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认识空气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找空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空气》。
旨在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用纸板扇、用塑料袋装,使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然后引导学生把粉笔、砖块放入水中观察、在水中握海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固体中也有空气;最后通过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再倾斜的活动,使学生又认识到“空”的容器里也有空气。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空气的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想办法知道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衣服里面也有空气,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处处有空气。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四、学情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完整版)青岛版⼀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找空⽓⼀、导⼈新课实验导⼊:不会湿的纸图。
教师给学⽣展⽰⼀只空的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中有没有东西。
⽣:杯⼦中没有东西,是空的。
教师在杯⼦内的底部塞上纸团,将杯⼦竖直倒扣⼊⽔中。
在这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猜⼀下纸团能不能湿。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纸团没湿。
师:为什么纸团不会湿呢?原来杯⼦不是空的、⾥⾯有空⽓⼆、活动过程(⼀)感受空⽓的存在。
师:同学们,我们的周围哪⾥还有空⽓呢?⽣:教室⾥、嘴⾥、杯⼦⾥、书⾥、书包⾥、⾐服⾥⾥等。
师:既然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空⽓,那么哪些现象能说明我们周围有空⽓存在呢?⽣:树叶、⾐服、旗⼦随风飘动;风吹到验上、验能感觉到凉凉的。
师:同学们想到了很多能证明我们的周围有空⽓的⽅法。
谁有什么简单的⽅法吗?学⽣交流⾃⼰想到的⽅法:⽤⼿在脸旁扇⼀扇、⽤望料袋上下抖动装空⽓等。
在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指导,使学⽣明确如何操作。
学⽣进⾏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交流汇报活动的结果和发现,明确我们周围到处有空⽓存在。
在学⽣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明确:⽤⼿在脸旁扇⼀扇、⽤塑料袋装空⽓等在教室内外很多地⽅能够实现;让学⽣明⽩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地⽅有空⽓。
教师⼩结:同学们⽤⾃⼰的⽅法感受到了我们周围到处有空⽓。
(⼆)找⼀找物体中存在的空⽓。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周围到处有空⽓。
那么,我们周围的物体⾥有没有空呢?下⾯,我们通过⼀个⼩游戏检验⼀下。
⼩游戏:找⼀找物体⾥存在的空⽓。
实验材料:塑料盆、矿泉⽔瓶、玻璃杯、⽯头、⼟块、粉笔、海绵、砖头、⽊块等。
教师指导学⽣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找空⽓的⽅法。
学⽣进⾏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学⽣:注意安全和卫⽣;同学之间要相互合作进⾏实验,完成下表。
学⽣汇报找空⽓的情况,教师适时进⾏评价和⿎励。
教师⼩结:我们通过找空⽓知道了我们周围的物体⾥也有空⽓。
三、拓展活动师:我们的⾐服⾥也有空⽓,你们能想办法检验哪件⾐服⾥⾯空⽓多吗?学⽣讨论,交流检验的⽅法。
认识空气-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空气-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2.知道如何保护空气,让它更加清新和健康;3.养成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它的作用;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环境意识,减少污染,让空气更加清新健康。
三、教学准备1.课件;2.空气质量检测工具;3.实践类案例;4.化学实验器具。
四、教学过程1. 环节一:认识空气1.通过课件的展示和简短的讲解,让学生认识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2.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人类和动物需要呼吸空气等角度,让他们深入认识空气的重要性;3.小组竞赛,学生们用绘画的方式描绘空气,互相展示,以加深记忆。
2. 环节二:了解空气的成分1.带领学生去户外或是室内测量空气的气体成分;2.对比不同的环境空气,判断哪一个更适合人类居住;3.从成分分析的角度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 环节三:空气的作用1.在给出实例的情况下,让学生掌握空气传递热量的过程;2.在化学实验的辅助下,让学生明白空气对燃烧的重要性;3.让学生体验空气的压强,进而让他们明白空气的重要性。
4. 环节四:保护清新空气1.引导学生了解危害环境和空气的行为;2.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保护周边环境和空气;3.引导学生让家庭和同学采取一些小措施,改善周边环境和空气。
五、教学方法1.知识点展示法;2.实验教学法;3.互动小组探讨法;4.知识巩固练习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们对空气的概念和了解更加深入,加强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培育。
能够引导他们从进行保护的角度思考自己的环境意识,以及用行动来改善环境,达到环境保护的实际目的。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空气《认识空气》优质课件
8
没有颜色,透明的 没有气味 能流动
9
10
扇一扇你能感觉到 风的存在吗?
11
பைடு நூலகம்
12
√
13
找一找生活中空气流动 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画 下来,和同学一起交流。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5
谢谢观看 !
