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贵州省农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惠水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规划

惠水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规划

惠水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规划惠水县是贵州省的一个农业县,其中水稻是该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健康的重视,稻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促进惠水县优质稻的生产和开发,本文将介绍惠水县优质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规划。

惠水县水稻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比不到10%。

优质稻生产存在以下问题:1. 土壤质量差。

大部分土地土壤酸性高、营养较少,限制了稻米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2. 缺乏规范化生产管理。

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稻米品质和产量低下。

3. 品种单一。

惠水县的优质稻品种相对单一,缺乏品种优化和更新。

4. 市场营销不足。

惠水县的优质稻生产主要面临本地化销售,缺乏扩大销售渠道的策略。

1. 改善土壤质量。

对土壤酸度、钾、磷等营养元素进行合理施肥,促进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此外,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缓解化肥对土壤造成的负面影响。

2. 推广规范化生产管理。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规范化生产管理方法,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

建立和完善稻米质量检测体系,对各种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监控、评价和认证。

3. 品种优化和更新。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内外适应惠水县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稻米品种,推广新的优质稻品种。

同时,建立稻米品种保护体系,加强对优质稻品种的保护和管理。

4. 建立优质稻流通体系。

建立稻米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跟踪。

推广区域品牌,同时亦可与电商平台、餐饮企业建立联合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管道,提升优质稻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论综上所述,惠水县优质稻生产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安全、加强品牌推广与营销、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等方面的努力,未来惠水县的优质稻生产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市场肯定,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03.16•【字号】黔农发〔2023〕10号•【施行日期】2023.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农发〔2023〕10号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发〔2022〕2号文件、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1号文件、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以下各项责任分工均含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不再列出)二、坚决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抓实粮食生产。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贵州省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紧盯目标任务,稳面积、提单产,确保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4157万亩以上(其中大豆面积355万亩)、粮食产量在1095万吨以上。

贵州省调减玉米种植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贵州省调减玉米种植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贵州省调减玉米种植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全省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扩大优势经济作物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彻底改变种玉米的传统习惯,因地制宜把蔬菜、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饲草饲料等绿色优势产业补上去。

15度以下的旱地,主要改种蔬菜、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作物;15-25度坡耕旱地主要改种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饲草饲料等作物;25度以上坡耕旱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以产业结构大调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大发展,以产业大发展促进大扶贫。

(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原则。

我省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协调、宜居宜业宜游、环境持续优化、质量优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多彩贵州公园省”,保护好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因此,非耕地、25度以上坡耕旱地、生态环境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要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必须把玉米种植全部调下来,恢复生态,建设绿水青山。

——市场导向原则。

各地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把玉米调减与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密切结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

以销定产、以养定种,打造全产业链。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规划指导、信息引导、政策扶持、示范推动、企业带动等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引导帮助和主动调整相结合,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推动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用3年时间,将现有1280万亩玉米调减到250万亩(150万亩鲜食玉米和100万亩青贮玉米),共调减1030万亩,全部改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饲草饲料等。

贵州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贵州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2.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3.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核心内容
1.农业大数据平台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通过数据挖掘,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功能:
-农业数据资源整合:收集、整理、分析各类农业数据,形成农业大数据资源库。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低下。
2.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不足,销售渠道不畅。
3.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民科技素质亟需提升。
4.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压力大。
三、目标定位
1.构建高效、智能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建立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推动农业信息服务普及,增强农民市场适应能力。
-农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4.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主要功能:
-农业科技培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
-农业信息服务:提供农业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助力农民增收。
-建立农业生态监测网络,实时监控农业生态变化。
五、实施策略
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2.搭建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参与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3.优先在农业优势产区实施智慧农业项目,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
4.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农业建设。
5.强化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的智慧农业应用能力和管理技能。

《贵州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内容

《贵州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内容

《贵州乡村振兴标准体系》
一、概念
《贵州乡村振兴标准体系》是贵州省政府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的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和推进贵州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二、标准体系内容
1. 乡村规划和建设标准:制定乡村规划和建设的相关标准,包括土地利用、建筑风格、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定。

确保乡村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资源优化利用和文化传承的要求。

2. 农田保护和农业发展标准:设立农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标准,包括农田土地保护和耕地保护的要求,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3. 乡村产业发展标准:制定乡村产业发展的标准,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等方面的规定。

