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水满报警电路)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1)理解测控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掌握测控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熟悉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提高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测控电路实际问题;(2)具备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电路调试和故障排查的能力;(3)能够运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验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测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创新思维的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控电路的基本概念、测量与控制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际应用案例等。
具体安排如下:1.测控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测控电路的定义、组成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测控电路在工程中的应用。
2.测量与控制原理:讲解测控电路的测量原理、控制原理,让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学基础。
3.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电路设计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测控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核心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测控电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测控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测控电路知识体系。
水满报警器

水满报警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表示水位分别达到1/4,1/2、3/4,水满,四种状态时的简易水满报警器。
2、当水位为1/4,1/2,3/4时,相应的指示灯发亮;当水满时,红灯亮,并发出警报。
3、掌握CD4066芯片的功能结构原理及应用4、了解Multisim仿真软件并设计模拟电路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水是生命的源泉,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如果水多了呢?那就成了灾难。
而一般水满报警器是用在测量江流湖泊的水位的,而日常的生活中却很少用。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离不开水,所以就会储水,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问题:由于储水的容器较大,花费的时间太长,我们会没有耐心,或者我们在这时间里去做其他的事而忘记,可想而知的后果是什么,但我们都忽略这个问题,认为这是小事罢了。
不知道这时你想过没有,如果当水满时,有人提醒你,你就可以不用再为此事而烦恼了。
本着这个想法,结合自己目前所学的知识,我选择设计一个简易的水满报警器。
设计功能: 当水位达到预定值时,相应的指示灯发亮;当水满时,红色指示灯发亮且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方案一;利用CD4066芯片设计简易水满报警器,通过传感器将水位变化转化为电信号送到测控电路中。
方案二;利用单片机完成水位的自动报警,利用传感器将水位变化为电信号送到测控电路中,在通过以编程的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输出控制信号。
在这里,因为还没有学到单片机,而且这次的目的就是用数电和模电设计电路,所以我选择第一个方案。
三、主要元器件介绍(一)、CD4066芯片图(1) CD4066引脚图CD4066是四双向模拟开关,主要作用模拟或数字信号的多路传输。
(二)、蜂鸣器这里使用5V蜂鸣器是——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是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在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
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测控电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测控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和功能,理解测控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测控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测控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测控电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测控电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组成要素、功能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章节:根据人教版《电子技术》第五章第三节“测控电路”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1)测控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测控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测控电路的组成原理:讲解测控电路的组成要素,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执行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测控电路的功能:介绍测控电路在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4)测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讲解测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包括系统建模、系统分析、控制器设计等。
(5)测控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介绍测控电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讲授法:教师对测控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功能及应用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测控电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
3.实验法:安排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控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测控电路的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
具体目标如下:
1. 深入理解测控电路的原理与技术;
2. 掌握常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设计简单的测控电路;
4. 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使用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测量;
2. 设计一个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自动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以实现温度的恒定控制;
3. 设计一个显示电路,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4. 设计一个按键电路,用于设定温度设定值;
5. 系统应具备过流保护功能,确保电路安全。
三、设计方案
1. 硬件电路设计:
a.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b. 传感器模块:采用热电阻测量温度,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 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实现温度的恒定控制;
d. 显示模块:使用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e. 按键模块:用于设定温度设定值;
f. 过流保护模块: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异常,及时切断电源。
2. 软件程序设计:
a. 主程序:初始化硬件、启动定时器、开始循环检测温度和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
b. 温度检测子程序:读取热电阻的电压信号,计算温度值;
c. 温度控制子程序:根据温度值和设定值比较,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
d. 显示子程序: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e. 按键子程序:处理按键输入,设定温度设定值。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机制;2. 使学生了解测控电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熟悉各类测控系统的组成;3. 帮助学生掌握模拟、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测控电路,具备实际操作和调试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利用测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项目执行和项目管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测控技术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测控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所学,为我国测控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测控电路基本原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机制、信号转换方法,分析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控电路基础2. 常见测控电路设计:讲解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典型测控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测控电路设计3. 数据采集与处理:介绍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讲解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4. 测控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测控系统案例,讲解其设计思路、实施步骤及优化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控系统应用案例5. 测控电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设计简单的测控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测控电路实践6.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项目管理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测控电路的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组成、信号处理方法等。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测控电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测控电路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能够:1.描述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2.解释信号处理方法和测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运用测控电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提出合理结论;5.培养对测控电路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组成、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1.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测控电路的核心元件、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电路组成:讲解测控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信号处理方法:阐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方法;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测控电路在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教学:1.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2.电路组成及其功能;3.信号处理方法;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组成和信号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测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测控电路在工程和实践中的应用价值;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水位报警器电路设计教案

水位报警器电路设计指导计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电子控制系统的知识;从设计目标、元器件特性等角度分析比较,选用合适的各种元器件;利用基成电路设计简单水位报警器电路。
2、过程与方法:
在技术活动中,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运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交流和评价,发展技术思维。
能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和文字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体验设计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和保持技术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一步养成积极、负责、严谨、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和对原有电路进行改进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简单自动控制电路。
教学媒体:
电脑、投影机
学生学具:
数字电路实验套件
教学流程:。
水位报警器课程设计

水位报警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位报警器的原理,掌握水位报警器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水位报警器电路。
3. 学生了解水位报警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水位报警器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水位报警器的制作,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水位报警器在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动手实践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 理论知识:(1)电子元件:介绍水位报警器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2)电路原理:讲解水位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放大电路、报警电路等。
(3)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水位报警器电路。
2. 实践操作:(1)组装水位报警器:指导学生按照电路图完成水位报警器的组装。
(2)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对组装好的水位报警器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3.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介绍水位报警器的原理和电子元件,分析电路图。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水位报警器电路。
第三课时:学生动手组装水位报警器,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学生调试、优化水位报警器,教师点评。
4. 教材章节:(1)电子元件:参照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2)电路原理:参照课本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水满报警电路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测控10(1)
姓名肖家伟
学号3110002451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
1、设计内容:
(1)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2)详细分析CD4011的多种具体应用典型电路;
(3)计算流过R7、R4、R1电阻的电流;
(4)分析VD1的作用;
2、使用Protel绘出电路原理图,布PCB板,使用热转印或者曝光方法制作电路板,
根据系统原理图所设计的元件及参数,购买相应元器件,完成焊接、调试。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完成一个水满报警电路的分析与制作;
2、讨论、分析与总结、提交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电路原理图设计;
2、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3、电路参数计算与分析;
4、电路制作、调试;
5、撰写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雄等编。
测控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2.赵负图主编,现代传感器集成电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
3.刘征宇主编,线性放大器应用手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4.蔡锦福等编,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
5.7.
5.自编,测控电路设计型实验任务书.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 年 6 月15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6月 21 日专业责任人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