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临床移动数字助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移动医疗系统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移动设备与医疗设备、数据库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提供实时的医疗诊断、监护、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
下面将介绍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分析与需求在设计移动医疗系统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和需求调研。
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以及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同时,要考虑到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等因素,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系统架构设计1.客户端:移动医疗系统的客户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客户端需要提供用户登录、医学影像浏览、远程诊断、健康数据上传等功能。
2.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处理业务逻辑,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服务器端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3.数据库:数据库用于存储医疗数据和用户信息等。
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4.医疗设备接口:移动医疗系统需要与各种医疗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心电图仪、血氧仪、血压计等。
为了实现与医疗设备的无缝对接,可以使用蓝牙、USB接口等技术。
5.网络通信:移动医疗系统需要使用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在设计网络通信模块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技术。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实现阶段,需要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编码、测试和部署等工作。
1. 客户端开发:客户端开发可以使用跨平台开发框架,例如React Native、Flutter等,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跨平台兼容性。
2. 服务器端开发:服务器端开发可以选择使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并结合Web框架进行开发。
同时,需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并发性能。
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血液净化管理系统设计与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管理系统设计与临床应用陈晓旺;苏玉成;黄明炜【摘要】自主研发血液净化管理系统,介绍系统需求、可行性、建设目标、功能、规范化流程,阐述其开发及运行环境、常用模块、权限管理等方面,该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The paper introduces system requirements,feasibility,building target,functions and standard procedure of the blood pur 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which is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independently,explains its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commonly used modules,permiss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The system is able to enhanc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quality and reduce medical risks.【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学杂志》【年(卷),期】2017(038)012【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血液净化管理系统;血液透析;信息化管理【作者】陈晓旺;苏玉成;黄明炜【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科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科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科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6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989年开始成立血透室,发展至今已经拥有66台血透机,2014年透析患者17 279人次到2016年增长到36 478人次,2014年被定为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基地。
近几年来年人次数均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数据登记和统计分析都是最原始的手工记录,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流程改造、系统管理。
湖北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项目招标书

湖北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项目招标书1.项目概述:随着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专科护理信息化、智慧医疗的智能化是我院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随着我院血液净化透析中心规模的扩大,可接纳患者愈来愈多,有必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透析过程服务效率,减轻透析过程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通过实现电子化的存储,形成基于透析患者信息的透析病历库,为透析患者开展透析治疗、健康保障的大数据分析,为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患者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化被动医护服务为主动医护服务,提升我院的临床服务水平。
2.设计原则:系统的实现遵循以下原则:2.1统一标准原则:在移动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中,必须“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