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5. 乡村文化与教育标准:制定乡村文化与教育的标准,包括文化传承、教育资源、文化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提供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服务。

6.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包括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规定。

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这些标准体系的制定将有助于统一贵州乡村振兴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推动贵州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相关各方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

贵州发展生态农业意义和重点

贵州发展生态农业意义和重点

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点[摘要] 生态农业这一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阐述了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和目标。

[关键词] 生态农业发展重点发展目标贵州[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13-01一、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1.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促进贵州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生态农业吸取我国和贵州省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贵州省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促进贵州农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环境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2.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贵州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掠夺式经营和滥用、浪费资源的现象,对农业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利用。

这样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而且有利于占耕地2/3以上的中低产田土和400万hm2宜林宜牧荒山荒坡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造,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地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贵州农业发展开辟新的广阔的途径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贵州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环境和能量转化,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

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增强贵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农业,它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

国务院关于《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12.21•【文号】国函〔2023〕151号•【施行日期】2023.12.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3〕151号贵州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贵州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等重大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贵州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021.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12.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08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17.0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规划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规划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规划
具体如下:
一、贵州省工业发展的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中国现代产业化进程中的重点发展地区。

近年来,贵州省由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省向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发展道路持续迈进,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谐为统一主线,充分发挥贵州省自身潜力,积极开展产业发展,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正在实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多元化省的转型。

(一)智慧农业
通过全要素生产力优化,重点发展农业从业者的智能管理,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大数据建设,实现农业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到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二)智慧物流
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及时共享与有效调度,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改善物流供需链的协同效率,实现物流的智慧化。

(三)智慧电子工业
大力发展智慧电子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积极开展军工、航空航天、农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工业信息化和智慧制造的协同发展。

(四)智慧能源。

新农村建设中贵州省雷山县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探讨

新农村建设中贵州省雷山县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探讨

1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政 策 ,保持农村 社会稳 .
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为根 本出发点 , 科学的调 整农业产 业结构 , 定 。 依法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 定性 , 进一步完善有 用 土 推进 山区农业综合 开发 ,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 主要体现在以 关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体系 , 法律确 定土 地产 权范围 、 地
提高农村城市7T-。 .g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 技能培 L  ̄ 资源利用 率低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薄弱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 设 , 训, 建立有组织 、 有秩序 的劳 动力转移 机制 , 加快 城镇化建 设 后 , 业综合效益低 , 业产业化进 程举步维 艰 , 农 农 是国家扶贫 吸纳一 部分农村 富余劳动 力 , 力争到 21 年使 城镇化 00 开发 重点县及贵 州省委 、 省政府 确定的 “ 山” 贫开发重 点 步伐 , 两 扶
县之一 。
水平达到 2 %以上 , 8 初步形成 以县 城为 中心 , 永乐 、 西江 为两
改善农村 能源生产消 费结构 , 推进农 “ 十五” 间 , 期 该县按 照县 委政 府以发展为主题 , 以结构调 翼 的县域经济增长极 。6 整为 主线 , 坚持在共 性中求生存 , 特色上 求发 展的原则 , 在 围 村生态建设 ,建立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 医疗卫生事
19 . 6亿元 , 9 年均增长 3 % , 6 粮食总产量增加到 5万多 吨 , 年均 面 协 调 发 展 增长 2 %, 民人均纯 收入 年均增长 4 % , 村经济得 到进 7 农 . 农 1

步发展 。
二、 十 一五” 期 间雷 山县农 村 经济发 展 的指导 定 、 “ 健康发展具有极 其重 要的意义 , 同时也对我们 建设社会主

贵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乡村振兴

贵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乡村振兴

贵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乡村振兴单选题01.2.(单选题)()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2 分产业兴旺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02.1、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央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2 分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03.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基石。

*2 分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04.2、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

*2 分农业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05.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

*2 分协调快速合理融合06.4、确保()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 分党政府领导干部政治建设07.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

*2 分乡村城镇农业工业08.1、我国在农村建设总要求中首次提出“乡风文明”要求,是在_____年?*2 分200520082018202009.3.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就是要有规范性的()*2 分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村民议事会文本制度10.4、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2 分农村乡土历史中华11.7、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________。

