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美术上册5发现与创造教案人美版
初中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
1、提问:书中的三款光盘架,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段?给我们怎样的美感?
2、学生分析教师制作的相框
三、布置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根据已有的材料,构思创作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小组合作,每组完成1件作品。
1、讨论:根据已有材料的特性,我组想做什么生活用品,来美化我们的学习环境?
2、分工合作,动手实践
难点
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演示法
教学准备
学生
收集的各种材料、剪刀、胶水、针、画画用具等
教师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具等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将百宝箱(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带到课堂。指定一人到前边来摸,说出特点,让大家猜,哪组答的准确,将猜到的材料作为奖励送给这个组。
《发现与创造》
授课时间
课题
发现与创造
总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三、创造
四、课堂小结
想一想
举手发言
看课件
小组讨论
观察并回答
指定人回答
讨论
合作实践
各组展示并讲解实际用途。
第5课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
发现与创造
2
一些闲置或废弃的物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观察,就会看 到它们在材质、形状、色彩上各具美感,可以用来进行很有意 思的创造。关键是用心琢磨这些材料的色彩、肌理、形状和质 地,根据材质特点大胆创意,使作品达到既实用又美观的效果。 这是一个很有乐趣的过程,主要方法有:
11
矿泉水瓶巧妙的构成,加上光 影的效果,就像花朵。
12
这个信插是用废弹簧弯折固定做成的,利用了弹簧拉伸后的缝隙, 造型简单,创意巧妙。
13
挂衣架
14
笔筒
15
揉成团的小纸球也能聚集成盛开 的花朵。
16
易拉罐做成的铠甲
17
思考与讨论:
1. 经过巧妙构思、精心制作,把废弃物利用起来 , 这 件事情的意义何在? 2. 利用废弃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关键是什么?应该注 意解决哪些问题?
18
课后作业
学习本课的创作方法,自己寻找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日用 品,注意它的美感和实用性。 用简短文字描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心得。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19
谢谢观看
20
7
热水杯拿在手里很烫,随手拿 几个废弃饮料瓶盖粘成了杯垫。 颜色可用同色的,也可搭配组 合,各具美感。
8
利用报纸的原色,通过有秩序 的编织创造出凹凸的肌然后看看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10
草绳编的圆垫加一副表针和表心就 成了一个漂亮的钟表。想一想,它 还能做什么?
3
利用造型与色彩,将塑料瓶重新打散组合创造崭新的形象。
4
普通的软盘盒,打开盖子, 立在桌子上,就成了一个小 巧的收纳盒。真是一个令人 惊喜的发现!彩色的便签条 起到了装饰作用,使透明的 小盒子增色不少。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 表格
序号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学生活动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发现与创造的关系,认识各种废旧材料的美感因素。
收集废旧材料,观察分析其特性。
小组讨论、示范演示。
废旧材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展示收集的废旧材料,讨论其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制作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设计制作装饰画。
讲解、示范、学生动手练习。
废旧材料、画笔、颜料等。
学生动手制作装饰画,老师巡查指导。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美感因素,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讨论、总结。
废旧材料、工艺品等。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各种废旧材料的美感因素和应用价值。
观察、讨论、总结。
废旧材料、工艺品等。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各种废旧材料的特性和美感因素,设计实用美观的作品。
6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分析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价值,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讲解、讨论。
废旧材料、相关资料等。
学生了解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价值,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
知识与能力: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设计实用美观的作品。
讲解、示范、学生动手练习。
废旧材料、画笔、颜料等。
学生动手创作,老师巡查指导。
5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作ຫໍສະໝຸດ 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分析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美感因素,设计制作实用美观的作品。
《5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发现与创造”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1. 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初步技巧;2. 培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3.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将自身感受以美术形式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1. 学会运用不同视角和观察方法去“发现”;2. 理解创意在美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并实践“创造”。
难点在于:1. 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画纸、彩笔、水彩等绘画工具;相关艺术作品展示资料;2. 教学环境准备:布置美术教室,营造轻松、开放的创作氛围;3.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准备个人观察和创意的初步想法。
通过在这样一个松、开放的创作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够在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这样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和成长。
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的习惯,使学生对即将到来的课堂学习有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带着个人的观察和创意的初步想法走进课堂,这种准备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度,也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从而让他们的创意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被尊重和接纳。
