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摘要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动手实践、数学游戏、练习运用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实践游戏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因此,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
正因为如此,发展学生的数感,成了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当然帮助学生建立、发展数感也成了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数感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培养数感。
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
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通过让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小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来学数学,动手动脑地做数学,才能慢慢培养数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数感”,指的是学生对于数字、数量和形式的敏感和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需要数学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
培养小学生“数感”需要注重课堂教学。
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数学的魅力。
老师可以利用教学实物、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数、比较大小、排列组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学校可以举办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数学的快乐和挑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展览、数学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感”。
家庭也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数学填字游戏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或烘焙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数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趣味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魅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数学的存在。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等观点。
大家就“数感”培养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主要谈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通常使用观察、游戏、动手实践、估算等方法。
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后,就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对比学习,完善观点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要先有感觉,有想法,有实践,有方法。
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原课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中我们知道数感是10个核心概念的首位,也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起步阶段,这些概念不是设计者超乎课程内容之外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或者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是数学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此,把握“数感”这个核心概念无论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细读数感,明确目标人们提起数感,都觉得比较玄乎,这么“虚”的东西作为核心概念,我们怎么教啊。
实际上作为教师还是要加强自身对“数感”的再认识。
“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
关于“数感”内涵大致有:1、数字(量)的直觉;2、与语感、乐感、美感类似,有一种“直感”的涵义;3、是一种主动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4、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
《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新对“数感”的内涵和功能做了表述,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2011版课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的目标,把学生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探究与实践数感是指一个人对数的敏感性,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低年级主要是数概念的教学、简单的运算以及运用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于受低年级学生特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局限,在理解数的意义上,在表示数的方法上,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上,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上有一定的困难。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低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一些体会。
一、在数的生成中,建立数感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对数的认识即是如此,一些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操作、活动与交流中经历数的生成,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了解数,初步建立数感。
1、生活中寻找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在教学认识5以内的数时,为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我舍弃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数一数见到的物体的个数,通过交流得到:“1个讲台,2扇门,3块小黑板,4个窗户,5把扫帚。
”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找到了这些数。
我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图片边数边摆,体验物体和数量的对应关系,再抽象出这些数字。
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找一找、数一数的过程中,认识了这些数,了解了这些数的概念,体会到数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建立。
2、操作中领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在小学低年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策略有助于学生培养数感,提高学习兴趣和技能,以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首先,应该采取基于实践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数学技能。