2024/4/7
16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
2. 认识空气
第一单元 空气
猜猜看
• 说个宝,道个宝, • 大家一刻离不了。 • 看不见,摸不着, • 说它宝贵到处有。 • 动物植物离不了, • 越往高处越稀少。
——空气
2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3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4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先由一名 同学来操作,其他同学进行观察,然后 再进行交换。 2.轻轻捏矿泉水瓶。 3.小组内进行交流,有什么发现呢?你 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5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6
我们用塑料袋装上矿泉水瓶,再用塑料袋装上空气,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装瓶子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了。装空气的时候,塑料袋也鼓起 来, 。这说明空气虽然看不见,却和瓶子一样实实在在存在的。
7
空气能让 袋子…
把物品放 入袋子里…
装瓶子的时候,塑料 袋鼓起来了。装空气 的时候,塑料袋也鼓 起来。这说明空气虽 然看不见,却和瓶子 一样实实在在存在的。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6课时)
根据(五四制)新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共16课时学校:姓名:日期:第一单元《空气》全部教案(共3课时)1.《找空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找空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用纸板扇、用塑料袋装,使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然后引导学生把粉笔、砖块放入水中观察、在水中握海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固体中也有空气;最后通过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再倾斜的活动,使学生又认识到“空”的容器里也有空气。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空气的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想办法知道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衣服里面也有空气,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处处有空气。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
【学生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教师准备:课件、玻璃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 3 出示]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空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气球上升或下降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空气的奥秘。
2.气压是指气体对于物体表面的压力,它是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产生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与气压相关的现象是水壶烧开时水蒸气的压力导致壶盖跳起。
3.空气在生物呼吸中起到提供氧气、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例如,当人们呼吸空气时,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参与新陈代谢。
4.实验设计: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气压计。将气球吹满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气球的出口,观察气球的变化。当气球内的空气被封闭时,气球会因为内部气压的增加而变得坚硬。移开手指,气球内的空气逸出,气球变软。这个实验展示了气压的原理,即气压与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碰撞有关。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空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空气》这一课是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体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气压的概念、以及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专题:空气单元内容:1、找空气 2、认识空气 3、纸风车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了解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但能流动。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空气的特征。
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空气的特点等。
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空气的特点。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空气的特点表现出探究兴趣等。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学生能初步了解空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风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单元教学重难点: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注意问题: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
3、科学课实验落到实处。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
教学措施:1、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研究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研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专题: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内容:4.常见的动物 5.动物的反应 6.动物的运动 7.小动物找妈妈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周围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了解有的动物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了解许多动物会对食物、气味、声音等做出反应,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器官运动,能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外部形态特征。
能根据动物的反应做出预测。
能按照动物运动的快慢进行排序。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蚂蚁、金鱼等动物对多种刺激的反应做出猜测,尝试多方式认识动物的特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学生对于小动物喜爱的情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动物的兴趣。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认识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认识空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空气,了解它的存在形式;2.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了解空气的运动轨迹;3.了解空气的作用,了解人与空气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空气的存在形式;2.空气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空气的存在形式与运动轨迹;2.空气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及方法1.情景教学法结合实验教学法;2.图片、实物展示法;3.定向提问法。
五、教学内容1. 通过实物掌握空气的存在形式使用气球,引导学生识别气球的形状与大小,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使气球充满空气,鼓励学生触摸气球,感知气球中的“东西”。
2. 了解空气的运动轨迹通过烟雾、泡沫、灰尘等物质展示空气的运动轨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思考:空气在哪里?我们怎么才能看到它呢?3. 了解空气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了解空气的作用,如呼吸、保持生态平衡、形成风、支撑飞行等方面,让他们意识到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首先,老师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看看关于自己呼吸到的空气是什么,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2.表征空气的形式在学生对空气存在的形式有了初步认识后,老师可以出示有关气球和风筝的图片,并在窗外放上一只风筝和一只气球,让学生观察图片,看看气球和风筝中的是不是同样的物体。
3.演示空气运动为更形象地表征空气的运动,老师可以用大型烟笔,敲出烟雾,并使用灰尘、泡沫等辅助道具,让学生看到空气如何动态地在我们身边流动。
4.学习空气的作用在已经了解空气存在的形式和运动轨迹之后,老师可以采用地理教材或其他科技实验,向学生演示一个简单的空气循环过程。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从感性教学推向了直观概念形成,避免了过多文字的阻碍,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同时用生动的教学法和学生交流,更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
但是,在探究空气的作用及它的构成方面,内容不够深入、精确,因此有待改进。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空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 教师准备:课件、火柴等
(一)、导入新课 [PPT 3 出示]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不见,摸不 着,越往高处越稀少。它是什么?(空气)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周围到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 是什么样的。板书:认识空气(板书课题)。
《认识空气》》板书
空气的特点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透明
会流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 也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 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