这样的氛围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知识,更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了成长,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阶段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明确主题: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发现与创造”,并解释在美术学习中“发现”指的是发现美、发现创意,“创造”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
【K12学习】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一、教学目标.发现生活物品的材质特点,利用因形选材或因材造型这两种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日用品。
2.通过创意公司这种开放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美术工艺的设计和制作能力。
3.感受美术课堂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艺术设计美观与实用的和谐统一,培养新颖多样的艺术创想和美术灵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从材料的色彩、肌理、形状、质地等材质特点发现生活物品的美,掌握因形选材和因材造型这两种设计方法。
【难点】团队合作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件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的日用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启发法、示范指导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废旧材料、美术卡纸、画笔和颜料、胶水、剪刀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废旧的软盘盒,指出软盘已经被最新的科技淘汰,但是这个塑料盒子还是九成新的,寻求学生的帮助,该怎么处理这个盒子,请学生大胆发表想法。
部分学生回答出废物再利用的时候,教师引导发问:如何具体改造这个软盘盒?学生分享看法,教师揭示课题:软盘盒再利用的过程,就是美术中的“发现与创造”。
活动二:新课讲授观察材质,发现美感.大屏幕展示塑料软盘盒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它在色彩、肌理、形状、质地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塑料软盘盒无色透明,光洁无纹理,中空长方体容器,质地坚硬。
2.引导学生思考:软盘盒的材质特点有什么美感?这样的材质和美感能给你怎样的创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软盘盒的材质空灵透明,带有自然的纯净美,配合中空的容器本质,可以改造成一个小的收纳盒。
3.教师揭示:废旧物品设计中的“发现”就是通过观察材料的材质特点,感受它的美,并激发自己的灵感,找出它最适合的用途。
因材造型与因形选材.教师总结之前的课堂过程:我们先观察材料,再利用它的材质特点激发灵感,这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材造型。
2.教师引导发问:那么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材料,是不是我们就不能设计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先在心中构思想要设计的内容,再按照设计思路,寻找相应的材料,寻找的时候同样要观察和发现材料的材质特点,感受材料的美,并根据材料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思,这就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因形选材。
5. 发现与创造-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5. 发现与创造-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发现与创造》,属于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内容。
本课主要探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观察、发现和创造来表达情感和体验世界的方式。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会理解自身在生活中如何发现美与表达美,同时体验“用艺术表达”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美术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2.掌握线条、色彩和形状等基本元素的基础知识;3.培养艺术鉴赏和表达的能力;4.感受到美术创作中自由和快乐的本质。
三、教学重点1.理解美术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2.掌握线条、色彩和形状等基本元素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难点1.培养艺术鉴赏和表达的能力;2.感受到美术创作中自由和快乐的本质。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述、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个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为核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故事通过讲述一些关于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发现与创造”。
2. 讲解:线条、色彩和形状的基本知识通过讲解线条、色彩和形状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3. 实践:认识并运用基本元素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线条、色彩和形状的基本应用方法。
可以通过画素描、临摹作品或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等方式进行实践。
4. 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并进行互动和评价。
此处,教师应给予鼓励,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得以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艺术鉴赏和表达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应能够把这些基础知识和能力应用到更加复杂和创新性的艺术创作中。
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美。
发现与创造 学科信息: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人美七年级上册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发现
创造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因形选材:
先有想法,然后选择合适 的材料来实施。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因材造型:
先有材料,然后看看它 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想不到吧!揉成一团的小 纸球也能聚集成盛开的花朵。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纯 朴 的 材 质
斑驳的色彩
天然的排理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秩 序 的 纹 理
神奇的造型
亮丽的光泽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创作时首先根据材料的特征来构思,合理、巧妙地
利用材料的形态、色彩与肌理,尽可能保留与发挥材料
本身的特征与美感,用较少的加工获得生动有趣的艺术 效果。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发 现 与 创 造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
有着各自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视觉特征,是我们进行艺术
创作的好材料,为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你能说说不同材质表面的肌理带 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吗?
