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探讨
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探讨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6期
N o. , 06 6 20
学
术
探
索
20 0 6年 1 2月
De c.。 006 2
口 de|lc F pl ato 日 Ii  ̄ or i n
旅 游 目 的 地 文 化 真 实 性 探 讨
张 明
(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湛江 548) 广东 208
旅游情形的类型框架 以及麦康纳关 于旅 游景观 系统的 6 种舞台类 型等观点, 把文化真实性与表 演性作为两个变量 , 构建出一个研究模型来对旅 游 目的地文化的舞台真实性进行研究分析。 模型以横轴表示社区文化 的本质 , 纵轴表示 旅游者对社区文化 的印象 ( 图 1。两轴正方 向 见 ) 表示真实 , 负方向表示不真实。从图中可 以明显 地看出, 处于第一象 限的情形是旅游者对真实社 区( 后台) 文化的肯定 , 这种真实 的社区文化能够 满足旅游者 的心理 预期。处于第二象 限的是不 真实的社区文化 , 但通过舞 台演 出游客感觉它为 真实的, 这种文化误导 了旅游者对社区文化 的理 解 。第三象 限表现 为旅 游 目的地 以纯人 造性 景 观或虚构性文化为旅游者提供娱乐等功能 , 旅游 者也明显感觉到 了它 的不 真实。第 四象 限为旅 游者对舞台上社区真实文化的猜 疑, 在这种情况 下, 虽然旅游 目的地 向游客展示的是本地 区或本 民族的真实文化 , 却引起了旅游者 的猜疑。大体 上说 , 处于纵轴右方 向的第一 、 四象 限是 真实 的 社区文化 , 尤其是第一象 限就是高夫曼 6 种舞 台 类型中所界定的“ 台”对旅游者来说充满神秘 后 , 色彩。第 四象 限则是文 化真实被复制到 舞台上 表演的情形。表演 的内容是客观存在 的社区真 实文化 , 但从效果上看 , 不能让游客感受 到原生 文化 的真实性 , 从而产生猜疑。处 于纵轴方 向的 第二 、 三象限均是不真实的社区文化 以舞台表演 方 向呈现出来的情形 , 真实文 化含量为 负值 , 其 越远离坐标原点, 真实文化 因素 含量愈少 , 越离 奇、 虚假 。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上)——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上)——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旅行体验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真实性”的困境。
在全球化、商业化的背景下,游客们渴望感受到真正的、本土的旅行体验,而不希望陷入一成不变的旅游陷阱中。
“真实性”在旅游研究中被广泛讨论,它涉及到旅游目的地的本土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和地方社区等方方面面。
在追求真实性的过程中,人们希望能够体验到地方的独特性,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并且感受到真实的旅游体验。
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商业化发展,真实性往往受到挑战。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旅游原住民”的出现。
这些原住民常常被设计成满足游客对真实体验的期望,但实际上往往是虚假的,只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而进行表演。
例如,某些目的地的“原住民部落”可能只是为了游客,而不是真实居民的居住场所。
这种“人为制造”的原住民经验削弱了真实性,掩盖了目的地的真实面貌。
另一个挑战是旅游业的商业化化。
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往往采取了一系列商业化的措施。
图景化、主题化等手段使旅游目的地变得可预测和商业化。
不少景区都有类似的商铺、餐厅和纪念品店等商业设施,游客们往往感受到的只是繁华和商业氛围,而非真正的本土文化。
此外,社交媒体也对旅游真实性提出了挑战。
以获取“点赞”和展示旅游体验的游客们往往更注重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精心打造的旅行形象。
他们常常追求照片的完美和独特性,而不是真实的体验。
这导致游客们在追求独特、真实的旅行体验时,却陷入了自我展示和虚荣的怪圈。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保持旅游体验的真正性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加强旅游目的地与本土社区的联系,并且尊重当地社区的需求和价值观。
旅行者应当试图真实地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而不只是追求眼前的表面景观。
此外,旅游业的规范化也是重要的。
制定和执行相关条例,加强对旅游业者的监督,是确保旅游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旅游目的地研究报告
旅游目的地研究报告1. 引言旅游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几个热门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吸引力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
2. 目的地一: 巴黎,法国巴黎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其浪漫的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全球游客。
该城市以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等著名景点而闻名于世。
此外,巴黎还以其精美的建筑、美食和时尚的购物场所而备受赞誉。
游客可以在巴黎体验到浪漫的塞纳河之旅,品尝到正宗的法国美食,并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领略时尚之都的魅力。
3. 目的地二: 京都,日本京都作为日本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这个充满古色古香的城市拥有众多寺庙和庭院,如清水寺、金阁寺和岚山等。
在这座城市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传统的和服文化,参与茶道体验,欣赏到美丽的樱花和枫叶。
京都还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品、传统的艺术表演和美味的和食而闻名,为游客提供了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4. 目的地三: 开普敦,南非开普敦位于南非的西南海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其中包括桌山和克鲁格尔国家公园。
游客可以登上桌山,俯瞰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色,也可以在国家公园中近距离观赏到非洲的野生动物。
开普敦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如布尔人和科萨人的文化,并且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美食和葡萄酒品尝体验。
5. 目的地四: 马尔代夫马尔代夫作为一个梦幻般的度假胜地,以其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华丽的度假村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这个热带天堂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上活动,如潜水、浮潜和帆船,还为游客提供了极致的奢华体验。
在马尔代夫,游客可以住在水上别墅中,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享受放松身心的疗养馆服务,并尽情享受无尽的阳光和沙滩。
6. 目的地比较与结论巴黎、京都、开普敦和马尔代夫作为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巴黎以其浪漫和文化吸引了拥趸,而京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吸引了追寻古老文化的人们。
提高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技巧 了解当地文化与旅游设施的重要性
提高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技巧了解当地文化与旅游设施的重要性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了解当地文化与旅游设施的重要性是提高选择技巧的关键。
