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醉翁亭记》(节选)阅读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2题。
(共8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晦明变化理至易明B.风霜高洁附庸风雅C.酿泉为酒腐草为萤 D.宴酣之乐行之有效10.本文善用表示转接的词语标记语意转变,使文章脉络清晰。
同学据此对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进行了分析。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乎山水之间也分析:“在乎”表示话题转变,由写景转换为抒情。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分析:“若夫”有举例的意思,转笔描绘四时之景。
C.至于负者歌于途分析:“至于”有递进的意思,由景物转换到人事。
D.已而夕阳在山分析:“已而”表示时间推移,暗示场景发生变化。
1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一句中的“翼然”不仅写出了亭的姿态,也写出了人的心情。
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解析)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答案】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其西南诸峰;()(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名之者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答:3.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参考答案:1.(3分)(1)各个(众)(2)靠近(3)命名(给……起名)2.(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补充动词1分。
“得”“寓”翻译正确1分)3.(2分)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2试题内容: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
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
癸卯入觐,必游之。
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
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
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
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
寻入欧门,上醉翁亭。
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
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
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9篇)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9篇〕篇1: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发: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围绕〔2〕情趣〔3〕开放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3.琅琊山酿泉4.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的风光及出游的乐趣。
5.《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醉翁亭记》精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精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精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辍耕之垄上C、邻人之妻D、渔人甚异之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的政绩。
3、第二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A、“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人游”,衬托了“太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二)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现代文阅读题)中考语文试题《醉翁亭记》阅读题汇编(附)

中考语文试题《醉翁亭记》阅读题汇编(附答案)代文《醉翁亭》(一)① 滁皆山也。
其西南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者,泉也。
峰回路,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太守自也。
太守与客来于此,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也。
山川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之景不一样,而亦无也。
③ 至于者歌于滁,行者休于,前者呼,后者,提拔,来往而不者,滁人游也。
溪而,溪深而肥;泉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但是前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非非竹,射者中,弈者,觥筹交,坐起而喧者,众也。
白,乎此中者,太守醉也。
④ 已而斜阳在山,人影凌乱,太守而客从也。
林阴翳,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也。
但是禽知山林之,而不知人之;人知从太守游而,而不知太守之其也。
醉能同其,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陵欧阳修也。
10.解说以下加点字词。
⑴苍颜鹤发()⑵别有用心()⑶树林阴翳()⑷述以文者()11.将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第( 3)段描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同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情之作。
请依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要旨或许光景特色有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睦之音。
《小石潭记》洋溢着悄怆幽深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俊逸着的理想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
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
联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说说作者的思想性格特色。
答:【答案】 10、⑴神色年迈⑵的⑶掩盖⑷用 11.⑴游赏山川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望在酒上罢了。
⑵游人知道随着太守游乐的乐趣,殊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醉翁亭记》是一篇描写滁州山水及太守醉后游玩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山水四季之美、游人的欢乐以及太守的醉态,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乐。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文欢乐的赞美。
同时,作者还借醉XXX,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思考,认为人生的乐趣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心灵的感悟和自然的体验。
整篇文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峦,其中西南的山峰林木葱茏,远望之下美不胜收,那就是琅琊山。
往山里走六七里,逐渐听到潺潺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流泻而出,那就是酿泉。
山路蜿蜒曲折,有一座亭子耸立在泉水旁边,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座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僧人智仙。
取名的是谁?是太守自己。
太守和客人们来到这里喝酒,只喝一点就醉了,而且他也是最年长的,因此自称醉翁。
他醉不是为了酒,而是为了山水之间的感受。
山水的乐趣,是从心底得到的,然后寄托在酒中。
比如,早晨太阳升起,林木霏霏,云归岩穴,暮色渐渐降临,这是山间的朝暮。
野花盛开,散发着幽香,美丽的树木葱茏,风霜洗礼后更加高洁,水流落下,石头露出,这是山间的四季变化。
早晨出发,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但乐趣是无穷的。
1)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峰,其中西南部的峰林更是美丽。
远望之,山峰高耸,秀美深邃,这就是琅琊山。
往山里走六七里路,逐渐能听到水声潺潺,最后从两座山峰之间涌出来,这就是酿泉。
山路蜿蜒曲折,有一座亭子矗立在泉水旁边,这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座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中的僧侣智仙。
这座亭子的名字是谁起的呢?是太守自己。
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喝酒,虽然喝得不多就醉了,但他年纪最大,因此自称“醉翁”。
他的意思不是在酒,而是在山水之间。
山水之乐,是从心里得来,然后寄托在酒中。
2)日出时,林木逐渐展开,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但是乐趣却是无穷无尽的。
3)滁州的人们有一种惯,背负着行囊唱歌游玩,有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和,有些人因为年老背弯,需要另一个人扶持,但是他们一直走来走去,不停地游玩。
《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黑龙江齐齐哈尔2017中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雾凇沆砀()(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
(共10分)12. (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蔚然:茂盛的样子。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3. C评分说明:(2分)14. (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醉翁亭记》(节选)阅读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是《醉翁亭记》(节选)阅读,《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
2017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醉翁亭记》(节选)阅读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野芳发而幽香(2)行者休于树
(3)泉香而酒洌(4)杂然而前陈者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间之四时也时人莫之许也
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委而去之
D.醒能述以文者感极而悲者矣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选文中的一个语句,现在作为成语仍在使用,但意思已经有了变化。
这个成语是
,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5.选文画波浪线句写了“山间之朝暮”,请你发挥想象力,把它改写为一段优美的文字。
(不少于50字)
参考答案l.(1)花开(2)在(3)清澈(4)摆开
2.C (C.均为“离开”。
A.季节;当时。
B.断;特别。
D. ……的人;与“矣”构成句尾语气词)
3.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水落石出一般指真相大白。
5.(提示:考查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答题时要发挥想象力,抓住特点描述景物。
)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