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修身”是管理者之本
大学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反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大学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反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个是儒家提出来的,首先明白儒家的思想是中庸积极用事的。
他们可以是那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提出这个也就是人要作到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需要走过的路程。
而且先后顺序不能改变,要平天下就要有治国的才能。
而才能当然包括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重要的还有自己的修养,所以有修身齐家。
这些的前提则是对世界有个正确或者是客观的认识这样提出了格物致知之说。
按照这样来修养,人的确会是很杰出优秀的人,对社会也有很大的助益。
这个问题很大,可以说很多的,这里提示一二出自《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被朱熹列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之首”。
朱熹认为《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大学”之义为“大人之学也”,是治国安邦的高深道理。
《大学》共十一章,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经”是基本的观点,“传”是对“经”的解释和论述。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围绕“仁政”阐述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实现这个根本目标,要经过八个方面的努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能有所遗弃,也不能有所跨越?“修身”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之间的逻辑顺序。
【知心小语】儒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选择离群索居是不可取的。
大学三纲、六证、八目
大学三纲、六证、八目1.三纲领:①明明德②亲民③止于至善。
2.“六证”是修行的次第: (六要素)①止②定③静④安⑤虑⑥得。
3.八目(八条目):①格物②致知③诚意④正心⑤修身⑥齐家⑦治国⑧平天下。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的时候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第八讲三纲六证八目的关系在讲《大学》的传文部分之前,我们先来归纳一下三纲、八目、六证的关系,不完全是古人的,也有我个人的理解。
首先得把修身单独拿出来,它是整个《大学》的核心,如果把它放到八目里面,就将它的重要性降低了,三纲、八目、六证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理不清楚了。
把修身单独拿出来之后,八目剩下前面四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这四个加起来就是修身。
修身怎么修?就是这四目,合起来,古人称格致诚正,就能达到“明明德”。
为什么叫三纲、八目?三纲就是三个纲领,八目是八个细目。
从写书的角度打个比方,三纲是章,八目是节。
“明明德”作为一章,下面四个节就是格、致、诚、正。
格致诚正才能做到“明明德”,这是“明明德”的方法。
修身也是为了“明明德”,或者说修身的第一步就是“明明德”。
具体的方法就是格致诚正。
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格致诚正不等于“明明德”,“明明德”的概念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还要大。
或者说,如果只做到这四目,很难直接达到“明明德”。
能做到“明明德”之后才能做到“亲民”,“明明德”实际是一个修炼方式,“亲民”是效果,是这种修炼方法的具体作用,修到“明明德”才能有“亲民”的效果,而达到“亲民”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理解的意义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理解的意义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诚实,端正心意,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具体释义: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2、致知,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3、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4、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5、修身,就是要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出自曾子《礼记·大学》,原文选段: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扩展资料《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
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
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学之道》是部编版⾼中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单元第四课的第⼆篇⽂章。
本篇课⽂节选⾃《礼记·⼤学》,围绕穷理、正⼼、修⾝、治⼈的根本原则,强调的是“修⾝为本”。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课⽂原⽂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
其本乱⽽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教案 【素养⽬标】 1.了解曾⼦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中重要的⽂⾔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
3.分析本⽂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意的基础上,探讨课⽂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情景导⼊ ⼩时候我们都听过“曾⼦杀猪教⼦”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母要以⾝作则,⾔⽽有信,真诚待⼈的道理。
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光来学习曾⼦的另外⼀篇著作《⼤学之道》。
⼆、⽂化常识 1.了解曾⼦ 曾⼦(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名参,字⼦舆,鲁国南武城(今⼭东平⾢,⼀说⼭东嘉祥)⼈。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家,孔⼦晚年弟⼦之⼀,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物,夏禹后代。
修己安人
[分享]孔子“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修己安人是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课题。
修己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安人是管理的目的。
孔子在《大学》里,提出了一个融修身、治国与知行于一体的简明公式。
即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孔子看来,管理的根本目标与规律,在于宣传弘扬光明的德性,并用这种德性去改造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修身养性,处于宁静和谐的状态中去追求善的境界。
这就是管理的目标,也即是“安人”。
这就是孔子的“三纲领”。
但是,我们怎么来达到这种管理的目标呢?那么,孔子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那就是“八条目”的方法。
