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童谣WORD版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我爱童谣|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我爱童谣|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童谣的基本概念。童谣是流传于民间、简短押韵、富有节奏感的歌曲。它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经典童谣《小燕子》和《两只老虎》的例子。这两个案例展示了童谣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带给孩子们快乐和启发。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童谣的基本概念、韵律感和说唱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童谣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并传承童谣。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分组合作完成童谣表演,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他们尝试创作简单的童谣,培养创新精神;
5.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熟练演唱《小燕子》、《两只老虎》等经典童谣,掌握童谣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童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童谣的韵律感和说唱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童谣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童谣的创编、表演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设计理念:“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

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巩固学过的各种音符和节奏,并且掌握简单创编童谣的方法。

针对四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喜欢玩,爱唱爱跳,活泼好动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根据音乐《新标》指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示范法,现代化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等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体验的音乐学习氛围,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创造等学习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运用的学法有:表演法、练习法、欣赏法等。

通过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自主的音乐学习,提高审美情趣。

型:综合教学内容:一、发声训练二、F大调音阶学习三、学唱新歌《童谣》及处理四、表演创编童谣教学目标:一、通过发声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习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气息支持为歌曲演唱作准备。

二、通过F大调音阶学习,是学生加强“流动d”的音调概念。

三、通过歌曲演唱及游戏,使学生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并懂得爱护小动物的道理。

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表演、创编童谣,通过“说”“唱”“演”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

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一、F大调音阶了解,了解“流动d”的音调概念。

二、用多种形式感受、了解“童谣”的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听唱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示范法,现代化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教具:钢琴、音阶图、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在音乐中问好。

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童谣》教案2

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童谣》教案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2我讲授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中的《童谣》一课。

本课是一节以音乐为侧重点的艺术课,将知识性、趣味性贯穿了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艺术课的课程理念。

我把《童谣》的整体设计思路分为三个方面:说课-------教案---------反思《童谣》的说课部分歌曲《童谣》如其歌名一样,内容单纯稚气,饶有童趣;旋律平稳流畅,朴实无华;歌词富有故事情趣,深受学生的喜爱。

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可分为两课时完成,我上的是《童谣》的第一课时。

结合童谣这一充满童趣的内容来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平等、共同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与动、感受与体验中积极地上好本课。

教学目标:1、通过趣味性的导入继续巩固竖笛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和《吉祥三宝》。

2、通过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并从中了解、体会童谣的质朴、稚气的特点。

3、掌握节奏型并学习歌曲《童谣》。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编活动,并通过说、唱、演等形式来表现童谣,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这一体裁。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了解和认识童谣这一体裁的特点并学习歌曲《童谣》。

从本课的内容入手,童谣是孩子们颇为喜爱的一种体裁,那么在学习本歌之前,就要先明确童谣的意义及特点,也就是所谓的一个由表及里的深入过程,当然在学习本歌的过程中,进行聆听和感受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毕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

教学难点:在学会本歌曲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编表演童谣的实践活动。

通过生动活泼的表现和创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其个性和创造才能,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根据本课的内容我将此项定为了教学难点。

2019春人教版音乐二下第六单元《童谣说唱会》word教案

2019春人教版音乐二下第六单元《童谣说唱会》word教案

2019春人教版音乐二下第六单元《童谣说唱会》word教案教学内容:《童谣说唱会》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和检查童谣单元教学内容,并加以扩展。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创编和改编童谣,通过“说”“唱”“演” 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

4.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

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巩固学过的各种音符和节奏,并且掌握简单创编童谣的方法。

《童谣说唱会》是“童谣” 单元中最后一课内容,重点是对“童谣”单元进行总结和扩展,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通过说唱和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对童谣的改编。

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童谣,使学生体会集体创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以“说唱会” 的游戏竞赛的形式,说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和创编童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通过创编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创编童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童谣的活动。

