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怎么会有声音
幼儿园科学探究生活中的声音教案 科学教案
主题:幼儿园科学探究生活中的声音教案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是让幼儿通过亲身探究,初步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并初步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1.2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帮助幼儿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1.3 教学难点◆ 如何简单易懂地向幼儿解释声音产生的原理◆ 如何让幼儿通过感官接受声音的作用二、教学过程2.1 热身游戏在课前准备几款适合幼儿的热身游戏,比如“找音源”、“模仿动物叫声”等。
通过这些游戏,引发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和兴趣。
2.2 活动一: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乐器,如小小的铃铛、木鱼等。
◆ 让幼儿分别摇动这些乐器,并让他们观察到不同材质的乐器产生的声音的不同之处。
◆ 通过观察和摸索,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2.3 活动二: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 让幼儿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周围的声音,比如风声、鸟叫声等。
◆ 让幼儿发表对这些声音的感受,引导他们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实际探究,初步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并感受到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延伸活动◆ 可以邀请幼儿家长一同参与声音探究活动,为教学活动增添更多亲子互动的乐趣。
◆ 可以组织幼儿们去参观音乐学校,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进一步加深对声音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声音产生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有了感性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的这些知识,可以进行一些延伸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更深入地体验和学习声音的奥妙。
5.1 实地探访音乐厂家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同参观当地的音乐乐器制造厂家,让他们亲眼见到乐器是如何被制作的,并且在厂家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去制作简单的乐器,如夹板琴、小木琴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乐器的声音产生过程和原理,更深刻地理解声音的本质。
中班科学教案《声音》及教学反思供借鉴
中班科学教案《声音》及教学反思供借鉴
一、教案概述
1.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节课主要介绍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实验和游戏引导学生感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培养学生对声音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2 适用对象
中班幼儿
1.3 教学时间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2.1 导入
1.利用声音资源,如发出不同乐器声音或动物叫声,请学生尽可能多地
辨认。
2.2 活动一:探索声音的产生
1.给学生展示简单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并让学生发出声音,讨论
声音的产生。
2.3 活动二:探索声音的传播
1.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使用各种材料,如铁器、玻璃器皿等,发出声
音并观察声音的传播。
2.4 活动三:实验探究声音传播
1.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用纸张、布料等材料做简易噪音遮挡实验,观
察声音传播受到材料隔断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
3.1 教学亮点
1.通过丰富的声音资源和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探索欲
望。
2.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2 教学改进
1.可在课堂中增加更多生活中的声音案例,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声音的应
用和意义。
2.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和认识,提升课堂氛围。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培养了对声音的
观察和探索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加强对声音教学的设计和改进,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水平。
以上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教师们在中班科学教学中借鉴参考,希望能为教学实
践提供有益启示。
幼儿园中班教案《声音》科学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声音?科学教案活动目标:1.对生活中的声音感兴趣,了解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
2.主动探究瓶子里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
3.体验探索声音秘密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小篓子、装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币、米粒、蚕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个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硬币、米粒、蚕豆等物品,对生活中各种声音感兴趣,玩过让纸发出声音的游戏。
活动过程:一、用不翻开瓶盖的方法寻找空瓶(听音游戏——找空瓶)。
1、老师的每个篓子里都有4个口香糖瓶,其中有一个是空的,你有什么方法把空瓶找出来呢?教师出示装有4个瓶子的篓子,请幼儿想想、说说找出其中一个空瓶的方法。
2、如果不能翻开瓶盖,你会想什么方法呢?教师在幼儿讨论的根底上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篓子,要求用不翻开瓶盖的方法找出空瓶。
环节自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在吃瓶装或杯装食物时,有的习惯翻开瓶盖检查里面的食物有没有吃完,有的那么会摇一摇瓶子听一听,于是我将观察到的这一生活细节用在了第一环节中,意在激发孩子回忆、运用已有经验。
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空瓶发出声音(发音游戏——玩空瓶。
)1、小朋友真聪明,用摇一摇、听声音的方法找到了空瓶。
下面请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方法让它不装东西也能发出声音,看谁想的方法多。
教师鼓励幼儿想出、玩出多种让空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2、你是怎么玩的?还有不同的玩法吗?请局部幼儿示范刚刚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不同玩法。
小结语: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让空瓶发出声音的方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会儿。
环节自评:基于第一环节的尝试,孩子拿到空瓶后的直接认知经验就是瓶子装了东西摇后就会有声音。
我利用孩子们已有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具有“悬念〞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孩子通过屡次尝试发现了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各种方法,引导孩子在已有经验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识即:瓶子与任何物体碰撞以后就会发出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一、活动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制造声音,并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教具: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小鼓、口琴等。
2.实验材料:小石子、玻璃杯、水、纸筒等。
3.教学辅助工具:录音机、音箱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存在,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2.探索声音的来源:教师出示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尝试发出声音。