他说古代那些圣明的人,当他们要想把自己光明的品德显彰于天下,以便去影响人民时,他们的方法是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但是,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呢,首先你得有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能力;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人,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的人,首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想要诚实自己意念的人,首先要取得一定的知识。
取得知识,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懂得事物的原理。
这里,孔子在表达“八条目”时,用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类推逻辑结构。
在这条八条目的逻辑结构中,“修身”是八条目的核心。
首先,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因为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
其次,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尽管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
孔子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只有知道怎样修养自己,才能知道怎样管理别人。
治人,治国,治天下都是“治已”即修身的外化与扩大。
这面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管理者应该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树立榜样,影响被管理的人,第二方面,是修养自己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很多思路、思想、知识和方法。
浅谈《大学》管理之道
浅谈《大学》管理之道摘要《大学》之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做人之道,也可以是管理之道。
因为管理也是一个管理者进行由内而外,由己到人的一系列心智和行为的活动过程。
以“修身”为界,前四者属于管理者的自我道德修养之道,即自我的内管理,后三者则是管理者对外管理行为。
外管理是以内管理为本的,故《大学》的管理之道是以修身为本。
关键词《大学》管理修身《大学》作为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了众多学识之人的追捧。
儒家也作为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学者更是紧扣时代的发展,不断传承和创新儒家哲学的精华思想。
由于儒家的伦理学不仅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从宏观上看,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也与儒家的伦理思想密不可分。
儒家的政治哲学,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均体现于它的实践伦理上,因此研究儒家思想毫无疑问是当今管理学界的一大热点,发掘儒家哲学的管理思想是有利于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管理现象及问题,尤其在中国特殊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大学》是中国“四书”之首,而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大基石,一句“治国平天下”引来的是无数君王政治家的青睐,而其中的道理更是折服了不少远见与睿智并存的管理者。
一、《大学》之道与管理《大学》无外乎“格物”“至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语。
为何说《大学》是“四书”之首,北宋的二程认为《大学》是“初入德学之门”的要籍。
因为它在第一章就明确指出了“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由己达人的行为与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发扬其内在的光明德性,当然这种德性是儒家所倡导的人性与心性,而后通过自身来影响别人,即“新民”的过程,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摘要】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集体主义的“家天下”文化,以重视“情感管理”,强调人本位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为主导。
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想成为“君子”即好的管理者,务必从这三方面进行由“内圣”到“外王”的修炼。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孔子修己安人文化孔子认为管理是个修己安人的过程。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儒家倡导“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到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再到对整个组织成员的管理,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修己安人的管理方式。
以“修己”作为出发点,进而推广到“安人”的目标,“修己”,契合儒家的“内圣”之道,指人的主体心性修养,道德、学识、能力方面的自我修养,当然以道德修养为重,这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
“安人”即所谓“外王”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己到推己及人,使人“安”,“安”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足状态,必须使人“安”才会达到管理之“和”。
《大学》把“内圣外王”具体化,提出“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发扬光大自身的德性,即推己及人,使人民弃旧从新,亦即以己之德教化百姓,就是达到仁的至高境界。
“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前五条是“内圣”即修己,后三条属“外王”即安人,“格物而后至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是最重要的核心,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三者是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浅谈修身之道对现代企业管理启示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管理纵横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41浅淡修身之道对现代企业管理启示孟 楠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000一、中国古代哲学家关于修身的阐述在孔子的思想中,自修对于个人而言非常重要,通过自修能够达到道德理想。
孔子认为修身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意思就是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使周围的人们安乐,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修养自己。
孔子的修身过程会使周围的人和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他的修身更多的强调在国家层面。
孔子还认为一个人想要修养自己必须通过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要付出行动,并且这种修身要贯穿个人的一生,不断的去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到达道德理想。
孟子认为修身活动的基础是养心,孟子曾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
孟子还说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古代的人不得志时修养自身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得志时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孟子的修身之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对自己进行反省,进行自我批评,遇事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问自己。
