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竞合研究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的现状分析二、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三、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与合作方向四、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的政策建议五、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的风险与挑战I.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的现状分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各个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协作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以2016年为例,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的GDP分别为2.8万亿、1.86万亿和3.95万亿,这三个地区占据了全国经济总量的20%左右,但是三个地区的投资、技术、人才资源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各个地区间的产业协作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作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II. 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1. 产业结构同质化:三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同质化严重,缺乏多元化和互补性,需要健全产业协作监管机制,加强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推进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与协作,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2. 规划与管理不统一:京津冀三地独自拟定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计划相互矛盾,往往会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规划的缺失需要通过加强上级部门的协调来解决。
3. 创新机制匮乏:缺乏创新机制,难以形成“1+1>2”的效应,加强合作创新机制的建设,培育集群化和跨部门、跨产业、跨区域的分工协作模式,以期形成具有京津冀特色的新型产业协作模式。
4. 竞争和合作并存:各个城市之间在某些领域存在强烈竞争,这往往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阻碍产业协作的实施。
解决此问题需要对企业进行市场监管,引导企业实现诚信合作,并且强调共同受益的原则。
5. 人才流失严重:京津冀地区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明显,工作环境差、薪酬低、缺乏职业发展空间等问题加剧了人才流失的现象。
需要加大招聘力度,增加对人才的关注和待遇,促进人才流动和交往,推动产业协作的实施。
III. 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与合作方向1. 协调区域经济构成:三地区之间的经济结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缺乏多元化,需要创新的合作方式和机制以推进各自优势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实证研究
【 收稿 日期】 010—5 2 1 10 -
【 作者简介】李 ̄( 8-, 1 3)山东泰安人, 9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20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域产业流通。 07 区
一
6 6—
李
冰: 京津冀电子信 息产 品制造业产业链构 建的实证研 究
42. 亿元 , 89 7 9 工业增 加值 90 8 元 , 业 主营业 务 4. 亿 3 制造
电
4
收入达到 41.亿元 , 65 7 出口交货值 23. 亿元 , 52 7 7 新产品 产值 25. 亿元 , 39 2 6 利润总额达 18 9 亿元。 5. 8 3
从京 津冀 电子信息 产业 产值 构成 图 中可 以看到 , 通
业链 。模型 以 20 年有 关行 业数 据为分析 基础 , 08 运用熵 权系数法 对所选 择 的指标体 系进 行评 价 ,得 出所 选产业 链的最优 发展顺 序 ,从 而得 出京 津冀应 优先发展 的电子
评 价。 据熵原理 可知 , 根 比较熵权值 Y越小 的那一项是最 i H一 i =
j 1 =
l
公式 l
优的选项, 按照 Y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被评价对象从最
优依 次减弱 。
其中P } i =
j= 1
公式2
∑
( 三膜 型实证分析 京 津冀 电子信 息产业 发展 极不 均衡 , 文主要选 择 本
目 前京 津冀发 展 已有一定 规模 的 、初 具产业链 结构 的电
由熵的性质可知 , 各评价 对象在第 j 个指标 上的值完
全相同时, 熵值达到最大, 熵权为最小。不难理解 , 此时意
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协同研究
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协同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其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北京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众多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北京的消费市场庞大,对高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天津作为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和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物流基础和制造业优势。
在电子商务领域,天津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了多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数字化转型。
此外,天津的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工业品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河北在京津冀区域中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
近年来,河北积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电商示范县。
河北的特色农产品、轻工业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全国市场,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
北京的电子商务发展过于集中,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天津和河北的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足;区域内的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等问题;此外,人才分布不均衡,北京吸引了大量的电商人才,而天津和河北则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二、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打破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加强经济联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协同发展,整合京津冀三地的优势资源,形成产业互补和协同创新的格局,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电子商务竞争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协同与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协同与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产业协同与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协同与合作机制。
一、共建产业协同共同体产业协同共同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产业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在共建产业协同共同体过程中,各地区可以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完整闭环。
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还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调整。
二、建立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建立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是推动产业协同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各地区可以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活动,共享科研资源和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
通过建立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可以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协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协同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地区可以共同打造产业链合作平台,促进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无缝对接,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资源的共享利用。
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协同可以有效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实现规模效应,推动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构建政府产业合作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政府应构建有效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合作与协同。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推动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等措施,引导各地产业间加强合作,推动各地产业的互补发展。
构建政府产业合作机制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协同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五、促进产业要素交流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促进产业要素交流共享是产业协同与合作的重要内容。
各地区可以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要素的交流与共享,打破地区之间的壁垒,实现要素资源的整合利用。
