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犯罪率调查报告
犯罪率调查报告近年来,社会上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犯罪情况,本报告对犯罪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犯罪率整体趋势首先,我们对近五年来的犯罪率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结果显示,犯罪率在过去五年中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犯罪率增长更为明显,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和诈骗等领域。
而在农村地区,虽然整体犯罪率相对较低,但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的增加和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不足所致。
二、犯罪类型分析其次,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犯罪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在城市地区,盗窃和抢劫是犯罪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子产品和现金的盗窃案件屡有发生。
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诈骗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给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在农村地区,家庭纠纷和打架斗殴是比较常见的犯罪类型,矛盾由于土地问题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而逐渐加剧,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三、犯罪原因分析最后,我们对犯罪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压力、道德沦丧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些人群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生活困境,导致了心理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偏差,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淡化和文化价值的滑坡也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温床,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犯罪率调查报告显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治安稳定的一大难题,在维护社会和谐和法治秩序方面亟需更多的力量和措施。
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加强预防和打击犯罪,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有序的社会环境,造福全体人民。
愿本报告对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有所启发和借鉴,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贡献力量。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背景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中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和信息。
其中包括对法律文件的研究、访谈青少年犯罪者、及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的专家讨论等。
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现:1. 青少年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在一些地区达到了令人担忧的水平。
2.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关系的不稳定、缺乏关爱和监督、父母犯罪和家庭贫困等问题都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3. 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缺乏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和没有工作的青少年更容易参与犯罪活动。
4. 社区环境也会对青少年犯罪产生影响。
社区犯罪率高、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角色模型都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1. 加强家庭支援和教育。
提供支持给家庭,帮助他们建立稳定而温馨的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提供适当的监督和引导。
同时,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投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2.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确保每个青少年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3. 改善社区环境。
增加社区安全措施,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和角色模型,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
结论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
通过加强家庭支持、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及改善社区环境等措施,我们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犯罪案件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
大学生犯罪案件不仅涉及到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也波及到社会公共安全。
因此,对于大学生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解决犯罪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发生大学生犯罪案件3000余起,其中包括盗窃、贩毒、校园暴力、欺诈等多种类型。
这些案件的发生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各地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以了解他们犯罪的原因、手段和动机。
2.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给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和针对性的面对面访谈,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3.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犯罪案件的主要原因如下:(1)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社交、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学生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逃避、反抗的心理,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2) 经济困难: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选择了犯罪行为。
(3) 个人成长问题: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教育缺失、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产生犯罪倾向。
(4) 就业压力: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选择了通过犯罪手段获取经验和资源。
四、调查分析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本文是一份调查报告,涉及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情况。
以下是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1. 背景信息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来自各个大学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
他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学生,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
2. 罪行种类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涉及的犯罪类型较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盗窃、网络诈骗、赌博、吸毒、暴力犯罪和欺诈。
其中,网络诈骗和赌博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占比分别为30%和25%。
其他犯罪行为的频率相对较低,占比在10%以下。
3. 犯罪动机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犯罪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经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犯罪产生较大的影响:- 经济压力:经济困难是一些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可能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而选择从事非法活动。
- 社交圈子:与犯罪团伙或有犯罪倾向的朋友接触频繁可能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风险增加。
- 网络诱惑: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机会,某些学生会被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活动所吸引。
- 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一部分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方面存在缺乏,对于犯罪行为的后果理解不够清晰,从而酿成错误的选择。
4. 预防措施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为降低大学生犯罪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干预:- 加强经济扶持:学校和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降低犯罪的动机。
