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贫困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普遍性现象。

而扶贫就是针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提高社会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以达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乡结构的逐渐趋于平衡,中国社会的相对贫困问题得到了明显的解决。

为了探究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报告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对当前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扶贫政策执行情况2.扶贫资金使用效果3.扶贫措施的实际效果4.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三、调研对象本次调研涵盖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扶贫工作人员以及贫困地区的居民。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

五、调研结果1.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调查显示,全国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建立了1057个扶贫示范县,共计8013个贫困村。

在扶贫对象的确定方面,从2015年开始,全国扶贫对象统一大数据平台,确保了扶贫对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由于扶贫工作的广泛性和长期性,各省市自治区都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

调查显示,近十年来,全国范围内扶贫资金的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

大部分扶贫资金被用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以及民生保障服务。

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部分资金浪费、效益不明显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在保障效果的同时控制成本。

3.扶贫措施的实际效果扶贫措施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扶贫工作的成效。

调查发现,在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林果山珍等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逐渐成为一种主流。

然而,由于种植品种的选择、市场营销等问题,扶贫项目的成效并不明显。

同时,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如交通不便、文化教育不足等,导致扶贫效果不明显。

因此,扶贫措施的制定需要注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使扶贫得以真正实现精准拔贫。

xx市扶贫办公室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扶贫部分)评估报告

xx市扶贫办公室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扶贫部分)评估报告

XX市扶贫办公室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扶贫部分)评估报告1. 介绍自2016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十三五”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

为了对“十三五”规划扶贫部分进行评估,XX市扶贫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了评估研究,并撰写了此《纲要》。

2. 《纲要》评估结果2.1. 贫困发生率下降据统计,我市贫困发生率在“十三五”期间有所下降。

截至2020年底,我市贫困人口达到了30万人,占总人口的5.72%。

相较于“十二五”期间,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38个百分点。

2.2. 贫困人口减少我市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6年至2020年,我市共减少贫困人口68.54万人,贫困发生率在全省排名由22名下降至33名。

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我市在“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大量资金投入到农村公路、水利工程、电网等方面。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100公里、新建、改造小型水库213座,完成农村电网改造8160千伏安。

2.4. 扶贫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行扶贫产业发展计划。

通过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市实施扶贫产业发展计划,实现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200元。

2.5. 医疗服务改善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市实施了一系列的医疗服务改善措施。

如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免费孕妇保健、老年人医疗补贴等。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市实现了全区60%的人口参保。

3. 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市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3.1. 改变贫困面貌的成效不够稳定尽管贫困发生率下降了,但贫困人口的变化并不稳定,有些扶贫措施的成果难以持久。

下一步,我市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提高农民的应急救援能力,为提高扶贫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规划贫困情况调研报告

十三五规划贫困情况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十三五规划贫困情况调研报告xx村贫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二、贫困面貌(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目前,xx镇政府至xx村的村级公路为水泥路。

村内的林桂、纳笑屯为砂石路,雨季路面泥泞,路况较差,可勉强通行;卡同、威贯、龙山、林合、纳坝、甲以、高让、半山等八个屯未能通车行路,交通极为不便,出行难成为xx村发展的瓶颈。

xx村半山屯有3户后靠搬迁户尚未通电,其余各屯(户)均已通电。

建有人畜饮水工程,但受投资及水源限制,工程建设规模有限,无法在旱季发挥出更有效作用,人畜饮水面临一定困难。

2018年,水利系统预算投入40万元,在卡同、辉贯、林合、龙山等屯新建自来水工程,新建和加固维修高让、半山、纳笑屯田间渠道,改善了xx村多年来本来就少有的农田灌溉条件。

相关项目目前还在施工。

(二)教育事业困难较多xx村完小2018年秋季学期在校生165人,内宿生101人,有标准铁床架60床,学生人均拥有床位0.5个。

全村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入学率 100%。

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村完小的伙食质量保障难度大,蔬菜尚可从附近农家购进,肉类食品必须从集市购买,极不方便。

同1 / 12时,由于山川广袤,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上学极不方便。

(三)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受限xx村共有党员46人,其中,70周岁以上3人,40到70周岁9人,40周岁以下34人。

党员年轻化程度较高,且文化程度在全村范围相比较高,体现出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在xx村两委班子中,党支部书记李世祥47岁,村委主任班荣登45岁,村委副主任林汉宁47岁,村妇女主任王美娟35岁,年龄比例较为合理。