促进产业要素交流共享可以有效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合作。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其经济合作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了解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相邻,具有天然的合作优势。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河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旨在实现三地的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三地在产业协同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北京的一些非首都功能产业逐步向津冀地区转移,如部分制造业、批发市场等。
河北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建设了一批产业承接园区,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天津则发挥自身的制造业优势,与北京和河北在产业配套、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
(二)交通一体化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和开通,使得三地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例如,京雄城际铁路、京张高铁等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同时,三地还在推进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出行。
(三)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加强京津冀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了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
同时,在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四)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推进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京津冀地区也在逐步推进一体化。
北京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通过合作办学、办医等方式向津冀地区辐射,促进了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同时,三地还在推进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提高居民的获得感。
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虽然产业转移和承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产业协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案(一)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案(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案概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旨在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经济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
•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务工人员流动和城市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1.制造业协同发展–建立制造业合作联盟,促进企业间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2.服务业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服务业示范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人才和投资。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服务水平。
3.交通和物流协同发展–提升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力,优化物流配送网络。
–加强物流信息共享,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4.教育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加强高校间的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持1.提供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鼓励京津冀地区企业投资和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京津冀地区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资本流动。
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1.建立信息平台,促进京津冀地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2.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3.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的融合和完善。
4.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预期成果和评估指标•经过实施本方案,预计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
•预计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产业竞争力等指标将实现稳步增长。
六、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基于推拉理论视角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探讨了推拉理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应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路径探索和政策建议。
在总结研究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这篇研究,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推拉理论, 研究, 政策建议, 现状分析, 问题, 路径探索, 结论, 展望, 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水平与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跨界融合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与实质。
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有必要开展基于推拉理论视角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探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对基于推拉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产业集聚区,其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京津冀地区面临着产业布局不均衡、产业协同不够紧密、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展、问题与提升路径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展、问题与提升路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展、问题与提升路径一、引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共赢共享。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探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展、问题与提升路径。
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展1. 政策引导下的产业协同发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指导。
2. 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效应京津冀地区各自具备不同的产业优势,如北京的高端制造业、天津的港口物流业、河北的传统产业等。
这些不同的产业互补性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促成了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的实施。
3. 跨区域合作评台的建设京津冀地区建设了一批跨区域的产业合作评台,如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等。
这些评台为不同地区的企业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产业协同发展。
三、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1. 区域协同发展不平衡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协同发展的效果也不尽人意。
北京的高端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河北的传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不平衡。
2. 产业融合程度低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产业融合程度偏低。
各地区企业之间合作交流不够密切,产业链协同不够紧密,难以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3. 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尤其是河北地区的大气污染,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难题。
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1. 深化区域一体化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论京津冀信息经济合作环建设(1)论文
论京津冀信息经济合作环建设(1)论文论文摘要:京津冀信息经济合作环建设具有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开展京津冀信息经济合作环建设要打破行政区域观念和地方保护主义,京津冀各方要有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紧迫感,加强在各方面的协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论文关键词:京津冀信息经济合作;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聚集着首都北京和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以及一大批中小城市,面向渤海,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京津冀信息经济合作环建设的必要性(一)是京津冀区域融合的客观要求。
河北省不仅是北京、天津联系各地的必经之路,也便于接受京津的经济、科技和信息辐射。
因此,河北省与京津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以信息为中介,加强资源、资金、人才、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有利于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就是通过信息平台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促进京津冀合作,为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形成创造条件,最终形成良好的创新体系。