- 拓宽社交圈子: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大交际圈子,与正面影响力较大的朋友为伍,减少犯罪倾向的影响。
- 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可以设置必修法律课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让学生清楚犯罪行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 结论:大学生犯罪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压力、社交圈子、网络诱惑以及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犯罪产生影响。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一)犯罪数量增加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
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
(二)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
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锉硐殖龈咧悄堋⒏呒际跣砸约案咭巍⒏呶:π浴1热绱笱尘屠谩昂诳汀比砑寥∧彻旧贤撕藕兔苈耄唤鲎约菏褂茫一瓜蚝糜汛ィ霉驹斐删盟鹗Т锛竿蛴嘣换褂心承┎┦克妒坷盟Э蒲е堆兄票荆邮露酒方灰谆疃鹊取?br> (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
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
法官在调查中还发现,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在2005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其中盗窃10人。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一)市场经济冲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
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
而许多检察官在办理“校园犯罪”案件时也发现,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
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
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
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第1篇】法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前言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调查主体1 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此次调查选择的是天津理工大学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学生。
3 调查方法与过程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校内展开不记名调查,共征集问卷139份。
4 调查内容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调查结果及分析你的性别a男 45.61% b女 54.39% 你的你所在年级a 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a很重视 40.29% b一般关心 56.12% c无所谓3.6% 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a很强13.67% b一般62.59% c较弱17.88% d很弱5.87%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 很紧密41.77% b 一般50.21% c几乎没有8.02% 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调查
南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姓名所在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2012年5 月29 日关于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的调查实践报告【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特点朝着暴力化、群体化、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发展的趋势;犯罪原因也由传统的单一型转化为复杂型。
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原因。
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齐心协力积极防范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培养和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因此,预防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不仅是亟需解决的一项社会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所在。
它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管理,共同努力。
本文在把握大学生犯罪的特点,探讨犯罪的根源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更好的预防对策,旨在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把犯罪率降到最低。
一调查范围:南通大学二调查对象:南通大学学生三调查形式:问卷调查,网络查找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问卷1.1.您是否亲眼目睹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A有B没有2.你所认识的青少年罪犯的家庭组成情况A单亲,只有父亲B单亲,只有母亲C双亲都在D双亲都不在3.3.如果您看到违法犯罪行为正在发生,您会怎么做?A事不关己,绕道走B挺身而出,见义勇为C适当时情况而定D立即拨打1104.4.您认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学习压力B家庭压力C心理问题D社会压力5.5.您认为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有哪些?A好奇B盲从C逆反D寻求刺激6.6.您所了解到的社会环境中可能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多选)A黄色信息B赌博C封建迷信D毒品E网络F暴力殴打G家庭教育缺失H恶劣的生活环境7.7.凭您的意识,您认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社会危害程度如何?A很严重B较严重C一般D无所谓8.8. 对于报刊、电视、广播所报道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您的观点是?A无所谓B事不关己C应当受到谴责9.9. 遇到曾因为违法犯罪而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您会怎样对待他们?A提高警惕,能不接触就不接触B歧视他们C相信他们已经改正10.你觉得通过什么方式有效制止青少年犯罪(多选)A学校教育B朋友相互告知C媒体宣传D家庭教育11.假如你的朋友犯罪你会采取什么措施?A揭发举报B告知其父母C亲口相劝D冷眼旁观四调查结果1、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1)、侵犯的客体以财产利益为主,犯罪类型多样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有10大类400多个罪名,而目前大学生犯罪已涉及5类共10个罪名。
大学生网络诈骗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网络诈骗社会实践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成为了网络诈骗的高发群体。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我们开展了此次大学生网络诈骗社会实践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网络诈骗就是其中之一。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为频繁的群体之一,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风险意识,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现状,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现状,包括网络诈骗的类型、发生频率、受骗金额、受骗原因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建议,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_____大学、_____大学、_____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有效回收率为 85%。
同时,对 50 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对网络诈骗的认识。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网络诈骗类型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遭遇的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网络兼职诈骗:以“轻松赚钱”“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大学生参与网络兼职,如刷单、刷信誉等,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报酬或要求缴纳押金、保证金等。
2、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网站、假冒客服等手段,骗取大学生的购物款或个人信息。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第1篇: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
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部分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比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男大学生生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所犯的是涉嫌盗窃罪,近来也有女大学生卖淫的犯罪现象出现;(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
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
