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怎样泡好喝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绿茶是中国传统的茶叶之一,具有清香、爽口、回甘等特点,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是茶友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吧。
一、准备工作泡茶前,首先要准备好茶具和茶叶。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巾等。
茶叶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选择新鲜、质量好的绿茶。
在泡茶前,还要将茶具和茶叶清洗干净,以免影响茶的口感。
二、热水处理绿茶泡茶的水温要求比较高,一般在80℃左右。
因此,在泡茶前,需要将水烧开,然后倒入茶壶中,用来预热茶壶和茶杯。
预热的水可以倒入茶盘中,以便清洗茶具。
三、放茶预热好的茶壶中,放入适量的绿茶叶。
一般来说,每100毫升水需要放入2克左右的绿茶叶。
放茶时,要注意茶叶的均匀分布,以免影响茶的口感。
四、冲泡将80℃左右的热水倒入茶壶中,冲泡绿茶。
第一泡茶的时间一般为10-20秒,这个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感进行调整。
第一泡茶的目的是让茶叶展开,释放出香气和味道。
五、倒茶第一泡茶的时间到了,可以将茶水倒入茶杯中。
倒茶时,要注意茶水的均匀分布,以免影响茶的口感。
第一泡茶的茶水一般不会很浓,可以先品尝一下,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六、二泡、三泡第一泡茶的茶叶还可以再泡2-3次,每次泡茶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第二泡茶的时间一般为20-30秒,第三泡茶的时间可以再延长一些。
每次泡茶的茶水都会逐渐变浓,口感也会逐渐变化。
茶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进行调整,选择自己喜欢的茶水浓度。
七、清洗茶具泡完茶后,要及时清洗茶具。
将茶壶、茶杯等放入茶盘中,用热水清洗干净,然后用茶巾擦干。
清洗茶具的目的是保持茶具的清洁卫生,以便下次使用。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虽然简单,但是要想泡出一杯好茶,还需要多加练习和体验。
茶友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泡茶方法,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喜欢的口感和茶味。
希望本文对茶友们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享受绿茶的美味和茶文化的魅力。
绿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绿茶的正确冲泡方法茶叶的冲泡一般只需要备具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的好也不是易事。
所以,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分享绿茶的正确冲泡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绿茶的正确冲泡方法: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
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
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一般的绿茶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
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
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
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绿茶的价值功效: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
具体作用有:抗衰老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
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抑疾病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绿茶怎么泡好喝

绿茶怎么泡好喝
泡绿茶时,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上投法:首先准备75~85度的热水,然后将茶叶放入杯中,再倒入热水至七分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偏高、外形卷曲的绿茶,如碧螺春。
中投法:首先准备70~80度的热水,将茶叶放入杯中,然后倒入三分之一的热水,充分摇晃使茶叶吸收足够的水分舒展开来,最后注入热水至七分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茶叶较为细嫩的绿茶。
下投法:首先准备85度的热水,将茶叶从空中投入,不要碰到杯壁,然后充分摇晃使茶叶吸收足够的水分舒展开来,最后注入热水至七分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普通绿茶。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泡绿茶时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泡茶水温要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
泡茶时间要掌握好,不宜过长或过短。
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
泡茶用具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茶叶。
总之,泡绿茶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茶叶品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泡出好喝的绿茶。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茶叶,每一种茶叶都有自己独特的冲泡方法。
以下是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1.绿茶绿茶是一种轻柔而香气浓郁的茶叶,最适合用80C的热水来冲泡。
首先,取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将热水轻轻倒入茶壶,使茶叶充分浸泡。
等待1-2分钟,茶叶慢慢展开,香气四溢。
最后,将茶倒入杯中享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或柠檬。
2.红茶红茶是一种发酵茶,色泽红艳,味道醇厚。
