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加深,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传统观念中,宗教信仰被视为个人的精神信仰和道德准则,但在当代社会,宗教信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宗教信仰情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信息的快速传播,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对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了解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围绕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展开研究,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宗教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宗教信仰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生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宗教信仰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灵成长和生活品质,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文明进步。

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可以为高校宗教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利于提高宗教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可以为解决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宗教信仰困惑、迷茫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推动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讨影响宗教信仰的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

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宗教升温”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并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 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

改革开放后,过去长期沉闷的空气被打破,出现了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新氛围,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互相激荡。

大学生作为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民族的和世界的、传统的和当代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知识群体,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文化财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宗教书籍、宗教器物就已成为大学生中十分畅销的抢手货。

据了解,20多年来基督宗教为教徒读经文,印刷了上千万本《圣经》在教堂内销售,结果大量地被教外人士购买,其中不少就是为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吸引的大学生。

至于根据各种宗教经文编写的故事书籍更是受到青睐,仅某学者编译的一本《圣经故事》就曾印发到100万册,其读者群主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且对西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

所以,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宗教已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了。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远不至于信仰某种具体的宗教,但宗教中的思想精华对他们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他们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宗教典籍,而且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践履着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

比如,佩带个十字架项链,怀揣个观音护身符,发送个圣诞贺卡,馈赠个开光圣物,进寺庙拜个佛、求个签,去教堂听会儿赞美诗、感受一下宗教氛围。

尤其是每年的圣诞节,不少城市的教堂都拥挤不堪,人满为患,造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就是在校大学生。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通过分析宗教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道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以及行为规范的影响,发现宗教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宗教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本研究认为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积极的,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宗教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具体机制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宗教、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积极、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建设、重要性、未来、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备受到广泛关注。

宗教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道德、心理、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倡导,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宗教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是否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对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还可以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明确宗教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展望和借鉴,从而为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宗教对大学生思想和道德的影响,了解宗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规范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宗教对个体及社会的作用,为促进宗教与大学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有助于加深对宗教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宗教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探讨。

宗教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宗教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宗教学对大学生的意义宗教学作为一门研究宗教现象的学科,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提供一种深入了解和探索宗教信仰系统的学习机会,为大学生的思想触角提供更广阔的延伸。

宗教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信仰与灵性需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宽容和尊重,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思考能力。

首先,宗教学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深入了解不同宗教信仰的学习机会。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信仰体系和多元文化。

通过学习宗教学,大学生可以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探究其起源、发展和教义等方面的内容。

这种了解不仅能够拓宽大学生的学识,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其次,宗教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宽容和尊重。

在当今社会,宗教信仰的差异和冲突仍然存在。

学习宗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以一种客观、宽容和尊重的态度看待不同的宗教信仰,避免偏见和歧视的产生。

通过学习宗教学,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宗教信仰作为人类自由表达的一种方式,并且能够学会与不同信仰背景的人和谐相处。

此外,宗教学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达的信仰、道德和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宗教学,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宗教学的学习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思考诸如道德、正义和智慧等问题,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宗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宗教学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培养宽容和尊重的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大学生应当重视宗教学的学习,通过这门学科的探索,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追求真理的能力。

仅有一次的大学生活中,宗教学的学习将为他们打开一扇开启智慧之门的窗户。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摘要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宗教信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从宗教信仰问题的成因入手,综合考虑和分析其主要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以期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宗教升温”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并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1.1 社会因素1.1.1 政治环境的宽松使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政治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政策日益开放开明,我国社会的包容性大大增强。

政治环境的宽松致使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途径增加,市场上宗教书刊越来越多,反映宗教内容的文化作品不断增加,新闻媒介中宗教方面的信息量逐渐增大,旅游文化中的宗教成份日趋浓重。

诸多情况显示,在日益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宗教正通过越来越多样化的途径对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产生着影响,必然使他们在信仰选择上呈现多元化。

宗教信仰作为重要的社会意识,开始侵入高校大学生之中,在大学校园有扩展的趋势。

由于青年大学生还处于心理发育的未成熟期,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新鲜事物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也更为迅速。

另一方面,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面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他们的思想会出现短暂的迷失,大学生必然会在信仰方面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信仰危机。