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逐步繁荣,大学教育的普及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然而,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相比,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也有所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犯罪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揭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犯罪类型及案例分析1.1 盗窃大学生盗窃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小额物品的盗窃居多。
例如,在某大学校园中,学生们的手机、自行车和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频繁失窃,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和学习氛围。
1.2 贩毒虽然贩毒案件在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极大。
研究显示,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兴奋剂需求或追求经济利润,涉足贩毒行业。
他们购买毒品并将其销售给其他学生或外界,往往导致毒品泛滥和其他严重后果。
1.3 抢劫抢劫是大学生犯罪中最为严重和危险的一种行为。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学生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某些学生可能会被迫或影响下投身抢劫行为。
例如,在某校附近的商店内,多名大学生联手作案,对店主进行持械抢劫,造成严重经济和人身伤害。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2.1 经济压力大学生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的增加,很容易使一些学生沉迷网赌、偷盗或参与非法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以缓解经济困难。
2.2 价值观缺失一些大学生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下,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缺乏敬畏和遵守,轻易参与违法活动。
2.3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使得一些学生心理孤立和承受能力不足,易被不良信息和不法分子所利用。
三、大学生犯罪防控措施3.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其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
3.2 优化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击诱惑的能力。
3.3 加大监管力度学校和社会公安部门可以加强校园安全巡逻,增加监控设施,加大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减少各类犯罪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生犯罪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化,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对大学生犯罪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其原因和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犯罪现象分析1.各类犯罪案件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逐年增加。
其中,盗窃、诈骗和抢劫等财产犯罪案件居多,占到了总数的大部分。
此外,一些涉及毒品、校园欺凌和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也逐渐增多。
2.犯罪心理因素增多大学生犯罪心理因素复杂多样。
一方面,学业压力、经济负担以及社交压力等因素使得一些大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助,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倾向于通过犯罪寻求刺激与满足。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底线,对犯罪行为缺乏足够的警惕,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犯罪现象还与社会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分工与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经济困境,进而产生犯罪的冲动。
此外,一些社交平台的兴起和互联网的普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原因分析1.社会教育失范目前,社会教育尤其是法治教育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缺失。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不足,对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底线。
因此,大学应加强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
2.学校管理不严格一些高校在管理和指导学生行为方面存在不足。
负面的竞争氛围和宽松的管理机制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赌博等不良习惯,最终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3.家庭背景和社会压力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一些家庭的不和谐问题也是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学生家庭背景不佳,存在经济、情感或家庭暴力等问题,无法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支持。
同时,学业和就业压力也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逃避现实、通过犯罪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想法。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大学生犯罪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研究表明,大学生犯罪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其主要原因包括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对法律的不了解等多方面因素。
而其影响也是非常广泛和深远的,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带来极大的损失,还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学校环境、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不断推进。
但是,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现象,其中大学生犯罪问题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
据统计,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各种犯罪行为被拘留或者判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非常严重和危险的后果。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犯罪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经过对大学生犯罪情况的统计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犯罪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像网络犯罪这样的新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家庭背景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关心,甚至出现了疏于管理和纵容的情况。
这些都为大学生犯罪创造了条件。
3. 学校环境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因素之一。
在某些学校中,存在课堂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
三、对策建议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认识。
2. 改善学校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课堂管理,建立健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 加强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行为规范,知晓犯罪的危害性和后果,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大学生犯罪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本文将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类型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各种压力,一些学生在无法承受的情况下,选择了犯罪行为来解脱内心的困扰。
其次,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在独立生活后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再次,网络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网络游戏等诱惑,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经济犯罪是大学生犯罪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由于贪图享受、追求物质的诱惑,一些大学生会从事各种诈骗、盗窃等经济犯罪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
其次,暴力犯罪也是大学生犯罪的常见类型之一。
一些大学生在情绪失控、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暴力手段对他人进行伤害,给社会和个人安全造成威胁。
再次,网络犯罪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新兴类型。
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诈骗、网络侵犯等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三、应对大学生犯罪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其次,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的重要成长环境,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在调查结束后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1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
