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四部曲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概述: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基本素养和兴趣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概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要素,因此数学概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数学概念的内涵、数学概念形成的心理基础以及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并进行解析。

一、数学概念的内涵1.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是对具有共同本质特征的事物的思维方式的归纳。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最初的具体形象概念,逐渐向着一般概念和抽象概念发展。

学生的概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升华为理性认识的产物。

2.概念的属性(1)概念是一定范围内事物的思维概括。

(2)概念是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的。

(3)概念是具有含蓄感性的。

3.数学概念的特点数学概念是在对数量、形状、结构、变化等事物的认识和抽象基础上形成的。

数学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学概念是抽象的;(2)数学概念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3)数学概念是严格定义的。

二、数学概念形成的心理基础1.感性认识阶段儿童的数学概念形成主要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儿童在感性认识阶段主要通过感觉来获取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以分辨和表象为主。

2.逐步抽象过程儿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思维的抽象活动,逐步地逼近于概念。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事物,逐渐形成抽象概念。

3.概念的稳定性儿童形成的数学概念比较稳定,一旦形成很难被改变。

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应注重科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层理解。

2.由浅入深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应当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逐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四部曲”。

第一步:启发探究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多种途径,提供真实的场景和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授“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出发,如房子、鞋子、饼干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事物中有哪些是三角形的,引导学生提出“三边的图形”、“有一定形状”的概念。

通过启发学生的探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逐渐形成对概念的直观认识。

第二步:概念引入在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渐引入和总结概念的真实定义和本质特征。

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将学生的经验和直观认识与概念的具体定义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以“三角形”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三角形特征,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进行总结:“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的图形,每条边都连接两个角,而且不同边之间的角度都是大于0度的。

”通过概念引入,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概念的抽象理解,并能够将概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

在学生理解了概念的定义和特征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概念应用于更多的情境中,从而拓展概念的应用范围。

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概念,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以“三角形”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如让学生找出教室中有哪些是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画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判断它们是否是三角形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概念,并形成对概念的更深层次理解。

在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应用逐渐深入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和推理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四部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四部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四部曲”在学校数学教学中培育创新精神“四部曲”要培育同学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索、勇于缔造的科学精神”,成为共性鲜亮,各具特色的人才,学校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我认为,数学课应当成为同学主动探求的过程,同学缔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同学的缔造潜能、共性品质得以全面呈现,以促进同学人格的进展。

1.唤起创新意识----使同学想缔造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觉问题、主动探求的心理取向。

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同学的创新意识,使之想缔造。

创新意识的培育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育。

只有在剧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同学才会产生剧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慧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爱惜和培育同学的奇怪心是唤起同学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力量培育的基础。

奇怪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时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到饶有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奇怪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我时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依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加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吗?”……同学们之间也时常开展相互质疑活动。

疑问使同学产生奇怪,奇怪又使同学萌发出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心理学认为,疑最简单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例如,我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同学想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

我在确定了同学们主动想方法,开动脑盘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整个国土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产生疑问,引起思索,是需要学习的开头。

疑问使同学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头了对新学问的探求。

乐学、愿学、能学、会学:小学数学教学“四部曲”

乐学、愿学、能学、会学:小学数学教学“四部曲”

78·EDUCATOR·实践者说ShiJianZheShuo诉我,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在教学退位减法“32-8”时,我让学生结合小棒图仔细观察,学生发现从2根小棒中拿出8根不够,于是借一捆打开,从12根中拿出8根,还剩4根,从而得出“32-8=24”。

再引导学生脱离小棒图得出算理: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作十,“12-8=4”,“20+4=24”。

正当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这种方法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喊了起来:“老师,这样做太麻烦了,我还有更好的方法。

”在新课程意识的驱使下,我停了下来,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你的好方法吧!”他兴致勃勃地说:“2减8不够,我就8减2得6,然后再‘30-6=24’。

