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沉积岩[内容浅析]
《岩石学》第15章 内源沉积岩成岩作用
常见成岩作用方式: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重结晶作用 交代作用 溶解作用 成岩环境简介
• 压实作用(压溶作用)
由于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和方解石易溶解的特点,压 实作用表现不明显,而压溶作用更常见
1、压溶作用 缝合线构造是溶解压实组构的唯一表现 形式。
缝合线往往由难溶的黏土矿物构成,溶 解的石灰岩数量往往很大,是胶结物(CaCO3) 的主要物质来源。
(4)嵌晶:包含数个颗粒的粗晶或连片胶结物。
• 胶结作用
2、胶结物的世代
充填孔隙的胶结物有世代关系。
早期胶结物一般垂直于粒屑的边部生长,具有 栉状组构特征。晚期胶结物多为具镶嵌组构的粒状 方解石。
一般认为早期方解石胶结物可能系海水成因的 文石或高镁方解石经成岩变化而成,晚期的胶结物 可能为淡水(Lindholm,1974)或可能为深埋的 地下水或原生水(Folk,1974)所形成。
• 溶解作用
2、次生孔隙的类型
(1)晶间孔隙:主要见于次生白云岩中,在交代 作用形成的白云岩中,晶间孔隙的形成是由于菱形 的白云石晶体的随机生长,并伴随着粒间未被交代 部分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2)溶膜孔隙:溶膜孔隙是由于沉积物或岩石中 原生组分的选择性溶解而形成。这些原生组分包括 鲕粒、介壳和蒸发矿物等。 (3)孔洞和溶沟:这种孔隙是与原生结构无任何 关系的溶解作用造成的。
(2)成岩过程中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发生溶解,溶解的碳酸 钙可沉淀为低镁方解石胶结物。 (3)化学压实作用(压溶作用)提供的碳酸钙。 (4)地下水来源:地下水通过毛细管浓缩作用,向近地表 处搬运碳酸钙溶液和浓缩以胶结物形成沉淀下来。 (5)淡水将上覆沉积层中的碳酸盐溶解后向下淋滤为下伏 层位的沉积提供钙质胶结物。
岩石学_沉积岩课件 沉积岩No4
B. 微晶基质——又叫灰泥基质/泥晶基质,由微晶方解石组成,<0.03mm C.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碳酸盐颗粒之间的化学沉淀物,>0.03mm D. 胶结类型——包括胶结物成分、填隙物本身结构和
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
粒屑为内碎屑
微
内碎屑
晶
方
解
石
➢内碎屑颗粒,其中含有腕足类动物壳的碎片 ➢碎屑周围为微晶方解石
(2) 生物骨架结构:造礁生物形成的礁灰岩所特有的结构。
常见的造礁生物——群体珊瑚,海棉、苔藓虫,层孔虫,藻类 特点:是原地生长的造礁生物遗体组成的岩石骨架,骨架内有许多大小不
同、形状各异的孔隙和空洞,而又被礁体内附生的生物遗体、造 礁生物的碎屑物质、化学沉淀物质所充填(柱状,纤维状方解石)
(3) 粒屑结构
(2) 矿物成分:
软锰矿 MnO2 鲕粒状,隐晶质集合体 硬锰矿 mMnO•MnO2•H2O 钟乳状,细晶集合体 水锰矿 Mn2O2(OH)2 鲕粒状, 致密块状矿石 菱锰矿 MnCO3 鲕粒状, 结晶粒状
(3) 结构——豆粒/鲕粒结构,隐晶质结构 (4) 主要类型—— A. 锰质泥质岩——水锰矿,硬锰矿
内源沉积物
波浪、 潮汐
破碎、搬运、再沉积
其它内源沉积岩及附生岩
第十一章 其它内源沉积岩及附生岩
第一节
铝、铁、锰质岩
第二节
第三节
磷质岩
蒸发岩
第四节
附生岩
一、铝、铁、锰质岩的成分特征
1、铝质岩
铝质岩是一种在化学成分上富含Al2O3,并主要(通常都大于50%)由 铝矿物(铝的氢氧化物)组成的沉积岩类。其化学成分的特点应为Al2O3> SiO2,如果在铝质岩中Al2O3>40%,Al2O3∶SiO2≥2∶1时,即成为铝土 矿。
豆状铝土矿
铝土矿
水铝石呈黄褐色的细粒集合体
硬水铝
堆积型铝土矿
寒武系灰岩、太原组底部铁质条带、铝土矿、铁质条带、灰岩
2.铁质岩
由于铁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因此习惯上只将含铁量大于15% 的沉积岩称为铁质岩(据H.L.James,1966)。如果铁的品位达到了工业可采 要求(如赤铁矿石>30%、菱铁矿石>25%)即成为铁矿石。 (1)化学成分: 铁质岩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成分—Fe;有用的混入成分—Mn、V、Ni、 Co、Cr等;有害的混入成分—S、P、As等;成渣的氧化物—SiO2、Al2O3、 CaO、MgO;挥发成分—CO2、H2O。 (2)矿物成分: 氧化物类—磁铁矿 (Fe3O4) 、赤铁矿 (Fe2O3) 、水赤铁矿 (Fe2O3·nH2O) 、 针铁矿FeO(OH)、褐铁矿〔Fe2O3·nH2O〕。
鲕状赤铁矿岩
鲕绿泥石与赤铁矿以纹 层的方式构成鲕粒
矿化木:主要矿物:赤铁矿;结构:鲕状结构;备注:保存原有植物的形态特征
褐铁矿 赤铁矿
黄铁矿
磁铁矿
FeS2 等轴晶系
菱铁矿
铁矿开采
球状菱铁矿的镜下特征
本溪组沿奥陶系风化孔洞充填的铁质页岩
内源沉积岩结构
内源沉积岩结构内源沉积岩结构是指形成在同一地理区域,由同一岩石母质和在同一地质时期内形成的沉积岩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层序。
内源沉积岩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沉积岩层序、沉降盆地、叠加构造、变形构造等。
1. 沉积岩层序沉积岩层序是指同一地质时期内,沉积岩系由定量、有规则的方法形成的分层结构。
层序是由各个流域、各个统或周期内所积累的沉积物体系所构成的,每层序可以分为序列界面和序列内部结构。