创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构建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
强化经济板块概念,打破行政区划的屏障,让生产要素自由地流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是京津冀区域内各城市的共同心声。
因此,要使京津冀合作有大的发展,就必须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及行政区域的影响,强化区域经济观念,以利益主体自愿结合为基础,开展区域之间全方位、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二)是京津冀竞争与合作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的形式正由过去城市间的竞争转化为区域间的竞争,区域间城市的竞争形成了基本的分工与协作,是互补的经济关系,是一种融合互动的生存状态。
对此,环京津区域已有初步体会,区域经济体内的城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善于把握、运用、创造机遇的环京津区域人,正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加速融入大北京区域,争取早日实现与区域经济的万木争荣。
(三)是提升京津和环京津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水平的必然要求。
京津冀产业链发展与培育建议——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
区域行业经济京津翼产业链发展与培育建议-----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石家庄卢燕单海鹏王佳混京津冀产业链的培育与构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京津冀三地已形成的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主要是依托北京科研机构、中关村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天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一一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片式元件产业园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河北廊坊固安工业园区,永定信息产业基地来建立产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规模较大的产业链,但区域内部已经存在一些局部的、不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长度较短,如在京津冀通信设备产业中,河北的企业大部分给京津大企业提供部分零配件,并且相关的产业配套体系未建立起来,参与产业链的活动较少,并没有起到扮演产业链上某一链环的角色。
这种重复建设和资源竞争造成了京津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低效率和无序竞争,影响了京津冀整体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一、京津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链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京津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结构不完整。
京津冀三地已形成的部分不完整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完整产业链上的一部分结构,呈断环或是部分链节的形式。
北京、天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联系紧密,技术水平相当,而河北与京津的产业梯度较大,与京津的联动较少,所形成的产业链也只是各自地区的部分链条,京津冀区域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不够紧密。
②京津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同构性强。
京津各自打造和发展本区域的电子信息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造成了内部产业竞争。
如在通信设备制造业,北京、天津都提出了要打造自己的产业链,这种重复建设和资源竞争造成了京津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低效率和无序竞争,影响了京津冀整体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在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京津两地竞争大于合作,表现为对产业链上游关键链环的竞争,对相关资源、人才、政策等的抢夺。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案
题目: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案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案的多个方面。
首先介绍京津冀地区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详细阐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一揽子政策和措施。
最后,总结并分享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观点和理解。
一、背景和意义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国际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二、问题与挑战 1. 区域发展不平衡:京津冀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北京市发展过快,河北省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现象。
2. 环境污染严重:京津冀地区固定污染源较多,环境质量亟待提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3. 交通瓶颈制约:交通资源不充分,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实现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和互补优势,推动京津冀地区形成更加协同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 原则: - 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建立京津冀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 绿色发展:将环保作为重要的原则,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 创新驱动: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四、一揽子政策和措施 1. 产业布局优化:整合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形成有利于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提高协同发展的效率。
3.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京津冀地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产业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
4. 环保措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实现京津冀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三次产业关系研究
京津冀三次产业关系研究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良性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
中国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的繁荣已经带动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作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对周围的带动作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就是为了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京津冀三地的三次产业的现状和占比情况,本文利用相似系数的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同状况利用协整的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做了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趋同且北京的第三产业对河北的第三产业有带动作用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标签:京津冀;三次产业;相似系数;协整一、京津冀三次产业现状国内生产总值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分析三次产业的占比情况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一个地区的三次产业的结构以及在一段的时间内三次产业的变化和增长情况。
2013年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9,800.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9.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292.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348.61亿元,分别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和77%。
2013年天津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4,442.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6.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275.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979.60亿元,分别占天津地区生产总值的1%,51%和48%。
2013年河北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8,442.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8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781.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279.12亿元,分别占河北地区生产总值的12%,52%和36%。
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中北京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布局,而天津和河北则是二三一的产业布局,北京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表现为产业布局不合理,而天津和河北主要是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
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优势和 问题的基础上 , 研究探讨了区域电子信 息产业协 调发展的定位 与合作模 式 , 提出了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 产业协 作发展 的若干建议 。
关键词 : 京津冀 ;电子信息产业 ; 合作 中图分类 号. 17 文献标识码 : F 2 A
1 引言
20 04年 , 京津冀 电子信息产 业制造 业总产值
l . 8 9 5 1.% 86
4 , 86
2 ,% 61 16 1 3.
l. 17 17 .%
67 .
5 .% 73 35 .