教学方法: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童谣,而且在平时生活中也曾经认识过童谣,本节课首先从以往知道的童谣入手,通过竞赛、游戏以及电脑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对以前分散认识的童谣做一次总结性的复习巩固。

教师再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并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创编童谣的活动中。

教学用具:大量的童谣说唱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写有童谣的卡片、苹果卡片及实物、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手绢、小鼓、绢花。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启发幼儿音乐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启发幼儿音乐创造力

教学内容音乐素养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一,也是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文化形式。

而对于幼儿来说,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其音乐创造力和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教案将针对二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童谣》进行讲解,帮助您更好地启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童谣》让幼儿了解童谣的概念,以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让幼儿能够模仿、创作、表演简单的童谣,并通过童谣的演唱提高其音乐素养。

情感目标: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其音乐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童谣的概念,会模仿、创作、表演简单童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音乐创意。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童谣》教材,音乐器、卡通图片、音乐节拍器等。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其他教室,需保证音响效果好)教学时间:2节课(40分钟/节)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制定教学目标,让幼儿知道今天将要学习什么。

2.了解童谣的概念。

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知名的童谣录音,让幼儿来猜测其特点和含义。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简单地介绍童谣。

3.创造童谣。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模仿经典的童谣,然后再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编,来创造自己的童谣。

4.组合和编排童谣。

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小组演唱他们自己编写的童谣,以提高幼儿的表现和展示能力。

第二节课1.复习上一堂课幼儿们创造的童谣。

2.教唱童谣。

老师可以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童谣,逐句去教唱,同时给幼儿以节奏伴奏等方面的指导。

3.制作卡通图片来表达童谣。

老师可以问幼儿某个童谣中最有辨识度的内容,并带领幼儿进行绘画,在作品中表达童谣的感受。

4.合唱演出。

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合唱表演,并加上简单的舞步,丰富表演形式。

五、教学评估1.通过教师引导、互动提问等方式,检验幼儿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表达创意的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录音或其他方式来记录幼儿的表现,以便在评估过程中进行对照。

六、教学反思1、本篇教案主要针对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童谣》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学会创造童谣。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童谣说唱会》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童谣说唱会》教案

<<童谣说唱会>>教案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了解童谣;学唱童谣《打花巴掌》。

能力目标:1学唱《小老鼠上灯台》。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鉴赏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1、能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音乐活动及创编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运用到拍手游戏中;2、鼓励学生对歌词进行再创作;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童谣。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歌曲节奏;按合辙压韵、积极向上的要求填写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游戏活动)师:看同学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仿佛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生活,老师童年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和小伙伴一起说这朗朗上口、非常有趣的童谣,喜欢玩童谣游戏。

这节课我们来开个童谣说唱会好吗?我们来比赛,看哪个小组的表现最出色!老师来主持。

二、童谣说唱会导语:童年的游戏玩也玩不够,童年的歌谣唱也说不完。

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参加由丁丁老师主持的童谣说唱会。

首先进入我们的第一环节:(一)听童谣,说童谣,身边的童谣唱起来。

1、学生参与说童谣。

师:给每组一次机会,为大家说说你最熟悉、最喜欢、在你身边广为流传的童谣。

2、老师参与说童谣,导入新授内容。

师:大家说的真精彩!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老鼠上灯台》,想听听吗?师:欣赏完老师的表演,谁来说说老师表演的童谣和你们表演的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师:对,老师表现童谣的形式比较丰富,大家想学学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谣说唱会的第二环节……(二)(新授环节)学童谣,创童谣,精彩的童谣展自我。

1、课件展示歌片(1)听范唱,让学生熟悉歌词。

问题:学生看歌片,是否有不认识的字。

(2)听范唱,让学生说说歌词的特点?(3)再次听范唱,让学生注意符点八分节奏正确读法和每段歌词结束后的拍手节奏。

(4)师生采用接龙的形式,巩固说的部分,渗透唱的部分。

(5)师生交换接唱内容,带领学生巩固演唱的部分。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篇1第1课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学唱2、综合训练2教学目标: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一个降号的调),继续加强“流动的DO的首调概念。