序列界面是同一层序内不同周期(时期)沉积物层面之间的交错面或变质面,在水平方向上发育,常常是洪水沈积、海侵沈积、相对海平面升降等地形、地貌变化所引起。
序列界面之下的下一层是以前相套接或覆盖上去的,从而形成了沉积岩的厚度;序列界面之上则表示地形上出现地壳或大陆边缘,或相对海平面下降,使原沉积平台或盆地水体沉淀被迫暂停而形成的中断层。
序列内部结构是指同一层序内,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形成的、由有规则的、可重复的沉积相组合而成的结构。
每个序列内部结构是由同一类型的沉积作用集合而成的,包括滨海平原沉积、海岸沉积、浊流沉积、水道沉积等。
2. 沉降盆地沉降盆地是指由于壳层运动所引起的地表沉降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通常沉降盆地的沉积岩层由中央向四周逐渐变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盆地中央的沉积物质最多,沉积物厚度最大。
沉降盆地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质结构之一,主要形成于板块运动和控制构造带的影响下。
在沉积盆地中,首先形成的是盆地底部的老亚层,随后形成的是一系列年轻的展布层,最顶部是表层沉积物层。
沉积盆地常常被喜马拉雅山脉的构造所引起,盆地中间多是熔岩、花岗岩等火成岩,围绕着盆地则是层状的沉积岩。
3. 叠加构造叠加构造是指沉积岩层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不同标高地质构造的影响而形成的岩层。
叠加构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斜穿叠加、覆盖叠加和内部叠加。
斜穿叠加是指由一种岩相层、一种软壳层和一种破碎岩层组成的岩石,它们之间有倾向层向的接触断层。
斜穿叠加不仅在地层构造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反映出中空结构特点。
沉积岩 第二章 沉积岩各论
混基或颗粒支撑 通常颗粒支撑 复成分 通常复成分
砾岩
/fundamentals/10f.html
角砾岩
Mosaic Canyon,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复成分砾岩示例
4. 砾岩、角砾岩的地质意义
(3)基质(又称杂基或粘土杂基)
细粒的机械混入物,也起胶结作用,但不是化学 成因的物质
包括:<0.03 mm的细粉砂 泥质物质
基质 化学胶结物
总称为填隙物或称为广 义的胶结物
一、一般特征 1. 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2.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A) 陆源碎屑结构 结 碎屑颗粒 胶结物或基质
结构取决于颗粒结构、胶结物结构及二者之关系
D. 表面形态——磨光度,有无特殊的刻蚀痕,如冰川搬运-擦痕
n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mm 分类值 2颗粒大小划分表,指数法 0.00390625 <0.004 2n n 0.00390625 0.004 2 n 0.0078125 2 0.015625 2n n 0.03125 2 n 0.0625 0.063 2 0.125 2n n 0.25 2 n 0.5 2 1 2n n 2 2 2 n 4 2
(3) 按成因分类
A. 滨海砾岩——滨海地区,河流搬运或海岸破坏 波浪潮汐,分选好、圆度好、成分单一,石英质多 B. 冲积扇砾岩——山区洪水 流速骤减扇状堆积,分选不好, 圆度差,成分复杂,厚度大,常呈透镜状 C. 河流砾岩—— 河床沉积的底部,特点介于上述A和B之间 D. 冰川角砾岩——分选差,是各个粒级之混合沉积 E. 岩溶角砾岩(喀斯特角砾岩)——主要为石灰岩,溶洞顶或洞壁 垮塌堆积,填隙物常为碳酸盐和泥质物 F. 盐溶角砾岩——石膏、盐类等蒸发岩层,塑性变形和风化溶解, 其中的碳酸盐岩、泥质岩夹层或围岩破碎崩塌的堆积。棱 角状、分选差,成分为白云岩、石灰岩或泥质岩。向下可 能找到原生的石膏、硬石膏等岩层。
沉积岩简介
电解质的加入、正负胶体的混合及胶体溶液的浓缩等均 可引起胶体物质的凝聚和沉积。
胶体凝聚沉淀而成的沉积物和沉积岩有如下特 点: ➢ 未脱水硬化的凝胶呈胶状,固结成岩后具贝壳
状断口; ➢ 胶体沉积物形成的岩石,颗粒细小,吸收性强;
3)搬运颗粒大小与水流速度的关系 a.颗粒从静止时开始搬动(侵蚀)所需要的起动流 速要大于继续搬运时的流速,因为起动流速不仅要克服颗 粒本身的重力,而且还要克服颗粒间的引力及摩擦力。
b.大于2毫米的颗粒,其起动流速与沉积临界流速相 差最小,而且粒级与两种流速成正相关,因此,砾石很 难做长距离的搬运,多沿河底呈滚动式前进。
第二篇 沉积岩
背景资料
第二篇 沉积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类型 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 成岩作用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物质成分 沉积岩的结构特征 沉积岩的构造特征
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碎屑岩类 内源沉积岩类
Chp.1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类型 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 成岩作用