冲泡红茶最适合使用沸水,温度在95C - 100C之间。
首先,将红茶放入茶壶中,然后用沸水冲泡,浸泡时间约为3-5分钟。
待茶叶完全展开,颜色变为红褐色后,即可享用。
红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奶茶或柠檬。
3.乌龙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花香。
冲泡乌龙茶,水温最合适为90C - 95C。
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杯或茶壶中,将热水冲泡在茶叶上,浸泡时间为2-3分钟。
乌龙茶可以反复冲泡多次,每次冲泡时间逐渐延长,以保持茶叶的味道和营养。
4.白茶白茶是一种未经发酵的茶叶,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茶叶。
使用85C - 90C的温水来冲泡白茶最为适宜。
将适量的白茶放入茶壶或茶杯中,轻轻地用热水冲泡茶叶,浸泡时间为2-3分钟。
白茶口感清淡,微甜,并带有花果香气。
5.花茶花茶是一种用茶叶和花朵混合制作而成的茶。
根据所用的花朵和茶叶不同,冲泡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花茶最适合使用85C - 90C的水温。
将花茶放入茶壶或茶杯中,用热水进行浸泡,时间大约为3-5分钟。
花茶具有独特的花香和茶叶的口感,是一种非常适合冷饮的茶类。
6.黑茶黑茶是一种发酵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口感。
冲泡黑茶一般使用100C左右的沸水,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杯或茶壶中,用沸水进行冲泡,浸泡时间约为3-5分钟。
黑茶的特点是茶色红亮,汤色橙黄,具有浓郁的陈香和口感。
这些茶叶都有各自独特的冲泡方法,使用合适的水温、适量的茶叶和适当的浸泡时间可以充分保留茶叶的香气和营养。
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

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最简单的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绿茶对健康的好处多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想要泡出健康美味的绿茶,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冲泡方法才可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欢迎阅读。
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1、用水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对茶汤的滋味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水,以泉水为佳,泉水清甜,泡起来的绿茶特别好喝。
2、水温泡茶的时候水温也是非常讲究的,而绿茶的水温应视茶叶的质量而定,高级的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C 的沸水冲泡。
3、茶用量绿茶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茶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也可以更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来决定,喜欢浓一点的可以放多一点茶叶,而相反喜欢淡的就可以放少一点。
4、冲泡时间冲泡好的绿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安定,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倒掉。
绿茶的冲泡技巧一、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应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
二、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为适宜。
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三、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以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
其中尤以玻璃杯为佳,玻璃茶具素以它的质地透明、形态各异而受人青睐。
以玻璃茶杯(或玻璃茶壶)泡茶,尤其是冲泡各类名优绿茶,茶汤的色泽鲜艳,叶芽朵朵在冲泡过程中上下浮动,叶片逐渐舒展亭亭玉立,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别有风趣。
绿茶冲泡方法步骤

绿茶冲泡方法步骤绿茶冲泡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文化形式,通过精心的冲泡可以将绿茶的最佳风味和香气完美地展现出来。
以下是绿茶冲泡的详细步骤:准备工作:1. 选择好的绿茶:选择新鲜、高质量的绿茶叶是冲泡的首要步骤。
建议选择碧绿的单叶绿茶,如龙井、毛尖、银针等。
2. 准备茶具:建议选择玻璃茶具,以便观察茶叶的展开和汤色的变化。
同时,要准备好茶壶或茶杯、茶叶容器、茶叶勺和过滤网等。
3. 温水预热:将开水倒入茶壶或茶杯中,以温水预热茶具,同时倒掉,以去除茶具的杂质和异味。
冲泡步骤:4. 盖茶底:将适量的绿茶叶倒入茶壶或茶杯底部,一般为茶壶容量的1/3至1/2。
碧绿的茶叶铺满茶底,不要压实。
5. 温水浸泡:用70-80的温水将茶叶浸泡,待茶叶展开,香气溢出,大约需要15-30秒。
这个步骤被称为“洗茶”,其目的是唤醒茶叶,预热茶具,同时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6. 闻香:打开茶具的盖子,用鼻子轻轻闻一下茶叶的香气。
好的绿茶应该具有天然的清香和花果的香气。
7. 冲水:缓慢地将热水倒入茶壶或茶杯中,直至茶叶完全浸没。
冲水时最好沿着茶壶或茶杯的边缘倒水,以避免过于剧烈地冲洗茶叶。
8. 等待:在冲水后,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充分展开,释放出更多的香气。
视茶叶的品种和个人口味而定,一般等待30秒至1分钟。
9. 倒水:将冲泡好的茶水倒进茶杯里。
倒水时,可以将茶壶或茶杯高高扬起,以产生“黄龙出水”的效果,增加观赏价值。
10. 观察:注视茶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好的绿茶应该呈现出明亮的黄绿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
11. 点评:用舌头品尝茶水的滋味和口感。
好的绿茶应该有清淡甘醇的味道,带有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12. 多次冲泡:绿茶具有多次冲泡的特点,每次冲泡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第一次冲泡可以等待15-30秒,以后每次冲泡可以增加10-20秒,直至达到个人口感的要求。