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
课堂实践:
(1)根据自己寻找的材料,动手设计制 作用于学习与生活的小型日用品,增添 一份生活的情趣。 (2)根据材料的美感因素,设计制作装
饰画,美化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进
行活动创作。发现与创造源自人美版本七年级上册第5课学生作品欣赏: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的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
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二)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三、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
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
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1、教师放映幻灯或者录像片,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
如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互对照)3、教师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术作品和材质正确地“挂钩”,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
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
像学生甲指版画《秋瑾》,学生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学生乙就要指出书上图片中的浮雕;学生甲出示“水彩画”的卡片,学生乙就要从课本外找出一张水彩画的作品。
4、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从课本之外找一些图片,让他们做出分析和答案。
5、找出一些图片留给学生作课外的探索。
如设计领域的广告,就有不同的材质。
如版画中的铜版画、石版画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要在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5发现与创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发现与创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美术欣赏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并能够通过创作表达个人审美观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时的作业练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运用等,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作业内容1. 主题探索:学生需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品或场景作为创作主题,如一件家具、一个公园角落或一个日常用品等。
2.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仔细观察所选主题的形状、色彩、纹理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3. 创意构思:根据观察记录,学生需构思一个创意方案,如何将所选主题转化为美术作品。
这一步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绘画实践:学生需用素描或色彩绘画的方式,将创意方案转化为美术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需注意构图、色彩搭配等基本技巧的运用。
5. 作品完善:在完成初稿后,学生需对作品进行修整和完善,如添加细节、调整色彩等,使作品更加完善。
三、作业要求1. 作品应围绕所选主题进行创作,主题明确,表达清晰。
2. 观察记录应详细、准确,为创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创意构思应具有新颖性,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4. 绘画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构图和色彩的搭配,以及基本绘画技巧的运用。
5. 作品完成后,需进行修整和完善,使作品更加完美。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主题选择、观察记录、创意构思、绘画技巧和作品完整性等方面。
2. 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2. 对于作品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教师需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教师需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提高其美术欣赏与创作能力。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发现与创造课件5人美版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拖鞋
帽子
请大家利用事先准备的工 具,结合本课所提供的 灵感制作一件衣服或者 一顶帽子,方式不限, 但是要注意作品的美感 和实用性。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 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着各 自的形态、色彩、质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
你能说说不同材质表面的肌 理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吗?
秩 序 的 纹 理
神奇的造型 亮丽的光泽
1、今天我们准备的这些工具有什么特点呢? 2、我们又能利用这些特点做些什么呢?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thank
you!