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

*2 分自办文化联合办文化承包文化12.2、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

*2 分以工代赈方式PPP模式政府主导市场主导13.4.“七人议事”会议,可以随时召开,但是参会人数不低于()人。

*2 分453614.4.()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

*2 分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人民群众自治组织15.为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模范先锋作用,农村以党员服务先锋、创业先锋、()和谐先锋、春晖先锋“五个党员先锋”工程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载体,让党员更好地当好乡村治理的引路人。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当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笔者提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在对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政策措施。

本文旨在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发展对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建议,政策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兴起,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有必要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研究,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为推动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探讨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系统梳理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 分析当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揭示主要矛盾和问题;3. 探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4. 基于现有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提出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和政策建议。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20.04.22•【字号】黔自然资规〔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黔自然资规〔2020〕1号各市(州)、县(市、区、特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为做好我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根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要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合理界定设施农业用地范围设施农业用地包括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以及国家规定的与种植养殖直接关联的其它设施用地。

包括生产设施用地和辅助设施用地。

(一)作物种植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

直接用于作物设施种植(栽培)和育种育苗(未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的温室、大棚等设施用地。

辅助设施用地。

为生产服务的看护房、检验检疫监测、病虫害防控、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以及与生产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副产物处理、产品转运等设施用地。

(二)畜禽养殖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

畜禽养殖圈舍、禽苗孵化、养殖池(车间)、饲料存放和自动化投料、进排水渠道等设施用地,以及场区内通道、绿化隔离带用地。

辅助设施用地。

与养殖生产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检测、疫病防控、冷冻保鲜、病死畜禽隔离、洗消转运等设施用地及必要的管理用房用地。

(三)水产养殖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

水产养殖池塘(车间)、苗种孵化、饲料存贮、进水及尾水处理、进排水渠道等设施用地,以及场区内通道、绿化隔离带用地。

辅助设施用地。

与养殖生产直接关联的病害隔离、检验检疫、冷冻保鲜、产品转运等设施用地及必要的管理用房用地。

以下用地不属于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应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管理: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停车场、农产品加工及交易、科研、展销等用地;畜禽屠宰、肉类和蛋奶加工等用地。

贵州今年发展规划方案

贵州今年发展规划方案

贵州今年发展规划方案背景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贵州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引领贵州未来的发展,贵州省政府于2020年发布了《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包括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目标。

在去年顺利实施贵州省的“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今年贵州省政府将继续积极开展相关的工作,推进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贵州省今年发展规划方案,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经济发展作为贵州省重要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一直是贵州省政府关注的重点。

今年,贵州省继续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新基建”项目的投资,增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和活力。

同时,进一步发挥贵州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加快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推进贵州省的文化事业。

具体来说,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全省GDP增长率不低于6.5%以上,完成各项固定资产投资1.4万亿元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以下。

此外,贵州省还将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的规模,推动跨境电商和交易透明度,促进贵州省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一直是贵州省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

今年,贵州省政府将继续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的建设。

同时,继续加大城乡发展的统筹和协调力度,促进贵州省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今年贵州省的社会建设目标是:教育、文化事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形势进一步巩固。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也一直是贵州省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

今年,贵州省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环保力度,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文明贵州、山清水秀新贵州。

具体来说,今年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完成各项生态保护和环保工作任务,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城市和生态产业园,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贵州立体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调研

贵州立体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调研

贵州立体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调研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

然而,由于地形复杂多变,农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在过去几年里积极推动了立体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贵州立体农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调研。

一、贵州立体农业的现状1. 发展规模扩大: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动立体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立体农业项目数量。

目前,全省范围内已有一批立体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项目覆盖了地势较为复杂的山区以及城市郊区等地。

2. 技术应用成熟:贵州省在立体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立体农业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种植模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实现这一目标,贵州发展了无土培育、气候控制、智能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3. 农村经济收益显著:贵州立体农业的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收益。

立体农业项目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带动了相关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

二、贵州立体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1. 技术集成与创新:未来,贵州立体农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例如,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立体农业相结合,实现精确农业管理。

同时,还需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以适应立体农业发展的需求。

2. 农产品品质与安全保障: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度提高,贵州立体农业在未来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保障。