我的得数和你是一样的。

”唉,他这样做确实也行,其实就是将减数分成2和6的算理差不多,先减2再减6。

于是我鼓励他:“这种方法非常好,是你创造的,我们就叫他xx法吧!”这位学生非常高兴。

我当时意识到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倒减是有的,如“32-8”,他们会“8-2=6”后,再“30+6=36”,浑然不知答案是错的,于是我请他上台来当小老师。

我问他,咱们换一题行吗?他点点头。

我就出了一题“41-9”让他教。

他像模像样的说:“41-9,因为‘1-9’不够减,所以我们可以‘9-1=8’,然后‘40-8=32’。

”我问大家:“你们听懂了吗?”大家点头。

于是我说:“老师也听懂了,让我说给大家听行吗?”大家都说好。

我说:“因为‘1-9’不够,所以‘9-1=8’,然后‘40+8=48’。

”底下小朋友急了,“错了,错了,你的得数比被减数还大。

”“老师,老师,应该‘40-8=32’。

”我笑了,问:“我们为什么要减8,而不能加8呢?”“因为题目中要减9,我们先减了1,当然还要减8啦!”一位学生振振有词地说。

“就是,就是。

”别的小朋友附和着。

虽然当堂练习完不成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摘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是一种系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然后详细解释了四部曲的含义,包括感知阶段、概念建构阶段和概念运用阶段。

在感知阶段,学生通过感觉和经验认识到概念的存在;在概念建构阶段,学生积极参与,建立起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在概念运用阶段,学生将所学概念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

总结出概念教学的指导原则,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引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正文: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四部曲的含义,第一步:感知阶段,第二步:概念建构阶段,第三步:概念运用阶段结论:概念教学的指导原则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重要性,含义,感知阶段,建构阶段,运用阶段,指导原则1. 引言1.1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引言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打下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

而在概念教学中,有一种被称为“四部曲”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可以遵循的一套步骤。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进行深入解析,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通过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而“四部曲”的教学方法,则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四部曲”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阶段的含义和目的,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

在下文中,我们将逐一解析“四部曲”的每个阶段,包括感知阶段、概念建构阶段和概念运用阶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基础的重要环节,也是升级中小学的根本。

而数学概念在整个数学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四部曲”(生动形象地引入概念、提出问题、概念进一步的解释和总结)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概念。

以下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的详细解析。

一、生动形象地引入概念文言文说“以小见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数学概念图像。

举个例子,老师可以用一组类似数字的红、绿、蓝小球表现“一对一”的概念,让学生从趣味中更深入地理解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平时喜欢的游戏、电影等,引入相关数学概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给孩子带来更深的美好体验。

二、提出问题在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概念,发现概念中的奥秘,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概念。

例如,在一节关于“量”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果红色果汁杯中有100毫升的果汁,蓝色果汁杯中有150毫升的果汁,哪个杯子里的果汁多?学生们通过思考,不难发现150毫升比100毫升多,蓝色果汁杯里的果汁多。

三、概念进一步的解释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进一步解释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深刻记忆。

例如,在上面的问题中,老师可以进一步解释“容量”的概念,指出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容器的形状和容器内装的物品,引导学生从容器中了解“容量”的概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四、总结在每一次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才刚刚学过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记忆和掌握,从而提高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容器的大小和容器里的物品来描述“容量”的概念。

最后,老师应该总结容量的概念,易混淆的部分,以期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教师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学生。

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四部曲”教学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进行详细解析。

一、情境引入情境引入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通过合理的情境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数学概念。

在情境引入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故事、游戏等方式,将数学概念融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蛋糕,并询问学生如何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情境感受到“分数”这一概念,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概念讲解在情境引入之后,教师需要对数学概念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具体例子,从多角度、多维度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概念讲解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讲解“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水果的例子,让学生亲自体验将一个苹果分成两半然后再分成四分之一的过程,从而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大小关系。