总而言之,孟子认为修身就是“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
孟子认为大家都能修身,天下就可以得以太平。
《大学》开篇就说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要回归向善的本性,强调个人要修身的重要性,个人要推己及人,用个人的力量去影响他人,使每个人都善良并保持不变。
这句话是《大学》对修身的论述。
《大学》中还说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修身的具体方式。
这八个修身的具体方式由内到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由个人到国家,涉及了各个层面的修身。
荀子曾经也说过“君子养心,莫过于诚”。
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培养自己的品德,最关键的在于真诚。
荀子还说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朱子论《大学》“八条目”之关系
朱子论《大学》“八条目”之关系朱熹论《大学》“八条目”之关系有三个要点。
其一,“格物为先”,即八条目必须以格物为前提,格物最为重要。
其二,“各有工夫”,即八条目不能相互取代,而是各自作为工夫之一。
其三,“敬贯始终”,即八条目作为已发时的工夫,必须始终以作为未发时的敬为前提。
朱子之所以如此界定八条目的关系,与其从实在论的角度及以气论心的角度有必然的联系。
在《大学》诠释史上,朱子与阳明的诠释一样具有诠释范例的重要意义。
标签:朱子;《大学》;八条目;格物;工夫;敬在《大学》诠释史上,朱子的《大学》诠释,与阳明的诠释一样具有诠释范例的重要意义。
从义理的展开来看,朱子以三纲领、八条目来统摄经传。
一、“格物为先”:八条目以格物为前提朱子对《大学》“八条目”的诠释,存在着强调格物的现象。
他认为《大学》一书,要紧只在格物须是先致知、格物,方始得。
人莫不有知,但不能致知耳。
致其知者,自里面看出,推到无穷尽处;自外面看如来,推到无去处;方始得了,意方可诚。
致知、格物是源头工夫。
看来知至便自心正,不用诚意两字也得。
此处引文似乎将格物与致知等同,这的确是朱子论格物、致知的特殊处。
所谓格物,指的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基于朱子对格物致知的以上理解,那么他强调致知方能诚意,实际上就是格物方能诚意;格物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朱子何以如此重视格物呢?这是由他将格物视为其他条目的逻辑前提决定的,即“格物为先”的内涵。
朱子的这一理解,与《大学》所内含的八条目关系有关。
《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陈来认为由“欲……先……”“……而后……”可以得知,八条目最终当以格物为前提;处于中间的条目,当以前一条目为前提,又是后一条目的基础。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提倡的四种修身治国的原则。
这些原则的思想核心是通过自我修养和行为准则的培养,来达到个人身心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些原则可以用来指导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的和睦相处、国家的管理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
《论语》中有关《格物致知》的原文并不多,但其中的《述而》、《学而》等篇章中,都反映了孔子关于追求真理、推求事理、培养智慧的思想。
《述而》中的一句话:“致学勤于中,切思其义,毋丧其志。
”(《述而》4),强调了要用心去学习和思考,不要放弃学习的决心。
《学而》中的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19),则是要求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积累知识和不断更新思维。
《诚意正心》是指要坚持真诚和正直的态度以及积极向善的心态。
《论语》中的《为政》、《子罕》等篇章中有关“诚”和“正”的论述。
《为政》中的一句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为政》3),强调了君子要以德治国,要有正义的行为和政策。
《子罕》中的一句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以恕己于人也,一则以让。
”(《子罕》18),则强调了要以宽容和谦让的态度对待他人,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修身齐家》是指个人要修养自身,并在家庭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论语》中的《学而》、《为政》、《述而》等篇章中都有关于修身齐家的论述。
《学而》中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学而》1),强调了孝悌的道德观念,要孝敬父母和敬重兄长。
《为政》中的一句话:“修己以敬。
”(《为政》1),指出修身的目的是要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述而》中的一句话:“有教无类。
”(《述而》5),强调了要教育所有的学生,并不分贵贱贵族贱民。
《治国平天下》是指以仁爱治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论语》中的《为政》、《子罕》等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论述。
《为政》中的一句话:“治人以政,齐人以德。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漫谈中国组织领导者修炼成长五步曲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的功夫。
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为管理者外发的事业完成,便是第二纲领“亲民”的发扬。
而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表示每一阶段调整得恰到好处的状态,即系第三纲领“止于至善”的境界原文: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
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
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
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
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好。
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漫谈中国组织领导者修炼成长五步曲第一部分引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实可谓人类世界之文化奇观。
在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虽然儒道释三家呈现出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的大趋势,但时至今天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仍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文化,欧风美雨的输入和影响与对比,并没有改变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坚持的儒家文化的内在核心价值观。
又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帝国,其间虽经过多次巨大战乱,但各民族内心均倾向于统一文化、国家和思想。
为了完成此艰巨任务,中国历来都尤其迫切地需要优异、卓越的政治家、国家领导者。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中有一门学问,是别的民族和国家研究不多或研究不透,但在我中国却是历代重要思想家最用力研究和抓紧不放的重点学科-----那就是王道、霸道或者说帝王学说,即研究和启示人们如何成为合格和优秀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学说。
多少中国历史豪杰,遵循帝王之师的训导,最终成功地以帝王或帝王之师的身份出现在泱泱历史长河。
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
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意不自欺,贝忧、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
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