我还通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
一、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对新疆各大院校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
男女比列1:1。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
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
法制观点是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现存的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和法律关系等现象的概括和总和。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一)犯罪数量增加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
20XX年比20XX年增加了54.5%,20XX年较之20XX年又增加了97.1%。
(二)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
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锉硐殖龈咧悄堋⒏呒际跣砸约案咭?巍⒏呶:π浴1热绱笱???尘屠?谩昂诳汀比砑??寥∧彻?旧贤?撕藕兔苈耄?唤鲎约菏褂茫??一瓜蚝糜汛?ィ??霉?驹斐删?盟鹗Т锛竿蛴嘣?换褂心承┎┦克妒坷?盟?Э蒲е?堆兄票?荆?邮露酒方灰谆疃?鹊取(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中国论文联盟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
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XXX名大学生中有XXX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XX%.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XX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XXX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
法官在调查中还发现,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在20XX年XXX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XXX人,其中盗窃XXX人。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一)市场经济冲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
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
而许多检察官在办理“校园犯罪”案件时也发现,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
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涉法调查报告
大学生涉法调查报告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生涉法问题屡见不鲜,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涉法问题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大学生的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了涉法行为的类型、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访谈,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涉法问题的背后原因。
调查结果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调查结果:涉法行为类型调查显示,大学生涉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违反交通规则:这是大学生涉法中最常见的行为类型,包括闯红灯、超速驾驶等。
2. 涉毒行为:一些大学生涉入毒品,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个人健康风险。
3. 非法聚众打架:一些大学生因为琐事或者冲动而发生打架事件,给社会治安带来威胁。
4. 违章建筑:一些大学生违反规定,在校园周边或者社区内擅自搭建违章建筑。
涉法原因调查发现,大学生涉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好奇心驱使:有些大学生对涉法行为抱有好奇心,想要尝试一些禁止或非法的事物。
2. 社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去寻求某种逃避或发泄的方式。
3. 缺乏法律意识:一些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高,对涉法行为的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涉法影响大学生涉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 个人身心健康:大学生涉法行为往往会导致身心健康的问题,包括上瘾、犯罪后遗症等。
2. 社会治安问题:大学生涉法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治安,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3. 教育环境恶化:一些大学生涉法行为发生在校园内,对教育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恶化。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涉法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教育宣传加强: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 心理辅导支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减轻压力。
3. 网络监管加强:加强对网络活动的监管,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犯罪学实验报告
犯罪学实验报告犯罪学实验是犯罪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犯罪现象进行实地观察、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调查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规律及预防对策。
一、实验背景青少年犯罪是社会治安领域的一大难题,不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伤害,也是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对策青少年犯罪现象,本实验选择了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特点和原因。
二、实验设计1. 制定调查问卷:根据犯罪学理论和前期研究成果,设计了涵盖青少年犯罪原因、发展规律、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调查问卷。
2. 选取研究对象:在本地区招募了100名12-18岁的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实验,按照年龄分为三个组别进行研究。
3. 实地观察和调查: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实地观察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信息。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类型存在差异,年龄越大,犯罪方式越复杂,犯罪动机也更多样化。
2. 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是影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犯罪倾向。
3.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行为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同龄人的交往、媒体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深入研究了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特点和原因,为今后的犯罪学研究和青少年犯罪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犯罪心理机制,完善犯罪预防措施,促进社会治安稳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汇报人:日期:•引言•大学生犯罪现状及特点•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目录•大学生犯罪预防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0102研究背景和意义探究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逐渐显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犯罪现象的调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02大学生犯罪现状及特点犯罪数量增多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反映出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
涉及罪名多样化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盗窃、抢劫、诈骗等,还涉及到网络犯罪、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等更多领域。
犯罪手段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犯他人隐私等。
大学生犯罪者年龄普遍偏低,大部分为18-22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
年龄结构年轻化文化程度较高犯罪动机复杂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大学生犯罪者的文化程度较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大学生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如为满足物质需求、追求刺激、盲目跟风等。
03020103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许多大学生在犯罪时,表现出心理不成熟的特点,他们可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
