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合集下载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优选资料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

(04)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

(07)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03)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0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

《经济地理学》复习纲要

《经济地理学》复习纲要

《经济地理学》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1、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

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篇
1、货殖列传:《史记》中的一章,讲述司马迁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
2、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的,至今仍是经济地理学重要文献之一。
3、规范性分析:从经济区位选定的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4、实证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20、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法则
21、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类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互相联系所产生的影响。P192
22、综合经济区按空间尺度可以经一部分为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和基层经济区。
6、市场原则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有:增长及理论-佩鲁、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创新与扩散理论-、孵化理论
7、人类面临的困难——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8、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9、区位理论……他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16、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17、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18、增长极:是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
19、支配效应: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2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2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自身增长极自身增长。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导言经济地理学是对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并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涵盖了区位论、中心与边缘理论、核心-边缘模型等,这些理论在实例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区位论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理论。

它研究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选择所在区位的原理和规律。

根据区位论,企业会选择离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同时,区位论还强调了地理因素对企业决策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例如地形、气候、交通等,都会对企业的选择产生影响。

实例1:深圳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深圳经济特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深圳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区位优势。

首先,深圳接近香港,这为深圳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方便了货物的进出口。

其次,深圳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非常近,该区域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为深圳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此外,深圳还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人才来深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例2:亚马逊的配送中心选择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在选择配送中心时,亚马逊会参考区位论的原理。

首先,亚马逊会选择离消费市场近的地方建立配送中心,以便能够快速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

其次,亚马逊会考虑交通便利的地方,以确保商品能够迅速高效地配送出去。

此外,亚马逊还会根据所在地的资源情况和竞争环境做出决策。

例如,在美国亚马逊的配送中心分布广泛,覆盖了全国各地,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

中心与边缘理论中心与边缘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另一项基本理论。

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规律。

根据中心与边缘理论,经济活动会在中心地区集中,而边缘地区则相对较弱。

这是因为中心地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

经济地理学知识要点

经济地理学知识要点

1.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答: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3.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答: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研究涵盖企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劳动力市场与制度性环境的关系,区域增长中社会文化传统、关系型资产等的作用,金融交流中文化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4.区位、区位理论、区位主体、区位因子的含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及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因子:又称为区位因素、区位力量,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及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5.生产要素有哪些?答: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和知识依赖程度的增加,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

(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要素)6.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答: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的场所,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如何去衡量一个交通现象?考虑交通因素第一个要素是“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第二个要素是人和物质的移动。

经 济 地 理 学 复 习 资 料

经 济 地 理 学 复 习 资 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是:《山海经》和《禹贡》。

3、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三个变化):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十分迅速,成果大量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分析所依据的文献并不局限于经济地理学家的成果。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兼顾内部经济效果何如企业的外部经济问题,更多的关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经济地理学研究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当今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多为各种研究尺度、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研究方法、各种研究思维方法兼蓄并存。

4、★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

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经济地理学。

(四)公司(企业)地理学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 课堂笔记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 课堂笔记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将考察若干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三个部分。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知识点整理一、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该学说是他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的,后又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进一步作了阐述。

极化效应:1 随着北方发展,南方的生产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2 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 南方初级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由于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

涓滴效应:1.北方吸引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2.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对南方有推动作用。

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优势。

(二)、梯度推移学说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学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

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1、梯度推移理论基本观点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与产品周期相对应,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因此主导部门为兴旺部门,则为高梯度区域,反之为低梯度区。

2、引入区域经济研究(70年代末)(1)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根据区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

(2)反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在的梯度,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而定。

经济地理学--中心地理论

经济地理学--中心地理论

概述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的,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

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体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数目;②互补区域(即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的数目;③互补区域的半径;④互补区域的面积;⑤提供中心财货种类及其数量;⑥中心地的标准人口数;⑦互补区域的标准人口数等。

中心地理论模式将随人口数、生活习惯、技术等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也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财货价格的差异而表现互补区域大小的不同。

中心地体系可分别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最优原则而形成。

中心地有等级、层次之分,一个较大的中心地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每个较高级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并将南德中心地分为七级。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景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

1960年在国际地理代表大会和国际城市地理讨论会上得到高度评价。

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质是静止的,没有考虑城市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小系统成分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间,以及同一个小系统中同级居民点间横向职能(功能)联系。

另外,其假设的城镇空间分布及其他条件也都脱离现实。

由于理论以许多假设条件为前提,实际又不可能达到,城镇体系布局就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论,城镇的规模、数量、距离、比例也不可能是严格的、机械的数学关系。

经济地理全

经济地理全

名词解释1、区位(P34):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因子(P37):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或者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3、综合等费用线(P71):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4、临界等费用线(P73):一系列同心圆状的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是临界等费用线。