可以将数学任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更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让学生去超市计算重量,去餐馆计算金额等,或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物的分割、配比等活动。
其次,要注重结构性的数学思维,如学习模式、识别规律、发现关系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代数思维的习惯。
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新角度探索数学概念。
此外,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热情。
做游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总结数学方法等,以达到有趣学习的目的。
最后,要激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出新想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寻找隐藏的数学规律,从而改善学生的数感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能力非常重要,需要采用实践性、结构性、游戏性、激励性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能力。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数学方法和观点的完善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了解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提供给学生更加形象化的教学内容,实现数学概念的有效表达,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给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方面的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对孩子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指导,使孩子能够获得明确的概念和信心,去坚持不懈地完成学习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指人们对数学概念、运算和推理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1. 盲眼数数法盲眼数数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计数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在盲眼数数的过程中,需要听数,想数,说数,动手做数,并根据数量所代表的物品、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辨和概括,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老师说“拿出两根圆形的铅笔”,学生就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并数一数数量,之后再将铅笔按照其他要求进行分类。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力。
比如:数独、九连环、棋盘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加强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而培养数学思维。
3. 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以后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三只小猪》中就包含了相对大小、排序、比大小等数学概念。
4.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授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和理解运算的规律。
5. 数学理解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更是我们要理解的知识。
要树立多方位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来发现知识,创造新知识,拥有数学思维能力孕育创新精神。
总之,数感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兴趣、活动、实践中学好数学,走向成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探析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积极参与的动力,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问题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
(1)课堂氛围单一,缺乏趣味性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
课堂活动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和焦虑,从而影响学习兴趣的培养。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重复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过于机械,缺乏启发性和探究性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陷入机械记忆的困境。
(2)课堂练习过于单一,缺乏挑战性和创新性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
然而,部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过于关注题型和难度,忽视了练习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在练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过程中,概念引入和解释不够清晰部分教师在引入概念时,缺乏生动、具体的实例,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此外,教师在解释概念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产生偏差。
(2)缺乏有效的概念巩固和运用策略在概念教学后,部分教师未能及时组织有效的巩固和运用活动,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几基本方法
1.多种感知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知数字的变化和数量关系。
可以通过进行数学游戏、实物操作、观察实际环境中的数字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个感知通道来感知数字的不同形式和数量的不同变化。
2.数字记忆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数字记忆能力还不够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记忆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字记忆能力。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数独游戏、数字拼图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数字记忆的训练。
3.数量比较活动:通过数量比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感知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两组数字,通过比较大小来找出数字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的训练。
4.数量分类与分组:通过数量分类与分组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分类和分组能力。
可以利用教具、实物等让学生进行数量分类和分组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数字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5.数字的位置与方向感知: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知能力比较差,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数字迷宫、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方式,让学生锻炼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6.数量估算活动:通过数量估算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量估算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估算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估算的训练。