2019/5/27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发觉与制造教案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发觉与制造》教案《发觉与制造》教案教学目标: 一、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再制造。
二、熟悉发觉与制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
3、提高学生观看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觉和制造性利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看、发觉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腕和丰硕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制造出具有有效价值和审美特点的新作品。
难点:如何依照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制造。
课前预备:各类废旧材料、多媒体课件、工艺设计作品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将事前搜集的各类材料带到课堂,看看谁搜集得多,搜集得好。
(2)让学生观看、分析、想一想自己预备的各类材料能够制作成何种艺术品? 二、引导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有什么意义?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生活中的用品有什么联系?如何设计?(2)谈一谈,不同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给你哪些特殊的感受?你将如何利用它进行艺术创作? 3、示范演示。
(1)选择材料:铝制可乐罐,工具:剪子。
(2)构思:依照材料考虑制作什么东西(桌子、凳子)。
(3)进行创作:用剪子剪出桌子、凳子的外形,再进行装饰美化。
4、学生创作。
(1)依照自己寻觅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用于学习与生活的小型日用品,增添一份生活的乐趣。
(2)依照材料的美感因素,设计制作装饰画,美化咱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设计方案并交流,学生依照要求进行设计活动。
五、评判建议。
(1)请学生上讲台展现自己的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出优秀作品。
(3)学习建议:对材料的利用是不是巧妙,富有创意?制作的用品是不是美观、有效。
六、课后拓展。
课后搜集一些材料制成日用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发觉与制造》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再制造。
七年级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
七年级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七年级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原则,理解创造力的含义,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美术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美。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美学原则的基本知识。
2. 创造力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3. 观察和欣赏生活中的美。
4. 简单的美术技巧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创造出美。
重点:美学原则的基本知识和创造力的含义。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实例图片和视频素材。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美学和创造力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美。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从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讲授新课(30分钟)美学原则简介:讲解对称、平衡、比例等基本的美学原则,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创造力的含义:讲解创造力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造力。
观察与欣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分析它们的形状、色彩、质地等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简单的美术技巧:介绍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涂鸦、描红、拼贴等,并通过示范展示其应用。
3. 巩固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美丽事物或场景,并尝试用简单的美术技巧表现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建议和鼓励。
美术七年级上人美版第5课《发现与创造》教案1
发现与创造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2、能力目标: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美术的热情度很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一定的形成。
学生对手工课热情度高并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
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发现与创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游戏:猜一猜(课件展示四张作品让学生分析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师:生活中有许多闲置不要的物品通过我们的发现和创造形成另一种美。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发现与创造》(课件展示课题)活动2【讲授】发现与创造(板书课题——发现与创造)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这样的物品,通过创造可以展示另一种美?(学生举例)教师总结通过矿泉水瓶、光碟、铁丝、硬纸壳(软纸)来逐个分析讲解(课件展示图片教师学生一起分析)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工具教师讲解制作的两点要求:因型选材、因材造型活动3【活动】发现与创造教师演示:制作魅力花束学生观看并尝试制作活动4【练习】发现与创造课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
作业展评:教师将学生制作的花束收集后,将所有花束插到事先用大的矿泉水瓶制作的花瓶中。
活动5【作业】发现与创造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作品,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养成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
1。
美术七年级上人美版第5课《发现与创造》教案2
发现与创造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媒材的特性、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②运用设计语言、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利用,有创意的设计制作美化生活的物品。
过程与方法:①方法:观察所收集的各种废旧的材料特性,以自主的、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创意。
②过程:发现材料——感受材料——利用材料——创作运用——展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通过学习重新认识废旧材料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看、想、画、做等方式进行创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发现、利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材中展示了以大量的废旧材料创作的生活日用品和小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利用许多废旧材料制作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与装饰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提高对生活物质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3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很强,好奇心很强,善于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