13. 保养茶具:冲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茶具,尽量避免使用洗洁精等清洁剂。
泡绿茶的正确方法

泡绿茶的正确方法
泡一杯优质的绿茶需要以下步骤:
1. 准备材料:绿茶叶、矿泉水、茶具(杯子、茶壶或茶杯)、茶漏或茶过滤纸、茶巾。
2. 烧开水:用矿泉水烧开,让水温达到适宜的茶叶冲泡温度(通常为80-85C)。
若水太热,茶叶可能变苦;若水温太低,可能不能充分提取茶叶的香气。
3. 加入茶叶:在茶具中加入适量的茶叶。
一般来说,每杯茶可以使用2-3克的茶叶。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茶叶的量。
4. 倒入水:将烧开的水缓慢地倒入茶具中,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击打茶叶。
这样可以避免茶叶受损。
5. 浸泡茶叶:盖上茶壶或茶杯盖,让茶叶浸泡数分钟。
一般浸泡时间为1-3分钟,水温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但请避免过度浸泡,以免茶汤过浓或过苦。
6. 过滤茶叶:使用茶漏或茶过滤纸过滤掉茶叶渣。
若使用茶过滤纸,可以将茶过滤纸放在茶杯上,倒入茶汤,茶过滤纸会过滤掉茶叶。
7. 品尝和享用:将泡好的绿茶倒入杯中,用茶巾擦拭茶具外部的水滴,并享受
绿茶的香气和味道。
注意事项:
- 使用优质的矿泉水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 不同的绿茶种类可能需要不同的浸泡时间和水温,请根据茶叶包装上的指导来调整。
- 茶叶的储存也很重要,保持茶叶在干燥、阴凉、无异味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绿茶的操作技巧

绿茶的操作技巧
绿茶的操作技巧如下:
1. 准备水温:绿茶一般适合用80-85度的水冲泡,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的香气和营养物质,水温过低则难以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香味充分释放。
2. 准备器皿:选择清洁、干燥的茶具,如紫砂壶、瓷茶碗等。
3. 入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具中,一般以每次冲泡3-5克为宜,不宜过多。
4. 一泡短时间:第一泡一般只需10-20秒,让茶叶吸收水分,使其逐渐展开。
5. 多泡短时间:后续的冲泡时间也应控制在20-30秒内,每次冲泡保持相同的水量和水温,使茶叶逐渐散开,散发出香气。
6. 倒掉第一泡:有些人认为第一泡绿茶较为苦涩,建议倒掉第一泡茶汤。
7. 适用茶具:绿茶适宜使用锅泡、盅泡、碗泡、杯泡等方法,以便观察茶叶的状态和香气的释放。
8. 享用茶汤:将泡好的茶汤均匀地倒入茶杯中,清香扑鼻的绿茶就可以享用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
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
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
名。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
的天然物质。
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
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
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
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
强”的特点。
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
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调、揉捻(切)发酵。
干
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
1.水
现在最讲究喝绿茶,而绿茶也最讲究泡。
首先是水,不是什么水都能泡好
绿茶的。
陆羽在《茶经》中说最好的水是:“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这是历史上的情况,时过境迁,大城市中很难得到这种山水和江水,地表水受到
污染。
因此,现在看来最好就是地下水,地下水含矿物质多,比较硬,北方城
市的自来水多为地下水,其中不加氯的最好。
南方城市自来水多数是地表水,
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地表水都达不到三类水质,所以加氯较多,用这样的
水泡茶就差了许多。
现在许多人喜欢用纯净水泡差,这并不好,因为这种水质
太纯净,没有必要的矿物质,泡出来味道并不好。
如果城市自来水加氯太多,
使用瓶装的矿泉生态水还是很好的,因为这种水的质量是上乘的,是和地下矿
泉水并无差别。
当然能求得无污染的地表水也还是上乘。
2.茶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
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
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
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
水150~200毫升。
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壶,则按
容量大小不小适当掌握。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
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在西藏、新疆、青
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因此茶叶成
为生理上的必需品。
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
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
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工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
的茶壶泡饮,茶叶用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
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
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
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有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
中、老年人往往
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