加强指导、组织和协调,规范数据平台的基本功能、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
2.2性能稳定原则:数据平台应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全院7*24小时服务的要求,保证医疗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要。
2.3保证安全原则: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系统设计和建设中要符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4经济实效原则: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实效的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以合理的投入,产出最适宜的效果。
2.5具扩展性、兼容性: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应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标准和业务系统需求变化对数据格式、处理方式等带来的业务流程变动和模式调整。
3.项目功能及技术规范要求:3.1技术需求:当前,以透析过程无纸化、透析文书电子化、创建透析病历为目标的血液透析中心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已在国内部分大医院投入使用,经过实践证明,系统的使用对减轻透析过程中医生、护士工作强度和提高透析服务质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优化透析治疗服务流程,提高透析服务质量;◆降低透析医护工作量,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提供医、护人员消息提示提醒,为护理工作提供更快的护理协助;◆建立透析病历库,开展透析病历研究;◆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与体会

透 析 管 理 的信 息 化 是 解 决 这 一 难 题 的有 效 方 法 ,并 且 对 于 指
导临床诊断 、 治疗 、 预后 、 研 等 T 作 有很 大 意 义㈣ 。 科
2 血 液 净化 中心数 字化 系统 概述
血 液 净 化 中心 数 字 化 系统 结 合 当前 国 内血 透 行 业 的特 点 并 借 鉴 了 国外 血 透 行 业 信 息 化 的设 计 理 念 , 有 实 用性 、 靠 具 可 性 以及 先 进 性 等 特 点 。建 立 以患 者 医疗 资料 、 医疗 方 案 为 核
3 血 液 净 化 中 心 数 字 化 系 统 模 块 介 绍
系 统 涵 盖 了患 者 一 般 资 料 、 析 处 方 、 查 结 果 、 用 管 透 检 费
作 者 简 介 : 培 杰 ( 9 5 ) 男 , 师 , 要 从 事 血 液 净 化 临 床 方 面 的研 究 谢 18 一 。 护 主 工 作 , — i:e nsi@h t iCI。 E malT n i e omalOI x . I
P oe so a F rm 1 业 论 坛 rfs in l o u 专
出 来 , 对 治 疗 中 的患 者 以周 为 单 位 进 行排 班治 疗 , 者 治疗 可 患 排 班 中 患 者 姓 名 无 需 输 入 ,只需 用 鼠标 将 列 表 中的 患 者 拖放 或 ) 到排 班 表 中 即可 进 行 上 午 班 、 午 班 、 班 、 时 加 班 叹击 下 晚 临 的排 列 . 时 可查 看 某 一 周排 班 的排 班 表 , 印详 细 的患 者 排 同 打 班 表 . 大 减 轻 了 医 护 人 员 的 工作 量 。 同样 , 大 护士 长 可 以运 用
基于PDA的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6
基于PDA的移动临床 护理信息系统的挑战与 展望
系统应用面临的挑战
1 2 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移动临床护理系统中,涉及患者敏感信息的保 护,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系统面临的 重要挑战。
设备限制与技术壁垒
PDA设备可能存在多样性,不同的设备可能有不 同的操作系统和技术架构,这给系统开发和集成 带来一定难度。
用户接受度与培训
由于临床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同,如何 推广和培训医护人员使用移动临床护理系统也是 一个挑战。
系统未来发展的展望与趋势
标准化和集成化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未 来基于PDA的移动临床护理信息 系统将更加标准化和集成化,不 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将更加顺
畅。
个性化与智能化
系统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根据 不同医护人员的需求进行个性化 设计,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
05
基于PDA的移动临床 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 效果
系统应用情况介绍
应用背景
应用领域
应用特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 普及,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 的挑战。传统的临床护理方式往往存 在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难 以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基于PDA的移动临床护理信 息系统应运而生。
系统测试与优化
功能测试
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确保系统功能完善、符合 需求。
性能测试
测试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 时间、内存占用等,确保系 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 行。
安全性测试
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 据传输、存储的安全性,用 户权限管理等,确保系统安 全可靠。
优化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
血液净化临床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

血液净化临床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
童思木;钦煜;申刚磊;陆斌;潘亮亮
【期刊名称】《中国数字医学》
【年(卷),期】2014(009)006
【摘要】应用信息技术,基于网络、计算机、PDA等设备,构建和实施血液净化临床信息系统,对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以及血透日常事务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患者管理全面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血液透析过程记录电子化,科室管理规范化.方便了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升了医院血液净化管理的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安全.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童思木;钦煜;申刚磊;陆斌;潘亮亮