5、中心地(P93):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6、门槛人口(P94):指某种中心地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7、接触扩散(P121):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8、等级扩散(P121):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9、生产链(P156):是某种产品生产与销售各环节活动及其关联,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造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

由于每一个环节均为产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故又称做增值链。

10、区域经济结构(P173):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1、主导产业(P174):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12、区域空间结构(P183):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3、增长极(P208):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14、支配效应(P209):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15、乘数效应(P209):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重要的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一、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在选择生产或经营的地点时,会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交通条件。

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物和人员的流通效率。

比如,靠近港口、铁路枢纽或高速公路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吸引企业。

其次是劳动力因素。

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倾向于布局在劳动力充足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

再者是市场因素。

接近市场可以减少产品运输成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决策。

此外,土地成本、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等也是企业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中在一起的现象。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很多好处。

一方面,企业之间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技术知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集聚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激发创新,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产业扩散的现象。

当集聚区域的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或者市场需求饱和,企业可能会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等方面。

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然条件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历史基础也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某些地区在历史上就是经济发达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而一些新兴地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和积累。

经济地理——经典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经典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经典区位理论引言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其中关于经济区位的研究在经济地理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经典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基石之一,通过研究企业选择的地理位置以及区域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本文将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对实践的启示。

经典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经典区位理论是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选择地理位置时,会考虑到独特的区位条件以及与其他企业的相互关系。

经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地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城市,它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并吸引人口和资本流入。

中心地通常具有交通便利、政府和金融机构集中等特点,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节点。

区位因素区位因素是指企业选择地理位置时考虑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包括交通条件、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和政策环境等。

区位因素是影响企业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地理关系地理关系是指中心地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方面,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给周边地区,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周边地区提供劳动力和资源给中心地,支持其产业发展。

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系统是由多个中心地和其周边地区组成的空间结构。

中心地系统的形成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密切相关,中心地之间形成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经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典区位理论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曼弗雷德·珀隆(Alfred Weber)在20世纪初提出。

他通过研究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提出了“最佳区位”理论。

其理论核心是企业会选择成本最低的地理位置,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随后,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克里斯特勒(William Christaller)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特勒认为,存在着一种空间规律,即中心地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协调关系,中心地向周边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周边地区向中心地提供劳动力和资源。

第七章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第七章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 其空间结构组合形式。
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就是由各种经济活动所形
成的点、线、面和网络。
19
2、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1)经济活动的有效依托 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有效依托。
(2)产生经济活动的结构效益 A、合理组合而导致的节约经济 B、集聚经济 C、规模经济
(3)城市规模
主要是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和建成区用地规模,来考察城市大小。
30
2、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特定区域的资源、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供给能力会对城市的 经济结构类型、规模等产生显著影响。
区域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区域环境容量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和社会发展走向等,也会
8
(2)关联产业配套
A、要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把握前向、后向和侧向关系,合理 选择相关产业,能形成有机整体,并能有效保障主导产业发展。 B、要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延长产业链。 C、合理确定关联产业发展规模。 D、合理布局关联产业。
9
(3)基础产业配套
基础性产业有两个职能:为区域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生产 经营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和支撑。为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基础产业门类多、构成复杂,规模需求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但最基础部分仍需政府干预,故应根 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予以合理发展。
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
务的产业。
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有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分类: 先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但代表了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本章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

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经济地理学之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之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与区位:传统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 (或成本),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 决策机制等,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现代区位理论 对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人才,市场测试,回避汇率 风险,避免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都给予考虑,区位 选择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及满足。
理论前提: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 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 给定(或固定);现代区位理论考虑产品的更新、成熟、 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销售价格的 高低,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 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经济地理学》之
第二章 区位理论(1)
绵阳师范学院:冉清红副教授 岳云华教授
经济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概述⊿
农业
工业
中心地 现代经济
区位论⊿ 区位论⊿ 理论⊿ 区位论⊿
• 什么是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经济、政治、社 会等)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它研究包括经 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在内的所有人 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 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杜能认为,要改变普鲁士农业的 落后状况,“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不是 唯一的生产方式。为了寻求适合于普鲁士 德国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地域配置 原则,于是就开展了研究工作。
1、经营目标假说:
属于商品性农业,农业企业家以获得最大地
运距是决定农业耕作形态空间分布的唯一 要素,其他因素不变(《孤立国》与外部无联系; 自然因素均质性,内部无差异;市场唯一性,内部 中心一个大城市;运输无方向性,马车是唯一的交 通工具;理性的经营者是自由人,无技能、信息、 经验差别,能根据环境作正确决策)。
农业区位论研究起源于19世纪初的德 国(普鲁士),杜能是先驱者,土地所有 制改革(产生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和农奴 制度改革(产生大量的自由农民,农业劳 动者)为农业区位研究奠定了制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本章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

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

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特别提示: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获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

7、中心地等级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征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