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综合训练11、教师请学生说出2/4、3/4、4/4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把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按拍号和节奏口读音节,要突出强拍上的重音。

3、三个声部依次进入,最后构成三个声部。

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号的节奏。

(教师订正)三、学唱歌曲:1、导入:请学生唱出小时候所唱的童谣,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童谣》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教师视唱曲谱,请学生说说DO的位置在那?(这就是一个降号的调,我们以后会学到,DO在五线谱上是可以流动的)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童谣》四、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2课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歌曲处理2、综合训练23、欣赏:天黑黑教学目标: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处理:1、集体演唱歌曲《童谣》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2、教师指导:歌曲旋律平稳流畅、节奏宽松,唱时要做到气息均匀、连贯,不要有过多的强弱变化。

(练唱)三、综合训练1、教师将书上的两条旋律分别弹一弹。

2、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条,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条?四、欣赏:天黑黑1、导入:我们学唱了一首《童谣》,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童声合唱。

人教小学音乐二下《6童谣说唱会》word教案

人教小学音乐二下《6童谣说唱会》word教案

《童谣说唱会》教学目标:l.通过参与有趣的童谣听赏、说唱表演活动,挖掘生活中的基础艺术现象,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2.通过即兴童谣创编的活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及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1.童谣课件。

2.了解现阶段孩子们都玩唱些什么童谣。

3.两只老鼠布偶、花竹帽一顶。

教学过程:一、导入l.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广告吗?2.请学生观看《清嘴小麻子》的广告短片。

3.提问:喜欢这段广告吗为什么?4.老师介绍:广告司是一首童谣……点课题(课件出示课题)二、说唱、游玩童谣活动:1.请学生说唱童谣。

2.提问:你们平时都听过、学过、唱过什么童谣?谁来说说?(老师适当地提示:如《丢手绢》,并出示课件)3.读拍童谣活动。

4.老师介绍小时候常唱的童谣,请学生听赏(课件放《跳皮筋》、《编花篮》)5.各地童谣听赏:(1)听赏说类童谣(播放课件《拉大锯》《唐僧骑马咚的咚》《高高山上一条藤》、《南宁童谣》等)(2)听赏唱的童谣(课件播放《上海童谣》《广东童谣》《台湾童谣》《小老鼠上灯台》等)(3)童谣说唱表演。

★提问:刚才我们听了那么多的童谣,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谁来说说?(4)拍读、表演学生感兴趣的童谣,如《小老鼠上灯台》《唐僧骑马咚的咚》三、童谣编创活动:l.提问:刚才我们听的、读的、唱的童谣内容通俗有趣,说唱的都是身边的事,而且,这些童谣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在游戏中编唱,然后慢慢地就流传开的,你们想不想也自己来试着编一首童谣?2.引导学生寻找童谣的规律与特点:节奏性强、压韵等3.创编(1)请学生观看一组动物的短片,请学生观察每个动物的特点;(2)老师与学生先分析鸵鸟的特点,并编两句与鸵鸟有关的一首歌谣:大鸵鸟,真奇怪,大大的身子小脑袋,(3)请学生来续编;(4)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创编;(5)成果展示,并互相学习;四、课堂小结。

下课。

《童谣说唱会》的教学设计特色:童谣是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是形式比较简短、有韵的儿童故事。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教案含教学反思第六单元5课时.doc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教案含教学反思第六单元5课时.doc

第六单元《童谣》(5课时)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人教版课标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谣》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乂爱动。

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

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

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不过,有的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有的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

一、教学内容唱歌:《水牛儿》《小老鼠上灯台》《打花巴掌》。

欣赏:《蜻蜓你来吧》《编花篮》。

活动:《童谣说唱会》。

二、单元总目标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学习传统的、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童谣,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蕴涵在童谣里的朴实、善良、纯真的情感。

通过演唱、表演童谣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享受到美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让其感受、了解演唱童谣的快乐。