【作者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信息科,214071,江苏省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无锡市中医医院信息科,214071,江苏省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无锡市中医医院信息
科,214071,江苏省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无锡市中医医院信息科,214071,江苏省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无锡市中医医院信息科,214071,江苏省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
【相关文献】
1.基于临床信息系统的手术/麻醉教学链的构建 [J], 李则河;刘仕福
2.基于临床信息系统的数据集市构建及挖掘应用 [J], 张睿;杨晓妍;王觅也;李楠;师
庆科;黄勇
3.标准操作规程在血液净化医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J], 李瑛;李辉;张晓东;宋洁;石理华
4.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建筑产业实现变革——建谊集团探索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平台化应用实践 [J], 杨毅
5.灾害脆弱性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血液净化科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 吴仲华;曹金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净化护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血液净化护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09-16T02:19:03.6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1期作者:徐姝[导读] 探讨血液净化护理系统构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徐姝常州市肿瘤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护理系统构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院内的实际需求构建血液净化护理信息系统,并做好机器与医院的对接工作,同时全面应用于临床中,并将应用前后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应用前后护理文书的规范性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经研究表明,在应用后护理文书不规范数量及占比明显下降,分别为16.64%、5.24%,同时护理满意度评分有显著提升(P<0.05)。
结论:对于血液净化室而言,护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减少错误问题发生,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也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信息系统;构建;应用引言:血液净化科室主要针对肾脏类疾病展开治疗,其主要是通过净化患者血液的方式来达到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护理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为提高护理效率,还应当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全面建立护理信息系统,以便于为护理工作提供精确数据支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血液净化护理系统构建流程及实际应用效果,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对象均为院内血液净化科所收治的患者,时间在2020年6月~2021年5月区间,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血液净化护理系统应用前以及应用后,每组随机选取135例患者,护理文书为553份,应用前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81、54例,(48.71±3.66)岁,应用后组以上数据分别为78、57例,(48.62±5.01)岁。
两组各项患者各项资料相对较为均衡(P>0.05),研究有意义。
1.2方法在应用前采取纸质版护理文书及治疗记录单,患者诊疗、住院记录均需依靠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动上传,对于患者透析过程中各情况病房内无法实时获取,在了解患者信息时只能通过电话沟通与口头转述、护理文书等方式。
一种血液净化中心用数据管理系统_CN209343784U

2
CN 209343784 U
说 明 书
1/2 页
一种血液净化中心用数据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在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血液净化领域,为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所有血液净化设备的 数据管理系统。
3
CN 209343784 U
( ESM )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34378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9.09.03
(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血液净化中心用数据管理系统
( 57 )摘要 本实 用新型公 开了一 种血液净化中 心 用数
据管理 系统 ,涉及血液净化领域。本实 用新型解 决了目前血液净化中心对大量的血液净化设备 无法进行数据共享管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 原有血液净化设备的RS485接口 ,由MODBUS协议、 ZIGBEE网络以及数据终端(包括RFID模块、智能 挂钩秤、血压计)、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构成。通过 ZIGBEE无线网络将血液净化中心的各个血液净 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并且通过数据终端的RFID 模块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进行识别和数据管 理 ,通过数据终端的 智能挂钩秤和血压计对血液 净化设备的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监控。本实用新型 布线简单、系统功耗低、可定制性强。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使血液净化设备在不进行接口升级的基础上进行网络数据管理,同时对血液 净化中心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中心数据 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原有血液净化设备的RS485接口 ,通过MODBUS协议、ZIGBEE网络以 及 数据终端(图1,包括RFID模块、智能挂钩秤、血压计)、数据采集器(21)、计算机(22)构成。