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6篇)
![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d71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未选择的路作文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选择的路作文1人生中,难免有许多条岔路,有很多诱惑人的平坦大路,也有艰难曲折的山路。
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件小事就是一场山路与大路的抉择。
我的学校离我家比较远,所以我需要早起,这是你的选择来了。
两个选择:1、父亲送我去上学。
2、自己坐公交车去上学。
父亲送我去上学只需要坐上车,就不需要做什么了。
车里也是温暖的。
第二个选择,自己从家门口走到车站去坐首班车。
到离家近的车站坐车需要换乘,而不需要换乘的车站离家有七、八百米远。
为了避免高峰时的堵车,只能早起,到离家六、七百米远的车站去坐首班车,但是冬天里的公交车是很冷的,因为是首班车,车上只有我一个人,所以很冷,本想睡上一觉,但是睡着,凉风飕飕的从脖子外面进来,冻得实在是不踏实,只到睁着坚持到校旁边的肯德基吃饭。
听到这里,人们也许不禁要选择了,肯定第一个啊!因为第二个选择那么艰苦。
第一个选择:到了校门口,你也许有了精神,但父母却是大早晨去送你,送完还要去上班,就会睡眠不足,神情憔悴。
明明可以选择让我自己走,可他从没有放弃过,没有说过不。
但是看到父亲的样子,我真的不忍劳烦他。
看到别人都是自己走,自己看看父亲,别人都不怕累,选择了自己走,而为什么你就不能好好想想呢?第二个选择:虽然路上辛苦,但是是到了肯德基,还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坐在椅子上看看书,餐厅也只有我,安静的看一会书,到了6:45出餐厅,去学校,发现天桥上也许你的同学在等着你,奔过去!开始繁忙的一天吧!大路,也许很好走,但是牺牲着别人,自己没受到锻炼。
山路,也许很艰辛,但也未必只是艰辛,走上山路的顶端,回头看一看经历的辛苦,在向前看美妙有趣的场景,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未选择的路》原文初中课文
![《未选择的路》原文初中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601f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3.png)
《未选择的路》原文初中课文未选择的路
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教材分析: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话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在诗中,诗人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布满荆棘的道路,正如诗人在现实生话中选择了不会带来丰富物质的写诗生活。
诗人在作出抉择后,同时又遗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一条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只有在多年以后的回忆中轻叹遗憾。
这首诗朴实无华而清新隽永、寓意深刻。
诗歌分为四节,每节的第一、三、四行,第二、五行分别押韵,自如的节奏中透着坚定又渗出丝丝遗憾。
整首诗韵律优美,读起来传递着优雅的音乐感。
他从来没有承认在那首诗中他对自己和他的讽刺处理得太过于微妙,但是这些情形值得被作为一种指示记住,即在一首诗或者一封信中,弗罗斯特经常喜欢尽量假装出自己没有某一立场,只是为了嘲弄——有时侯温柔,而另一些时候则尖刻。
[修订]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赏析
![[修订]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90d8c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9.png)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赏析罗伯特·弗罗斯特 (1874一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是在马萨诸塞州劳伦斯上的中学,也在达特第斯学院时而务农,时而到中学教希腊语和拉丁语。
他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13年。
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田园式的思乡情调。
弗罗斯特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美国现代诗人。
他吟唱着20世纪的音调,又采用了接近于传统诗的诗体;他的诗富于象征和哲理意味,同时又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写的,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诗中的叙述者在清晨散步时来到了林间的一个岔道口,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
一条路比较僻静,另一条路则有纷杂的脚印,显然平时行人比较多一些。
但是在那天早晨,那两条路上的小草都还挂着露水,说明还没人从那儿经过。
经过片刻的犹豫,叙述者决定走那条比较僻静的道路,因为那条道走的人少,更有探索的价值。
但他虽然作出了选择,心里仍在嘀咕,假如选择了另外那条路,他将会遇见些什么样的东西。
在诗歌的末尾,叙述者设想自己在多年以后向后人讲述自己在这个早晨所作出的选择,并且感叹在作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
和弗罗斯特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首诗虽然只是描写了生活中一个普通情景,但它表现的却是内涵及其丰富和深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这正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
各段详解第一节:他站在人生的路口上,他两条都想去,犹豫不决。
第二节:他选择人少的一条路,这条路充满挑战。
第三节:他想留下一条路改日再来走,但路很长很长。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来了。
第四节:他回忆他的往事,又想起了那片森林,未选择的那条路.诗人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定了绝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未选择的路》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未选择的路》课文
![《未选择的路》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dcdd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1.png)
《未选择的路》课文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未选择的路》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里呀,作者讲了自己站在两条路面前,要做出选择的事儿。
我给你们讲讲哦,就好像咱们有时候去买糖果,面前有草莓味和柠檬味的,只能选一个,是不是挺难决定的?