占三地比重
河北 占三 地 比 重
5.% 24
18 9 0 . 41 .%
Hale Waihona Puke 4 .% 72 9 . 19 47 .%
5 .% 07
入 13 14 8.5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2 . 3 ; 出 67% 进
产品制造业 20 年和 20 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03 04
( 见表 1 。 )其中:0 4 20 年北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 产值 、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 额分 别 占京津冀的 4 . % 、5 7 、6 1 , 3 5 4 .% 2 .% 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的
20 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京津两大城市为 中心双极 润比重下降较明显 ; 0 4年天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发育 、 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轴纵向联 系的发展格局 , 业总产值 、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 占京津冀 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都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 的 5 . %、0 7 、32 , 2 4 5 .% 7 .% 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
7. 09 与上年持平 ; 产 京津冀地 区是继珠 江三角洲 、长江三 角洲之 26 7 5亿元 ,占全 国的 1. % , 9 . 亿元 , 占全 国的 1. % ; 2 利润 1 后, 中国又一经济高速增长 区域 。 04 , 2 0 年 京津冀 品销售 收入 26 8 2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实证研究
(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
熵权 系数法 优选排序 政 策建议
[ 中图分类号]F 6 . [ 0 29 文献标识码]A
l 电子信息产 品 制造 业产 业链
产业链是现实经济活动 中若 干相关产业部 门基于经
构成产业链的环节和要素 ,不 同的电子 信息产 品 ,可 以 形成许多不同的产业链 ,主要包括 :家电产业链 、集 成
第2卷 第 1 9 0期
20 O 0 年1 1 月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o0 总 o9 N 1 1 第 . 2
24 0 期
京津 冀 电子信息产 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 的实证研究
( 河北 经 贸大学 ,石家庄
( 摘
忻 红 李振奇 李 冰 006) 501 ( 河北省 科技 情报研 究院,石家庄
素 ,三地具有产业合作潜力基础 以及三地政府对 电子信
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现在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 自身发 展的要求 ,京津冀 内 部电子信息产业协调 发展 的要求 ,京 津冀一体化进程 的
表 1 京津 冀 三 地优 势 要 素 及支 柱 产 业
资料来源 :根据北京市统计信息网、天津市统计信息网和河北省统计信息网整理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产业链 是指联 系电子信息产业 的资源市场和需求 市场 ,以拥有科技含量 高 、产品前后 关联度高 、潜在市场大 的主导产业和主要企业 为关键节 点 ,辅助配套产业为补 充 ,通过技术 、信 息、人才 及资
本等要素相互连接 ,形成 的产业链 条。产 业链条上 的节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产 值构成 图中可 以看 到 , 信 通
3 京津 冀电子信 息产 品制造 业产业 链优选模型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指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在政府引导下,各方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可持续的目标。
推拉理论是指在产业协同发展中,既有推动发展的力量也有拉动发展的力量。
推力是指政府的引导力量,包括政策导向、区域规划和资源整合等;拉力是指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创新力量,包括市场竞争、企业合作和技术进步等。
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推力方面,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起到了整体规划和引导的作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区域产业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指导。
政府通过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发展。
京津冀三地在交通、环保、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
政府鼓励外来投资和技术引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链水平。
拉力方面,市场需求和企业创新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市场需求促进了产业发展。
京津冀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通过市场定位和产品创新,满足了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需求,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企业创新推动了产业发展。
京津冀地区有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具有优势,还在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企业间的合作也是拉力的表现。
京津冀地区许多企业通过合作共赢,在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互补合作,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推拉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分析政府推力和市场拉力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二是研究推力和拉力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政府和市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的相互促进作用。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科技和教育中心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涵盖了科技产品和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构建对提升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途径和策略,为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重点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的分析和探讨:1.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定义与特点。
2.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现状分析,包括相关领域的产业链逻辑、产业链下游用户、关键环节及各环节的分工和贡献等方面。
3.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政策体系、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人才短缺等问题。
4.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革新、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等方面。
5.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途径和策略,包括政策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网络调查等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并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现状。
2. 组织实地调研,了解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现状、产业发展特点、行业经营状况等情况。
3. 通过网络调查,得到广大群众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看法和需求。
4.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取相关的数据、制作报告和分析矩阵,归纳出与之相关的数据。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产业协作研究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协作研究摘要:京津冀二市一省在地缘、物缘、人缘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产业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梯度性和互补性,这为三地的区域合作发展尤其是经济联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直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本文对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协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京津冀;产业协作;存在问题;解决思路自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进入后危机时代。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次危机几乎都可能带来一次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工的重新”洗牌”,形成新的产业、区域兴起的历史契机。
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问题,是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如何更好更快地实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我国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1年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相关战略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与思路。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直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
