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合集下载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的发展,农业有害生物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这些有害生物包括昆虫、病原体、杂草等,它们对农作物的破坏可能导致农民的收益减少甚至无法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有效的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物或病原体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这主要通过促进天敌和寄生物的繁殖,由它们来消灭农作物的有害生物。

例如,利用蜜蜂来控制果树上的害虫,或者引入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过多的影响。

二、化学防治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化学防治是必要的。

化学防治通过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物来控制有害生物。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消灭有害生物,但它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必须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并选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使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方法。

例如,利用高温或低温处理、光照、声波或电子脉冲等方法来杀灭或迫使有害生物远离农作物。

与化学防治相比,物理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但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四、遗传防治遗传防治是通过改变农作物或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方式。

通过选择抗性农作物品种或改善农作物的抗虫能力,可以减少有害生物的侵害。

此外,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也可以改变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遗传防治方法有较长的应用前景,但也需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

五、综合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和可持续性,综合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策略。

综合防治强调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方法,形成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的防治体系。

在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时,要根据具体有害生物的特点和农作物的需求,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结论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遗传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业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六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六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保护

第六章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保护一、可持续植物保护战略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发展I.19世纪40年代后,化学防治为主导地位→“三R”问题:次要害虫再猖獗、害虫的抗药性、农药残留;II.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森发表“寂静的春天”一书,引起政府和科学工作者对化学农药的关注;III.1972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b会提出了IMP(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即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IV.1975年我国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一、可持续植物保护战略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发展V.1976年美国对IPM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个多学科、侧重于生态系对害虫种群的管理办法。

它应用各种防治方法,相互配合成为一种协调的害虫管理系统。

IPM的实施是多战术的策略,但是在这些战术中,要充分利用自然防治的因素,而只是在必要时才使用人工的防治方法;VI.1986年我国定义: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多种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植物保护战略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有害生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益和有害只是相对的。

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时间的不同和寄主对象的改变,有害生物、中性生物、有益生物可以相互转变。

在自然因素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对有害生物可以不采取防治措施;即使对种群密度超过了经济允许水平的有害生物,也不需要把它们消灭干净,而让他们保留一定的数量以维护靠其为食物的天敌的繁衍,从而达到益害之间的动态平衡。

一、可持续植物保护战略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策略①自然控制:利用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生相克达到相互适应,达到协调平衡的生态关系,在防治战术上强调利用自然因素来进行防治。

②协调防治措施:综合治理一方面利用自然控制,另一方面要根据需要协调多种防治措施把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密度以下。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一、名词解释1.综合防治(IPM):运用综合技术防治可能为害作物的各种潜在害虫的一种策略.2.全部种群治理(TPM):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防治方法。

3.生物防治法(广义):利用有益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4.农业防治法:根据农田环境、寄生植物和害虫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

5.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昆虫(EIL):有防止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6.经济阈值(ET):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害虫达到该密度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害虫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7.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

8.地下害虫:指在土中生活的害虫,它们为害农作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靠近地面的嫩茎以及果树和苗木的地下茎和幼根。

9.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

10.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认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早传播扩散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1.防治指标: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达到该害虫种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12.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其目标是在大面积上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下ET以下,即将害虫控制在危害之前和农田之外,以避免大田防治。

13.不选择性(植物抗虫性):植物使昆虫不趋向其上栖息、产卵获取食的一些特性。

14.抗生性(植物抗虫性):引起昆虫死亡率高,繁殖力低,生育迟缓或不能完成生育的一些植物特性。

15.耐害性(植物抗虫性):植物受害后具有很强的增值和补偿能力而不致在产量上有明显的影响。

16.气调防治:通过改变环境如仓库里的气体组成和气压来控制仓储害虫、虫螨和微生物的生长和发生,以保证储藏的安全。

17.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稻收获作物前的时期,即自施药到残留量降至允许残留所需的时间。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农业生产中,有害生物的存在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些有害生物包括害虫、病原菌、杂草等,它们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防治农业有害生物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一、农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农业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方式多种多样。

害虫可以直接啃食农作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例如,蝗虫可以大面积破坏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粮食短缺。