作者看着那两条路,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静;另一条呢,看起来人来人往。
这可让作者犯了难。
比如说,咱们在学习的时候,有时候会想,是先写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呢?就像作者面对那两条路一样。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纠结呀?
《未选择的路》课文
同学们,咱们接着说说这篇课文。
作者最后选择了一条路,走了上去。
但是呀,他还一直想着那条没选的路呢。
我给你们讲讲哦,就像有时候咱们出去玩,选了去公园,可心里还想着没去的游乐场。
比如说,有一次我选了参加画画比赛,放弃了唱歌比赛。
后来看到别人在唱歌比赛里玩得很开心,我就会想,如果我选了唱歌比赛会怎么样呢?
而且呀,作者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一旦选了,就没办法回头啦。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挺有道理的?
《未选择的路》课文
同学们,今天咱们再来讲讲。
我给你们讲呀,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很多。
比如说,咱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也要慎重。
选了一个好朋友,能一起进步;要是选错了,可能会带来麻烦。
记得有一回,我选了和一个不太爱学习的同学一起玩,结果我的成绩都下降了。
这就像作者选了路,结果不一样。
而且,这课文还让我知道,不管选了哪条路,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想想这篇课文,做出正确的选择,勇敢地走下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未选择的路》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未选择的路》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76b359ddccda38376baf8a.png)
精彩句讲解
1.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不能同 时去选择两个,怎样选择呢?你是否像诗人一样 清醒而理智的知道:“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是 的,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作出正确选 择的前提条件,有取有舍,有舍才有得。个人利 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你舍什么?实惠和 良心相对峙的时候,你舍什么?你所舍弃的、你 所未选择的或许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在你心目 中,“更诱人”“更美丽”的是什么?这才是你 取舍的原则。
诵 背
议
1. 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 时去涉足”? 2. 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
步污染。”
3. 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 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4. 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 我一生的道路。”
导
屈原曾说过: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的名句,人们常把人的 一生比作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写 “ 路 ” 的小诗 ----- 《未选择的路》
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 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 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
弗罗斯特
(1874-1963)
知识拓展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
•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
路。 —— 鲁迅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尝试写几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
放飞你的梦想 展示你的才华
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
七年级下册诗二首_未选择的路
![七年级下册诗二首_未选择的路](https://img.taocdn.com/s3/m/6bd74ab51a37f111f1855bc2.png)
陆地不断变幻, 无论真相如何—— 波涛不断冲击海岸, 人们观赏着大海的美色。 他们不能看得太深, 他们不能看得太远。 但这何曾把人们的 视线遮拦?