难点: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让学生找一找,敲一敲,开发想象力, 多渠道地创作自制打击乐器。

四、课时分配本单元分五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水牛儿》;了解童谣。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通过学习《水牛儿》,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北京童谣《水牛儿》,了解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蜗牛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童谣动画,欣赏动画中的童谣。

二、说“童谣”师:你还知道哪些童谣?能给同学们读出来、唱出来吗?师介绍自己知道的童谣,带学生读《唐僧骑马咚的咚》。

三、介绍“童谣”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气童谣大多与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 童谣说唱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 童谣说唱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谣说唱会”,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材中包含了5首童谣,分别是《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拔萝卜》和《捉迷藏》。

这些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民间童谣,也有儿歌,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对歌曲、舞蹈等表现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意识以及音乐素养还有待提高。

在童谣说唱会这一主题下,学生可以通过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音乐魅力,体验说唱的乐趣。

2.学会演唱教材中的5首童谣,并能用轻快的节奏进行说唱。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童谣的节奏和旋律。

2.学会说唱技巧,能够流利地演唱童谣。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激励法:通过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5首童谣的图片、歌词和旋律。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童谣和背景音乐。

3.童谣道具:如星星、小燕子等,用于辅助教学。

4.课堂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首欢快的童谣《小星星》导入,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童谣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教材中的5首童谣,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每首童谣演唱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童谣,注意节奏和音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童谣》曲调中升降音与平音;
2.能够朗读各童谣的歌词;
3.能够唱出《童谣》中的每首歌曲。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唱出《童谣》中的每首歌曲。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听辨《童谣》曲调中升降音与平音。

教学过程
一、认识乐谱和音符
1.引入童谣,询问学生对童谣的了解;
2.对乐谱进行解释,介绍五线谱的构成、音符的表示方法;
3.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C调五线谱,让学生辨认上下行,加入简单的乐符练习。

二、听辨升降音和平音
1.引入童谣《两只老虎》,播放歌曲,询问学生结尾唱句的音高;
2.让学生分别用手表示出音高高低,引入“升降音”和“平音”,并解释两者的概念;
3.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辨认升降音和平音。

三、朗读歌词
1.让学生跟着歌谣唱,教师依次提示每句歌词;
2.凸显每一句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感悟歌曲的含义;
3.让学生自己尝试朗读全歌。

四、唱出歌曲
1.播放一首童谣,让学生跟唱;
2.引导学生关注每句歌词的意思;
3.反复训练,《童谣》的每首歌曲都要有机会唱。

教学体会
在学习《童谣》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层次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内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表现能力。

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音乐才华,不断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促进幼儿感官体验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促进幼儿感官体验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促进幼儿感官体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到童谣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2.学习并表演《小星星》等几首常见童谣。

3.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感受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童谣的介绍:让幼儿了解童谣是一种用来传递情感和传统文化的音乐形式,再介绍几首常见的童谣。

2.节奏感的培养:使用手拍、口型模仿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到童谣的节奏感,并模仿老师的节奏演唱童谣。

3.情感表达的训练:通过分析童谣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幼儿感受到童谣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模仿演唱表达情感。

4.童谣表演:教授《小星星》、《儿童节》等几首常见童谣,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手鼓、铃铛等乐器演奏,并口型演唱童谣。

三、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录音,让幼儿欣赏童谣,了解童谣的基本节奏与歌曲特点。

2.演唱法:通过老师示范与幼儿手拍、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和声能力。

3.互动法:通过教师与幼儿间的唱、说、笑、玩互动,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童谣中的情感与感觉。