引导幼儿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制造声音: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制造声音,如敲击、摩擦、吹奏等。
让幼儿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声音?”4.探索声音的传播:教师进行简单的声音传播实验,如将小石子放入玻璃杯中,让幼儿听到声音的变化。
引导幼儿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5.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强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声音的奇妙世界,如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制造声音等。
2.环境创设: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声音角”,提供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探索。
3.主题活动:开展以“奇妙的声音”为主题的科学活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声音的奥秘。
五、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究过程,评估他们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程度。
3.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和记录,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4.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声音探索情况,促进家园共育。
六、注意事项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或易碎的物品。
2.在引导幼儿探索声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声音的秘密》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声音的秘密》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够:•了解声音是由震动传播而来的,探索声音的原理;•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方式;•观察和感知不同声音的特点,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度。
2. 教学准备•声音盒子、鸣响的玩具、铃铛等发声工具;•白板、黑板或投影仪以呈现教学内容;•幼儿喜欢的音乐和声音资源;•播放器。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老师和幼儿在教室中做游戏,用不同的发声工具发出声音,让幼儿猜猜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2.让幼儿观察身边的环境,思考哪些事物可以产生声音。
步骤二:探索声音的产生(20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风车的图案,并将风车的叶子制成纸质模型。
2.老师将风车模型放在风扇前方,吹动风扇,观察风车叶子的转动情况。
3.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风扇的风可以使风车叶子转动。
4.老师介绍声音是由震动传播而来的,类比风车的转动,引导幼儿认识到声音是由震动造成的。
步骤三:探索声音的传播方式(25分钟)1.老师让幼儿围成一个小圈,讲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老师在班级中的不同位置发出声音,让幼儿观察声音传播的路径。
3.老师清楚地讲解声音传播的方式,例如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
4.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并标记几个位置,让幼儿思考声音是否也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5.老师用手掌捂住耳朵,让幼儿观察声音传播的不同。
步骤四:感知不同声音的特点(20分钟)1.老师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让幼儿观察和聆听。
2.老师引导幼儿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例如高低、响亮与柔和等。
3.老师和幼儿一起模仿不同声音,加深对声音特点的理解。
步骤五:认知反思(10分钟)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问答。
2.老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探索声音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4. 教学延伸1.在课后继续探索声音的传播方式,可以带幼儿到室外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身体都会响》教案设计
参考范本【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身体都会响》教案设计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我的身体都会响活动目标: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玩出不同的声音,并能组合成一段好听的音乐。
2.乐意通过演示、讲述的方法与同伴交流自己探索的结果,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生活中的物品,节奏卡,橡皮筋和各种盒子。
活动过程:一、尝试让身体发出声音,激发探索的兴趣。
幼儿闭眼睛,教师捻指,幼儿猜测。
提问: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身体哪个部位发出来的,是怎么发出来的,你还有什么方法让手发出声音。
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
提问:你身体的其他部位能发出声音吗,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你来试一试。
音乐游戏《我的身体都会响》让我们把身体上好听的声音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吧。
××××|××|师:我的小脚幼儿:踏踏小结:原来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会发出声音,有的还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真有趣。
二、尝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感知声音的不同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幼儿辨认提问: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物品,看看都有什么?幼儿自由尝试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一边探索物体发声的方法,一边倾听声音的不同。
师:请你想办法让这些物品发出好听的声音,并仔细听他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集中交流提问:你用什么物品发出声音?发出怎么样的声音?你使用了什么方法?还能用什么不同的方法吗?音乐游戏:传递声音幼儿选定一样会发声的物品,以××|××|的节奏传递声音。
三、尝试让橡皮筋发出不同的声音,拓展幼儿的经验幼儿尝试让橡皮筋发出声音提问:一个盒子,一根皮筋,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音乐游戏:音乐小火车(1)幼儿集体练习出示节奏卡××|××|×××|×××|×××|×××|××|×0|(2)幼儿分组练习幼儿自由分组,选定一个喜欢的节奏练习(3)进行音乐游戏每个小组为一节车厢,弹一个节奏型,用自己的方式让橡皮筋发出相应节奏的音乐,练成一首好听的节奏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奇妙的声音世界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奇妙的声音世界探索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将会从身边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其中,声音实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因为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但往往被我们忽视的一种形式。
本文将从简单的声音现象出发,逐步探索声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声音的奇妙世界。
1. 声音的来源让我们从声音的产生开始。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振动,形成了声波。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展示这一现象,比如利用各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来创造不同的声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2. 声音的传播接下来,我们可以探讨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声音是通过空气中的分子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跟着振动,将声波传播到周围。
