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油】2019中考语文重点古诗文阅读专题突破:22.赤壁

合集下载

《赤壁》阅读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1.《赤壁》阅读答案篇1《赤壁》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小编整理了《赤壁》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赤壁》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2.《赤壁》阅读答案篇2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和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一、说教材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的这一要求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点:(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二、说教法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能够诵读一定量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这篇课文教学课时设计为两课时三、说学法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基于这一点并根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以下学习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韵律感;2、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3、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高审美情趣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关于作者:作者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苏轼写作赤壁赋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时候教师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轻重和变化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读音—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之后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予以纠正,教师予以点评三、根据注解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提示重要知识点,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后思考回答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五、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教师板书: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六、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第二课时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的形式来进行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了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当中秋风水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也随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主——作为道者的苏轼——(态度)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态度)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五、结语(1)文章具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六、布置作业(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五、说教学效果这节课最精彩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第二课时分析“苏轼的山水意识”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并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课堂进程,因势利导,成就课堂六、说板书设计(略)3.《赤壁》阅读答案篇3学习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赤壁》知识点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赤壁》知识点梳理

赤壁【唐】杜牧一、课文助读【文题解读】本诗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

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自号“樊川居士”,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诗、文均有盛名,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写作背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

二、课文解析三、文章结构四、课后习题细读《赤壁》,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答案】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五、知识拓展六、核心命题解读1.请从运用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冼认前朝”。

【答案】借物起兴。

战戟折断沉入沙中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引发诗人的联想,为后两句的议论作铺垫。

(意思对即可)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最后两句。

【答案】化用典故。

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揭示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道理。

(意思对即可)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意思对即可)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示例:断折的战戟沉到泥沙中,(历经岁月)铁还没有完全被销蚀,诗人把它拿起来又磨又洗,认出它是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5.请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妙处。

【答案】“将”“磨”“洗”“认”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注,自然引出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赤壁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赤壁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赤壁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提示:以下文章仅为示范,实际内容与题目描述无关,请根据题目内容自行撰写文章。

]第一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赤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208年。

以下是关于赤壁战役的一些问题。

1. 赤壁战役的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2. 赤壁战役的地点是哪里?3. 赤壁战役的两位主要指挥官分别是谁?4. 赤壁战役的结果如何?答案:1. 赤壁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

2. 赤壁战役的地点是赤壁,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的长江河段。

3. 赤壁战役的两位主要指挥官分别是刘备和孙权。

4. 赤壁战役的结果是曹操的大军被刘备和孙权联军击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巨匠苏轼创作的一篇辞章佳作,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问题。

1. 《赤壁赋》是苏轼哪个时期的作品?2.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3.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4. 《赤壁赋》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 《赤壁赋》是苏轼北宋时期的作品。

2.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苏轼流放岭南期间的生活和对历史的反思。

3.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对权力、人生、友情和历史变迁的情感和思考。

4. 《赤壁赋》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精湛的词章造诣和对人性、自然景观的描写等方面。

第三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以下是关于赤壁战役的一些问题,请根据你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回答。

1. 赤壁战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2. 赤壁战役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3. 你认为赤壁战役中刘备和孙权的决策是否明智?请说明理由。

4. 在赤壁战役中,有哪些战术被刘备和孙权运用?答案:1. 赤壁战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东汉末年乱世的结束和三国时代的开启。

2. 赤壁战役的背景是东汉末年,割据割据势力兴起,曹操统一北方,南方形成了刘备、孙权两大势力。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赤壁》翻译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赤壁》翻译

精品资料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赤壁》翻译
[译文一]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译文二]
一把折断了的兵器沉没在泥沙之中还没有腐烂销尽,捡起来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上的战火和刀光剑影。

倘若当年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周瑜怎么能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恐怕就连大乔和小乔两位东吴美女也将被曹操深锁铜雀楼,春恨无限了。

- 1 -。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赤壁》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赤壁》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

杜牧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

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19 赤壁-2020年中考语文之名句默写失分点清零(诗歌)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19 赤壁-2020年中考语文之名句默写失分点清零(诗歌)
【情景型默写】
1.《赤壁》中,使用起兴手法,引发诗人两项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联系诸多历史人物,写出了三国时候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取胜原因/慨叹诗人生不逢时,有才不得施展的心绪)。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赤壁》杜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旨】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二、选择题:1、阅读杜牧《赤壁》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下列对《赤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篇一:《赤壁》答案《赤壁》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四、内容理解: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阐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赤壁》中考诗歌赏析真题汇总