本课的材料可以来源广泛,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到自然界中去寻找和发现具有美感和使用价值的新材料。
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通过接触各种材料充分的了解不同肌理、色彩、形状、质地的材料,在自由的氛围中动手感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同时自己动手做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日用品,既可以提高动手能力有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
4重点难点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创造出即有审美特征又具实用价值的新物品。
难点: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并且要巧妙的利用材料的原有特性创造新事物。
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发现生活物品的材质特点,利用因形选材或因材造型这两种方法设计制作一日用品。
2通过创意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美术工艺的设计和制作能力。
3感受美术堂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艺术设计美观与实用的和谐统一,培养新颖多样的艺术创想和美术灵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从材料的色彩、肌理、形状、质地等材质特点发现生活物品的美,掌握因形选材和因材造型这两种设计方法。
【难点】团队合作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的日用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作品观察讨论法、谈话启发法、示范指导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具准备实物学生作品、多媒体、胶水、剪刀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学生课前预习,看书本15页,提前感受今天所讲内容。
活动二:导入新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废旧的笔芯小袋子,平均一学期每个班都有几百只笔芯被学生用掉,每个班也就有几百个小塑料袋被扔进拉圾筒,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笔芯被扔垃圾筒而不易被腐蚀而污染环境,寻求学生的帮助,该怎么处理这个小笔芯袋及笔芯,后老师用笔芯袋折叠了一颗星,用相同的方法折叠四颗星作花蕊,再用便利贴作花瓣,制件出一朵漂亮的花朵。
从而装饰本堂课的标题:“发现与创造”。
教师揭示题:笔芯袋的再利用的过程,就是美术中的“发现与创造”。
活动三:新讲授一、展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二、观察材质,发现美感一)、老师用现场带的学生作品来进行展示,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是发现与创造,老师从以三个方面的提问。
1.发现:材质美感2.利用:美术语言。
许多作品在保留了材质自身的美感外,艺术家利用造型、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将材质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3. 创造:崭新形象二)、学生合作探究,对现场的作品进行思考让同学们合作讨论后自己来总结讲解。
也让同学们从三个方面的思考,1、发现:材质美感2、利用:美术语言。
许多作品在保留了材质自身的美感外,艺术家利用造型、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将材质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5. 发现与创造
光盘创意
小铅笔头运用造型语言,密集的排列, 融合了色彩美、肌理美和秩序美。
瓶子创意
易拉罐材质特有的金属光泽,赋予作品灵 动华丽的美 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略,比 如一个废光盘,一个瓶盖,当 然还有更不被我们所珍惜的就 是那一分一秒溜走的时间。好 吧!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常常 被人遗忘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十三册 第5课
(活动一)
说一说作品分别利用哪些废弃物是怎样创意 的?它们的美感如何体现?
(活动二)
根据物质材料自身的造型、质感、色彩 思考构思,看看它们适合做什么物件或 形象?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
看来从废旧材料到艺术品只是举手之 劳,还等什么,行动吧!
讲述一个光阴的故事……
旧物改造,变废为宝
看来无论是谁,只要有一双善于发 现美的眼睛,善于捉摸思考的心灵, 都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发现与 创造的乐趣!
带花边的铅笔屑和木质的原色,根据明暗 关系拼贴在一起,既有造型美又有特殊的 肌理效果。
废轮胎通过独特的雕塑语言,表达了坚实 厚重的力量美。
利用造型与色彩,将包装瓶重新打散组合 创造崭新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时首先根据材料的特征来构思,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的形态、色彩与肌理,尽可能保留与发挥材料本身的特征与美感,用较少的加工获得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
以上作品中许多材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美感?
三、造型表现
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日用品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作品(课件欣赏)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着各自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视觉特征,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好材料,为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师生讨论
教师提问:这些画与你们平时经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秩序的纹理神奇的造型亮丽的光泽
2、各小组相互评价
3、教师激励评价,为每个小组颁奖。(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科内容知识要点
学生欣赏感受
学生欣赏、分析、引发积极的思考
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作品
分析作品的材质、肌理、色彩、美感等。
小组讨论抢答
学生欣赏作品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业主题
5
5
10
10
10
5
教
学
反
思
发现与创造
编号
周次
第周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课发现与创造
课时
1
课型
设计应用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寻找,运用材料、设计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用旧扑克制作收纳盒
可乐瓶,矿泉水瓶制作的猪猪储蓄罐美丽花瓶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2)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四、展示评价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按小组编号贴到展板上,按下表所列奖项自评自己的作品。(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创意奖肌理美奖色彩美奖合作奖鼓励奖速度奖
重点
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去巧妙地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创造新事物。
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各种材料、剪刀、颜料、浆糊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