通 过ZIGBEE无线网络将血液净化中心的各个血液净化设备(20)进行网络连接,并且通过数据 终端(图1)的RFID模块(12)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进行识别和数据管理,通过数据终端(图 1)的智能挂钩秤(13)和血压计(10)对血液净化设备(20)的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监控。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血液净化设备(20)的RS485接口连接本系统的数据终端(图1)。数 据终端(图1)由 智能挂钩秤(13)、血压计(10)、RFID模块(12)以 及ZIGBEE节点(11)组成 ,数 据终端(图 1)通过R S485接口 和血液净化设备(20)进行物理连接 ,通过本身的 ZIG BEE节点 (11)和其它的数据终端(图1)组成血液净化中心的无线网络,即通过ZIGBEE网络对血液净 化中心的血液净化设备(20)进行数据无线联网。数据终端(图1)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传 送至数据采集器(21),从而对血液净化设备(20)的数据进行汇总,最后通过RS485接口和计 算机(22)进行连接,把所有的数据送入计算机进行管理。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据终端(图1)将血液净化设备(20)的数据传送至数据采集器 (21)进行数据汇总,并由数据采集器(21)传入计算机(22)进行管理;通过数据终端(图1)的 智能挂钩秤(13)对血液净化设备(20)治疗过程中的超滤液体重量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 终端(图1)的血压计(10)对血液净化设备(20)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进行定时测量。从而 保证了对血液净化中心所有血液净化设备(20)的数据进行管理并且对血液净化设备(20) 治疗疗效进行实时监控。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终端原理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净化中心临床移动数字助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Clinical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 for DialysisCenter薛彦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Xue YanbinComputer Net Center, Shanghai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摘要:围绕血液净化中心临床移动数字助理系统,阐述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现方法,特别是移动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在设计中采用了可以便捷开发和易于更新维护、复用的面向对象的方法,并紧密结合软件工程开发理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先进性、同时又具有可实现性的医院移动诊疗系统的技术模型。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implementary methods of mobile clinical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 Mobile database is also referred as key technical point. The inheritable object oriented method which is easy for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is adopted in the design, as well as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These form an advanced and realizable technical model for mobile clinical system.关键词:数字化医院;移动诊疗与护理;移动数据库[KeyWords]: Digital Hospital, Mobile Clinic and Nursing, Mobile Database近两年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了步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院数字化建设成为积极推动改革深入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计算技术和解决方案日趋成熟,通过与医院医疗应用的实际相结合,能够将医院的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进行最有效的收集、储存、传输与整合,成为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本系统将移动计算技术同大型综合医院中血液透析医疗过程相结合,基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构建基于微软的.Net平台和Sybase移动数据库(Adaptive Server Anywhere)技术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
该方案在实现血液透析医疗过程操作的一体化管理、严格的数据安全控制以及治疗资料共享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血液净化中心医疗流程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是医院数学化建设向移动化发展的有益探索!1系统分析与设计1.1系统业务流程分析血液透析中心日常的工作重点在于合理安排血液透析仪的使用,定时在血透仪旁记录患者生理指标和仪器运行数据。
因此通过推行数字化管理,医护人员使用PDA实现透析处方和护理记录的录入,建立专门的透析患者数据管理软件,对病人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存档及电子化管理,实行全程监控、提高其工作效率。
系统的应用场景如下:中心护士长通过本系统,每天安排次日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排班记录,第二天当班护士持PDA从中心数据服务器上获取当天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基本信息列表,包括排班日期、班次、病人姓名、医疗卡号、性别、年龄、房间号、床号等。
护士通过PDA选取某位病人的排班信息,对病人透析过程中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而翔实的跟踪记录,对在透析过程中所使用的透析器类型、透析膜类型、机器型号、血管通路、心率、血压、换药情况、透析中并发症等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并在透析过程中以小时为单位,定期记录病人的血流量、超滤率及临床表现等体征。
在病人完成治疗后,护士再将PDA上该病人信息上传至后台数据库,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台式终端对病人的诊疗情况进行整体了解和把握。
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对本系统进行整体的管理配置,可对排班记录、病人治疗情况进行汇总、查询、新增、修改等。