只有在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特点和旅游设施的情况后,我们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确保旅行的顺利与愉快。
一、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当地文化对于选择旅行目的地至关重要。
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语言、饮食、习俗和传统等方面。
通过了解当地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目的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和情感,使旅行更加有意义和深刻。
首先,了解当地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英语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在许多地方,当地语言仍然是人们主要的交流方式。
学习一些基本的当地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其次,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千差万别,品尝当地的美食是旅行中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当地的食物特色和用餐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餐厅,享受正宗的当地美食,在尝试新食物的同时,也能尊重并了解当地人的饮食文化。
此外,了解当地的习俗和传统也是必要的。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和传统,包括节日、庆典、仪式等。
通过了解当地的习俗和传统,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参与到他们的庆祝活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二、了解旅游设施的重要性除了了解当地文化,了解旅游设施的情况同样重要。
旅游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我们在旅行中的便利程度和体验质量。
首先,了解目的地的交通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是旅行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了解目的地的交通状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行程和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是否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否有租车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在选择目的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了解目的地的住宿设施也是必要的。
舒适的住宿环境是旅行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了解目的地的住宿设施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酒店、旅馆或民宿。
了解当地的住宿设施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选择相对较为安全和可靠的住宿场所。
民俗旅游开发中文化真实性(原真性)问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遗产旅游创意转型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项目编号:10YJCZH057)、科技部“十二五”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织锦文化及遗产景区数字化地理信息地图”(项目编号:2012BAH69F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忆(1992-)女,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保护。 贾鸿雁(1970-)女,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遗产旅游。
三、原真性视角下的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一)促进适度商业化与文化原真性的均衡发展 首先,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必然离不开旅游的“商品化”,作 为旅游产品的民族文化自然而然也要经历“商品化”这样一个过 程,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和被发掘出潜在的价值;其次,在旅游开 发过程中,开发者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往往不是站在文化继 承的角度来将民俗文化“商品化”的,从而会在不断商品化的过 程中牺牲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但是一味追求“原真性”,又会使 民俗文化产品不一定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当游客适应不了一些原 始的民俗事象时,原真性就失去了它的商品价值。可见,二者有 相互联系的部分,同时也存在着互相排斥的部分。 在民俗旅游开发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寻求文化原真性与 商品化之间的均衡点以实现民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大众旅 游者对民俗旅游真实性的要求不像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那样严格
急功近利伪造民俗文化。在这样急功近利的开发过程中,开发 者往往简单的把民俗文化看作是一种“诱饵”,并把注意力完全放 到饭店规模、餐馆、纪念品以及如何吸引旅游者上。在民俗文化 被无条件利用了的情况下,他们盲目的将民俗文化的原真性进行了 篡改。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古城丽江为例,丽江古城包容了丰 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 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现在的丽江几乎成了一座没有本地居民 居住的空城,剩下只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游客,在主 街道上甚至连小吃店都很少,除了景点,主街道基本上都成了商 业街。从目前丽江古城扩建的形势来看,丽江的商业化程度只会 越来越浓。
文化旅游的文化真实性及其被影响因素
文化旅游的文化真实性及其被影响因素摘要: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和深入, 旅游地的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 文化真实性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 文化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对一种文化的真实性理解不能处于一种静止状态。
影响文化真实性的因素主要来自旅游者、东道主、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等方面。
关注文化真实性就是在关心旅游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 文化真实性; 文化保护; 可持续发展一、有关文化真实性的讨论及问题的提出20世纪50 年代开始, 大规模的群众性旅游随工业化的兴起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自上世纪80 年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日时间的增多,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展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旅游者需求的活动, 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目前的旅游市场上, 旅游活动受到商业化的作用而带来文化真实性的问题, 以致危及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旅游研究和旅游批判中, 对旅游中的文化真实性的保护一直是个核心问题。