自由谈一谈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就这首诗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 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 意思。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美] 弗罗斯特
罗伯特· 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
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
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
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
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
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 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
耐人寻味。
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 顿以北》等。诗作名篇有《白桦树》、 《修墙》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 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 “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 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 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请从学过 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 ↓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优秀8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ba5e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1.png)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优秀8篇)未选择的路篇一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设计篇二弗罗斯特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初中语文第三册。
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只要大体了解一下,有助于诗歌的理解就可以了。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
他一生热衷于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俄统治者极端的不满,曾两度被流放,最终死于沙皇政府的阴谋之下。
这首诗歌就是写于流放期间。
三、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未选择的路阅读答案
![未选择的路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b344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0.png)
未选择的路阅读答案未选择的路阅读答案1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3.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参考答案:1.象征点拨:注意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区别。
2.驻足徘徊作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点拨:四字词语能概括内容即可。
3.人生的道路,结果谁也料不到,带有宿命的意味和一丝惆怅。
点拨:细读全诗,体会感情。
4.示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未选择的路阅读答案2第4课《未选择的路》习题读诗,回答问题。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却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二节中两个加点的词。
(1)涉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在诗句中标出第三、四节诗的节奏。
《未选择的路》课件(共21张PPT)
![《未选择的路》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7d2fbe2cc58bd63186bd8a.png)
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 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1912年,作 者38岁,他做出了人生一个重要决定: 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安稳的 职业,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徒步漫 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 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波 士顿以北》《少年的意志》《白桦树 》等。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我来读:
读准字音 读清节奏 读出感情
自由读-----单独读 ----齐读
• 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却不 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 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 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呢?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 多道路可以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 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 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 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慨, 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的思考人生的选 择问题。
能选择。伫立(思索)
第二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 一条路,然而很诱人,很美丽。决定(选择)
第三节:虽然留恋未选择的那条路,但难以再
回返。选择后的惆怅
第四节:由树林之路悟出的人生之路,同样未
选择。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未选择的路诗歌鉴赏
![未选择的路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aee66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f.png)