病原菌能够引起农作物的病害,如小麦锈病、水稻稻瘟病等,使农作物染病枯萎,品质降低。

杂草则会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是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改变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其发生的几率。

例如,水旱轮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是农业防治的重要手段,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降低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

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自身免疫力,增强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

2、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来防治有害生物。

人工捕捉害虫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适用于害虫数量较少的情况。

利用防虫网可以阻止害虫进入农田,保护农作物。

此外,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捕害虫,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

3、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

例如,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可以捕食或寄生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植物源农药也是生物防治的一部分,如印楝素、苦参碱等,具有低毒、环保的特点。

4、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有害生物。

化学农药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显著的优点。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保障农作物的安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以期为农业科普提供有益的信息。

一、了解农田的有害生物农田的有害生物主要包括害虫、杂草和病害三类。

害虫是指对农作物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昆虫类生物,如蚜虫、飞虱等;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中的与农作物竞争营养、水分和光线资源的植物,如稗草、马唐等;病害则是指导致农作物生理性状或形态异常甚至死亡的病原微生物、真菌和病毒。

二、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的首要原则是“预防为主”,即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具体包括:1. 合理轮作:通过在农作物组合中引入抗虫、抗病性较强的作物,破坏有害生物生长和繁殖环境,减少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2. 杂草防控:及早清除农田中的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养分和水分。

3. 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害的发生。

4. 土壤调理:优化土壤环境,增强农作物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感染。

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综合施策进行农田的有害生物防控,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天然的生物因子来控制农田的有害生物。

具体措施包括:1. 天敌引进:引入天敌或捕食性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引入蚜虫天敌瓢虫,利用瓢虫捕食蚜虫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2. 寄生虫防治:利用寄生虫对害虫的寄生作用来控制害虫。

例如,引入寄生蜂来寄生果实蛀虫,减少果实蛀虫的数量。

3. 病原微生物控制:利用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病原微生物来消灭害虫。

例如,利用孢子杀虫菌来感染害虫,控制害虫的数量。

四、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农田的有害生物。

具体措施包括:1. 陷阱捕捉:设置陷阱,吸引有害生物,并通过物理手段将其捕获。

例如,用黄色黏蝇纸吸引果蝇,使其粘附在纸上从而控制果蝇的数量。

重视研究应用耕作防治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重视研究应用耕作防治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可 以看 到, 在相 同的大环境 中 , 虫发生的显著 “ 块 病 地
年两 收是不可持 续的 其综合 防治措施应从改进耕作 制度考虑,以倒茬为主 ,辅之 甲拌磷拌种和 “ 一喷三
差异 ” 现象就是明证 。 其重茬早播 的春谷 田导致 了栗 白 发病、 栗黑穗病和栗灰螟 的严重发生 , 田多是病 虫植 满 株, 农谚 : 重茬谷守着哭 ” “ 就是写照。牲畜吃了带有 白 发病的谷草 , 其粪便农 民施入农 田仍能有效致病 , 严重
是很多的。
作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 必要措施之间的
互相配合 ) 。组建时应从生态 学的观点出发 , 考虑 以下
几 个 方面 :
病虫依靠农作物滋生 ,农作物依靠人 的耕作 管理
而生长。 良的耕作技术不但积累了病虫群体, 不 而且营
1 分析研 究病虫发生和 耕作制度 的关系 。以山西 、
重农药防治。 这一倾 向是不符合植保方针 的。 这也和人

境, 可控制病虫害发生, 减少农药用量、 降低污染, 是生
产无公害、 绿色农产 品的一项重要措施, 促进农业增产 增效 、 农产 品竞 争力增 强, 进入与 自然和谐共进 , 促 实 现优质、 高产 、 高效、 生态、 安全之 目的。 根据 以上事实和观 点,应该积极推广和组建以耕
毋须防治 , 由于长期连作上升为主要害虫 , 但 发展成为 小麦生产上 的一个严重 问题 。总之 , 从病虫的发生规律
看, 从病虫发生和 耕作的关系看 , 防治病虫害的主动权 掌握在人的手 中。因此, 可认为耕作防治是综合防治 的
基础 , 有釜底抽薪之功 , 其作用不可忽视 。不重视耕作
改进耕作制度 , 正确地应用一 系列耕作技术, 如轮作倒茬 、 调整播期 、 利用抗 病品种 、 处理越冬寄主等等 ,