主要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 1) 库恩、莫斯卡尔和皮尔斯认为旅游对传统文化有负面影响, 尤其是民族民俗旅游和文化旅游, 把民俗商品化,破坏了地方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真实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原本真实的民族形象被包装了, 其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被曲解了。
特纳和亚什也指出, 旅游所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假的东西。
( 2) 帕普逊对上面这种侧重旅游的负面影响的理论进行了批评,认为旅游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的游戏活动, 无所谓真实与虚假。
布克认为旅游中的伪事件可以把游客与地方文化隔离开来, 从而起到保护地方文化的作用。
( 3) 马波认为,文化的真实性是指文化发展和展演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文化的真实性和文化的商品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 但文化的商品化往往又导致文化失去真实性, 并最终遭到腐蚀和破坏; 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真实性与商品化的均衡。
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
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旅游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活动,它不仅仅是为了观光和休闲,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而在旅游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
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可以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角度来研究。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在旅游目的地中得到了体现。
比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都是各自文化的象征。
通过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其次,我们可以从旅游者的文化角度来研究。
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对其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中国,很多人会选择到欧洲国家旅游,因为他们对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到亚洲国家旅游,因为他们对亚洲的神秘和独特之处感兴趣。
通过研究旅游者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他们的旅游行为和动机。
此外,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还可以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进行。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比如,日本的温泉文化、泰国的按摩文化、意大利的美食文化等都是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
通过研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
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旅游业从单一的文化体验向多元化的文化体验转变。
通过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我们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品质。
其次,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从而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然而,在进行旅游文化的跨文化研究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真实性
真实性最初来自希腊语,意思为自己做的、最初的。
最早用在博物馆,即用来说明博物馆里的一切展品是否真实,其价值是否与某个价格相符合。
之后被借用到哲学领域的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Trilling,1972)。
1973年MacCannell将真实性(Authenticity)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
从此,真实性成为西方旅游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引起了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Taylor,2001)。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真实性也有较多研究。
一、国内外旅游真实性研究现状综观西方人类学家对旅游“真实性”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真实性进行了研究。
而国内的旅游人类学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并以实证研究为主。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真实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真实性的概念真实性概念被引用到旅游业中,认为人们旅游的目的都是为了经历旅游目的地的“真实”。
现代人对真实的追求是因为这个社会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复制品与赝品,真实似乎越来越少,而人们追求真实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
“真实性”已被人们看的越来越重要。
对于“真实性”这一概念是众说纷纭,至今未有明确的定义。
“真实性”这个术语未加清晰界定就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造成了许多混淆,研究者很多时候是靠直觉来揣摩该术语的含义(谢彦君,2006)。
在国内,Authenticity也被翻译成原真性、本真性等。
MacCannell(1973)认为旅游业不仅是现代化的产物,也体现了现代生活与过去形成对照的某些具有价值的东西,如现代游客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要去看“他人”和体验“他人”的生活、习俗、传统、仪式等,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真实”。
Vally认为,“真实性是游客渴望得到、并积极追求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被认为是反映真实的、不掺假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或者能够让游客接触这种生活。
”(转引自林美珍等,2003)Cohen(1988)认为“真实性”是一个“社会创建的概念”,文化真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同其他文化的融合发展而改变,真实的文化经历不是访问者和社区居民的一种讨价还价的商品,而是访问者对其经历是否真正反映地方价值的认可。
旅游的真实性与商品化
旅游的真实性与商品化摘要:通过对商品化与真实性的关系和舞台真实对旅游文化真实性的影响的阐述,探讨和思考了商品化和舞台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真实性;舞台真实;商品化一、概念的提出真实性(authenticity)是一个西方概念, 可被译作原真性、本真性和可靠性等。
“authenticity”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来源于希腊语“权威的”( authoritative)和“起源的”(original)两词。