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 ,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
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
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相关链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7、《大学》的核心精神:修身为本
《大学》的核心精神:修身为本苏明前言:“修身”是儒家人生哲学《大学》中八大德目之一,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其所阐发的文理乃是系统地论述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核心是修身,以修身为本。
《大学》提出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者为内明之修,即关于自身的认知;后四者为外明之修,即对社会规范与道德的认识和践行,二者结合说明了内外兼修之道。
因此,“修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诚意正心”,另一方面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在八目中可以称得上是上述两个方面契合的环节和通达的桥梁,也就是说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于培养极高的道德修养,《大学》在此将个人的修身与社会的发展融二为一的思想正是《大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一、性善论为修身的立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儒家文化是强调“修身”的文化,儒家的修身思想底蕴相当深厚,内容十分丰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儒家修身思想是以人性理论作为其立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的。
所谓修身,就是修养自身的本性。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性在此指的是天性,也就是心,道德本心,它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所以,人的本心是纯粹至善的,不存在“恶”的问题,正如孟子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就下也,人无不有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人性善的本质是先天的,与天俱来的,孟子从性善论指出人应加强后天修养使先天的善性得以扩充和发挥,这就必须要下一番诚意的功夫,因为诚意就是向善。
《大学》曰:“所谓诚意者,毋身欺也”,是说去恶向善,不自我欺骗。
再说“诚”本身就是天道的本质,是真实无妄的存在。
天道之已然便是人道之应然。
所以“思诚者,人之道也”,强调人道要时时刻刻以诚为念,思行天道之诚以奉人,把天道至善价值源头根植在人的本性之中,通过人的修养和实践以体证达到终极的形上境界,使人性与天道合而为一,这便是“诚意”的胜义所在。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源自《论语·雍也篇》孔子的一句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术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学理念。
这句话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体现,体现出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治学立身的理念。
一、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一句中的“格物”指的是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探究,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致知”则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和掌握。
1. 在知识的积累方面,格物致知要求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才能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 在思维的拓展方面,格物致知要求我们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展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3. 在实践的探索方面,格物致知要求我们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突破自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强调的是在为人处事中,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和端正的心态,坚守道义,始终保持良好的品德和态度,用诚恳的心态对待他人和事物。
1. 在为人处事中,诚意正心要求我们要保持真诚,言行一致,做到诚实守信,善待他人,以诚相待。
只有通过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事物,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2. 在修身养性方面,诚意正心要求我们要修正自己的态度和举止,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保持必要的忍让和宽容,做到诚实守信,坚守道德底线。
3.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诚意正心要求我们要坦诚相待,真心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到以诚待人,以信对事,不苟言笑。
三、修身齐家“修身齐家”指的是通过潜心修身和整顿家风,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家庭得到和睦稳固,成为社会中的良好一员。
1. 在个人修养方面,修身齐家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自身品行的培养和修炼。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摘自《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经典思想,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
对现在的生活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格物、致知:追求事物的真理,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创新的观点对工作进行研究,简言之,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品德、有良好的家庭美德。
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太过于庞大,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是国治天下平的基本要素,是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职业道德是员工工作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格物致知,穷尽事物的真理,用创新的思维看待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做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广泛涉猎、深入研究,将工作中的原理不断总结、提炼,升华为理性知识。
社会公德是每位公民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而意诚心正的前提正是格物致知,做好本职工作。
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基本原则,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
家庭美德是每位员工在家庭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齐家的基础。
简言之,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社会公德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条件。
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基本原则,形成良好的家庭美德。