基于以上场景,本系统将设置前台移动录入模块和后台排班、查询模块。
同时,由于本系统应用环境中未建立无线网络,因此需采用离线输入加数据同步模式实现移动应用。
1.2系统软硬件配置及设计本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不仅从当前实际应用的需求出发,更着眼于今后的功能扩展和需求变化。
本系统软硬件配置如下:其中PDA开发工具VS 2005提供了Pocket PC项目模板和设备仿真器,为系统前端应用的开发带来方便。
前台的移动设备数据库与后台数据库的同步采用Sybase MobiLink服务器,MobiLink是基于会话的同步系统,允许统一数据库(如本系统中的后台数据库)与多个移动客户端数据库之间进行双向同步。
MobiLink 可以基于移动数据库ASA实现同Sybase ASE、MS Sqlserver、Oracle等主流数据库的同步。
1.3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作为一种移动技术的深入应用,涉及系统架构、硬件组成、软件架构及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应用与集成。
为充分发挥前端PDA的应用处理能力,使应用在前端就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存取,减少服务器端的负荷,从而保障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本系统在综合了各方面因素后,选取了C/S结构作为系统的体系架构。
整个系统由二部分,即前端PDA系统实现移动数据录入,后台服务系统实现排班、数据汇总、统计查询等功能。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前端PDA系统与后台服务系统相互独立,但基础数据高度统一,他们之间的数据同步采用MobiLink技术。
同时,二者之间分别又承载着不同的功能模块。
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图2系统实现2.1前端PDA系统的实现前端PDA系统主要用于获取当日需要进行透析的病人信息列表,以及记录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的用药情况、体征变化情况等,因此开发时需要准确地理解实际应用的要求,并进行大量细致的调查分析。
采用Visual Studio .net 2005作为开发环境,基于.Net Compact Framework进行应用开发,它简化了智能设备上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除了具备.Net Framework优化的运行结构处,对于移动设备的开发做了更具针对性的优化。
另外,PDA设备虽然具备了携带便捷性,为在移动中提供医疗服务带来了便利,但其本身的局限也是明显的:PDA的屏幕大小一般小于4.0英寸,因此如何对应用界面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说是系统开发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根据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结构,结合界面设计的原则,开发时在系统的总体功能上进行模块划分,从总体设计的要求出发,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而不孤立,相互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
本系统界面设计结构清晰地反映工作流程,方便医护人员规范地操作,透析项目和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调用布局符合逻辑,与工作流程高度吻合,尽可能地确保良好的人机交流和信息准确。
前端PDA系统的应用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前端PDA系统应用效果图2.2后台服务系统的实现后台服务系统采用PowerBuilder10进行开发,PowerBuilder采用了面向对象和可视化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发出数据库应用程序。
PowerBuilder中的数据窗口对象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显示方式,可以满足本系统各功能模块不同的需要。
后台服务系统的数据库管理选用了Sybase数据库。
该后台服务系统也可嵌入HIS 系统,实现同HIS系统的数据整合。
后台服务系统提供了血液净化中心的数据管理工作,护士长不仅可以通过后台服务系统安排病人治疗序列和部署护士值班,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同前端PDA系统采集的各项数据的同步,使医护人员通过后台服务系统对病人历次的血透治疗情况进行整体统计观察,为后续治疗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2.3 数据库设计根据用户需求,本系统需要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提供不同的记录方式,其中包括:常规血透(HD )、腹透(CAPD )、血液滤过(HF )、血液透析滤过(HDF )、血液灌流(HP )、血浆置换(PE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免疫吸附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因此PDA 系统的本地数据库与后台服务数据库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开发的成败,本系统主要数据库表的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数据库设计从系统整体来看,各个模块之间既有整体上必然联系性,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兼顾到性能和安全因素,所以不宜将数据高度集中在一起,我们综合考虑的结论是:根据功能模块的划分,多个模块间共用的数据严格控制其数据的一致性,支持项目全局的应用,避免出现不能同步的现象,同时控制必要的数据冗余,而不是一味地减少数据冗余,权衡优化用以方便检索,提高系统的查询速度、可用性及可靠性。
2.4 数据同步的实现本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前端系统与后台服务系统的数据同步与双向复制。
前端PDA 系统的移动ASA 数据库和后台服务系统SYBASE 数据库的同步由MobiLink 同步服务器进行桥接;MobiLink 的工作方式是:将远程数据库上的多个事务结果合并成一个更改集,然后应用到统一数据库中。
通过MobiLink 技术的数据库复制机制实现前端数据和后台数据的双向复制。
MobiLink 组件提供可编程的选项,用于确定后台数据库哪些更改可以启动同步,如何选择前端设备接收推送请求,以及前端设备如何响应。
实际应用中,将PDA 同PC 终端连接后,启动同步服务,前端的本地数据库能够将病人的治疗记录情况更新到后台数据库,其实现架构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MobiLink技术的数据上载架构示意图当医护人员通过前端PDA系统上的本地数据库发出数据更新的请求,MobiLink服务器会进行核对处理,将数据库更新指令发送给后台数据库,将病人的治疗、用药情况复制到后台数据库,从而完成数据更新的操作。
也可以由后台数据库推送排班记录等数据信息到前端数据库,其实现架构如图6所示。
图6 基于MobiLink技术的同步系统架构通过图6,可以了解到由后台数据库将排班记录情况发送到前端PDA系统上的本地数据库。
其执行步骤为:(1)、通告程序使用基于业务逻辑的查询轮询后台数据库,检测需要对前端PDA系统的本地数据库进行同步的值班情况更改。
(2)、当检测到值班记录有更改或新增时,通告程序准备一条将发送给前端PDA系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