按照Trilling( 1972)的说法, “真实性”一词的出处是在博物馆中, 对某些物品颇有研究的人们检测那些艺术品(扩大一步说, 异族的物品)是否表里如一, 或者如同其宣称的那样能名副其实[1]。
1973年, Mac Cannel在《舞台的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一文中首次将真实性这一概念引入旅游动机以及旅游经历等方面的研究中。
接着1976年, Mac Cannel又在其出版的《旅游者: 休闲阶层的新理论》一书中, 系统阐述了“舞台真实”的理论观点, 1979年他又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以上观点, 提出了“旅游空间和舞台真实”的理论观点。
胡志毅也提到现在也有部分学者将旅游真实性理论建立在海德格尔关于“存在”( being)的哲学基础上。
胡志毅提到根据海德格尔5存在与时间6中讲到“真实性”是一种人的真实的存在, 只有人立足现在的可能性, 做出选择并获得自我时, 才处于真实的状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在海德格尔理论基础上的旅游真实性, 主要是从游客作为出发点的[2]。
20 世70年代,科恩对国际旅游现象的类型学研究麦肯奈尔对旅游设施及其反映出来的“真实”与“舞台真实”的首次理论综合,使得旅游研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专门领域而非奇怪的边缘性话题开始出现。
二、现代旅游业中真实性与商品化问题的提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旅游业要产业化,而产业化必然会带来商品化问题。
旅游活动这种社会大众性活动有明显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旅行中的历史考察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传统
旅行中的历史考察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传统旅行中的历史考察: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传统旅行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探索新奇之处,更能够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和传统。
历史考察旅行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旅程,它让我们走进目的地的过去,感受当地人的文化,领悟背后的故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旅行中的历史考察,为您提供宝贵的旅行建议和体验分享。
第一部分: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在进行历史考察之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事先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对于我们后续的旅程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研究资料或者查询专业的旅游网站,我们可以对目的地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文化传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了解目的地的历史时,有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家的建立、重大事件等。
其次,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尊重并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探索历史遗迹旅行中的历史考察离不开对历史遗迹的探索。
历史遗迹是过去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也是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当我们踏入古老的城市、探访古老的建筑时,我们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
在历史遗迹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参观博物馆、古迹和历史建筑,感受那些历史的真实存在。
例如,欧洲的威尼斯、雅典等地拥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和建筑,它们见证了欧洲历史的演变。
而亚洲的北京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等也是历史考察的热门目的地,它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瑰宝。
第三部分:参与当地文化活动除了探索历史遗迹,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也是了解目的地历史和传统的重要方式之一。
文化活动可以是节日庆典、舞蹈表演、美食品尝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
世界各地有许多知名的文化节日,在旅行途中恰好赶上这些节日,不妨尝试参与其中。
比如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印度的戈尔迪节、巴西的狂欢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其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旅游目的地比较分析
旅游目的地比较分析
一、热带海岛风情
热带海岛一直是旅游者心目中的理想目的地,碧蓝的海水、细软的沙滩、椰林环绕的度假村,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堂般的美景中。
马尔代夫、塞舌尔、巴厘岛等热带海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
二、古老文化遗迹
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选择前往古老文化遗迹丰富的目的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卫城、中国的长城等历史悠久的遗迹,都能让你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三、现代化大都市
对于喜欢购物、美食和现代化建筑的人来说,选择前往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拥有独特的城市风情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人流连忘返。
四、自然风光优美
如果你喜欢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么选择前往自然风光优美的目的地会让你流连忘返。
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新西兰的群岛、加拿大的枫叶国等地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
五、文化交融之地
如果你想体验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那么选择前往文化交融之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东南亚、中东地区、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元文化,让人感受到世界各地文化的魅力。
六、总结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各有特色,每个人的选择也会因人而异。
无论你喜欢热带海岛的风情、古老文化遗迹的历史、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自然风光的优美还是文化交融之地的多元,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旅行目的地,享受一段愉快的旅程。
旅游中的“本真性”
旅游中的“本真性”作者:高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本文从杨振之先生文章中的“前台、后台、帷幕”及彭兆荣先生旅游人类学一书中的“前后两分制”这两个理论出发,分别以这两个理论为出发点及依据,并以本人前后两次前往汶川县阿尔村的调研经历为例,试着简要论述旅游中的“本真性”这一理论,并试着找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新模式。