7.数字游戏与问题解决:通过数字游戏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和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来解决游戏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方法来进行数感培养的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怎样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关 键 词 数感 生活 操作 探究 实 践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活 动 中 ,我 们 发 现面 对 同一 个 数 学 情 境 ,有 些 学 生 反应 迅 捷 ,思 路 简 洁 明 了; 些 学 生 苦 思 冥 想 ,姗 姗 作 答 。 有
这 实 际上 就 是 一 种 独特 的心 理 结 构 和 思 维 品质 — — 数 学 气 质 的 区 别 ,说 明 前 者 有 一 定 的 数 感 。数 感 主 要 表 现 形 式 为 :“ 解 数 的 理 意 义 ;能 用 多种 方 法 表 示数 ;能 在 具 体 的 情 境 中把 握 数 的 相 对 大 小关 系 ;能 用 数 来 表达 和 交 流 信 息 ;能 为 解 决 问 题 而 选择 适 当 的 算 法 ;能 估 计 运 算 的 结 果 ,并 对 结 果 合 理 性 作 出 解 释 。 那 么 , ” 如 何培 养 学 生 的 数 感 ? 我认 为应 该 从 低 年 级 开 始 抓 起 ,逐 步 有效 地进行培养。
一
三、自主学习 ,在探 究中发展数感
著 名 数 学 家 波 利 亚 说 过 : “ 习任 何 知 识 的 最 佳 途 径 是 自己 学 去 发 现 , 因为 这 种 发现 理 解 最 深 ,也 最 容 易 掌握 其 内 在 的 规 律 、
性 质 和 联 系 。 在 数 学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创 设 各 种 探 索 机 会 ,让 学 ” 生 在 自主 探 究 的 过 程 中 发 展 数 感 。
联 系生活 ,在情境 中建立数感
0根 1 0根 地 数 不 容 易 出 错 ? 通 过 交 流 , 学 生 们 形 象 数 学 源 于 生 活 ,并 优 化 生 活 。 数 学 教 学 只 有 联 系 学 生 的 生 谈 谈 为 什 么 1 1 0根 1 0根 地 数 ” 的 优 越 性 , 也 对 “ 1 0个 1 0是 1 0 ” 0 活实 际 ,将 抽 象 的数 学 建 立 在 学 生 生 动 、 丰 富 的 生 活 背景 上 ,才 地 感 受 到 “ 有 了真 正 意 义上 的 理 解 。这 样 ,在 自主 的 学 习 中从逐 一地 计 数到 能 真 正 促 进学 习 ,获 得 生 动 发 展 。 在学 习了 “ 6的加 法 ” 后 ,我 要 求 学生 回 家后 找 一 些 加 起 来 分群 计 数 ,不 但提 高 学 生对 数 的认 识 ,同时 也 发展 了学生 的 数 感 。 等 于 6的 生 活 事 例 , 于 是 学 生 分 别 找 出 了 : 自 己和 爸 爸 妈 妈 加 起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
、
联 系生活。 在情境 中建立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 , 并优化生 活。 数学教学要联 和作用 , 对数产生亲切感。
系 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 ,只有 将 抽 象 的数 学 建 立 在
学是 为用 服 务 的 。也 就 是 说 , 教学 的最 终 例如 : 运用小棒操作 , 认识 l~ 0各数。请 务 的 , 12
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
著 名 数 学 家 波 利 亚 说 过 : 学 习 任 何 知 识 学 中结 合 具 体 内 容有 意 识 地设 计 具 体 目标 , “ 提
6只眼睛 、 6只耳朵 ; 吃饭时 , 学生又发现了一 家 的 最 佳 途 径 是 自己 去 发 现 , 为这 种 发 现 理 解 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 ,探索与之相适 因
比如, 教学“ 分类” 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 要 数出 1 , 后, 0根 用绳扎 成一捆 , 这样 就能一眼看 中, 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 ; 良好的数感可 以帮 天跟着妈妈逛超市 ,并观察超 市的物品是怎样 出有多少根 了, 从而认识 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 , 助 学 生综 合 运 用 知 识 , 到 对 知识 的 融会 贯通 , 达
级教 学 , 谈 自己 的看 法 。 谈
一
意 义 上 的理 解 。 这样 , 自主 的学 习 中能 从 逐 一 在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 地计数到分群计数 , 是学生对数 的认识 的提高 ,
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 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 通过实践操 作, 以让 既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 可 学生体会到“ ” 数 就在身边 , 感受到“ ” 数 的趣味 四、 实际应用 。 在运用中升华数感 我 国著名教 育家陶行知认 为: 教是为学服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字和数量的敏感度、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1.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比如,利用卡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孩子学习算术运算和比较大小;利用积木或者玩具来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等概念;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购物、厨房烹饪等活动来帮助孩子学习货币概念和单位量的概念等等。
2.创设有趣的数学环境在课堂上或者家庭中创设有趣的数学环境,比如数学角落、数学游戏区等,让孩子自由探索数学知识,通过玩耍和学习的结合来提高他们的数感。
同时,可以利用视频和互动软件等多媒体资源来增强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吸引力。
3.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逻辑和推理能力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拓展性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数感。
比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利用图表和图形来教授数学知识;对于听觉型学生可以通过口述和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对于动手型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感等等。
5.鼓励孩子自主学习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数感。
可以设计一些自主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
6.给予及时的反馈及时的反馈是培养数感的关键之一、在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正确或者指导性的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感水平。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生数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一个人对数字和数量的敏感和理解能力,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数感。
1. 观察和感知学生应该经常接触数字,观察并感知它们。
例如,当在商店或超市购物时,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和数量标识。
