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水(节选)朝代:先秦作者:庄子及门徒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参考翻译作者:佚名译文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秋水》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以供大家参考!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朝代:先秦作者:庄子及门徒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参考翻译作者:佚名译文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原文:
秋水寒烟渺渺,天涯无际。

萧萧风送秋叶飘洒,凄凄霜凝长衣寒寒。

野桂初器,撩动山花与苍苍。

遥指悲笛,远眺晚霞留一世的寂寞。

茫茫江南,水面泛起秋灯。

夏水倒映了蝶的舞蹈,
鸽影婀娜地在遗忘倒影中生长。

人在画船,泛起波浪心亦洒满无尽。

泪眼中凝结暮秋,冰寒踏入篆刻了千年。

捧一把乐话吟,缀一汪清苦的爱恨。

岁月荏苒,美好如画,世人皆无心悔。

翘首峡谷山水间,心头的温柔如斑斓。

遥看山水天涯处,指尖的爱恋早已飘转。

诗与画交织,形神相宜。

山间云水流长,
原野秋阳暖暖,
意犹未尽。

翻译:
The autumn water is misty and endless, as if there is no horizon.
The chilling wind sends the autumn leaves floating, the freezing frost condenses a long robe.。

秋水节选庄子原文及翻译注释

秋水节选庄子原文及翻译注释

秋水节选庄子原文及翻译注释【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注释】(1)时:按时令。

(2)灌:奔注。

河:黄河。

(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

(5)旋:转,改变。

(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

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0)鼃:同蛙。

(11)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12)笃(dú毒):固。

引申为束缚、限制。

(13)曲士:孤陋寡闻的人。

(14)丑:鄙陋,缺乏知识。

(15)大理:大道。

(16)尾闾(lǔ吕):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

(17)虚:流空。

(18)过:超过。

《秋水》原文以及翻译

《秋水》原文以及翻译

《秋水》原文以及翻译秋水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秋水》原文以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河伯与北海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庄子《秋水》原文及译文

庄子《秋水》原文及译文

庄子《秋水》原文及译文庄子《秋水》篇从道的高度来审视世界,认为客体对象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庄子《秋水》原文以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庄子《秋水》原文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人处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29);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32),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庄子《秋水》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最新《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最新《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朝代:先秦作者:庄子及门徒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参考翻译作者:佚名译文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水(节选)朝代:先秦作者:庄子及门徒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

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大海却并不因此而盈满;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并没有减少。

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水位不变,无论水灾还是旱灾大海没有感觉。

大海的容量超过了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夸,我自认为自己列身于天地之间,接受了阴阳之气。

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木在高山一样,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么会自傲自夸?计算四海在天地这个大空间里,不正像小小的蚁穴存在于大湖之中吗?计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粮仓之中吗?世间万物数量有万种,人不过是其中之一种;人类虽遍布九州,但其所居之地也只占谷食所生、舟车所通之地中的万分之一。

拿人和万物相比,不正像一根毫毛在马身上工样吗?五帝所延续的(业绩),三王所争夺的(天下),仁人志士所忧虑的(事情),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为之劳苦的(目标),都不过如此而已。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秋水》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之一,全诗共八十一首。