怎样尽力合理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目前学术界旅游学专家及社会人类学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可能现在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依然需要关注的问题依然还是要解决当地传统社会的真实性如何展演?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杨振之先生已经在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前台、后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前台、帷幕、后台”的新模式,怎样将矛盾冲突减少到最小,还需各学科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杨振之先生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颇为有价值的探索,从而得出了二者之间的一种新模式,即“前台、帷幕、后台”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戈夫曼的“拟剧论”及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的“前台、后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矛盾,怎样合理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直是学术界众多学者颇为关心的焦点之一,文化保护要实现既定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的部分理念值得我们参考,但其“局部开发”和“小规模开发”的局限性显然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要求,也无法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根本矛盾问题①。
如何进行旅游开发又能使民族文化得到最好的保护?杨振之先生在其文章中给出了详细的探索和论述。
从我国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在民族文化开发中存在着民族文化社区迎合旅游消费者的严重倾向,造成了民族文化商品化的危机。
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社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对民族文化的庸俗表达或对民族文化做粗浅的展现;受这种误导,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停留在对民族文化的表面参与上,游客没有真正投入到社区的民族文化当中去;旅游目的地社区为迎合游客体验的短暂的快感,在发展旅游的时候采取了“舞台化”的表现手法。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引言: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主要关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决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决策国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决策是游客出行前最基础的问题。
在选择目的地时,游客会受到个人需求、旅游产品特征、目的地形象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游客的选择主要受到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景、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游客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也会对目的地选择产生影响。
研究者应注重对不同游客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研究,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推广策略。
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品牌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目的地形象主要包括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在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方面,研究者应建立全面的形象传播系统,包括旅游宣传片、旅游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以提高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此外,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目的地形象和品牌的建设。
三、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旅游目的地长期繁荣的关键。
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的利益。
在经济方面,目的地需要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
在社会方面,目的地需要注重保护当地文化、传统和社区参与。
在环境方面,目的地需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应注重目的地的生态环境评价、社区参与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研究。
结论: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当前旅游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目的地选择与决策方面的研究,通过深入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推荐。
此外,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通过多种媒介提高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有以下具体积极影响:
1、促进文化交流:旅游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交流方式,旅游者可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习俗、传统和风貌,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带到目的地。
这样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2、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旅游活动可以促进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例如旅游者从参观古迹、博物馆、展览等中了解历史和文化,就会更容易地重视和尊重文化遗产。
3、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旅游可以激发当地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手工艺品、文化衫、文化节庆等,这些都可以让旅游者体验到当地的深度文化。
4、增加经济收入:旅游活动可以为目的地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例如旅游消费、住宿、交通等,对当地居民和商家产生正面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5、引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可以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目的地社会文化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例如,推广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文化保护旅游等,达到旅游活动与环境相协调、相互促进的效果。
总之,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有着积极影响,在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制定高效的旅游攻略探索当地的历史与文化遗址