综合防治措施原则

综合防治措施原则

综合防治措施原则导言综合防治措施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来进行病害、虫害等有害生物防治的一种综合性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园艺作物、森林和环境的破坏。

综合防治措施原则是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有害生物的特点,结合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制定出一套综合防治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条综合防治措施原则,以期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 综合管理综合防治措施的首要原则是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指的是对农田或园地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土壤肥力的调节、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作物的合理布局和轮作等。

综合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害和抗病害能力,从而减少有害生物入侵的机会。

此外,综合管理还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防治措施的另一个原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多种生物种类和多样化的基因池,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综合防治中,应该尽量减少对非目标有益生物的杀伤,同时鼓励和保护自然的天敌和生物控制因素。

通过增加农田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自然的生物防治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综合防治措施的第三个原则是使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分析,为农民和农业专家提供决策建议的系统。

它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预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

4. 综合防治策略综合防治措施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采用多种综合防治策略。

综合防治策略是指在防治过程中选择多种不同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物理防治可以通过设置屏障、陷阱和障碍来阻断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生物防治可以利用益虫和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来杀灭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一、引言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破坏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和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

二、生物防治1. 引入天敌: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农田中的害虫,如蚜虫、螨虫等。

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从而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威胁。

2. 利用微生物:利用一些对有害生物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来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昆虫病原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些病原菌可以感染害虫,使其死亡,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3. 利用植物:一些植物具有对有害生物具有排斥作用或抑制作用。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合物,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同时,一些植物还可以释放出具有驱避作用的化合物,以驱赶害虫。

三、化学防治1. 农药喷洒:农民可以使用农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农药可以杀死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而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但是,农药的使用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化学诱杀:利用化学物质来诱杀有害生物。

例如,利用性信息素来吸引害虫,并在其附近设置陷阱,以达到捕杀的目的。

四、物理防治1. 陷阱捕捉:设置陷阱来捕捉有害生物。

例如,利用黏虫板来捕捉害虫,或者利用诱虫灯来吸引并捕杀害虫。

2. 屏障防治:利用物理屏障来隔离有害生物和农作物。

例如,利用网罩来阻挡害虫的入侵,或者利用防虫网来防止害虫对果蔬的危害。

五、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将多种防治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防治方案。

综合防治能够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提高防治效果。

例如,可以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有害生物和不同的农作物,制定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案。

六、结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的实施是保护农作物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农业生物安全创新的防控措施

农业生物安全创新的防控措施

农业生物安全创新的防控措施农业生物安全是指保护农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农业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创新的防控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农业生物安全创新的防控措施。

一、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农业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开发出抗虫害、抗病害和逆境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抗击玉米螟虫的侵害,转基因水稻可以抗击稻瘟病。

这些抗性农作物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生物界的天敌和益生菌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农药防治,生物防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科学家们利用昆虫、寄生菌和细菌等生物制剂,来对抗对作物有害的昆虫和病原体。

通过释放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可以减少对农作物自身和环境的损害。

三、智能监测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是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农业生物安全相关信息的技术。

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并通过分析系统分析这些数据,及时预警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异常情况。

这种智能监测技术有助于及时发现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四、农业空间规划农业空间规划是指合理规划和布局农田、农业种植区和农产品加工区的活动。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田地块划分、畜禽养殖场布局和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物安全风险。

农业空间规划可减少不同农业生产区之间的交叉感染,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提高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

五、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科普教育是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生物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农民对有害生物的识别能力,增强他们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科普教育也可以宣传生态环保农业的理念,引导农民采用生物防治、遗传改良等创新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防治农田害虫的方法

防治农田害虫的方法

防治农田害虫的方法农田害虫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农田免受害虫的侵害,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治农田害虫的方法。