三、概念操练概念操练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操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概念操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或者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在“分数”概念的操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趣味性强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用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是建立数理思维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方法十分重要。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四部曲”教学法,即引导、示范、实践、总结四个部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接下来,我们将对“四部曲”教学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引导引导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教学的一开始,老师需要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对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故事、引述历史、启发矛盾、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触新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小学生认识所谓的"组合"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积木搭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或者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示例,然后让学生在实际中探讨。

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师生共同探讨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对新概念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二、示范在引导之后,老师需要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概念。

示范可以是老师在教学中对概念进行具体的解释和演示,也可以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概念。

在示范过程中,老师需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解释概念的定义、性质、特点,并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小学生认识“相似”这个概念时,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两个相似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和比例关系,并通过比较来认识相似的概念。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似的概念。

通过示范,学生可以初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的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践实践是数学概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学生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基本意义和特征后,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实践包括练习、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而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易于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应运而生,它是指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概念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感受和认识到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

情景引入可以通过描述故事、展示实物、使用图片等方式来实现。

以教学“小时钟”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实物钟或图片,展示不同时刻钟面的指针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

通过情景引入,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数学概念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概念解释在情景引入之后,教师应该对数学概念进行详细解释。

概念解释要求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生动的形象和例子,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以教学“平行线”的概念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铁轨、楼房等,来说明平行线的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规律。

通过概念解释,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概念拓展概念拓展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进行概念拓展时,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问题和例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丰富的情境中不断拓展。

以教学“三角形”的概念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概念拓展,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概念,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应用概念教学最终要通过综合应用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综合应用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综合性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进行解决。

以教学“长方形”的概念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建筑房屋、围墙、制作物品包装盒等情景问题,让学生通过设计、计算等方式来应用长方形的相关知识。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普遍性的学科,它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更是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本文将为大家解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四部曲”,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一、导入引导教学的第一步是导入引导。

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画或者实际的物品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的数学概念中去。

在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教室中观察各种长方形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引入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概念讲解导入引导之后,教师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

在概念讲解环节,教师需要简洁明了地说明数学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和总结来理解数学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示和实例来解释数学概念,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概念。

在讲解“平行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画图或者使用实际的物品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特点。

概念讲解是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的基础,必须要做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三、示范演练在概念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练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

示范演练可以是教师自己进行示范,也可以是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练。

在教学“整数加法”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小黑板或者数学教具对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

通过示范演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实践来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巩固反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非常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个被称为“四部曲”的教学方法,即:引入新概念、巩固基本概念、综合应用和拓展创新。

下面我来逐一解析这个“四部曲”。

第一部曲:引入新概念。

在引入新概念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启发式教
学方法,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并逐步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加法
运算时,可以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加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第二部曲:巩固基本概念。

在巩固基本概念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和
计算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概念和方法。

在加法运算中,可以设计一些口算练习和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第三部曲:综合应用。

在综合应用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设计一些
实际情境的问题,要求学生计算房间的面积和周长,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算能力。

通过以上的“四部曲”,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
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运算能力。

要注重巩固和拓展,循
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概念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一步。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

本文将为您解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四部曲”,帮助您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第一步:直观感知与认知在教学数学概念的第一步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形象、感知和认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拿着这些物品进行比较,感知和认知大小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起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直观感知和认知。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抽象概括与总结归纳在学生建立了数学概念的直观感知和认知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归纳。

这一步是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和认知的概念转化为抽象理性的过程,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以“数的大小比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总结规律等方式,引导学生把直观感知的大小比较转化为抽象概括的数学规律,如大于、小于、等于等概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

第三步:练习运用与巩固提高经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的数学概念的认识和掌握。

在第三步中,教师需要通过练习运用和巩固提高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大小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进行大小比较,从而巩固和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际运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逐步提高掌握的水平。

第四步:拓展应用与联系实际通过“四部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是指数学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包括引入、示范、练习和巩固。

第一步:引入
引入是指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知识或概念。

在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问题、实物或图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用水果比喻,让学生通过分发和收集水果的过程,感受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第二步:示范
示范是指教师用具体的例子或演示来展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在示范环节中,教师要仔细讲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目的和意义。