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
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4只茶杯,各
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50毫升和200
毫升。
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3 .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
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沉瓶中煮之不
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
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
蟹眼之后,水
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
决不堪用。
”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
以刚
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如水沸腾过久,即古
人所称的“水老”。
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
便大为逊色。
未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
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 ℃沸滚开水冲泡。
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
开水。
如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
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
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
45~65%。
一般讲述水温不宜过高,80度最佳。
关于水温比较难以控制,因为不可能
用温度计测试水温,因此这是一个经验问题。
大家在电视剧中看到剧中人喝茶
时用杯盖子篦茶叶,说明水温不高,因此茶叶还漂在水面上,需要用杯盖篦茶叶。
经验说明,水温太高一下子就把茶叶烫熟了,越是新茶,越要注意水温。
如果泡出来叶子一半漂在水面,另一半慢慢往下沉,水的颜色是翠绿色,这说
明水温正合适,也说明茶叶质地为上乘。
如果水温太高,90度左右就会把茶叶
烫熟,茶叶很快沉到杯底,茶水的颜色呈黄褐色或者深褐色,这说明水温太高。
所要注意的是绿茶的陈茶,即使水温不高,泡出来也是黄褐色。
这种茶虽然也
能喝,但质地与新茶相比差多了。
4.冲泡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
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有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
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
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代,则难以泡出茶叶;而且
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
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
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
当喝到
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
均匀。
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
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
则所剩无几了。
所以,通常以冲泡3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
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
饮用速溶茶,也
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
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
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
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
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逐渐增加冲
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
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长。
冲泡时间
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
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分,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以上;
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
红茶在加
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
目前,国内外日益流行
袋泡茶。
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
汤浓度。
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5.茶具
再之就是茶具。
品茶,特别是上乘绿茶应该用玻璃杯或者用盖碗,最好不
用茶壶。
茶壶泡的时间一长,一时喝不完,颜色就变成深褐色,这种茶就没有
味道了。
关于一杯茶,用多少茶叶,一般说普通玻璃杯,每一杯5克左右。
千
万不能太多。
太浓的茶味道并不好,对身体也无益处,特别是不常喝茶的人,茶叶的用量可以更少一点。
一杯上等绿茶,喝上三遍也就差不多了,参茶时杯子里要留三分之一的茶水,千万不要等到喝干后再参茶。
还有一点就是喝茶的时间最好是上午,中午以后可以适度喝点茶,特别是老年人,晚上不要喝茶,因为茶对神经有亢奋作用,所以不但是一个适度用量,当然还有个喝茶的时间问题。
花茶的茶基也是绿茶,只是质地比较差,泡法与泡绿茶基本方法一样,所不同的是花茶比较经泡,所以可以用茶壶泡,然后再倒到杯子里喝。
北方人特别喜欢花茶,而且用大茶壶泡,这并没有不妥,关键一条水温仍然不能太高。
一般90度为最适宜。
用刚刚开的水就很不合适,这和泡绿茶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种茶叶比较老,所以水温应当适当提高。
所用茶叶数量也不能太多,如果用大茶壶泡可以适当增加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