1.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农田害虫的方法。

它包括病虫害防治技术、良种选育和合理耕作等方面。

首先,农民应该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害虫的侵害。

其次,合理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合理施肥、适时翻耕、定期清理田间杂草等,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病菌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农民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蜻蜓、蚂蚁、寄生蜂等。

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病菌来感染害虫,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方法。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农民可以根据害虫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喷洒。

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也要注意选择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农药,以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4.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农民可以使用陷阱、网罩等物理设备来阻止害虫的入侵。

例如,在果园中可以设置黄色的粘虫板来吸引和捕获害虫,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物理防治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和人体也没有危害,因此备受农民的青睐。

5.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将多种防治方法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农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措施的优势,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害虫对农田的危害。

防治农田害虫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农民可以采取文化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多种方法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农民可以保护农田免受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展望在农业生产中,每年因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失巨大。

据FAO统计,全世界农业生产中每年因虫害、病害和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占总产值的37%。

其中,虫害占14%,病害占12%,杂草占11%。

因此,有害生物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重治轻防,盲目施用化学农药的现象至今仍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石油农业的条件下,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更加突出。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提出的植保方针,但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农民不可能做好“预防为主”的工作,这样势必导致以治为主,见病虫就打药,次数越打越多,浓度越打越浓,有害生物危害面积反而越来越大。

病虫发生面积与50年代相比,60年代增加30%以上,70年代增长100%,至80年代增长2.8倍。

在1983~1993年的10年间,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分别增加了24.26%和49.47%。

化学农药使用量每年以3.0×104 t的速度增加。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数量为25亿,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

我国仅1993年一年生产的农药就达2.62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杀虫剂占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

化学农药滥用的后果除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外,还引起了“3R”(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残留Residue)问题产生,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的耗竭,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为了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类不断探索有害生物防治的新途径,将持续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指导防治实践。

特别是1992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确定了持续发展是唯一的发展模式。

为此,TShemyshev(1995) 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关有害生物治理的概念——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cological pest management,EPM)。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摘要: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与技术是植物保护研究的核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在有害生物防治上不仅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高效技术措施,防治有害生物的策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是控制有害生物,避免或减轻农作物生物灾害的技术。

具体措施一般可归纳防和治两类,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防治策略是人类防治有害生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对策。

关键词: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防治技术、防治策略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工作,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经营管理和控制。

其目的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以确保农业生产。

其任务是:(1)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农作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国内输出;(2)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们传播到没有发生的地区;(3)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被传入新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肃清。

我国除制定了国内植物检疫法规外,还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国际植物检疫协定。

植物检疫的实施内容: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又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实施的外检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内检。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危险性生物的风险评估与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转运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和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二、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或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过多的额外投入,且易与其他措施相配套。

此外,推广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常可在大范围内减轻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

农业防治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农业防治必须服从丰产要求,不能单独从有害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2)农业防治措施往往在控制一些病虫害的同时,引发另外一些病虫害的危害;(3)农业防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且多为预防性措施,在病虫害已经大发生时,防治效果不大。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有害生物给作物种植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作物的健康生长,农田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介绍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一、土壤改良农田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而农田有害生物往往滋生于土壤中。

因此,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健康状况是预防和控制农田有害生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1.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作物轮作,可有效控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

不同作物具有不同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轮作可以打破害虫、病菌的生长周期,降低它们的发生机率。

2. 有机肥料引入: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有益于作物的生长,并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蜂等对农田有害生物进行生物控制的方法。

1. 引入天敌:有一些昆虫、蜘蛛等天敌对农田有害生物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引入这些天敌可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如引入蓟马捕食者可以有效控制蓟马的繁殖。

2. 使用诱虫剂:诱虫剂可以吸引农田有害生物前来摄取,从而降低它们的数量。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更加环保。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对农田有害生物进行控制。

1. 陷阱捕捉:设置捕虫灯、黄板等陷阱可以吸引有害生物,达到控制的目的。

2. 遮阳网:对于飞行的害虫,搭建遮阳网可以阻止害虫进入作物田间,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四、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农田有害生物进行控制。