一、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1.缺乏统一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内协作机制建立缓慢,协调意识薄弱首先,多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由于现行行政区划阻隔,财政、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合作观念缺乏,导致京津冀区域内政府和企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不足,产业规划缺乏协调,三地在产业政策上均追求大而全,定位雷同。
尽管近年来随着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北京城市功能的转换,京津冀长期以来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发布时间:2021-11-14T08:36:44.541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20期7月中作者:郑秀敏[导读] 电子信息产业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中所明确的未来重点发展产业,产业协同发展需要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支柱性和基础性的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以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为主体,而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产业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支柱产业。
在京津京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的背景下,对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推动其走向协同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401051979051****7 郑秀敏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中所明确的未来重点发展产业,产业协同发展需要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支柱性和基础性的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以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为主体,而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产业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支柱产业。
在京津京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的背景下,对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推动其走向协同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中国所确定的未来积极发展的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系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提高中国经济运行质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之一,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1]。
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协同研究
京津冀区域电子商务协同研究1、京津冀电子商务现状分析2015年,中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实质发展期。
推进区域发展体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北京市是电子商务的一线发达城市,很多电子商务的龙头企业总部都在北京。
2015年北京消费中有80%来自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协同创新方面,北京电子发票的应用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仅京东一家企业的电子发票一项,一年的成本就可以节省3亿。
大兴区与河北廊坊市签署了《电子商务产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两地率先在电子商务产业实现了融合发展,共建京津冀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示范区。
未来将实现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在大兴,区域总部、物流仓储在廊坊的产业布局。
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2006年,国务院批准在天津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依托自贸试验区,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及相关国际组织的电子商务交流与合作,把综试区打造成京津冀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引擎和全国跨境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示范区、仓储物流中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
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天津东丽航空商务区、天津武清区等4个区域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试验区。
天津市要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开展网上营销,不断拓展网上营销渠道,大力推进电商产业化和生产基地电商化进程。
河北省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2015年河北电子商务发展蓝皮书指出,河北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不断深化,已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呈现七大特点:电商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顺利展开、电商园区加速布局、跨境电商开始起步、业务培训多层次展开、支撑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Vol. 31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09 ────────── 收稿日期:2009-03-24 作者简介:孙媛(1985-),女,河北唐山,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96-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竞合研究孙 媛(天津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摘 要:信息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通过深入分析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促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产业竞合 中图分类号: F 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4-0096-03IT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SUN Yuan(School of econom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al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ignal of modernization level and integral power in a country as well as an area. IT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t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IT industry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a and proposes coordination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Key words: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a; IT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一、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北京市的电子信息产业2006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为2 383亿元,实现34.66%的高增长率。
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赢利能力和出口能力得到了增强。
2006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为330.2亿元,利润总额为68.9亿元,利税总额为93.3亿元,分别实现的增长率为27.98%、49.78%、39.88%[1],增长率均创五年来历史最高水平。
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势能随着规模、增速和创效的提升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天津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天津市开发区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其综合实力的增强,规模的不断扩大,始终保持着比较快速的发展,增长速度一直居全市支柱产业前列,从产业总值来看,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到2007年总产值达到2 49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五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8%,2003-2006年的增长速度超过20%。
全行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07年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 230.9亿元,是2003年的2.5倍,五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7.6%,销售产值为2 324.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7%,实现利润总额77.8亿元。