下面是《秋水》的部分原文及翻译。

原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飞云未动笔,孤舟已往远。

萧骚遗楚泽,松绝书声断。

况乃山中别,应无片刻还。

悸悸白云翳,中天发草间。

葳蕤行处静,却忆凌波山。

颓策倦缁衣,萦纡家住香。

异时共江上,微月出东岸。

严霜千悬镜,万木一团浆。

兴赏角弓半,谁能亲我肠。

孤云徙青楼,落石让幽猿。

仪形空对梦,期画徒爲蠲。

应悔诸公子,别来云雨年。

佳念到心口,兰亭仙骨前。

忆秦烧金鼎,夜怜江半泻。

千般瘦青眼,百种强金色。

教向刘家园,争边蓼莪赤。

门前近凉夜,薄雨到香闺。

此别纷纷杳,千年牵恋思。

切切猿啼留,衰甃梦未卜。

依约收秋色,堪为赋鹧鸪。

翻译:头发花白数千丈,忧伤连绵长。

心慌慌白云阴影,从天际间拂过草地。

在行驶的途中寂静无声,我却记起了凌波山。

疲惫地倦弃了采摘,身穿的衣裳一直飘。

有时候共同在江边,微弱的月亮升起在东岸。

冷霜千层的镜子,万树一片糊浆。

激动之下,只是赞赏了一弯角弓,谁能懂得我的心思。

独自的云移动到青楼,落下的石头遗留给山中的猿猴。

仪表孤僻,只是对于梦境。

期待的画作只能变成半途而废。

应当悔恨起诸多士子们,相聚是多少个云雨年。

美好的回忆挤进心口,出现在兰亭之下。

怀念秦朝烧制的金鼎,夜晚怜爱江水的倾倒。

让我向刘家的花园前跋涉,争得到处的青草和蓼莪。

这别离渐渐地消散,千年来纠结的思念。

急急忙忙猴子啼叫的留下,衰微的太守的梦境没有预料。

按照约定回忆秋天的色彩,或许可以成为史上美好的作品。

秋水(节选)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译文及赏析作者:庄子及门徒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译文: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作品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世界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貌,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认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成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成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成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不雅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世界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成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寰宇,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寰宇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寰宇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国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认为名,仲尼语之认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作品译文秋天的洪水跟着季候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伟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克不及分辩牛马.于是乎黄河伯河伯本身十分欣喜,认为世界的美景全分散在本身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转变)了欣喜的神色,昂首看着渤海神若太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本身’,说的就是我呀.并且我曾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歧视伯夷的义行,开端我还不信任;现在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假如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安全了,我会永久被明确大道理的人所嘲笑.”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成与它谈论关于海的工作,是因为它的眼界受着狭窄居处的局限;对炎天逝世活的虫子不成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工作,是因为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薄的人不成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导的约束.现在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浅薄,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世界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刻停滞,可它不满溢出来;尾闾渗出它,不知什么时刻停滞,可它不会削减而流尽;海水不因季候的变更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患旱灾而受影响.这标明它的容量超出长江.黄河的容量,不成计数.但是我不曾藉此自我炫耀,因为自从寰宇之间生成形态,从那边吸取阴阳之气,我在寰宇里面,如同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念会被他人看少,又凭什么自我炫耀呢?盘算一下四海在寰宇间,不像小洞在伟大的水泽里吗?盘算一下华夏在世界,不像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目叫做‘万’,人类只是占个中的一类;人类普遍世界,谷物所发展的地方,车船所通晓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个中的一千;这标明人与万物比拟,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持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取的,仁人所担忧的,以世界为己任的圣人所忙碌的,全不过如斯罢了.伯夷以辞让君王地位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世界而显示广博,他们如许自我炫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骄傲一样吗?”。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名篇,全诗描绘了秋意浓厚的江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翻译。

秋水共长天一色,萧萧两岸羽帆迥。

渐近重楼隐几重,催散烟霞栖鸟惊。

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翻译:
秋水与天空一样深远广阔,江边凄凉的景色中,船帆在寂静中响起。

重楼渐渐向我靠近,楼宇越来越多,一重楼又一重楼,悬崖峭壁,使烟霞散去,栖息在楼宇中的鸟儿被惊飞。

这时,沉默胜过声音,在遥远的思想中想起了公瑾当年的雄姿,小乔初次出嫁,丈夫容颜英俊。

手持羽毛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船桨飞溅起的水花烟灭若干。

思念故国,在幻想之中游离神游,多情的人会嘲笑我,早早地生了斑白的头发。

人生如梦,酒杯中还注满了江上的月光。

秋水文言文

秋水文言文

《秋水》原文及翻译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

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庄子为宋国蒙地人,但庄子思想上承老子,乃为楚学。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庄子秋水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庄子《秋水》赏析:《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文可分成七个片断,这里选用的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对比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

进而说明了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是受到严重局限的,人应该清楚自身的渺小和认识的'局限性。

全文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为了讲清楚相对论的观点,作者首先用河神和北海若作了一个小大之比,一小一大对比十分鲜明,然而,北海若却不敢“自多”,因为他“比形于天地”,“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阐明了事物的相对性的观点。