按引起风化作用的因素不同可分为:物理风化、 化 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在风化过程中, 只发生机械破碎, 而化学成分不变。
特点:物质成分没有 发生变化,只是发 生机械的破碎和松 动。
温差效应: 冰劈作用
水的冻胀 含盐溶液的结晶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氧、CO2以 及各种酸类的化学反应影响下引起岩石 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在氧化作用下,这类矿物中的低价铁氧化成高价铁, 形成含水的氧化铁矿物而残积在风化地区、故其风化产 物多呈红色、褐色及棕色。
第四章内源沉积岩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 与命名
• 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 2、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
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 依据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碳酸盐岩的 依据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 类型有: 类型有: • ①石灰岩与白云岩 • 石灰岩 • 含白云质灰岩 • 白云质灰岩 • 灰质白云岩 • 含灰质白云岩 • 白云岩
• ⑥礁灰岩 • 造礁生物骨架组成岩石格架,灰泥、亮晶及生 造礁生物骨架组成岩石格架,灰泥、 物碎屑等充填其中。具有抗浪作用。 物碎屑等充填其中。具有抗浪作用。 • ⑦核形石灰岩 • 颗粒为核形石,由藻纹层围绕一个核心呈非同 颗粒为核形石, 心圆的不规则状,富含有机质。 心圆的不规则状,富含有机质。 • ⑧白垩土 • 矿物成分主要为 CaCO3 , 含量超过 90% 。 主要由 矿物成分主要为CaCO 含量超过90 90% 颗石菏藻形成。 颗石菏藻形成。 • ⑨淡水CaCO3沉积 淡水CaCO • 例:石灰岩溶洞中的CaCO3沉积 石灰岩溶洞中的CaCO
第四章 内源沉积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 第二节 其它内源沉积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
• 碳酸盐岩 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碳酸盐岩—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 碳酸盐岩分布广,占沉积岩的20% ,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含有 碳酸盐岩分布广 , 占沉积岩的 20% 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 。 20 丰富的无机矿产和油气。主要是海洋(浅海)中形成的。 丰富的无机矿产和油气。主要是海洋(浅海)中形成的。
• • • • • • • • • •
常见鲕粒类型有: 常见鲕粒类型有: 单鲕—有一个核心 有一个核心; 单鲕 有一个核心; 表鲕—包壳纹层厚远小于核心半径 包壳纹层厚远小于核心半径。 薄皮鲕) 表鲕 包壳纹层厚远小于核心半径。(薄皮鲕) 复鲕—几个小鲕粒组成一个核心 几个小鲕粒组成一个核心; 复鲕 几个小鲕粒组成一个核心; 空心鲕—核心 核心、 空心鲕 核心、破溶蚀 单晶鲕—核心为单晶 单晶鲕 核心为单晶 多晶鲕—核心为多个晶体组成 多晶鲕 核心为多个晶体组成 放射鲕—晶体呈放射状 放射鲕 晶体呈放射状 变形鲕—鲕粒发生变形 变形鲕 鲕粒发生变形 球粒( 团粒) 粉砂级大小、 ( Ⅱ ) 球粒 ( 团粒 ) ——粉砂级大小 、 不具内部结 粉砂级大小 构的球形或卵形的、富含有机质的混晶碳酸盐颗粒, 构的球形或卵形的 、 富含有机质的混晶碳酸盐颗粒 , 呈暗色,常呈集合体出现。 呈暗色,常呈集合体出现。 • 形成于局限环境如泻湖 、 潮坪 。 球粒多为生物粪团 形成于局限环境如泻湖、潮坪。 粒。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内源沉积岩是指在陆地或海洋内部形成的沉积岩。
其结构形成主要受到沉积环境、沉积物来源、沉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内源沉积岩的结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层理结构、节理结构和溶蚀结构。
一、层理结构层理是指沉积岩中具有明显平行分层的结构。
它是沉积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的堆积方式和沉积环境的变化。
层理结构的形成与沉积物的粒度、颗粒形状、沉积速度、水流动力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1. 水平层理:这是最常见的层理结构,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堆积形成平行的层次。
水平层理通常形成于缓慢沉积的湖泊、河流和海洋沉积环境中。
2.交错层理:交错层理是指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交错排列形成的结构。
它常见于河流、河口和海滨地区,是由于水流的交错和冲刷作用造成的。
3.斜层理:斜层理是指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呈斜角堆积形成的结构。
斜层理常见于河口、海滨地区和海底的强流动环境中。