1.1.2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作者:陈立新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2—0051—05[内容摘要]从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入手,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围绕该问题所进行的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锦州地区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及其特点,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宗教信仰进行科学的信仰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宗教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宗教升温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有所增加,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而搞清楚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及社会根源,从而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与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亦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挑战当前我国高校中出现宗教信仰升温的现象,可以说这既与渐进转型的社会环境、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它也同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主流宗教观的影响与挑战。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论灌输和说教式的教科书和教学方式导致大学生排斥马克思主义主流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中讲宗教问题很少,有的马克思主义教材长达四百多页,涉及宗教问题仅两页。

由于相当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工作者既不了解中国宗教学二十多年来的理论进展,也不了解中国宗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从单一的意识形态角度,重复“麻痹”、“鸦片”、“颠倒”、“幻想”、“异己”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结果既不能够解答学生们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不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从而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厌弃。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整理]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整理]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新形势下,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复杂,特别是近年来有些在校大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宗教活动,表明了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已不容忽视。

我们对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信教的原因1、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

这些年社会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思想理论界某些导向一度混乱,国际共运遭受严重挫折,处于低潮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似乎日趋尖锐,难以解决,如道德良心的沦丧,丑恶现象的卷土重来,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屡屡发生,战争恐怖活动此起彼伏,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等,一句话,人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

这一切现象,哲学、社会科学似乎解释不了,自然科学也无能为力,有些恶果看起来甚至是由科学的发展直接引起的。

这就使得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深感迷惑,一部分人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转而祈求万能的神拯救世界,保佑自己。

其次是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整个民族都信教,他也就信了;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陶、感染,自然而然地信了教。

2、内在心理的需要。

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堂、寺院是人际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能使寂寞无聊的心绪找到寄托之所,能起鼓舞作用,给人以力量、信心。

如一学生写道:我妈生病多年,看医生、吃药,效果一直不好。

信教后,认识了很多教友,大家一起祈祷,做弥撒,互相关心,相互爱护。

不久我妈心情舒畅多了,病也好多了。

在这里,宗教成了最高明的“心理医生”。

3、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

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规范: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

辩论宗教信仰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利

辩论宗教信仰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利

宗教信仰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众所周知,宗教信仰过于强烈会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有有害的一面,但我们应该同时看到宗教也有利的一方面。

下面请让我阐述这一观点。

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大意是有信仰的地方发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人们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

事实上,再完备的法律也阻挡不了深思熟虑的触犯,人不犯罪一是受到道德律的自我约束、自我谴责,二是害怕神的惩罚。

佛教的转世说,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这些戒律在叫人弃恶从善,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

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约占信教者的62%。

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

共产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主义初级社会的腐败现象、单位中的用人不当,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扩大,种种因素,使青年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

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

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

最新整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docx

最新整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docx

最新整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宗教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

马克思说:“宗教是这个世界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

”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研究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影响,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现状笔者在20xx年的9至12月,对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作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着重对信仰什么、如何看待宗教信仰、对宗教知识和国家政策知识的了解、接触宗教的主要原因、接触宗教的渠道、信仰宗教的原因、宗教对人的帮助以及最感兴趣的宗教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950份,收回927份,回收问卷比例为97.58%。

(一)大学生信仰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笔者设计了12个选项,有221名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占24%;非常遗憾的是,有239名的大学生选择了无任何信仰,占26%;另外选择“佛教”的有xxxx人,占17%;有77人选择了“金钱或权力”,占8%;选择“西方实用主义”的有36人,占4%;选择“命运或星座”的有27人,占3%;选择“道教”的有20人,占2%;选择“明星”的有16人,占2%;选择“基督教”的有13人,占1%;选择“天主教”和“迷信”的有6人,占0.6%。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什么调查“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时,有310人选择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求”,占33%。

有298人选择了“对心灵慰藉的探寻”,占32%;有xxxx人选中了“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占15%;有45人选择了“学习就业压力大”,占5%。

有560人认为本人信仰宗教是“理性的”,占60%;有160人选择了“跟着感觉走”,占17%;有37人选择“身旁的朋友或同学都在信,随大流”,占4%;有31人,选择信仰宗教是“想标新立异”,占3%。

(三)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宗教是什么在调查“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宗教是什么”时,有437人选择“佛教”,占47%;有163人选择“其他宗教”占18%;有120人选择“基督教”,占13%。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赵晶緩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成为社会问题,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过程中,宗教信仰成为需要了解和把握的教学内容。