1. 合理施药:选择适当的药剂、施药时间和施药剂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药剂研发:研发绿色环保型农药,对农田有害生物有针对性的控制作用,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并能减少残留物对消费者的风险。

综上所述,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土壤改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

采用这些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田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整理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整理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农业生态学》自学指导内容体系: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经济学原理及系统论综合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课程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主要讲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学原理应用案例等十个章节的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农业生态系统优化与调控及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培养学生生态观与经济观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理念,为日后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总计20学时。

课程内容体系图解如下:农业生态学内容体系及图例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本章在概述生态学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引出农业生态学的定义,分析了农业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并对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任务及可能应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在介绍生态系统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比较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在组成、结构及功能上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受人类控制、出现了人工环境、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差及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影响等方面。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原理本章介绍了种群的概念,从结构特征、数量特征及种群的关系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种群水平上存在的若干生态学原理、规律,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这些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原理本章给出了群落的定义,并从数量特征、结构特征、进化特征等方面系统地讲授了群落水平所体现出的众多生态学原理与规律,证明了群落是一个由多个种群所构成的有机、有序整体。

课程中对每一个特征都通过案例解析了相关特征原理的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章阐述了环境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概念及分类,重点介绍了光、温、水、土壤等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应着讲述了森林、草地、土壤生物、特别是农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轻害 虫 的危 害 。种植 密 度主 要 通过 影 响农 田作 物层 小气 候 , 以及作 物 的生 长发 育 而影 响病 虫 害 的发 生 危害 。一 般 来说 ,种 植 密度 大 ,影 响通 风 透光 , 田 问郁 蔽 、湿度 大 ,有 利 于大 多 数病 害和 喜 阴好 湿性 害虫 发生 危 害 ;而种 植 过稀 ,植物 分蘖 分 枝 多 ,生 育期 不 一 致 , 也会 增 加 有 害 生物 发 生 危 害 的机 会 。 所 以,合 理密 植 , 能充 分利 用 土地 、 阳光 等 自然 资
中的作用 主 要表 现 在 3个 方面 :一是 物 的繁殖 材料 ,则 是防止 有 害 生物传 播 的一项 根 本措 施 。 隔离种 植 检验 是 在严 格 隔离控 制 的条件 下 ,对 从种 子 萌发 到 再生 产种 子 的 全 过 程进 行 观 察 ,检验 不 易 发 现 的病 、虫 、杂 草 ,
入 侵 , 则应 在 未 传 播 前 及 时 铲 除 。此 外 , 一 在 国 内建立 无 病 虫种 苗基 地 ,提供 无 病 虫
水 、气 条件 ,满足 作 物 的生 长发 育 的需 要 ,还 可 以 有 效地控 制病 虫害 的 发生 与危 害 。如麦 田春 灌可 以 减 轻蛴螬 和 金 针虫 的 危害 。合 理 施肥 在 防 治病虫 害
源 ,同时 也有 利于 抑制 病 虫害 的发 生 。 1 . 加 强 田间 管理 。 田间管理 涉 及一 系 列农 业技 .4 2
农 业 有 害生 物 防 治技 术 是控 制 有 害 生 物 , 避免 或 减轻 农 作物 灾 害 的技 术 ,主 要
包 括 植物 检 疫 、农 业 防治 、 生物 防治 、物 理 防治和 化 学 防治等 。 11 植物 检疫 。 以立法 手段 防止植 物 及其 .

(完整版)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通论习题集答案版

(完整版)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通论习题集答案版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习题集答案《植物保护通论》课程习题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二○一一年植物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 致死温度:导致生物体热死的最低温度或是导致生物体冻死的最高温度。

2. 致病性和抗性: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

3. 植物病原的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诱发病害的特性。

4.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影响,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干扰,生长发育受影响,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病变,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甚至死亡。

5. 真菌的生活史: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孢子的过程。

6. 杂草: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考虑生产者、社会和环境利益,在效益分析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有效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一下。

8. 营养胁迫:9. 温度胁迫:超过植物生长所需温度对植物造成的胁迫。

10. 体外保毒期:指病毒离开寄主生物,在寄主生物体外能存活的时间。

11. 水分胁迫: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降低·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