通过实验,比如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说话,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和原理。
3. 声音的特性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讨声音的一些特性,比如音高、音量和音色等。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利用不同长度和材料的管子做成简易的乐器,让孩子们听到不同音高和音色的声音,帮助他们感受声音的特性。
4. 声音的应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比如声纳的原理、声音在通讯中的应用等,让孩子们明白声音不仅仅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
总结通过这些实验和讨论,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奇妙世界。
不仅能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凡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
作者观点作为幼儿园的科学老师,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声音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声音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主题,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在幼儿园科学实验课上,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让孩子们在享受乐趣的对科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教案《声音》科学教案(精选)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观察学生的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 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正确操作 实验器材等,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知 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提问
测试
通过定期进行小测验或作业,教师可 以检测学生对声音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他们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 相关概念的理解情况,以及他们是否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反馈方式
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测试结果,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指 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声音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鼓励和激励学生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激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
03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教师播放各种声音,如动物的叫声、乐器的演奏声等,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声音的来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讲解新课
总结词:知识传授
详细描述: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如振动产生声音)、传 播方式(如声波传播)以及声音的变化(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使学生对声音有更深入的了 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声 音》科学教案(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步骤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 播。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好听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好玩的声音》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能够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声音特点的分辨。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会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鼓、铃铛、尺子、小木棒等。
学具:小纸杯、橡皮筋、小木棒、棉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音响、话筒等教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敲击鼓、摇铃铛,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产生。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敲击鼓、摇铃铛等动作,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教师用小纸杯、橡皮筋等学具,让幼儿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教具,观察并描述它的声音特点。
(2)让幼儿用学具进行实践,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声音进行生活。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传播3. 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1)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低沉、持续(2)鸟叫声:清脆、多变2. 作业要求:观察仔细,描述准确,画作具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利用声音进行交流,如制作简单的电话机等。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声音的来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
PART 04
动物世界的声音奥秘
REPORTING
动物发声器官简介
喉部发声
动物通过振动喉部声带产 生声音,如犬吠、猫叫等。
鼻腔共鸣
部分动物能够通过鼻腔产 生共鸣,改变声音的音调 和音色,如大象的长鼻音 响。
口腔调节
动物通过调节口腔形状和 大小,改变声音的共振特 性,如鸟类的鸣唱。
动物声音模仿游戏
让孩子模仿不同的声音,如动 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并 让家长猜一猜是哪种声音。
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声音 的科学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 加深对声音的理解。
下节课预告及准备事项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 《奇妙的光》,探索 光的奥秘。
提醒孩子注意实验安 全,避免将手电筒直 射眼睛或长时间照射 同一物体。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准 备手电筒、镜子、彩 色玻璃纸等实验材料。
2. 用细线将气球口扎紧,确保不漏气。
实验三:气球爆炸与声音传播
3. 将气球悬挂起来,远离人群和易碎物品。
4. 用胶带将气球固定好,然后迅速剪断细线,让气球爆炸。
实验原理:气球爆炸时,空气迅速膨胀并冲破气球皮,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声音。这个声音通 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被我们听到。同时,这个实验也展示了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过程。
0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变化,培养对 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 变化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简单的实验器材 进行声音实验,观察和分 析实验结果。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 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教具
音叉、小鼓、喇叭、纸杯电话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怎么会有声音范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怎么会有声音范文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名称:科学——怎么会有声音活动目标:1、使幼儿获取震动物体会产生声音的具体经验,知道不同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各不同。