如何制定高效的旅游攻略探索当地的历史与文化遗址旅游是一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方式,而制定一份高效的旅游攻略,能够帮助我们尽可能地探索当地的历史与文化遗址,让旅途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制定高效旅游攻略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充分了解目的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制定旅游攻略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充分了解我们要去的目的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查阅互联网资料、与当地人交流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
只有对目的地的历史与文化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规划我们的旅游路线和活动。
二、确立旅游目标和时间安排在了解目的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之后,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确立旅游的主要目标和时间计划。
旅游攻略可以分为不同主题,如历史遗址、文化景点、博物馆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确定主要的旅游目标,并且合理安排每个目标的游玩时间。
三、研究交通和住宿情况在制定旅游攻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研究目的地的交通和住宿情况。
可以查询相关的交通线路、票价和时刻表,以便我们能够便捷地到达各个目标地点。
同时,我们也需要研究当地的住宿条件和价格,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以确保旅途的舒适和便捷。
四、灵活性和平衡性制定高效旅游攻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持灵活性和平衡性。
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延误、天气变化和意外情况等因素,适当安排余地。
同时,在选择目标地点和活动时,我们也应该尽量保持平衡,既要追求历史和文化的深度体验,也要注重欣赏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
五、寻找专业的导游或当地向导在探索当地的历史与文化遗址时,我们可以考虑寻找专业的导游或当地向导。
他们对于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丰富的知识,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深度解读和专业意见。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赏目的地的历史与文化。
六、做好必要的准备和安全防范在进行任何旅行之前,我们都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和安全防范。
这包括办理旅行证件、购买旅行保险、准备好足够的资金、了解当地的法律和风俗习惯等。
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真实性
旅 游 真 实 性 的概 念 在 学 者 和 旅 游 者 那 里 是 有
所 区 别 的 ,真 实 性 的 标 准 也 不 尽 一 致 。 旅 游 者 所
实 … 。 ②
‘ 舞 台真
的 方 式 ,希 望 最 终 找 到 一 种 符 合 其 特 殊 需 求 和 愿
望 的生活 方式 ; ③ 存 在 模 式 是 旅 游 者 以 一 种 较 为
对 旅 游 真 实 性 的体 验 、认 知 和 接 受 ,跟 旅 游 体 验 有 关 。不 同 的 旅 游 者 对 旅 游 体 验 的感 知 是 不
的不 同 ,把 旅 游 者 的旅 游 体 验 分 成 五 种 模 式 :娱
形 式 ,他 们 希 望 自 己变 成 当 地 人 。 ④ 存 在 模式 对 真 实 性 的 要 求 最 高 ,旅 游 者 通 过 存 在 于 他 文 化 的
乐 模 式 、转 移 模 式 、体 验 模 式 、 实 验 模 式 、存 在
模 式 。娱 乐 模 式 是 现 代 旅 游 的 典 型 模 式 ,即 将 旅 游作 为 一种 娱 乐体 验 ,是娱 乐 活 动 的 一种 形 式 。 追 求 娱 乐 的旅 游 者 往 往 热 衷 于 “ 虚 假 事 件 ”,娱 乐 消 遣 是 这 一 类 旅 游 者 旅 游 体 验 的 最 终 目的 , 真
题 。
一
种 逃 避 型 旅 游 ,是 一 种 对 按 部 就 班 的 日常 生 活 状 态 带 来 的 厌 倦 感 和 无 意 义 感 的 纯 粹 逃 避 , 以 期 能
康 复 身 体 、抚 慰 心 灵 、 调 节 情 绪 。 转 移 模 式 的 旅
关于旅游真实性问题的批判
行为 、 物质创造和制度 的 总 和
。 虽 然 文 化 定 义 多 如 牛 毛, 但它的中心
意义仍是人类创造的各种 物 质 和 精 神 现 象 的 总 和 。 比 如, 宗教信仰和哲 学作为一种现象和存在着的 事 实 是 文 化, 但对宗教信仰的认知则是哲学 的思辨, 对宗教信仰的坚守则是信念 。 所以, 从逻辑上讲, 人类对世界的 态度不外乎这三个层面, 即文化层面 、 哲学层面( 现代科学诞生后许多属 于哲学认知的范畴让位于科 学, 本文所涉及的真实性问题的探讨都不包 含科学层面) 和信念层面 。 由于文化 是 现 象 和 事 实, 在 不 断 的 变 迁 中, 现
[6]
图1 Fig. 1
真实性结构体系图
Authenticity framework system
笔者认为, 真实 性 由 以 下 三 个 层 次 构 成 一 个 逻 辑 整 体: 信 念 的 真 实 性, 即绝对性真实性; 认识的真实性, 即相对性真实性; 事实的真实 性, 即 哲学的和文化的三个层 事实性真实性 。 这三个层次 分 别 对 应 着 信 念 的 、 面, 不同的层次所追问的真实性问题是不同的, 不能混为一谈 。 在此, 笔 者对 文 化 、 哲 学、 信 念 这 三 个 层 面 的 逻 辑 关 系 作 一 梳 理。文 化 的 概 念 自 19 世纪 中 叶 以 来 欧 洲 人 类 学 研 究 中 已 有 大 量 论 述 。 1871 年, 泰勒 ( Tylor ) 撰文认为文化“包 括 知 识 、 信 仰、 艺 术、 道 德、 法 律、 习惯以及作为
来被归纳 为 客 观 性 真 实 性
[3]
。客观性真实性是指
多种意识形态来解 释 真 实 性, 衍 生 了 大 量 的 真 实 性 概 念, 但 这些概念大多不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来探讨问题, 致使真实 性问题扑朔迷离 。 文 章 通 过 事 实 的 、 认 识 的、 信念的三个层 , 面来考察“真 实 性 ” 从逻辑层面上理顺并构建了从客观性 相 对 性 真 实 性 到 绝 对 性 真 实 性 的“真 实 性 ” 体 系。 真实性 、 事实上, 只有在信仰的层面上, 才会有绝对的真实性, 对客观 在本质上是没有多 大 意 义 性真实性和相对性真实性的讨论, , 的, 旅游者通过 体 验, 在 旅 游 地 完 成 了“诗 意 地 栖 居 ” 仅此 旅游对于人类生活, 功莫大焉 。 而言, [关键词]真实性; 批判; 诗意地栖居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 - 5006 ( 2011 ) 12 - 0078 - 06
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J],旅游学刊1998(1), 全华,从武陵源看自然风景开发区的区域社会效应[[ J],经济地理, 1994, (4). 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 J],思想战线2002, 28(1), 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J],中南民 族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6) 马波.《现代旅游学》第一版.山东 青岛出版,2001 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 24(4):68—71 黄建军.昆明旅游犯罪研究.旅游学刊,2000, (3):60—64
谢谢 观赏
社会结构
社会文化
民俗风情 结语
旅游对目的地民俗风情的影响
居民
目前学术界就旅游对民俗风情所造成的影响,大多数人倾向于将其定 位在消极影响方面。
胡绍林(1999 )等人对张家界民俗旅游发展中的民俗风情粗糙低俗的现 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规范发展民俗旅游的对策。 马晓京((2002)则认为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视为旅游对民族文 化的消极影响过于片面,指出在商品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民族地区,旅 游对接待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积极影 响主要有树立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民族文化的良性 变迁;加速民族文化的世界化进程等方面。 于岚(2003)对旅游的真实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在研究民俗旅游 产品的真实性问题时,应侧重于真实性的体验而不是本体意义上的真 实。 徐乐娜(2007 )认为广西文化旅游的开展对当地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 的转型有着很大的影响。