当我们都能做到格物致知、意诚心正的时候,修身、齐家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单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不再是一个虚无的目标。
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以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全面提升个人基本素质,做到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在生产、工作、学习以及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在各个方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文言知识点整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言知识点
词类活用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使动用法:正,使……端正;诚,使……诚实
自贼者也 名词作动词,伤害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使动用法,使...安定
文言知识点 一词多义——“明”
在明明德 在明明德 春和景明 柳暗花明又一村 名实已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吾未见其明也 绕船月明江水寒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 明以教我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侧隐之心 ”举例论证,展开了进
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 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
“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文言知识点 理解性默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今义:家庭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古义: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另提一事
致知在格物
古义:推究
今义:规格、格式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古义:伤害
今义:偷东西的人
文言知识点 文言句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名词,规律、道理 说 取道 道路 风尚 才艺或道德 真理 路程 道理,规律 道义 原因
文言知识点 一词多义——“本”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之谓失其本心 抑本其成败之迹 必固其根本 若止印二三本 性本爱丘山
根本 本来的,原来的 推究,考察 草木的根 书册的计量单位 本来,原本
文言知识点 一词多义——“安”
的句子是“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
文言知识点 理解性默写——《大学之道》
9.《大学之道》中,论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 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意念才能真诚的句子是
传习录(王阳明先生)
传习录(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卷上徐爱引言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
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
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
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
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桌取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
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
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
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或先怀忽易愤之心,而远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
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
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
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以下门人徐爱录。
【1】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
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
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
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
然非『亲』字义。
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
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如保赤子』。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
皆是『亲』字意。
『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
亲之即仁之也。
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
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
『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
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便是『明明德』。
『安百姓』便是『亲民』。
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
说新民便觉偏了」。
【2】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经典语句赏析与选择题等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经典语句赏析与选择题等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考点:1.经典语句赏析2.根据语境默写3.选择题4.课内阅读题【考点解读】第1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问题1 《大学之道》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段连用五个“后”有何作用?答案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词语作用的能力。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
“知止而后定”,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也就是志向、目标,知道了目标所在才能坚定不移。
“定而后有静”,静,谓心不妄动。
有了志向并且坚定不移,就会镇静不烦躁。
“静而后能安”,能不动其心则随其所处而安。
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就不会有杂念、不会焦躁,没有杂念、不焦躁,人就会安,安静、安逸、安和。
“安而后能虑”,能安则事物之来从容审处而能虑矣。
我们都知道,越是焦躁不安越无法把事情做好,在忙乱之中还能做好事的人,一般会被评价为冷静从容。
不安是无法虑的。
“虑而后能得”,得,得其所止。
虑是什么?从容审处、处事精详。
从“知止”到“能得”,层层推进,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
问题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谈谈你对《礼记》中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枝末的关系。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的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