼀斋⽂集等⼆⼗多种著作。
No5:翁⽅纲翁⽅纲,(⼀七三三⾄⼀⼋⼀⼋)乾隆⼗七年中进⼠,官⾄内阁⼤学⼠。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大观(三)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大观(三)《中国当代书法大观》,是一部集当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作品的著作,全书共收集了116位中国当代名家的书法精品,这些作品极其珍贵,件件都是精品,在其它地方极难见到,希望大家欣赏后对学习书法有所帮助。
篆刻《中国当代书法大观》本书主编是著名画家阎正先生。
本书顾问为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
红学家、书法家周汝昌先生为书作序。
本书封题由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题写。
本书扉题一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本书扉题二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
《中国当代书法大观》封二封三下面这3张图片之所以每一次发文时在正文前重复出现,是因为这几位书法大家的题写实属难得一见,目的是为了让没看到的朋友们都能欣赏到,同时也是体现了这本书的珍贵!舒同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书写题扉启功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书写题扉沙孟海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税额题扉本文这次还是按顺序选取了21位书法名家的作品,21位书法家分别为:刘子善、刘云泉、刘自读、刘叶秋、刘炳森、刘海粟、刘艺、刘江、刘顺、朱关田、朱复戡、朱焰、邢士珍、沙曼翁、沈鹏、沈延毅、沈觐寿、李长路、李志敏、李苦禅、李宗海。
《中国当代书法大观》名家书法精品正文:一、刘子善。
刘子善,一九二六年生,安徽全椒人,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金石学会副长,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安徽分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有《刘子善书法选集》、《刘子善书正气歌楷草两体》等著作。
刘子善先生德艺双馨,凡认识他的人,对其人品、书艺无不钦佩有加,他从不将书法作为邀名射利的手段,而是作为人生应有的一种修养,他的创作,是在完善自我艺术的同时来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
二、刘云泉,号鲶公,斋馆锄园、朵庐,一九四三年生,四川省射洪人。
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评审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历代名人名家书法精品欣赏

中国历代名人名家书法精品欣赏中国历代名人名家书法精品欣赏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1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2 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羲之丧乱帖3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4 晋王珣伯远帖5 东晋谢安中郎帖6 南齐王僧虔万岁通天帖7 唐欧阳询《季鹰帖》8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唐颜真卿《刘中使帖》9 唐柳公权草书蒙诏帖10 唐李阳冰小篆城隍庙碑11 唐孙过庭书谱(局部)唐孙过庭千字文(局部)12 唐李世民温泉铭(局部)13 唐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碑额)14 唐陆柬之文赋(局部)15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16 唐李白上阳台帖17 唐贺知章草书孝经(局部)18 唐张旭古诗四帖(局部)19 唐怀素草书自叙帖(局部)怀素《自叙帖》局部20 唐杜牧张好好诗21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22 五代徐铉今有私诚帖23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北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帖北宋苏轼太虚诗帖24 北宋黄庭坚松风阁北宋黄庭坚晚年杰作《诸上座帖》北宋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25 北宋米芾《蜀素帖》北宋米芾《粮院帖》北宋米芾《淡墨秋山诗帖》26 北宋蔡襄虹县帖北宋蔡襄离都帖27 宋代吴琚《急足帖》28 宋代陆游跋《北齐校书图》宋代陆游行书《尊眷帖》29 南宋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南宋赵佶秾芳诗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30 北宋李建中土母帖31 北宋欧阳修致端明侍读尺牍32 范仲淹33 北宋秦观摩诘辋川图跋34 北宋蔡京节夫帖35 南宋米友仁动止持福帖36 北宋林逋松扇五诗卷(局部)37 南宋岳飞书谢眺诗(局部)38 南宋文天祥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39 秦桧书法《深心帖》40 南宋陆游怀成都诗卷41 南宋范成大雪晴帖42 元赵孟頫秋深帖(局部)元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局部)43 元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卷44 元鲜于枢杜诗魏将军歌45 元康里夔夔46 明祝枝山前后赤壁赋(局部)明祝允明草书《云江记》47 明文征明48 明宋濂王洗烟江叠嶂图跋49 明唐寅落花诗明唐寅自诗词50 明朱元璋大军帖51 明徐渭行书《花卉图卷题诗》52 明张瑞图草书千字文(局部)53 明黄道周孝敬定本(局部)54 明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55 明董其昌草书手札56 明释担当草书扇面57 明吴承恩扇面七言律诗58 明米万钟草书扇面59 明倪元璐行书尺牍60 明陈洪绶行草尺牍61 明于谦题公中塔图文徽明62 明王守仁铜陵观铁船歌63 明解缙自书诗64 清傅山草书七言诗轴65 清查士标行书送友人诗扇66 清邓石如隶书论书立轴67 清康熙草书八言联68 清雍正行书夏日泛舟轴。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简介:权希军、欧阳中石、李铎、刘艺、沈鹏、邹德忠、张海、林岫、张飙、张光兴权希军:希军先生在艺术上涉猎面较广,主攻书法,长行草,风格劲健潇洒、神韵流宕、朴茂典雅。
写出版有《权希军行草滕王阁序》、刻字艺术系列教材。
2000年中央电视台“翰釜飘香”栏目,做了专题介绍,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特别贡献奖。
欧阳中石: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
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李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
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
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刘艺:撰写了80多篇书法论文和译著。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书法创作中倾向性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书坛出现以模仿今人作品为捷径的倾向,刘艺大力提倡向传统学习。
其后书坛又出现一味仿古的倾向,刘艺又极力倡导写出个性的创作理念,他提倡写字不宜过早定型,要留有发展余地,否则成了框框,就不易突破。
沈鹏:出版《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
邹德忠:篆、隶、行、草兼善。
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参入篆书、简椟、魏碑笔意,撇捺的分披、波横的灵动,间出飞白和渗化,丰富了隶书的笔墨韵致,结体融入篆书、简椟的结构,反古出新,新人耳目。