2、教育幼儿注意保护听力,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3、教会幼儿分辨不同物体德尔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能震动并产生声音的物体:橡皮筋、纸、等。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能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哪里来的?(汽车喇叭、风声、鸟叫声、琴声、讲话声等)那小朋友,我们自己能不能发出一些声音来呢?你能够发出什么声音来?(拍手声、跺脚声、口哨声…)二、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怎么会有声音呢?(幼儿讨论、猜测)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你用桌子上的东西怎么能发出声音?知道幼儿用各种材料发出声音,如用手轻轻拨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动纸张等。
你们发出了什么声音?你们在做试验的时候还发现了身?(有东西动就会有声音)请你们再来试一试,看看声音出来的时候,还会产生什么现象?(振动现象)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并感知物体的振动,可用手轻轻触放在物体上(打击大鼓)刚才你们把手放到鼓上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有振动的感觉,鼓不振动,声音也就会停止。
)幼儿表达、讨论。
三、引导幼儿探索自己讲话的声音。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有东西在振动而产生的呢?(是的)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哪里在振动的呢?(喉部声带)引导幼儿讨论并做发声试验,启发幼儿把手放到喉部感知声带的振动。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在振动的物体的时候,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如果听到了很响的、很刺耳的声音时应该怎样做?(捂住耳朵,保护好耳朵。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主题:探索科学中的奇妙声音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2.探索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的差异。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资源:1.扬声器或扩音器2.不同材质的物体(例如金属、玻璃、塑料、木头等)3.实验工具(例如吹风机、玻璃棒、打火机、弦线等)4.录音设备(例如手机或录音机)5.制作的声音示意图和教学卡片教学过程:引入:1.启发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探索声音的产生:1.分组实验:每组学生拿到不同材质的物体(例如金属、玻璃、塑料、木头等),探索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时,产生的声音有何不同。
2.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等特征。
3.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思考声音的产生差异的原因。
探索声音的传播:1.给每个小组一段细长的弦线,并告诉学生如何制造声音。
2.学生使用细长的弦线制作简易乐器,例如弦琴和弹拨琴。
3.学生用手指轻轻扰动细长弦线,观察并记录声音的变化。
4.让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是如何通过细长弦线传递的。
5.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材质和张力的弦线,观察和实验声音的变化,以探索声音传播的原理。
应用与总结:1.学生使用扬声器或扩音器,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其上,观察声音的变化。
2.学生使用吹风机或其他工具制造风声,观察声音的传播。
3.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并制作声音示意图和教学卡片。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实验结果记录的质量。
2.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展示的方式,分享他们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3.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纠正错误并巩固正确的概念。
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尝试探索其他声音现象,例如回声、共鸣等。
2.学生可以研究音乐中的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并尝试制作自己的乐器。
3.学生可以收集和分享有趣的声音现象和故事,以拓展他们对声音的认识。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观察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噪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控制声源
从声源处采取措施,降低 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阻断传播途径
采用隔音、吸音等材料, 阻断噪音的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
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 护用品,减少噪音对听力 的损害。
保护耳朵,远离噪音污染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 音环境中。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听力 问题。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耳塞、耳罩等。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 越小,响度越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由声源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不同的声源发出相 同音调的声音,其音色也可能不同。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04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 是收集声音并引导其进入中耳
。
中耳
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等结 构,主要作用是将声音放大并
声音的表现
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和 绘画等方式表现对声音的 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 表达和沟通能力。
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幼儿感知声音在生活 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他 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 和变化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 索声音,并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发现。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 教案奇妙的声音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声音基础知识 • 奇妙的声音实验 •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声音与环境保护 • 课程总结与延伸活动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REPORTING
幼儿园科学教案:声音 幼儿园科学教学
主题:幼儿园科学教学之声音教案1.引言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声音是一个重要和基础的内容。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然科学观念,培养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设计一份科学教案,帮助幼儿认识声音,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2.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声音的概念,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声音的概念为了让幼儿对声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引导幼儿感知声音,并向幼儿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听觉感知和实物观察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概念。