12. 生理小种: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差别,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不同小种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之间的致病性不同的生物类群。

13. 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无足够叶绿素,不能正常光合作用,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内吸取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

14. 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

15. 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而潜伏在寄主体内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有利于病菌生长,病菌可继续扩展并出现症状。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在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是指对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昆虫、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

它们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进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综合防治原则综合防治是指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这包括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等。

综合防治的关键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成一个合理的防治体系,使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二、生态平衡原则生态平衡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从而达到防治有害生物的目的。

生态平衡原则强调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和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们在农田中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减少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三、科学施药原则科学施药是指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合理选择药剂和施药时机,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科学施药原则要求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并采取适当的施药方法和施药剂量,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绿色防治原则绿色防治是指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优先采用非化学性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绿色防治原则强调通过改善种植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防控能力等手段,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使农田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防治。

五、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评价是指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对各种防治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的防治方案。

综合评价原则要求考虑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并对各种防治措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以科学决策为指导,确保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防治、生态平衡、科学施药、绿色防治和综合评价等。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

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问题。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原生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等;2、次生性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金属;3、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石油;4、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等自然资源的特点:(一)普遍性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线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得多用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2)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4)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水资源: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综合防治的概念演示文稿

综合防治的概念演示文稿
• 公共植保:明确植保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强
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构建植保防灾减灾公共服务 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促进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防 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转变。
• 绿色植保: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
品质量安全,更加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加注重减少环 境污染,着力促进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赖单一化学农药防治 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 显著标志是实现“六化”: • 监测预警信息化 • 物质装备现代化 • 防控技术集成化 • 防控服务社会化 • 人才队伍专业化 • 植保管理规范化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教学单元5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现代植保理念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强化“公共”性质(公共植保)和“公共”管 理,开展“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 着力服务“四大安全”,即农业生产安全、农 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
• 在制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时,选择的技术措施要符合 “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
• “安全”——指的是人、畜、作物、天敌及其生活环境不 受损害和污染。
• “有效”——指能大量杀伤有害生பைடு நூலகம்或明显压低其密度, 起到保护植物不受侵害或少受侵害的作用。
• “经济”——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 “简便”——指要求因地、因时制宜,防治方法简便易行,
•作作物物生生产产技技术术专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植物保护基础
江苏农林职江业苏技农术林学职院业《技植术物学保院护《基植础物》保课护程基组础》课程组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教学单元5 植物有害生物的 综合防治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优秀范文5篇]》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优秀范文5篇]》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专业:农学学号:xx姓名:xx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意义:生物灾害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提高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防治水平,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

农业生产,就是人们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工程。

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必须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局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相互间的依存制约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利用天敌,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群体蔓延扩展的方向发展,保护作物的高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相统一。

植物保护的目标和任务是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防止生物灾害的发生,而不是消灭有害生物。

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方法: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要把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相结合,这也是我国农业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必然趋势。

一、农业防治、自然防治农业防治就是根据病、虫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特点与农业因素的关系,在农作物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各项农业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控,以达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

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整地改土整地改土、深耕、耙地等措施,可改土壤的理化性状,也会影响某些有害生物的栖息和生活条件。

②改革和调整耕作制度如棉花与小麦或油菜间作,特别是棉麦套作,不仅可以减轻棉花苗期蚜虫的为害,同时还可使第二代棉铃虫的发生受到一定抑制;大豆和禾谷类作物轮作,能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

③合灌溉和施肥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病虫的为害加重。

④科学播种、合理密植⑤种植抗病虫作物良种三、物理防治1、汰选法汰选法就是利用健康种、苗与被害种、苗在形体、大小和比重上的差异,进行分离,剔除带有病、虫种、苗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农田田有有害害生生物物的的综综合合防防治治是是农农业业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基基本本策策略略张奇邦 20090018 09农学(云南农大农学院 昆明市北市区 20090018)摘要:近年来,有害生物越来越多,一个原因就是外来物种的入侵。

加之对农药的施用,过度的农药施用,使一些有害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使这些农药对这些有害生物没有作用。