心理不成熟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缺乏自我约束一些大学生因为自卑心理,可能通过犯罪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自卑心理个人因素一些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极端,要么过度溺爱,要么过于严格,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过度溺爱或严格管教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学校在教育体制上可能存在缺陷,如重成绩轻德育、重科研轻实践等,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和实践机会。
青少年犯罪调研情况汇报
青少年犯罪调研情况汇报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
特点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调研了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和原因。
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多
种多样,包括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其中以盗窃和抢劫居多。
而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不良、学习压力大、社会环境恶劣等因素。
另外,网络犯罪也逐渐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我们调研了青少年犯罪的地域分布和年龄特点。
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这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特点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一些未成年人也参与到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中来。
再次,我们调研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和对策建议。
青少年犯罪不仅给受害
人带来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犯罪惩治机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青少年知道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为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犯罪而努力。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范文5篇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范文5篇社会调查报告篇1为响应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体会__“四个新一代”要求的精神实质,护理学院团委特成立了“天使之队”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__年8月5日,走进了吉林省乡,进行了科技、卫生、文化宣传与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假期前,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向全院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召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实践形式。
二.以人为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过院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我院准备了200份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并成立了血压测量小组。
首先向村民发放有关糖尿病,高血压,和夏季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挨门挨户宣传医疗保健科普知识;其次集中开展为村民测量血压,并且运用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耐心的解答有关了村民的一些健康问题,并且为村民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和保健知识。
均得到了村民的充分认可。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乡居民的①家庭人口数;②1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及饮酒情况;③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粗脖子”病)以及精神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涉及居民87户,345人。
三.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率为86%。
1.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口数本次调查87户居民,345人,男性163人、女性182人。
平均每户3.97人,其中每户2口人的有5户,占5.75%,每户3口人的有31户,占35.63%,每户4口人的有33户,37.93%每户5口人的有10户,11.49%,每户5口以上的有8户,占9.20%。
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每户家庭人口的增多,也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09秋法本杜运福学号:0951201262611
调查对象:在校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调查时间:2011年9月
调查地点:酉阳县内
大学生,高素质群体,但近年来犯罪率逐年上升。
为什么呢?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我对大学生犯罪的一些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
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
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1、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
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
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
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
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
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
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
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犯罪大学生心理原因分析
(1)侥幸心理、冲动心理作祟。
大学生犯罪当中,蓄谋犯罪的几乎没有,多是冲动型犯罪,即临时起意。
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多存在贪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
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窃;犯故意伤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待到把人打伤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响。
在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体全部是大学一、二年级(包括大专)的学生,尤以外地学生居多。
外地大学生初来北京求学,远离家乡和亲人,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涩,心理易产生失衡或彷徨,孤独感也油然而生。
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贯懒散的学生这时如果没有人从旁开导,容易走上歧途。
4、诱使大学生犯罪的“导火索”分析
诱使大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诱使犯罪的导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给思想不良大学生以可乘之机。
在盗窃案例中,被盗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随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视线之内的地方,引发了思想不良的大学生顺手牵羊;故意伤害案例中,被害人对有暴力倾向(或醉酒)的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不懂得适时避让,以退为进,结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害。
三、结束语这些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危害了社会,而且使大学生们自毁前程。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发生。
1、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应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大学生受到犯罪分子的诱惑、利用,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有组织的进行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都有限,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利用闲暇时间打工或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是好事,有利于大学生们了解社会生活,增长见闻。
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及思想教育。
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犯罪很多事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发生的,很多大学生文化知识很丰富,但法律知识却很匮乏,甚至是无知。
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4、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
社会治安问题十分敏感而复杂,它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也是社会法治状况的一种反映,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上年强则国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并为之努力的事情,要做到预防、打击、改造并举,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