二、节理结构节理是指沉积岩中具有一定规律的裂隙或裂缝。
它是由于沉积物受到外力作用或内部应力释放而形成的。
节理结构的形成与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和构造应力有关。
1. 平行节理:平行节理是指沉积岩中具有平行排列的节理。
它常见于沉积物中的粘土和页岩,是由于构造应力和沉积物的收缩作用而形成的。
2. 垂直节理:垂直节理是指沉积岩中具有垂直排列的节理。
它常见于砂岩和砾岩中,是由于构造应力和沉积物的膨胀作用而形成的。
3. 斜节理:斜节理是指沉积岩中具有斜角排列的节理。
它常见于沉积物中的泥岩和页岩,是由于构造应力和沉积物的剪切作用而形成的。
三、溶蚀结构溶蚀结构是指岩石中由于水溶解作用或化学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结构。
溶蚀结构的形成与岩石中的溶解度、水流动力学和水化学条件有关。
1. 溶洞:溶洞是指岩石中由于溶解作用形成的大型空洞。
它常见于石灰岩和石膏岩中,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解作用和流动作用而形成的。
2. 溶蚀沟:溶蚀沟是指岩石表面由于水流的冲刷和溶解作用形成的沟槽。
它常见于石灰岩和石膏岩地区,是由于地表水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03第三章 沉积岩及其成因分析解析
第三章沉积岩及成因分析张河湾地区出露的岩石类型齐全,包括了沉积岩、变质岩及火成岩的部分岩石类型,主要分布在太古代、早元古代、中元古代和古生代。
第一节岩石类型沉积物来源是沉积岩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
由于沉积物来源不同,其成分和性质亦不同,搬运和沉积方式以及其成岩后生作用的方式和趋势也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其它性质都会有所差异。
因此,这里我们采用了按照物质来源进行沉积岩分类的观点。
本区的岩石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及火山碎屑岩,其中以火山碎屑岩最为发育。
一、陆源沉积岩一)一般特征陆源沉积岩是指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类。
它包含四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
碎屑颗粒是陆源碎屑岩的最主要组分,如砂岩中的砂,它占整个岩石组成的50%以上,并决定了岩石的基本特征。
杂基是指与砂、砾等碎屑一起由机械作用沉积下来的较细粒物质,主要为粘土物质;还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泥等。
胶结物是成岩作用过程中新生的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如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硫酸盐及海绿石等自生矿物。
杂基和胶结物合称为填隙物,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占据的部分,它可以是在原始沉积时就保留下来的原生孔隙,也可以为成岩后生阶段的淋滤溶解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间的组合关系,往往能反映岩石形成的古水体介质的流动性质和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以及岩石本身的一些物理性质。
一般说来,碎屑颗粒的大小是以颗粒的直径来计算的,按照粒径的大小,可以把陆源沉积岩进一步划分为:砾岩、角砾岩(粒径<2mm)巨砾岩,粒径>256mm粗砾岩,粒径256一64mm中砾岩,粒径64一4mm细砾岩,粒径4一2mm砂岩(粒径2一0.0625mm粗砂岩,粒径2一0.5mm中砂岩,粒径0.5一0.25mm细砂岩,粒径0.25一0.0625mm粉砂岩(粒径0.0625一0.0039mm)泥质岩(粒径<0.0039mm).陆源沉积岩主要分布在下元古界滹沱系、中元古界长城系,以砂岩为主,砾岩和粉砂岩只有少量。
《岩石学》第14章 内源沉积岩
第一节、碳酸盐岩
一、碳酸盐岩的一般特征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
三、常见岩石类型
第一节、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 和白云石)组成,岩石类型有石灰岩(方解石 含量大于50%)和白云岩(白云石含量大50%)。 碳酸盐岩本身就是有用矿产:如石灰岩、白云 岩、菱铁矿、菱镁矿、菱锰矿等;广泛用于冶 金、建筑、装饰、化工等工业。 碳酸盐岩中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 水。世界上碳酸盐岩型油气田储量占总储量的 50%,占总产量的60%。
首先,按照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划分岩石类型
其次,按方解石(或白云石)与粘土的含量进行 划分
也可以按照方解石(包括文石)、白云石、粘 土(或砂)的含量进行划分
碳酸盐岩的分类
1、按照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
岩类 方解石% 白云石% 岩石名称 岩石简称
石灰 岩类
100-90 90-75 75-50
微晶、泥晶、极细晶白云岩
三、 碳酸盐岩的常见岩石类型
(一)、石灰岩类 1、颗粒石灰岩类 内碎屑灰岩(内碎屑和填隙物):