过渡的农药施用也会让一些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上,经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有的农药少量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会在人体内积累。

大量的农药就会让人中毒。

而有的只要少部分就会让人中毒。

过渡的施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

利用环保的途径使人类的健康更有保障。

利用生物农药和天敌是 现代农药的一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现状,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综合防治。

前言: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加上物种的入侵,使农田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植物保护是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乃至人民生命安全的公益性事业。

从我国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暴发现状和加重发生的态势看,植物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主要表现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暴发频率逐年提高、迁飞种类此起彼伏、流行种类连年猖獗、次要种类加重发生、外来种类大肆侵入。

1、农田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形状迁飞种类如农区飞蝗连续8年暴发,草地螟连续6年大发生,稻飞虱在南方稻区连续6年特大发生。

流行种类如小麦条锈病连续6年暴发,水稻稻瘟病连续3年大发生。

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小麦黑穗病、小麦吸浆虫和农田鼠害等次要种类加重发生。

迁飞种类中的东亚飞蝗有突发成灾的可能性,亚洲飞蝗侵入危害的不确定性,以及西藏飞蝗加重发生的危险性依然存在;稻褐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长江、江淮等稻区呈加大发生态势。

流行种类中的小麦条锈病由于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品种抗性退化等原因,在西南、西北麦区严重流行趋势明显,并对黄淮海麦区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气候、品种等原因,水稻稻瘟病在西南、东北以及华南、江南局部稻区呈严重发生态势。

抗药种类如棉铃虫对bt 棉具有极大的潜在抗性风险;水稻二化螟在主产区对杀虫单、三唑磷等当家农药产生了中、高度的抗性;小麦赤霉病菌在安徽、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已检测出有2%~7%的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了抗性。

此外,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如红火蚁等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据统计,近年来,虽然我们切实加大了对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控力度投入,但每年因其危害造成的粮食损失仍达500亿斤。

此外,由于国内疫情扩散压力增大,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0亿元。

对策措施:一、更新植保理念。

要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

完善植保方针,要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迈向“有害生物持续治理”。

调整植保策略,达到区域治理、综合防治,技物结合、专业防治。

植保思路的调整,在时间上要实现从“关键季节”到“周年往复”的转变,在空间上从“作物系统” 向“农田系统”转变,从“单一作物”到“多种作物”转变,从“单一病虫”到“生物群落”,在技术上要从“单一措施”向“综合调控”转变,“应急处置”到“持续治理”,以达到保产增收、提高综合效益的目标。

二、创新植保体系。

总体目标是经过5~10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形成国家公共植保系统与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系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体系构架。

国家公共植保系统的职能:技术管理、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经营监督等;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系统职能:技术经营、连锁销售、技术培训、开方配药等。

二者有力结合开展病虫测报、抗性监测、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三、集成技术模式。

以农作物为主线,以优势产区为单元,以关键技术(产品)为核心,集成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做到区域化、简易化、数量化、标准化。

四、应用高新技术。

大力推广利用生物技术产品如转bt抗虫棉等;利用“3s”信息技术绘制病虫信息图,指导飞机精准施药等。

五、转变服务方式。

根据我国从事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现状,开展技物结合、专业防治,势在必行。

实践也证明专业防治成效显著:可获得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效益的三提高,防治成本、劳动强度、环境污染的三降低,农产品质量、人畜、作物的三安全的综合成效。

六、强化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明确植保是公益性的政府行为;推进植保体系的改革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加重大专项和技术补贴,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基础研究、集成创新的投入,增加科技储备;加快立法步伐,依法植保。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随着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多,动植物有害生物入侵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数据统计。

仅林业部门公布的已进入我国的外来植物中的有害生物至少有100种。

2、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是现在的一个严峻问题据专家介绍,外来入侵生物的主要危害有三个方面。

一是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和破坏。

特别是外来杂草在入侵地往往导致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变得单一,并破坏耕地。

入侵我国的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水葫芦、大米草等的蔓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二是导致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严重经济损失。

如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烟粉虱、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近年来在我国每年严重发生面积达300万公顷以上。