四、教学过程1.欣赏童谣:播放《早上好》后,向幼儿简要介绍童谣的定义和基本节奏。

然后根据幼儿的反应与反馈,分别播放《儿童节》、《捉鱼儿歌》等几首童谣,让幼儿感知不同节奏、曲式、歌词中的情感表达。

2.节奏感的培养:手拍与口型模仿,加强幼儿的乐感与手眼协调能力。

先让幼儿跟着手拍感受基本节奏,然后老师开始演唱一段童谣,幼儿模仿并跟手拍节奏,随后老师与幼儿一起演唱童谣。

3.情感表达的训练:通过分析几首常见童谣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启发幼儿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星星》时,让幼儿想象自己身处星空之中,与星星一起放飞自我,感受天地万物的美好。

4.童谣表演:老师向幼儿演示如何使用手鼓、铃铛等乐器演奏童谣。

让幼儿分小组,以《小星星》、《儿童节》等童谣为例,模仿老师演唱童谣,并在表演过程中配合乐器演奏,以提高音乐和节奏体验。

五、教学板书童谣节奏感情感表达手鼓、铃铛《小星星》、《儿童节》等六、教学心得童谣是一种充满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感的音乐形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童谣 ,以及他们对童谣的认识和感受 。
新课学习环节
介绍童谣背景
教师介绍童谣的背景和特点,包括童 谣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童谣 风格等。
学习歌曲
教师教授学生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通 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 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巩固练习环节
小组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互相纠正音准和 节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06 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反思
01
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以《童谣》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童
年的快乐和纯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
境,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02
教学方法的反思
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
0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歌曲《童谣》的旋律和歌词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演唱《童谣》,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童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 和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音准的把握
由于歌曲《童谣》的旋律较为复杂,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音准的把握可能会存 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 音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 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1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丰富幼儿语言表达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丰富幼儿语言表达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丰富幼儿语言表达一、教材分析《童谣》是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大单元,它包括了许多经典童谣,如《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

童谣是幼儿时期最常接触的韵文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朗诵方式,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强化幼儿对旋律节奏的感知,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各种童谣的基本知识,包括歌曲的名称、儿歌的内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等。

2.培养幼儿对童谣歌词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适的语音节奏和语气来朗诵儿歌。

3.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提升幼儿对旋律和节奏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4.通过童谣的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熟悉和掌握不同童谣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准确把握每个音符的长度和发音。

2.帮助幼儿理解童谣歌词的含义,学会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来朗诵儿歌。

四、教学方法1.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相结合,包括互动唱歌、课堂教学、角色扮演、艺术活动等。

2.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轻松、愉快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10分钟)在课前准备好一些与《童谣》相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让幼儿自由选择和观看,并让他们谈论自己与童谣的相关经历,如唱过哪些童谣、听过哪些类似的歌曲,引导他们对童谣产生美好的情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探究环节(20分钟)让幼儿依次学习音乐教材中的童谣,参与到童谣的唱歌、朗读和演唱之中,教师还可以把唱歌和朗读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儿歌的美好。

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幼儿认识童谣的结构和特点,增强他们对乐曲旋律和节奏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3.巩固深化环节(30分钟)让幼儿自由选歌,与同伴一起合作编排自己的演出。

可以设置模拟唐诗宋词的课堂,或者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歌曲,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分享,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和认识,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音乐素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1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1 课题:童谣第 1 课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学唱 2、综合训练 2 教学目标: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继续加强流动的 DO 的首调概念。

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 2/4、3/4、4/4 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感受 2/4、3/4、4/4 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综合训练 1 1、教师请学生那瘸说出 2/4、3/4 垄、酗 4/4 的含义以及得强弱插规律。

2 郸、把全班饶分为三组,溜分别按拍号宙和节奏口拳读音节,要突喜出强拍厢上的重音。

3、兄三扎个声部依次进入,最桶带后构成三个声部。

蝗晨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框,洽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剐号的妓节奏。

1 / 3三、学求唱歌曲:币 1、导入:屉请学生吃唱出小宜时候所唱的童谣痈,今谈天我们也来学一首勤《拢童谣》 2、听录音范豫冕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贤淖哼。