师:可是我们看得见空气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看见空气的流动方向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 想。
生:可以看烟的流动。 [PPT 9 出示]师:你的方法真不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蚊香、蜡烛。想 一想,你可以用这些物品,怎样更好的观察空气流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 生:点燃蚊香。 师:蚊香可以帮助我们怎样来认识空气呢? 生:点燃蚊香,我们观察烟飘的方向,就可以看出空气在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三)认识空气是流动的 1.师:经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还是透 明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继续观察空气呢? 2.[PPT 6 出示]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 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3.学生活动尝试。 4.师:我们再这样试一试: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用力捏矿泉水瓶, 有什么发现? 学生实验,观察。 师:谁来对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用力捏矿泉水瓶,小气球鼓起来。 生:松开手,气球又瘪了。 师:什么让气球鼓起来的?说明什么?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认识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认识空气》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空气的味道、颜色和存在方式2.能够用幼儿语言表述空气的重要性3.能够简单地解释空气对人们的作用教学重点能够说出空气对人们的作用教学难点能够用幼儿语言表述空气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课件2.白板、粉笔3.试演工具材料教学过程1. 切入主题1.老师找出教室里最空旷的地方,让学生们来到这个地方,告诉学生:“现在我们来到了最空旷的地方,这个地方没有水,没有土地,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串串没有空气,大家感觉怎么样呢?”2.让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2. 导入知识1.老师板书“什么是空气?”,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呼吸,你们知道吗?我们仰望蓝天,看到云彩,感受到着风,这些都是空气在给我们提供服务,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空气吧!”2.老师播放《认识空气》视频,通过图像、文字介绍空气的味道、颜色、存在方式,学生们跟随视频学习3. 实践操作1.老师出示试演工具材料,让学生动手取一袋氧气,一袋氮气,并出示一张燃烧纸片,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两袋气体都用来做什么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将燃烧纸片点燃,并将氧气和氮气分别吹向燃烧纸片,让学生们观察差异,感受氧气和氮气的不同表现2.老师出示几张有空气的图片,让学生们安装自己的感受,用幼儿语言描述空气的作用,例如:“空气可以让我们呼吸,让花草长大”等等4. 总结回顾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回答以下问题:1.空气很重要,为什么呢?2.空气对我们是有好处的5. 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家自己制作一张空气的插画,可以画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个趣味的实践操作和发散思维的导入,让学生们从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增强其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认识空气 一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
合作探究
观察空气的特点并记录
空气可以流动
空气没有颜色
空气没有气味
合作探究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空气?
质疑点拨
拓展提升
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拓展提升
空气和水有什么不
教学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作
用及特征。
2、了解空气污染的危险性,培养学 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
动物植物都需要。
空气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空气有什么特点?
自主学习
回顾观察方法
二闻气味
一看颜色、形状
三尝味道
2认识空气(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2认识空气(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2认识空气》选自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主要围绕空气的基本性质和作用进行教学。
教材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了解空气的透明性、流动性、可压缩性和支持物体的能力等基本特性,并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空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本质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本节课也为后续学习空气的质量、空气污染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学生在知识方面,对于空气的基本性质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空气的存在,但对于空气的具体性质和作用缺乏系统的认识。
其次,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较高,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此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例如,部分学生可能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这会影响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管理和激励机制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通过家校合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气的知识。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2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2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热情。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了解认识空气的特点,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知道空气的传播方向。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找空气。
教学难点:2.学会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1.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纸杯,气球、蚊香,蜡烛。
2.教学准备:袋子人手一个,气球,瓶子,蚊香,蜡烛没组一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周围有空气,今天我们来认识空气。
二、讲授新课(一)空气有什么特点1.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牛奶和空气有什么区别,并完成如下表格。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观察并完成表格,老师总结空气的特点:空气没有颜色。
2.老师提出问题:我们怎么知道空气的味道呢?请小组同学互相讨论验证空气味道的方法。
学生回答验证空气味道的方法:闻。
老师总结:你们说的非常正确,我们就用手来轻轻的煽动空气到自己的鼻子旁边,来闻闻空气是什么气味,并完成实验表格的填写。
学生自己验证空气的气味,老师随堂指导。
3.老师提问:同学们,空气能不能流动呢,我们怎么验证呢?学生分小组讨论验证空气流动的方法:用塑料袋验证,用瓶子,气球验证。
老师小结,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对,现在拿出你的塑料瓶,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去验证空气能否流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结论反馈。
学生完成实验记录的填写。
老师提问: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观察空气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回答,可以通过看、闻等方法认识空气的颜色,气味等。
老师总结:用看、闻等方法认识空气的颜色,气味等,这就是在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空气的特点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二)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同学们,同过学习,我们知道空气能流动,哪空气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空气是怎么流动的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验证空气流动的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认识空气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年级科学教案2】第一单元空气:2.认识空气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特点。
3、培养爱提问、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情感与能力。
4、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特点。
教学准备:塑料袋,气球,烧杯,扇子,粉笔,报纸,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
猜猜它是什么。
学生揭示谜底:空气。
师:关于空气,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二、活动过程。
1、实验探究:空气有什么特点?
(1)提出问题。
(2)小组讨论怎样观察空气。
(3)交流观察空气的方法。
(4)分组实验:观察空气的颜色、气味、流动性等特点。
(5)汇报交流。
2、实验探究: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提出猜测。
(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交流实验方法。
(5)小组实验探究。
(6)得出结论。
三、拓展活动。
1、提出活动指向: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引导学生课下找两个同样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满空气,进行观察比较。
板书设计:
《认识空气》
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能流动透明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