(1)亮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稳定环境,如滨浅海; 特征:颗粒支撑、具波痕、交错层理 (2)泥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不稳定环境,如浊流; 特征-基质支撑、具粒序层理。
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
白云化生物(屑)残余生物(屑)灰 灰岩 质白云岩、白云岩 白云化鲕(豆) 粒灰岩 白云化团粒灰岩 白云化团块灰岩 白云化微晶灰岩 残余鲕(豆)粒灰 质白云岩、白云岩 残余团粒灰质白云 岩、白云岩 残余团块灰质白云 岩、白云岩 残余微晶灰质白云 岩
固着生物灰 岩白云化
准同生白云 岩
白云化生物礁灰 残余生物礁、生物 岩、生物层灰岩、层灰岩、生物丘灰 生物丘灰岩 质白云岩、白云岩
03第三章沉积岩及其成因分析分析
第三章沉积岩及成因分析张河湾地区出露的岩石类型齐全,包括了沉积岩、变质岩及火成岩的部分岩石类型,主要分布在太古代、早元古代、中元古代和古生代。
第一节岩石类型沉积物来源是沉积岩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
由于沉积物来源不同,其成分和性质亦不同,搬运和沉积方式以及其成岩后生作用的方式和趋势也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其它性质都会有所差异。
因此,这里我们采用了按照物质来源进行沉积岩分类的观点。
本区的岩石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及火山碎屑岩,其中以火山碎屑岩最为发育。
一、陆源沉积岩一)一般特征陆源沉积岩是指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类。
它包含四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
碎屑颗粒是陆源碎屑岩的最主要组分,如砂岩中的砂,它占整个岩石组成的50%以上,并决定了岩石的基本特征。
杂基是指与砂、砾等碎屑一起由机械作用沉积下来的较细粒物质,主要为粘土物质;还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泥等。
胶结物是成岩作用过程中新生的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如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硫酸盐及海绿石等自生矿物。
杂基和胶结物合称为填隙物,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占据的部分,它可以是在原始沉积时就保留下来的原生孔隙,也可以为成岩后生阶段的淋滤溶解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间的组合关系,往往能反映岩石形成的古水体介质的流动性质和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以及岩石本身的一些物理性质。
一般说来,碎屑颗粒的大小是以颗粒的直径来计算的,按照粒径的大小,可以把陆源沉积岩进一步划分为:砾岩、角砾岩(粒径<2mm)巨砾岩,粒径>256mm粗砾岩,粒径256一64mm中砾岩,粒径64一4mm细砾岩,粒径4一2mm砂岩(粒径2一0.0625mm粗砂岩,粒径2一0.5mm中砂岩,粒径0.5一0.25mm细砂岩,粒径0.25一0.0625mm粉砂岩(粒径0.0625一0.0039mm)泥质岩(粒径<0.0039mm).陆源沉积岩主要分布在下元古界滹沱系、中元古界长城系,以砂岩为主,砾岩和粉砂岩只有少量。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引言:内源沉积岩是由于地质过程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其结构特征是研究内源沉积岩成因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主要包括沉积环境、沉积物源、沉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的分类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内源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一、沉积环境对内源沉积岩结构的影响1. 海洋沉积环境海洋沉积环境是内源沉积岩形成的重要环境之一。
在海洋沉积环境中,由于海水的搅动作用和生物活动,形成了海底沉积物层。
这些沉积物在压实和固结的过程中,形成了海底扇、海底丘等结构,比如泥石流沉积、海底冲积扇等。
2. 湖泊沉积环境湖泊沉积环境是内源沉积岩结构形成的另一重要环境。
湖泊沉积物主要包括湖相沉积和湖底沉积两种类型。
湖相沉积主要是指湖泊水体中的沉积物,如湖泊湖相、湖底沉积主要是指湖泊底部的沉积物,如湖底冲积、湖泊冰碛。
3. 河流沉积环境河流沉积环境是内源沉积岩结构形成的另一主要环境。
河流沉积物主要包括河道沉积、河口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等类型。
河道沉积主要指河流中的沉积物,河口沉积主要指河流进入海洋时形成的沉积物,三角洲沉积主要指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物。
二、沉积物源对内源沉积岩结构的影响1. 碎屑岩源碎屑岩源是内源沉积岩结构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
碎屑岩源包括陆源岩石的破碎和侵蚀产物,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这些碎屑物质在水流或风力的作用下,经过搬运和沉积,形成了内源沉积岩的结构。