社会结构 社会文化 民俗风情 结语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
第7讲 旅游的真实性
(二)建构的本真性
绝对客观的真实是不存在的。 真实是主观被投射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
因而同一产品往往被赋予多种不同的真实性。 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想像、
期望、偏好、信仰和权力赋予产品某种真实性 。 真实性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初被认为是 虚假的东西很可能最终会成为“新增的真实” (如清明上河园中的购物)。
客观真实,而是对过去的现代演绎。 实用文档
1)虚构幻想的地点。 美国堪萨斯的莱顿,被认定是《绿野仙踪》的多罗西农场
,虽然堪萨斯没有农场。 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 这都是立足于文学遗产的旅游开发。 2)虚构的民族特色,并不以文学形象为基础。 华盛顿的莱文沃斯,是一个被废弃的煤矿城市,但其后被
实用文档
总结
本真性反映了现代游客“好恶交织”的心理(寻找 本真与旅游产业的伪真实之间的矛盾)。
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搬上舞台,一些具有神圣内涵 的文化不能被随意开发为旅游资源。
开发文化资源要尊重当地人的意愿,赋予他们一定 的自主权。
真实也是在变化之中的,原来一些非真实的东西随 着时间推移也成为真实的了。
式。 决定将文化商品化的不在于消费者,而是生产
者。 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文
化商品化更可能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实用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本真性与遗产旅游
怀旧-士兵的心理病(现代启示录) 在社会衰落和分裂状况下的一种精神追求。 遗产旅游正是要体现过去的“真实”,这种“真实”并非过去的
实用文档
文化演变与博物馆化: 传统文化是演变的,静态的展演不是活的文化
,只是某种符号化的文化或文化象征物。(阿 米什人)
实用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探讨一、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涵义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所要到达和游览的地方,也是旅游的主要活动和旅游接待工作展开的地方。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由旅游者引起的有关旅游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以及与其交织而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在旅游者及其所负载的本民族、本地区的母体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文化形态,它是旅游者所携带的异质文化和接待地文化互相碰撞、交融和整合的结果,其主要内容既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建筑民居、服饰饮食、生活器物等物质文化,又包括礼仪风俗、节庆活动、生活制度等行为文化,还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
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含义又如何呢?在旅游研究领域,社会学家迪·迈康纳(Dean Maccannel)1976年在其著作《The Tourists》中首次提出“真实性”(Authenticity)问题,认为“前台”是给游客看的,正如宾馆的大堂、招待室、侍者展示给游客,是游客能够看到的地方;“后台”是旅游经营商和出售者所准备的真实现场,是隐藏道具和活动地方。
本文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真实性问题:(1)从舞台真实性的角度研究本文根据高夫曼(Goffman)提出旅游活动中文化的前台与后台理论、科恩(Cohen)提出的关于旅游情形的类型框架以及麦康纳关于旅游景观系统的6种舞台类型等观点,把文化真实性与表演性作为两个变量,构建出一个研究模型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舞台真实性进行研究分析。
模型以横轴表示社区文化的本质,纵轴表示旅游者对社区文化的印象(见图1)。
文章由张家界旅游信息网 提供。
两轴正方向表示真实,负方向表示不真实。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处于第一象限的情形是旅游者对真实社区(后台)文化的肯定,这种真实的社区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预期。
处于第二象限的是不真实的社区文化,但通过舞台演出游客感觉它为真实的,这种文化误导了旅游者对社区文化的理解。
第三象限表现为旅游目的地以纯人造性景观或虚构性文化为旅游者提供娱乐等功能,旅游者也明显感觉到了它的不真实。
第四象限为旅游者对舞台上社区真实文化的猜疑,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旅游目的地向游客展示的是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真实文化,却引起了旅游者的猜疑。
大体上说,处于纵轴右方向的第一、四象限是真实的社区文化,尤其是第一象限就是高夫曼6种舞台类型中所界定的“后台”,对旅游者来说充满神秘色彩。
第四象限则是文化真实被复制到舞台上表演的情形。
文章由张家界旅游信息网 提供。
表演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社区真实文化,但从效果上看,不能让游客感受到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从而产生猜疑。
处于纵轴方向的第二、三象限均是不真实的社区文化以舞台表演方向呈现出来的情形,其真实文化含量为负值,越远离坐标原点,真实文化因素含量愈少,越离奇、虚假。
文化的真实性与表演性模型把文化分成了文化真实、舞台猜疑、虚构性文化和文化的猜疑4种类型,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文化的真实性含义既与文化本身的真实性有关也与游客对真实性的不同感受有关。
(2)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类型下面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4种视角讨论“真实性”(见表1)。
前3种是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旅游主体的旅游经历的本真性。
存在主义对“真实性”的理解是从游客而不是从旅游的文化角度出发的。
而在与客体相关的3种“真实性”的概念中,客观主义者与建构主义者坚持客体的真实性,后现代主义者则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客体“真实性”概念,认为“仿真”比原物更加真实,已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超真实”境界。
下面分别介绍这4种类型。
客观主义的“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的本真性,如果目的地的文化不是原真文化,即使旅游者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是真实的,也被判断为不真实。
对于结构主义的真实性而言,现实不过是人类解释和建构的结果而已,因此是多元的、弹性的,旅游场景中的真实性是观者赋予其上的价值或评价。
旅游客体被旅游者体验为真实时,并不是因为它们事实上是真实的,而是因为它们被当作了真实性的符号或象征。
旅游真实性是由各种旅游企业、营销代理、导游解说等生产、制造的。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化是创造的,而不是给定的,文化是一个相对的过程,而不是一件物体,文化的含义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真实性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