庄子《秋水》原文及译文

庄子《秋水》原文及译文

庄⼦《秋⽔》原⽂及译⽂ 庄⼦《秋⽔》篇从道的⾼度来审视世界,认为客体对象⽆时⽆刻不在变化。

下⾯店铺给⼤家带来庄⼦《秋⽔》原⽂以及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庄⼦《秋⽔》原⽂ 秋⽔时⾄(1),百川灌河(2),泾流之⼤(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马(4)。

于是焉,河伯欣然⾃喜(5),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6)。

顺流⽽东⾏,⾄于北海,东⾯⽽视,不见⽔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7),望洋向若⽽叹⽈(8):“野语有之⽈(9),‘闻道百(10),以为莫⼰若’者(11),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之难穷也,吾⾮⾄于⼦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之家(13)。

” 北海若⽈:“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理矣。

天下之⽔,莫⼤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不盈(19);尾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不虚;春秋不变,⽔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

⽽吾未尝以此⾃多者(22),⾃以⽐形于天地⽽受⽓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犹⼩⽯⼩⽊之在⼤⼭也。

⽅存乎见少,⼜奚以⾃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稊⽶之在⼤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处⼀焉;⼈卒九州(28),⾕⾷之所⽣,⾈车之所通,⼈处⼀焉(29);此其⽐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之所忧,任⼠之所劳(32),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多也;不似尔向之⾃多于⽔乎(34)?” 庄⼦《秋⽔》译⽂ 秋天⾥⼭洪按照时令汹涌⽽⾄,众多⼤川的⽔流汇⼊黄河,河⾯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中沙洲之间连⽜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兴地⾃得其乐,认为天下⼀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这⾥。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水(节选)朝代:先秦作者:庄子及门徒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参考翻译作者:佚名译文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

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庄子-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庄子-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庄子-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原文】《秋水(节选)》《庄子》秋水时①至,百②川③灌④河⑤。

泾流⑥之大,两涘⑦渚崖⑧之间,不辩⑨牛马。

于⑩是(11)焉(12)河伯(13)欣然(14)自喜,以(15)天下之(16)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17)行,至于北海(18)。

东面(19)而视,不见水端(20)。

于是焉河伯始(21)旋(22)其(23)面目(24),望洋(25)向若(26)而叹曰:“野语(27)有之(28)曰‘闻道(29)百(30),以为莫己若(31)’者,我之谓(32)也。

且夫(33)我尝(34)闻少(35)仲尼(36)之闻(37),而轻(38)伯夷(39)之义者,始(40)吾弗(41)信,今我睹(42)子(43)之(44)难穷(45)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46)矣。

吾长(47)见笑于(48)大方之家(49)。

”北海若曰:“井蛙(50)不可(51)以(52)语于海(53)者,拘于虚(54)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55)于时(56)也。

曲士(57)不可以语于道者,束(58)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59)知尔(60)丑(61)。

尔将可与语大理(62)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63)海,万川归之(64),不知何时止(65)而不盈(66);尾闾(67)泄之,不知何时已(68)而不虚(69)。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70)。

此其过(71)江河之流(72),不可为量数(73)。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74)者,自以比形(75)于天地,而受(76)气于阴阳(77)。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78)存乎见少,又奚以(79)自多(80)?计(81)四海之(82)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83)空之在大泽(84)乎?计中国(85)之在海内,不似稊米(86)之在大仓(87)乎?号(88)物之数谓之万,人处(89)一焉(90)。

人卒(91)九州,谷食之所生(92),舟车之所通(93),人处一焉。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秋水长天一碧如洗,凉风习习,月色朦胧。

清亮的秋水,在天空中像一面洁净无瑕的镜子,反射着碧绿的天空和白云飘飘。

微风拂面,带来了一丝凉意,让人感觉舒适宜人。

月亮透过薄薄的云层,洒下稀薄的月光,给大地覆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登高望远,层层山峦在远处连绵不绝。

茫茫大地,山峦起伏,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在面前。

山的峰峦重叠,形成一个个起伏的波浪。

山脉之间,绿树丛生,形成了一片片树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原野上,稻谷金黄,瓜果累累。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地母亲的孩子们努力地栽种、耕耘,终于收获了一片丰收的果实。