未选择的路诗歌鉴赏摘要:一、诗歌背景1.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简介2.《未选择的路》的创作背景二、诗歌内容分析1.诗中的两条路象征意义2.诗人对未选择的路的描述3.选择道路的心理挣扎三、诗歌主题探讨1.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承担2.决定与后果的关系3.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四、诗歌的艺术特色1.象征手法2.抒情表达3.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歌语言五、诗歌的启示与感悟1.勇敢面对人生选择2.学会承担责任3.珍视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正文:《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诗人通过诗中的两条路,寓意人生中的选择与决定,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的两条路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一条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另一条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诗人将两条路分别描绘成“可惜”和“也许”,形象地展示了人生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诗中,诗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和好奇,同时也透露出对选择另一条路的遗憾和惋惜。
在面临选择时,诗人的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他深知选择不同道路将带来不同的人生际遇,因此对未选择的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在现实面前,他终究选择了其中一条路,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人生观:面对选择,我们要勇敢地去涉足,勇敢地去承担,这样才能无怨无悔地走过人生旅程。
《未选择的路》以富有哲理的诗歌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象征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选择的思考,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歌语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未选择的路》,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生道路上,每一次选择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选择,学会承担责任,珍视每一次机会,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
《未选择的路》赏析
![《未选择的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3fdb5b04a1b0717ed5dd7c.png)
《未选择的路》赏析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和,实则蕴含深厚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
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详尽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盛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
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的。
诗的前三节似乎仅在笔直地描写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例外,但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比喻意义,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从林中之路跃到描写人生之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这结句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
诗人以含蓄清爽、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再现出柔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诗还注意引起人们的联想,把理性与不情感融于一首短诗之中,深化了这首诗的意蕴,给人以丰盛的启迪。
诗人是通过柔美的意境创造和浓重的抒情表达把哲理隐含其中并传递给读者的。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韵律来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索。
这种质朴无华的风格使这首诗如夏夜里清冷温柔的风,洋溢着清爽自然的情趣,给人一种沁人心脾之感。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详尽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
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其中的哲理内容。
1/ 1。
未选择的路诗歌鉴赏
![未选择的路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8bd9a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8.png)
未选择的路诗歌鉴赏【原创版】目录1.诗歌背景介绍2.诗歌主题分析3.诗歌的艺术特点4.对诗歌的评价正文【诗歌背景介绍】《未选择的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者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这首诗创作于 1915 年,正值美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面临着诸多选择,生活节奏加快,个人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
弗罗斯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主题分析】《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是人生选择。
在诗中,作者描述了两条道路在树林中分叉,他站在分叉口,无法决定选择哪条道路。
诗中,一条道路被描述为“被踏痕罕至”,另一条道路则是“虽然两条路都被踏痕罕至,但那一条路更加诱人,因为它草地欲穿,虽然两条路都被踏痕罕至,但那一条路更加诱人,因为它草地欲穿,虽然两条路都被踏痕罕至,但那一条路更加诱人,因为它草地欲穿,虽然两条路都被踏痕罕至,但那一条路更加诱人,因为它草地欲穿”。
作者在诗中反复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并表示自己要选择一条“未选择的路”。
【诗歌的艺术特点】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采用了许多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首先,他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叉,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选择的场景。
其次,他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等手法,如“一条路是草地欲穿,一条路是却已迹罕至”,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他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如“我在途中独自长久地站着,看着它们弯曲至灌木丛深处”,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对诗歌的评价】《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诗歌。
作者通过描绘人生道路上的选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不断选择的旅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价值和意义。
《未选择的路》(精品)PPT课件