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

中级中心地——其特征介于高低两级之间。

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

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

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间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影响。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7.2 单一中心商品的中心地分布结构的形成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小知识:至于为何选择六边形结构,据说克氏曾经考察过蜂窝的结构,事实上,只有六边形结构才能更好的满足两个原则。

(三)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推论推论1:同一品种(档次)中心地会形成六边形网格;不同商品或服务因门槛条件、最大服务半径不同,则构成的六边形网络模式不同,它们形成一个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当高一级中心地不能满足市场区域时,一个较低一级的中心地就产生,其位于三个高级中心地的中央。

推论2:货物的品种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供给的中心地就越少;反之亦然(供给货物的中心地数目与其等级成反比关系)。

➢可见,克氏推导其中心地空间结构是从高级向低级(从上到下)逐步进行的。

(四)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1、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K=3系统)右图说明K=3系统什么特点呢?(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

显然,(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

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3)中心地市场区为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

(4)应用:由于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上一级中心市场区的顶点上,而不在两个高等级中心地的连结通道上,因而效率并不高。

(5)特点: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2、交通原则中心地系统(K=4系统)1)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3,12,48,192,…。

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4倍。

(3)中心地市场区为1,4,16,64,256,…。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4的倍数在变化。

4)应用:该系统是被认为效率最高的一种,是现代交通规划常采用的模式。

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1)特点36131=⨯+=K 图7.4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可见,上一级中心地之间距离是它们到下级中心距离的 倍。

3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

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

(3)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

以7的倍数增加。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

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

第二节 廖什中心地理(市场)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一)假设条件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二)主要观点146121=⨯+=K 图7.5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图7.6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需求量 均衡价O 图 7.7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2、多个职能体的市场区域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廖什曾计算过,六边形的需求量比同面积正方形多2.4%、比圆大10%、比等边三角形大12%。

图7.8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多种职能中心地系统)(一)假设条件1、最小聚落(基础聚落),既是生产地,又是消费地,均呈类似蜂窝状的分散分布,面积为F,其间隔为a km;2、中心地供给的聚落包括自身共有n个;3、必要运输距离,即商品销售能够获利的最短距离为nV。

(二)中心地网络的形成机制随着商品的门槛值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也在扩大,同时拥有的基础聚落也在增加;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如下图)。

此图表明,克氏的K=3、K=4、K=7系统是廖什景观的特例。

图7.9廖什中心地系统(1~9)的最小市场圈此图表明,区域中心地具有多种商品供给职能。

图7.10 10种商品的市场圈(三)廖什经济景观(以大城市所支配的市场区域)1、区域中心地因多种商业聚集而形成大城市;2、距城市越远,经济活动越分散,甚至受一个中心地影响;3、中心地周围存在12个扇形区,其中中心地分布多为丰富扇形区,反之为贫乏扇形区。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1、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廖什模型的前提是人口与需求均等分布;克氏模型的前提只强调人口有规律地分布。

2、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

廖什模型是自下而上推导,即从基础聚落向上推导;克氏模型是自上而下推导,即从高级中心地向下推导。

3、克氏模型是明显的等级结构系统,而廖什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

前者为后者的特例。

4、关于中心地的等级与所供给商品的种类间的关系,两者也存在着差异。

廖什模型的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职能并不一定对应,中心地可能存在商品供应的流动;克氏模型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职能是对应,决不存在低级中心地向高级中心地商品流动的可能。

5、在克氏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规模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在廖什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等级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未必一致。

课堂交流指导——试比较廖什区位论与韦伯区位论的差异1、廖什模型把生产地与市场相结合,并从市场入手分析;韦伯模型仅立足于生产角度,缺乏对市场分析。

2、廖什模型是市场学派代表,把成本与收入相结合考虑最大利润分析;韦伯模型是成本学派代表。

3、廖什模型不仅从单个企业寻求最佳区位,而且把企业置入大量企业中进行考察,即从总体均衡中揭示企业区位配置;韦伯模型考虑单个企业的布局,属于局部均衡模型。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1、集市:指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低,商品的总需求不能维持固定店铺生存的地域。

2、集市的特征: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特征。

3、斯坦福的集市区位论(1)总结了集市向固定店铺演变的模式;(如下图)(2)探讨了交通运输与经济水平对集市发展的影响。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1、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根据《联邦空间整治法(BROG)》,规定各级中心地的目标(用人口规模衡量);实施手段是“点轴开发”;各州按中心地理论都规定各级中心地和服务圈的人口和范围。

巴登-符腾堡州(与瑞士和法国接壤)的空间整治案例根据整治法,把该州分为稠密区域、边缘地带、准稠密地区、结构弱化区域及农村区域等五种类型;再把中心地划分为高级、中级、低级等三个中心地;最后,依据区域条件”计划发展中心地“使所有区域都能享受到城市服务,而开发轴也结合中心地来设立,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