2. 生物源生物源是内源沉积岩结构形成的另一重要源头。
生物源包括生物遗骸、生物碎屑和生物分泌物等,这些生物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经过压实和固结,形成了内源沉积岩的结构。
例如,有机质的沉积形成了石炭岩,珊瑚的沉积形成了珊瑚岩等。
三、沉积作用对内源沉积岩结构的影响1. 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是内源沉积岩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受到上方沉积物和地壳运动的压力作用,逐渐压实和固结,形成了不同的岩石结构。
岩性的描述
岩性的描述在原始资料的检查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术语、组词等方面存在一些偏差,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再学习,进一步提高原始资料质量,提交优质地质报告。
一、岩石的分类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岩石,在岩性描述时要抓住各类岩石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征。
(一)沉积岩主要分三大类,即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
1、陆源沉积岩(1)碎屑岩:主要有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
(2)泥质岩:主要有泥岩、页岩和粘土岩,粘土岩以含主要粘土矿物,又分为高岭石粘土岩,水云母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等。
2、内源沉积岩(1)蒸发岩:主要有石膏、硬石膏、石盐岩、钾镁盐岩。
(2)非蒸发岩:主要有镁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硅质岩。
(3)可燃有机岩:煤、油页岩。
3、火山碎屑岩主要有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二)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以S i O2百分比含量划分为:★1、酸性岩类即花岗岩——流纹岩类。
S i O2含量高,一般为65~70%以上。
2、中酸性岩类即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
S i O2含量达62%以上。
★3、中性岩类即闪长岩——安山岩类。
S i O2含量52——62%。
正长岩——粗面岩类。
S i O2含量同上,碱质高,N a2O含量达4.6%,K2O达5%。
粗面岩为斑状结构,基质为粗面结构,即长条状碱性长石斑晶和微晶成近平行的流状分布。
4、碱性岩类即霞石正长石——响岩类。
S i O2一般<56%,碱性含量高,N a2O达5—11%,K2O达4—12%,习惯上称碱性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似长石多是含钠的种属,以霞石为最常见。
(镁铁矿物)。
响岩——斑状或无斑隐晶质。
★5、基性岩类即辉长岩——玄武岩类。
S i O2含量45—52%,镁铁增加(40%),主要为辉石、橄榄石、黑云母,角闪石。
玄武岩常见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6、超基性岩类即橄榄岩——苦橄榄岩类。
S i O2含量<45%,以镁铁矿物为主,苦橄岩呈黑色、灰绿色,致密块状,有气孔和杏仁构造。
03第三章 沉积岩及其成因分析
第三章沉积岩及成因分析张河湾地区出露的岩石类型齐全,包括了沉积岩、变质岩及火成岩的部分岩石类型,主要分布在太古代、早元古代、中元古代和古生代。
第一节岩石类型沉积物来源是沉积岩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
由于沉积物来源不同,其成分和性质亦不同,搬运和沉积方式以及其成岩后生作用的方式和趋势也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其它性质都会有所差异。
因此,这里我们采用了按照物质来源进行沉积岩分类的观点。
本区的岩石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及火山碎屑岩,其中以火山碎屑岩最为发育。
一、陆源沉积岩一)一般特征陆源沉积岩是指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类。
它包含四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
碎屑颗粒是陆源碎屑岩的最主要组分,如砂岩中的砂,它占整个岩石组成的50%以上,并决定了岩石的基本特征。
杂基是指与砂、砾等碎屑一起由机械作用沉积下来的较细粒物质,主要为粘土物质;还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泥等。
胶结物是成岩作用过程中新生的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如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硫酸盐及海绿石等自生矿物。