本文就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握宗教信仰内容的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宗教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对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对 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

大学生的 宗信仰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意识形态以及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宗教信仰相关问题已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带来了一些冲击和影响。

本文就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 信仰宗教虽然说对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地区来说,宗教信仰 现象十分普遍,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农民出身的大学生信 教现象比较多,私营企业主以及个体户家庭中的大学生信教 多,从性别上看,女性信教多,从年级划分上看,低年级的大学 生信教多。

总而言之,在高校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虽然说所占比 例不多,但是数量也没有想象中的少。

(二) 同学之间有信教、传教现象高校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思想上存在宗信仰认知模糊问题。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在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在思想上会对共产主义以及宗教信仰 产生认知上的矛盾,他们只是单纯地认为自身的宗教信仰并 不会影响到我国的发展,甚至在同学之间开始出现传教的现 象。

部分大学生对宗信仰有错误的认知,这样就会影响着他 们今后的发展,我国教育仍然需要重视这些情况。

(三) 宗教暧昧高校大学生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宗教暧昧现象,即有 些大学生虽然是对宗教不信仰,但是对仍然会对宗教保持一 种包容、宽容甚至是趋同的态度。

二、 针对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对策(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 面影响,应该要加强宗教信仰的杭理工作,绝对不能纵容大学 生对宗教包邮暧昧态度。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篇一: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人数发展快。

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列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我们这次抽样调查的50份问卷中,有宗教信仰的占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

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其中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基督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

这种现象己经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教育、文化和宗教部门的极大关注。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组主要对于我校以及其他非艺术类同学做的一次调查。

调查显示:信基督教的同学占8%;其余同学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96%的同学都理解身边有宗教信仰者;对于宗教的传播宣传,30%的同学认为应该,但要适度;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听听也可以;还有8%的同学坚决反对。

从影响上来说,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

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同学选择信仰佛教,但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并不十分清楚,平时也没有佛教的饮食习俗,更没有经常到寺庙去烧香拜佛。

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同学们对佛教比较熟悉。

相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虽然从比例上看没有佛教高,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1.社会和家庭原因。

任何宗教本质上都是支配人间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自然异己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宗教信仰与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宗教信仰与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宗教信仰与研究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时代,宗教信仰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支持、道德指导以及寻求意义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

一、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宗教信仰提供了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不同的宗教教义会引导大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给予他们希望和慰藉,增强心理的抵抗力。

同时,宗教信仰也培养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交联系。

二、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现状在当前的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探究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以及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拥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对抗压力和焦虑的能力也更强。

三、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宗教仪式和信仰行为的表面效应,更体现在心理层面的变化。

首先,宗教信仰提供了一种积极应对压力和困境的机制,通过向上帝或神明祈求和倾诉,缓解焦虑和压力。

其次,宗教信仰促使大学生培养出积极向善的品格和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此外,宗教信仰还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群活动,拓宽社交圈子。

四、大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大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另一方面,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挑战,因为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带来理解障碍和冲突。

因此,大学校园应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促进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和谐共处。

五、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平衡尽管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但过度的宗教追求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search on religion’s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关键词:宗教信仰,相关利弊,宗教的理论,如何让看待宗教的流行,不同信仰间的相处,对于宗教信仰的对策,宗教宽容概要:本文对于宗教走进校园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重点说明了宗教对于社会和大学校园的影响,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对宗教的主旨与内容进行了部分说明。

同时,针对宗教为什么近几年更加流行,从社会发展角度和人的精神文明方面分析了原因,说明宗教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侧面体现。

最后,针对宗教可能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对策,提出宗教问题需要我们谨慎处理,本着求同存异趋利避害的原则,避害主要是针对防止宗教狂热提倡宗教宽容,防止走入宗教误区,同时分析了东方文明的多神论更容易使我们走向宗教宽容宗教融合避免宗教争端。

最后对宗教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不知不觉间,宗教似乎离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近。

大学也成了一个信仰的交汇处,有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其他种种的,那么宗教对大学生都造成了什么影响,如何看待这其中的利弊呢?关于宗教的弊端众说纷纭,归结一下就是宗教信仰会削弱人的斗志。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

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

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

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列宁说:“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

宗教信仰极力宣扬逆来顺受,让人们不要关心现实的痛苦,不要为摆脱现实的苦难而斗争,要求人们自觉地忍受一切的痛苦,甚至要求人们去爱剥削压迫自己的仇敌,以便由此而换来死后天国的幸福。