通过严格的农产品生产标准、质量检测体系和溯源体系,确保立体农业产品的品质安全,并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贵州位于中国的生态重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是立体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未来贵州立体农业将进一步加强农田土壤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将积极推行循环农业,将农业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2011—2015年前言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仲河北岸,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辖34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5757亩,其中水田72705亩。

全县总人口101.3万人,农业人口96.24万人,贫困人口22.02万人,农村劳动力65.33万,农民人均收入2275元,属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县。

大方地处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之间。

境内海拔720米—2325米,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257天,年平均降雨量1150.4毫米,年日照时数1335.5小时。

是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暖温带湿润季节气候较为明显,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和芸豆、大豆、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蔬菜等。

全县有天然林1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5%,空气清新,被喻为“天然氧吧”。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农业部、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县情进行了长远的科学规划,按照规划引领发展,科技支撑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发展的思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强对各类单项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大力发展烤烟、辣椒、脱毒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以天麻、半夏、刺梨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调研报告贵州农业

调研报告贵州农业

调研报告贵州农业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贵州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挑战,为政府、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贵州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的差异,贵州农业仍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

2. 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贵州省内不同地区的农民、农业企业代表以及政府官员作为调查对象。

共收集到的有效问卷及访谈对象为200个。

3. 农业发展现状根据调研结果,贵州省农业发展整体良好。

农业增加值逐年稳定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升。

贵州的农产品以绿色有机为主打,深受市场青睐。

贵州省政府也加大了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了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4. 农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调研结果也显示,贵州农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田面积有限。

其次,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此外,市场机制不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同时,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5. 对策和建议为了促进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强化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水平。

- 加强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6. 结论贵州农业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就,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等措施,我们相信贵州农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并为贵州乃至全国农业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01
人才短缺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贵州人才短缺 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02
03
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贵州生态环 境压力逐渐增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
02
贵州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农业结构分析
01
农业在贵州经济中 的地位
贵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农业在贵州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和 提质升级。
05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展 望
“十四五”规划展望
01 02
战略定位
贵州省在“十四五”期间将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重点发展 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 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03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方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和设 计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建设创新平台
支持贵州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区域 创新能力。
促进金市场发展
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完善金融市场监管等措施,以促进金融 市场的健康发展。
产业政策建议
优先发展新兴产业
通过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以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扶持传统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措施,以帮助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 市场竞争力。
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贵州规划方案最新

贵州规划方案最新

贵州规划方案最新1. 简介贵州规划方案最新是指贵州省政府近期制定的关于贵州省发展的最新规划方案。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贵州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

贵州规划方案最新的发布旨在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措施,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发展目标贵州规划方案最新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目标:稳定财政收入增长,提高贵州省在全国的GDP占比,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社会进步目标: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全民共同富裕。

•环境保护目标: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3. 规划措施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贵州规划方案最新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3.1 经济发展措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支持科技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培育创新企业等措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

3.2 社会进步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全民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民保障。

3.3 环境保护措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保护法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4. 实施进展贵州规划方案最新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发展规划--贵州省农业发展规划
贵州省农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和实施好贵州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政府黔府办发〔2004〕 76 号文批转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依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省农业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编制《贵州省十一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十五以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抢抓机遇,以稳定脱贫奔小康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5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 359. 18 亿元,十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 3. 7%,实现 3. 5%左右的年增长目标; 200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877 元,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4. 7%,实现年均增长 4. 5%
1/ 2
左右的目标。

(二)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克服干旱、秋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稳中有升。

十五期间粮食总产量达 5540 万吨,比九五时期增加 125 万吨,保证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油料生产持续增长, 2005 年油菜籽产量 76. 5 万吨,超额完成十五期末 70 万吨的计划目标,年递增 5. 3%;烤烟生产稳步发展, 2005 年达到34. 45 万吨,完成十五计划;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三) 畜牧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2005 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87 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33. 1﹪,实现十五期末肉类总产量 160 万吨和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 0%的预期目标;肉类、禽蛋、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年均递增 8. 6%、11. 2%、17. 3%和 8. 2%。

水产品产量达到 9. 46 万吨,超出计划目标 7. 5 万吨 26. 1%。

(四) 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 亿元以上,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 47 万人。

2005 年,农村贫困人口从 2019 年的 313 万人下降到 266 万人左右,低收入人口下降到 465 万人左右, 14 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

94 万多农村特困群众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