在公交车或火车上旅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车牌号码和车票上的数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字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2. 数字游戏数字游戏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学生可以玩猜数字的游戏,先猜一个数字,然后另一个人猜数字是大还是小,最终猜中数字的人胜利。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3. 量化通过量化来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让学生将相同颜色的小球分开,并数一数每一组小球的数量。
让他们将小球放入一个框子里,并询问他们框子里的小球数量是多少。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直接的关系。
4. 模式识别学生能够从单调的数学题目中绘制有趣的图形或模式并能够快速识别旋转和镜像等特殊的结构。
例如,在数独游戏中,通过寻找规律和模式来解决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5. 互动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尝试与他人互动来促进数感的培养。
例如,分组抽签比赛中,每组抽取不同数量的纸条,然后在确定获胜者之前,要让他们数一数纸条的数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互动、并在互动中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总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不仅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和家长应该着重于从感性和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1一、在生**验中建立数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如: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生日几月几日、家中几口人、家庭的电话号码、你新认识了几个小朋友,一本书有多少页,……这都是生活中的数。
所以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只有亲身体验的感觉是最直接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包括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会读写数,懂计算,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么一种片面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入学第一节数学课上,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认座位”的游戏:认识自己是“第几行第几个”(其实这是一年级下册《位置》的内容)。
然后老师说位置,请该位置的同学***;也请同学出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位置和姓名,……各种形式的活动,既让学生大胆自我介绍,培养了交往能力,又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这个游戏让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下课了,都围着老师,吱吱喳喳地说开了:“老师,数学课真有趣,我很喜欢上数学课。
”“老师,我回家要告诉妈妈我坐第五行第3个。
”“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数学课不只是计数(算)的。
”……到了教师节,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送给我一张贺卡,他担心我不知道他是谁,在卡片上的署名还特别写着:“第二行第5个的蒋金”。
真想不到这些小家伙这么快就能学以致用了。
其实,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都有着学前教育的基础,而他们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事都特别感到好奇,因此,教师就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引着学生、助着学生走向教材,回归生活,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简练、明了、清晰的数学语言去进行表达和交流,这样,在生活中体现了数的含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数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指学生对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感觉和理解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未来学习数学的重要素养。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他们形成数学基本概念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
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对于其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感的概念、培养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方面有所帮助。
一、数感的概念数感是指学生对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感觉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对数量的感知、数量关系的理解、数量运算的认识和数形结合的能力等方面。
数感不仅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取的感性认识和直觉,也是其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数学概念,提高计算能力,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数感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数量的感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物品的个数、长度、重量等,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估算。
二是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大小、多少、少几、多几等数量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是学生对数量运算的认识。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四是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能力。
学生能够将数量与物体形状、图形相结合,理解与表达其间的数量关系。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玩具、图画、游戏等教具,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2. 注重感官体验,多种感知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感知能力敏锐的阶段,教师在数感培养中应注重利用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感知方式的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触摸、预测、比较、估算等方式,让学生用手去感受数量的变化,用眼去观察图形的形态,用耳去感知数量的大小等,通过多种感知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数感的实践与思考
别进行 , 个级别均有一 、 、 等奖. 管在这些奖 中 , 各 二 三 尽 即使 样 是 一 等 奖 , 们 之 间 的 水 平 是 相 差 很 大 的 , 对 学 困 生 他 但 来 说 , 奖 就 是 对 自 己的 肯定 , 教 师 对 自己 的信 任 , 得 是 因此 对 得 奖 非 常 珍 惜 , 受 鼓 励 , 他 们 的学 习增 加 新 的 动力 . 备 为
2 在 实 践 操 作中 建立 感 性 认 识 . 现 代 教 学 论 认 为 : 让 学 生 动 手 做 科 学 . 不是 用 耳 朵 要 而
听 科 学 . 生 最 能 理 解 的 是 自己 双手 实 践 的东 西 . 低 年 级 学 在 教 学 中 , 师 应 针 对 低 年 级 学 生 好 动 、 玩 、 奇 , 于 模 仿 教 好 好 乐
提 供 展 示 自我 的 机 会 和 平 台 , 每 个 人 都 在 趣 味 的教 学 中 获 让 得 自己 的 最 大 发 展 ,每 一名 学 生 都 能 够 体 验 到 成 功 的 愉 悦 , 感觉 到 自身 的价 值 . 品尝 到 学 习 活 动 的乐 趣 . 【 考文献】 参 [] 1 马琴小 学数学教 法探 讨. 中国校 外教 育 ,0 82 ) 20 (1.