宗教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宗教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TTHEO RE TICAL HO RIZON53习近平2014年五四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

然而,当前网络空间中各种异质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激荡,宗教作为其中最为独特的一类,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这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宗教网络传播的基本态势互联网造成自宗教改革时期以来媒体与宗教的第二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结合,堪称“第二次宗教改革”[2]。

宗教借助于网络开放互联的技术特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张力,突破了以宗教活动场所为空间界限的管理制度规范[3],处于失范的宗教传播正在向网络社会全面渗透。

根据检索统计,目前中国网页博物馆收录的中文类宗教网页超过两千万个,时间最早的在1998年;在QQ 群组中,有综合类宗教群组2000多个。

宗教网络传播以信息化在场的方式方便了网络受众的宗教教义认知、仪式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冲击着受众的主流价值观认同。

任何宗教都以人的主体性存在为前提。

宗教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将宗教教义和宗教实践灌输给信众。

就网络宗教传播的对象而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质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宗教网络传播的主要对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显示:2014年6月,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

由此可见:当代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民主体之一,大学生已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状态。

而且,大学生处于身心成熟、价值观信仰定型的关键期。

当前“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谁赢得了青年群体的精英——大学生,谁就能够主导未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方向。

所以,大学生必然成为宗教网络传播的重点对象。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JIAO YU SHI DIAN/教育视点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王 忠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宗教信仰会对国家建设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产生影响,基于此,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推进。

一、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于宗教信仰而言,其属于一种社会问题,宗教信仰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大学生看待宗教信仰的态度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给予充分尊重,从而使宗教信仰成为一种和谐、稳定的因素。

大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相同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宗教信仰有充分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之信仰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对宗教信仰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对宗教信仰有明确的认识,并对宗教信仰的问题进行正确看待,从而坚持我国正确的宗教政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高。

二、解决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有效策略(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于宗教信仰而言,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于负面影响,教育人员需要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对宗教信仰工作进行梳理,杜绝大学生对宗教产生暧昧的态度。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在这过程中,高校切不可使用暴力手段或者强制手段,否则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我国相关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宗教信仰问题,应该始终坚持我国的宗教政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将我国的宗教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到教徒于公共场所或者学校进行宗教信仰宣传的行为是错误的。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了解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对于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指导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国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访谈,探讨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宗教对大学生心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为高校宗教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有效问卷数量为500份。

问卷涵盖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宗教信仰情况、宗教活动参与情况、宗教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内容。

2.访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将选择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宗教的认知、宗教信仰的变化、宗教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宗教信仰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受访高校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约为30%,其中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信仰者占比较高,分别是40%、30%、20%和10%。

而受访学生中不信仰宗教的比例为70%。

2.宗教活动参与情况在宗教信仰者中,参与宗教活动的比例较高,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宗教活动。

而在不信仰宗教的学生中,只有少数表示参与过宗教活动。

3.宗教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宗教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宗教信仰使他们更加快乐、平和,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有约40%的受访者表示,宗教信仰让他们更加注重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而在不信仰宗教的学生中,对于宗教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低。

四、调查分析1.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样性。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在高校学生中受到关注和信奉的比例较高,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而成为有神论者。 ( 导致 大学 生 漠视 中国传 统文 化 二)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一路数千年 ,前路非坦 途 。诵千古美文,观铁笔春秋 ,览兵书战策 ,阅禅
作为一种系统、复杂的上层建筑必然来源于现实存
在 。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其必然反过来对
收稿 日期 :2 1- 3 0 0 l1 — 7 D
响,降低其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
辞 的责任 。本 文在借鉴 前人对 宗教 文化研 究的基础 上 ,以宗教 文化对 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 了宗教 文
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具体措施,使宗教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方法下发挥其积极的影响,最
V 1 3 No 3 o . 。 . 1
J un. 201 1
宗教 文化背景 下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
邵长威
( 辽宁工 Leabharlann 大 学 研 究生 学 院, 辽宁 锦 州 1 10 ) 201