4.声音的产生通过实验或观察,让幼儿探究声音的产生规律。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实验活动,比如敲击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易乐器,或者用橡皮筋和纸板制作响器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总结声音的产生规律。
5.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和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
可以设计一些声音传播的实验,比如利用硬纸板和纸板筒模拟声音的传播路径,或者利用手持响器站成一条直线模拟声音的传播等,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游戏的形式感知声音的传播规律。
6.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概念,探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这不仅帮助幼儿建立了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念,培养了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还为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拓展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设计更多的声音教学活动。
比如组织幼儿前往音乐室参观,让幼儿感知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或者组织幼儿参与声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声音的传播规律等,从而加深幼儿对声音的认识。
8.结语声音教学是幼儿园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科学的声音教案,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声音,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为幼儿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科学教学,为幼儿打开一扇奇妙的科学之窗。
9. 声音教学的延伸在幼儿园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延伸教学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声音的理解和认识。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声音的高低和响度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声音的高低和响度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了解和探索声音的高低和响度是一项有趣的科学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他们可以培养对声音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实验和游戏来帮助孩子们感受和认识声音的高低和响度。
首先,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个声音的分类游戏。
为此,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的声音源,例如敲打锅铲、吹响口哨、拍手等。
然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听每个声音,并让他们分辨出声音的高低音调。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觉能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索声音的响度。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易莱恩管(Y-shaped tube)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在易莱恩管的一端放入一个发声装置,如鸣笛。
然后,我们需要嘴封住另一端,并与孩子们一起吹气。
当他们吹气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液体在易莱恩管中的变化来感受到声音的响度。
当气流越强大时,液体在管中上升的距离就越高,这意味着声音的响度越高。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声音响度的概念。
除了实验,我们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高低和响度。
比如,我们可以播放一段歌曲,然后让孩子们用手势来表示歌曲的高低。
他们可以举起双手来表示高音,而将手放在胸口来表示低音。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声音的高低,还可以将其与具体的动作联系起来,加深他们对声音的理解。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乐器来拓展孩子们对声音高低和响度的认识。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小型乐器,如鸣琴、小号等,让他们用手指或嘴唇演奏这些乐器。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了解不同乐器发出的高低声音,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力度来感受声音的响度。
在这个科学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和探索声音的高低和响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2.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
3.观察和描述声音对物体的影响。
4.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磁带录音机或其他声音录放设备2.多样化的声音资源(如自然声音、乐器声音、动物声音等)3.多种材料制作的乐器(如铃铛、鼓、木琴等)4.白板或黑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5.学生纸和铅笔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平时所听到的声音和声音的来源,鼓励他们主动发言。
•通过播放几段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尝试识别并说出录音的来源。
2. 声音的来源(20分钟)•利用录音机或其他声音设备播放多样化的声音资源,给学生展示不同声音的来源。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方式,例如声音的起源点和传播路径。
•让学生互动参与,讨论不同声音的特点和来源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3. 分辨声音(30分钟)•将准备好的乐器和其他材料分发给学生。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探索乐器和其他材料产生的声音。
•鼓励学生对比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并用语言描述不同声音的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声音产生原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4. 实验探究(30分钟)•提供若干物体和工具,例如弹簧、铃铛、扳手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不同物体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工具对声音有何影响等。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物体和工具的变化对声音的影响,记录实验结果,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方式,以及不同物体对声音的影响。
•进一步鼓励学生思考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带上家里的乐器或其他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进行班级交流,分享不同的声音和乐器知识。
2.邀请音乐老师或音乐爱好者来班级进行声音和乐器的表演,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体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我的身体都会响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我的身体都会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的身体》,详细内容为“我的身体都会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声音,培养他们观察、探索和表达身体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并能说出身体各部位会发出声音的原因。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身体各部位的声音。