结构主义的真实性概念总结为4个特征:第一,真实性没有一个可供依赖的、绝对的、静止的原初;第二,真实的旅游经历是多元的;第三,扭曲的形象往往会被贴上“真实”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真实性是游客旅游前的期望的反映;第四,曾经是不真实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了一个“突现的真实”过程后,会被重新定义为真实。
总之,结构主义者把真实性从被旅游的客体内的特征转变为客体所表达的一系列社会建构的、象征的含义。
后现代抹杀了“真”与“假”的界限,认为模拟变得比真实还真,已达到一种“超真实”境界。
后现代的许多游客已不大关心真实性,他们追求的是享受、娱乐、表层美。
随着后现代旅游思想的出现,人们对“虚构”景观的态度也发生变化,只要所游览的景观能给人以享受、娱乐,游客是不大关心景观的起源和“真实性”问题的。
客观的真实性和结构的真实性强调的都是客体的真实,即将真实性与对真实世界的体验联系起来,而存在的本真强调的是旅游主体的本真的存在状态,即将真实作为一种感觉,与对本真的自我体验联系起来。
游客在寻找本真的旅游经历时,旅游者在某些旅游活动的激发下,只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而不关心旅游客体的真实性。
文章由张家界旅游信息网 提供。
当出于一种本真的状态时,人们感觉自己比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更加真实、自由,这不是因为他们发现被旅游的客体是真实的,而是因为他们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种种约束,能够参加非同寻常的活动。
当游客只关心自己本真的经历时,即是存在的本真性。
了解了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涵义后,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的真实性具有前台表演性、继发性、整体性、相对性等特征。
二、旅游目的地文化产品的分类根据以上所探讨的真实性含义及真实性特征,我们拟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具有本体意义上的真实的历史遗产现场。
这种现场具有客观的真实性,是对昔日真实场面的展览。
比如自然、文化遗产等产品。
第二类,是反映出旅游目的地真实生活习俗的具体标志性的旅游文化产品。
这类产品本身也是旅游目的地社区在不举行旅游活动时自己使用的产品,往往是真实的,不具有表演性质的。
这类产品让游客也能感受到它的真实性。
比如一些传统的民族服饰、劳动工具、工艺品、食物等。
第三类,在目的地举行的反映真实文化的活动。
这类旅游文化产品可能是具有表演性的,但它却是当地真实文化的反映,表演的内容是真实的。
比如一些真正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及一些搬上舞台的节日庆典等活动。
第四类,是在目的地举行的目的地文化以外的活动。
这类旅游产品是专门为游客创造的,又可能与当地文化毫无关系,是从目的地以外的地区套用过来的。
这类旅游产品在社区居民看来是完全虚假的。
对于那些追求文化本体意义真实的游客来说也是虚假的,但有时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放松身心以及享乐的目的,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对有些游客来说确是真实的。
但也有些经营失败的产品,由于缺乏个性或游客参与性,无论是对于游客还是对于居民来说都是虚假的。
三、影响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因素(1)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感受存在主义的真实性强调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主观的真实性感受。
而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感受是不同的,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感受是影响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游客的旅游目的不同,对文化真实性的要求不同。
以追求本体意义上真实的文化为目的的游客对真实性要求相当高,感受不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真实性也就没有达到旅游目的。
文章由张家界旅游信息网 提供。
而有些游客外出旅游并不是为了追求“真实性”,一些创造的商业化的活动足以满足游客的要求,所以,这类游客一般对真实性不感兴趣。
旅游经历不同也会影响到游客对真实性的感受。
一些成熟的有过多次旅游经历的人对真实性的要求就相对高些,而那些初次旅游和旅游经历不丰富的只停留在追求新奇阶段的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要求就会相对较低。
游客类型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要求也会不同。
游客有现实型、经验型、实验型、转移型和娱乐型5种类型。
前3种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真实性的标准比一般旅游者要高,具有一定识别真实性的能力。
后两类旅游者出游主要是寻求快乐与愉悦,“真实性”和他们的旅游目的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游客文化水平、审美能力不同,对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感受也不同。
游客的文化水平越高,审美能力越高,对真实性就有越高的鉴别欣赏能力,不同的文化层次、职业经历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对旅游经历和旅游体验的要求是千差万别的。
从旅游的角度来讲,文化的真实性与旅游的感受与体验是密不可分的,旅游引导旅游者去领悟文化的真实性,而旅游者对文化的感受又反过来加深着文化的真实性的内涵。
所以,要体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真实性就一定要联系旅游者的体验与感受。
(2)社区居民的参与旅游文化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舞台化了的文化,而在舞台上的表演者就是旅游目的地当地的居民。
所以社区居民的参与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真实性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发展旅游业应让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的获益人。
只有居民获得了利益,他们才能自觉地保护自己的文化,真实地表演自己的文化。
其次,应让社区决定是否要发展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作为获益人,在考虑经济利益时,居民肯定是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的。
但有些神圣或有高度私人性的活动可能不适于展示给旅游者,例如一些宗教庆典活动等,如果当地人不同意发展旅游业,应尊重当地人意愿。
再次,怎样发展旅游业应该由社区按照它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控制、促销和管理。
文化的真实性是属于社区的,只有社区居民才知道他们文化的精髓,只有他们来控制怎样发展旅游业,才能真正保证文化发展的真实性。
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区居民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真实性意味着赞同和接受,文化真实性必须由东道社区及其居民确定什么是对他们有意义的。
(3)当地政府旅游目的地所属政府在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和宣传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真实性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当地政府在进行工作时会影响到旅游者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感受,从而影响到文化的真实性。
首先,在旅游规划时,如果没有居民的参与,很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文化的真实性。
其次,在进行旅游宣传促销时,可能会引导到了游客对真实感的期望,也会影响到游客的认知模型。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当地政府在影响旅游文化真实性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