要 :宗教现 象伴 随着人 类社会 的始终,宗教 文化 的影 响深远 而复杂。我 国是 一个人 口 多、多种 宗教并 众
存 的大国, 不仅本 土宗教众 多, 而且 多种西方外来 宗教在我 国相 当流行 , 其相 关的宗教文化与我 国传统相互激 荡, 对我 国的各个群体都产生 了 深远影 响。这其 中,大学生是我 国社会 当中的高智 力群体 ,由于他们知识丰富 ,思维 活跃而又缺乏一定 的判 断力,对各种纷繁复杂的 宗教文化有些 不知 所措 。因此 , 发挥 宗教文化对 大学生的积极 影
终取得思 想政 治工作 的胜利,使 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的生 力军 。 关键 词:大学生;宗教 文化 ;思想政 治教 育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宗教信仰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深入理解这一群体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方法。

接着,从宗教信仰的普及程度、类型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概述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宗教信仰与校园文化、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结合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宗教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存在和影响力逐渐显现。

目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可能来自有深厚宗教传统的家庭,或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了相关的宗教文化和知识。

他们可能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将宗教信仰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持开放但审慎的态度。

他们可能对宗教的某些教义或仪式感兴趣,但并不完全认同或参与。

这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从哲学、文化或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宗教。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持否定或排斥的态度。

他们可能认为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和科学理念相悖,或是觉得宗教信仰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不同的态度和信仰选择,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宗教信仰问题上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他们的宗教信仰现状不仅受到个人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也与社会文化环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他们的信仰选择和行为表现,还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作者:陈刚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2期[摘要]宗教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影响力较大,作为思政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其研究,特别是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研究。

通过对四所高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研究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思想道德马克思宗教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73-0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宗教事业发展较好,宗教从业者、信徒人数呈增长趋势,从1982年至2002年,可统计的三大宗教信徒从1000多万增加到6000多万。

[1]宗教作为社会因素的一部分,影响越来越大,难免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马克主义教育,但家庭和社会中的宗教氛围,或者本人信仰宗教,都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引起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样本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于2014年至2015年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东软学院四所高校进行,覆盖本科和专科层次院校、民族和非民族大学、公办和私立院校,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8份,有效率94.80%,问卷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在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全部为本、专科大学生,不涉及研究生层次,年龄在17岁至24岁之间,男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3.46%,女生占56.54%,少数民族大学生占10.55%。

二、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情况(一)多数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2]调查显示97.57%的大学生认可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98.3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的发展由社会发展所决定,宗教的发展规律取决于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演变;89.56%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也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99.16%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二)多数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满意度高但了解不够深入调查显示有96.00%的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宗教政策很满意,其中94.83%的大学生对我国施行的政教分离、宗教不能干预教育表示赞成,97.67%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活动应该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5.44%的大学生认为人人信仰宗教自由。

但关于是否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具体法律法规内容,只有1.26%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了解,13.29%的大学生选择不太了解,85.45%的大学生选择不了解,特别是在本地宗教影响范围内的大学生很少了解其他地区的宗教,所以有68.99%的大学生不太了解非本地影响宗教,有96.20%大学生不了解非本地影响宗教的政策。

(三)多数大学生没有宗教信仰但能理性看待宗教调查显示95.04%的大学生没有宗教信仰,少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主要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当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有宗教信仰。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宗教信仰,但有94.83%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有正面作用,97.78%的大学生能区别宗教活动和迷信活动的不同,认为宗教不是迷信也不能迷信。

虽然那么多大学生没有宗教信仰,但有78.59%的大学生会参与或者接触宗教活动,比如常见的大学生去寺庙烧香拜佛,农村春节拜土地爷,藏族大学生参加晒佛节,西北地区一些大学生过古尔邦节,等等。

三、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一)宗教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但也一定程度强化了其保守意识我国的几大宗教都提倡拥党爱国,比如佛教界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号召;基督教的“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天主教的“爱国爱教都是天主的诫命”;道教坚持的“济世利人,护国爱民”;伊斯兰教的“爱国是伊玛尼(即信仰)的一部分”,等等,都对广大信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不光对信众,对普通大学生也产生积极影响。

调查显示有84.17%的大学生赞成信教者要爱国爱教反对分裂,96.00%的大学生认可我国宗教对增强民众爱国意识方面的贡献;有82.91%的大学生认可马克主义宗教观对我国民族团结国家领土完整的积极作用。

调查也显示,有部分大学生排斥外地的宗教,有36.92%的大学生不会了解并接受外地的宗教。

有2.74%的大学生选择宗教大于民族,虽然人数不多,还是值得警惕。

宗教能促进民族团结,但宗教具有排他性,有时会导致一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学生之间的矛盾,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对于极少数持否定态度和存在认识误区的大学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教育引导。