产品出口势头强劲,近年来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04-2007年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交货值呈现上升的趋势,2007年达到1 487.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2]。
(三)河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2005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86.78亿元,是“九五”末的2.76倍,年平均增速22.51%;工业增加值完成71.01亿元,是“九五”末的2.79倍,年平均增速22.78%;实现利税26.35亿元,是“九五”末的3.1倍,年平均增速25-39%,出口创汇3.14亿美元,是“九五”末的5.36倍,年平均增速39.9%。
主要经济指标中,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三项指标年平均增速分别比“九五”期间提高8.45、6.24、9.17个百分点,其中2004-2005年主要经济经济指标创“九五”以来新高,增速均在30%以上[2]。
孙 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竞合研究-97-二、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竞合关系京津冀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各自有突出的特点,表明三地产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与此同时,由于各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层次分明,又为三地的产业合作创造了条件。
表1 2008年8月全国与京津冀地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关指标的比较企业单位(个)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千元)利润 (千元) 从业人员平均数(名) 全国 11 681 2 720 744 73689 103 980 6 269 869 北京 507 175 877 095 6 727 540 143 766 天津 357 114 532 192 4 337 132 141 523 河北1056 269 115278 35727 467由表1分析,京津两市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经济指标的差距不是很大。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头大有直逼北京之势,其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已远远超越北京达到49.6亿元,而北京仅仅达到0.59亿元[3]。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都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加大支持其发展的力度,北京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正在逐步优化投资环境,而天津也在将电子信息产业从现在的低成本优势向质量、品牌并重的优势方向改变,并将在移动通讯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软件测试和软件外包等领域培育新的优势,信息服务业将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这必然导致电子信息产业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2009年河北省将加大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计划将4 200万元重点支持通讯设备产业链、平板显示产业链、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及元器件与材料领域、电子应用产品及整机、信息产业基础平台等项目建设。
而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手机、通讯设备,这样可能会引起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招商引资竞争。
表2 2005年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 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利税 (亿元)北京 915.49 890.80 71.62天津 1 975.19 1 850.19 162.81河北186.78 166.13 26.35由表2可以看出,与北京、河北相比较,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
其制造业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综合经济效益位居国内第一位。
天津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三大行业的产值占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80%以上,其比重分别为54%、25%、7.4%,形成了以重点企业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这正是北京独有优势──科技力量雄厚的体现。
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级软件人才,近二分之一的高级系统集成人才,半数以上的半导体专家和五分之一左右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专家集聚在北京;北京的电子工业科技人员比例比全国约高2.2个百分点。
这些都促进北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是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处于高端位置的有效保证。
表3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产品比较优势产品北京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无线寻呼设备、微型计算机和软件、软件技术服务天津 手机、电子元器件、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和手机电池、汽车电子类零部件河北彩壳、单晶硅棒、单晶硅片、汽车电子安全气囊、液晶显示器件从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上看,北京硬件制造、软件制造与服务结构较为协调,基础性研发实力强于工程化研发,自主性高端产品所占比重较高;天津外资占绝对优势,内资弱小,研发实力中等,工程化技术研发强于基础性研发,硬件制造明显强于软件制造与服务,自主性高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河北省处于产业发育阶段,部分零部件有一定实力,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从电子信息产业的协作与竞争上看,相对于其他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内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分工要大于竞争,但竞争性不强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产业集群化发育滞后,活力与实力不足。
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梯度上看,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城市定位梯度、技术梯度、产业梯度和成本梯度,这是各地区形成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格局的内在动力[4]。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分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然产业结构和产业类型有些雷同,但形成了分层错位优势,同构但不同层次,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竞争并存的局面,有利于开展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议(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北京要强化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总部基地作用;天津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制造和物流基地功能;河北要加强服务、配套功能建设,改善环境,重点吸引国内外投资。
将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与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优势和河北省的低成本配套承接优势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三地“共赢”局面,从而营造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势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其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引擎作用,辐射带动区域振兴。
(二)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京津冀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合作首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第31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7月-98-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整合京津冀地区的存量资源,努力探索区域合作新机制和有效路径;其次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打破区域合作中的体制障碍,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要树立以开放促合作的理念,在发挥对外开放的优势的同时,三地相互开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加快形成政府、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协调互动格局,推动区域产业一体化,提升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
北京的新城市规划确定了向东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天津已经形成以滨海新区为主的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与北京正在开展积极的产业和科技的合作对接;河北省也要确立以廊坊为重点的京津合作策略,积极谋划接轨服务京津。
三地以共建京津塘高速公路产业带为载体,以打造京津软件产业共同体为突破口,加速区域要素资源流动,优化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京津冀都市圈对国内外(特别是跨国公司)信息产业资源的聚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