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班级:工商企业管理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第一章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第一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失真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披露不真是,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时。

第二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危及企业生存,损害投资者利益,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失真对投资者、合作者影响。。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作者的经济利益。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是以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获取相关财务指标,用以衡量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它会使投资或贷款不能收回,投资者不能获取目标利润,债权人失去资金利息,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对企业的信心。投资者不愿继续投资,银行不愿继续贷款给企业,企业生产无以为继,最终只有破产倒闭。

2.信息失真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

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交纳流转税和所得税。而一些企业账面收支不符,盈、亏不实,通过变造假帐、虚列支出、填报坏帐、盘亏、报废资产,故意将账目搞乱,隐瞒利润等手法使账面亏损,导致企业净资产由正变负,单位或国有资财大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同时也给税务部门征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3.信息失真导致资产账实不符

资产账实不符。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账期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帐猖獗,连累得真账也没有人信了,假账蔓延的结果必须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干扰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第二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第一节宏观方面

1.上级行政干预

为了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有的上级主管部门不顾下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往往

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下级单位下达各项经济指标,在某种程度促使和诱发了下级单位弄虚作假,为迎合上级部门的需要,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某上级机关甚至按上缴规费收入、罚没收入数额的一定比例核拨下级单位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当按比例核拨的经费满足不了工资和日常需求时,客观上就促使下级单位设置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的思想动因。

2.财政困难

财政困难,特别是县乡财政困难的现实,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比如:一年一度的财政预算,《预算法》规定,不能搞赤字预算,而现在大多数县乡都是入不敷出,甚至有的县乡的预算收入,仅维持工资的发放仍然有几个月的缺口,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做赤字预算则违反了《预算法》,那是绝对不允许的,要做收支平衡的预算,就得虚列预算收入,把事实上不可能实现的收入打入预算收入,把事实上该打入打足的预算支出剔除,这样编制的预算就是明平实赤、帐平实赤的财政预算,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会计信息就难免失真。由于财政困难引发连锁出现的许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虚假配套,高估多算,虚列支出等等。因财政困难而导致的会计失真,在我们州并不少见。

3.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及会计确认计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模糊性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这种会计信息失真不是主观上造成的而是客观上导致的。比如物价指数的变动、币值变动、随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对价值运动产生影响,并且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运动既包括已经发生的,又包括可能发生的,而会计核算方法与原则又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与价值运动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不相适应,会计核算方法和价值运动变化无法完全同步,就必须产生信息反映上的误差和失真。另外,会计核算对象中存在众多的不易确知、难以明确计量的因素,客观上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为,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中,不得不借助于一系列的假设、估计、评估,比如在企业中的负债的估计、费用的跨期摊配、成本结构等,都会带有近似的结果,会计信息不可能与客观价值运动同步。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精确,是单位和企业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也不应该是会计部门的责任。

4.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法规已初见规模,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起着共同作用,显现出依据尺度不严、模凌两可的现象。并且一些法律法规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量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使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于此应出台相应的实施措施

第二节微观方面

1.内部控制乏力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自控乏力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成因。有些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缺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各种制度、程序、手续和方法。目前,最为突出的是多头审批,自己经手自己审批,甚至还有会计出纳1人承担的情况,这不仅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还为假公济私、贪污舞弊留下了可乘之机。

2.外部监督不力

外部监督力度不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成因。从管理体制上分析,法律规定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但财政部门对人与事没有处理权,会计人员的命运受单位和企业领导支配,有时坚持原则会遭到打击报复,县官不如现管,只好随波逐流。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而各主管部门往往偏袒自己的所属单位,保短护短。审计部门的重点是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可能对所有非预算内单位和企业进行经常性监督;金融部门对企业考核较多的是信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