3、教师匈视唱袖曲谱,请学生说慷说 DO 隶的位置在那?擞4、集体丫视唱曲谱纲。

5、有节奏知的朗豹读歌词,跟琴演唱膳趴歌曲《童谣》四、听音妥槽乐下课板书设计:瓢课后轧小记:第 2 课宛教学内容毁:1、歌曲虱:《童谣》积歌曲处理谭 2、综合训练惯 2 3 窥、欣赏:天黑黑谬另教学目标:感受童狰蓄谣这类民歌质朴、稚颗智气的风格特点教学挂重难丘点:学唱歌曲赵教学手段铺:录音机、终磁带教学过措程:赔一、发声练习,同幻前芯节二、歌曲处理:1 译盎、集体演唱歌曲《童谣威拈》讨论:应该掖用什肯么样的力度、速脏度、情诗绪演唱。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打好幼儿音乐基础

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打好幼儿音乐基础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理解童谣的概念,掌握童谣的基本特征;2.了解童谣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童谣的认识和兴趣;3.通过唱、跳、拍、听、说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感受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音乐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一、童谣的定义及基本特征1.童谣是什么?童谣是源于民间,在童年时期表现儿童游戏、童蒙习俗和生活的歌谣。

它是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形式表达儿童世界的一种歌唱方式。

2.童谣的基本特征童谣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简单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形式朗朗上口、旋律节奏明快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诵、模仿、欣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谣这一文艺形式。

二、童谣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1.童谣的历史渊源童谣起源于古代汉族儿童的歌唱和游戏活动,追溯到古代民间歌谣的形态。

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文学艺术的发展,童谣的形式也逐渐丰富、转变和多样化。

2.童谣的发展脉络从现代角度来看,童谣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千古传颂的经典童谣,如《小毛驴》、《腰鼓》等;二是民间聚集的地方童谣,如广东的“老少配”、福建的“歇后语”等;三是创作出的新型童谣,如《踩着蚂蚱跳》、《小燕子穿花衣》等。

三、童谣的教学方法1.唱在学习童谣时,首先要注意旋律和奏的体验。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童谣,并加以引导,锤炼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2.跳学习童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起舞,锻炼学生的动感协调能力、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拍学生也可以跟着音乐拍掌,强化节奏感,并在拍的同时,模仿教师口中的童谣歌词。

4.听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使学生体验童谣的情感和艺术内涵。

同时加强学生对童谣与生活、文学艺术的联系和了解。

5.说学生可以围绕童谣的内容进行自由讨论、画面刻画、情境演绎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童谣教学的评价方法常规评价方式可以采取观察、记录、考核等方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谣的定义和特点;2.了解童谣背景和歌词内容;3.培养学生对童谣的兴趣和爱好;4.学会唱响《童谣》中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童谣的定义和特点;2.童谣的背景和歌词内容;3.《童谣》中的歌曲:《蜘蛛爬天上》、《慢慢走》、《铃儿响叮当》、《运动会上》、《小白菜》。

三、教学重难点1.童谣的特点和韵律;2.歌词内容的学习和理解;3.唱响童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1.让学生做几分钟的体操,松动身体;2.唱一首童谣,让学生对童谣有初步了解。

步骤二:学习童谣的定义和特点1.教师向学生介绍童谣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童谣;2.教师用篮球的跳动,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

步骤三:学习童谣的背景和歌词内容1.教师向学生介绍童谣的背景和歌词内容,让学生了解童谣的来源和内容;2.教师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童谣的歌词。

步骤四:学唱童谣1.教师分别指导学生学唱《蜘蛛爬天上》、《慢慢走》、《铃儿响叮当》、《运动会上》、《小白菜》;2.教师与学生一起唱《童谣》,增强学生对童谣的兴趣和爱好;3.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速地唱对《童谣》中的歌曲。

步骤五:小结1.教师用复习的方式,确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2.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童谣歌词内容的涵义,注重学生对歌曲的理解;2.教师要注意学生学唱歌曲的感受,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3.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 童谣说唱会》 (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 童谣说唱会》 (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 (1)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五首童谣,分别是《小星星》、《两只老虎》、《捉泥鳅》、《拔萝卜》和《一封信》。