稻谷金黄,一片片稻浪翻滚,瓜果累累,像宝石一样美丽。

秋天的夜晚,星星璀璨,闪烁不停。

星光闪烁,点缀了夜晚的黑暗。

繁星点点,仿佛银河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秋天的夜晚,虫鸣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寂静的夜空。

虫鸣声像是大自然赐予的一首美妙的乐章,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秋天是多情的季节,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风中落叶的那种凄凉,更有大地母亲的丰收和温暖。

秋水长天一碧如洗,给人们带来了宁静的心情和愉悦的时刻。

秋天是美丽而多彩的,它像一位温柔婉约的女子,用她的美丽和温暖让人们陶醉,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Autumn WaterOn autumn nights, the stars shine brightly and twinkle incessantly. The twinkling starlight adorns the darkness of the night. The countless stars seem like the Milky Way has descended to earth, bringing endless reverie and contemplation to people.。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秋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与朋友小山在家乡的秋天游玩的情景。

以下是《秋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当白日隐没在山的尽头,黄河奔流入大海。

虽然欲望能穷尽千里目,但还是要再往上一层楼。

早晨渭城的雨水洗涤了轻微的尘埃,旅馆中青翠的柳树更显嫩绿。

我劝你再倒一杯酒,向西出发穿过阳关,没有别人的伴随。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翻译:不要嘲笑农家的腊酒朴实无华,丰收年也能够招待客人丰盛的鸡鱼猪肉。

虽然山重水复,看似无路可行,但柳树的阴影中又出现了一座村庄。

箫鼓的声音追随着春天的乡村社会,身着朴素的服饰,古风犹存。

从今天开始,如果你愿意,就随意地乘着月亮散步,敲门的时候,我时刻都准备好了手杖。

原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阴阳法则效,生百事争非。

清风便留连岳阳楼,什么悲欢离合都是过眼云烟。

只愿长留嗟世界,亦无事能挂怀。

翻译:谁说寸草没有心思,可回报春光的点点阳光。

阴阳的法则在世间起作用,生活中有各种争斗和非非。

清风恰好停留在岳阳楼上,不管是悲伤、欢乐、离别还是重逢,都只是一瞬间的云烟。

我只希望能长久地留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挂怀。

《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秋水时①至,百川灌②河③。

泾流④之大,两涘⑤渚⑥崖⑦之间,不辩⑧牛马。

于是⑨焉⑩河伯(11)欣然自喜,以(12)天下之美为尽(13)在己。

顺流而东(14)行,至于北海,东面(15)而视(16),不见水端(17)。

于是焉河伯始(18)旋其面目(19),望洋(20)向若(21)而叹曰:“野语(22)有之(23)曰,‘闻道百(24),以为莫己若(25)’者,我之谓(26)也。

且夫(27)我尝闻少仲尼之闻(28),而轻伯夷之义(29)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30)之难穷(31)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32)矣。

吾长(33)见笑于(34)大方之家(35)。

”[注释]①时:按照时令,名词作状语。

②灌:注入,流入。

③河:古时专指黄河。

④泾(jìng)流:水流。

泾:水脉。

⑤涘(sì):水边,河岸。

⑥渚(zhǔ)水中的沙洲。

⑦崖:高峻的山边或岸边,这里指高的河岸。

⑧辩:同“辨”。

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⑩焉:啊。

(11)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名叫冯(píng)夷。

(12)以:认为。

(13)尽:全。

(14)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15)东面:即“面东”,朝东。

(16)视:远望。

(17)端:尽头。

(18)始:才。

(19)旋其面目:转过他的头来。

面目,借代头部。

另一种解释认为,北海在黄河之东,河伯“东面而视”才能望海,转过头来,只能望河,所以此处应理解为“改变了他的表情”,即由自傲变为惭愧。

(20)望洋:或作“盳洋”、“望羊”,连绵词,迷惘远视的样子。

(21)若:海神,即北海若。

(22)野语:俗语。

(23)之:此,指这样的话。

(24)闻道百:听到的道理很多。

道,道理。

百,泛指多。

(25)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若,如,比得上。

(26)我之谓:即“谓我”,说的是我。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27)且夫:表示进层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而且”、“再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
作品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作品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

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

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溢出来;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会减少而流尽;海水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

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

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从天地之间生成形态,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念会被别人看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

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