的 情 境 , 合 现 实 素 材 感 受 数 的 意 义 , 数 量 作 出较 准 确 的 结 对
判 断 . 有 效地 训 练 学 生 的 数 感. 能 总之 , 养 学 生 数 感 的 过 程 是 一 个 长 期 的循 序 渐 进 的过 培
从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利 用平 均数的相关知识来培养学生 的估算 , 平均分成若干 在 份 , 出其 中一份是多少 , 看大数 相当于这 样的几 份的训 数 再
练 中 , 生把一份 的数量 与大数进 行 比较 时 , 学 观察并感 受到
讨 论 的过程 中互相 启发 、 互相学 习 、 相借 鉴 , 会数 可 以 互 体 用来表示 和交 流信息 , 学生在交 流对数 的感知时 , 展思 使 拓 维 , 富 自己对 数 的认识 , 丰 体会 数学 的价值 , 从而 促进 数感
是一种能力 。首先 , 数感不是先天 的, 它是主体在后 天的数 学
活动过程 中形成和获得的 。数感作为一种 个体 的经验 , 可 不
能像直接 陈述知识一样 以物化的形式传递。数感更 多地表现 为主体在 数学活动 中通过学 习 、 累 、 积 体验而 形成 的主体 能 力 , 主体 自身积极积 累经验 , 是 主动建 构知识的结果 。其次 , 数感 以或 自发 、 自觉 、 自动的方式对 数学 活动的进 程 和 或 或 方式 直接起调 节 、 控制作用 。数感 实际上是一个 人对数与运 算 把 握 的 能 力 , 旦 形 成 正 确 的数 感 , 生 领 悟 数 学 的 能 力 一 学
也 能相 应 地 提 高 。
可以怎样放 ?” 学生利用圆形纸 片( 代表鸭蛋) 进行操作演示并 指 出了几种分法, 出了各 对应的算式 , 而在 动手操作 中 写 ・ 从 既掌握 了“” 6 的组成及加减法 , 又获得 了分与合的思想。 2数 学游 戏 中培 养 数 感 . 在 日常数学课 堂教 学中 , 师可以借助游戏增 强数学教 教 学。 在学完简单的乘除法后 , 教师可以通过玩“4点” 2 的游戏, 让 学生熟 悉加 减乘 除的运算并 能在 这 个过程 中强化计 算速
数是数出来的——记《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教学实践与思考
数是数出来的——记《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感教学实践与思考
数的认识是孩子们在学习数字的关键,进行数感教学实践,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数字识别能力,让孩子们掌握1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数字。
本文以《1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结合实践,对数感教学实践做一定深入地思考。
首先,在数感实践教学中,让孩子们能够熟悉100以内的数字,实践中通过不断地重复100以内的数字,让孩子们能够将一串数字中的元素进行联想,从而不仅让他们得到足够的重复练习,也能够让他们联想出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
其次,学习100以内的数字并不是仅靠记忆,而是要让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通过实践,让孩子们可以在100以内的数字中发现规律,比如发现每十位数之间的连接性,以及每10个数之间之间的连接性等。
最后,数感实践教学实践也可以让孩子们形成自我巩固和检测的意识,让数字能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比如在实践中启发孩子们用一句话替代数字,这样可以使数字更具体而形象化,更容易被孩子们理解。
以上就是本文就《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教学实践和思考所做的思考,由此可见,数感实践教学既有助于孩子们有效地掌握100以内数字,又能够培养孩子们发现规律的能力,为他们未来学习积累足够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数感是指学生对数量和数学概念的直觉和感知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感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途径。
一、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培养数感数学游戏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各种数字拼图、数字猜谜、数字相对大小等游戏来培养他们的数感。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数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意义。
二、借助实物教具来体验数学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抽象的,让他们通过实物教具来体验数学概念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通过小球、积木等实物教具,让学生感受数字的数量、大小、重量等特征,培养他们的数感。
还可以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游戏,比如利用积木制作图形、用游戏中的玩具进行数学算术游戏等。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四、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在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实施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对数字很敏感,有些学生可能对数字的理解能力较弱。
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开展数感培养活动。
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更加直观的方式,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拓展。
五、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数感在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与家长需要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数感培养努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校互动的数学活动,比如家长参与孩子的数学游戏、家长讲述数学故事等,使家长更加重视并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复制链接]一、问题的提出1、对学生数感状态了解不深入以一年级数学为例,初入学的小学生禀赋各异,再加上学前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准备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呢?这给承担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为把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一年级的教师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学生之间智力上和知识积累上存在的差异,树立信心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要下工夫钻研实验教材精心备课。
2、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生活经验没有完全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通过学前教育,都已学会1—10这些简单的数字,而且在调查中还显示出他们对1—10这些数字的意义已有初步理解,所以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紧凑一点,把1到10的数字安排在一起学习。
3、在培养学生数感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新教材第四册的第一单元例题1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例题2则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和小括号的教学。
如果按照教材这么做,就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生刚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刚刚接触还没深入理解的时候教材在第二个例题就又加入了小括号的教学难点在里面。
这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
而且这是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旦对刚开始的新学期感到恐惧那他接下来的数学兴趣也就没有了,我们的教学也会变得更难了。
二、数感培养的策略1、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建立数感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或进度。
我曾对自己担任教学的班在入学初进行测试和调查,摸清了学生们在学前已积累的数学知识及形成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这个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布比较均衡,20%的同学已掌握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有51%的同学已经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另外有40%的同学尚需系统学习上册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
整个班级的数学能力比较好。
这一册实验教材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字和学习相关的加减法。
为了帮助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能够很快很好地认识20以内的数,我根据自己班里的具体情况,调整了教学进度,大胆整合教材相关内容,当我上到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考虑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会很容易学会1—5这几个数字。