走访中发现,村委班子及各村民小组组长都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及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良好愿望,有较强的意愿管好村级事务。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更好地了解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扶贫开发工作相关部门和机构,以及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达96%。

三、调研结果1.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据问卷回收情况,82%的受访者认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教育改善等措施,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同时,扶贫开发工作还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了整体发展水平。

2.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据调研结果显示,有44%的受访者认为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扶贫政策了解不深。

同时,30%的受访者认为扶贫项目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了一些扶贫资源的浪费。

此外,17%的受访者认为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仍然不便,影响了产业升级和产销能力。

四、建议和对策1. 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如筹备宣传视频、举办宣讲会等,确保信息能够准确传达并得到正确理解。

2. 完善扶贫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估。

同时,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扶贫工作能力和素质,减少浪费和失职现象的发生。

3. 加强贫困地区的交通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交通投入,改善其交通条件,提升产业升级和产销能力。

同时,可以建立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等,提高贫困地区的交通便利度。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完善管理、改善交通等方面的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七篇)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七篇)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七篇)篇一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1200字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二)取得的成效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

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

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

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

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

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的背景是当前我国正在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工作。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进一步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扶贫开发机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不同的调查。

三、调研结果1. 政府部门的扶贫开发工作情况问卷显示,深度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项目设计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

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得到了有力使用,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贫困户,资金的到达和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政府组织的扶贫项目设计不够科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情况,导致项目的实施不符合当地的需要。

同时,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管并不充分,存在行业不规范、领导层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 扶贫开发机构的工作情况调查显示,扶贫开发机构在深度贫困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覆盖了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一些扶贫机构的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一些扶贫机构在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工作不够及时、有效,也让贫困户感到不满意;同时,一些扶贫机构的管理和运营也有待完善,缺少有效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等,难以实现扶贫开发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3. 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反馈情况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对于政府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是持肯定态度的。

但是,贫困户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技能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同时,一些非贫困户认为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如项目不够针对性、目标不够明确、资金管理不规范等。

四、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1. 合理规划扶贫资金的使用,更加精准地将资金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十三五规划扶贫重点工作进行督查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模板_0

十三五规划扶贫重点工作进行督查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模板_0

十三五规划扶贫重点工作进行督查调研报告xx月12—22日,由州扶贫办牵头,组织州财政局等部门对克州三县一市XX年度扶贫开发重点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和核查。

督查组在三县一市通过“听、看、查、访”等工作方式,走访了全州xx个乡镇、16个贫困村、47户贫困户;查看了45个发展资金项目、11个扶贫培训项目和1个扶贫龙头。

总体上来看,克州三县一市能够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州委对XX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好XX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扶贫成效比较明显。

阿图什市能够结合农牧区贫困村的实际,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领作用,打造现代畜牧业,采取集中养殖的办法,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扶贫产业。

同时扶贫整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比以前扎实、有效。

阿克陶县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领作用,实施“十户连牧”方式,打造现代畜牧业,采取集中养殖的办法,也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扶贫产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建设工作比较到位。

能够抓紧落实第一批发展资金项目实施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项目情况较好,项目建设工作比较扎实。

乌恰县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县委主要领导每月听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在边境扶贫工作中牢固树立“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思路,解决边境一线村农牧民的居住问题,使边境一线村农牧民进一步增强守边意识。

阿合奇县能够把边境扶贫与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相结合,互为支撑,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彰显引领作用。

能集中资金、突出特色, 根据县情实际,围绕大果沙棘和柯尔克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同时立足边民实际开展民转居工作,结合边境扶贫思路,调整转移边民,将符合条件的牧民迁入乡镇中心附近建设的居民楼,实行社区化管理。

在实地督查中,督查组也发现三县一市扶贫开发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要求各县市进行认真梳理和查摆,对查找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进行整改,以达到全面推进工作进度的目的。

十三五规划全县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XX

十三五规划全县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XX

十三五规划全县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XX三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平台,依托产业扶贫资金,助推我县形成以山羊、鱼、猪为主导的养殖产业和以马家柚、油茶、茶叶、毛竹、杨梅、芋头、花卉培育为主导的种植产业。

全县X户贫困家庭因此每年户均增收X元以上。

十二届四十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为进一步摸清我县贫困状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思路,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贫困状况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由县挂钩处级领导、县挂钩扶贫单位、新农村指导员组织各挂钩联系的镇村干部深入村、社、农户开展了全县扶贫摸底调查工作。