行草书宗二王,曲崛俊迈、恣情肆意,跌宕有致。
作品参加历届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藏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刻于多处碑林。
历代书法名家PPT课件

欧阳询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唐朝)--褚遂良
❖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褚遂良,(596-658),字 登善,杭州钱塘人。官至中 书令,封河南郡公,进郡公, 人称“褚河南”。其书初学 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 终法二王,自创一格,是继 欧,虞之后又一书法大家。 曾提出“锥画沙”等著名论 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王献之代表作
魏碑的概念及特点
❖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 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 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的书法家 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 魏碑体的特点: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 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 ,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 审美价值。 总体来说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
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
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
评价。
李斯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钟繇
❖ 三国 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颖 川长社人。明帝时受太傅衔,故 世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 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 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唐 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 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 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 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 已。”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 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 《荐季直表》等。《荐季直表》 “纸墨奇古,笔法深沉。”《三 希堂法贴》以此冠首。
苏轼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宋)--米芾
❖ 米芾(1051-1107),字 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 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 宫”、“米颠”。宣和时召 为书画学博士。元章天资高 ,能诗文、工画,山水人物 自成一家,世称“米家云山 。”擅书法,工楷、行、草 、篆、隶诸体,以行书成就 高。其与苏轼、黄庭坚、蔡 襄并称“宋四家”。传世名 迹颇多,如《苕溪诗帖》、 《蜀素帖》、《虹县诗卷》 、《吴江舟中诗卷》及《珊 瑚帖》等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草书的现状与未来
草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草书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许多书法 家和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和创作草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草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战。未来,草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同时也需要更 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让草书艺术在中国书法艺术 中继续发扬光大。
05
草书的学习与传承
学习草书的方法与途径
临摹经典碑帖
通过临摹古代草书大师的经典 碑帖,学习其笔法、结构和章
法。
掌握基本笔画
学习草书的基本笔画,如点、 横、竖、撇、捺等,以及各种 笔画的组合方式。
了解草书演变
了解草书的演变历史,掌握不 同时期草书的风格特点。
注重文化修养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草书的内涵和意境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目录
• 草书的历史与发展 • 草书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 草书在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 草书的鉴赏与收藏 • 草书的学习与传承 • 草书作品欣赏
01
草书的历史与发展
草书的起源
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它是从 隶书演变而来的,最初的草书是为了 方便书写而简化的隶书,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独立的书体。
草书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形式,更是一 种文化精神的体现。
草书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草书在文学中的运用
草书在文学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通过书写形式的变化,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草书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艺术美感,提高文学 作品的审美价值。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 (522年)立。雍正、 乾隆年间出土。该碑是 北魏刻中相当于典型的 模式,结体端严方正, 用笔灵动畅达,尽管刀 痕明显却不呆硬刻板。 字里行间充满人情闲逸 之境。
高贞碑
张玄墓志
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 一般称《张黑女墓志》。此魏 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 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 《隽修罗》,圆折如《朱君 山》、疏朗如《张猛龙》、静 密如《敬显隽》。”康有为跋: “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 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 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 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 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 敌。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 就。
.