3. 培养幼儿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各部位发出声音的原理。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身体各部位的声音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卡片、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镜子、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做“我的身体会响”律动,让幼儿感受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等形式,讲解身体各部位发出声音的原理,如心跳、呼吸、肚子饿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身体声音,并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身体各部位的声音。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身体都会响》2. 板书内容:身体部位:心脏、肺、肚子、关节等声音原理:心跳、呼吸、饥饿、活动等健康提示: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健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身体声音日记》请幼儿用画笔和文字记录自己一天中观察到的身体声音,并分享给家人。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记录心跳、呼吸、肚子饿等身体声音,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让幼儿理解身体各部位发出声音的原理”。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我的身体声音日记》。
一、教学目标解析为了让幼儿理解身体各部位发出声音的原理,我们需要将复杂的生理学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和形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声音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声音的秘密》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培养幼儿观察、探究、比较、归纳的能力;3. 让幼儿体验声音的特征,理解声音由高低、强弱和长短组成。
教具准备:1. 床铃、铃桶、拍子;2. 不同材质的物品,如金属、塑料、木头、橡胶等;3. 一个空玻璃瓶和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4. CD机、音乐光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利用床铃、铃桶和拍子等乐器,进行一段音乐表演,吸引幼儿注意。
2. 提问:你们知道音乐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导幼儿思考音乐是通过什么产生的)二、展示实验(15分钟)1. 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和材质。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摸起来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思考材质对物品的声音产生有影响)3. 让幼儿用拍子敲击这些物品,观察并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
4. 引导幼儿总结:同样大小的物品,不同材质的物品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三、探究声音的形成(20分钟)1. 准备一个空玻璃瓶和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
2. 让幼儿用手指敲击两个玻璃瓶,观察并比较两者发出的声音。
3. 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装满水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和空玻璃瓶不同呢?4. 通过实验让幼儿体验到:空气的振动会产生声音,水的振动也会产生声音。
四、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20分钟)1. 播放不同音调、音量和节奏的音乐,让幼儿用手指比较音乐的高低、强弱和长短。
2. 引导幼儿发现:音调高的声音是由快速的振动产生的,音调低的声音是由慢速的振动产生的;音量大的声音是由振动幅度大的物体产生的,音量小的声音是由振动幅度小的物体产生的;长音是由长时间的振动产生的,短音是由短时间的振动产生的。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请幼儿模仿钟声、汽车喇叭、鸟鸣等不同声音。
2. 制作简易乐器,让幼儿自由演奏。
3. 观察实验:在空气中挥动手,然后将手沾湿后再挥动,观察并比较两种情况下是否有声音的区别。
关于幼儿园中班教案探索动物的声音
关于幼儿园中班教案探索动物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探索动物的声音在幼儿园中,学习自然科学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探索自然界使得幼儿形成更为全面的视角。
本文将针对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探索动物的声音,设计相应的教案。
一、目标与重点1.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一些动物的声音,并加深对于动物的认知,增强幼儿对于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重点:让幼儿认知到动物声音的多样性。
二、活动设计1.引入(5分钟)让老师播放一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录音,比如猫的“喵喵叫”,狗的“汪汪叫”等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声音的来源,并与动物的图像相对应。
2.发现与认知(10分钟)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播放器,让孩子们自由地听取动物声音,并在试图识别出声音对应的动物。
老师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们认为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这个声音让你们想起了什么?” 等等。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他们听到的声音,以及自己对于声音的感受。
3.制作相关图示(20分钟)让幼儿自由发挥,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动物形象和声音,或许会有一些创意的作品等待展示。
4.概括与总结(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分享出自己学到的声音及其来源。
这个环节为老师提供了另外一个了解孩子们学习成果的机会。
三、教具准备播放器、动物声音录音、纸、颜料笔四、总结设计课程的过程中,竭力照顾每个幼儿的思想移情和知觉体验,这是幼儿教学的重点。
通过识别声音,孩子们在寻求“同样的声音”的同时,也在寻找各自的思想异同。
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方式,它不仅需要指导学生获得适当的技能,更需要提供创造性表现的机会。
本计划是一种向学生展示他们可以发现自己并创造性地思考和表达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怎么会有声音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名称:科学——怎么会有声音
活动目标:1、使幼儿获取震动物体会产生声音的具体经验,知道
不同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各不同。
2、教育幼儿注意保护听力,激发幼
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3、教会幼儿分辨不同物体德尔声音,发展幼儿听
觉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能震动并产生声音的物体:橡皮筋、纸、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能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哪里来的?(汽车喇叭、风声、鸟叫声、琴声、讲话声等)那小朋友,我们自己
能不能发出一些声音来呢?你能够发出什么声音来?(拍手声、跺脚声、口哨声…)
二、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怎么会有
声音
呢?(幼儿讨论、猜测)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你用桌子上
的东西怎么能发出声音?知道幼儿用各种材料发出声音,如用手轻轻
拨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动纸张等。
你们发出了什么声音?你们在做
试验的时候还发现了身?(有东西动就会有声音)请你们再来试一试,看看声音出来的时候,还会产生什么现象?(振动现象)引导幼儿在
活动中探索并感知物体的振动,可用手轻轻触放在物体上(打击大鼓)
刚才你们把手放到鼓上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有振动的感觉,鼓不
振动,声音也就会停止。
)幼儿表达、讨论。
三、引导幼儿探索自己讲话的声音。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有东西在振动而产生的呢?(是的)我们
在讲话的时候哪里在振动的呢?(喉部声带)引导幼儿讨论并做
发声试验,启发幼儿把手放到喉部感知声带的振动。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在振动的物体的时候,就
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如果听到了很响的、很刺耳的声音时应该怎样做?(捂住耳朵,
保护好耳朵。
)
活动延伸
1、玩发出各种声音的游戏。
2、组织幼儿讨论哪些是好听的声音,哪些是噪音?
3、组织幼儿到大自然听各种的声音。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