![《未选择的路》(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11e7a24b35eefdc9d33342.png)
1.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重点) 2.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难点) 3.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重点)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 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作品有《波士顿以 北》《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他的诗朴实无华, 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两条 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 挑战的艰辛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 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难点探究】《未选择的路》中,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 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 然是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的路呢? 【答案】这首诗实际上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不是那 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因为未选择其实也是 一种选择。那条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 人以未选择的路为写作重点,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让读 者更深入地思考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这样写也给整首诗增加 了忧郁的情绪。
面临选择 陷入沉思
未
选
做出选择 不同寻常
择
象征——人生之路
的 路踏上Βιβλιοθήκη 途 难以回返未选之路 念念不忘
《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 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中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 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因此要慎重 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也要有魄力,选定了道路 就要坚持走下去。
未选择的路作文范文5篇
![未选择的路作文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afd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f.png)
未选择的路作文未选择的路作文范文5篇未选择的路作文一:未选择的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们都将在路口徘徊,然后,决定你一生的道路,作文未选择的路。
——题记学校组织我们去上了一节关于法律的课,让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里面的犯罪分子都是青少年,这很让人不敢相信。
上完这节课,我知道了他们的选择,我们都还站在路口,等待着选择的机会,而他们却已经急迫的踏上了人生的道路,一条错误的道路。
当我听完他们的自述时,有点晃神了,他们都是因为抢劫才被判了刑,他们的心里曾今一定也想过要停止犯错,但最后还是没有忍住。
当他们正在犯错时,父母老师的教导有时也感动过他们,在感动那一瞬间,他们曾经立下无数誓言,后来,困意袭来,他们闭上眼睛沉沉的睡去,只是不知道,那些咬紧牙关许下的承诺,他们是否,还会在醒来后想起?虽然,他们最后没有再想起,但是我相信他们出来后一定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虽然我们都会犯错,但是我们有勇于改过的心。
但是当你犯下大错时,这就已经不是在于你是否有勇于改过的心了,而是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冷静的心。
在你怒气冲天时会不顾一切,只想保存自身利益,但当平静下来后,会感到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忍下来,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时光机,我们只能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让自己不要犯错,他们现在一定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们也知道人到了绝望的时候就会变得坦然,只剩一点希望就会躁动,这个也要,那个也要,赶得人很累。
绝望了,什么都放下了,反而有舒心的感觉。
这就是他们现在的感觉。
我希望,他们可以淡忘着一切,因为唯有淡忘,才能在大悲大喜之后练成牵动人心的平和;唯有遗忘,才能在绚烂已极炼出处事不惊的恬然。
人生的遭遇难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
你能选择的不是放弃,就是继续努力更好的生活。
有时候,我自己做了什么错事或看到别人做了错事,但又不敢指出,我就会独自一人,在半夜醒来,看着妩媚而沉郁的星辰在我眼前升起。
我会说自己的所作所为,起先是狂热的大叫,之后,我的声音变得有气无力,渐渐成了低语,因为我不敢再继续……我想倾诉,倾诉,倾诉我所知道的一切,我所想的一切,我所猜测的一切,所有让我欣喜让我受伤让我惊讶的一切;但每每,当聒噪之夜消退、黎明来临之际,一只清凉的理智之手就会按在我的唇上,于是我兴奋的叫喊平息成温和的闲话,恢复孩子的`伶牙俐齿,高声说话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安心或麻木……人就是一棵树。
未选择的路原文及赏析
![未选择的路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ddd8e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7.png)
未选择的路原文及赏析未选择的路原文:两条路分岔在森林里,而我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我立刻感到遗憾,无法同时走过两条路。
我长久地立在那里,久久地凝视着一条路,直到它消失在树荫密布的远方。
然后我转过身来,再凝视着另一条路,它曾经荒草丛生,两条路都很漂亮,但我不能同时选择。
我踏上草草选择的那条路,希望能有机会回来,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我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错过了另一条路。
我或许会后悔,也或许会庆幸自己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我不能回头再选择。
我继续前行,带着疑问和希望,两条路,各有不同,这将影响我的一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抉择时的内心挣扎。
诗中的两条路可以看作是人生中的两个选择,而主人公则陷入了选择的困境中。
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在两条路之间的徘徊和思考,表达了人在选择时所面临的犹豫和无奈的情感。
诗中的主人公深感遗憾,因为他无法同时选择两条路,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而这个选择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诗中的主人公细致地观察和思考了每一条路的情况,他凝视着每条路的细节,试图找到一种线索或指引来做出决定。
然而,他最终只能草草地选择一条路,希望有机会回来选择另一条,但他心知肚明,这是不可能的。
这种无法回头的选择让他感到焦虑和矛盾。
诗中的两条路被形容为'漂亮',但主人公明白选择其中一条必然会错过另一条,这让他感到后悔和不安。