这些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儿歌,也有现代的创作歌曲,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对音乐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说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节奏感不强、发音不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说唱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能够熟练演唱教材中的五首童谣。

3.培养学生的说唱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童谣的说唱技巧和节奏感。

2.部分学生发音不准确,需要个别指导。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协调一致的表演效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2.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提高学习兴趣。

4.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响设备:音响、话筒、耳机等。

3.教学道具:童谣相关图片、卡片等。

4.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童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五首童谣,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童谣教学内容:1、唱歌:《水牛儿》《小老鼠上灯台》《打花巴掌》2、欣赏:《蜻蜓你来吧》《编花篮》3、活动:《童谣说唱会》单元总目标: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学习传统的、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童谣,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蕴涵在童谣里的朴实、善良、纯真情感。

通过演唱、表演童谣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并受到美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让其感受、了解演唱童谣的快乐。

难点: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让学生找一找,敲一敲,开发想象力,多渠道地创作自制打击乐器。

四、课时分配: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水牛儿》;了解童谣。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通过学习《水牛儿》,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北京童谣《水牛儿》,了解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蜗牛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童谣动画,欣赏动画中的童谣。

二、说“童谣”师:你还知道哪些童谣?能给同学们读出来、唱出来吗?师介绍自己知道的童谣,带学生读《唐僧骑马咚的咚》。

三、介绍“童谣”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

童谣大多与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

四、导入歌曲谜语:“从小生在屋檐下,身上背着一个家,平时不见它露面,雨天经常碰到它。

”说出谜底“蜗牛儿”,引出童谣“水牛儿”。

一、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2.读童谣师读,生随节奏拍手拍腿。

解释童谣中的方言词语。

师生齐读童谣。

讨论:师以另一种方式读(不带儿化),比较两种读法在意思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读(唱)准儿化音,以突出童谣的地域特点。

3.唱童谣导语:你们觉得这首童谣有意思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出这首童谣的趣味呢?师范唱:请学生找出师着重唱出的字。

重点突破:带附点节奏的字。

再次范唱:听出哪些字要唱得短而轻。

(括号里的字是助词,没有含义,不能唱得很突出。

)随琴轻声演唱。

讨论:还可以用怎样不同的形式演唱?4.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二、表演童谣1.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能把这首童谣表现得更生动?1.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

三、课堂小结各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童谣,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去找,比一比谁找到的童谣多,会读,会唱的童谣多。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2、河南童谣《编花篮》3、音乐游戏《编花篮》。

教学目标:1、欣赏《蜻蜓你来吧》,体会童谣中所蕴涵的表现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心情。

2.通过儿童传统游戏激发学生创编童谣的欲望。

3.欣赏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气氛。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儿童在创编和演唱童谣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地区童谣的共同特征以及个别差异。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简易打击乐器(串铃、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表演唱《水牛儿》,引出对童谣的进一步欣赏。

二、欣赏: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导语:刚才我们唱的北京童谣中表现了北京的小朋友跟水牛儿游戏时的情景,那么,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山东的小朋友们在跟谁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1.初听,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童谣师:我们一起和蜻蜓打招呼!带学生拍手、拍腿按节奏读童谣。

边拍节奏边读童谣。

小组活动:一组读童谣,一组拍节奏伴奏。

3.复听歌曲,体会童谣所表现出的天真的童趣。

边拍节奏边欣赏,感受歌曲中所表现出的童趣。

师:歌曲中小朋友们跟小蜻蜓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亲切,像是跟好朋友说话一样#?4.唱童谣引导学生利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师:蜻蜓向我们飞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呢?蜻蜓飞走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引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地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三、欣赏河南童谣《编花篮》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童谣出示《编花篮》挂图,带学生拍手并按节奏读童谣。