现结合各乡镇调研组的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全县贫困现状(三)强化督导检查。

5月12日至22日乡纪委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抽查,督查共计72户、其中识别对象45户,知晓率高达100%、公开反响良好。

根据本次摸底调查统计,我县贫困人口总数为24768户96118人(超出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分解下达给xx县总数80135人的%,超出净人数15983人)。

其中:需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的贫困人口有14557户56055人,占总数的58%;需移民搬迁安置的贫困人口有5311户 21063人,占总数的22%;需低保政策兜底的贫困人口有3850户15000人,占总数的15%;需医疗救助扶持的贫困人口有1050户4000人,占总数的5%。

目前,全县贫困状况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精准摸底。

对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准确掌握贫困家庭人员结构、住房、生产资源、经济、生活环境等情况,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明确告诉贫困对象,享受政策红利,只能借助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干部帮扶等途径,通过劳动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实现。

(一)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

全县贫困人口总量为24768户96118人,占全县万农业人口的31%,8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高寒偏远山区、深山石山区等重点贫困村,也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2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重点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规划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

为协助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有关工作,9月上旬,省人大农委组织调研组赴赣州、吉安市及所辖的于都、兴国、万安县,就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扶贫项目、走访贫困农户等方式,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等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三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
XX村是XX镇201X年建档立卡的18个重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位于XX市XX区XX镇中部,与XX城区相距约2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5公里。

全村总人口1470人,总户数423户,辖八富湾、斋公湾、六屋湾、小黄湾四个自然湾,4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27人,村“两委”干部4人。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98亩。

全村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导产业,201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230元。

20XX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将扶贫标准由1196元提
高到2300元,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近三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江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把扶贫开发作为民生工程和“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省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扶贫开发投入不断加大。

各级政府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

20XX年,省财政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统筹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7亿元,比20XX年增长%。

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

赣州市规定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扶贫开发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例不低于2%,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自20XX年起,市本级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工作,20XX年中央、省、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为协助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有关工作,9月上旬,省人大农委组织调研组赴赣州、吉安市及所辖的于都、兴国、万安县,就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扶贫项目、走访贫困农户等方式,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XX-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等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上级对贫困户的准确定义不明朗,各部门要求不一致,比如:民政系统要求所有的低保户都要进入贫困系统,而精准扶贫系统要求必须要符合整户低保才能纳入;二是贫困人员的隐形收入不能认定,比如其存款我们无法核实,为此造成人员核实不能确保100%的准确度,随时有可能增减人员,但系统不能随时变动。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有力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复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20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

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迅速作出全面部署,出台贯彻实施意见,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将任务分解到有关设区市和省直部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规划方案编制全面展开,省委、省政府贯彻意见中明确要求编制的12项规划和方案已基本完成,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分别由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批复出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土坯房改造规划已印发实施。

国家扶持全面展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批复建立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52个中央部门和单位结对支援我省31个县(市、区)。

资金投入大幅增加,20XX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原中央苏区78亿元,占全省四成,比上年增长%。

民生工程全面实施,20XX年,赣州、吉安、抚州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万户,占全省的70%;解决了约200万农村居民和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赣州农网改造补助资金4亿元;改造原中央苏区农村公路4800公里。

认真执行《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推动党内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一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严格遵守局党组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干部提拔任务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

二要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

xx市各级调处办和有关职能部门站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愁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认真阅读每一份信访材料,对来访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出现,做到了来访必接、来信必复。


于各级调处办和有关职能部门重视信访工作,因此,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到矛盾纠纷的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升级和扩大。

宜婚男女比例失调。

调查发现,在全县各个乡镇,普通存在着婚龄青年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为了结婚几家人相互抢着出高价彩礼的现象。

在调查的村子中,婚龄青年男女比例持平的几乎没有,婚龄青年男女数量相差最悬殊的泾明乡练家坪村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x:x。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20世纪80、90年代农村较严重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和计划生育国策深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女青年留在大城市、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较多,这也加剧了农村婚龄青年男女比例失调,男孩找媳妇只有掏高额彩礼从条件更差的地方往回“买”媳妇。

有的贫困村产业发展缓慢,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有的贫困村虽然已发展一批产业,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色效益尚未突显,带动长效致富的能力不强。

全区20XX万产业扶贫专项资金, 5亿元金融扶贫授信额度,用于对发展产业的市场主体、贫困村、贫困户政策资金支持,截止目前,这些钱很少用出去,未能充分发挥预期的作用,产业扶贫还需要持续加大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