杂基和胶结物合称为填隙物,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占据的部分,它可以是在原始沉积时就保留下来的原生孔隙,也可以为成岩后生阶段的淋滤溶解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间的组合关系,往往能反映岩石形成的古水体介质的流动性质和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以及岩石本身的一些物理性质。
一般说来,碎屑颗粒的大小是以颗粒的直径来计算的,按照粒径的大小,可以把陆源沉积岩进一步划分为:砾岩、角砾岩(粒径<2mm)巨砾岩,粒径>256mm粗砾岩,粒径256一64mm中砾岩,粒径64一4mm细砾岩,粒径4一2mm砂岩(粒径2一0.0625mm粗砂岩,粒径2一0.5mm中砂岩,粒径0.5一0.25mm细砂岩,粒径0.25一0.0625mm粉砂岩(粒径0.0625一0.0039mm)泥质岩(粒径<0.0039mm).陆源沉积岩主要分布在下元古界滹沱系、中元古界长城系,以砂岩为主,砾岩和粉砂岩只有少量。
完整版岩石学内源沉积岩
白云质泥岩 含云泥岩
泥岩
碳酸盐岩的分类
根据方解石、白云石、粘土(或砂) 相对含量划分:
岩类
方解石 (% )
白云石 粘土(砂)
(% )
%
岩石名称
石灰岩
50~70 50~75 50~75
白云岩
泥(砂) 岩类
10~25 10~25 25~50
10~25 25~50 10~25
10~25 25~10 50~25
50~75 50~75 50~75 10~25 10~25 25~50
10~25 25~50 10~25
10~25 25~50 10~25 50~75 50~75 50~70
含泥(砂)含云石灰岩 含云泥(砂)灰岩 含泥(砂)云灰岩
含泥(砂)含灰白云岩 含灰(砂)泥云岩 含泥(砂)灰云岩
含灰含云泥(砂)岩 含云灰质泥(砂)岩 含灰云质泥(砂)岩
1、按照矿物成分进行分类(方解石、白 云石)
首先,按照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划分岩石类型 其次,按方解石 (或白云石)与粘土的含量进行 划分 也可以按照方解石(包括文石)、白云石、粘 土(或砂)的含量进行划分
碳酸盐岩的分类
1、按照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
岩类 方解石% 白云石%
亮晶方解石:
为粒度通常大于0.01mm的、干净透明的亮晶方解石, 化学结晶作用形成。 亮晶方解石常发育栉状结构、连生 结构。
注意:粒屑结构的填隙物以碎结构填隙物的异同
碳酸盐岩的结构
2、生物骨架结构
原地生长的底栖固着生物通过生命活动, 由生物骨架和伴生的生物化学组分构成的结构, 也称生物结构。常见于礁灰岩中。
碳酸盐岩的结构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
内源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
内源沉积岩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形成的沉积岩,其沉积物来源于该区域内的固体物质,如风化、侵蚀、盐湖等。
其结构、成因、分类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结构:
由于内源沉积岩沉积在地震不活跃的内陆环境中,因此其结构通常较稳定。
形成的沉积物层具有均匀的物质组成,呈层状结构,分别称为层理和层面。
层理是指沉积岩中的平行层面,层面则是指相邻层理之间的分隔面。
此外,由于内陆环境中沉积过程一般缓慢,岩层中可能出现缝隙和小孔隙。
成因:
内源沉积岩的成因与环境有直接关系。
由于其沉积物来源于该区域内的固体物质,通常形成于缓慢而稳定的环境中。
常见的内源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泥岩等。
河流、湖泊、海洋中的内源沉积物质受到了地球物理学因素的影响,如水动力学、地貌条件、潮汐等。
分类:
内源沉积岩按其成分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有砾岩、砂岩和泥岩。
砾岩是由粒径大于2mm的碎片状物质组成的
岩石。
砂岩主要由粒径为0.0625-2mm的沙粒组成。
泥岩主要由粒径小于0.0625mm的泥沙颗粒组成。
此外,在内陆盐湖或钠卤霉中,经过蒸发后形成的盐层也是一种内源沉积岩。
总结:
内源沉积岩结构稳定,成因与环境有直接关系,可以根据成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紫外线、水分、膜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内源沉积岩的结构和成分,因此在进行岩石学研究时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文石、高镁方解石、低
镁方解石、白云石,其中,高镁方解石最不稳定,文石次之,
低镁方解石亦即一般的方解石较稳定,前两者很容易转化为
方解石
业界荟萃
3
碳酸盐岩的结构
粒屑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 泥晶结构 晶粒结构和残余结构
业界荟萃
4
粒屑结构
粒屑结构—由颗粒、泥晶基质(灰泥杂基)、亮晶胶 结物和孔隙构成的碳酸盐结构。经过波痕和流水作用 搬运沉积形成的碳酸盐岩常具有粒屑结构。粒屑结构 的组成有:
球粒灰岩
球粒呈粉砂级碎屑集合体出现,由泥晶方解石组成,富含 有机质。
形成于低能环境,如局限海、泻湖。
业界荟萃
19
泥晶石灰岩
由泥晶方解石组成,碎屑颗粒低于10%。形成于安静的低 能环境,如泻湖、深水滨外盆地。
成因—机械、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
礁灰岩
造礁生物骨架组成岩石格架,灰泥、亮晶及生物碎屑等充填 其中。具有抗浪作用。
业界荟萃
13
碳酸盐岩的分类与命名
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