三是威胁人类健康。

普通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所产生的花粉能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导致枯草热症。

由于园林绿化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国内许多部门热衷于直接从国外引进大树和大苗,虽然见效快,但携带危险害虫的可能性非常大。

2002年,广西南宁引进佛肚树,带入澳大利亚阿克象虫;上海、广西从国外引进海枣,带入锈色棕榈象虫;广东引进大王椰子、假槟榔苗木,带入褐纹甘蔗象虫。

这些被携带入境的昆虫,很有可能成为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害虫,不仅对引进的植物造成危害,甚至可能对我国以后的许多林木、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广东顺德检验检疫局近期就相继从进口的中东海枣苗中截获非洲大蜗牛,从进口的椰子苗中截获椰心叶甲。

这两种害虫均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都存在危害广、传播迅速的特点,一旦传入将对我国的城市绿化和花卉种植带来严重打击。

1994年,一种危害水果、蔬菜的美洲斑潜蝇传入广东和海南两省,仅两三年时间就传播到大半个中国,导致瓜类和豆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近年来海南省发现许多椰子树枯黄,随后逐渐死亡。

调查发现,这是由锈色棕榈象虫危害所致。

目前海口、琼山、琼海、万宁、三亚、儋州有大量椰子树遭受侵害,发生面积大约10万亩,已经死亡的椰子树近2万株报告指出,我国农药制造工业在促进种植业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药制造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农村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我国农药制造产业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下,对农药制造行业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对总体政策以及行业政策的分析表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国家投入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将更加直接,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国家对农药制造产业的鼓励政策将进一步加强。

可以预见,新农村建设下农药制造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然而,尽管中国农药产业企业数量多、产量高,但整个产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产品结构不合理。

中国农药原药生产的骨干品种,大部分都是高毒、剧毒农药,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

(2)工艺技术落后,加工剂型比较单一。

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发达国家的农药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

而中国农药生产基本还处于人工控制,产品收率低,只有个别企业的个别车间或工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不少原药含量较国外低10%左右。

国外农药制剂加工已向无溶剂、水基和固体化方向发展,而中国仍以乳油、可湿性粉剂为主,加工剂型单一。

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等作为溶剂施用于田间,不仅浪费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生产规模小,企业竞争力差。

农药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各区县,厂点多,小而分散、经济实力差,市场竞争力弱。

最大的年销售额只相当于国外大农药企业的百分之几,规模差距太大,根本无法与国外大的农药企业相抗衡。

同时,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产量严重过剩,技术水平低,三废污染严重,产品供大于求,市场无序竞争,影响企业了效益。

(4)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突出。

以农药使用大省山东省为例,该省每年使用制剂农药7万多吨,居全国首位。

甲胺磷、甲基1605、久效磷等高毒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的22%以上,加上农药残留监管力度不够,致使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

农药会在农产品上残留,会对人造成毒害,即使少量的农药,但是如果这种农药会在人的体内积累,会让人中毒。

严重的让人死亡。

因此。

只有从无公害的方向发展,尽量让农药在农产品的体内降到最低,不会影响出口。

也不会影响对本国人民造成伤害。

农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过农药残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一重大事件已经或者将要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3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和方法6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十分重视并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面的成就更为突出。

我国已于1975年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

今后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将从单一病,从综合防治向以作物为中心的多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过度,进一步发展到以生态类型区为中心的多种作物多种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在防治指导思想上强调以预防为主,采取多途径、多种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并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农业等多方面考虑,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机地纳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中,将他们控制在不造成明显经济损失的允许范围内。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全世界的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内容,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日趋完善,不断有所改进、充实和创新,并建立了生防的理论。

我国约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生防研究机构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并不断充实提高。

根据1990年统计,全国生物防治推广面积已经由1972年我国最早统计面积的80 000 ha 发展到23 000 000 ha ,生物防治措施已占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10%-15%,成为我国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打开了生防工作新局面。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是传统生物防治的起源,历史久远,研究领域广阔,技术内容丰富,涉及对象众多。

其主要成就为三个方面“(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发生害虫天敌资源调查是生物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