《赤壁》中考诗歌赏析真题汇总

《赤壁》历届中考诗词赏析题真题汇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选出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是一首咏史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二乔”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下几点,含蓄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B.首句运用借物起兴的手法,由一支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慨叹。

C.这是一首咏物怀古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客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周瑜历史功绩的艳羡之情。

D.诗人借题发挥,用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二.选出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诗中所写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地方作者是在借历史来表达在的感慨。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说埋在沙中的折戟还没有销蚀,折戟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引发作者的联想,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既是指自然界中的“东风”,又指导致人失败的因素。

D.杜牧把周瑜在赤壁之战的巨大胜利,完全归功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三.下面对《赤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 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 最后两句议论,告诚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四.下面对《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绝句,以地名为诗的题目,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B、诗的前两句、借物起兴,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莫定了基础。

C. 诗的后两句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诗人对曹操戏谑嘲弄,暗示了对周瑜的肯定。

D. 诗人在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的同时,也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

《赤壁》阅读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赤壁》阅读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赤壁》阅读答案1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北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阅读练习二:⑴三首诗议论的角度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4分)⑵这三首诗对项羽乌江自刎的做法表达了不同看法,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杜牧:兵家用兵王安石:民心向背李清照:为人气节(答一点得1分,答两点3分,答三点4分)(2)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

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题。

(共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2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赤壁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2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赤壁》阅读答案(精选4篇)

《赤壁》阅读答案(精选4篇)

《赤壁》阅读答案(精选4篇)《赤壁》阅读答案篇1《赤壁》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小编整理了《赤壁》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赤壁》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赤壁》阅读答案篇2学习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三、识记每篇文章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四、背诵曲五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关于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和柳宗元同中进士,一起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在当政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一些改革。

失败后,一再遭贬。

他与白居易同年(772)生。

两人在长安认识,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思考: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

19. 赤 壁
(唐·杜牧)
考情搜索:近7年未考。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上第21课;◎苏教七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Error!Error! 【主旨:这是一首咏史
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折戟沉沙”点出这里曾有过历史风云,“铁未销”
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前朝古物的兴趣,为后两 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直抒胸臆,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 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
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9. 赤 壁
1.(2分)C 【解析】后两句诗人借三国史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项中“直抒胸臆”赏析有误。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赤壁》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附答案)

《赤壁》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附答案)

《赤壁》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21个阅读附答案)一、2005年湖北省荆州市 7.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__________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②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二、2007年乐山市 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答出"咏史"给1分,答出特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2、"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 (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三、2007年湖北省恩施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壁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壁

19. 赤 壁
(唐·杜牧)
考情搜索:近7年未考。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上第21课;◎苏教七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主旨:这是一首咏史
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折戟沉沙”点出这里曾有过历史风云,“铁未销”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前朝古物的兴趣,为后两 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直抒胸臆,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 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9. 赤壁
1.(2分)C 【解析】后两句诗人借三国史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项中“直抒胸臆”赏析有误。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壁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壁

19. 赤 壁
(唐·杜牧)
考情搜索:近7年未考。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上第21课;◎苏教七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主旨: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折戟沉沙”点出这里曾有过历史风云,“铁未销”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前朝古物的兴趣,为后两 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直抒胸臆,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 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9. 赤壁
1.(2分)C 【解析】后两句诗人借三国史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项中“直抒胸臆”赏析有误。

赤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赤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赤壁之战B. 铜雀台C. 赤鼻矶D. 曹操2. 下列关于《赤壁》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 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C.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成名的机遇的向往。

D. 诗中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情感。

3. 下列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B. 词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C. 词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

D. 词中表达了诗人旷达之情。

4. 下列关于《赤壁赋》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B.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英雄成名的机遇的向往。

D. 诗中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情感。

5. 下列关于《赤壁之战》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B.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成名的机遇的向往。

D. 诗中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情感。

6. 下列关于《赤壁之战》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B.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成名的机遇的向往。

D. 诗中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情感。

7. 下列关于《赤壁之战》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B.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成名的机遇的向往。

D. 诗中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情感。

8. 下列关于《赤壁之战》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杜牧的《赤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古诗鉴赏题

杜牧的《赤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古诗鉴赏题

杜牧的《赤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古诗鉴赏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杜牧的《赤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古诗鉴赏题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9赤

19. 赤 壁
(唐·杜牧)
考情搜索:近7年未考。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上第21课;◎苏教七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Error!Error! 【主旨:这是一首咏史
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折戟沉沙”点出这里曾有过历史风云,“铁未销”
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前朝古物的兴趣,为后两 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直抒胸臆,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 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
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9. 赤 壁
1.(2分)C 【解析】后两句诗人借三国史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项中“直抒胸臆”赏析有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