他不知道他的选择将带来什么结果,他可能会后悔自己的决定,也可能会庆幸自己的选择。
这首诗给人以启示,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可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选择是一种必然,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一旦做出选择,就无法回头再选择。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信息和条件下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权衡利弊,尽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也要接受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包括遗憾和后悔。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选择时的内心挣扎和思考,给人以思考人生选择的启示。
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28篇)
![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2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1c632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3.png)
未选择的路作文未选择的路作文(精选2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选择的路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选择的路作文篇1有人害怕被遗忘,有人害怕被记住。
——题记生活就像河流,蜿蜒曲折但仍旧要向前走,直至汇入大海。
期中考试之后,成绩揭晓,可我却不敢接受,毕竟考完之后就发现了很多不应该错的。
坐在书桌前,心不在焉地写着作业,听着哗哗的流水声,不一会儿,我就感到了倦意,睡着了……等我醒来,非常郁闷,决定出去散散心,顺看流水声,我来到了河边,沿着河往上游走……走着走着,我发现河面越来越宽,地势也变得越来越平坦,这让我感到奇怪,我不是在往上游走吗?“隆隆——”是什么声音?只见远处升起一团黑烟,竟然是一艘轮船!一艘黑色轮船!不对,为什么它往岸上开去了呢?哇!船底下竟然长出了腿,它向岸上走去,上岸之后,它就变成了房子,黑色的房子,还有乌鸦环绕,怪阴森的。
这时候,我眼前一亮,四周已经长满了青草,小河也变成了湖,阳光照在身上,好舒服!那所房子里到底住的是何方神圣呢?现在只有我只身一人,我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加上好奇心驱使,我最终决定去看一看。
我走近房子,听着乌鸦的叫声,我绕着这所黑房子老了一圈,竟然没有门。
难道有机关?“嘭——”在我摸索几次后,门终于开了。
房子里面很昏暗,感觉十分阴森恐怖,但我还是鼓起勇气进去了,一进门,有一排按钮在门口,我随手按一个,发现外面开始下雨,又按一个,外面的青草水湖又变成了沙漠,原来这些按纽可以控制天气和环境。
再往里走,里面几乎没有光了,但墙上那恐怖的装饰依旧能看清。
房子里竟然空无一人,我大喊一声:“有人吗?”突然,外面的乌鸦全都飞进来了,绕着我飞,大叫着,我吓得闭上了眼,可是叫声却停了,一睁眼,只见一个人站在我面前,难道他是乌鸦变的吗?他是这房子的主人吗?可我都不敢问,因为他穿着一身黑,这让我想逃跑。
未选择的路课文
![未选择的路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8ba84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9.png)
未选择的路课文《未选择的路》哎呀呀,大家都学过那篇叫《未选择的路》的课文吧?对我来说,这课文可太有意思啦!课文里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呀!就说我上次参加学校的活动吧,一边是绘画比赛,另一边是歌唱比赛。
我心里那个纠结哟,就像站在那两条路的分岔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我喜欢画画,拿起画笔就能画出我心里的小世界,五彩斑斓的,多棒呀!可我唱歌也不错呀,一展歌喉,感觉自己就像个小歌星。
这不是跟那两条路一样让人难以抉择吗?我跟我的好朋友小明说了我的烦恼,他瞪大了眼睛说:“这还不简单,选你更喜欢的呗!”我白了他一眼:“说得容易,你又不是我,哪能知道我的纠结!”再想想,生活中这样的选择多了去了。
比如说,周末是去图书馆看书长知识,还是跟小伙伴们出去疯玩一场?是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还是先看电视再赶作业?这一个个的选择,不就像那树林里的路吗?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条路。
这多让人不舍呀!就好像你有两个超级喜欢的玩具,可妈妈说只能选一个,你心里得多难受。
那课文里还说,选择了的路,留下了一条未选择的路。
这未选择的路,总是让人充满了想象。
我就常常想,如果当初我选了另一条路,会是怎样的呢?会更好吗?还是更糟糕?这谁也不知道,不是吗?就像我的姐姐,她当初选择了学文科,现在总是跟我说,不知道学理科会是啥样。
也许会更辛苦,也许会更有趣。
这未选择的路,就像一个神秘的盒子,我们永远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停地做着选择。
有时候选对了,欢天喜地;有时候选错了,也别灰心丧气。
因为每一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不是吗?反正我觉得呀,面对选择,我们得慎重,但也别太害怕。
勇敢地迈出那一步,管它是对是错,大不了重新来过。
就像走路摔了一跤,拍拍土站起来继续走呗!这就是我对《未选择的路》这篇课文的想法,你们觉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这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不久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以它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淳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庞德特撰文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The Road Not Taken
BY----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这首名诗《The Road Not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 。另外,他的名诗《Departmental》,则采用了双行体偶韵的韵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非常优美的音韵。
弗罗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一诗也是他的作品里最为我所喜爱的其中的一首。他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正因为他长于用具体的事物说抽象的概念,所以他的诗就易为读者接受和了解!
赏析
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我想这首诗之所以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受。
“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虽然如此,但依然义无返顾。
第4节为第二层,是作者多年以后的感慨,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就会不同。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诗歌特点
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写出“我”的犹豫和久久思索: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但“无限美景在险峰”,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译文: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点评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