业界荟萃
14
碳酸盐岩的分类与命名
分类方案
将石灰岩分为四大类,并依据结构—成因分类原则,确定 各类之间的关系:
(Ⅰ)颗粒石灰岩类—颗粒含量大于90%,灰泥含量低于 10%为颗粒灰岩。大数中颗粒超过50%,灰泥<50%。
(Ⅱ)泥晶石灰岩类—颗粒含量低于10%,灰泥含量高于 90%为泥晶灰岩。大类中颗粒低于50%,灰泥高于50%。
化学成分
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MgO和CO2,其次有Si、 Ti、Al、Fe、K、Na等的氧化物。
石灰岩中,CaO占42.6%,CO2占41.5%,次为MgO、SiO2。 白云岩中,CaO占30.4%,MgO占21.8%,CO2占47.8% 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为碳酸盐矿物,其次为陆源碎屑和其它自生矿物。
内源沉积岩
碳酸盐岩
硅质岩
业界荟萃
1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碳酸盐岩分布广,占沉积岩的20%,仅次于泥质 岩和砂岩。含有丰富的无机矿产和油气。主要是 海洋(浅海)中形成的。
碳酸盐岩的成分和结构 碳酸盐岩的分类与命名 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业界荟萃
2
碳酸盐岩的成分和结构
碳酸盐岩的成分
温暖、清洁的浅水和水动力较强的水盆,是碳酸钙沉淀 的理想场所。
浅海、潮间带、潮上带、深海、湖泊、以及陆上环境, 均可生成石灰岩。
业界荟萃
18
内碎屑灰岩
填隙物可以是灰泥或亮晶。常具粒序性。例:竹叶状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
颗粒为生物骨架或碎片。高能环境中形成亮晶胶结物。低 能环境中形成灰泥杂基。
鲕粒灰岩
鲕粒含量超过50%,填隙物为亮晶或微晶。形成于温暖浅 水的中等水动力环境,如水下浅滩、潮汐沙坝、潮三角洲 等。可见交错层、粒序层等沉积构造
颗粒 灰泥 胶结物
业界荟萃
5
颗粒—分为盆外与盆内,常见有:鲕粒、球粒、内碎屑、生
物碎屑、核形石
鲕粒—呈球—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数圈规则的同心纹层 围绕一个核心组成,其核心常是一个碳酸盐颗粒或陆源碎屑。
业界荟萃
6
球粒(团粒)——粉砂级大小、不具内部结构的球形或卵
形的、富含有机质的混晶碳酸盐颗粒,呈暗色,
成因:(Ⅰ)化学沉积;(Ⅱ)机械成因或生物作用。
业界荟萃
10
胶结物——碎屑之间的碳酸盐晶体,一般大于 0.004mm。 成因:(Ⅰ)化学沉积;(Ⅱ)灰泥重结晶。
业界荟萃
11
生物骨架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造架生物、粘结生物与充填孔隙的颗 粒、灰泥与亮晶胶结物构成。 具有生物骨架结构的岩石有: Ⅰ、骨架岩——灰泥杂基、现。
形成于局限环境如泻湖、潮坪。球粒多为生物粪团粒。
业界荟萃
7
内碎屑——盆内弱固结或半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被剥蚀破 碎,经过再次沉积形成的碎屑。例竹叶状灰岩。
业界荟萃
8
生物碎屑— 生物骨架或骨格碎片,成分有钙质、磷质或硅质
业界荟萃
9
灰泥——微晶方解石,由低于0.004mm的碳酸盐颗粒组成 的。
核形石灰岩
颗粒为核形石,由藻纹层围绕一个核心呈非同心圆的不规则 状,富含有机质。
业界荟萃
20
白云岩
白云岩是指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一种碳酸盐岩。在野外, 加冷稀盐酸不起泡,但岩石粉末加酸微起泡。以灰白色多见, 常具有刀砍纹,可与灰岩相区别。
业界荟萃
21
其它内源沉积岩—硅质岩
硅质岩:即由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某些化学作 用形成的富含SiO2的岩石。 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玉髓和石英,次外有少量粘土、 铁质、碳酸盐矿物。
群体生物骨架之间,形成抗流生态礁。如礁灰岩。 Ⅱ、障积岩——原地生长的枝状生物阻挡灰泥堆积形成
的生物丘或灰尼丘。抗浪差。 Ⅲ、粘结岩——葡萄生长的生物捕捉、粘结大量灰泥杂
基形成的碳酸盐岩。
业界荟萃
12
泥晶结构
泥晶结构—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形成的粒度小于 0.004mm的碳酸盐岩颗粒组成,类似于砂岩中的细碎 屑杂基,形成于低能环境。
业界荟萃
22
铁质岩
(鲕状赤铁矿)
业界荟萃
23
盐岩类
纯化学成因,由蒸发作用而沉淀,主要有
卤化物-石盐、钾盐、光卤石(KCl•Mg2Cl •6H2O)等 硫酸盐-杂卤石(K2Ca2Mg[SO4]4 •2H2O )、芒硝、硬石膏、
石膏
碳酸盐-苏打(Na3CO3 •10H2O)、白云石等 海水蒸发过程中矿物的结晶顺序
(Ⅲ)原地固着生物灰岩类—生物成因。
(Ⅳ)重结晶石灰岩类—常有残余结构。为成岩作用形成。
业界荟萃
15
<
业界荟萃
16
碳酸盐岩业的界荟萃 主要类型 17
石灰岩
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岩石,常简称为灰岩。由于含有 其它矿物而颜色多样,如深灰、浅灰、灰白、浅黄、浅 红、灰黑等色。
野外鉴定特征:硬度小于5.5(用小刀可以刻动),加冷稀 盐酸强烈起泡。在地貌上,常形成陡峭的正地形,或奇 特的“喀斯特”地形。
方解石、白云石、天青石、石膏、硬石膏、芒硝、岩盐、钾 盐、镁盐、光卤石
形成环境:干旱的内陆湖泊、泄湖、残留海
特点:膏盐易受淋滤、溶解
业界荟萃
24
蒸发岩
硬石膏岩
石膏岩
业界荟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