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用示意图来演示如何测量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出面积。

第三步:练习
练习是指学生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和理解能力。

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算题,让学生多次进行练习,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

第四步:巩固
巩固是指教师通过复习和归纳来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巩固环节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解答一些分数的问题,巩固他们对分数的理解。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循环使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的认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问和思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一个“四部曲”的教学模式,即导入阶段、概念引入阶段、概念拓展阶段和概念巩固阶段。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这四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目标。

1. 导入阶段导入阶段是教师向学生提供情境、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新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在感知世界、发现问题中产生疑问,引发思考。

导入阶段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概念引入做好准备。

2. 概念引入阶段概念引入阶段是将数学概念逐步引入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和归纳。

概念引入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建立相关的观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归纳能力。

3. 概念拓展阶段概念拓展阶段是让学生在已经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概念的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

概念拓展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4. 概念巩固阶段概念巩固阶段是对已经学过的数学概念进行巩固和提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并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导入阶段、概念引入阶段、概念拓展阶段和概念巩固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数学概念学习过程。

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美感。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而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部曲”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四部曲”策略的概念“四部曲”策略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四个步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这四个步骤分别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探究”和“巩固应用”。

通过这四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趣味数学游戏、数学实例展示等方式来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数学趣味实验、数学魔术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启发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二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发散思维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思维。

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几何形状的存在,并引导他们对几何形状进行思考和讨论。

3.引导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三步。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验、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

在学习分数时,可以设计一些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4.巩固应用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最后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练习、参与数学竞赛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质量高、难度适中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部曲”策略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有效教学“四部曲”

数学有效教学“四部曲”

小教研究2016.11~12教育随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再是传统的模仿和记忆,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小学数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激趣导入、设疑引探、精读答疑和有效练习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想学、愿学、善学、乐学,从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会学”向“善学”“乐学”发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课,诱发学习内驱力导入是课堂的前奏曲,小学数学的有效导课,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精练的语言、最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调动其“想学”的主观动力,变“要我学”为“我想学”,为顺利实施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导课方法灵活多样,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型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导入,常用的导课方法有悬念导入、实物导入、游戏导入和讲故事、猜谜语、听音乐导入等。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悬念导入法”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效果设计一个魔术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字,通过魔术箱将这个数字变成另一个数字,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新知的探究学习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

如在“位置的确定”教学中,创设“说位置、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不说姓名,只是描述朋友在教室的位置,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的朋友是谁?有的学生能准确猜出位置,有的却猜不到,怎样才能准确、快速的猜中?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导入了“位置的确定”的新课教学。

二、设疑引探,促进自主学习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数学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探究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探索新知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通过探究找到答案,用自己的方法获取新知、体验成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不直接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方法,而是有层次地抛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因此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概念,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四部曲”,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第一部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个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感到厌烦和无聊,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数学的加法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向学生展示加法的用处和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曲:具体形象教学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发达,因此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教师需要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

比如在教学几何形状时,可以通过展示各种具体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亲自观察、比较、感知,从而建立起对几何形状的认识。

在教学数学的时间和长度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用各种具体的物品进行对比和比较,让学生体会时间和长度的概念。

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三部曲:启发式讨论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启发式讨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获得新的知识。

在教学数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探究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比如在教学数学的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并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意义和运用。

通过启发式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通过介绍“四部曲”策略,包括巩固基础、启发思维、引导实践和拓展应用,以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巩固基础,可以确保学生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启发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实践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拓展应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巩固基础,启发思维,引导实践,拓展应用,案例分析,发展方向,致谢。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的往往是知识点的传授和掌握,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此背景,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

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四个步骤,即巩固基础、启发思维、引导实践和拓展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具备更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策略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四部曲”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实践、以及拓展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样的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素养水平,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部曲”解析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通过建立数学概念的层次结构和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介绍主要的四个教学环节,即“引导、探究、总结、应用”的“四部曲”。