[4](二)宗教促使大学生性格乐观,但也可能使其产生厌世情绪物质的富有与精神的满足是人们不懈的追求。

在物质生活还未达到满足的时候,也许人们的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但当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如果得不到正当满足,也是要出现问题的。

[5]宗教作为精神寄托的作用被人接受,不管是信教徒还是非信教徒,多少都受一点关于宗教精神寄托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人们在受到伤害感到无助的时候,或者内心惭愧不安的时候,都想到通过宗教行为来安慰心灵,保持乐观的心态。

有90.19%的大学生选择参与宗教活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净化心灵,保持内心平静。

68.99%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可以抑制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接触宗教是为了心灵更平静,通过在宗教活动中寻求安慰,哪怕不是宗教信徒。

比如在感到悲伤的时候,利用宗教寻求解脱;在无助的时候,利用宗教寻求力量;在内心愧疚的时候,利用宗教寻求原谅。

也有26.27%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容易让人极端;72.15%的大学生认为过多追求净化心灵与现实的碰撞容易造成厌世情绪。

这些说明如果疯狂崇拜宗教也会造成极端行为,过多远离现实、逃避现实,沉寂于虚拟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宗教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质,但会造成部分大学生沉于迷信大多数宗教都有抑恶扬善的伦理思想,宗教以其特定的信仰、教义和礼仪等方式,把社会价值观念神圣化,以神灵意志为根据制定了一系列宗教禁忌、劝诫、清规、戒律来规范信众的行为,在长期渗透、潜移默化中已经成为信众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所以,宗教道德引导信徒避恶从善的制约作用,是其他道德教训无法替代的。

[6]中国佛教以同情、怜悯、利乐众生为前提,强调“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并进一步将慈悲观念理想化、人格化,视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以普渡众生最高愿望。

《古兰经》说:“你们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有利于你们的……”基督教也强调公义仁慈,要为“爱”牺牲,义不能与爱隔绝,耶稣钉十字架的极点是舍去生命。

道教以“济世利人,互助友爱”为信条等。

宗教不光影响信众,非信众在与信众的接触中,在感受宗教文化的过程中,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7]调查显示96.2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促进人类行善,相互之间助人为乐是宗教的吸引点所在;75.11%的大学生肯定宗教对人类养成助人为乐品质的作用;78.30%的大学生赞成宗教所提倡的每日一善;37.76%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存在的根本就是促进人类行善。

大学生认可宗教的伦理道德,并且也支持和努力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

调查显示有26.79%的大学生认为助人为乐是为了积德,以带来今生和来世的福气,37.80%的大学生认为如果做坏事会得到报应,今生和来世会得到惩罚。

这也表明关于对宗教的认识也有迷信的迹象,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警惕和提醒这类大学生。

四、结语本次调查由于调查对象的教育层次较高,相对西南民族大学冉益群教授、大理学院寸云激研究员的调查对象有所不同,之前很多民族、宗教和思政教育者更多调查的是某个区域的民众的宗教问题,而本次调查是针对大学生群体,所以产生的调查结果在某些方面与他们的调查结果相差很大。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的看法较为理性,但由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比例较小,所以很多人对宗教政策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误解。

宗教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正负两面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正面影响较大,这和之前调查的大学生理性看待宗教情况吻合。

宗教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因为宗教有着爱国的教义,但也一定程度强化了大学生的保守意识,因为我国是个多宗教国家,信仰和参加的宗教不同也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宗教能净化心灵的作用使得更多大学生性格乐观,勇敢积极,但如果过多追求虚幻,也可能造成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厌世情绪。

宗教的伦理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质,但也有带着迷信思想去助人为乐以祈求神的保佑免受灾难。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通过本次调查基本研究归纳出来,但针对这些研究结果制定什么样的对策,是以后研究过程所要完成的。

【参考文献】[1]曹中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01-2002[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国宗教学术网[OL].http:///xw/201403/t20140317_16523.htm.2014-03-17.[3]郭娅.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思想道德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07).[4]郭娅.西部地区大学生民族宗教信仰现状及对其思想道德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8(10).[5]郭娅.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10).[6]王凤启.如何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08).[7]贾友军.发挥宗教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3).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