天发神谶碑
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 属初病虑 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 忧耳 口 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 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 识 口 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 口 称之夏 口 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亭 上海市松江人。陆机“少有异才, 文章冠世。”善行草书。《平复 贴》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是传 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书体为章 草。此帖使用秃笔,质朴志健, 自然畅达,对书法考古和研究有 重要价值。
刘怀民墓志
《郑文公下碑》,刻 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 年(511年)。系崖 刻,在山东省掖县城 东南的文峰山。此碑 为郑昭道书写,字体 均为楷书,其结字宽 博舒展,笔力雄强圆 劲,有篆隶趣相附, 为魏碑佳作之一。
郑文公下碑
此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 (517年)。清康熙十八年 汉北安平出土。楷书。此志 书法与《郑文公碑》大小虽 殊而体式相近,结字十分严 谨,用笔浑圆迟重,与唐碑 区别甚大。颜,柳用笔两头 顿挫,中间无变化,而此志 笔划中间遒劲多有变化,生 古拙之气。书家评此碑: “妙在张猛龙、贾使君之 上”。“书法直接无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欣赏草书书法作品,首先要对什么是草书书法有一定的基本了解,然后知道草
书书法的欣赏标准,然后再以实际来检验知识,欣赏真实的草书书法作品,草
书书法欣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书法欣赏也是这样的,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不断进步
掌握欣赏草书书法的基本要领,还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中,所以在家中挂上
一幅名家书法真迹,可以更好地领悟欣赏书法的真谛,锻炼草书书法欣赏的眼力。
下面的这幅草书书法作品是海丙离先生的四尺竖幅草书书法《弘一法师格言》。
海丙离,男,1934年生,河南郑州人。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是郑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创建者之一。
海丙离四尺竖幅草书书法《弘一法师格言》
此书法书写的是弘一法师的格言,内容是:“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书法以草书的形式,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一气呵成,笔法富于变化,在草书的形式上又有作者自己的风格。
此幅作品,挂在书房可自励,挂在企业公司则不仅可以起到管理者与员工共勉的作用,又成提升企业公司的形象和品位,用于礼品赠与他人,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礼物。
王文彬六尺横幅草书书法作品杜甫诗《饮中八仙歌》
此作品为王文彬老师书写的一首——“诗圣”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内容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观之王文彬老师的这幅行草《饮中八仙》如饮琼浆,虽无酒亦自醉人。
王老师的行草运笔如行云流水,气之所至,一簇而就。
节奏鲜明,顿挫抑扬,浓淡有致,韵律和谐,将书法的流畅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宣纸之上。
是一副难得的上乘之作。
王文彬,号放夫,生于193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擅长行草,其书犹行云流水,气势磅礡,曾在新加坡,韩国举行个人书法展,在国内举办大型个人及师生书法展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