第一部曲:引导引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一环,它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引导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际物品、故事、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

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教材上的图片或者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猜测、思考和提问,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起对长方形的概念。

第二部曲:探究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自己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概念。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互相合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深入理解数学问题。

在学习“坐标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在纸上标出横轴和纵轴,并且标出一些点的坐标,然后通过移动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和发现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变化规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和点的坐标的概念。

第三部曲:总结总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在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在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复述和总结已经学到的内容。

第四部曲:应用应用是指学生将所学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在应用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学习“比例”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组长度或面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通过计算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校园XinXiaoYuan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内容抽象的学科,如果认识不当,学生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从而形成机械的学习方式。

为了使学生抛开机械的学习方式,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率就越高。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
1.要让学生清楚学习数学的目的
学生学习的短期目标是高考,长远的目标是为了以后的生活与工作。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如果将来从事与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有关的工作,就必须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种思维,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日本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经说过:“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数学那种铭刻于头脑的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研究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普遍对讨论研究非常感兴趣,在学习“柱、锥、台”的表面积公式时,积极性非常高。

借助于这一高涨的气势,笔者先让学生分组制作柱、锥、台的模型,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总体效果很好。

3.把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不等式的解法”时,笔者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2013年10月份,台风“菲特”在我国台湾和福建省陆续登陆,造成重大灾害。

假如我校处于福建省某地,据气象站测得该台风中心位于本校南偏东60°的400千米处,台风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350千米以内都将受台风影响。

问:假如我们撤离需要3小时,那么我们能否安全撤离?我校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久?学生一听,马上来了兴致,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与欣赏别人
1.学生之间相互欣赏
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其他人。

学生向同学请教问题,说明是欣赏别人。

学生不仅要会欣赏别人,也要会欣赏自己,把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经验主动分享给别人,就是对自己的欣赏,也是对自己知识的巩固。

2.教师也要欣赏学生
教师的欣赏,实质是委婉的激励,是一种艺术,欣赏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班里有一名叫马杰的学生,刚入学时,数学成绩较差。

有一次他做对了一道有关“函数单调性”的选择题,记得当时笔者是这样说的:“你做得不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不过变成一道解答题,看看你能写出来吗?”他没加思考就说了一句:“我一定能做出来。

”结果他真的交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现在马杰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必要条件,一定要牢固掌握。

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是按下面的几步进行的。

1.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分为点系、线系、面系和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

以基本初等函数为例,说一下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在上新授课时,让学生把握每种函数的概念、图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型等性质及规律,理解透彻;章节复习时,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把所有的知识点和规律联系起来,并且谈一下自己的收获,不断地构建和加固知识体系。

2.精选习题,错题重组
教师选择的题目首先应是经典的,再考虑题目数量,盲目的题海战术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典型的题目能强化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错题重组是一个强化训练非常重要的途径。

错题重组能够查漏补缺,使学生绝对理解知识点并能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从而及时纠正,在做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还很模糊时,如果说给别人听,在表达的过程中说着说着就清晰了;一个半成熟的想法在叙述的过程中就成熟了。

所以,表达能理顺思路,提高思维逻辑,是思维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好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工作与学习做铺垫。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笔者是这样做的:
1.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学习小组内的交流与课上、课间学生相互讲解问题两个方面。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关键,每个学生都能锻炼表达与思维,使几种思维整合。

学生之间讲解问题,更是在零压力下的一种交流,讲的学生强化了知识与思路,听的学生理顺了思路。

有时候讲的学生思路还不够成熟,在讲的过程中可能就成熟了。

2.课堂上多提问,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有意图的,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例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时,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1)哪几条直线之间互相垂直?(2)能否用这个定理来解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分析这个问题的题设与结论?(4)在什么状况下考虑用这个定理?让学生口头表达,长此下去,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以上所有策略,都是在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的积累与探索,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四部曲
宋路凯
(商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济南251600)
教育教学
·8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