遂决定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整合为一课时来完成。
当学生学完这几个数后能够马上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自己的岁数、家里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学号、还能说出我们的书都有页码这些页码是数字组成的等等。
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数的意义,并且知道这些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快乐游戏中形成数感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低年级在认数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相互交流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生活现象。
我在教学1—10的认识时,根据小朋友对游戏具有浓烈的兴趣,设计了一场情景教学。
具体如是:准备好红、蓝两套纸制球码,号码分别为1、2、3、4、5(红)6、7、8、9、10(蓝)。
然后模拟打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五节进行,每节5分钟。
比赛规则:下场队员根据教师指令去盯防相应号码的同学。
人人参赛,交叉盯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辨认1—10的数字(教师佩戴“0”号球码。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做“小蚂蚁找家”“青蛙比赛跳荷叶”“过独木桥”等游戏。
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他们牢固地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样具体的尝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全融合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了“数”的意义而且还知道了这些数在平时生活中是可以用来交流的,使他们对“数”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数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
”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
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以内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摆学具。
教师请学生先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这时,小朋友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摆成一堆;有的5个5个摆;还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原文地址/thread-35465-1-1.html)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在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
通过观看同学间不同的摆法,比较优缺点得出最佳的答案。
接着教师再让小朋友思考:“你想现在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此时,学生已经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上5个。
小朋友们能用各种形式来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正方体再加5个正方体,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是学生在向我们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来表示“15”这个数,从而达到对“15”这个数本质意义上的感悟与把握。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的路程又如,教学找规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给出的涂色卡上涂颜色,使它们变成一组有规律的图案。
这时,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大增,他们会创造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再请他的同伴找一找规律在哪里?最后通过学生来摆一摆学具,自己来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学生深入到数学内部,才能使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
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一把糖有几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一筐苹果有多少个?从而逐步地增强学生的数感。
4、在已有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他们在学前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做出理解而形成的。
是比较模糊比较肤浅的,我们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发展他们的数感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同样多、多些、少些”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小明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他五人,妈妈把晚饭准备好了,让小明帮忙摆椅子、分碗筷,你能帮小明想一想,他要摆几把椅子,放几个碗,几双筷子吗?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家吃饭的经验明确地知道,每人必须要有一把椅子、一个碗、一双筷子。
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人人参与,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兴趣盎然。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觉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5、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
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
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
例如: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出现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鸟岛观鸟的实际问题,一班有23人,二班有31人,三班有32人,四班有39人。
每条船只限乘68人,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算?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关系。
又比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
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
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
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形成数感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经过一个学期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经调查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由原来的50%上升到了9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地提升,优秀率也急剧上升。
看到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受到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我还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了,不仅喜欢数学还喜欢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下象棋,还特别喜欢拼七巧板,学生在形成了数感后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产生了迁移;除此外,学生还能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
例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通过学生动手对自己做的一些角的分类,分成了直角、比直角小的教、比直角大的角的不同类别,从而获得“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学习了概念后,学生在课堂或生活中都能找锐角、钝角,并且还知道了这些角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
这样,拓展了数学的课堂,把数学真正延伸到生活中来。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
而且,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数感的培养必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去。
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