3.复听随音乐轻声哼唱。

4、音乐游戏“编花篮”分组活动:三到六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小圆圈,每人伸出右腿,和另一人右腿交叉勾在一起,边读童谣边做游戏,然后,听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四、编童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创编简短的童谣。

让学生了解童谣的产生就是在孩子们玩耍时随口唱(说)的短小儿歌。

学生分组讨论,创编、表演。

五、小结有趣的童谣还可以用乐器为它伴奏,请同学们找一找什么东西可以象打击乐器一样发出好听的声音,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制作!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活动:自制打击乐器2.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3.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目标: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己制作打击乐器。

并根据音的长短、音色的不同,按声部敲击。

2.在唱念歌谣中巩固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复习后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

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制作打击乐器材料:木板、玻璃瓶、碗碟、筷子、小铁棍、铁丝、啤酒瓶、吸管、易拉罐、小药瓶、小石子、小木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用乐器为《小老鼠上灯台》伴奏。

二、自制打击乐器1.介绍乐器及制作方法。

部分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

2.现场制作打击乐器。

分组活动: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多又好。

3.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制乐器在“骨碌碌碌”的地方演奏。

三、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1.拍手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2.用乐器伴奏读歌词。

3.学唱歌曲随音乐轻声哼唱。

四、表演1.分句启发学生创编动作。

2.随音乐表演。

3.加打击乐器伴奏表演。

五、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打击乐器可用的方法。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扩展部分)。

2.歌曲:《打花巴掌》。

教学目标:用多种方法说(唱)儿歌,让学生体验换一种方式说童谣唱儿歌。

教学重点:1.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各种儿歌、诗歌、小故事伴奏。

2.学唱歌曲《打花巴掌》,并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童谣的活动。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随琴演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二、《小老鼠上灯台》扩展部分1.讨论:打击乐器都可以为什么伴奏?小组讨论,分配任务:如背诗、说儿歌、讲小故事、说绕口令等,其他组员伴奏。

三、学习歌曲《打花巴掌》导入:师生同做拍手游戏。

1.录音范唱引出歌曲题目:歌中把拍手游戏又叫做“打花巴掌”。

2.师生一起拍手读童谣3.随录音两人一组拍手读童谣,歌曲中演唱的部分认真听。

4.学唱童谣听录音,说说歌中小朋友到山上都采到了哪些花。

完整读童谣——随音乐拍手轻声哼唱——带领学生用读和唱的方法表现歌曲。

四、歌表演1.创编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创编动作(读的时候拍手,唱的时候跳舞)2.组织学生分组表演五、创编歌词师师范引导,将歌曲中拍手部分改词创编读出来。

分组表演自创的童谣。

六、课堂小结师:童谣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随口说出的小歌谣,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的童谣,下一节课我们要开一个说唱会,比比谁会说、唱的童谣最多。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活动:童谣说唱会教学目标:以童谣说唱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重点:做各种游戏,在游戏中进行竞赛,比一比谁知道的童谣多。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苹果卡片、手绢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童谣说唱会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二、童谣说唱会1.游戏:丢手绢在“丢手绢”的游戏中,被追到的同学为大家表演童谣,表现好的由老师发给一个“苹果”放进本组的“苹果筐”中(黑板画出),不会的同学可以到苹果树上取下一张写有童谣的苹果卡片,为大家朗读,可以过关。

没有过关的同学被淘汰出局,回到座位休息。

2.游戏:击鼓传花学生在座位坐好,师击鼓,“花”传到谁的手里鼓声停了,谁就要为大家表演一个童谣,不能重复说过的。

3.游戏:摘果子比赛分组,各组到苹果树上摘下一个果子,根据童谣,小组讨论设计各种方法表演童谣。

两组同时进行,评出优胜组,可以把苹果放到本组的果筐中,没有获胜的则要为大家唱一首本单元的童谣。

三、小结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特别大,知道了好多有意思的童谣,增长了不少知识,祝贺你们!取得胜利的组,你们是不是应该把你们的成果分给另外一个组,让他们也和你们共同分享喜悦呢?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